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铎王朝第一季

The Tudors Season 1

主演:乔纳森·莱斯·梅耶斯,山姆·尼尔,杰瑞米·诺森,娜塔莉·多默尔,安娜·布雷维斯特

类型:电视地区:爱尔兰,加拿大,美国语言:英语,西班牙语,法语年份:2007

《都铎王朝第一季》剧照

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1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2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3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4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5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6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13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14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15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16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17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18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19都铎王朝第一季 剧照 NO.20

《都铎王朝第一季》剧情介绍

都铎王朝第一季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6世纪中叶,英国驻法国大使遭到暗杀,而且死者正是年轻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乔纳森•莱斯•梅耶斯 Jonathan Rhys Meyers 饰)的叔叔。这让国王极为愤怒,立刻召集大臣,准备兵发法兰西。不过,红衣主教沃尔金(山姆•尼尔 Sam Neill 饰)权衡各方利益,并不赞成英法交战。因此,他想方设法,让英王、法王通过协商解决了此事。由于王后凯瑟琳只为亨利八世生下了一个女儿,这让她逐渐失宠。亨利八世一直对此耿耿于怀,并在宫廷之内寻欢作乐。不过,真正令亨利八世动心的却是一名叫安•博林(娜塔莉•多默尔 Natalie Dormer 饰)的女侍官,后者美艳动人,丰满妖娆,使得他几近疯狂。为了能够明媒正娶,亨利八世跟主教沃尔金密谋,要与王后离婚,此举顿时牵涉到外交、宗教等多方利益。期间,热死病蔓延,引起全国恐慌,一场宫廷震荡也随之而来……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你是好孩子炎夏之夜彩虹甜心大哥大姐没出息第三季顾小姐的100次告白指控春风又绿江南岸喀秋莎行动虎头要塞之电流亚当计划我的跨年之婚天下无双余生,请多指教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生存家族狮子今夜死亡屠杀夜被盗的和平鱼之子来自深渊:烈日的黄金乡海洋之城鬼水怪谈囧女珍娜第四季涨停板跌停板空气我的波塞冬埃舍尔街的红色邮筒煤工歌手冈德曼接战:甲乙战争鬼故事

《都铎王朝第一季》长篇影评

 1 ) 《都铎王朝》1-3集 历史笔记

本来是打算先看《罗马》,结果却被《都铎王朝》吸引过去了。

这部美国Showtime2007年的历史剧的主人公为亨利八世,如果你不熟悉这个名字的话,我们还可以再在他前面加些定语,比如——和他同时期的人有沃尔西主教、托马斯·莫尔、马丁·路德、克伦威尔,最重要的是,他是“血腥玛丽”、伊丽莎白一世的父亲。

如果16世纪的英国有八卦杂志或网络,那么亨利八世一定每每荣登封面或首页。

毕竟,即使在那个群魔乱舞的十六世纪,想要再找一个像他这样娶过六个老婆,拍拍脑袋就随意处死贵族和教士,还惹得罗马教廷愤然开除其教籍的国王,也是很难的。

为了娶新老婆,亨利八世引发了堪称历史上影响最大、长达八年的休后离婚案,更由此引发了英格兰的宗教改革,也是之后一系列新旧宗教之间血腥争峰的始端,如玛丽一世统治期的“血腥玛丽”。

看过亨利八世画像的人都知道他是个胖家伙,个子不高,且小腿发达,即便年轻时也肥嘟嘟的。

Showtime却请来了妖艳派的帅哥Jonathan Rhys Meyers 饰演他,Jonathan不仅长相英俊,而且身材健美,的确很适合演绎争强好胜、多情滥情、多才多艺而又有点神经质的早期的亨利八世。

从《天鹅绒金矿》中画着浓重的眼影把那个把Gram Rock演得风华绝代无人能及的Brine,到现在这个穿着高领皮革装的风流国王,Jonathan你成长为多么华丽丽的女王受啊>O<故事从1520年开始讲起,当时亨利28岁。

一开场亨利的叔叔在法国被暗杀,年少气盛的亨利嚷着要与法国开战,幸而沃尔西与托马斯·莫尔这两位幕僚说服了亨利,将他从战争的悬崖边拉了回来,还明智地把缔结和平条约的功劳让给君主。

“陛下,您将作为新世界的构建者而铭记于史册。

”沃尔西主教说。

沃尔西渴望与法国结盟,在他的极力主张下,亨利在法国北部的锦绣田野(亦作金布围场)和法国国王佛朗西斯一世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和谈,但最后还是弗朗西斯赢了。

亨利咽不下这口气,又瞒住法国偷偷和神圣罗马皇帝结盟,在第二集中他把女儿玛丽(8岁)当作政治筹码先许给法国王太子,第三集又许给神圣罗马皇帝,接下来又许给奥尔良公爵……现在来介绍一下1-3集中的主要人物:凯瑟琳王后:正式的称呼应该是阿拉贡的凯瑟琳。

亨利八世的元配夫人。

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尔一世和阿拉贡国王费尔南德五世的小女儿。

她先是嫁给了亨利八世的哥哥亚瑟,半年后亚瑟就死了。

亨利七世担心儿媳再嫁会导致丰厚的陪嫁流失,更希望能保持和欧洲最强大的国家西班牙的同盟关系,所以不遗余力地促成亨利八世和凯瑟琳的婚姻。

但天主教认为寡嫂不能和小叔子再婚,否则他们会没有孩子。

在外交斡旋下,罗马教皇松了口,只要凯瑟琳仍是处女,他就同意这桩婚事。

凯瑟琳发誓自己决没和亚瑟圆房,于是,年长亨利八世六岁的凯瑟琳和小叔子结了婚。

凯瑟琳王后是旧道德的典范,谦卑顺从、知书达理、宅心仁厚,深受国民爱戴。

可惜35岁的她已年老色衰,看起来就像亨利他妈。

婚后他们生育了六个孩子,但五个儿子都死掉了,只剩下一个女孩玛丽(就是后来那个声名狼藉的“血腥玛丽”)活了下来。

亨利开始担心这桩婚姻触犯了天条。

白金汉公爵:这个人在第二集就死了,但有必要介绍一下。

他曾说“这是我的王冠,我的宫廷”,这话不假,都铎王朝的王位得来是有些非法。

从兰开斯特家族的父系看,白金汉公爵的确比亨利八世更有资格继承王位,但亨利八世母系的血统无疑更胜一筹。

他有两个妹妹,一个被王后宠爱,一个被国王宠爱。

在剧中在目睹自己女儿的出轨行动后竟然迁怒于国王。

而且白金汉的女儿并没有直接跟亨利八世发生关系,只是国王的密友布兰顿为了赢得跟国王的打赌才引诱了她。

盛怒之下的白金汉居然打起了王位的主意,他由此萌生了推翻亨利八世的念头,不过白金汉什么也没有,他的那些封地和金币怎么可能跟国王相提并论?

愚蠢的白金汉被善于阴谋诡计的博林给出卖了,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就以叛国罪把他送上断头台,同时没收了家产。

凑巧的是公爵的爸爸和爷爷也都被以前的国王砍了脑袋。

沃尔西主教:亨利八世早期的宠臣和权臣。

他是平民眼中的大救星,外国君主眼中圆滑的外交官,国王眼中的治国能臣。

但亨利八世的原则就是,决不允许一个大臣长时期获得自己的恩宠。

沃尔西在1521年前后仍是声威赫赫,甚至极有可能成为新任教皇。

但很快,因为离婚官司无法获得罗马教会的批准,亨利八世迁怒于沃尔西,指责他从中作梗,充当了教皇的走狗。

1529年,沃尔西被解职,次年死于狱中。

剧中的沃尔西主教由势力派老演员Sam Neill饰演,在他的精彩演绎下,沃尔西复杂的性格和跌宕起伏的人生路线被展现得丝丝入扣。

据说Sam的尔西主教改变了既往印象中那个贪污分子和幕后政客的形象。

但个人认为,沃尔西所做的一切其实都只是为了满足自己一己私欲和亨利无穷无尽的欲望。

沃尔西在权力鼎盛时期,身兼约克大主教(1514—1530年)、巴斯与韦尔斯主教(1518—1523年)、达勒姆主教(1523—1529年)、温切斯特主教(1529—1530年)、圣奥尔本斯修道院院长(1521—1530年)五个重要教职,年收入可达3.5万英镑,相当于王室收入的1/4。

托马斯·摩尔:《乌托邦》的作者,人道主义者,亨利八世的秘书和顾问。

亨利十分赏识与尊敬他,可是两人后来在政治与宗教上的分歧越来越大,最后亨利也把他处死了。

在第二集中他说过:“我最珍惜的就是我的气节”,多年后,他果然为了自己的气节而死。

安妮·博林:托马斯·博林爵士和伊丽莎白·霍华德郡主的小女儿。

当时枢机主教沃尔西权倾朝野,引得诺福克公爵等人忿忿不平,于是,他们和国王的妹夫兼好友布兰顿结成了反沃尔西的同盟,而同盟最有效的武器,就是博林的那一对尤物女儿。

博林先买通关系给国王送上了大女儿玛丽,捞了一笔,很快国王就厌了,博林爵士自然舍不得到手的钱财又被收回,就前赴后继地派出了小女儿。

安妮·博林在历史上一直被描述为一个长相普通的女人,但弗朗索瓦一世秽乱的宫廷催育了她与生俱来的魅力。

她诱惑亨利的经验可以写本书(《勾引国王的一百种方法》= =),她很清楚亨利这种花花公子的性格,越是得不到的东西他越是渴望,她先是吊起亨利的胃口,欲擒则纵、欲拒还迎,亨利就这样痴痴地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追求安妮·博林的亨利表现得像个疯狂的初恋者,又写情书又送珠宝,最有趣的一幕是,亨利在办公室听到有人报上“安”的名字时,他“嗖”的一声站起来。

后来发现原来是另一位名叫安妮的侍女时,脸上失望的表情表露无遗(亨利你果然是个强受啊>_<)。

 2 ) 腐朽前的美丽-- The Tudors

人生果然还是美好滴涅 刚发完牢骚没两天,天上就掉下个华丽丽的都铎王朝,害我古装控爆发,看的两眼冒星星 介绍一下背景吧,Showtime 4月推出之迷你剧《都铎王朝》。

原本以为是BBC之类以严谨著称的电台拍的,结果一查是老美的杰作,却异乎寻常的认真,而且好看 因为骨子里的东西还是很尊重英伦风范的。

Key Word 1: Jonathan Rhys Meyers男一,饰演亨利八世我承认,看这部东西的初始原因99%是因为他 嘿 这个情结说起来长了去了,想当年一部《紫醉金迷》让他牢牢的霸占了俺心目中最挪不开眼睛演员之前三甲,那时候他还走的是妖媚路线,画着浓重的眼影把那Gram Rock的Brine演的风华绝代无人能及这孩子骨子里的妖惑让我知道他要演亨利八世的时候,狠狠地惊了一记。。。

好歹暴君一个啊,他不会和以前一样冷冷坐在那里用眼神杀人吧。

事实证明,自带的贵族气和暴魇的神经让他成为了一个王。

而且,是世上最漂亮的王 以前印象中亨利八世的样子都是肉乎乎的,现在让俊美如斯的Jonathan演,反而让他的风流来得理所当然一点了,笑。

呼总之,很欣慰的看到,这孩子终于长成强受鸟托腮 *^x^*Key Words 2: 宫廷戏,活色生香的爱情,阴谋连天宫廷戏的必备元素。

而且是英国历史上可圈可点多事之秋的亨利八世时代呐!其实对英国历史的了解无非中学时硬背下来的克伦威尔改革啥啥啥的和那两个月在那岛国耳濡目染的恶补,所以这部东西百分之几的符合历史我就不敢说了,但就编剧本身而言,还是很过瘾的,对于政治斗争和爱情的分量把握地很到位,让我这英国历史盲看得津津有味。

何况亨利八世的一生就是用来给后世拍电影的,人类史上最彪悍的离婚案,六个老婆,铁血,和罗马教廷的决裂,沸沸扬扬的私生活,如开场旁白“You think you know the story, but you only know how it ends. To get to the heart of the story, you have to go back to the beginning. ”画面闪烁,血开始沸腾。

Key Words 3: 华丽丽的道具!!

十五世纪的伦敦城啊我像又被扔回了V&A Museum! 原来那些华丽丽的东西真的有人用过啊古装控彻底爆发!

那暗花的宫廷服,淅索响动的裙摆,雕花的皇冠细节处见精神,单看亨利八世一套一套的衣服那么换阿我眼睛就停不下来了,恨不得一口一口的全部吃掉!

古装永远是刺激灵感的一号源泉而且,作为一部只有十集的迷你剧,制作的细节都如此精良,很让人感动说 (拼命截图中)500多年前的伦敦城,灰白色的,Tower of London已经阴森森的立在那里了 我在想,要是我先看了这部片子再去伦敦塔,一定会觉得寒很多吧。

至少会去找找玛丽女王的幽魂。

Key Word 4: 等待。。。

4月1日上档的片子,才出了3集,第三集还是没字幕的,害得我连蒙带猜滴在优雅的伦敦腔前激动了n久,平复不能,继续打字发泄快点出吧!

不过有了期待的日子是幸福的

 3 ) 迷雾中的那个人----Thomas Cromwell其人

电视剧《都铎王朝》的观众可能在第一季还没有特别关注Cromwell这个人。

导演选择了一个反面形象的演员,而编剧也把他塑造成一个善于钻营、趋炎附势的小人。

但这个小人却最终成为亨利八世后期的权臣,并以英国新教的奠基人被铭记。

2009年英国的Man Booker小说奖得奖小说《狼宫》(Wolf Hall),正是以Cromwell为主角,并以他的视角来解读亨利八世的这一段历史。

史料告诉我们的Cromwell是这么一个人:出身于铁匠之家,从小善于打架斗狠,却又聪颖好学;少年时离家出走,在欧洲多国流浪,当过雇佣军,跟着纺织品商贩学做生意,对银行业务(与当时商品贸易息息相关的行业)也非常了解;精通法律,拥有律师身份;后为红衣大主教Wolsey所用并加以器重。

Cromwell之所以来到亨利八世身边,正是由于Wolsey的推荐,或是在帮Wolsey去国王那儿跑腿时开始。

这一点,在历史上应该是不容质疑的。

历史解读的分叉在于Cromwell在来到亨利身边之后,是如《狼宫》小说中所刻画,不遗余力地帮助已经失宠的红衣主教争取权益;还是如《都铎王朝》电视剧中所演顺水推舟、投靠红衣主教的敌人Boleyn家族,对红衣主教之死视而不见甚至落井下石?

以Cromwell当时尚未显赫的身份,以他精明的为人,在历史潮流变化难料、权利斗争瞬息万变的那些日子里,他的立场没有任何官方或私人文献流传下来,并不出乎意料。

于是六百年后我们如何来猜测、揣度他当年的心思,大约只能用两个方法:方法一:唯结果论。

在经过了围绕亨利八世离婚事件的权利斗争之后,Cromwell成为最后的赢家。

甚至在暂时的胜利者Boleyn家族也随着Anne Boleyn的被斩首而沦陷后,仍然屹立不倒,可以推断他应该是唯君命是从,国王偏向谁他就支持谁,国王放弃谁他就放弃谁。

因此可以推断他是个政治嗅觉敏锐、政治手段犀利的实用主义者,而不是纠结于“忠孝不能两全”的道德家。

方法二:唯出身论。

野草的生存能力肯定强于观赏类植物。

因为野草的使命就是生存,而不是其它什么劳什子,比如说看起来比较美,闻起来比较香之类。

像Thomas More这样出身世家、一心向佛(上帝)的人,可能会为信仰而折腰,但是像Cromwell这样从社会底层奋斗上来的人,如果没有灵活的头脑、灵活的立场和更加灵活的身手,早就死了一千次了。

综上所述,本人倾向于认同电视剧对Cromwell为人的塑造。

但是也必须指出,他能够在几十年的政治变局中立于不败之地,一定也有异禀过人之处,绝不是一般的小人都可以做到的。

说到底,小人还是君子,伟人还是枭雄,纯粹是价值观的判断,而价值观,并不是一个全世界古今中外统一的度量工具。

迷雾中那个人消失早已在历史的烟尘中,而他深谋远虑或助权为虐的所为,造就了一个财库富有、王权强大的英国,从此后它将从偏居一隅的岛国,走向称霸欧洲之路,直至到日不落的辉煌。

 4 ) 当青春版《都铎王朝》遭遇演技派

(芷宁写于2007年8月27日)如果16世纪的英国有八卦杂志或网络,那么亨利八世一定每每荣登封面或首页,现今的事端女王希尔顿家的败家放荡女帕丽斯比之亨利八世,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亨利八世那惊世骇俗又疯狂刺激的一生,向来是现代娱乐介质争相描绘的对象——那是一段被丑闻折腾地最为频繁且厉害的英国历史。

仅以《亨利八世》命名的影片就一箩筐,另外在讲述他女儿伊丽莎白一世的影视作品中,他也是必提之人。

关于亨利八世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知道他先后娶了六个老婆,两个被他砍了头,两个被他休了,一个生孩子死掉了,另一个也就是最后一位,因亨利死在她之前,这位才女得以安享天年,成为再嫁型王后。

人们也都知道,亨利八世为了娶新老婆,而引发了堪称历史上影响最大、长达八年的休后离婚案,更由此引发了英格兰的宗教改革,也是之后一系列新旧宗教之间血腥争峰的始端,如玛丽一世统治期的“血腥玛丽”。

Showtime有线台的历史剧《都铎王朝》第一季,从都铎王朝第二位统治者亨利八世统治中期开始讲述,内容涉及宫廷中常见的权势、政治斗争和宫闱混乱,不过,这次关于亨利八世传奇的再现有一些不同以往,首先,该剧集充分展现了那个时代服饰和装饰的华丽绚烂,如亨利的高领皮革装、安妮·博林的漂亮配饰等等。

再者,最重要的变化是,所选演员皆是青春靓丽型,看过亨利八世画像的人都知道他是个胖家伙,个子不高,且小腿发达,即便年轻时也肥嘟嘟的,而这次由帅哥乔纳森·莱斯·迈勒斯饰演的亨利八世,不仅长相英俊,而且身材健美,这位曾得过金球奖的爱尔兰演员演绎了巨蟹男亨利八世的多面性,争强好胜、多情滥情且多才多艺(都铎一族是英国历史上最具有才华的皇室,尤其在语言和音乐方面),值得一提的是,迈勒斯表现出了亨利八世那敏感而神经质的一面。

有场较有趣的“亨利溺水”戏,似乎是为了激发亨利对生活的“自察”,身为国王却没儿子——貌似被诅咒了的命运。

当亨利和随从们路过一处沼泽时,众人提出绕道,亨利却逞强:这难不倒英国王国。

他撑起一根木杆,欲跃过去,不料却大头朝下栽了进去,等他被拽出来之后,就真如脑子进水了般,开始惶恐起自己无子的命运,质疑和大他六岁的西班牙公主凯瑟琳的婚姻是否合法(凯瑟琳原为其嫂),并且开始怕死,怕的要命。

在英国发生大范围瘟疫的那场戏中,亨利的畏死再现的颇具特色。

青春靓丽的演员整容和精美奢华的服饰场景,都不是本人看该剧的理由,对我而言,《都铎王朝》第一季的看点是由山姆·尼尔扮演的沃尔西大主教,当最后一集里沃尔西自杀时,不由得想到以后的第二季还会不会吸引我看。

山姆·尼尔,这位活多久就能演多久的澳洲演员,参演过诸多著名影片如《死寂》、《侏罗纪公园》、《钢琴课》等,不久前的《不可抗拒》也让人们再次领略了他出众的演技。

在《都铎王朝》中,老戏骨散发出了极佳的演艺水平,将这个被固化了的人物演绎出了新内容:沃尔西会做人,将好胜的亨利从英法开战的边缘拉了回来,还把缔结和平条约的功劳恭让,“陛下,您将作为新世界的构建者而铭记于史册”;他工作勤奋,在他被谗言击中离开后,亨利指着内阁们怒吼:“你们谁都比不上沃尔西,我现在才知道他做了多少工作……”;他嗅觉敏锐,能向时而动,总能猜对亨利的心思,只可惜,察觉到亨利想娶安妮·博林的他,费劲口舌用尽办法也不能使教皇特使否认凯瑟琳与亨利的婚姻(罗马皇帝查理五世是王后凯瑟琳的亲外甥,教皇开罪不起),这便是他的“滑铁卢”;因太了解亨利的秉性,他预见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如果不同意他离婚,那我们的宗教将无法在这个国家立足。

”有一场戏,当亨利对沃尔西表示不满时,向来为了满足亨利的欲求而心力交瘁的沃尔西侧过身子手捂住脸,难过地叹息流泪,仅仅这么一个举动,山姆·尼尔已将沃尔西所面临的困境和压力刻画了出来。

当然,沃尔西也是贪婪善玩权术的,他借机将国家财产据为己有,翻翻手掌就能将亨利的前秘书押往伦敦塔,给关得神经了。

当最终走投无路的沃尔西在狱中自杀时,令人不免想起了由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克伦威尔今后的轨迹——当沃尔西需要帮助之时,克伦威尔不仅躲避,而且还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了他致命一击,之后不久便开始了克伦威尔掌控权势的时代,若干年后,在克伦威尔为亨利娶来的第四任妻子克利夫的安妮令亨利反感后,亨利在离婚的同时,找了个理由杀了克伦威尔。

不知在砍头的那一瞬间,克伦威尔作何感想。

而彼时追求安妮·博林的亨利表现得像个疯狂的初恋者,又写情书又送珠宝,后来当他想砍安妮·博林的头时,他解释不了当初为何为了安妮而弃前妻,于是,他居然宣称安妮当年对他下了咒。

此一时,彼一时,断头台上的安妮·博林会作何感想。

当然,她的结局在该剧集第一季里还没上演。

一心想把持朝政的诺福克公爵大概也没料到,他有两个侄女被先后砍了头,这两个可怜的棋子便是安妮·博林和亨利的第五任王后凯瑟琳·霍华德。

(http://nicolew.blog.hexun.com/12297507_d.html)

 5 ) 看美剧学英文单词之《都铎王朝》French 的小三儿含义该如何解释?

FBI Warning:本文纯属拉闲片扯咸蛋,且内容为限制级,不喜勿入,未满13岁儿童请在家长陪同下观看,同时,本人,仅以此文献给那些像我一样刻苦努力学习英文,并且致力于研究法国历史渊源的各位同仁们,并以此文共勉之:追忆大学时代,为刻苦努力学好英文,专门买了本朗文英语词典(其实是为了跟同学用英语骂人时候不吃亏),朗文词典专门有一个章节是讲骂人的词语的,率先掌握了这部分内容,掌握这部分内容除了可以学会用英语骂人以外,其实还具有更实际的意义,当你考察一本英语词典词条是否完备的时候,随便找几个骂人的词汇查查解释的是否详细,就知道这本词典好不好了,理解这些词汇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不能因为你看了穿靴子的猫,觉得这个动画片里的小猫猫很可爱,就管其他你喜欢的人也叫Pussy,因为从听着的角度理解起来完全可能跟你表达的意思天壤之别。

再比如:我们的金鸡鞋油,翻译成英文也不能叫“golden Cock”一样,那就不是金鸡了,而是“金蛋子儿”了。

虽然看朗文词典,对这些词汇有了不错的理解,但是对于一个非常简单的单词却有相当大程度的疑惑,这就是——French,大家知道这是法国,法国人的意思,但是除了以上解释之外,朗文英文词典里对于French还有一个小三儿含义,French同时也有“口jiao”的意思,如果死记硬背是可以记住的,但是不理解,这两个迥然不同的意思为什么会集中在这个French上,就像China这个单词,既是中国,又是瓷器,是因为以瓷器为特色代表了中国这个国家,那么French背后的历史含义是什么呢?

像我们这么爱学习的好童鞋,也不能就这个问题去问老师,不然肯定会惨遭校园暴力,那问谁呢?

没谁可问,所以苦于没有名师指点,这个问题一直没有答案(当时还没有百度百科啊,也没有美剧啊,所以据此来看,这有科技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我们这样爱学习的好童鞋的天才问题才能有完美的答案(同时又不被老师和家长抽鞋底)昨晚为了等洗澡水烧热,看了半集集《都铎王朝》(第一季,第二集),在第18分30开始的一分钟内解决了从当年遗留至今的疑问——French与“kou交”的历史文化背景,其实之前也略有提及,故事是这样的,英国国王在大主教的斡(wo,音读握)旋之下与法国国王签署“万世和平条约”,随从就表示,既然来了法国就应该入乡随俗啊(学习法国国王享受一下法国的淫乱体验),当晚英国国王睡前,由英国驻法国大使的女儿“玛丽”前来侍寝,英国国王对她说“我对你听闻很多,你已经来法国两年了,告诉我,你都学了哪些法国宫廷礼仪?

”……,”玛丽童鞋答道“陛下,您允许吗?

”,看到这里,还觉得这台词太突兀了吧,简直可以跟吴宇森《赤壁》的台词相媲美了,俩人都在前戏阶段了,突然开始讨论宫廷礼仪了,竟然还允许不允许的,难道要先朗诵一遍“三从四德”?

,结果英国国王说“允许”之后,玛丽同学马上俯身低头以实际行动来了一段“口活”(此处画面由国王上半身视觉影像和您对他下半身的想象共同组成),至此这个困惑我这么多年的陈年旧问终于迎刃而解,同时可见,美剧就是美剧,其台词都是有历史渊源和考证的,就是比《赤壁》有文化,有底蕴,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French的这一小三儿含义的历史渊源大概是法国是这种“口腔体操”的最早发源地和发扬光大的地方,因此这个French前两个众所周知的含义和这个小三含义具有了血浓于水的血缘关系,所以造成了朗文词典对它三位一体的解释,都说法国是浪漫国度,据此,我们借鉴中国历史的二元考证法(史书+实证,本文即朗文词典+都铎王朝的历史还原影像)可以初步得出结论:French的小三儿含义最早是在法国这个浪漫国度产生的,具体产生时间初步可以断定不晚于都铎王朝期间英法万世和平条约签署时间的前两年(因为这时候,玛丽已经在法国呆了两年了)时间有限,考据匆忙,难免有所遗漏,请各位英文学习者,历史考据者,各位美剧童鞋不吝指正,我洗澡去了,88

 6 ) 爱情的姿态之君王之爱

我是生活的滞后者,无论干什么都比别人慢半拍。

同学一窝蜂的追《都铎王朝》的时候,我没有看。

大家都在追新鲜的美剧的时候,我才开始看起来。

对我来说,权力的争夺与较量没那么好看,错综复杂的爱情才让我感慨和无奈。

推荐我看的朋友说她最爱中年的Henry,因为那个时候的他正值壮年,最成熟、最理智、最有力量。

而我却爱年轻时的Henry,纵使那个时候的他冲动、莽撞、不成熟,却更真诚、更可爱。

Henry一生有六个老婆,其实是有七个,只是其中有一个后来诡异的没有成为皇后而成为Henry名义上的义妹,地位仅次于王后和公主。

Henry的第一任老婆是他哥哥的遗孀,她以处女身份嫁给Henry的。

Henry之所以娶她是因为老国王希望肥水不流外人田,不愿失去她的遗产。

第一任王后凯瑟琳是当时欧洲第一强国西班牙的公主,她也是Henry历任王后中最优雅最高贵的一位。

她给Henry生下了公主marry,也就是日后的玛丽一世。

Henry从一开始就不愿意接受这桩婚姻,因为他认为娶自己哥哥的老婆是不被上帝许可的,会因此遭到惩罚。

这种罪恶感一直伴随他们的婚姻,在凯瑟琳一直生不出儿子之后不断发酵,最终导致他们之间关系的破裂。

凯瑟琳的脸上少有笑容,她沉静的面孔,优雅的姿态无时无刻不透漏出母仪天下的威严,这种高贵让人无法不臣服,让人尊重。

当初她孤身一人离开西班牙来到英格兰,毫无依靠,在尔虞我诈的宫廷里,对丈夫忠诚而坚定的爱是她内心的堡垒,是她所有力量的源泉。

她其实是一个异常忍耐的女人,对于Henry的风流,她一直保持一个王后应有的克制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男人是永远也无法被感化的动物,尤其是对Henry这种残暴而冷酷的人来说,虔诚的爱根本无法打动他。

Henry跟凯瑟琳是政治婚姻,充满了利益的交换,这个陪伴他成长的大姐姐一般的女人,以及他们之间长达十几年的婚姻,最终只是一种既成事实,他在抛弃她的时候没有太多的犹豫和挣扎。

安博林是Henry的第二任王后,她曾经是凯瑟琳的侍女。

安博林的故事充分证明什么叫做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但是我最喜欢的仍然是安博林这个角色,我爱风情万种的女人,因为她们不只有美貌,她们与众不同的特质和灵魂。

一开始安博林并不爱Henry,她接近他、诱惑他只是为了家族利益。

历史上的安博林并不美貌,对于Henry这样极度沉迷美色的男人来说,她能够抓住Henry的心若干年,完全是因为她的个性与才智。

电视剧里演安博林的女演员恰到好处的展示了安博林与众不同的魅力,她不美艳,却魅惑,聪明、狡黠、大胆让她与那个年代的女人又很大不同。

在Henry的众多女人里,她是唯一敢跟Henry发生正面冲突的,但是她的刁蛮与骄纵最后也毁了她。

最初她用欲擒故纵的手段让Henry无法自拔,后来又利用Henry与罗马教廷之间的矛盾鼓动Henry废了凯瑟琳。

最初,她那样让Henry着迷,他们的偷情简直是天雷勾地火,Henry对她的狂热在黑死病爆发的那段时间达到巅峰。

Lady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女人,聪明的,狡猾的,自负的,充满魅力的女人。

当初她从凯瑟琳手里抢走Henry的时候根本没想过有自己也会有这样一天,被自己的侍女以同样的方式抢走自己的老公。

Henry抛弃凯瑟琳相当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凯瑟琳生不出儿子,而Henry认为这是上帝对自己的惩罚。

他和安博林无比自然的相信,安博林是一定会为他生出儿子的。

但似乎,越显而易见的事情,越不可能自然而然的实现。

安博林生下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孩。

这个被Henry和安博林所轻视的红头发的女孩就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被称为童贞女王的伊丽莎白一世,她开启了英国的黄金时代。

当然这些,长眠地下的Henry和安博林是永远也不会知道了。

Henry的失望显而易见,事实上,他对她的感情在近十年的宗教诉讼中已经被消磨太多,而当她承诺的为他生一个儿子的诺言一次次被打破,他对她的感情已经不剩下什么。

这时候,被Henry称为此生挚爱的女人,简西摩出现了。

简西摩是一个非常美貌的女人,她是安博林的侍女。

二人的上位之路非常相似,简西摩背后也有一个野心勃勃的家族,他们把自己的女儿送到Henry身边,诱惑他,企图让她成为王后,然后鸡犬升天。

简西摩个性温和,有着天使般温柔善良的面孔,更关键的是她的美貌,她轻易就获得了Henry的心,更为讽刺的是,她借用安博林当初欲拒还迎的手段吊着Henry,让他更加着迷。

Henry跟她的偷情就像当年和安博林的偷情如出一辙,只是这个时候安博林正怀着Henry的孩子。

可是安博林却没有凯瑟琳当年的克制与忍耐,她的恃宠而骄让她在看见偷情的Henry时像一个泼妇般爆发了。

她的哭闹并没有让Henry回心转意,反而让自己动了胎气而流产,并且流产的是一个男孩。

当得知安博林流产的消息,Henry是那样的悲痛,但这并不是自责的悲痛,而是愤怒的悲痛,他对安博林怒吼到你毁了我的儿子。

生不出儿子王后的结局注定是悲剧的,那个时候的安博林可能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后果的严重。

刚开始,我认为Henry是很爱安博林的,因为他为了她而力排众议废了跟了她十几年的皇后,甚至不惜与罗马教廷对抗,他为她坐上宗教法庭的的审判席,他让她当上自己的王后。

更重要的是,他们当年的感情是那样热烈,那是狂热摧枯拉朽,似乎要毁灭世界。

越强烈的东西,越容易腐败,越容易消逝。

后来,当他决定要绞死安博林的时候,我终于意识到,他并不是那么爱她的,或者说,他的爱一直参杂太多的东西。

我一直以为他为她付出那么多,是因为爱她,但是他不仅仅是为她而战斗,她利用了他与教会的矛盾,这成全了她也毁了她。

后来,人们指责她偷情,人们希望杀死她的时候。

Henry一开始的愤怒是真实的,他恨她爱的女人背叛了她。

但是他那么聪明和理智,他未必不知道这一切是子虚乌有的陷害,但是他却愿意相信他被背叛了,因为她需要死,教会,罗马,错综复杂的权力角力让她必须死。

当初他名义上为了她实际上为了自己而得罪的那些势力现在蠢蠢欲动,总要有人付出血的代价。

她是一个不忠贞的女人,一个偷情的女人,一个生不出儿子的女人,所以,她应该去死。

如果她死了,这一切就会终结。

那些反对的力量会逐渐平息,总要有人成为替罪羊。

刚开始,我以为他爱她,因为那是他年轻时那样热烈爱过的女人,但是后来我知道他并不那么爱她。

凯瑟琳死后,他痛哭得像孩子一样,简西摩死后,他痛哭得像失去了生命。

但是,安博林的死,他没有流下一滴眼泪。

电视剧里的这一段拍得特别有张力。

她被关在伦敦塔里,他与他的新欢在一起。

对于处死她,他一开始犹豫,然后焦躁,然后愤怒,最后回归平静。

安博林在死之前回顾她的一生,她比他更明白什么是爱。

如果她最后能像最初一样把自己当做一个置身事外的人,如果她不爱他,她会是理智的,她不会让自己陷入这样万劫不复的深渊。

她爱他,于是就像所有国王身边的女人一样犯了傻。

她去害凯瑟琳,她去害简西摩,她拼命想去生儿子,她却不知道,他们早已越来越远,对于一个国王来说,爱情去了和爱情来了一样自然。

没有心就不会伤心。

想要独占一个充满权势的男人最后注定悲剧,无论你曾经多么美丽,多么妖娆,无论他曾经多么宠溺,多么迷恋,都只是昙花一现。

我想Henry是犹豫过,心痛过的,但是他的冷血、他的残暴,他对权势的渴望,让他宁愿毁掉自己爱过的女人。

安博林被砍头后Henry让人杀了湖面上那一对恩爱的天鹅,他残酷的双眼里折射出凶狠和贪婪的光,带着血腥的肉残留在他嘴边,嗜血的本性从这一刻开始展露无遗。

这是他所谓的新生。

Henry的第三任王后简西摩看上去是一个好好人,虽然她也是小三上位,但那个年代,谁不是小三上位呢。

她不算好人,但也不算坏人,她聪明,懂得如何自保。

她带着天使的假面,被残暴的亨利八世称为此生最爱的女人。

她与所有人搞好关系,玛丽,伊丽莎白,最重要的是她为Henry生了儿子。

这简直就是世上最大的荣耀,是对一个王后最大的肯定,是王的女人最大的功绩。

可是这样的人注定活不久,因为所有贤惠的女人内心都是痛苦的,伪装的幸福劳心劳力,她注定早早去见上帝。

她因这个儿子而被Henry永远铭记,被最高礼遇。

她被Henry称为是这个黑暗世界的唯一的光,是世上一切的善良与美好。

Henry决定死后与她合葬。

Henry后来的几任王后,我已经没有太多兴趣去看。

那个时候的他已经年事渐高,他的权势如日中天,任何女人,他只要想要都可以拥有。

他爱美貌年轻的女子,例如凯瑟琳,他极尽可能的宠溺她。

但是宠跟爱是不同的,宠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但无论如何他们都不平等。

就像一个宠物,在被宠,也不可能与主人平起平坐。

故事里,我永远都爱年轻的男孩,那个时候的他们虽然幼稚、青涩、热血而冲动,却更直接、更真实。

随着他们长大,随着他们欲望的增长,能力的增强,他们渐渐言行不一,他们会伪装,会变得残忍,变得可怕。

年轻人之间的爱更容易是平等的爱。

就像我最爱他跟安博林之间的爱,因为那是唯一一段我我觉得真实并且接近于平等的感情。

他爱她,说愿意成为她最忠实的奴仆,她跟他畅谈自己的想法,她可以否定他,她会跟他发脾气。

刚开始,他是愿意容忍的。

最后,他恢复了一个君主的本性。

这是安博林故事的结局。

凯瑟琳跟Henry之间有一种相互尊重的平等,因为她作为公主的高贵和作为妻子的忠贞不允许任何人,哪怕是国王的亵渎。

早期的安博林跟他之间也有一种近乎年轻恋人之间平等的爱,那个时候她自信而骄傲,以为会永远拥有他的爱,而那个时候的国王还年轻,还没那么冷血。

Henry后来的女人都是典型的王的女人,她们环肥燕瘦但从本质上都是宠物,哪怕是Henry的此生挚爱简西摩。

她们在他面前伪装,奉承,讨好,让他开心。

而他居高临下的宠溺他们。

他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王者,随心所欲的送出和收回他的爱。

美丽的人就像美丽的东西,应该被他占有,占有了之后,他又很快厌倦,然后他就像丢掉一件衣服一幅画一样的扔掉她们。

安博林让我想到甄嬛,甄嬛是加强版的安博林,她们一样最初不爱那个男人,然后他强烈的爱让她眩晕,让她爱上了最后又明白自己不过他众多女人当中平凡的一个。

她伤透了心,然后就没有心可以伤。

只是甄嬛比安博林幸运,她醒悟的早,在沉寂一段时间之后她原地满血复活。

因为她不爱他了,她就比他更狠,因为不在乎了,她会比以前更容易得到他的心。

君王之爱,泽被众生,雨露均沾。

自古以来,掌握权势的男人莫不过如此。

中央集权的君主制让皇帝尽享天下美女,同时还要求美女们对他忠诚。

现代社会,掌握权势的男人依然摆脱不了封建腐朽的那一套,他们万花丛中过,不会为一颗树而放弃整片森林。

这或许不是他们不想,是他们真的不能,因为做不到。

但是好在今天的女人们没有当时的女人那么悲催。

权力是最好的春药,古代人规劝说,当一个充满权势的男人的情妇绝不是对你的贬低,风气开放的今天,更是如此。

他可以玩弄你,你也不必必须忠诚于他,随时可以换下家。

只是这个世界上永远有被爱情冲昏头脑,无比年轻或美貌或聪明的自负的女人认为自己会成为这些男人的此生挚爱,会成为他流连花丛的终结者。

可是她们永远也不会明白或不愿相信,成为此生挚爱是要用生命做代价的。

死掉的纯元,死掉的简西摩都是此生挚爱,因为死人才能没有缺点永远完美。

我曾相信爱情只有一种姿态,但事实上,爱情是千姿百态的。

女人们梦想那个男人站在权力的巅峰,还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当时是没什么好嘲笑或指责的。

爱情本来就是一种虚妄。

越美好,越强烈的东西,越短暂,人人趋之若鹜,如飞蛾扑火。

而长久的东西,随处可见,没有人在乎,一点也不值钱。

 7 ) 有感慨,没有感动

经人推荐,但我觉得真不怎么样。

就是一个男人的离婚史。

大部分的篇幅都是在为离婚而努力着。

其实到后来,离婚不单单只是因为安·博林,想要得到“独一无二的”“王权和神权的统一”,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公主死后,那个放浪的丈夫只说了句对不起,然后留下了一滴鳄鱼的眼泪;威廉爵士死后,那个说爱的作曲家又变成了异性恋,还先后跟一对姐妹搞上。

这部剧里没有感动,更多的时候,我恍惚这是一部政剧,所以抱歉我没看完。

给我感慨的还是安·博林,这个女人应该是被人们常说的那种“聪明且美丽”的女人,但她的结果却是连她自己都没想到的,说到底,依附于男人的女人,企图自己兴风作浪定乾坤,还是有点异想天开了。

从她决定做依附于皇帝的女人开始,她就失去了决定权。

对都铎王朝感兴趣的朋友,不如去看看布兰切特主演的《伊丽莎白一世》

 8 ) 喜欢很多细节

Softly love and to love softly Dew on the sycamore branch by the creaking gate where my heart hurries afterward through the path of wheat along the briar, to that stone, under which I lie. 轻柔的爱意 爱得轻盈 如枫树枝头的露珠 我的心 飞奔过吱吱作响的大门 穿过麦田 穿过石南丛中 直至掩埋我的那片地方 翻译得一般,但是很喜欢那个场景,镜头配合音乐与诗,很有感觉。

最近在看这部美剧,可惜只有两季。

很喜欢男主角,因为他是帅哥。

更喜欢片头,那是做得相当有感觉!

 9 ) 最后一集,沃尔西自杀,编剧出来挨打

事实上历史上的沃尔西是病死的,S1E10,最后改编将红衣主教沃尔西改为在牢中跟上帝祷告后自杀,还是割喉!

编剧有可能是为了突出剧情张力,可是基督教是严禁自杀的,不管是天主教还是东正教,抑或者宗教改革的茨温利总、路德总、加尔文宗,关于自杀这一点都是一致的:严禁自杀。

一个担任了天主教几十年的红衣主教,怎么会选择自杀。

没想到最后一集快结束,编剧侮辱观众智商。

而且你照历史事实拍不好吗,非要胡编滥造。

 10 ) 悲伤确实能让我好过点儿

我相当喜欢的英格兰皇后Catherine(Queen of Aragon,daughter of Isabella in Spain)在被Henry VIII抛弃的时候,甚至消减了她的作为一个西班牙公主的所以生活开支时,她说:“ If i had to choose between extreme happyness and extreme sorrow, I will always choose sorrow. For when you're happy you forget, forget the spirit of faith, forget about the God. But when you sorrow, the God is alway with you. (大意是:如果要我在极乐和极悲中做出选择,我一定会选择悲伤。

因为愉悦使人遗忘,快乐时你会忘记信仰,忘记上帝,然而当你悲伤时,上帝会永远与你同在。

)也不怪得,佛主释迦牟尼只有在痛苦和极艰苦的环境下,才悟出道来,凡夫俗子怎有此能耐。

《都铎王朝第一季》短评

第一部只是开端,这部剧更多的是政治博弈的色彩。

6分钟前
  • 小K仔
  • 推荐

编剧一定是女人。就算内忧外患、政教对弈、后宫斗争再激烈,女的再香艳,男主作为一个King本是不是不应该孬成这般。让他占据了海报一大半,又写得如此薄弱,不讨人欢喜也不讨人同情的呀。不过他有一个优点,华丽英文长句脱口而出啊~哈哈。可惜老美说英音真别扭,没有气场。

8分钟前
  • yunyuncheerup
  • 还行

四集以后剧情发展极慢 婆婆妈妈

12分钟前
  • 阿门
  • 还行

在这部剧里面,过于突出美国价值观对欧洲历史的阐释,16世纪的英国虽然已经由中世纪过渡至启蒙时期,但是编剧所强调的所谓的欧洲的联盟、和平等等很多普世价值观强行进入作品中,显得别扭且生涩,最终毁掉这部剧。唯一的希望只能是政治正确离开影视作品,尽量贴近历史,让剧作更加真实可信。

13分钟前
  • 西门的葡萄架
  • 很差

此剧宜八卦~历史剧还是要看BBC才好。

14分钟前
  • 格林沙漠
  • 推荐

小乔太有帝王范了~~~更爱他了!~~~O(∩_∩)O~

19分钟前
  • 豆瓣用户
  • 力荐

国王根本没有时间建设国家,时间都用在找情妇上了

21分钟前
  • Isabella
  • 较差

这哪是国王这是牲口!

22分钟前
  • 龙毛毛
  • 较差

本来想看安·博林如何勾引亨利八世的,结果就只表现了一个“一眼万年”,亨利就对安魂牵梦萦了。历史上的安并不是一个绝世美女啊,这还比不上《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来的直白。再一次证明,爱情戏是最难拍的。但这部剧也没有拍出历史正剧的范儿,权力角逐与宫廷争斗刻画得都不太深刻,倒像一部八卦肥皂剧了。

27分钟前
  • tk_7.7
  • 较差

垃圾流水账 后期没有好肉坚决弃剧

28分钟前
  • K宝
  • 较差

整个一淫乱史。

33分钟前
  • spielmann
  • 还行

咋这乱呢??可是大爱Jonathan~~当摇滚乐手华丽转身亨利八世~他有藐视一切的能力!!!

36分钟前
  • Mio
  • 推荐

乱七八糟,看不下,特别女的都很囧

40分钟前
  • 墨水// On My Way
  • 较差

没有传输的那么好 宫廷跟中国比起来弱爆了;国王太幼稚;演员就在那儿说话战争什么的一点都没有表现;色情暴力也欠缺~

45分钟前
  • renzherl
  • 较差

这真不是在讲御男术吗?国王打离婚官司什么的多有笑点你们也真能拍得这么正剧。古装政治剧美术道具服装置景营造氛围,政治剧每个人都为自己利益选择立场。这季安明着出彩,皇后后面小宇宙爆发。PS:想着中国的宫廷戏是多么辉煌与富丽,哪像腐岛的乃们,政权夺利的都是石头椅子。

49分钟前
  • mOco
  • 还行

每次看剧都觉得开头好棒……越来越不想追……

50分钟前
  • momo
  • 还行

虽然情色是这部剧的噱头,但是这个年轻而又帅气的king还是很有魅力的嘛

51分钟前
  • rita_0214
  • 较差

部分时候太闷,不过总体还行,安博林绝对是亮点

53分钟前
  • Alfie
  • 还行

Jonathan簡直就是極品男好不好 帥慘了 權利制衡和電視劇主次分配的很平衡。

57分钟前
  • Lim-ah
  • 力荐

太多裸露镜头令人不适

1小时前
  • Yee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