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思美人

思美人,Song of Phoenix

主演:马可,张馨予,乔振宇,易烊千玺,李子峰,梁田,刘芸,斓曦,李雨轩,彭博,罗嘉良,恬妞,宁心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7

《思美人》剧照

思美人 剧照 NO.1思美人 剧照 NO.2思美人 剧照 NO.3思美人 剧照 NO.4思美人 剧照 NO.5思美人 剧照 NO.6思美人 剧照 NO.13思美人 剧照 NO.14思美人 剧照 NO.15思美人 剧照 NO.16思美人 剧照 NO.17思美人 剧照 NO.18思美人 剧照 NO.19思美人 剧照 NO.20

《思美人》剧情介绍

思美人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威望不在,是时诸侯并起,此消彼长,各领风骚。原本处于中原之外的蛮夷之国楚国历经数百年经营不断做大,终于在楚威王之时成为长江流域最为强大的国家。楚国不满偏于一隅,时时北上,问鼎中原。楚国人杰地灵,英贤辈出,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绝代骚人屈原(马可 饰)。屈原少年得志,胸怀国家,一心要将楚国带向盛世顶峰。然而庙堂之上勾心斗角,波谲云诡,他不可避免被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中心。自比圣洁兰草,不屑于与群小为伍,自然而然他也遭到小人们的攻讦和构陷。在此期间,只有年轻时结识的民间女奴莫愁女(张馨予 饰)给予他最大的慰藉。 小人当朝,楚国国运江河日下,而屈原也逐渐走向命运的尽头……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七大罪怨嗟的爱丁堡前篇光影传奇爱你烦不了神的测验2攻心炸猪排DJ扬太郎漫长幸福的人生群青の夜の羽毛布戴夫银行2:大耳窿作弊浪漫岛屿虽然只是弄丢了手机2奇门机关卷西部铁血风云响舞我为喜剧狂第四季神圣十月量子启示录电波袭击封神·托塔天王堡垒危机2因为我们忘记一切玄门大师机械手臂Mecha-Ude伦敦战场我是大明星高卢英雄拯救英格兰昨日绵绵无绝期五行世家哈桑·明哈杰:返校之王

《思美人》长篇影评

 1 ) 关于姓氏

这两天,关于姓氏的讨论很多,我查了查资料,大致用比较浅显的例子解释一下。

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各位可以讨论。

首先,母系氏族的时候,大家都很有爱,住在一起。

就跟现在的熊家屯、陈家湾一样,住里面的,基本都姓熊姓陈,彼此都有亲缘关系,什么表亲姑亲的,都在一起,这是前提。

然后某一天,熊家屯有两户人家都生了个男娃,都给自家娃取名大,可是都叫熊大肯定不行,这哪知道谁是谁,于是就需要一个区别俩个娃的称呼了,这就是氏,比如熊大(一)氏张。

那么一般都叫张大,这叫熊姓张氏名大。

另一个熊大氏李,那么,一般就叫他李大,这叫熊姓李氏名大。

后来母系社会制度被父系取代,熊家屯的人都外出自立门户了,某一天熊氏张姓的张大,在郊外看到一个美女,一见钟情,两人迅速确立了恋爱关系,正准备回家告知爹妈,择日成亲,突然想起来,问了一句,“诶你叫个嘛?

”这个时候,美女来了一句,我姓熊。

那这个张大多半就扎心了,完犊子了,同姓不婚,我也姓熊啊,还是回见了您嘞。

以上,可知姓氏功用不同,来源不同,一个用来表示祖宗血缘,一个用来区分后代,男子习惯称氏,而女子多半称姓,同姓不婚,这几个就是基本准则。

回到剧中,那一句“我们屈家”问题在哪儿?

在于春秋战国和后来的称谓习惯不一样,后来姓氏合并以后,表示家族的时候,说某家某家,某即是姓,这种现代用语习惯已经深入人心,而用氏指代家族不是不可,而是台词现代的用语习惯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称谓习惯相违和。

如果换成“我屈氏满门”那么可能会比“我们屈家”要来的让观众容易接受。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想表达的是,这种鸡毛蒜皮的事你们扣了这么多,不如解决一下我提的一些问题:1.剧中屈原对他爹说:“我还想问你呢,凭什么让我跪下。

”以及“礼法礼法,要是什么都讲礼法我早死多少回了!

”是怎么完美演绎或者说契合了屈原的形象?

2.剧中莫愁女,一介渔家女不仅精通诗书,还有着超前的平等意识以及权利意识,热爱自由,打破阶级不平等的思想是如何还原春秋战国的历史的?

3.秦惠文王龙门相王之时,屈原已经是跻身楚国权力中心的一流政客,为何剧中屈原尚是一个闲散公子哥时,秦公便已是秦王?

4.张仪范雎,一个是秦惠文王时期的秦相,一个是秦昭襄王时期的秦相,二者如何能同朝而臣,且貌似范雎比张仪还要年长?

老秦人从不饶舌,尔等回去,好生吃喝,这六国说灭也就灭了。

你问我为啥?

呵呵…………

 2 ) 思美人兮

思美人兮 路长漫漫不可及拭泪天涯无归期千言万语 只如梗在心底愁丝万缕一朝夕思美人兮 悠悠浮云为我寄奈何鸿飞不解意归鸟乘风远飞我折翼在原地只见思念划天际男儿志千古愁溢于胸怀中抛入一汪江水向东流笑非笑 忧且忧浊世谁人能懂拂袖独行不回首幽兰花异芬芳含风影自香问君可有识得她芳踪趁年华未散尽摘得芙蓉与共莫让憾事绕心中思美人兮 纵然九死无悔意我心惜古人不及江可竭山可移唯志节不离弃宁求上下无归期男儿志千古愁溢于胸怀中抛入一汪江水向东流笑非笑 忧且忧浊世谁人能懂拂袖独行不回首幽兰花异芬芳含风影自香问君可有识得她芳踪趁年华未散尽摘得芙蓉与共莫让憾事绕心中男儿志千古愁溢于胸怀中抛入一汪江水向东流笑非笑 忧且忧浊世谁人能懂拂袖独行不回首幽兰花异芬芳含风影自香问君可有识得她芳踪趁年华未散尽摘得芙蓉与共莫让憾事绕心中思美人兮漂泊南行无所依我欲随风同归去

 3 ) 思美人这假剧给五分的扎不扎良心

粉丝滤镜也好,审美捉急也罢,我就想问你们给五分的哪里来的勇气。

这么浮夸的服化简直不能忍,唐朝人估计都没这么艳俗。

楚国大王穿的花花点稍微能忍,结果秦国大王穿了件姨妈红,这是什么鬼,接着楚国一群大臣穿了清一色的黑袍,我就想问问,你们这些衣服是从隔壁剧组借的吧。

至于人物……他们每个人不论男女都在竭力地凹着表情,看的好痛苦,既然没有为君为臣的气质就别这么端着了,好累。

至于颜值,这群人的颜值都被柔光给遮住了,谢谢。

男主自从演了一个杀阡陌之后所有古装通通披肩发,我就想问问,你这个长相哪儿来的自信驾驭这个发型,即便你觉得好看请别哪里都是这个造型好伐,放过你自己吧。

至于女主,我已经无力吐槽了,面相太老了,下巴太尖了,去了几次韩国才弄成这个样子的,一出场就一副所有人都欠你钱的样子。

还有那个唱歌的小孩儿的粉丝,你们家那个小盆友凹的那副不可一世的尊荣,估计屈原得气的从鱼肚子里爬出来,谦谦君子也好胜气少年也罢,不是这么演的,OK?几分钟的剧情就别出来找存在感了。

ps,求放过张仪吧,他可以丑可以老,可他不是林平之啊😭,就这副妖艳贱货的尊荣连范雎这个老头子穿越一个朝代的bug都可以忽略不计了……秦王怎么看上他的,我记得秦王不好男色来着……武大頭,芈月传之流,人家虽说也花花绿绿的,起码看着没这么出戏啊😱。

那些个择天记的粉丝也不用过来踩了,因为择天记看着比这个还要出戏。

 4 ) 心痛

画面色彩就是一妖艳贱货,剧情狗血无聊,想想中华民族第一个署名的诗人,屈原的棺材板按不住了。

求求导演编剧别出来祸害人了,求求广电干点正事,说王者荣耀祸害小学生,这种垃圾电视剧才真的是对不起中华文化。

你说你都市剧乱搞就不说了。

求求放过古人,不要挂着羊头卖狗肉,都市剧没新意了就折磨古人,屈原张仪都是有大智慧的人,不是整天想着泡妞的傻屌。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真是很生气,没有一颗客观的敬畏之心拍什么历史,拍点傻屌清宫剧就行了,求放过那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盛世。

 5 ) 别侮辱了历史,别侮辱了屈原。

什么鬼电视剧,你们能不能尊重下历史?

什么莫愁女??

屈原和楚怀王又是什么鬼??

编剧智障了吗?

又或者是想要男主男二往搞基的方向走来吸粉吗??

拜托现在观众不吃这一套了,好歹你选角色选个颜值和演技都不错的吧,也看得下去,那个什么马可是什么鬼?

一直就get不到他的演技,披头散发的,没有一丝屈原的气质与风采!

真正的屈原看了都想跳出来了。

服化道又是什么鬼?

地摊货吗?

编剧你也赶快滚吧,垃圾,丢脸。

 6 ) 见过毁容式演技,见过毁容式剧情吗?

《思美人》是我看过的最烂的“历史传奇剧”,半颗星给我爱豆乔振宇的美貌和演技,另半颗星给剧里的音乐,毕竟歌是真的好听,作曲人简弘亦和金岐玟辛苦了,他们被这扑街剧连累了。

作为颜控属性很重的演员粉,女主进宫前的我槐相关戏份还是看得挺开心的。

虽然这剧打光时常不在线,剪辑烂得想让人拽着剪辑师衣领问“学校为什么会放你这种垃圾毕业!

”,虽然片里镜头的角度时时很奇葩,虽然我槐的戏份主要在为屈原和后宫里赢妃和田姬这两个剧组关系户服务,角色的智商时高时低,剧内逻辑时时不能自洽,虽然……尴尬……不过老乔的演技是出彩的,在人设矛盾重重的情况下,老乔居然用他的表演挽回了一部分逻辑。

这个时期还是可以好好欣赏老乔用演技立起来的颜值的。

待到女主进宫,楚怀王变成一见女主就初恋情怀+霸道总裁附体的智障,一边狂撩后宫妃子,一边和女主玩心跳回忆,整体感觉就不对劲了。

后来对女主强暴未遂戏码出来,我的心顿时拨凉拨凉的——当年屈原对女主整天恋爱脑的时候我选择了无视专注我槐,如今轮到我槐对女主恋爱脑,便有了误杀友军的愧疚……话说女主你武力值那么高,在军营里能一脚踹飞未来的楚国大将为什么会被经常生病的我槐一推就倒?

你可以一个鲤鱼打挺飞身而起像你在我槐面前闹自杀那场戏一样凌空翻转七百二十度后踹飞我槐再把他揍成猪头的……以你的武力值真的办得到。

于是乎,不由掩面长叹,堂堂大楚的恋爱戏份已尽掌握于一妇人之手,没有人再可以逃脱女主的魔爪。

这时候,我看《思美人》这剧的步骤从开着电视机玩手机→听到我槐的声音→看电视吧,变成了开着电视机玩手机→听到我槐的声音→再听一耳朵→嗯,没有女主→看电视吧。

尽管这种看片方式很羞耻,但对于一部开头就是急支糖浆广告和玛雅金字塔的片子,一个和范睢同朝的妖艳贱货张仪,一个COS唐伯虎的屈原,我……除了专注我槐的戏份,还能做什么……其实我也想萌一下楚怀王和屈原的千古君臣CP,对于这剧里屈原总爱无脑怼怀王的情节我倒是没什么反感。

春秋无义战,战国时代也没什么忠君爱国的慨念,君王为求人才而忍耐士的坏脾气的例子太多,士越怼君越宠的例子也很多,但架不住我不爽啊。

别人家表演出来的CP感是宠怼细无声,把“我对你这么好不是因为我想日你而是想你帮我治好国家”/“我爱怼你不是因为我想被你日而是你看着就一张怼怼更健康的脸”这种FEEL传达出来了,到这片里就成了赤裸裸的卖腐。

楚怀王对屈原各种无脑吹,屈原表现出来的智商又对不起楚怀王的无脑吹。

百度百科里的屈原会打仗会管理地方政府,剧里的屈原政治问题找我槐替他解决,军事问题有女主暗搓搓替他出谋划策——说到这里我又想起这剧里战争戏楚国只胜过一场,因为那场仗女主有参战。

总之,剧里的君臣CP,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怀,没有。

简单粗暴的暧昧台词,有。

稍有越界的肢体接触,有。

腐女也要讲情调意境的好吗,这样虽美貌却是个无脑吹的我槐,这样虽然感觉上没什么大错处却不知为何就是想揍他的屈原,叫人怎么萌得起来……不过即使如此,我都没弃剧,我觉得自己对老乔的爱还是很深刻的。

再后来君臣离心我以为我槐会去虐屈原,结果倒是我这个观众先被虐了。

屈原擅自训练军队在战国时代不算大事件,编剧把它渲染成大事件,我也就信了。

然而这大事件的解决方法是女主去找我槐求情,我槐再度智商下线地对女主哭诉你只帮屈原肯定跟他有一腿,不谷好生气哦。

女主则正义凛然地说没这回事!

我要一死以证清白!

接着拔剑七百二十度凌空转圈,我槐上前空手接白刃,之后女主脱掉了衣服,扑了上去……我也不懂其中的逻辑是什么……待我槐终于完成了“巫山云雨”这个典故之后,发现床上一处可疑痕迹,立刻悔不当初——女主竟然是处!

屈原私自训练军队没有错!

不谷冤枉了屈原!!!

……我很绝望。

这一处的逻辑我也看不懂……编剧的思维一定不在凡尘。

总之,我被这脑残的剧情一路虐着虐着……仍然没有被虐习惯。

后来我槐去武关了,以为他终于不用为男女主而智商下线,没想到还有个剧组关系户在武关等着他。

历史上楚怀王被囚三年,逃魏逃赵的戏份都没有,变成被妃子营救失败。

而这个妃子,是编剧虚构出来的角色,用来捧自己名下经济公司签约艺人的……这一边我槐眼睁睁看着爱妃被带走,老乔演技炸裂哭得撕心裂肺,那一边剧组以AV视角拍出了侵华日军侮辱花姑娘的感觉。

我的心麻木中透着悲桑——妈蛋喜欢老乔有什么错!

为什么我得在欣赏老乔演技时被迫看AV!!

再到我槐第二次救援行动仍然是女人主导,宣太后对着我槐下跪说她对不起楚国,我已是内心平静毫无波动→→先玩手机,有空再看电视吧= =最后扣一下题,所谓毁容式剧情,就是稀烂的剧情让我从期待看到绝望,最终专注于手机,连我槐的美貌吸引力都变淡了。

然而这并不是向烂片的妥协,因为我知道,胜利的曙光就要到来——《思美人》这破片已经完结了,我槐的78集完全版CUT会扑天盖地而来。

而我——可以挑战逻辑正常点的部分反复看很多次!!

PS:对于中国影视的现状,有句话如此形容,“当制作团队发现观众shi也吃得下去的时候就不会认真做菜了”,我想我就是那个一边吃shi一边生气剧方居然给端了盘shi上来的娱乐圈生物链的最底层——粉丝。

有时候面对shi不是喜欢它,而是最珍爱的东西不小心混在了shi里面,我们只好拨开那些shi,好让别人看到珍宝的光辉。

完毕。

 7 ) 不说剧情单说历史。

扭曲真实历史。

对历史稍加改编可以接受。

但这个完全扭曲的秦历史完全没有对历史的尊重。

祸害祖国青少年!

昭襄王时期的范睢提前50年登上历史舞台,职位居然还比张仪高(张仪为昭襄王他爸惠文王时期丞相与范睢中间还隔一个武王)。

剧中提到张仪为客卿即未成为秦相(有范睢也成不了),张仪未成秦相说明秦惠文公还没有称王(张仪为相后促成秦国相王),不是秦惠文王然而范睢樗里疾芈月都叫大王。

这混乱的秦历史真的是几年打磨,文化部重点关注的良心剧?

 8 ) 震惊!屈原竟然是……

哈哈哈,开个玩笑。

不过还是请耐心看一看此剧评,不说多么精彩,权当长个见识。

对于该剧的优劣,已经不想多说,广大人民已经替我发声,虽然屈原被该剧黑得很惨,不过好歹看看弹幕、评论也能增长点历史知识。

昨天看到屈原围观吃瓜群众过端午节的剧情时,弹幕一片骂声:“我历史体育老师教的?

端午节不是屈原死后用来纪念他的吗?

”“屈原过端午节,听听就很诡异。

”“是我瞎了还是编剧脑残了,屈原在过端午节?

”于是抱着好奇的态度,我百度了一番。

一看吓一跳,编剧还真没有脑残。

百度告诉我: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演变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春秋之前?

这么说,在屈原死之前就真的已经有了端午节?

不仅如此,更有说法是,对于诸“屈原纪念说”,学术界大都认为是后世牵强附会之辞,难以置信。

闻一多认为把屈原和端午节捆绑在一起,是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才出现的,而端午节很早以前便已存在。

这么说来,端午节并不是屈原死后为纪念他而创造出来的节日,而是早就存在只不过是在屈原死后多了一重纪念意义罢了。

好的,我承认我孤陋寡闻了。

惊吓不止一点,因为我们的学者胡适先生甚至还质疑过屈原存在这一说法的真实性。

“胡适一直怀疑是否真的有屈原这么一个人,因为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之前,史书上没有关于屈原的记载。

在司马迁之前至战国屈原所在时期这段时间里对屈原的记载是空白的,屈原是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才首次出现,如果历史上真的有屈原这么一个厉害的人物,史书上不该空缺的,司马迁有可能只是道听途说写了《屈原列传》。

同时,把屈原和端午节捆绑在一起是在南朝的文献,而南朝离屈原跳江自尽间隔了七百多年。

另外,在《荆楚岁时记》记述中,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的时间是公元前278年前后,爱国地点和目标是楚国,当时秦国负责扮演的是侵略者的角色。

且不讨论历史上是否真的有屈原这么一个人,如果屈原真爱国那可上前线英勇杀敌去,跑到江边去进行“爱国自杀”,这种爱国方法特另类。

假如屈原真的爱国,那他爱的只是他的楚国,此后东亚大陆的这块土地上出现了很多个国家,祖国也换了一次又一次。

属于当时楚国的后裔吃粽子纪念屈原是有道理的,但是当时的秦、齐、燕、赵、魏、韩这六个外国的后裔,吃粽子纪念屈原属于莫名其妙了。

而且据考,许多流传至今的端午习俗也与屈原毫无关系,比如粽子,最早文字记载出自许慎的《说文解字》,食粽子习俗早于屈原去世400多年。

”这样一来,有人跟我一样疑问了,如果不存在屈原这个人,那么《离骚》是谁写的?

别说,还真有人作出了解答:“离骚的作者据考证是淮南王刘安。

” 以下为其参考内容:受廖季平、胡适影响,上世纪30年代出现不少持“屈原否定论”观点的学者,如何天行、丁迪豪、卫聚贤等。

1938年,何天行的《楚辞新考》否认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否定屈原存在。

何认为:一,屈原是《楚辞》编者刘向或刘歆虚构出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作者是刘向或刘歆;二,贾谊《吊屈原赋》、淮南小山《招隐士》、东方朔《七谏》等涉及屈原的作品都是西汉末年的伪托;三,《离骚》作者是淮南王刘安。

丁迪豪主要围绕《离骚》作者展开论述,他认为《离骚》创作年代约在汉武帝太初元年或稍后,作者为汉代楚地人。

上世纪50年代初,著名文学史家朱东润连发四篇文章,再一次就屈原及其作品提出不同看法。

朱认为,《离骚》有两种文本,一为刘安创作,一为屈原所作。

现存《离骚》作者是淮南王刘安;《天问》很可能是战国时楚人的作品,但不是屈原的。

以上言论是否可信我们也无法深究,权当增长见识,屈原作为伟大爱国诗人、政治家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也已经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成为中国文化象征之一,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毕竟,端午三天假不是白放的。

 9 ) 生死国灭,不可阻挡

看思美人,身死国灭,不可阻挡。

屈大大确为灵均之才,他追求美,爱美,惜美,确为楚国第一美玉。

他身边有最美的两个女人,一个是百年之好的妻子,一个是求而不得的知音兼粉丝。

他被所有爱美的人欣赏,这其中就包括楚国君王——熊槐。

这个极大的决定了整部剧悲剧的人物。

我相信这部剧已经极大的美化了这个历史上昏庸不堪的昏君,然而,历史的轨迹不可更改,楚国终将走向倾覆。

他被嫉妒蒙了眼,他们本能心意相通,生死之交,然而最终越走越远,亦步亦趋。

在这部剧里,田姬对太多事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相信历史上应该没有这样的一个人,然而我又在想,作为君王,究竟是什么促成了他昏庸不堪。

他是相信屈原的,也是爱惜屈原的,他们相伴半世,生死之交。

然而,君王的权威是不容置疑的,他不容许任何人践踏,屈原太直了,永远以美自居,并且也确实美得一身正气,容易让身边的人相形见绌,当然受到挤兑,排斥。

作为君王他是可惜而悲痛的。

他要考虑的事情太多,要权衡的东西也太多,并且他很明白屈原能流芳万年,而他必将遗臭万年。

每一个君王身处高位,他身边的人太多了,太容易受到影响,各股势力明争暗斗。

他想平衡,并且,保全屈原。

一步错步步错,没有眼界,缺乏全局观。

而屈原,就是传统意义上美的化身,文采斐然,赤胆忠心,不与世俗为伍。

这样的人,都有思想上的超前性,就像昭碧霞所言:我多么希望君子生活在千年之后,世事安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但是,他有确实不是一个好的政治家,他所追求的世界,人心太美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只愿意看到这样美的东西,对人性,他知道,却只是一味的抵触,排斥,没有想过去怎么平衡,怎么去利用来成大事。

不过,这也确是他的可贵之处,赤子之心,九死不悔。

其实,他生活得应该更加单纯,容易。

不用考虑那么多,只用跟随自己的本心,浩义凛然的去面对一切,无惧死亡,然而终世愤慨,忧国而不得。

有时候我在想,屈原绝不比张仪差,楚国灭国灭于楚王昏庸,还有什么呢?

屈原与楚王结于‘义’,张仪与秦王结于‘利’(至少剧中是这样)是否因为利益而结成的关系真的强过因为情义结成的关系?感情太易波动,太容易受到影响。

琅琊榜中梅长苏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得,谋臣死。

苏秦死得不明不白,就算是最后成功了的张仪,也逃不过被唾弃,客死异乡的结局。

是不是我们对待他们太过严苛……风过留痕,以上只是自己的一些看法。

 10 ) 屈原都快被剧组气活了 3.0

本来是期待了很久的电视剧,现在感觉挺失望的。

首先特效太渣。

前十分钟里的那只豹子凤凰和鹰依稀让我想起于正《云中歌》中的那个特效狼。

最后山鬼“骑”上那只豹子,整个人是以一种平移的姿态消失在屏幕尽头的……喂喂你真的是在骑豹子吗?

其次那五颜六色的衣服真是亮瞎我等双眼......即使楚国流行色彩鲜艳的衣服,色泽饱和度也不至于到美图秀秀的高度吧?

浓浓的廉价浮夸画风充斥着电视屏幕,《芈月传》都比不上你!

话说打扮成花鹦鹉真的好看么?

然后道具太差。

详情参见山鬼头上的那个塑料花环玉塑料长笛。

一个花环而已,就算是用真花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难不成剧组已经缺钱到连一个不到二十元钱的花环都买不起了?

这种塑料质感扑鼻而来的感觉不仅拉低了整个剧的水准,而且是真的是很令人不爽啊……最后再让我吐槽一下张仪。

那个一脸妖娆gay里gay气的男同胞真的是张仪?

exm???

这些其实都还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

令人不能忍受的有以下7点:1 关于《橘颂》。

屈原在观看莫愁女玩杂耍时,莫愁女唱《橘颂》是不合适的。

毕竟这个橘颂还是为了表达屈原个人高洁的志向。

在这种农民百姓喜气洋洋的氛围中,莫愁女不唱欢快明亮的“楚风”反而唱深沉的《橘颂》,就如同春节时商场里不放《恭喜发财》的背景乐,而是放《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一样违和……2 关于称呼。

屈原说:“你不过是一个江湖卖艺女子,如何能读懂屈原的诗?

”先不论这句话有多么阶级歧视。

原,是屈子的字。

屈原应该是谦称自己的名才对。

自称自己的字,放古代会被当神经病的。

不过这一点在剧里勉勉强强还可以说的过去,万一屈原想隐瞒自己的身份呢?

虽然我并没有觉得他想隐瞒自己......但屈原的哥哥称其为“原儿”简直就是天雷滚滚。

古人称对方的字本来就是为了表示尊重,哪有为了表达尊敬时,还要加上一个亲昵的儿化音的?

编剧在编剧本时就不会查查《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吗?

3 还是称呼。

在剧里,屈原被称作“屈公子”。

首先佩服那位历史顾问。

先秦时期,人们一般不会以“姬公子”“妫公子”来称呼某个人。

常见的如公子小白,公子虔等。

更何况,以屈原的身份,在当时根本不能被称为公子。

《仪礼·丧服》载:“诸侯之子称公子。

”屈原可不是诸侯之子吧!

4 关于莫愁女。

莫愁女以贫贱之身却穿丝绸衣服很可疑。

反正我是不相信楚国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全民穿绸缎的地步,更何况那时平民并没有穿丝和绸的权利。

而且莫愁女作为一个尚处于奴隶制与封建制交替阶段的普通女子,竟然具有男女平等等超越历史阶段的先进思想。

同志觉悟很高啊,穿越来的吧?

5 关于山鬼。

关于山鬼的身份,中国民间有多种传说,女神,精怪,山神等。

但没有一种说法是指屈原的梦中情人。

这是否有带坏青少年的危险呢?

6 关于张仪与范雎。

范雎是秦昭王时期的臣子,而张仪是秦惠王时期的臣子。

张仪于公元前309年逝去,而范雎前266年才被拜相。

难道这又是一个穿越来的?

7 关于头发。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屈原不仅戴着发冠,而且还留着一头披肩长发。

这里请允许我引用《古装剧里的穿帮镜头,你看懂了多少》中的一段话:“自先秦至明代,没有一个正常汉人会在正常情况下披发的。

什么人会呢?

一是上古之人,如马麟所绘《伏羲图》;二是蛮夷,如《礼记》说东夷人不仅披发而且纹身;三是嵇康那样的非主流狂士“冬以被发自覆”。

孔子教导我们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说明他老人家把披头散发当成没开化的象征。

至于古装剧里常见的披发同时还戴冠或结髻的,你要是在古代能看见,可基本确定此人精神分裂。

”当然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可以体谅一下剧组的,毕竟如果不让屈原披发的话,鼓风机还有什么用呢?

最后,我觉得剧组可能对思美人这三个字有什么误解。

从电视剧里看,剧组的想法大概就是网友说的“梦内梦美人,梦醒思美人”。

如果真是这样,我不得不说一句,美人借代的是楚怀王,不是什么莫愁女也不是什么山鬼。

思美人更不是对美人的相思,而是对君主的劝谏。

话说你们剧组这样对待屈原,良心真的不会痛吗?

好啦好啦我知道你们仙女不需要良心。

-我是可爱的分割线已经是第三次修改剧评了,心好累......这次修改依然是为了添加剧中部分历史错误。

欢迎大家继续补充本剧不和历史之处!

《思美人》短评

壮阔,苍凉,颓败。很contemplatif的影片,摄影加分,但不适合困的时候看。

3分钟前
  • Thébaïde
  • 还行

摄影很美...但是...

4分钟前
  • 野宾
  • 还行

#BJIFF 公路片中的安哲,流淌着塔可夫斯基的风声,只是这份旅途没有终点,绵延的情绪也不知因何生发,风霜雨雪在北回归线以北的荒原上无所依从,父女的隔膜更无从着落…… 我总感觉胶片的质感增添了影片“大师之风”的气质,作为电影最本初的物质本体,它似乎总怀有某种原始的神秘和母性,令我安眠。

9分钟前
  • 阿泽
  • 推荐

3.5

10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荒芜之地上失去母亲的青春期少女 面对的困境与成长 全片对女孩困境的描写非常隐忍克制 以此呼应着她无处抒发的隐秘的内心状态 只在不经意间的几处笔墨交代了情况 发现来月经的不知所措 独自去商场选择内衣犹豫不决最终放弃 面对身体发育和母亲角色的缺失 无法同麻木独断的父亲敞开心扉 也无法摆脱终日在逼仄车内的二人生活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巨大的扇叶将阴影遮蔽在女孩身上 占据着画面 向远处排开 孤独没有尽头的生活绑架着这个青春期女孩 压抑和对父亲的仇恨日益升温 导演通过大篇幅的流浪生活和土地环境描写用平缓的长镜头 将这股绝望压抑的气氛向观众释放出来 最终女孩砸车出走 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青春期的冲动与成长

15分钟前
  • Lebowski
  • 推荐

胶片颜色好好看,女生好好看,到最后一幕猛地想起开头那句“这里的水不干净”…啊…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话少,喜欢。

17分钟前
  • OM0WO
  • 力荐

「14th BJIFF 保利北京坊」非常好的俄味儿后现代,很对我胃口。高纬地带永远灰蒙蒙的天,西伯利亚植被茂盛但脏兮兮的地,仅有的五段无调性的配乐,人的孤独、克制、疏离。路边泥地里摆摊的老大爷卖的是冯内古特和多甫拉托夫,荒凉破败的西伯利亚与绝地求生中的荒岛别无二致。片中无人大声说话,似乎也没有一个人露出过哪怕一丝微笑,甚至连愤怒都那么不着痕迹,父亲深深的眼窝叫人看不出喜悲。警察的那句话颇堪玩味:Я же тебе говорил, не то время. 是啊,не то время.

22分钟前
  • 致宁
  • 力荐

#北影节2#保利天安门中间的座位都有按摩垫哟,我以后tmd遇一次投诉一次哟,你们电影市场什么时候能管管事😊此外这电影的配乐真的很盯,前面盯得我困死,颈椎难受死,我以后一定会让每个强制按摩垫影院和我一起难受

27分钟前
  • 睡个好觉
  • 还行

BIFF14。感觉导演在安哲、塔可夫斯基和特吕弗里腌了七天七夜。虽然只呈现了一种凝滞的状态,但胜在动作完整情绪饱满,还是很好看的。

31分钟前
  • 吸吸福
  • 推荐

14thBJIFF丨十分克制的叙事,十分不克制的视听。在寒冷的北地寻找一片海,风车巨大的风叶挡住太阳吞噬阳光,萧瑟与肃杀的环境中默然的人物,孤独的个体离群索居,缓慢的移动长镜骤变为疾速的林间掠影,转折由此诞生。露天放映的巡回影院不失为一种元电影的小小嵌入。俄罗斯电影真是自成一派。

34分钟前
  • 舞子
  • 推荐

外部环境的压力迫使父女靠近,面包车里则形成身体的斥力。摄影机与景物的距离构成人与世界的比例尺,居无定所的状态渗入每一口呼吸的空气,连同凝滞的情节被锁在镜头之中。

35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最开始,父亲开车,女儿在后座吃泡泡糖,莫名有种《洛丽塔》的感觉hhhh

38分钟前
  • 颜婉羽
  • 推荐

很美的摄影。旁边的姐姐打呼噜了

43分钟前
  • 许英浩
  • 还行

余味很足的慢电影。调度稍许机械和刻板,一些灵光闪现的瞬间还是证明了作者的潜力。母题像苏联刚刚解体之后的,模仿痕迹让人觉得有些遗憾。

44分钟前
  • Liao
  • 推荐

BJIFF 荒芜贫瘠的土地上依然跳动的心脏和暗流涌动的情绪 阳光雨雪 绿林海洋 只要活着就会感受就会爱恨 //很喜欢镜头语言 很美很梦核感

46分钟前
  • 时光即淡即浓
  • 推荐

北影节第三场,感觉这也是新冠期间的隔离电影,茨冈父女的移动半岛铁盒。【为了看这片儿放弃了《找乐》4K修复版,又不甘心,反手买了两张票让爸妈去资料馆看姥姥家的“大楼”(西养马营工人俱乐部,开场20分钟有1分钟镜头),回来跟我说,你小时候“认”的第一个字就是“工人”的“人”,那会儿老抱着你在大楼前面给你指,然后你就跟晚报上找出一堆“人”……】

47分钟前
  • Mumu
  • 推荐

3.5

49分钟前
  • 橘子饼
  • 还行

-

52分钟前
  • R
  • 还行

无依之地,寻笼之鸟……演员很美、惊悚配乐、摄影很塔

54分钟前
  • 陳夢
  • 推荐

MSPIFF 43 | 裸男正面镜头好评

56分钟前
  • BetterCallJoe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