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1是小渊泽报濑的生日。
借这个机会,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个坚强独立,勇敢坦荡的女孩。
——————————————【决心】报濑一开始就是以一个坚强独立的面目呈现在我们面前的。
自己一个人躲进厕所里哭,打开隔间一看到小决“光速变脸”,散发出生人勿近的气息。
然后我们知道了她一百万的来历,和她近乎天方夜谭的目标:“母亲在南极失踪了,连遗物都没有。
所以,我要去找到她。
”虽然目标特别遥远,但是她并不是眼高手低的人。
她清楚地知道这需要钱,于是一直打工挣够了一百万。
旁人的劝告和闲言碎语不仅没有动摇,反而更坚定她的意志。
“我绝对要去,然后让那些说不行的人好看。
”“想说的人就让她们说去吧,一想到能要他们好看,就会让我更加热血沸腾。
”报濑:“反正在去之前,说什么她们都不会信。
我要等到了之后再说。
『活该』『活该』『活该』”小决:“你性格真差劲呢。
”报濑:“差劲啊。
不行吗?
”小决:“可以!
哈哈哈哈。
”真实的是,作品也并没有全部描写她的这一性格大快人心的一面,有的时候,这样的性格也确实会导致过于关注自己的目标,不够体贴他人。
比如在还不是很能信任小决的时候,小决还在担忧去南极的各种苛刻条件,她立马生气了,“你要是不想去就直说好了,还想把原因归咎在我身上!
”再比如,在以为自己有机会和结月互换去南极后,看到仿佛近在咫尺的梦想,“性格恶劣”的她两眼放光,把两位同伴完全抛在了脑后(
不过这些小缺点,也让我们感觉到了她的真实。
况且,正如日向说的,“意志坚定和任性只有一纸之隔”。
现实中人无完人,也没有什么永远万全的做法。
如果总是顾忌到周围人而畏畏缩缩,那也别谈实现什么梦想或目标了。
你不为自己而实现目标,难道期待你所顾忌的“他人”来帮你实现目标吗?
在这一点上,坚持自我的报濑仍然是可贵的。
甩开束缚自己的无意义的舆论,她的身影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有一份决绝和洒脱。
终于,踏上南极大陆的那一刻,她把所有过去积攒和压抑的愤怒全部宣泄出来:ざまーみろ!!!
【可爱】在坚强的外表下,报濑其实是个有些内向怕生,害羞的高中女孩。
在一些节奏比较舒缓的日常片段里,我们看到了报濑普通和可爱的一面。
刚刚说到,第一次从厕所出来刚看到小决时就摆出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但在切换到战斗模式之前,她其实被吓到了,一下拍在了背后的隔间门上。
登上船要做报道时,她面对镜头慌张得不知所措,台词背了好几遍还是战战兢兢,一紧张起来就忘得一干二净。
反差萌是好文明 【朋友】前面提到,“性格差劲”的报濑一看到目标就容易把周围人抛到脑后。
不过在这件事后,她也意识到自己的做法不太妥当,开始反思自己:“到头来我总是考虑自己的感情,没有替别人考虑过”。
一直以来独自一人奋斗的报濑,在结交了可以信赖的同伴以后,发现了自己不足的地方,也开始学着接纳他人,有意识地学着为他人着想。
于是我们看到,在第六话中日向的护照丢了之后强作笑容让她们先走,自己实在不行就返回日本时,报濑立刻反对,甚至拿出了自己存的一百万来升商务舱——“我可不想变成明明说好四个人一起去,结果却轻易放弃的窝囊废。
”“四个人一起去!
我们四个人!
这是最优先目标!
”
即使是为朋友着想的报濑,也是如此固执和坚决啊。
让人动容。
当然更让人动容的还是第11话,报濑看见了日向对电视上所谓的“朋友”的反应,但是自己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什么都不说,于是又对日向使出了“多管闲事又纠缠不休”的关心。
日向因为过去受到的伤害,对人际交往有些心寒,“不喜欢被他人顾虑”,也无法相信从他人处能获得什么帮助和温暖。
所以报濑这样固执的关心,反而让她温暖得想哭。
但是她还是小看了报濑的执着——尽管之前已经安慰了一次,但是这还没完。
最后,她站在电视机前,义正言辞地对那些伤害过她的朋友的人说话:我和日向不一样,性格很差,所以就直说了:你们就继续怀着内疚的心情活下去吧!
你们可是伤害了别人,带给别人痛苦啊。
你们就抱着这种心情活下去吧。
这就是伤害别人的代价啊!
是伤害我的朋友的代价啊!
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好说的啊。
开什么玩笑啊!
除了为报濑的义气而感动,在这个片段里也不要忽视了她的努力和成长——一直以来一个人的她,因为太过于考虑自己而自我厌恶的她,在这次旅途中终于也能够成为帮助朋友的人。
固执并不就意味着自私,那份固执成为了她给予朋友最大的温暖。
应该是报濑给妈妈的最后一封信吧,她写道:亲爱的妈妈:我交到朋友了一直认为独自一人就够了的我,交到朋友了虽然他们有一点奇怪,有一点麻烦,有一点没用但却是一群陪我一起完成了南极之旅的朋友时而争吵,时而哭泣,时而困扰即便如此,依然陪我来到了妈妈曾经来过的这个地方陪我一起旅行到了如此遥远的地方正因为大家的陪伴,我才能来到这里妈妈你那里能看到什么呢我也能看到和妈妈眼中相同的景色吗马上就要到了妈妈所在的那个地方。
【告别】 或许报濑一路上都在与冷嘲热讽为战,心中充满了想要宣誓和证明的念头。
但也不要忘记,她不只是为了“让别人好看”才来南极的。
如果仅仅怀着这样的想法,反而显得报濑只是活在他人的眼光中。
她不是为了敌人而活的,只是因敌人而变得更加强大。
她真正想去南极,最初只是因为一个很简单朴素的愿望:母亲在那失踪了,甚至连遗物都没看到。
心头缠绕的是无法排解的悲伤和缺乏母亲已经离开的实感。
“那简直就像在做梦一样。
‘咦,醒不过来。
怎么不醒过来。
’我不禁这么想。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着。
”“所以,我要去找到她”。
因此,她一路努力,最终来到的南极,来到母亲曾经来过的地方,来到她消失的地方。
可是,她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除了刚来到之后的充满了豪情的宣誓之后,她内心反倒有些空洞和落寞。
因为一直以来付出巨大努力来到的南极,反而没有她想象中震撼。
她害怕,等待她的会是一无所有。
有句话说,旅途中最让人兴奋的,永远是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
要是目的地没有任何报濑一直以来想要寻找的东西,她能够接受这样的结局吗。
报濑不清楚。
所以她犹豫了。
所幸,她妈妈的朋友,队长的话坚定了她的信心。
她来到了内陆,母亲失踪的地方。
写下最后那封告诉妈妈自己交到朋友的信的时候,她明白了,不会是真的一无所获的,她还是结交到了最好的朋友。
她终于鼓起了勇气,前往“妈妈所在的那个地方”。
她的朋友们翻箱倒柜寻找她母亲的物品。
帮助她突破了最后的一点恐惧。
小决庄重地双手捧着笔记本电脑,交给报濑。
拂去笔记本上的灰尘,是母亲和自己的合影。
密码,母亲的生日,不对。
看了看合影。
试着输入了自己的生日。
1-1-0-1。
ようこそ。
欢迎。
邮件接收中。
突然,自己的名字一个个在屏幕上跳出。
未读信件的标记在不断增加,增加。
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
母亲的离去终于在此刻有了实感。
尽管来得有些晚,有些残酷。
这些都是什么时候发送的信啊。
是在学校受到周围人讥笑的时候?
是在打各种各样的工的时候?
是在梦想终于迎来一丝希望的时候?
是真正踏上不能回头的旅途的时候?
这个过程太过漫长,一千多封信,当时都是怎样的心情呢?
已经记不清了。
只是肯定一直怀着期待吧,期待着信件能够传到。
觉得既然母亲留在了那个比宇宙更远的地方,那个跟母亲的离开同样让自己没有实感的地方,那就一定能接收到吧,一定能看到吧。
但是,自己现在就在母亲离开的地方了。
在信本该传达到的地方了。
一千多条未读。
原来…根本,一封都没有被打开过啊。
一场暌违三年的告别。
梦,终于可以醒了。
【自我】纵观整个故事,报濑特别强的自我意识在日本动画乃至扩展到日本影视作品中,绝对是让人印象深刻和惊喜的地方。
毫无疑问,她所有的行动都建立在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上。
不会委曲求全,不会因为顾忌他人的想法而退缩。
当然一定有的人会不喜欢这一点,她确实也有可能不小心伤害到周围人。
而且,有些想法和做法可能甚至不太妥当。
毕竟自己决定的事情总不可能是永远正确的。
既然会陷入这样的困境,为什么还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呢?
队长在出发前往最终目的地时,对她说了是一段这样的话。
在我看来,这也是报濑自己内心的写照:“到头来,人只会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行动。
但是,只有内心的想法才会突破现实中的不讲道理,令不可能成为可能,推动自己前进。
”可能错误,可能失败。
但自己的想法依然是抵抗庸庸碌碌的生活,向一切不讲理的事和人们反击的唯一武器。
说完这句话后报濑问队长:“你的意思是不要靠别人吗。
”“没错,不过你不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吗。
”是的,她就是这样一路坚持自我走过来的,甚至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行动都是靠着这条信念走过来的。
她想要变得不那么自私,她想要做一个对朋友讲义气的人,她想要帮助朋友解开心结,她想要让伤害了她的朋友的人付出代价,当然了,还有在标题上就写着的——她想要去到南极,这个旁人看起来根本不可能到达的地方。
都是她所认定了的,她想做到的,就一定坚持自我,一定要做到。
这中间经历过挫折,遭遇过担忧,但是她从未动摇过。
这样“自我”的生活方式其实也未尝不可呢。
这样“自我”的报濑,其实多么令人羡慕和敬佩,多美。
风光片无论在电视剧还是动画都非常吃亏,发力点确实应该在人物情感。
为了失踪的母亲去比宇宙更远的地方,并没那么苦心孤诣,而是意气风发,达到目标后失落迷茫,“近乡情怯”,却终于被自己多年来射出的箭击中。
虽然动画中说得不明白,但去南极是一个失怙少年希望走出旧时创伤的决定。
不过真正让她走出阴影的并不是看到南极,而是为了这个目标努力的过程。
一分一厘,聚沙成塔,她离南极越来越近,也离那个等待母亲归来的原点越来越远。
邮箱的信件喷涌而出,等待彻底终止,这是最后的最后的诀别时刻。
不是没有其他办法,是还能这样下去,但做了这个选择。
她其实已经获得了前进的勇气。
“没有退路才是真正旅途的开始。
”
女高中生去南极需要几步?
首先,想去。
其次,准备钱。
然后绑架一个能去南极的朋友。
当想做某件事,想办法解决目标途中的困难,比忍住不做这件事容易!
(我是在鼓励自己啦)在南极,和朋友只(能)做“活下去”这件事,多么纯粹的天地啊。
谁不想和朋友一起旅行(大哭)。
片头和标题动画、片尾彩蛋比正片更精彩是怎么回事!
如下:
可惜关于南极还是稍嫌不够。
人物情感的刻画,主线支线的分配(去南极为主线,采访;个人情感刻画等为支线),音乐的穿插,声优的演技,画面的表现都称得上成。
通过人物性格描写而使人物不脸谱化,每个角色都有属于自己的灵魂而非脸皮,这是难能可贵的。
能在这么短的时长里塞下多个人物具体性格的描写,且描写的不错,是不容易的。
基本上都是半集时间塑造好了一个人物,并随着集数进而丰富。
一个故事/小剧情发生前都有一个铺垫,这样在观看时候可以将整个剧情串起来,尤其是主线剧情里穿插分支剧情,可以使得剧情饱满。
剧情本应该就是一环套一环,大环套小环的,这也符合实际生活情况。
一次将之前从未有过铺垫/说明的剧情一下子拿来出并且叙述完,那会让观众观看时产生割裂感,不像是一个连贯的剧,反而像是单元剧(诸如哆啦A梦,奥特曼)亦或是平行世界的故事。
名为去南极旅行,实际上是少女们的成长过程。
本剧并没有标准化上的主角,是群像的描写。
注重的是塑造整个去南极群体的多个人的描写。
从中挑选出几个代表性人物进行更深层次的刻画。
这就使得在分析剧情的时候,不能根据单个角色分析。
时隔一年半后再看:剧情设计的很好,女三(日向)和女一女二认识只花了两分钟的剧情时间,女二和女一发生争执(说不想去就不要去,然后扭头就走。
刚走又返回找女一),这些剧情都大幅缩短了剧情时长,做到精简干练废话不多,因此才能在有限的13集里把更多时长放在情感塑造上。
女主在剧中看起来是一个拖油瓶的角色,但换个方式去想,女主的存在是多余的吗?
四个人的性情都不一样,可能缺一不可,需要互相调和。
因此女主可能不只是因为从她的视角出发,是一个触发剧情的导火索,只在剧情上起着作用而在四人队伍里拖后腿。
剧情人物设计时候势必是有他的考量之处,不会将一个引子作为主要角色。
要在保证人物精简时做到剧情细致的描写,因而每个人都缺一不可,但凡少了一人,构成整部剧的房梁就会坍塌。
报濑并不喜欢南极本身,她就是为了母亲的确切下落而来,终于抵达后觉得今后的人生都不会有目标了,但是那整整1101封邮件,那些母亲失踪的三年间她发送到母亲电脑的邮件,虽然母亲无法看到,但真切地寄给了报濑。
这些信不再是迷茫的求索,而是来自过去的报濑写给自己的坚定与成长。
和《星之声》类似的时空距离,报濑终于来到了比宇宙更远的地方,她也终于可以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极光拍不到有有什么关系呢
到南极就已经很好了
冲
粗枝大叶才行动力满满
不要发呆
犯错才是青春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很赞,关键人物性格立体且互补、把人物冲突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情节环环相扣…这样的作品怎么不让人拍案叫绝?
玉木很单纯,在团队里承当润滑剂调节气氛,天生胆小、犹豫不决、没有勇气踏出那一步。
三宅性格开朗一举一动都大大咧咧,非常理性且勇敢,也正因为如此,才不愿意让人看到她的伤口。
白石就很明显,出身艺人体验不到普通人的生活,简单到交不到朋友,缺少友情。
瀬,我反而觉得她才是主角,作者在她的身上花了居多笔墨。
看似最成熟出现紧急情况却很慌张,大多数难言的事都会害羞,也是队伍中最感性的那个,在南极四人小队承当知心大姐解开各位的心结。
去往南极的决心、与母亲同行队长的心结、临到终点胆怯没有自己想要的答案… 都把这个人物刻画得立体形象。
其实在南极找不到什么,解铃还须系铃人,她只是放不下去南极的母亲,她害怕到达目的地自己始终无法放下… 直到看到母亲电脑自己发送的未查收的邮件、剃掉长发重新开始。
在剧情上的编排也很到位,前面几集交代各角色的基本属性,中间增加各种困难磨炼意志,随着接近末尾慢慢让角色成长,完成她们自己的“任务”。
很喜欢护照那集,一方面让瀬在友情与梦想做选择,另一方面为三宅倔强的性格做铺垫。
不管怎样,去南极这是一个痴人说梦的想法,但她们起码付出了行动在做,你如果想进球,就得尝试去踢球。
关于旅行瀬的总结做得很好,旅行并不意味着你能看到多美的景色、去多牛逼的地方,而是你遇到的那些人,经历过的那些事。
最后,事实上,动漫中表现得都特别美好,现实中调整可并不如此。
《比宇宙更遥远的地方》让我知道去南极要经受测量、锻炼体能、避免晕船…等训练,想对应的,能收获到一直在海平线上“落不下山”的太阳、能体验到破冰带来的真实感、能亲眼看到太阳柱与极光,搞得我都有点蠢蠢欲动了。
朋友当如风一般自由。
貌似结交了四个有灵气的女孩子,听她们叽叽喳喳讲了她们各种的困惑和一起找到的答案,真的太开心了貌似是男孩子间难以有这种细腻的友谊,如果想听一段音乐剧般友谊的故事,必须得接受那种啰哩啰嗦了。
跳着看,12集看邮件的数字由200涨到1000,几个镜头,看得好心疼。
因为真实所以动人这犟脾气伴随着她,干啥都会有成果的,但纠结在妈妈的离开上,十几年不能走出来,封闭着自己,封闭着自己的痛苦,封闭着自己缺爱的呼唤。
那时候真想抱住她,告诉她虽然妈妈不在,虽然这个世界有无缘故的意外,但这个世界还是有无缘故的爱的。
但后来看孩子哭出来,几个同伴等在门外哭的那么丑。
我知道有的人不再选择逃避过去,而是选择直面,选择接受,而且她也有爱着她的伙伴,她不是孤独的。
纵然人不能活在执念中,也不能活在羁绊里,但身边有几个最佳读者是一种幸运了朋友是什么?
相似背景共同经历同甘共苦吗?
君子之交淡如水吗?
按存在主义的观点,只有经历,拥有过才能定义吗?
是不需要拥有只需要知道存在吗?
应该是为彼此好吧。
没有恋爱那么多契约和仪式感,失联很久的好朋友如果未经过变故,也一定是好朋友的
我始终没能到达“比宇宙更遥远的地方”报濑接收自己发给妈妈的邮件那段,简直哭成狗。
最可怕的不是妈妈去世已经成为事实,而是作为女儿的报濑如果一直没有意识到自己完全没接受这个现实而“行尸走肉”地生活下去,会怎样?
我想,其他不说,四个人的故事就会是另一副模样了。
四人的南极之旅是非常理想的,四个性格迥异的朋友之间的碰撞、互补都恰到好处,在现实中这种平衡的关系实在稀有。
四人中,尤其令我感同身受的是报濑。
17年7月21日,我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时,整个人也没有任何情绪变化、也没有任何实感,如果爷爷去世时,还有葬礼告诉我,爷爷已经走了。
那么,当我回到老家,只在饭桌上听亲戚告诉我,母亲已经土葬结束了,我也只能点点头说,是吗。
母亲走了,在我心里似乎还打着问号。
浑浑噩噩、漂浮在半空中的感觉,就跟身体从现实中抽离一样。
我甚至在离开老家,在返校的动车上打电话问我朋友,我是不是应该哭一下?
朋友反问我,想哭吗?
我说,我不知道。
像剧中报濑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点搭建了从半空降至陆地的阶梯,那种感觉,大概只有体会过真正失去的人才能够明白。
而我终究不能够从那半空中下来,大概是因为我至今都没有到达过,我心里那“比宇宙更遥远的地方”吧。
一开始是因为去南极这个设定才决定看的,没想到就停不下来了,看到后面几乎每一集都忍不住泪目,即使哭成狗可是心里却是暖暖的,一生中有这么几位朋友一起成长,堪称无憾。
故事描述了四位各有故事的女主角,因为去南极这个共同的目标而联系在了一起,由陌生到朋友,因为是高中生的设定,少了一些现实的丑恶,更突出了友情与梦想的难能可贵,让人不止一次的感叹,青春真是美好啊,虽然如此,讲故事的可是我们成年人啊,那些人生的道理,一个也没有落下。
女主小决是一个内心有点大条的女孩子,升入高二后偶然间发现自己刚升学时写下的一些想在高中阶段完成的事情,比如逃一次课啦,来一次没有目的的旅行啦,享受青春之类的,可是写下之后就搁置脑后了,在基友的鼓励下,她决定要去实现那些事情,但当她真的准备好出发的时候又退缩了,她对基友说:“开始尝试没做过的事情时,我总是在想万一做不好该怎么办?
失败的话会很不爽吧,会后悔吧。。。
在最后关头总是这样。。。。。。
我的这种性格。。。
我最讨厌了。
”然后在这种情况下,她遇到了另一位女主报濑丢失在车站的一百万日元,由此得知了这一百万是报濑不停打工为了去南极准备的资金。
报濑拿出一本书《比宇宙更遥远的地方》,作者是她的妈妈,妈妈曾是南极观测队员,不过在她上初中的时候就失踪了,没有尸体,没有遗物,什么也没有被找到,所以报濑想要去南极找妈妈,不管周围的人有多反对,反对她一个小孩子办不到这样的事情,被当怪人她还是坚持要去,“然后让那些说不行的人好看”。
小决被感动了,“就算被大家那样讥讽嘲笑还能真心坚持要去”,她决定和报濑一起去南极,为此她开始打工筹措资金,在便利店打工的时候遇到了同龄的第三位女主日向。
日向是一位看上去非常开朗的女生,但她没有上学而是选择了自学参加联考升入大学(吐槽一下,什么时候天朝也能这样呀),她在听闻了两位的去南极计划之后非常爽快的也要加入,想在升学前完成一件事情。
“就这样做着包子和关东煮结束真的好吗?
我的十六岁!
”而她相信两位陌生人的理由是:“我啊,很受不了团体里一团乱麻的那种感觉,所以没办法上高中,但我觉得你们两个很好,没有说谎的感觉。
”(这里是一个伏笔,后面有一段剧情燃爆又感动哭。
)报濑联系了妈妈当时去南极的民间团队,被告知经费的问题,正在犯愁的时候,她们遇到了第四位女主结月。
结月是一位现役偶像,由于童星出道,从来都没有朋友,她拒绝了作为经纪人的妈妈给她安排的去南极的工作,因为她想在升入高中之后能够交到朋友,所以妈妈就来拜托三位女主只要能够让结月去南极就可以让她们四个人一起去,她们开始去游说结月,可是在得知结月想交朋友的心情之后就抱着她忘记了目的。
当她得知三位女主才认识了一个月并非从小认识的挚友的那个晚上她做了一个梦,她梦见三位女主爬窗户邀请她一起去南极,梦醒之后她拿起手机发现同学们纷纷退出了聊天群,因为从小是偶像的关系,没有时间去交朋友,偶尔关系亲近的同学们也不过因为她的偶像身份可以炫耀罢了,她一直孤单一人,正在这时门铃响了,三位女主在她的房门前因为得知她要去东京工作希望可以和她一起去,没有任何目的,仅仅是陪伴。
由此四人集结开始了去南极的日常,伴随着青春与成长,这四个人对待友情与梦想的态度,从来都没有令人失望,不由的多么希望当自己在那个处境的时候,身边也有朋友这样对你,当看到心中所想的画面出现在镜头中的时候,忍不住就落泪了,而导演也通过四个人的口向我们表达了她对于友情的一些看法:“我想朋友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大概既没有形体也没有语言,什么都没有,朋友跟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都不同,这种关系很模糊,无论什么时候都没有人需要去负责,但也正因为如此才自由,才能在一起。
”“看着(手机)屏幕,有时哔的一下,出现了已读的标记,有时回点什么,有时回的很快,有时回的稍晚一点,有时是在半天之后才回,每次看到这些总能感觉我能理解,啊,她现在在学校,她在睡觉,她想回信却又不知该回点什么好之类的,我知道她脸上是怎样的一副表情,对我来说朋友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不好意思,能请你们不要再纠缠三宅日向了吗?
日向退学感到伤心痛苦,你们可能认为她每天都会因为想起社团的事情而哭泣,但是根本没有那回事,她正在和我们一起向前迈进,你们就继续怀着内疚的心情活下去吧,你们可是伤害了别人,带给了别人痛苦啊,你们就抱着这种心情活下去吧,这就是伤害别人的代价啊,是伤害了我的朋友的代价啊。
”
——记《比宇宙更遥远的地方》四个少女的旅行里,最喜欢登陆南极洲的最后几集,宏广无垠的冰雪,鼓动的极光,深沉的夕暮。
真实世界乏善可陈,唯有遥远天空另一端收容她们这段快乐而寒冷的青春时光,献上不可思议的梦境般回忆。
看到十二话,三年来报濑发来的电子邮件在开机的笔记本不断跳出,像弹幕里说的那样,“很痛快地哭了”。
就像承认和放下亲人的死亡是报濑十六岁的命题,我也是时候学会独自接纳和承受不断被自己否定、却又不可改变事实。
动画在八话前后开始展开叙事和回收伏笔。
小决的天然,日向的知性,报濑的倔强,结月的敏感,被这场南极旅行串联。
于是友情高歌,生命绽放。
:D观感很好,结尾后很怅然。
总体很喜欢。
几个不错的地方:小决日向报赖逃跑、小决闺蜜坦白局、报赖帮日向怼那些伤害她的人、报赖收到妈妈当时没有发出去的邮件。但整体来说,emmm…挺无聊的…可能是我对去南极没兴趣?但是我对露营也没兴趣,摇曳露营在我这简直称神…而且小决睡品很差这事简直踩爆了我的大雷点
少女向么~~我是看见这么高评分后去看的,看了一集半实在坚持不住了,男的还是退却吧。
从触动到感动,女孩子青春期秘而不宣的小心思和别扭劲,均被这部番娓娓道来。而且最神的是,明明切入点(事件)都很小,但它做到了多角度全方位地去描绘友情这一看似最平庸却最不好拿捏的情感,有点小任性,且无比坦诚。
暖心理智日常番。南极考察的设定很吸引人,搭配日式友情,显得有滋有味儿的。很想看领队大姐姐的番外。
一边为“日本女子高中生已经去南极了!”这种设定而激动,一边因为看到在去往南极的船上,女孩子们还要穿短裙而败兴。
半途而废的旅途不是人生。2星给人设,毕竟类似的故事看过太多;1星给OST,虽然鼓点响起来时悠风号、轻音各种画面乱入;1星给场景画风;再1星,俗套的一句:致青春。
很无聊
不喜欢鼓气不喜欢喘息不喜欢闪着泪光的大眼睛不过还是继续会看的吧,因为精神可嘉,也可状物,意思是,状物画的还是挺好的。
花田仍没有意识到冲突并不是推动故事的必要因素,所以各种尴尬强行的冲突安排除了无比刻意之外也把整个作品的水准往下拉,说的狠一点这就是有声电影时代开始文学性被强加到影像作品上这么多年所带出来的糟糕剧本思维。但这剧本放真人片里分数绝对是不及格往下走的,这才是动画的神奇之处 7.2分★★★☆
看完想写长评来着,懒了。去年年度霸权番在基友推我之前我都不知道,可见我好久不关注二次元了。最想说的是这作品很多击中我的点都是我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最近两三年)才明白的,一句简单台词后面所包含的深意,有一定的人生阅历的话更能品出其悠远的滋味,然后只能叹服脚本太强。还有就是日本什么题材都能被做成动画的能力,这种能力说到底是传达思想的能力。至少会有人看过之后会想了解南极,会对很多事情感兴趣,起到一定的积极教育作用。这种闪烁人文光芒的青少年作品我不知道国内有没有,反正对成年人都是提供垃圾信息为主,可能根本上就不鼓励一般人思考问题,或者只要想赚钱的事就行了。我也是想得太远了。反正这番是极好的。
各方面都堪称完美!最佩服的还是编剧,每一话都围绕独立的主题构成完整的起承转合和伏笔呼应,全部13话又围绕统一的主题构建起更高层面的起承转合和伏笔呼应。从一百万起,到一百万结,到中间的绝交无效、不原谅、寄不到与寄到的邮件,一部番留下了多少经典场景,一部动画片有必要做到这个地步?!
连着把13集全看了,但我只是想消磨时间而不是觉得这本动画特别吸引人。我非常喜欢她们所传达出的“珍视友谊”,“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做一些事情体验活着的感觉”,“人生要有变化、有期待”,但我觉得所有这些都只是浅尝辄止,用非常直白的方式表达了——因为人物们在动画片的设定里可以无所不能。我觉得我几乎看不到任何能借鉴到现实生活中的做法或者观点,也没有带来任何新的视角,所以我觉得它很普通。
南极冰回荡的是好美,缘分落地生根是我们。好想打棒球,国度伤。
没get到这部好看的点 033#2022年看208部电影
温情满满的女生友谊向番剧,很用心质量很不错。只是虽然我一直有去南极的想法,无奈还是没办法很好地和剧中角色共情,所以有些催泪的地方总觉得有点点刻意煽情的嫌疑……不过整体来说还是质量挺高的一部番剧
谈二战那段给我整无语了,不会写剧本就不要硬写,侵略者战败还可怜上了,弹幕还一堆说燃的,给我看沉默了🤗🤗🤗
故事角色浅尝辄止、画面配乐犹如神助,这大概就是少女动画的风格,但在原创动画中很少见到此类了,如果带着轻快成长的心境去看的话应该还能再上一乘。
迷茫 不懂为什么风评这么好 45话的时候有一点起色 但是仅此而已了 十二话的泪点虽然感人但是也有一点刻意. 我个人觉得是略输京紫 但是是一个水平上下
画风文艺,挺美的。不过有点太过于小清新了,还有一点点少女漫的套路?
为什么有种一切都没有惊喜的感觉,我是变冷漠了吗,一滴眼泪也没流过,还是我变得咸鱼到了几点,可能在乎的是这个事情的可实施性,感觉是每个普通人都能做到除非天时地利人和,可能这部剧讲解的也只是天时地利人和,没有触动到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