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新版的刚看到前几集忽必烈这个角色,再去看看03的,就发现新版的完全就是看不下去了。
还有刚开始的完颜洪烈宴请沙通天这些人的时候,二者的氛围完全不一样,新版的像是在说书,看完没有一点感觉,03则将人完全的带入进去,不自觉的被吸引。
03的很容易就把人带入进去,体会到该有的雄浑壮阔之感。
瑕疵就是周迅的配音了。
我很负责任地说,这是一部认真拍摄的史诗大片!
剧情还原很真实,不仅超越94版,83版,还超过今年刚上映的17版!
这一版的失败在于,我觉得李亚鹏真的不适合演郭靖,周迅也没有把黄蓉的古灵精怪诠释得很好。
杨康、黄药师,等角色,和83版相比,人物形象也是逊色很多。
但是,这部剧也有它自己的亮点,而且很多。
首先,最经典的是铁木真的演员,他是目前世界上演铁木真最符合人们想象的演员,据说他自己本来也就是铁木真的后人。
我可以打赌,没有任何人能把铁木真演得超越巴森!
胸怀天地,腹有韬略,既重情又冷血,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诠释其次,蒙古草原的还原程度很高。
我很喜欢这种天高地阔纵马驰骋的草原。
真的是草原上拍的第三是,童年郭靖演得很好,我对比03版和17版的童年郭靖,感觉03版的更符合郭靖的形象,木讷、倔强、义气,不怕苦、不怕死。
木讷、倔强、义气,不怕苦、不怕死其他一些形象,例如笑弥陀张阿生、全真教马钰等,感觉也都是很经典的形象,因为戏份不多,就不贴图了。
另外,剧中道具、服饰等,都是考证过的,而不仅仅是弄个好看的给你娱乐一下。
这样一部认真拍摄的作品,居然被骂得狗血淋头,我觉得网友太浮躁了!
他们不喜欢这一版射雕,不是因为拍的不好,更不是因为拍的不认真,而是因为,她们是一群已经被83版夺走了初恋和初夜的少女,所以,她们内心里只认那一个男人,同样优秀的男人再想获得她们的真爱,是比登天还难了。
最近又重新看了一遍,真是很好看,周迅的蓉儿不要太可爱灵动,总算理解金老为何说周迅是最还原原著的蓉儿了。
当然不止蓉儿,这部剧不管从造型还是场景亦或者细节部分,都是按着宋朝的背景去设计的,原汁原味地还原了宋朝时的风土人情,从而使得这部剧和其他武侠剧相比起来,具备了更多的真实感,而也由于这股真实,也让整部剧都散发出一股浓浓的武侠史剧风。
小时候不懂为何剧中人物造型那般奇怪,时至今日才明白剧组的用心良苦,让人不禁对其心生敬意。
最后,不得不说这是一部被严重低估了的电视剧,作为最忠于原著的射雕,不管别人如何认为,至少在我看来,它绝对是最经典的射雕,没有之一。
看过2003年大胡子张纪中版射雕英雄传,才能明白为什么叫“射雕英雄”,其实所谓射雕英雄指的就是在草原上长大的、弯弓射大雕的郭靖同学啊!
再说白一些,其实就是《射雕英雄郭靖传奇》。
这一版开头和结尾两部分的草原戏份极其精彩,内蒙古草原上白云飘骏马跑,气势苍茫壮阔,场面磅礴大气;再加上蒙古族演员个个雄姿英发,气概非凡,把成吉思汗部队的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扮演成吉思汗的演员更是和古画上成吉思汗的画像一摸一样,举手投足的气派也丝毫不差!
[人物品评]李亚鹏演的郭靖撑得起一个在草原长大的汉族的人设,尤其是后面当金刀驸马带兵打仗,穿一身蒙古戎装,如不是方脸宽肩身材高大根本撑不起来,小鲜肉小白脸什么的演不了的。
郭靖是天性愚笨,但是个特别好的孩子,让所有混江湖的老前辈们一看就喜欢得不行。
聪明孩子有很多,但是性格忠厚正直,能辨是非,知恩图报,尊师爱友,刻苦上进,品格高尚罕见之极。
郭靖这一套行事哲学,更偏儒家,重长幼有序,重社会责任,重家国情怀。
相反射雕里的老前辈们更多则是放浪形骸,避世修行,不是流浪、就是出家,基本上都奉行道家的出世的哲学。
(他们都认为全真教的道士是江湖第一正派也是重要的佐证。
)这个孩子比同时期各门派的年轻人或者继承人优秀太多,所以人见人爱,被各路英雄收为徒弟,还被黄蓉一眼相中。
周迅这一版的黄蓉则是把江南民间草莽英雄丫头得特性演得淋漓尽致,不论是外表还是性格都无比贴近人设。
外表小巧玲珑、内心足智多谋、心机深重、做事周全,一方面搞那些恶作剧和鬼把戏,把大人戏耍得团团转,让人忍俊不禁;另一方面又让人感慨她缜密的心思太过成熟,与小小年纪不符。
这正是黄蓉本人!
我总是在揣摩,洪七公能把一个老爷们儿组成的又脏又臭的丐帮托付给黄蓉,是怎么想的。
后来明白,就算黄蓉不是武功天下第一,但她也强过帮中那些长老们:她不但自己足智多谋,更重要的是社会资源丰富,当今武功最牛的几人,不是她爹,就是她师傅,或者是她老公,反正各个都能为她肝脑涂地。
黄蓉才是这个江湖武林的幕后的掌控者。
(有点宋美龄的感觉。
)有她在主持工作,才能在乱世之中为丐帮求得保全,让她做帮主真是不二的选择!
所有配角特征明显,服化到位,表演精准。
看得我常常忍俊不禁,折服于金庸的想象力和文字功底。
每个人个性十足,活灵活现,让人拍案叫绝!!!
江南七怪太有趣了!
首次出场在嘉兴喝酒,每个人的动作都把个性彰显的淋漓尽致,让人看得痛快酣畅,回味无穷!
(我猜金庸写这七人组合灵感来自魏晋风骨“竹林七贤”。
)其实从大环境来看,这帮人也就是一些不入流的当地古惑仔,和其他所有武学宗师相比很不上台面,但是在《射雕》这部剧里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七人能一直在一起相互照应,闯荡江湖,靠的就是“义”字。
这也是他们留给徒弟郭靖的最大的财富。
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位大师各显神威,精彩绝伦。
(感叹央视号召力太牛,尤勇竟然被搞来演这么个老毒物老疯子,哈哈!
)其中孙海英扮演的洪七公最出彩(他声音虽然不好听,但是很有辨识度,与洪七公的人设很贴合)!
提一个小细节,郭靖误会黄药师杀了江南七怪,洪七公问他:“此话当真?
”,郭靖回答:“当真”,然后洪七公捂脸大叫一声:“哎哟!
”,那里面的惋惜、错愕、气愤各种复杂的情绪都包含进去了,很让人玩味。
省略的心理活动大概是:“哎呦这回完蛋了,这傻小子和蓉儿没办法和好了,真气死我了!
” 看《射雕》,大家一般肯定最喜欢黄药师,不仅武功第一,还风度翩翩,琴棋书画、五行八卦无一不精,还用情专一(他跟梅超风之间的事儿咱就不深究了哈哈),不要迷死人。
唯独可惜是在本剧中只体现了他宠女儿,弄得像个含辛茹苦的单亲爸爸⋯⋯他遗世独立、反对世俗教条这些性格没有充分体现。
全真七子道骨仙风特别帅。
故事一开始丘处机就从天而降杀了贪官,两道眉毛向上立着,性格暴烈又一身正气;老好人王处一和丘处机长得还挺像,就是性格温和些;还有德高望重苦心经营全真教的马钰,都很有特色!
梅超风找杨丽萍来演,真是太惊艳了!
充满了诡异的美感!
小辈们不论是傻白甜穆念慈、大猪蹄子欧阳克、还是实在人陆少庄主,都像模像样,看着挺顺眼。
最大的败笔是杨康,长得不够帅也就算了,演技实在太浮夸,眼珠子瞎转、爱撇嘴,我们都知道你想表现出杨康傲娇、狡猾的性格,那也不用这么搞啊!
毕竟,杨康虽然是“反派”角色,可因为他的两难境地让很多人有现实生活中的映照,比较容易引发真实世界的共鸣,也是很多人最喜欢的角色啊!
这也太毁了!
整个片子的制作来说,还是不得不说有些虎头蛇尾。
蒙古部分和前几集有种《三国》《水浒》般大气精良的感觉,但中间几集实在是硬伤,尤其是明霞岛前后海上漂流部分,还有各路人马乱七八糟牛家村重逢这几场戏,2毛特效加简陋不堪的场景,尴尬得简直看不下去。
估计是中间这几场戏资金和精力都不足了。
(当然也是当时的技术水平限制。
)本剧豆瓣评分长期只有6分,终于这些年拉倒7.1分,但我个人认为还是偏低。
以上。
茶姐姐好读书不求甚解,书影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均从自己的生活体验角度有感而发,无宏大历史观,无专业背景,欢迎高手大神指教点评,但喷子杠精请绕行哦,么么哒!
我无法掩饰我对这部射雕的喜爱,没有一部电视剧能让我看上十几遍,03射雕做到了。
李亚鹏,我从前只认为他是一个长得一点也不偶像的偶像剧演员,但自从他演了金庸剧,我看到了他的魅力;周迅,我从前只认为她是一个演纯艺术片,离我有相当距离的演员,但自从她演了黄蓉,我即使不看她别的电视剧,我也会说她是我最喜欢的演员之一。
03射雕,它有很多创意,它也有很多败笔,但败笔是有限的,创意是无限的,它开启了很多武侠剧的新拍法,那些以前我只能看着书想象的拍法,在03射雕里得到了实现。
我喜欢,我太喜欢了。
它真的是一部可以成为样本的武侠剧。
我无法形容我对这部电视剧的喜爱。
看过17版完结又重温94版,不得不说03央视版真的最好。
完颜洪烈被抓与铁木真对话、成吉思汗临终前看透生死之感悟等几场戏值得细细品味一番。
外景取景之宏大磅礴更是其他几版无法媲美。
黄蓉、包惜弱、成吉思汗、欧阳克等演员选角极准确演绎又十分准确。
这等精良之作放在03年大家没有珍惜,如果放在今天播放,比之抠图泛滥粗制滥造的仙侠玄幻五毛特效,真希望观众能否给出更客观公正的评价。
小时候这部戏在电视上播出的时候我上小学一二年级,被周迅演的蓉儿的灵动,英雄们的霸气还有梅超风的诡异深深打动。
还对草原上的郭靖扎马步深深向往,觉得扎好马步就能真的有武功,还练了一下。
我没有看过其他版本的射雕,只是这两天看了几集94版,看了之后更加巩固了这部戏在我心中的地位,想从几个方面写一下这部戏。
1. 剧情可以说是高度贴合原著了,因为我在同时读原著,可以感受到很多地方的台词都是和原著一模一样。
比较大的删改可能包括梅超风和黄药师的微妙感情,但是为了在电视上播出时的受众更广,这个调整是合理的。
整体上真正展现出了大气磅礴的历史时期,国仇家恨。
还能看到大漠和江南的风土人情。
这里的国仇家恨不是生硬地怼到观众脸上的,而是在整体上慢慢渲染的,看了你就能很能理解大家为什么会这样。
我看94版的时候被情节和台词的原创感到很意外,感觉到多了很多TVB的味道,而影响了对原著的表达。
有些角色说出做出了不太符合角色的举动。
感觉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TVB剧中的一个而已,削弱了剧本身的魅力。
2. 演员这部戏的演员我觉得找得都太好,演得也都太好了。。
除了周杰偶尔的表演痕迹之外。
-郭靖:有人说李亚鹏演得太傻太憨了,我觉得这个形象是很符合郭靖的,尤其是长相,很有在大漠长大的粗犷和男子气概,这点其他版本的演员都差了一点,张智霖和胡歌是带一点高贵又聪明气质的长相,这是没办法的。
但是李亚鹏演的傻和憨可能确实有一点过,就不会感到作为男主角的帅了。
这个郭靖在气势上是明显弱于黄蓉的,和这部戏里比较有气场的黄蓉倒是正好搭配。
李亚鹏演的郭靖,可以明显看出来他对很多坚信的东西不假思索的坚持,他只是在坚持自己坚持的,也没有散发多余的气势,这种稳定的内核反而很吸引人,尤其是可以解释为什么黄蓉会喜欢他。
-黄蓉:周迅演得实在是太好了。
她的灵气,小脾气都是从内而外自然散发的,表情不夸张却惟妙惟肖。
在陆家时她讥讽了一句裘千丈,郭靖的二师父冲她偷偷竖大拇指,然后她就小得意地笑了一下。
在瑛姑那里算出题得到佩服时,她也是从病容中露出了一点笑,特别自然。
有的时候她对郭靖的笑是真的少女看喜欢的人的发光的笑容,但是周迅做的最好的就是,她的黄蓉一直是内敛的,不会想什么说什么,还有一丝落寞和委屈的底色的。
这实在是太符合逻辑了。
黄蓉这个人,她聪明而对人有防备,有很强的自尊心的。
再加上还有一个性格古怪的爹,是很可能从小忽然给她发奇怪的脾气的,有这样的爹,她一定会学会看人脸色,而且不会100%自信自己是可以被爱的,这就很符合她出场时候扮演叫化,说她爹不要她的反应。
这样的人是不太可能看起来十二分元气,把“我最聪明可爱”写在脸上的。
这样的黄蓉,才是会被郭靖这个人强烈吸引的黄蓉。
朱茵是真的很好看,演的黄蓉也特别灵动,只是表情和动作的表达有点局限于当时的TVB的套路,再加上她看上去实在是太开心了,让我感到了一丝丝男性凝视…还有她皮肤黝黑又五官深邃的感觉实在不符合江南女子。
但是要说周迅版的一个可惜之处就是有的时候黄蓉说话的重音在奇怪的位置,没有正确地传达台词本身。
-杨康:我觉得周杰这个选角本身形象是很贴合的,他很擅长做一种自作聪明还有温柔挑逗的表情,而且是十足的被宠坏的小王子的感觉,还想讨好妈妈的感觉。
这一点和94版的选角比要好的太多,杨康是一个有上述特质的少年,不是脸谱化的老谋深算的冷酷奸人。
只可惜有的时候他会演技忽然掉线,有一种不知道他在干什么的感觉。
另,杨康好像一本自恋型人格的教科书。
缺少对其他生命基本的同情,只为自己的方便利用别人,向往外在的成就。
-穆念慈:蒋勤勤的穆念慈简直是完美,穆念慈本慈。
她的轻微皱眉和嘴部的绷紧,实在是把穆念慈的坚贞塑造得太好,同时姐姐一般的包容力和深情都在她那双含情脉脉的眼睛里。
还有一点点迂腐而看不到别人真正在想什么的活在封建教条里的感觉。
抛开演员,穆念慈这个人本身我觉得最可惜的一点就是她老是带着自己的期待去看别人,无法正确地认识别人的特质和当下的心情。
她很多次在杨康很明显心还偏向完颜洪烈的时候就兴高采烈地叫他杨康,实在是不同频。
杨康每次向她说出自己的苦恼,她没有丝毫理解,只有用教条去逼迫杨康,我竟然为杨康感到同情。
加上她自我价值感极低,很容易被杨康拿捏。
在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杨康不讲道理,但穆念慈却小心翼翼地开始问“你生气了?
”的场景,一步一步失去了这段关系里的话语权和主体性。
-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演员都太好了。
只是有的时候孙海英说台词有一种想努力说好普通话用力过度的感觉。。
-梅超风:看完了杨丽萍演的梅超风再看别的都无法入眼。
-蒙古人们:找蒙古演员演看似理所当然,但是有的版本丝毫没演出蒙古人的粗犷和豪情。
还有哲别师父真是惟妙惟肖。
但是华筝有点小家子气了。
-杨铁心和包惜弱:何晴太过优秀就不用说了,杨铁心的方脸,细长眼和高大的身形也太符合这个形象了。
03版他们两个在小屋里重逢的时候包惜弱是躲着杨铁心目光的,这才符合古代女子的礼节和王妃的身份。
看了这个再看94版,没有可比性。
还有全真七子,完颜洪烈,傻姑,欧阳克,全都很出彩。
3. 场景和服化道苍茫的大漠,烟波渺渺的太湖,宋时城街的风情,都表现得惟妙惟肖。
也特别喜欢这里面的造型,周迅的造型很有“轻罗小扇扑流萤”的韵致。
道具就不多说了,有帖子专门分析。
4. 音乐这里的音乐实在是我看过的所有影视作品里顶尖的。
不是随随便便的配乐,是真的贴合剧情又真的好听。
先写到这里好啦。
03射雕英雄传电视剧是我看的第一部张纪中先生制作的金庸电视剧,也是唯一一部看了十遍以上的电视剧,至今犹爱。
张纪中此后的两部金庸剧,天龙八部太过平庸,可能找不到明显的缺点,但也很难发现什么闪光点,让人回味的冲动就更加没有了,所以至今我也只看过两遍,不过这部电视剧在张纪中所有制作的金庸剧中是最精彩的,充满了强烈的戏剧冲突,观众看着也很容易觉着兴奋,不像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那样基本是从容地,慢条斯理地讲故事,有时候一些非常期待的场景会平淡地结束了,说穿了,就是没有触到大多数观众的神经兴奋点,也难怪很多对影视没有太深感情,看电视剧只是看个热闹的群体看了后索然无味,对其不满了;神雕侠侣我是喜欢的,虽然它里面刻意的东西很多,但这丝毫不能妨碍我的喜欢,我觉得它比天龙八部好,因为它有能让人回味的东西,不过后来我发现这些东西也是不太能经得起回味的,所以看了四遍以后,我就没有再看了,现在浏览电视频道的时候,我可能会无意间看到电视上播神雕,这时候,我会停留五分钟,感受一下张纪中制作的电视剧在中国电视圈的鹤立鸡群,然后换其他频道,大多数时候是新闻。
有些东西,无论再美好,也会令人厌倦,而唯一的例外是射雕,我会一直定期地重看,而每次还都会像发现新大陆般兴奋。
网上有流传一个03射雕的BUG贴,我曾经认真看过,并且重看了一遍03来加以核对,结果发现上当受骗。
我看不起港奴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在这许多的所谓BUG中,有相当部分是那些人造谣编的,我对这个倒是不奇怪,这个手段他们在笑傲江湖的时候就用过了,最有名的就是那个“令狐大哥,你贵姓?
”不过这也算个好方法,有多少人附和,就有多少人是傻X。
鉴别傻 X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我们又不想冤枉人,有了傻X给我们的这个方法,我们就很容易发现他的同类了,我想,这大概也是他们编制这个BUG的目的之一,所谓“用心良苦”,大约也就是这样了,我想岳不群应该都是自愧弗如的。
真正让我看不起他们的,是他们把一些不是错误的东西说成错误。
造谣,虽然使得他们在人格上差了,但至少他们还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至多是人品有问题,智商还是正常的;而把正确说成错误,那就只能是智商出了问题,你要让我不看不起他们,我都不好意思,于是我只能看不起他们了。
这两者相加,大约占了那个BUG贴的大半,十六总是有的,然后就是一些字幕错误,雪景道具的问题,这些倒是事实,可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看待事物也有不同的角度。
他们看到的是错误,我看到的却是这错误的数量之少,,在一部四十二集的电视剧里,这么一点字幕错误,让我感动不已,然后我就只能起来为他们鼓与呼了。
其实03真的有很多缺陷,我以前选择了忽视,因为我一直是一个不思悔改,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而现在因为笑傲江湖在我心中占的地位越来越高,我也就愿意来批评一下射雕英雄传了。
可惜03真正的缺陷从来不在港奴们的贴子里,他们不仅没有智商,也向来缺乏鉴赏美丑的能力。
03黄蓉的声音不是问题,李亚鹏的表演不是问题,服饰不是问题,港奴认为那是问题,因为他们自己有问题,杨不及说他们被洗脑洗心,我也觉得这是唯一的解释。
射雕的音乐本身不是问题,非常优秀,但编排却有问题,太满,这个缺点和笑傲江湖正好相反,笑傲江湖是太空,中国画有留白这一说,笑傲江湖留得太多,而射雕基本没留。
但这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当我累了的时候,可以闭着眼睛播射雕,只听它里面美丽的配乐。
所以射雕的配乐编排还不是个大问题。
有很多人认为射雕的换导是个错误,我以前也这么认为,甚至很多人对鞠觉亮深恶痛绝,鞠觉亮的真实水平如何我不清楚,但就我看过的射雕中原戏和逆水寒来说,他的水平并不差,如果说射雕仅有王瑞导演拍的蒙古草原戏好,那它无论如何也不会让我看十多遍,而恰恰正是中原戏,才使得我从喜欢射雕变成爱上了射雕,毕竟靖蓉才是射雕的真正主角,蒙古人表演得再怎么好,也撑不起一部戏。
况且鞠觉亮是为了赶进度而被召来的导演,在这种压力下,大陆的优秀导演如黄健中,王瑞,周晓文,可能拍得还不如鞠觉亮呢。
我只能说,鞠觉亮尽职地完成了他的工作,于敏在神雕侠侣里又拍得如何呢?
精雕细琢,结果只显得无比刻意,甚至做作。
当然,鞠觉亮还是有问题的,而且问题还挺多挺大。
射雕的中原戏,有三段拍得挺差。
一,是黄蓉赵王府斗智,咔嚓一刀,被实拍导演给剪了,这段是精华,也是表现黄蓉的重头戏,什么都可以剪,唯独这段不该剪。
这段的实拍导演应该是鞠觉亮,这个责任确实该由他负,而且他可能缺乏统筹全局的能力,桃花岛上黄蓉和欧阳克却说起了这段事情,没有进行适当的改编,便生生照搬剧本,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其实这种前后不一的地方,射雕里还有一些,比如丘处机要郭靖娶穆念慈的那段,韩小莹说起黄蓉,说她“穿粉红衫子”,服装师不按原著设计服饰,也属正常,但导演却不知变通,不该剪的乱剪,该改的却不改,就未免令人失望。
我看了射雕的一部分剧本,里面有很多很好的台词,比如黄蓉和黄药师在归云庄重逢的欢欣雀跃,比如曲三酒店,黄药师重收梅超风入门下时说的“千载关连”的那段话,比如韩小莹在江南七怪给梅超风上坟时的那段话,比如丐帮大会,都被他一笔都删掉了,如果说周迅的黄蓉有什么不足,那也是因为她的戏份严重缩水,我有时甚至有种感觉,这个导演,是不是和好东西有矛盾,专门干去掉精华的事情。
真实情况怎么样我不知道,反正这些台词的缩水,只能成为永远的遗憾了。
二,绝对属于前面提到的丐帮大会那场戏,黄蓉的聪明又无从表现了,这个导演估计和黄蓉有仇,这场戏只能用“莫名其妙”来形容。
三,明霞岛的戏。
其实这部分有很多出彩的戏,比如郭靖黄蓉讨论生孩子,比如黄蓉设计欧阳克,还有很多人津津乐道的黄蓉在虚背景里在欧阳锋后面跳起来虚打一招的表演,我想这段是周迅自己一时的兴起吧,却做得恰到好处,相同的情况还有,老顽童在完颜鸿烈的船上戏弄彭连虎的时候,踩了他一脚,还是一个很快的镜头,黄蓉跳着笑,把少女心性表现无疑。
这些东西都是很大的亮点,一般人不会注意,但我还是要把这段戏放在差的部分里,因为我实在不喜欢明霞岛上的造型,郭靖留了个马尾辫,已经让人大跌眼镜,黄蓉更是梳了两个大辫子。
射雕的服饰造型有叶锦添的参与,不过这段应该不是叶的手笔,更可能是笑傲江湖造型师的杰作。
笑傲江湖的造型很不错,盈盈也是两个大辫子,不过许晴加这两个辫子很美,周迅却不那么美了,而且更要命的是,本身就很幼齿的周迅,加了两个辫子,变得更加幼齿,十足一个未成年人。
虽然黄蓉本身就是未成年人,但真要在影像上也给我这种感觉,我却是有点不能接受的,特别是当黄蓉穿着这副行头去设计欧阳克,那种精密的思维,配上孩童般的脸庞,令我不寒而栗。
射雕还有一些小号的地方也拍得不理想,比如瑛姑的黑龙潭,格局实在太小,一不小心,我还以为自己在看港剧呢。
不过这些不是大问题,可以忽略不计。
射雕的武打设计很差,我只能这么说。
射雕在一些地方妥协了,这个妥协表现在请了香港导演。
鞠觉亮的表现差强人意,但动作导演马玉成就实在是不合格了。
射雕的武打,有三个地方不错,一个是丘处机的剑法,虽然很多人不满意那个剑挥出后的闪光,不过我却很喜欢这个创意;第二个是黄药师的弹指,五绝中,也就他的这一路武功还算对得起五绝之名,当然他跟踪梅超风诡异的轻功后退也是不错的,五绝中的其他人就差了好多,看了十几遍我对他们的武功也没什么印象,与普通人又有何异?
第三个自然得推梅超风了。
美,震撼,诡异,我愿意找一切美好的词汇形容她。
如果单就射雕来说,梅超风无疑是成功的,虽然她抢了别人的戏,也抢了自己的戏(我们注意了她的武功,倒对她的身世不那么在意了)。
只是梅超风开了一个不太好的头,导致很多射雕中仅在她身上试验的元素,在以后张纪中制作的武侠剧中,被大肆运用,并达到一种恶心的程度,比如披头散发配上风吹,比如打背光,这些东西在天龙神雕中进行了进一步的试验,终于在碧血剑中集大成,功德圆满。
我相信,这些东西,还将在张纪中将来的电视剧中继续发扬光大。
所以我对梅超风这个设计,还是贬大于褒。
可以说,射雕的武打是失败的,射雕什么都可以说好,但武打设计实在拿不上台面。
接下来的一个缺陷是我最近才发现的,我想可能很多人没有看到,或者说注意到了也不以为意,不过在我看来,却是一个很重大的缺陷。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缺陷是在桃花岛上,老顽童出了洞,说九阴真经是郭靖给的那段,黄药师,黄蓉,欧阳锋,洪七公,欧阳克都在场,其他人都还正常,就那个欧阳克因为没有台词,镜头扫过别人的时候,只见他站在远处,背转着身,不知道在干什么,我初次注意到这一幕的时候,相当奇怪,心里觉得不是滋味,但到底哪错了,却也说不上来;再次看到这种设计,是在靖蓉到瑛姑那的时候,黄蓉与瑛姑对话,我惊异地发现这时候郭靖居然也是站在后面,背转着身体,要知道这时候黄蓉可是被裘老儿打伤了,郭靖居然不时时在其身旁,实在是令人费解。
于是我一遍遍地看,苦思冥想,最后发现唯一能够想到的原因只能是,这个导演掌控不了多人的场面。
神雕侠侣比较好的一个方面就在于多人的大场面导演掌控得非常好,英雄大会,蒙古军营,绝情谷,有好几场很多人聚集在一起的戏,导演都处理得游刃有余,每个人物都真正在旁边交头接耳表现了,而不是一个摆设。
笑傲江湖的群众演员比较差劲,射雕郭靖打黄河四鬼的那场,四周居然没有一兵一卒(缺钱啊),这都是比较差的一些地方,而神雕做得都很好。
射雕中鞠觉亮导演的一些缺陷也就显现出来了。
射雕在表演方面的问题不在郭靖身上,也不在黄蓉身上,也不在一众优秀配角身上,而在杨康穆念慈身上,我无意于再踹周杰几脚,我甚至很喜欢他与郭靖,与完颜洪烈的对手戏,但他与穆念慈的对手戏实在差劲,导演真正该删的是这些剧情,而不是赵王府斗智,丐帮大会这些段落。
蒋勤勤的穆念慈也不怎么样,除了漂亮,她对我来说,演了等于没演,真正是如同一杯白开水,最要命的是她的戏基本是和周杰的对手戏,再加上那个剽窃83的垃圾出家情节,就更加让人难以忍受了,所以我除了第一遍看的时候把他们的戏看了外,其余时候遇到他们基本都是快进的。
穆念慈唯一一场出彩的戏是黄蓉要割她脸的那一段(这段周迅的表现也相当好,稀饭啊)。
射雕中于敏导演也拍过一些戏份,不多,但是都是重场戏,第一个就是杨包自杀那场戏,这场戏拍得凄美(这个导演能拍神雕也不奇怪了),但那个转圈子却令我郁闷了一阵。
其实用圈子最多的是鞠觉亮,丘处机杀王道乾的时候转过,靖蓉初次见面的时候也转过(这个比较恶心),最后在华山上老顽童和瑛姑居然也转了。
所以这不是于敏单独的错,张纪中在以后的金庸剧中再没用过这种设计,说明他不只会把优点改掉,缺点也是会改的。
我很欣慰,所以也对张纪中继续充满信心。
射雕在我心中是很美好的,但当我在脑中开始整理这些缺陷时,我却有了种梦破的感觉,我是个乐观主义者,也是个完美主义者,没有东西是完美的,所以我就忽略不好的地方,但最终我选择了面对。
我也改变了,所以我对张纪中的改变也就不以为奇怪了。
我无意于对张纪中的改变痛心疾首,他的改变一些人看到了并非常欣喜,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接收到,我只对这些人感到比较同情。
或者他们只是对反对张纪中有兴趣,否则怎么他们经常说出矛盾的话呢?
2003年,我小学三年级,那是射雕英雄传在央视首播,每天晚上7点半到9点半,我都准时趴在电视机前。
一直到现在我都记得每集结束的时候屏幕上第一个出现的广告是“依波表”。
可一直到我高中毕业,我似乎从未在电视上各个频道“偶遇”过03版射雕了。
播放量之低可见一斑,首播之后骂评可见一斑。
家教严,高考之后才能接触电脑,高考之后那个暑假在自家电脑上点开的第一部电视剧就是03版射雕。
现在买了硬盘专门收集自己喜欢的影视作品,便费尽周折从网上找了部720P的资源(真的很难找,和现在720P的电视剧清晰度没法比,也有人说是当年首播后骂声一片,故无人修复)。
喜欢金庸,喜欢这部电视剧。
实在不理解,这么一部契合原著的作品怎么落得个6.5分。
(第一次在豆瓣上看到是2014年,当时大约5.8)。
这个五一突然就莫名其妙想起03射雕了 然后一集一集重温 有时洗衣服旁边也放着听声音 草原戏拍的气势恢宏啊!
剧本写得不乏趣味几位师傅教郭靖武功一开始兴奋极了 柯镇恶说 “每天12个时辰咱们每个人教他两个时辰” 小郭靖听了直接扑腾倒地~后来实在受不了啦三师傅气急败坏 “不行我忍不住了 我今天非得打这个笨蛋一耳光”“等一等”,柯镇恶说“也替我打他一耳光” 三师傅啪啪两耳光下去,说“小子 不许你再笨了 ”简直乐死~看到28集 杨康杀死了欧阳克 本来他有恐惧不安 但突然躺地上枕着手假装轻松 陆冠英伸手想拉他起来 杨康故作赖皮地说“我想起来自己会起来的”,“我也不是为了救你 请自便吧” 吓坏了的穆念慈凑上前关切 杨康拉她说“让我们两个人一起静静的躺一会儿” 这段写的也太飘逸了 周杰绝对是好演员啊 他的杨康一出场 那个表情 语气 可太有人味了 “我就不” ~郭靖的确有点太傻了李亚鹏自己认为郭靖是黄蓉的绿叶 表演没什么可发挥 这种认识似乎是有点偏差周迅的蓉儿 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是灵气逼人 她是天生的灵动 只是有些戏份好像有点仓促 比如轩辕台
蓉儿:“靖哥哥你忘了,裘老前辈的脸上功夫了得 ,你要是一掌打出去从他脸上反弹回来 ,非得受内伤不可”~~
(说起黄蓉 其实林依晨也不错 08射雕里 郭靖受伤蓉儿拔剑那一幕我是印象最深最喜欢的 林依晨的蓉儿 表现堪称完美 )
03射雕英雄传 当年被骂得体无完肤 但我一直挺喜欢 编剧功力不弱 很多台词不乏思想性为人物增色 画面绝美 场景大气 草原部分有历史正剧的质感 音乐也棒 主题曲《天地都在我心中》可列入个人挚爱武侠风格曲目之一金庸先生过世了 但他笔下的江湖 在我的生命里铭心刻骨啊 个人挚爱武侠歌曲江湖路(莲花争霸)刀剑如梦(94倚天)活得潇洒(96笑傲)天地都在我心中(03射雕主题曲)难念的经(97天龙八部)沧海一声笑飞天随遇而安侠骨豪情(鹤啸九天主题曲)醉拳天地武魂英雄多珍重英雄谁属豪情笑江湖
自从张纪中1元钱买了笑傲的版权后,就是现象级的李亚鹏——“这就是海么…”周迅的原声等…一星给金大侠的故事,一星给包惜弱了。
没错这就是我最喜欢的版本
无法相信评分如此之低
周迅的表演过于漫不经心,公鸭嗓不符合人物,郭靖和杨康不作评价,看了想吐。片头曲确实大气豪迈,加一星。
蒋勤勤!!
郭靖虽然愚鲁,但并不是弱智。黄蓉虽然俏丽,但并不是花瓶。
片头曲那段画面很有侠味
除了李亚鹏,其他都蛮不错的
喜欢周迅
不喜欢这版
靖哥哥囧囧的奶奶头
李亚鹏实在有点太傻...周迅的声音有点太粗...
还是蒋勤勤好看……
当年是看这个版本的射雕才去翻书出来看的,没日没夜,其实还是多喜欢周公子的黄蓉的~
一马奔腾射雕引弓,天地都在我心中! 只有大胡子才能描绘狂沙路万里,关山月朦胧的射雕江湖
选角的时候觉得还行看着确实笨,最后出来的东西,哎一言难尽
肯定在贵瓣待平冤list列top5。无比唏嘘呀,槽点虽然有不少,但回过头来看看闪光点真的太多太多。带私心5星
李亞鵬開口:“蓉兒”。周迅不輸前者的渾厚嗓音迴應:“靖哥哥”。兩個男人在對話。比國產笑傲江湖拍得好,多加一星。那個說周迅演技好的,台詞功底不屬於演技?周迅台詞功底太弱,同理,李亞鵬台詞功底也弱。
当时就记得俩主演声音不好听
又是张纪中拍得- -最丑的一部射雕了....几个主角都不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