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查理五世派使者来给莫尔送信,莫尔避嫌不收。
对于宗教问题,莫尔直接顶撞亨利。
亨利威逼主教们,当了英格兰国王里教会领袖。
新教皇保罗三世烦心亨利离婚的事,主张把安妮杀了得了。
安妮还是要端着,直到结婚。
克伦威尔、怀亚特、乔治博林和牧师克朗默一起谋划除掉沃兰大主教。
托马斯博林指使一个厨师去杀沃兰大主教。
亨利任命克朗默为私人牧师。
查尔斯娶了凯瑟琳布鲁克。
怀亚特对安妮想入非非。
马克斯米顿教安妮小提琴。
厨师一锅汤毒死了四个人,好在费施尔主教和莫尔没死。
莫尔将凶手指向博林一家,亨利不屑。
克伦威尔和托马斯博林拷问厨师。
安妮为了个衬衣还跟亨利吵架了。
【有点傻,不像政客风格】费施尔主教中毒病倒,莫尔说除了博林,没人赞同亨利擅自离婚。
亨利还真的让王后不要再做衬衫了,小公主玛丽病了亨利也无动于衷。
【是有多爱安妮,还是说已经被离婚的事搞蒙圈了】厨师被煮了。
亨利让查尔斯去劝说王后放弃上诉。
亨利公然告诉使者自己不受教皇管制了。
查尔斯跟凯瑟琳布鲁克很相爱。
亨利下令逐出王后。
莫尔对新教的发展有恐惧。
王后离开了。
亨利揍了王后的传话人。
乔普斯派人谋杀安妮。
第二集有人要暗杀安妮。
【那时候的扑克牌都是自己想画谁画谁吗】费施尔主教仍然坚持教会权力。
【他就不怕被亨利搞死吗】圣诞节,安妮和亨利互送礼物,亨利不要王后的礼物,莫尔的礼物显示了亨利和他宗教观的不同。
【莫尔明知信仰问题跟亨利有矛盾,还不赶紧辞职,不然哪天真被亨利弄死了,理想主义者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啥都不怕吗】亨利不顾查尔斯的提醒,对安妮爱的很执着。
【回想当初安妮一开始不和亨利上床,称自己第一次一定要给丈夫,这时亨利作何感想呢?
大概亨利是一个很在意沉没成本的人,已经付出那么多了,当然要继续下去,离婚结婚生儿子,这就是自己的目标】克朗默被亨利任命为神圣罗马帝国特使,克伦威尔建议他趁此机会转转新教思想下的纽伦堡。
安妮想让亨利把查尔斯赶出王宫。
【看来亨利真的是沉迷爱情了】黑衣人放了扑克牌在安妮房间的桌上。
【不懂为什么要打草惊蛇】亨利准备带安妮去法国。
【因为托马斯博林之前一直在法国担任大使,安妮在法国呆过很久,亨利正好可以借此与法国交好,将来对抗教皇时也好有个帮衬者】克伦威尔事先来给坎特伯雷大主教提个醒,亨利准备进一步削弱神职人员的权利,并且还要抵抗教皇在英国的征税。
安妮看到了扑克牌。
查尔斯果然被逐出宫,并且因此跟克伦威尔不对付了。
【克伦威尔干嘛要招惹人家公爵呢】亨利让神职人员在教皇与自己之中二选一。
莫尔请乔治索科莫图勋爵来主持天主教正义。
乔治索科莫图把亨利骂了个狗血淋头。
国会召开,坎特伯雷大主教屈服于亨利。
【可见,亨利的改宗并不是真的信仰路德新教,只是想削弱教权、加强王权而已】莫尔来辞职,并坚持王后的合法地位。
怀亚特奉命来收回王后的珠宝,并调戏王后的侍女伊丽莎白。
法国大使为亨利安排好法国之旅了。
安妮给亨利推荐了音乐家马克斯米顿。
克伦威尔试探博林对新教的看法,博林不屑与之为伍。
亨利授予安妮彭布罗克女侯爵。
沃兰大主教死了。
怀亚特成功勾搭上了王后的侍女伊丽莎白达瑞尔。
莫尔告诉女儿,自己可能要殉了。
亨利给了安妮王后王冠,安妮服侍了亨利。
【大概只是帮他撸了】刺杀者准备出击了。
亨利来到了法国。
博林跟查尔斯不对付。
安妮跟弗朗索瓦是老相识了。
谋杀者找不到机会杀安妮。
安妮终于跟亨利上床了。
第三集博林的手下把查尔斯的手下杀了,这就真结下梁子了。
安妮很开心,向怀亚特炫耀。
亨利准备任命新的坎特伯雷大主教来宣布离婚。
克朗默把妻子接到了英国。
莫尔、费施尔和乔普斯在担心克朗默当大主教的事。
教皇保罗三世批准了新大陆的奴隶解放,以及克朗默当主教。
克朗默赶紧去办离婚的事,克伦威尔接任了莫尔的首相职位。
亨利和安妮结婚了。
王后不服,还要坚持称自己是王后。
克朗默的改革让英国断了与罗马教皇的关系。
王后的侍女伊丽莎白达瑞克来找情人怀亚特帮忙,怀亚特不帮。
杀手布里列顿来找到教皇表忠心,教皇让他加入十字军。
亨利让克伦威尔准备安妮的加冕礼。
安妮怀孕加冕之际,反倒有些担心。
查尔斯不爽安妮,但要给她护驾。
杀手想狙击安妮而不得。
【火铳能打到才怪呢】加冕礼开始了,莫尔和费施尔都没来。
【这是1533年】杀手没被门卫抓到。
博林威胁玛丽,不让她与母亲通信。
莫尔来看望凯瑟琳。
亨利在安妮怀孕期间又想移情别恋了。
乔治博林跟小提琴手马克斯米顿相互恭维。
亨利无视教皇元老院对他婚姻的判决。
安妮生下了女娃。
亨利很失望,跟埃莉诺鲁克搞了。
第四集克朗默为安妮的女儿伊丽莎白施洗。
亨利又制定法案。
尤斯塔斯来和玛丽公主交谈。
亨利派滕斯托尔主教来质问莫尔,莫尔坚贞不屈。
乔治和马克斯米顿搞基。
亨利和埃莉诺鲁克搞。
克伦威尔来请查尔斯回宫。
亨利把新女儿送到公主玛丽那里。
安妮发现了亨利已经移情。
公主玛丽住的很差。
圣诞节乔治警告怀亚特。
布里列顿还是想搞暗杀。
安妮又怀了。
亨利要臣民们宣誓效忠他在教会和世俗的权力。
教皇任命费施尔为红衣主教,与亨利抗争。
亨利来看望了女儿。
乔治诬陷埃莉诺鲁克。
安妮发现侍女们在读怀亚特的诗。
博林和安妮需要掌握亨利的情妇。
克伦威尔来试探费施尔的观点。
安妮给亨利介绍了一个侍女。
亨利遣散了不服从的神职人员。
亨利不认教皇任命的红衣主教费施尔。
安妮和玛丽的对手戏暗流涌动。
克伦威尔和莫尔交谈,莫尔竟然把当初亨利写的反对路德的文章拿了出来。
【作死】安妮给亨利安排好了侍女。
亨利不让凯瑟琳和玛丽相见。
莫尔跟家人告别。
安妮让玛格丽特谢尔顿侍女陪亨利骑马。
莫尔不宣誓,英勇赴义。
亨利和谢尔顿搞。
第五集亨利对莫尔不妥协。
莫尔夫人说不动莫尔。
安妮流产了。
【亨利大概也有点怀疑是不是上帝抛弃自己了吧】费施尔竟然给神圣罗马帝国通信。
乔普斯告诉了凯瑟琳费施尔的罪。
博林提醒安妮要小心。
亨利搞了一个森林里遇见的美女。
【亨利心里积郁很深吧,儿子一直得不到】教皇鼓励费施尔的殉道。
莫尔和费施尔互相鼓励。
玛丽博林怀了普通人的孩子,被安妮驱逐出宫。
克伦威尔来说服莫尔宣誓,不得。
玛格丽特莫尔来宫廷见到了乔普斯。
安妮很担忧公主玛丽。
费施尔被处死了。
米开朗琪罗为教皇保罗三世画画。
女儿劝莫尔宣誓。
克伦威尔派人收了莫尔的书纸。
莫尔被审判,被处死。
第六集教皇发表演讲。
克伦威尔建议亨利排演戏剧。
克伦威尔利用印刷术传播新教。
亨利对莫尔的死深感愧疚。
乔治结婚。
亨利通知法国大使联姻。
亨利又出门找女人了。
乔治和新妻入夜。
戏剧开演了。
血腥玛丽竟然同情的抱妹妹伊丽莎白。
布里列顿执着的要杀安妮。
安妮很担忧。
克伦威尔警示怀亚特注意批判国王的言辞。
查尔斯接见法国大使菲利普夏博元帅。
安妮阻止亨利出宫。
安妮险些被布里列顿刺杀。
法国大使侄女杰曼尼勾引查尔斯。
亨利外出与乔普斯谈论国家改革。
安妮向马克斯米顿发牢骚。
亨利安妮接待大使,期间暗流涌动。
法国只同意与玛丽公主联姻。
查尔斯向妻子道歉。
安妮和亨利争执。
亨利想起莫尔。
第七集安妮做噩梦。
亨利准备重整修道院以填充国库。
乔治劝安妮淡定点。
亨利警告安妮勿干涉政权。
克朗默的老婆很激进。
怀亚特和老王后的侍女伊丽莎白吻别。
地方图书馆被收书。
安妮看望女儿伊丽莎白。
安妮让亨利杀掉凯瑟琳母女。
凯瑟琳依然坚持着。
教皇批评亨利。
克伦威尔派法国人来摧毁教堂。
亨利在约翰爵士家喝酒,老王后在病危,安妮跟马克斯米顿谈心。
安妮警告克伦威尔。
老王后死了。
侍女伊丽莎白上吊了。
安妮又怀了。
第八集简西摩进王宫了。
乔普斯认定老王后是被谋杀的。
亨利想要与西班牙重归于好。
安妮迎取民心。
教皇让弗朗索瓦进攻英国。
西班牙跟英国结盟的条件是必须让玛丽公主作合法继承人。
简西摩有意图当新王后。
乔治搞基,抛弃老婆。
亨利骑士比赛受伤。
安妮比较担心简西摩。
安妮又流产了。
第九集安妮敦促与法国结亲。
亨利要赶走博林。
安妮跟简西摩吵架。
亨利接待西班牙大使。
第十集安妮被处死。
【安妮错有四点,不该对人刻薄,不该毒害王后,不该跟亨利叫板,不该与男人亲近】【1536年】
虽然说中西文化差异很大,但是看这种历史题材,政治,宗教,后宫,勾心斗角,和中国的宫廷戏的感觉很像嘛。。。
只要是人类社会,就有这样的共通点。
所以远在另一个大洲n个世纪后的我们还会乐滋滋得看那个时代的戏说。
这不是一部只有俊男靓女的剧,抛开单纯的人物表现,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都有一定折射。
比较不错了
“急于攀爬向上的最终会寻求回归,他们听到了宝座和雷鸣的的哀鸣。
”本季比第一季精彩得多!
这片子很好莱坞模式,刻意放大了历史中爱情和暴力的桥段,或许看了会觉得:啊,这就是个贪花好色的国王,和一群女人、贵族的宫斗戏。
但历史本身永远没这么简单,亨利八世做这些事,往往并不只为一个简单地目的,他那些残暴、忤逆的行为,也并非对英国全无益处。
一言以蔽之,爱情暴力的背后,是权力。
历史上说,都铎王朝是英国迈入绝对主义国家的时代。
什么叫绝对主义国家?
翻译成人话,就是国王可以为所欲为。
这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传统中国,或许天经地义,但在中世纪的欧洲,却是骇人听闻的。
一个国王头上,戴着尊奉罗马教廷、与贵族共享权力、尊重红衣主教这么一个个紧箍咒;更有甚者,有的国王既没钱、又没军队。
但亨利八世有着很大的野心,他也正好有着千载难逢的机遇。
之前绵延百年的玫瑰战争,让英国大地上的贵族们元气大伤,没几个能和国王抗衡了;而原本如达摩克利斯之剑的教廷,也疲于应付马丁·路德挑起的新教革命,自顾不暇。
电影中的亨利八世年轻气盛、似乎是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欧洲版马景涛;但历史中却是精明无比,他想要的东西说白了就两样:绝对的权力,让绝对权力一代代延续下去。
亨利八世的离婚一案有两条线,明线当然是为了有个儿子,但暗线却是不断打击教会势力,让自己的财力和权力一步步扩大。
这个算盘打得非常成功:英国由此一举成为新教国家(岔开一句,了解历史的或许会问,新教不是始终反对腐败集权的罗马天主教吗,怎么会和绝对君主结了亲家?
历史就是这么吊诡,新教虽然反对集权的天主教,但却往往表现得更为集权,看看开尔文统治下的日内瓦就知道了),一直延续至今。
新教对于英国的改变是很深刻的,自此英国王室的继承从来逃不开是否新教徒这一关。
在法国,新教徒与天主教徒之争催生了圣托罗缪大屠杀;在英国,却间接催生了光荣革命和议会体制,这个要另开一章来讲。
虽然国王领导下的新教,对托马斯·摩尔这样的圣徒是个凶兆,却最终打击了旧势力,之后让中产阶级等新派力量登上舞台。
另一方面,从亨利八世来说,他获得了绝对的权力,却也获得了一把双刃剑。
电影中,沃尔西主教预知大难临头,说了一句,“我们永远应该只让国王知道他该做什么,而不是他可以做什么”,不然就是一场难以收拾的灾难。
这是个非常准确的谶语,国王突然发现,他无所不能,他可以为所欲为,于是发生了什么呢?
他先是成为拥有绝对权力的魔鬼,借着发现自己也无法驾驭权力这个魔鬼了。
在这个过程中,反对沃尔西的托马斯·摩尔等人被克伦威尔处死,克伦威尔却被国王所杀;安妮·博林一家终于推翻凯瑟琳皇后,却又迅速失宠被杀——真是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让人联想到什么?
这一幕幕,和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斗倒吉伦特派,之后雅各宾派内斗的场景不是很像么?
不是最后,都走向了专制的深渊么?
这部电影,在这一点上还是成功的,那就是这位亨利八世的傲慢和孤独——他不断叫嚣自己是英格兰的国王,在这片土地上没人能阻止他;但他却失去了越来越多的朋友、帮手,成为孤家寡人,而最终也没有达成有一个儿子的心愿。
太好了,最喜欢的角色是伯林,是George 伯林吗?
忘了他的名字,安的父亲,演讲太好了,第二喜欢的角色是安,有点像红楼梦啊,从平淡到顶盛再到衰败,king真有点伴君如伴虎啊,捉摸不定,就说了他怎么会不出轨呢,你睡n个女人就没事,安就不行,而且最后为了娶珍摩西硬给安扣上通奸,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离谱的是还有安的哥哥,你也信,乐师死的真冤啊,这一季死了好多人,当时看沃尔西死的时候就感觉伯林一家的未来也会相似,还真是,只是博林最后竟然没死,安的哥哥竟然为了给自己辩解毁谤自己的妹妹,博林知道自己最后不用死的时候好像一点都没有想到自己的孩子,他儿子死的时候他也没看,好薄情的一家人,这么看来安的姐姐倒因祸得福了,或许奸诈的人就是薄情的吧,为了维护凯瑟琳而死的主教吗?
忘了他的名字,和托马斯的死让我首先受动容的,谁都有一死,也可以接受自己的死亡,但当只要说一句违心的话就可以活命的时候,我想大多数人也会像剧里其他所有人一样选择活吧,只有他们2个选择坚守内心,而且托马斯我不知道怎么评价,最开始以为他博学避世,刚正不阿,但是他为了宗教而残忍屠杀其他人的时候我有点害怕,不知道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而且当他给异教徒施刑的时候我就在想他会不会也是这样的下场,还真是,而且我真以为他要死的那么惨,幸好king开恩让他只是斩首,king 对他的感情也是复杂的,明明尊敬他,但他却不支持自己,所以只能舍不得的让他死,安也是,如果最开始就选择和男朋友结婚也不会死了,但是她又要接受父亲的安排,整部剧的颜值好高,最后2集简直是全剧的高潮,从安的身上也学到了不要说谎,若不然会为之付出代价
亨利不仅是渣男还是不称职的父亲,可怜的玛丽,如果像伊丽莎白一样早早的看破父亲的真面目或许就不会对他有所期待,又一次次被伤害,被父亲猜忌真是讽刺。
年幼的遭遇,继后的迫害使得她对异教徒的憎恶与日俱增,要是早早嫁人收获幸福可能也避免以后的残暴,但又无法称王。
哎,可怜矛盾又善良美丽的公主,遇到一个不称职的父亲,灾也幸也
一部宫廷历史剧,可以想象到的一些吸引眼光的手段:华贵高雅的宫廷礼服,纸醉金迷的宫廷生活,钩心斗角的宫闱斗争,一些奸臣,一个荒淫的国王,一个妖艳的皇后,缺一个都感觉味道不纯不正,料不够猛,随即兴趣索然。
两季的都铎王朝,篇幅不长却足够将这些元素涵盖其中,你可以对影片的历史性嗤之以鼻,但永远不要忽视美国人拿捏这种故事的娱乐能力。
亨利八世倒是个不消停的人物,屡屡被后人搞上银幕,可见其人生的曲折坎坷的戏剧性。
此一戏剧性倒并不在于其脱离罗马教会的壮举,不在于其对曾经的蛮荒岛国进行的改造,而真正在于他一生6个老婆的传奇故事,他和他无数情人私生子的秘闻,他一生都在致力的离婚和结婚事件。
很显然,这才是抓人眼球的真正看点。
历史有正说和戏说,而这部是艳说,是对这段历史的艳色解读,起码这两季其实并不算个宫廷历史剧,不过是某历史条件下的情欲故事而已,而这一所谓王朝却被个妖女轻易夺走风头。
忽略一些细枝末节,前两季都铎的主线只有一个,就是安博林。
几乎所有主要故事的进行和发展都是由其带动,从开始因为她的出现而纠结快一季的离婚公案,穿插着安对国王的百般挑逗和二人之间的所谓爱情,接着是安坐上后位却遭到的冷遇,无男性子嗣的痛苦对前皇后母女二人的恐惧,最终以安被冠上通奸罪名砍头致死。
国王在这两季不像个主角,反而处处围着安的裙摆飘忽不停,被她迷倒,为她离婚,气她不忠,杀她解恨。
即便全剧也有意的插入属于国王本人的戏,无论是对朝政的关心,还是和查尔斯托马斯之间的友谊,但安的影像却鬼魅般的始终穿插着整部剧的始终,从她出场时候的貌不惊人,到手段颇深的惊艳表演,到婚后战战兢兢和歇斯底里,直到从容的身首异地,太明显不过的惊艳,她一个人夺走了整个王朝的风头。
让那假王朝的命题见鬼去吧,到头来还不是个女人的个人由盛及衰的香艳历史?
这个安博林和电影《另一个博林家的女孩》里的安都是名叫娜塔莉的演员扮演,此一娜塔莉多摩尔,那一娜塔莉波特曼。
名气上此娜塔莉明显不如,但就这一部戏的发挥来说,此娜塔莉可称得上登峰造极。
娜塔莉其实不够漂亮,五官不够精致,眼不算大,鼻不算高,嘴小且略歪,但并不妨碍塑造安博林,因为历史上此人貌似也并不美貌只是手段高超。
她演的好,在于前期让人厌,中期让人恨,后期让人怜。
她的出场极其普通,眯眼歪嘴的样子那样的不起眼,但是她能歌善舞会察男人心,更从开始就显出了比其妹妹更狠更毒辣,而这一特征很适合她那一点其貌不扬。
初见国王的媚眼攻势,咬牙切齿的从牙缝中迸出的英文单词,撅着嘴歇斯底里的狂呼大吼,被衣装紧束起伏的胸部,大口大口的喘气,临死前回忆往事的从容淡定,无不让人过目难忘,说她是第一主角毫不过分。
国王的角色其实难度不大,他需要不时的秀一下自己的裸体,把握好时机歇斯底里的大吼数次吼到青筋暴涨满脸通红。
事实上,本剧的出彩之处恰不在国王的身上,而在配角。
相比国王的奶油小生模样,配角的能力保证了全剧的效果。
查尔斯怎么看怎么像是三级片明星的身材,但他的忠心,随后改邪归正不再鬼混都让他仍然足够可爱。
克伦威尔那一脸貌似毫无表情的奸相。
托马斯摩尔从头至尾的满脸坚毅。
沃尔西戏份虽然不多,但他失势时候的惊恐自杀前的挣扎都被演员刻画的入木三分。
第二季教皇的威严隐藏着一丝狠辣和阴险。
而最高的演员无疑是奸臣博林,亮点在得到释放消息的那一刹那,那一开口的大笑正是此人个性的完美表现,实乃经典镜头。
09年,都铎的第三季将回归。
此前两季不算太出彩但中规中矩,也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做好了铺垫,第三季,还是值得期待期待的。
印象最深的,满眼都是女士盔甲般低开领的前襟,在眼前晃来晃去,不增添些风流韵事才怪。
最感无聊的是里面的千人一面的ML场面,实在个个都太雷同了,H8的举手投足都太现代化,表达愤怒的样子也很肥皂剧。
其实对于一部电视剧来说这些要求是苛刻的,还有人愿意去排演这些过去的故事,我已经觉得很好了。
没有了anne那常常嘟着嘴的充满心计的脸,我的生活陡然失落了很多呢。
最后一集中,一段充满新生气息的草坪谈话中,Jane提议恢复玛丽和伊丽莎白的继承权,为陛下您的心境和王国太平着想。
H8说,有时往事不堪提,你能理解吗?
用精神病形容这个国王一点都不为过,动作一惊一乍的,性情极端而善变。
从安的第三个畸形的死胎就可以看出这个国王的基因应该是突变了,这二十集诠释了一个英国国王如何从观众心中完整蜕变成为一个精神病大傻叉的全过程。
从此知晓了血腥玛丽的兴起。
08年的美剧在23年翻看,从服饰到场景再到人物情节一切都不输于现代的任何剧目。
万物皆有期,万事皆有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收成有时/哭有时,笑有时/抛掷石头有时,堆聚石头有时/哀恸有时,舞蹈有时/现在时候到了/将来的时刻,已经到了/寻找有时,失落有时/保存有时,舍弃有时/撕裂有时,缝补有时/静默有时,言语有时/我心中说到,上帝就审判正义与邪恶,因为天下万事皆有时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
最后死亡的时候,一个贵族的死亡她仍会保留自己最后的尊严,骨子里面带来了。
儿时很美好,最后爬在塔上的眼神孤独又安慰。
和侍女聊天,讲讲从前的故事,美好如凌迟,她不算个好人,但是她也不是什么坏人。
死亡时,她头被麻布袋蒙住了,什么都看不见,最后定格的只是飞鸟,她好像看见了,大约是灵魂出窍了,自由了吧。
第一部安博林是幸运的,亨八喜欢的她追求她,求而不得的总是最好的。
然后就是婚姻,就是只生了一个女孩,想起之前她一脸自信说要生男孩的样子,只剩下一声叹息。
anyway,此处一定要说,安很好的示范了千万不要嫁给一个疯癫追求你的男人,不然麻烦隔壁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冯老师了解一下。
那个时代的女性爱或者不爱其实只决定了她的命运惨一点还是更惨一点而已。
想起前几天看的《第二性》,女性在多年以来都处于劣势,这种劣势从心到身体的禁锢她们,把海明威的话换过来说大概是只有死人才有自由,只有死亡才能成全她们。
宫闱之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尔虞我诈,人面兽心,看似天堂,实为炼狱
欧亚大陆的历史剧不会放过噻
其实后悔看了~容易不相信任何人~
其实这段历史都已烂熟于心了,编剧不能说坏但也绝对算不上特别出色,只是我太爱宫廷剧,当然还有一干美男,结尾看到一众帅哥一一上了断头台心都碎了,导演太腹黑了,尤其是我的小Mark那无辜的眼神啊。Henry的戏份减少,比起第一季的不羁这一季楚楚可怜啊。
总算看到安王后砍头了,真不喜欢这个女演员,夸张的嘴部表情让人反感。
华丽丽的宫廷剧。我爱乔纳森~
英国这段历史太好看了,亨利八世六个老婆里也就安妮-博林最心狠手辣最风情万种。奇怪的是,我看完这第二季就是为了看她死,可最后我却有点同情她,而且我也不打算继续看后面两季了。没有安妮的故事还会好看吗?我不如直接看血腥玛丽和伊丽莎白的故事...归根结底,历史从来属于冷酷的胜利者
感觉H8还是很劲爆的
没第一季看得畅快。。。。
E4抛。如果未来哪天实在百无聊赖而且还贪恋着小玫瑰的美色,就再拾起来。
情节有点繁冗.....
女人不止要學會如何抓到男人,還要學會如何不讓他跑掉
这季是点睛的莫过于法国国王对Ann Boleyn说:你要登上的宝座并不那么轻松,尤其是对于那些并非注定享有宝座的人,想坐拥一切更是举步维艰,如果我不是生来就是国王,我肯定不会希望背负那样的命运。
每一季无外乎讲的就是被咆哮男宠信或是失宠嘛……这一季是ann boleyn,下一季是cronwell。咆哮男我对你还是没有爱啊~话说Nataile Dormer演的是真好!ann毁就毁在她亲爹手里。还有Jane在下一季换人了~und还是下一季的Jane好看……
是把安洗白了?!
小玫瑰很适合这种蛇蝎美人
哦,我爱的安,那样一个猫科的女子,勾魂摄魄的双眸
看英剧学历史
grown up
爱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