预料到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没有预料到表达不同看法的方式是以骂取人 还是骂完就跑 拉黑了事 了不起 了不起 果然不是一个量级的 脑子果然好使 有觉得不合理的地方可以说 大家讨论 如果觉得骂人可以让你显得你赢了 你脑子好使 那你开心就好 一会这不合理一会那不合理我觉得最不合理的就是这部剧居然有丧尸 [手动狗头]还有就是有人说结尾提到中国就是黑中国了 怎么怎么拜托 他说的什么仔细看看行不行 我觉得挺好的 全程看的津津有味唯一遗憾的就是太少了 不够看觉得结尾强行续命大哥 想让人家继续出 还不让人家留扣子?
要求有点高啊 话说 全剧高潮后 感觉怅然若失而已 又不是以后都不行了别紧张
第一季看得很过瘾,到了第二季明显体会到编剧脑力不支,只好胡编起来的无力感……随便数几个。
比如医女救赵学州,毫无心理斗争就救了???
救一个坏人,等于间接杀了多少无辜的人啊——果然,后面老赵一醒过来就马上对背叛他的将士们抄家灭口了。
丧尸围宫那幕,一大波丧尸破门而入,扑倒了一众人等,医女愣了大半天,才忽然喊到:它们怕火!
Excuse me???? 我滴大姐,你研究丧失那么久,从小镇逃命逃到了皇宫,对丧尸的属性也早就了解得7788了,你那反射弧到底环绕地球跑了几圈才跑回来的???
医女在救治赵学州时就知道泡水能把铁线虫逼出体外,这么重要的医学成果甚至是建立在一众弃暗投明将士的牺牲之上,可是!!!
她竟然没及时把这伟大的科研进展宣诸于众或者上报国家(柿子),只会埋头苦干,不晓得及时沟通汇报的下属不是好厨子!
砸冰屠尸那一幕,看得人蛋疼,左蛋疼完右蛋疼,一遍又一遍地疼……想给丧尸们设陷阱,这主意很好。
可我滴大柿子呀,你们就不能提前砸出裂痕,等丧尸奔涌而来那一刻再当一拳超人砸个大窟窿???
偏偏要一大群跑酷runner冲到面前才开始砸??!
——当然,后面知道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他们情急之下跟runner们一起掉进冰窟窿里,然后因祸得福错有错着驱赶了体内的铁线虫……当然,最大的槽点还是主动放弃王位……动机太弱,不合常理。
一个从小立志当明君造福江山社稷的封建王朝的太子,最后大方洒脱地把王位让给毫无血缘关系的外人???
想救婴儿,狸猫换太子不懂???
哪有婴儿要么死,要么继承王位的两难选择!
说到底,这网飞编剧还是不擅长咱们的宫斗谋略啊。
医女的角色,因为裴娜娜的滤镜,本来是充满期待的,结果人设一言难尽……希望第三季能恢复第一季的水平吧。
提醒:本文分成两部分,正文和草稿,正文已经完成了。
原来发在豆瓣上的保留为草稿。
如果您觉得读前面正史部分比较困难,就从人物影射对比那里看吧。
..............................正文...................................... 首先,在写这篇文章前,我已经写过一些思考内容,但是比较凌乱。
现在重新仔细按条理写下此篇,试着开开脑洞给大家解解趣,如果有什么错误请多多指正。
本剧内老国王和世子李仓并非朝鲜王朝正史中的人物,但是皆有影射。
我们先看正史的人物和时间线再来寻找它们各自的影射对象。
l 正史内容:1. 父与子:宣祖是朝鲜王朝第十四代君主,1567年至1608年在位。
宣祖执政期间于1592年至1598年在朝鲜半岛爆发壬辰倭乱。
由于光海君品行端正、聪明好学,作风俭朴,颇得人心,所以宣祖于战争爆发后立即册立庶次子光海君为世子。
2. 父国子国:壬辰倭乱在明、联军的浴血奋战下,以日本关白丰臣秀吉病逝日军撤退而宣告胜利。
经此一战,朝鲜与明国的宗藩关系更加紧密,朝鲜上至国王下至黎民无不对明国和万历皇帝的深恩,感激涕零。
在1593年战争爆发的第二年,宣祖曾对臣子有如下一番高论:宣祖 37卷, 26年(1593 癸巳 / 명 만력(万历) 21年) 4月 4日(戊子) 3번째기사上曰: “设使以外国言之, 中国父母也, 我国与日本, 同是外国也, 如子也。
以言其父母之於子, 则我国孝子也, 日本贼子也, 父母之於子, 虽止於慈, 岂有爱其贼子, 同於孝子之理乎?这就是著名的朝鲜宣祖的父子说,虽然通读上下文是在抱怨明国救援不利,但是在宣祖认为朝鲜就是明国的儿子,即“情同父子,义则君臣”。
在壬辰倭乱以后这种关系和感情更加深化。
3. 父子与兄弟:朝鲜宣祖年过半百,有十多个儿子,却都是庶子。
万历三十年(1602年),王宫迎来新的王妃,仁穆王后。
四年后,更是生下了宣祖唯一的嫡子——李㼁。
两年之后,宣祖撒手人寰,遗命封李㼁为永昌大君,由于“永昌”二字为传国玺上的文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因此光海君对此很忌讳,又因为永昌大君的身份高于自身,按照嫡长子继承的传统,应该由永昌大君即位,无奈当时光海已经由于战争而册立为世子。
所以经过一番宫廷阴谋,永昌大君被光海君流放,后被处死。
4. 明亡清兴:壬辰倭乱直接导致了三个王朝的毁灭。
对于明朝,考虑到万历三大征发生的年代几乎都接近,这也就是为何在万历过世后,根本上国库是已经完全匮乏的原因,因此也造成财政的紊乱。
因此天启时期开始重用魏忠贤的阉党势力压制东林势力,进行横征暴敛以应对流民起义和后金的扣关。
对于日本,丰臣家侵朝失败,使其嫡系部队受到损失。
此事遭到德川家康利用,于1600年展开关原之战,此战之以德川家康的大获全胜而结束,故使丰臣家的威信大不如前。
1603年,德川家康任征夷大将军,开创江户幕府。
对于朝鲜,虽然没有促使发生朝代更迭,但是首都汉城的户数从战前的8-9万户减到战末3-4万户。
战后全国人口只有战前的六分之一,十万人口被日本掠夺。
战后百业萧条,农产量更大减,使得朝鲜社会处于崩溃边缘。
战后,朝鲜半岛的大米产量极速衰减到了战前的30%以下。
而且,朝鲜王室由于逃离首都汉阳抛弃百姓而威信受到重创。
朝鲜王朝从此进入长达二百余年的停滞期。
而战争却给女真族提供了绝佳的发展良机,明朝由于辽镇精锐遭到损失,短期内无力进剿后金力量,只能坐视努尔哈赤日益强大,最后对明朝形成了致命的威胁。
5. 朋党政治:朝鲜王朝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统治阶级内部形成各种不同派别,他们之间展开长期的斗争。
宣祖即位之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朝中党争。
1585年,儒官中一批年纪较轻的学者和一批年纪较大的学者间发生派别分裂,依照他们在汉城不同的居住区域,又分别称为“东人”(岭南学派)和“西人”(畿湖学派)。
两派之间互相攻击,乃至利用权势而对对方加以打击和迫害。
1591年,东人分化为南人和北人;其后,北人又分成大北和小北;1623年“仁祖反正”后,大北派被打倒,西人当政。
6. 势道政治:受到国王委任而掌握政权的特殊人物及其追随者主导国家发展的政治形态。
朝鲜王朝进入19世纪,由于国王托孤以及长期政治绞斗,而使得外戚金祖淳脱颖而出,金祖淳将自己的族人安插进禁军、六曹、台谏机构掌握要职,实现某单一家族实际掌握政权的情况。
7. 仁祖反正: 1623年,朝鲜光海君十五年, 朝鲜王朝发生的一次武装政变。
由于当时的朝鲜国王光海君重用大北派势力,幽禁嫡母仁穆大妃于西宫,处死兄弟临海君、永昌大君等多名王族,政局混乱腐败,导致以西人党为首的在野势力的强烈不满。
再加上光海君在明朝和后金之间执行中立政策,也为政变提供了借口和名分。
西人拥戴李珲的侄子绫阳君李倧,在1623年4月11日夜起兵,光海君逃走后被抓回,流放江华岛。
政变后李倧奉仁穆大妃之命继承王位,是为仁祖。
8. 丙子胡乱: 1636年至1637年之间,后金为了攻打明朝解除后顾之忧而发兵朝鲜的一场战争。
这是后金第二次入侵朝鲜。
l 野史内容:1. 光海君与宣祖的承恩尚宫金介屎有染,并且一同暗中毒杀宣祖,光海君即位。
l 剧中人物对比:1. 倭乱爆发期间朝鲜国王是老国王,而李仓是老国王的世子。
很明显,老国王影射宣祖,而他的世子则很明显就是光海君,而且李仓亲自斩首了自己的父王,并且承认是大逆不道,此处已经对应了光海君弑父的野史。
豆友“首阳大君”分享了他的认识,很专业很细致,在此引用他的链接: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387766/2. 狸猫换太子的赵氏王妃则影射的是仁穆大妃。
豆友“首阳大君”分享了他的认识,很专业很细致,在此引用他的链接: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387766/3. 赵氏王妃影射的是仁穆大妃的话,其父领议政赵学州威胁王妃的时候出现 “西宫”警告“杀子”警告。
豆友“首阳大君”分享了他的认识,很专业很细致,在此引用他的链接: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387766/4. 元子则影射的是永昌大君。
元子在第二季结尾处的年龄为7——8岁,而历史上永昌大君遇害年龄即为8岁。
5. 全智贤的角色问题:全智贤的形象非常重要,完全是在剧中带节奏的设定。
剧中朝鲜边民在鸭绿江边得到生死草并在朝鲜传播开。
历史上女真族一直与朝鲜边民进行边境贸易,并且结尾全智贤的着装打扮来看并非明国女性,也非朝鲜女性,看着是女真人的装扮。
全智贤从下到上看,毛皮的靴子,毛皮衣服,弯刀,散发中两根发辫配一些碎发辫,很明显女真装扮。
而且第二季结尾的丧尸脚上有铜铃,全智贤就成了和能打的女真驱魔人。
全智贤的出现把剧情往女真阴谋方向引导了。
l 时间线对比:起初我观剧不仔细,以为剧中的壬辰倭乱起止年份与正史相同。
但看到了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2382550发现编剧在剧中推迟了壬辰倭乱的结束年份,第一季捉虎军神射手吐痰的纪念碑文上有丙寅年所立的信息。
故本人据此推测:三年前安炫大败倭寇之战定为1626年,而第一季的事件则发生在三年后的1629年,那么第二季的结尾的年份就是1636年,即丙子胡乱爆发的那一年。
编剧打乱了历史重要事件的发生年份,以及打破了一些历史人物生活生存的时间牢笼。
而这种打乱是有迹可循的。
通过索隐我们可以猜测并且一窥后续的发展情节了。
l 根据影射推理的第三季剧情发展:1. 本剧第三部应该还会继续延续丧尸,权斗,悬疑,历史的线索发展。
2. 结合全智贤在剧中的角色是一个很能打,像是驱魔人的女真人,以及第二季结尾是爆发丙子胡乱的1636年的推理,明亡清兴的大历史,可以判断:丙子胡乱演绎成丙子尸乱,女真族通过丧尸大举南下。
引导驱使者很可能就是像全智贤这样的女真驱魔人,没准还是个驱魔团队。
驱赶的方法,我大胆推测是萨满巫术。
朝鲜和女真族有共同的宗教就是萨满。
萨满是通古斯语巫师的意思。
萨满被认为有控制天气、预言、解梦、占星以及旅行到天堂或者地狱的能力。
第二季我们已经见识过萨满巫师的厉害。
第二季第一集,赵王妃请的萨满巫婆发出一声凄厉的鬼叫以后,告诉王妃哪天那些搜集来的孕妇会生产儿子。
古人对于孕期已经基本掌握了,很轻易就能能推断出巫婆所指的孕妇是谁。
既然第二季萨满已经显灵了,那设想萨满巫师在第三季具有驾驭丧尸的法术的能力也就顺理成章了。
那么全智贤是否是武力值开挂+萨满巫师法力的冷血女超人就很值得期待了。
3. 历史上丙子胡乱时,女真人长驱直入,迅如闪电,舍坚城而不攻,仅仅十二天便抵达朝鲜汉阳城下。
朝鲜国王仁祖逃难南汉山城。
然后就是仁祖率领群臣出南汉山城,脱去王服,改穿青衣,徒步前往汉江东岸的三田浦后金军营拜见皇太极,伏地请罪,行三跪九叩之礼。
这些情节政治含义比较深,我觉得应该不会出现。
4. (仅做参考)第二季用封城闭关的方法挨到了夏天,瘟疫像现实世界03年一样神秘消失。
但是在第三季中,丧尸是受到女真人控制的,如果还是老办法封城闭关,那么我估计等夏天到了,皇太极的主力部队也就南下了,朝鲜还是很难收拾局面。
5. 权斗方面:按照传统来讲,元子无论如何不能即位,朝鲜王朝儒家法统观念、庶孽观念很强,更何况是野种做王,世子也不可能就这样轻易留元子活口。
但是返回头来再想想,当时的局面是经过壬辰倭乱,国家破败不堪,参见我引用的正史,在剧中又经历了大战丧尸。
国力虚弱,虽然领议政老赵死了,但是剧里介绍赵家的势力还是遍及全国,李仓杀死元子即位后未必靠自己和几个孤臣就搞得定。
在这种情况下,能稳定局势不至于打内战的选择就是承认元子这个小野种的地位。
元子名义上是已故王妃之子,赵范八外甥。
赵范八的角色就成了海源赵氏的利益代言人。
元子即位后大概率丧尸化或者半丧尸化,而且血统不正,另外正史来讲李仓的影射对象光海君确实即位了。
我想世子李仓还是很难接受这个野种为王的事实,伺机而动夺回应该属于自己的王位的。
那么第三季的朝鲜内部权斗就会转向李仓与蠢憨憨赵范八,这种智商说实话我都不敢想象怎么权斗。
所以我就不继续了。
赵范八是左议政,那就还有领议政等等六曹判书堂上官啥的,这些人啥派系现在还不知道。
6. 李仓黑化问题:历史上光海君在处理明亡清兴的历史大变局的态度是很现实的,他选择在宗主国明国和新崛起的后金胡掳之间走钢丝。
这引起了国内事大明国的派系的反对。
他们认为壬辰倭乱期间,大明对于朝鲜有再造之恩。
大明与朝鲜关系如同父子,可参见宣祖的父子说。
最终李仓的外交政策给利益受损的派系找来了合适的借口,发动了仁祖反正。
李仓为了权力或者为了保存朝鲜不被丧尸毁灭会不会黑化与后金媾和,他与主角全智贤的女真女人和其背后的皇太极的后金势力间到底会发生什么,我真不敢想。
预测错了会打脸。
毕竟在李朝时期,光海君是负面形象,在现代韩国历史学者眼中光海君是现实主义的政治家。
7. 鲁成君形象和作用:第二部结尾鲁成君已经回到汉阳,参加了祭祀大典,恢复了王族身份。
回汉阳后他会否与李沧或者赵范八合作,现在的线索很少,不知鲁成君要怎么发展,是个神秘人。
不过还是倾向于鲁成君的子嗣继承王统,也就是仁祖反正剧情。
剧里介绍流放江华的鲁成君子嗣尚存,而且鲁成君是李仓叔辈。
如果仁祖角色由鲁成君之孙担任也有可能(历史上仁祖是宣祖之孙,辈分比光海君小一辈,算光海的侄子)。
并且第二季中李仓大逆不道斩首了自己的父王,即使父王丧尸化也还是不忠不孝,李仓自己都承认。
如果每次每年只出六集就暂且说不到仁祖反正。
第三季以胡乱为背景,第四季差不多才能到反正剧情,也必然是一番大转折。
所以搁下不提。
8. 李仓个人感情问题:李仓未婚配,有观众期待医女裴斗娜和李仓有发展。
我觉得吧,可能性比较小吧!
这个形象更像是个医学专家组组长的形象。
而且第一季来看这个角色设定很像性冷淡。
说实话我更期待李仓和全智贤相爱相杀,最后不得不相互放弃的梗。
李朝有严格的从母法,母亲的身份地位决定子女的身份地位,母亲是两班士大夫闺女父亲也两班,子女就是贵族。
父亲是两班,母亲是妓生那子女最多只能通过考取杂科成为中人。
如果李仓即位了,那么这两位都不大可能是王妃了。
加感情戏,很考验编剧和导演的节奏把握能力,毕竟李仓要一边砍丧尸一边权斗还要一边谈恋爱,而且现在观众已经吐槽剧情太快缺少逻辑性了,加入感情戏对编剧导演压力较大。
不是说不应该有感情戏,只是真的考验导演编剧。
9.第二集结尾的向元子回眸的漂亮内人,经豆友提示,是元子生母。
这个角色我感觉是最大的变数,她代表母爱。
母亲为了子女的安全,可以做出很多超常的不可思议的事情出来。
她的参与能否组织元子丧尸化,能否阻止李仓屠弟是两大看点。
这个女人老公死了,只剩下儿子,如果她幸福了,或许能够改变剧中朝鲜王朝的走向,屠弟和反正剧情就拜拜了。
最后全剧happy end!
如果要把这个母亲塑造成悲剧,那八成全剧以悲剧结尾。
sad(正文结束,应该不会再改了。
做剧情预测,顶多推两步,再深了八成是错。
)(鉴于本剧故事发展神速且出乎预料,作者感觉自己多半打脸)。
————草稿————结尾不欣赏,按照传统来讲,元子无论如何不能即位,朝鲜王朝儒家法统观念很强,庶孽观念很强,更何况是野种做王,世子也不可能就这样轻易留元子活口。
但是返回头来再想想,当时的局面经过壬辰倭乱,战后全国人口只有战前的六分之一,十万人口被日本掠夺。
战后百业萧条,农产量更大减,使得朝鲜社会处于崩溃边缘。
在剧中又经历了大战丧尸。
国力虚弱,虽然领议政老赵死了,但是剧里介绍赵家的势力还是遍及全国。
在这种情况下,能稳定局势不至于打内战的选择就是承认元子这个小野种的地位(元子名义上是已故王妃之子,赵范八外甥,如果李仓想要夺元子的权,那么很可能要与赵范八为敌,赵范八在火枪神射手面前半开玩笑半认真的炫耀自己是左议政)。
但我想世子李仓很难接受这个野种为王的事实(与我第一次思考时候一样,元子血统有问题,而且自己是平定丧尸瘟疫的领导者)。
此处会否引出世子李仓为了王位重新寻找夺权机会还有待讨论。
历史上的李仓的影射者光海君在处理明亡清兴的历史大变局的态度是很现实的,他选择在宗主国明国和新崛起的后金胡掳之间走钢丝。
这引起了国内事大明国的派系的反对(他们认为壬辰倭乱期间,大明对于朝鲜有再造之恩。
大明与朝鲜关系如同父子,可参见宣祖的父子说),最终给利益受损的派系找来了合适的借口,发动了仁祖反正。
李仓为了权力会不会黑化,他与主角全智贤的女真女人和其背后的努尔哈赤的后金势力间到底会发生什么,我真不敢想。
预测错了会打脸。
毕竟在李朝时期,光海君是负面形象,在现代韩国历史学者眼中光海君是现实主义的政治家。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历史上光海君出身庶子,其父晚年与王妃得子取号永昌大君,但在宣祖去世时候光海君已经是世子,后来光海君登基以后下令杀害了尚且年幼的宣祖嫡子永昌大君。
所以第三部的走向真的很有趣,很值得期待了。
鸭绿江边得到生死草并在朝鲜传播开,女真历来与朝鲜边民进行边境贸易,并且结尾全智贤作为反派的着装打扮并非明国女性,也非朝鲜女性,看着像女真人的装扮。
全智贤从下到上看,毛皮的靴子,毛皮衣服,弯刀,散发中两根发辫配一些碎鞭,很明显女真装扮。
即使第三部到不了20年后的丁卯胡乱,也应该是女真在酝酿事变。
有些人说从鸭绿江北边就是黑中,我是不能认同的。
按照朝鲜王朝正史的进程来看,壬辰倭乱三十年后发生丁卯胡乱,剧情导向了满清蛮夷的阴谋方向,即使一季难以表现20年的跨度(第二季结尾是壬辰倭乱后10年,也就是丁卯胡乱的20年前),保守的说也是努尔哈赤在丁卯胡乱之前在做反明阴谋了。
其他的天谷长成身体残余虫卵进入天谷再变丧尸,这个伏线算是埋了。
我推测还是李仓即位,因为元子即位后大概率丧尸化,而且血统不正,另外正史来讲李仓的影射对象光海君即位了,虽然有野史传他弑父得国。
不知道第三部有没有大明朝出现,但愿不会黑明。
最后再吐槽别人被咬以后半分钟内丧尸化,但是李仓一干人居然这么久都没有丧尸化,果然主角光环。
而且等到夏天到来疫病自然退散我倒是可以理解,毕竟全球此刻都在等待夏天,大家普遍认为有些病毒是怕热的,有现实依据,当年03年的疫情进入夏天神秘消失,就是例证。
朝鲜王朝野史认为光海君与宣祖的承恩尚宫金介屎有染,一同暗中毒杀宣祖即位。
不知道后面元子一再要求看的史书,想要得知当年真实情况的条件下(李仓砍下父亲头颅)下,是否能导向仁祖反正剧情,如果能这样发展,丧尸线和历史线真的完美融合。
结合前面一些梳理,剧情和可能如此展开:第三季李仓一干人多半还是会和傲气的大美人全智贤打一架——引出调查线索方向(女真)——元子丧尸化——或接受医治或导致灾难——经过一番反转李仓决定反元子——李仓是否和后金合作(这个设想很大胆毕竟在朝鲜王朝历史上光海君骑墙走钢丝已经是朝鲜对后金态度的极限了。
仁祖的世子滞留沈阳为人质,开始接受后金被皇太极释放回朝鲜引起父子相互猜忌,月余就病死了,野史高度怀疑仁祖毒杀自己的儿子。
)——李仓即位(完成弑父屠弟的历史影射)——仁祖反正。
本剧第三部应该也会继续延续丧尸,权斗,悬疑,历史的线索发展。
朝鲜半岛的人对于当年满清入关灭了明朝的痛,比汉人要深。
满清当年通过杀人和文字狱已经驯服汉人,但是朝鲜地位特殊,属于外藩,朝鲜人一直沿用崇祯年号到甲午战争。
对于朝鲜文人明朝灭亡不亚于三浦渡口仁祖向皇太极下跪的屈辱(向犬戎夷狄胡掳下跪称臣,就好像要你向一条狗下跪叫爹一样,而后金灭明相当于狗把爹咬死了),以至于朝鲜文人到了宪宗大致1840年代的仿照《红楼梦》写的《玉楼梦》(朝鲜汉语文学最高峰的著作)里面还以大明为背景,还遭受南蛮入侵,并且战胜南蛮的故事(意淫明国击败后金)。
第三季大概率会导向努尔哈赤皇太极的丁丙胡乱或之前的背景。
第二季中鲁成君一线不知会有何作为,权且作为仁祖备案吧。
为什么呢?剧里介绍流放江华的鲁成君子嗣尚存,而且鲁成君是李仓叔辈。
如果仁祖角色由鲁成君之孙担任也有可能(历史上仁祖是宣祖之孙,辈分比光海君小一辈,算光海的侄子)。
很多人预测说鲁成君是幕后大boss,我是不敢认同的。
朝鲜历史王朝的王室子孙不至于与胡掳夷狄合作,从朝鲜建国以后就一直在与明国配合压制女真。
况且鲁成君必然熟读四书五经,经史子集,这个设定来自于他和世子李仓海崖边探讨汉书的“民以食为天”,至少现在是个传统士大夫形象,这种人传统华夷观非常强)。
李仓的影射光海君不一样,前面说过他的形象很复杂。
第二部结尾鲁成君已经回到汉阳,参加了祭祀大典,恢复了王族身份(回汉阳后是否会与李沧合作或者干脆加入赵范八,现在的线索很少,不知鲁成君要怎么发展,是个神秘人。
不过还是倾向于他的子嗣继承王统,到底是和平交接仿照宪宗死后哲宗即位的例子还是武力夺权发动反正这个不知)。
如果每次每年只出六集就暂且说不到鲁成君,第三季两次胡乱为背景,第四季差不多才能到反正剧情,也必然一番大转折。
第四季做一点大胆预测一下。
剧组提到李仓未婚配,有观众就期待医女裴斗娜和李仓有发展。
我觉得吧,可能性比较小吧!
这个形象更像是个医学专家组组长的形象,而且第一季来看这个角色设定很像性冷淡。
说实话我更期待李仓和全智贤相爱相杀,最后不得不相互放弃的梗。
(李朝有严格的从母法,母亲的身份地位决定子女的身份地位,母亲是两班士大夫闺女父亲也两班,子女就是贵族。
父亲是两班,母亲是妓生那子女最多只能通过考取杂科成为中人)。
如果李仓即位了,那么这两位都不大可能是王妃了。
加感情戏,考验编剧和导演的节奏把握能力,毕竟李仓要一边砍丧尸一边权斗还要一边谈恋爱,而且现在观众已经吐槽剧情太快缺少逻辑性了,加入感情戏对编剧导演压力较大。
不是说不应该有感情戏,只是真的考验导演编剧。
漂亮内人回眸偷看元子,不知道这个内人会起到什么作用。
有人指正是元子生母,我认为是对的。
我觉得坑变大了。
病理的坑填了一部分,又出了丹儿bug和元子虫卵携带者。
倭寇下线了,又来了努尔哈赤。
比第一季多出了鲁成君和漂亮内人也就是元子的生母。
————以下是结合其他观点我推知可得————关于时间线的另一种说法:在看其他人的分析的时候有位作者根据第一季捉虎军神射手吐痰的纪念碑文上有丙寅年所立的信息,据此推测三年前安炫大败倭寇之战定为1626年。
详见: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2382550我认为编剧在剧本中推迟了壬辰倭乱结束的时间。
而第一季的事件则发生在三年后的1629年。
那么第二季的结尾的年份就是1636年,即丙子胡乱爆发的那一年。
又有读者回复说历史上宣祖嫡子永昌大君被害时年仅八岁,与剧中元子年龄相仿。
那么第三季以丙子胡乱为背景展开的可能性变得更强了。
我认为对于两次胡乱,编剧在构思剧本时很可能会合二为一。
编剧打乱了历史重要事件的发生年份,以及打破了一些历史人物生活生存的时间牢笼。
而这种打乱是有迹可循的。
通过索隐我们可以猜测并且一窥后续的发展情节了。
原文我发在2020.3.17澎湃私家历史。
链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526110 今年三月,《王国》第二季终于回归。
在新冠肺炎蔓延全球的背景下,这部讲述架空时空中疫病袭击朝鲜半岛的韩剧显得多了几分现实色彩。
虽然剧中时空与人物均是金银姬编剧的虚构,但她并非毫无根据地架空,而是化用了不少朝鲜王朝(1392-1910)的历史故事。
僵尸抗倭、君主失德——壬辰战争前后的朝鲜政局 《王国》的故事主线是,某一年朝鲜国王去世后,尚年轻的王妃赵氏(朝鲜国王正妻活着时被称为“王妃”,死后才被称为“王后”)与其父赵学州(时为领议政)为继续独揽大权,便让李承熙医员使用一种名为“生死草”的植物使国王复活。
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复活,而是让国王变成一种“丧尸”状态。
这样一来,赵氏一族才可以拖延时间,让宣称怀孕的王妃顺利生下元子。
然而王妃并没有怀孕,而是计划偷用其他孕妇的儿子作为己生。
此时,庶子出身的王世子李仓则被贬至远离汉阳的东莱府(今属釜山市东莱区)。
此后的故事便围绕王世子李仓率领众人对抗不断扩散的丧尸瘟疫而展开。
这样的历史设定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壬辰战争(1592-1598)前后朝鲜的政局。
首先,疫病从东莱开始向尚州等地蔓延,剧中的东莱府使,也就是世子的老师安炫曾利用丧尸军队来对抗日本,在文庆鸟岭(今属庆尚北道文庆市)成功阻拦了日军北上。
这其实部分借用了壬辰战争的爆发路线。
1592年四月,丰臣秀吉派遣小西行长﹑宗义智率领先遣日军进攻釜山。
此时釜山佥使郑拨正在绝影岛打猎,没有做任何防御措施。
随即釜山陷没,郑拨死于乱军之中。
随后日军占领东莱府,东莱府使宋象贤战死,之后日军得以一路北上。
直到该年年底,明军入援朝鲜,战局才发生转变。
其次,剧中已成为丧尸的国王,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战争中仓皇出逃义州、弃首都与百姓于不顾的宣祖李昖(1567-1608年在位)。
该年四月底,日军北上京畿的消息传到汉阳后,李昖大惊失色,召见大臣们商议北逃的计划,但遭到激烈反对。
但李昖心意已定,决意北行,在临走之前册立庶次子光海君李珲(1608-1623年在位)为世子,让李珲召集各路勤王军﹑义兵与日军对抗。
李昖北逃后,愤怒的朝鲜民众烧掉了掌隶院与刑曹所收藏的公私奴婢文籍,又入内帑库抢劫金银,并焚毁景福宫﹑昌德宫﹑昌庆宫,弘文馆所藏书籍与承政院日记等文献也在这次暴乱中化为灰烬。
可见金银姬编剧在创造朝鲜国王与世子李仓的形象时,参考了李昖与李珲的事迹。
同时,她将国王设定成丧尸,也可以解读为是对李昖的讽刺。
在当今大多数韩国民众的认知中,李昖就是一位无能懦弱的君王,金银姬编剧将他设定为丧尸,绝不会在韩国引发争议,反而会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再次,李昖原配懿仁王后朴氏无子,在她去世后,李昖又另娶继妻金氏(仁穆王后,1584-1632)。
后来金氏生下嫡子永昌大君李㼁(1606-1614),自然给李珲的世子之位造成冲击。
可以说,《王国》的故事背景框架化用了十六世纪晚期到十七世纪前期的朝鲜政治史。
外戚、权臣、腐败、饥荒——瘟疫的温床 金银姬编剧在化用宣祖李昖统治期间的历史故事之外,又将十八世纪晚期到十九世纪晚期的历史进一步添加到这个框架上来。
十九世纪后,朝鲜王权逐步衰落,大权由安东金氏﹑丰壤赵氏等数个势道家族把持。
势道是韩语中对政权的俗称,势道家就是千万人之上、国王一人之下的权臣。
当时几乎所有的国家权力都集中在势道家手中,国王不过是个摆设。
安东金氏、丰壤赵氏等家族通过与王室的联姻,构筑了自身的权力基础。
如安东金氏出身的王后有纯祖李玜(1800-1834年在位)的纯元王后(1789-1851)、宪宗李奂(1834-1849年在位)的孝显王后(1828-1843)﹑哲宗李昇(1849-1863年在位)的哲仁王后(1837-1878);丰壤赵氏的则有孝明世子李旲的妻子赵氏,后被追尊为神贞王后(1808-1890)。
其中安东金氏掌权最久也最为著名,直到神贞王后在哲宗李昇去世后将兴宣大院君李昰应(1820-1898)之子李熙指定为下一任国王,即高宗(1863-1907年在位),才结束了安东金氏的势道统治。
在纯祖李玜的执政晚期,由孝明世子李旲(1809-1830)代理听政。
李旲一方面想压制势道家族的权力,一方面又不得不依靠这些家族出身的大臣来处理朝政,而且不可能完全不顾忌王室女性的立场,最终,李旲压制势道家族,重建王权权威的努力并没有取得成功。
在他去世后,权力仍然被安东金氏等势道家族把持,这些家族出身的人士占据了朝中的要职,也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的不满与分裂。
可见剧中的王妃赵氏与海源赵氏一族,很可能影射的就是神贞王后与丰壤赵氏,但是在人物创作上,又加上了安东金氏一族的影子。
安东金氏一族惯用将本族或依附本族的人士任命为备边司堂上的手段,从而把持朝政。
而朝鲜后期最高议政决策机构——备边司召开会议的地方正是宾厅,这样的场景也多次在剧中出现。
但势道政治并不是十九世纪突然出现的情况,外戚专权的苗头早在十七晚期就已出现在朝鲜政坛上。
如肃宗李焞(1764-1720)就让舅舅金锡胄(1634-1684)长年担任最精锐部队——训炼都监的都提调来控制军权,李焞一朝频繁发生政局变动,其背后常常都有金锡胄的身影。
训炼都监是朝鲜在壬辰战争期间模仿入援的浙军建置,又参考了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一书后而设置的新式军队。
这个机构亦多次也出现在剧中,领议政赵学州也被称为提调,应该指的就是训炼都监的都提调。
提调这个官职在朝鲜的机构设置中亦经常出现,就领议政一职来说,按惯例也兼任备边司提调与药房提调(国王医疗事务小组的总负责人)。
十八世纪时朝鲜的王权相对强大,尚可以控制外戚们的势力膨胀。
但到十九世纪后,国王即位时大多年幼,大妃们得以垂帘听政。
大妃背后的势道家族们亦通过掌握训炼都监来控制军权,剧中的训炼都监听命于赵学州,也是这样历史背景的影视再现。
此外,剧中还出现了名为御营厅的军队。
御营厅是晚于训炼都监,直到1623年才建立的主要由骑兵构成的军队。
剧中让御营厅负责搜查被王妃囚禁的平民孕妇死亡事件其实并不符合朝鲜王朝的惯例,因为御营厅并不介入司法事务。
当时民间的一般案件由捕盗厅等机构负责抓捕犯人,由所谓的“三法司”——刑曹﹑司宪府﹑汉城府负责审理,而涉及到王室成员的事件则由义禁府专管。
义禁府是朝鲜的从一品特殊司法机构,负责按国王的命令逮捕并审问犯人,处理的都是王族犯罪及如谋逆这种大案要案。
某种程度上可以将义禁府理解为朝鲜版的“锦衣卫”,但在大部分历史时期由士林派占据朝鲜政坛优势的情况下,义禁府的权力并不像明代锦衣卫那么大。
在势道家族的统治下,朝政日益腐败,加上灾荒与疾病的袭击,朝鲜民众的生活日益艰难。
此时的朝鲜赋税体制,即以“田政”﹑“军政”﹑“还政(政府在荒年时借给农民米粮,丰收时再加上利息一起归还的制度)”构成的“三政”体系陷入紊乱状态,加上天灾不断,甚至出现“黄口充丁(未成年人被算成军丁而征税)”﹑“白骨征布(死人被列在征税名单上被征收军布)”的荒唐景象, 百姓生活极为困苦。
在电视剧第一季中,女医苏菲向奄奄一息的民众说道,只要等到朝廷发下的“还谷”(字幕误译为“黄谷”)就可以再支撑一段时间,实际上影射的就是十九世纪“还政”紊乱,还谷发放不及时的情况。
另外,剧中在确定死亡人物身份时,往往参考的是标记有人物出生年份与姓名的“号牌”。
这是当时通行的类似于今日身份证制度的“号牌法”。
该制度早在太宗李芳远(1400-1418)统治期间就已提出,但并没有施行。
后来李芳远之孙世祖李瑈(1455-1468)在全国的两班与良民中推行了此法,从此国家权力开始有力地介入对国民人身的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贱民们没有“号牌”,这也意味着,朝鲜王朝在国家层面并不把贱民视为“人”。
朝鲜社会极为讲究身份秩序与嫡庶差别,若是嫡出的两班子孙,可以继承两班的身份,如果是庶出,则转落为中人,也没有参加文科科举的资格,只能参加医科﹑译科等杂科科举。
但如果是贱民的话,则是世世代代永远是贱民。
曾与出使北京的朝鲜使团有过多次交流的清人吴昆田(1807-1882)曾感叹到:“(朝鲜)但专尚世阀,名分截然,等级极多,士夫世世为士夫,庶人世世为庶人。
庶人虽有才德,无以进用。
其中各有等级,有两班焉,士夫出入东西班之称。
有庶孽焉,士夫之贱生。
有中人焉,医官译官之类。
有吏胥焉,有徒隶焉,阶级一定,十世不得免。
”剧中赵学州的侄子赵凡八尽管不学无术,但凭着两班身份和伯父的关系,很容易就可以得到东莱府使的职位,正是这样的社会风俗的体现。
电视剧第二季中亦多次借用十九世纪历史事件的标志符号。
在世子李仓被人误会杀死早已死亡的国王,而王妃赵氏尚未生出元子之时,备边司堂上(即堂上官)们在宾厅讨论万一王妃生下女儿的话,是否要提前安排可能即位的王室旁系人士。
有官员建议可以考虑流放在江华岛后遭赐死的鲁成君的子孙。
这里的鲁成君影射的是思悼世子李愃的庶长子恩彦君李䄄(1754-1801)。
李䄄因可能对兄长正祖李祘(1776-1800)的王权产生威胁而被流放江华岛,后因其妻其儿媳信奉天主教而遭到牵连处死。
1849年,宪宗李奂突然死亡,年仅23岁,死时无嗣。
坊间传闻年轻的国王是因为长期沉溺酒色,纵欲过度而亡。
在他去世后,在江华岛以砍柴为生的李昇(恩彦君李䄄之孙)被纯元王后金氏指定为下一任国王,也就是哲宗。
李昇原本就缺少必要的政治教育,也无任何政治经验,在他统治期间,极其依赖安东金氏一族处理政务,造成安东金氏一族势力进一步膨胀。
此外,剧中的安炫在死后又通过“生死草”转化成丧尸,从而给赵学州致命一击。
此时安炫出场时背上背着的“帅”字旗,模仿的正是在1871年美国军舰入侵朝鲜半岛,即“辛未洋扰”中战死殉国的鱼在渊(1823-1871)将军的旗帜。
可能在金银姬编剧看来,安炫的行动与鱼在渊颇有类似之处。
Netflix官方给《王国》配的中文字幕采用的是韩语汉字词直接汉字转译的方式,所以剧中称赵学州为“大监”,这一称呼也被直接转译过来。
实际上,在可称国王为“上监”之外,朝鲜对高阶官员亦有多种别称。
十九世纪的李圭景对此有如下的概括: 今之大官,正卿以上称大监,亦自三国始。
新罗武职,有大官大监、队大监、大匠大监、头上大监之类,非武职无此称,今则转为文武尊官之通称。
至于令监,则堂上绯玉员之通称。
堂下官之称进赐(俗音罗阿里(나으리)),未知何谓。
而唐时郭子仪为中书令,故号郭令公,乃尊称之辞。
我国以银台(即承政院)为中书,故呼承旨为令公。
而通政以上称令公,自十许年来,不曰令公而曰令监。
也就是说,“大监”一词原是武官的专称,后来也可用于称呼一品与正二品文武官员。
而“令监”一词可能来源是郭子仪的别号“郭令公”,“令公”渐渐转为“令监”,变成称呼正三品堂上官与从二品的官员的用语。
而正三品堂下官以下,则被称为“进赐”。
赵学州身居正一品领议政的高位,自然会被称为“大监”。
“令监”一词在当代韩国社会仍被使用,一般用作对老年男性的尊称。
笔者也注意到在韩剧《辅佐官》里,韩国国会议员的幕僚们不分国会议员的性别,而在日常交谈中称其为“令监”的情况。
“生死草”源头之谜——义州商人的对清贸易 第二季末尾,李仓等人虽然暂时扑灭了丧尸瘟疫,也除掉了留存在朝鲜境内的“生死草”,但在一次野外搜查中,李仓一行意外发现了有朝鲜民众跟随湾商,从中国购入了“生死草”。
可以大胆推测,该剧第三季很可能涉及到十七世纪清朝(后金)与朝鲜间的两次战争,即“丁卯之役”与“丙子之役”。
1627年丁卯之役后,朝鲜与后金结为兄弟关系。
1636年丙子之役后,朝鲜脱离了以明朝为中心的封贡体制,正式奉清朝为正朔,接受清朝的册封,成为清朝的朝贡国。
到了十七世纪晚期,清鲜之间的关系渐渐平稳,双方间的贸易规模随着政治关系的稳定而不断扩大。
义州这个边境城市在朝鲜对清贸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就朝鲜方面来说,对清贸易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义州商人,即“湾商”。
义州在高丽时期被称为“龙湾”。
湾商通过结识常年出使清朝的朝鲜译官,以及贿赂边境官员等方式,渐渐掌握了对清贸易的主导权。
湾商们甚至参与使团前往北京,全面介入对清贸易。
如1780年朝鲜派往清朝的庆祝乾隆帝八旬生日的使行团,就有湾商林景赞随行。
湾商们又与朝鲜国内最有实力的大商人松商,即开城(开城别称“松京”)商人联系在一起,通过松商们设置在朝鲜商业要冲的商铺兼物流集散地的“松房”将进口的清朝商品销往朝鲜八道。
松商们将人参输往日本,从日本获取大量白银,这些白银又成为松商购入清朝商品、参与对清贸易的本金。
此外,深受清朝市场喜爱的朝鲜人参与红参也可以用作朝鲜方面的交易本金。
十八世纪中晚期,湾商与松商的势力进一步壮大,并与朝鲜官员勾结起来,扩大对清贸易。
如水獭皮本是朝鲜对清贡品之一,也是在清朝市场颇有人气的朝鲜货物。
由于这项贸易的获利十分丰厚,湾商与松商便勾结权势之家偷偷在朝鲜大量收购水獭皮,再买通边境的官员,将此物违禁卖去清朝,甚至造成朝鲜官方在筹措贡物上遇到困难。
松商又勾结生产高丽纸的僧人,在朝鲜官方挑选贡纸之前,抢先一步把质量最好的买走,以偷偷卖去清朝,赚取丰厚利润。
在对清贸易繁荣的情况下,大量奢侈品源源不断地流入朝鲜,加速了朝鲜内部崇奢风潮的蔓延,标榜“俭朴”的英祖李昑(1724-1776年在位)非常看不惯这样的风潮,曾批评到:“似闻士夫家,多有貂皮衾不知名之馔。
奢侈何至此之甚耶?
”李昑在位期间,多次下令“禁奢”,并禁止从清朝购入如“纹缎”等奢侈品。
不过社会风潮并没有因国王的禁令而发生改变,到了十九世纪,这样的风潮进一步加剧。
按朝鲜燕行使的记载: 余尝入燕,见译员中与群胡贸易,则无一养生日用之具,都是具玉香缎诸般奇货,而珊瑚一枝,琥珀一块,价至银三四十两,有缨子一件,造以蜜花而呼价银子八十两,吸烟一个,斵以真玉,而论价银二十两,余外所买,莫非此类。
饥者不得为粟,寒者不可为襦,而万里外国,岁岁来贸,以无用害有用,蠹国病民者,是孰使之然哉?
红参四万斤,毕竟尽归于此等换买。
每见我京钟街(今首尔市钟路一带)上,摆列百货娱人耳目者,太半自燕都琉璃厂而来者也。
显然朝鲜两班们看不惯这样的奢侈风潮,并认为对清贸易的繁荣无益于朝鲜的国计民生。
但实际上,朝鲜从清朝购入的物品不仅仅只限于奢侈品,书籍也是当时朝鲜从清朝购入的大宗物品。
包括天文历法知识在内的天主教书籍,以及乾嘉考证学的书籍等流入朝鲜,给朝鲜思想界的发展带来新变化的可能性。
同时,对参与贸易的译官﹑商人等来说,对清贸易给了被排除在科举仕途之外的他们可以安身立命、积蓄财富的绝好机会。
当时朝鲜的大富豪们往往都是译官,所以剧中人会说出:“跟着湾商去中国赚钱”的话语,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一季丧尸围城的戏码很多全程高能,牢牢抓住了观众第二季文戏很多,但却非常拖沓除了背叛世子的侍卫死的时候让我动容其他时候我全程都是😶😐😑🙄😶😐😑😬🙄而且bug真的多到死1.老师中那么多枪还能爬起来把那么重的门闩打开2.直接把赵大人打死啥事儿都没了偏偏辛辛苦苦救活然后被女儿用茶毒死3.中宫娘娘不处死见证了这一切的医女反而把她关到地下室暴露自己更大的秘密是爱吗?
是责任吗?
不 是为了凑够6集所以中宫娘娘到底哪里厉害了?
4.丧尸吐那么多血到人嘴里不传染????
5.元子要么死要么继承王位怎么滴,公布真实身份不行吗????
偷偷藏起来养不可以吗????
6.国家一团乱麻太子却把国家交给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还说这样对国家更好😕😕😕😑😑😑这个逻辑我真的没明白7.最后那场破冰的戏码很早就跑到冰上了不早做准备在那儿愣着 这几集一直不得劲就等着结尾给我来个精彩的一次性过个瘾结果结尾就这????
打扰了打扰了
这部剧真牛逼,特别是最后这个“由王入侠”的结局。
屠龙少年完成了他该有的战役,保护了他该保护的人。
但最后,他选择不成为恶龙。
在这个被饥荒和暴政充斥的国度,居庙堂之高,本身就是一种原罪。
“最初的病疫来自这个国家的王。
”这个隐喻可是相当反骨。
有罪的,可不光是剧中的反派,还有这个靠着剥削建立起的等级制度。
不愿为王,把王位给一个血缘不明的婴孩。
还有一重含义。
所谓的王室之血,并不代表天然的,上位的正当性。
第一季时,大反派的儿子质问世子,“如果你不是世子,你以为你凭什么坐这个位置?
”发问的不是什么好人,却是个好问题。
以世子的心性,这一路走来,他是承担不起这一问的。
在封建背景下,创作出一个相当好的人物,就会面临这样的风险。
风险在于,这个时代给他的东西,他看破了,然后不要了。
从“弑父”开始,这个结局走向就开始铺就了。
并且这是双重“弑父”。
杀君父是被迫,杀师傅是主动。
这是跟儒家的“天地君亲”相当彻底的决裂。
当这俩人都不在时,不再有人站在他面前给他遮挡风雪。
少年成人了。
在这之后中,他身上的“父性”最来越强。
跟赵憨憨说,你做得很好。
结局时走入一片光明中直至消失,宛如“圣父”。
我相当喜欢这个结局。
武士还可以和赵憨憨同窗对酒,少年依然可以和人仗剑天涯。
没想到没想到,最后两集剧情反转如此雷人,经历一季和二季如些多的磨难的男主,李氏王朝的直接继承人就这样将王位恭首相让给一个无任何血脉关系的护卫儿子身上了?!
你对得起挂墙上的列祖列宗么?
男主李苍你爸爸棺材板都快压不住了,老赵也会被你这样的对手给气到含笑九泉恨不得回魂掐死你丫的。
真的搞不明白,老赵发现了自己女儿中殿娘娘竟然私自用一个毫无王氏血脉和赵氏血脉的儿子来顶替王位的时候就说了,宁愿用被发配流放边疆他旁系王氏血脉来当皇上也不要用这个贱民后代,男主你不愿意杀死这个婴儿,也不能让其继承王位啊,这下好了王室都改姓了真没想到最后一集出现的大坑是请回答1988双门洞最好的大哥金正峰同志可能是慕后黑手
最后一集才出场的双门洞金正峰被逼的跳进屎坑里哈哈哈哈
仿佛又落榜了最后两集信息量极大,我觉得李苍把王位让给元子的原因不是这么简单的,中间有一集李苍去拜访旁系王氏血脉后代那个钓鱼大叔我觉得没那么简单,可能是男主察觉到了有人再背后操纵着这一切所以让位了,
这个小皇帝可能要被人用线虫操纵了大结局全智贤饰演的赶尸人隐隐约约地暗示了这一幕。
还有一处有蹊跷的地方是医女徐菲从躲在库房逃出来后为什么要跑到放王室牌位那个房间里去?
躲哪不好呢?
元子被咬了没事的原因解释出两个不同原因?
跟男主李苍世子说是用水泡了一下逼出了线虫,可结尾明显暗示了线虫根本没逼出来,然后又在书里写到丧尸咬到婴幼儿不会感染,因为天谷(大脑)没发育完全(暗示当时跟本没去泡水),两处口径得不到统一,为什么要跟男主撒谎呢?
最后我发现了一个巧合的事,花木兰海报和国王第一季海报高度相似,此处维权大佬@迪士尼你是不是再抄袭网飞呀
1.世子为什么要放弃王位?
世子作为逆子早已昭告天下,世子若成王,王妃杀妇夺婴、大监散布瘟疫等事则必告知天下,不然登基则名不正言不顺。
但若帝王丑事天下知,在根基不稳,瘟疫横生的国家,极易产生民变或兵变,国家不保,为下下之策。
若立婴为王,前有忠臣辅佐,后无垂帘听政,更相当于一种分权和民主的制度。
且帝王丑事百姓不得而知,利于保全李氏王朝和国家安宁,当务之急也是消除瘟疫,不是争权夺利。
为上上之策。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我认为这一步恰恰太牛了。
2.丧尸血往嘴里喷,为什么还没有被感染?
两季以来,主角们的每一次大战无不满身是血,仍未感染,其实喝血这个镜头的作用就是在“表明设定”。
后面解释了,感染目前只有三种情况,1.扎针。
2.被咬。
3.吃肉。
吃肉最估计到第三季才能解答。
和艾滋病很像,喝了血除非嘴里有溃疡,或有胃炎才有可能感染。
“被咬”之后,必须出现伤口,虫才能爬进去,剧里讲的很明白,如果沾血就感染,真的没办法拍了。
因为那时实在洗不起澡。
前奏,后面就不截了哈3. 为什么要救活大反派赵大监?
救人是医生之责,无论此人是好是坏。
且大反派被咬后没变丧尸,属于“个例”,有医学研究价值。
后面也因此找出救治办法,因为宫殿以外,估计连个脸盆也没有,更别提澡盆了。
也为冰湖逃生埋个伏笔。
而且,大反派刚被救活,又被女儿毒死第二次,难道不是更加戏剧和讽刺吗?
4.为什么中宫娘娘不杀医女,留着吃饭?
牢里的丧尸,是反派赵大监用别的丧尸感染的,但真正掌握此术的目前只有医女。
(七年后除外)所以,留着可能的确是吃饭。
5.为什么一群人到了冰上不早做准备砸冰?
因为邸子也没在冬天去冰上砸过窟窿啊!
我们事后知道他们每人开了“6枪”才把冰窟窿打破,然后问为什么不在丧尸来之前先开“5枪”,就太可笑了。
所以不要站在上帝视角,要站在一般当事人视角。
6.尚州之围怎么解的?
运粮入城先运粮食过去,百姓熬到春分之日,围城自破。
7. 世子进宫为何不直接砍了中宫娘娘,还派人保护?
世子本想让娘娘主动退位,因为毕竟自己头上戴的还是“杀父逆子”的帽子,直接上去砍娘娘就更有“逆贼杀母篡位”的嫌疑,后来遭到拒绝,也没有动手,而选择去去拿“御宝”。
其实历史上有选择的君王还是会选择名正言顺,不会去选择暴力登基。
赵大监不直接砍了世子也是一样的道理,先发通告,再正式处死,舆论就会大大降低。
以上仅代表个人看法,还有其他槽点的可以评论哈。
莫里斯·布朗肖认为,好的作品中,作者作为一个设计者、操纵者的角色会消失。
观众所见,只剩下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如水银泻地般自由展开——或者说像自然有机体般生发开。
即使布朗肖要求作者的消失略显激进,但一部作品让情节自然而然地发展或者陡转,让人物自然而然地言说和行动,这并不失为一个好标准。
本剧没有做到,其刀砍斧凿痕迹很重,宛如工业化时代的机械设备制成品,带着浓重的合成机油味和齿轮摩擦声,较之第一季失去些许灵气。
譬如结尾,李苍以为生民立命为名,将皇位让与襁褓中的婴儿,且该婴儿身世血统当时还尚未查清。
在富有现代旨趣的背景音乐中事了拂身去,李泌归山。
这什么人啊?
什么动机啊?
故事背景设定的李氏朝鲜,可是完完整整地继受儒家道统,有明一代发展出的高度精密化的儒家政治体系和意识xt体系,李氏朝鲜大约是全盘继受的。
须知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物,李苍摆脱不了他的时代,其他所有人也摆脱不了。
在这种情况下,不说他不大可能会有这种想法,即使有这种想法,那除非所有的制度设计、理论形成、宗法礼教全都失灵,外加当时所有人都完整接受十来年现代国家的公民教育,否则李苍这种一时激动想回到初民时代,成唐虞尧舜三代之美的做法,根本不可能。
再者,他自己不会想到来这一出,跟着李苍混的人更不会想来这一出,因为看到这么一个有赵氏血缘的婴儿直接上位,臣下的第一想法估计是自己被李苍演了,李苍是走了,自己跟着李苍一路诛杀赵氏清君侧,现在待在这儿或迟或慢就要被赵氏势力剁掉脑袋,李苍一说出要走人,其臣下自然的反应不应该是血谏,苦谏乃至兵谏么,剧中为何整的跟现代公务员国家一样。
另外,旁边那位刚被从牢狱中放出来的大臣,是对儒教国家的zz秩序和游戏规则没有任何了解么,即使要杀掉婴儿,从古至今有谁会在君臣都在的情况下将选择明摆地摆在桌面上,喊着杀?
这是现代社会签订大宗商品买卖合同的思考方法,不是儒家伦常体系内的思考方法。
这么做是要把失礼不义的铁帽子在大庭广众之下直接扣在李苍头上,其心可诛。
要之,这是一种近代及以前的儒教国家根本根本根本不可能出现的行为模式。
诚然,现代文化产品做到那么精细化没必要。
但是比起来第一季,这第二季斧凿人为的痕迹实在是太显著了,剧中的场景、衣冠看起来是比较细腻的,但是就是人物,特别是最后那段,太脱离那个时代,硬生生嵌套进去十分现代化的灵魂,带着东方主义的想象,方枘圆凿。
另外,冰湖那段戏真的,忍不住就想起来绝境长城外琼恩雪诺领衔的冰湖大战,真的忍不住。
本剧的一些不是很让人理解的地方:1.李苍咋莫名其妙就放弃了王位,他不是拼命想要自己保全他的子民吗?!
2.中殿娘娘的心计 阴谋在哪里?
就是杀孕妇抢娃,杀掉对自己没亲情的爹,放出丧尸,作为最后的大黑boss感觉没有很厉害。
3.尚州最后是咋能抵御最大批丧尸的?
4.第一季宫内水下的宫女,我还以为会搞个寄生虫水污染的咧(宫内爆发丧尸)。
之前丹儿被煮熟了,寄生虫都没死,说明用水烧开应该还有寄生虫呀,为什么不能通过水源进入人体。
5.有一个镜头,那丧尸血直往人的嘴里喷,那人为啥不被感染
快点让舒菲武术技能加满! 不然超感八人组里的身手都浪费了 我裴姐不是给你们当线索工具人物的 不是浪费了吗!
E5、E6“皇宫丧尸大战”一场戏拍得太带感了,飞屋檐,射冰湖,这种戏放一般古装片里就没啥,但用来虐丧尸观感就全然不同了,各种砍杀戏看得非常过瘾。最终集时间线往后推了7年,以为会就此作结,竟然还能续下去,厉害了。
7.0 缺点随着高潮迭起也越发明显,但随之的也是优点的放大。人物与发展变得更为生硬干涩,煽情也变得失控,好在与僵尸上的戏份依旧亮眼。
韩国人拍丧尸片上了天,第二集最后看得热血沸腾,编剧是埋雷一把好手。赵凡八这个角色太讨喜了,聪明外露的全死光了,只有他稳稳人生赢家,期待第三季屋里海源赵氏凡八笑到最后
你們能摸著良心說,質量沒有下降嗎?
有点烂
权谋之术权游既视感,大场面稍逊,经费摆在那里,虽没有权游那般史诗感,但小场面调度足够精致。个人感觉不如第一季,虽然娱乐性更加注重(动作戏明显增加),但很多细节bug没处理好,煽情和情节转折还是稍显生硬,还有强行埋梗。但第三季的期待还在,中国明朝或许是另一个丧尸国度。
烂,编剧变成低级韩剧,最后还烂尾!还要拍第三季!
太拖沓了,能不能把反派一刀解决再说
高开低走,宫廷斗争部分犹如儿戏。全智贤养蛊/赶尸人出现了不到10秒。最后一集赶进度到直接垮掉。0号病人的研究在陷入僵局。另外,“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而非《汉书》。
唉爬
全姐一个镜头值得六集的等待!
三星半。第二季很实诚的填坑+发便当,然后就一直憋王城大战的大招,然后再挖新的坑,比只挖不填好,就是缺少第一季那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悬念迭出的精彩了,观感降了点。
反而觉得没第一部好看,但我喜欢朝鲜半岛的丧尸。
越到后面情节越像一匹脱缰野马不受控制,原本期待世子要跟皇后你来我往争斗不息,没想到放出僵尸就结束了??全姐姐最后惊鸿一瞥。
鸭绿江有被冒犯到
最后一集有点太套路了
不能接受这个剧情。主角团刀刀毙命,结果赵学洲手下那么多兵拦不住一个,楞是给啃了脸。尚州人民吃不上饭,结果当晚王子就玩荆轲刺秦,还是去送人头的。许多配角就像为了死而死,一点不过大脑。好不容易靠这个娘娘挽回一点智商,接着就把王位给让了,然后带上真主角+扫把星医女云游,结果忽然七年后撞上新boss,还是和中国有关???
各种迷?棒子都是火影忍者吗?跑三天三夜死也不喘的
好多地方剧情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