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对爱情这个概念的理解,始终都有一种朦胧之感。
比如说,在以前我能理解异性之间的相处,不一定是所谓的爱情或者恋爱,或者说异性之间存在“纯友谊”,但是如果把男女主这样,在一起共同生活、住在一个家里、每天互道安好、共享早晚饭…看上去“相敬如宾”的相处模式摆在我面前,然后告诉我这不是爱情,没有相恋,我是断然不会相信的。
当然,在看到最后一集,男主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更害怕无法和咲子小姐继续做家人”,我当时就升起了怀疑——说出了这样告白式的话语,还算的上是“没有相恋”吗?
男主“告白”经过一番思考,我的理解是。
维系男女主之间“感情”(这里指家人之间的感情)的纽带,并不是像热恋情侣之间的,相互的,“对人”,特定的爱慕的感情,而是两人难得的相处模式、两人的共同生活和生活带来的幸福感。
总的来说就是,我认为两人还是没有对对方,特定的他(她),产生特殊的感情或者说爱慕的感情,只是他们的这种相处模式确实为他们带来了不少益处,也让他们无法再脱离这种关系,让男主说出来这番话。
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建立了一定的情感羁绊,但是这里的情感不是爱情,而像是没有性的爱,像是我们和亲人之间的感情。
金句所以我认为男女主之间也确实没有相恋。
这番思考也加深了我对“爱情“”的理解。
过去我能理解男女之间,存在“纯友谊”现在我明白即使是住在一起、像夫妻一样生活的两人,也未必能说是爱情。
只有两人之间产生了相互的,对特定的对方的爱慕之情,那种感情才能称得上爱情。
以习惯性的共同生活或者是两人留下的骨肉为纽带的关系,未必能说是浪漫关系。
大概也映衬了那句俗话吧——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当然,普罗大众应该也无法理解像男女主这样的相处模式,我也承认如果我没有经过一番思考,还是很难说服自己“这不是爱情”。
当然,就像结尾说的那样,他们也不需要他人的理解认同。
已经有了这么幸福的生活,何必在乎他人的指指点点?
结婚也好,小孩也好,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选择嘛,“能评价我们人生的,只有我们自己”。
确实是一部引人思考的好剧,推荐!
很喜欢这个封面
好喜欢最后一集
考虑当下的自己,选择最好的
唯一希望的是你幸福
只有自己才能决定自己的人生不恋爱的两个人,也能成为家人一起生活。
似乎找到了我理想的未来生活模样。
恋爱困难症也成为了现在好多年轻人的困扰,其实不恋爱的人也能生活的很好。
就像是饭搭子,旅游搭子,电影搭子…临时家人,说不定未来也成为一种关系。
无论如何,你的生活只能由自己来决定,人生的路不要让别人来指挥方向。
当下的生活过好,过自己最想要的日子,不一定幸福,但内心的平静和自由是任何东西换取不来的😝
第一集:提出了无浪漫倾向无性恋者这个身份认同,女主和男主都认同这个身份,这样的人确实存在,但并不能够被主流群体(认为每个人都会恋爱结婚)接受。
第二集:男主难以忍受跟其他人肢体接触,这个可能跟无性恋身份无关,但是我非常能够感同身受,我个人也是非常不喜欢跟别人有肢体接触的。
男主对于父母的理念我也非常认同,父母并不能以他们的意志来要求自己的孩子,所谓的为你好其实不是爱而是绑架,但是在现实中却很难做到与父母的平衡。
女主在家庭聚餐上当场出柜,让我觉得确实是不太妥当,而且可能效果并不好,还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不过确实够爽够勇敢。
男主认为队友最适合描述两人的关系,感觉非常赞同,就像是一起面对生活的伙伴,但是又没有那么复杂的关系。
突然非常期待,如果未来我真的遇到一个灵魂伴侣,队友这种相处模式真的是最理想的相处模式了,两个人对对方的生活没有太多干涉,不是相互依赖,有很大的自由空间,但住在一起又可以有依靠,困难时候有帮助,也可以说是非常投机的室友。
想一想就觉得很美好。
第三集:这一集开始讲了很多关于无性恋自我认同方面的事情。
女主谈了两次恋爱,第一次因为不理解而很糊涂地就跟对方在一起了,在接吻的时候感到不适而躲开,因而分手;第二次因为家里的压力、双方相处的愉快、对方的态度而在一起,却在发生性关系后感受不到任何乐趣,最后两人也因为种种原因分开。
这完全就是无性恋啊,太真实了!
关于无浪漫倾向,女主提到自己一直无法理解恋爱,无法产生喜欢的感觉,大家都对她说,你总有一天会明白的,而她等啊等啊,却一直无法明白,这也太真实了!
总之,这一集通过女主和男主的对话,把无浪漫倾向无性恋的感觉和认同讲得非常清楚,完全贴合现实!
女主提到自己追星,可能也会有人没法理解,你那么喜欢明星,为什么就不会喜欢一个人呢?
我想说这没有关联啊,这种喜欢也是不一样的啊!
我个人就有很多喜欢的明星,但现实里就是不会喜欢什么人。
女主和男主一起去兑换集点数的礼物,真的好有趣!
这部剧真的越看越向往能够有一个不基于爱情关系建立的家庭,是一种自由的温暖。
男主一句话:你可以理解没有爱情的性爱,为什么不能理解没有性爱的爱情。
真的说得太棒了,我也很疑惑为什么很多人不能理解。
接下来就期待女主的前男友怎么一点一点理解这种不基于爱情的家庭关系了。
最后想说,女主是越看越可爱的类型,有一种温暖阳光的感觉,让人看到她就想要笑。
第四集:高桥先生受伤进医院,女主前男友住进高桥先生家里照顾,不断发生碰撞。
好在前男友即使是个恋爱至上主义者,也能够放下自己的思想,努力去理解无浪漫倾向无性恋,最后跟女主和高桥先生的关系也越来越和谐。
不过像女主和前男友这样兴趣爱好口味什么的都很合得来的也真的很少见……只是结尾和预告突然感觉又要狗血了,前男友说要和女主做这样的家人,还承诺说不碰女主。
希望编剧狗血一下就回归高桥先生吧,无浪漫倾向无性恋和恋爱至上主义者在一起真的会走向崩溃的,不要听前男友的承诺……第五集:好久才等到第五集的更新啊……感觉这一集的主线就是女主更深切地体会到了自己在面对恋爱、爱情时的无力和不理解,然后处理好了自己的生活。
首先是女主的朋友,有点猜到朋友是因为喜欢女主而离开她了,也能够从理性上理解朋友的痛苦,面对不知恋爱为何的女主,朋友热烈的爱情无处表达,还需要压抑和遮掩,一定非常难过,所以选择离开。
爱情没有错,我们也没法指责,这些事情都需要双方的互相理解罢了。
女主知道了朋友的痛苦后,果断拒绝了前男友,认为自己无法满足他,让他得到内心的幸福,我觉得这才是正确的,人应该和拥有相同想法和欲望的人在一起,这样彼此满足是最好的,如果两个人的情感和欲望有差别,一方必然要做出让步,虽然可以说是自愿的,但毕竟无法达到最大程度的幸福。
最后女主自己回到了高桥先生的家里,高桥先生买了很大的螃蟹,给女主剥好了很多螃蟹肉,女主在端起来吃的时候哭了,感觉这里太合理了!
就有一种终于尘埃落定,有对过去存进记忆的一种追念,也有对未来的希望。
最后,感觉这部剧里的人都挺美好的,无论是女主和高桥先生,还是女主的前男友,还是女主的朋友。
第六集:高桥先生和女主正式同居在一起了,感觉同居生活好棒啊,是我向往的感觉了!
这一集经典出现,女主妹妹的丈夫出轨,妹妹带着孩子来女主家,在犹豫要不要和丈夫离婚。
其实现实中很多时候女性都会为了孩子而不想离婚,剧中的妹妹也说自己想要有人陪伴,不想孤独生活,这我也能够理解,毕竟女性尤其是带着孩子的女性再婚实在是太难了。
其实我们不能说女性太懦弱,也不能去谴责女性对于婚姻作出的决定,这些难处是不在其中的人很难想到的,也不是女性本身就想要的,是社会加给她们的压力。
很喜欢女主的态度:无论妹妹作出怎样的决定,都会支持她。
女主去了无性恋支持小组,感觉很棒啊,也希望我们的生活里也有这样的团体,虽然我很社恐估计不会去。
最后女主和高桥先生在考虑生孩子的事情,其实我个人很反感生孩子这件事情本身以及后续的一系列事情,但我的观念里,这件事情是一种选择,所以我会尊重任何人想要或不想要生孩子的想法。
第七集:又等了好久好久才等来更新。
“狗血”剧情还是发生了,高桥先生的“前女友”现身,高桥先生慌乱,女主莫名成为了联系起两人的中介。
从回忆过去的情节中,我确实能感受到前女友对于高桥先生的爱,两人的想法和爱好都很相似,而高桥先生也很喜欢这样的“友情”,可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因为太爱奶奶而有压力。
我个人感觉高桥一直都是知道自己的想法的,只是从始至终都没有告诉前女友,可能他本来也想顺从奶奶的意思去结婚,可最后在要给前女友戴上戒指的时候,还是退缩了,颤抖着说对不起,他还是做不到,因为他清楚自己究竟是怎样的。
能够理解高桥的苦衷,最后的结局也没有结婚,还好。
前女友劝高桥活得更自由,不要再为奶奶活了,不知道高桥会不会因为没有结婚而对奶奶有愧疚之情,高桥拒绝了前女友的说法。
我想我们很多时候根本无法对他人的生活方式作出评价,有人喜欢自由,有人喜欢守旧,有人喜欢一成不变,最好的生活方式只有我们自己才知道。
第八集:(完结了!
)继续上集女主和高桥关于高桥是否应该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的争论。
高桥多次拒绝谈起这个话题,女主其实也有些害怕失去高桥。
女主的烦恼被家人看见,妈妈也终于理解了女主,重归于好。
女主再一次选择和高桥敞开心扉地交流,她认为,即使两人不住在一起,也可以维持家人的关系,只要两个人能够一起商量、解决问题,就可以一直是家人,直到有一天可能两个人发生了根本性的冲突,那时中断家人的关系也不迟。
“家人的关系不应该成为我们之间的束缚”,对我来说,很多时候我不想要婚姻、爱情,就是不喜欢这种在关系中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会干涉我选择的自由,而如果这种没有爱情的家人关系也会给我带来这样的束缚,可能我也不敢于选择和谁成为家人,但女主的话还是让我重拾信心,或许我们总能找到给彼此最大自由的家人,很令人向往的关系。
女主和高桥都表示了对和彼此一起生活的喜欢,对我来说,有一个可以一起分担生活琐事、随时交流想法、但又给彼此很大的自由空间的人在一起生活,肯定也比孤单生活要好的。
两人后来分开,高桥去了蔬菜农场做自己最喜欢的农夫,而女主留在家里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还有朋友和亲人,也是很好的生活。
虽然不在一起,但家人依旧是家人,两个人还是能够分享生活、温暖彼此。
最后高桥的一段话也很打动我,他说,以前自己只是想着没有必要让别人理解自己,也没有必要与不理解的人相处,但现在他觉得和别人在一起也很快乐。
我想,我不会对这两种生活方式做价值判断,也没有喜恶之分,一种是孤独避世,一种是接纳并拥抱世界,只能说不同的态度适合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阶段。
看了这部剧最大的收获就是,以前真的就想着自己过一生了,而它为我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性,没有爱情的家人关系,对我来说,也可以是伙伴或者室友关系,与朋友不同的是,我们会对彼此作出信任的、一对一的承诺,会比朋友更进一步。
真希望能找到这样的一个人,又觉得好像很难,要求还是太高,最起码得是和朋友一样能交流、能信任,更要求有和我一样的想法和需求,无论如何,过十年从学校中出来再说吧。
——the end
以无性恋者为主角的剧集真的是太难得了。
为什么爱情一定要有性才行这个疑问或者说愤怒存在在我心里很久了。
不止一次被说过“你只是没尝试过”。
确实没有尝试过的事情很难说肯定就讨厌,但是不能因为大家都爱吃这道菜我就非尝不可吧?
还要附加上“没吃过这道菜真可怜”“不吃这道菜是不完整的”说法,这不就是催婚催生一个逻辑吗?
因为是主流所以不一样就是异常就要强行同化或者灭除异者吗?
“就不能以原来有这种事 存在这样的人来结束吗”这句我真的强烈共鸣。
我是一个同性浪漫无性恋者Homoromantic Asexual也有可能是灰度Greysexual。
对目前的我来说还没有settle。
剧中的问卷其实真的是一个很好的自我认识的工具。
Asexual的范畴其实很广,除了剧中两位的无浪漫倾向aromantic还有存在不同浪漫倾向的譬如同性浪漫双性浪漫。
对sex的态度也有多种,有完全say no也有对伴侣的需求表示acceptable的。
剧中女主就有过性经历。
但是这里要提出⚠️无性恋不是性冷淡性无能。
也不是都像这个女主一样不懂性的快乐。
就像法式甜点,有人觉得太腻无法接受,有人觉得还行但不会主动去吃,有人觉得挺好吃但没必要吃。
⚠️这种态度不是因为社会的性羞耻规训。
不是因为羞耻或守贞。
所以你看但是对恋爱对性的态度小A的世界里就多姿多彩了。
所以片中展现的形象过于刻版地“无性恋”,视肢体接触或性爱如洪水猛兽确实有些让人沮丧。
女主的设定也太过于愚钝。
⚠️没有恋爱的欲望和想法并不等于读不懂别人的心意,看不懂暧昧的试好。
反而可能很敏感地躲避不必要的麻烦。
PS:一些评论嘲笑女主颜值甚至侮辱人的我觉得太过分了!
美丽不应该是演员的必须。
特别是这种反映社会真实现象的而不是偶像剧的。
谁生活里都是俊男美女啊?
我个人觉得女主笑起来很阳光,演得很符合人设,这个人设要不愚钝不憨憨直接,就日本那个磨叽性格,怎么可能情节进展那么快。
所以这个剧真的就是给异性恋老爷们开开眼,以及帮人们树立“接纳不同人生选择和群体存在”这个价值观,探讨“家族的形式”用的。
所以目前出场的人物人设都很戏剧化标签化,不是那么真实细腻。
只希望不要搞出两个人突然领悟恋爱心情在一起然后催生解救少子化这个狗血爆炸垃圾结局就行了❌
完结撒花总体感受是,前期(尤其一到三集)有一些噱头和高度戏剧化的场景和表演,但总体来说在努力地展现不同人、不同群体的感受,尤其是无浪漫倾向无性恋者。
ace/aro群体内部是高度多元化的,所以两位角色显然无法代表整个群体,但个人觉得没有特别违和的地方。
差异是始终存在的,感同身受是非常困难的,有些矛盾是没办法解决的,但是真诚地沟通和尝试理解能够让少数群体的生活改善很多。
一到五集基本每集聚焦一个小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剧情线比较清晰,涉及概念定义、恋爱至上的文化、出柜、被出柜、无有伴侣、自我探索等等;六到八集则相对更生活化一些,各集之间的联系相对紧密一点,我觉得有在试图表现主角们在“无浪漫倾向无性恋者”这一标签之外的身份和生活,比如职业、梦想、家人、朋友等等。
【内含剧透,慎入】从一开始就对女主遭受的压力铺垫了很多,因此第二集爆发的和家人出柜、争吵都很合理,我看得非常爽,也打消了一点关于男女主会假戏真做最后谈恋爱的担忧。
虽然进展快了一点,但男女主这就是酷儿柏拉图关系啊,或者无所谓叫什么,就是两个人共同生活,我觉得就很好。
而且之前一直有种男性说教的感觉,这里女主维护男主,有点打破那种感觉了,而且隐约体现出了男女不太相同的处境,比如男主独居的问题只有邻居,而女主却基本不考虑独居。
第三集主要通过女主的独白展开了她自我探索的过程,感觉女主真的心好大哈哈哈。
我觉得男主用问卷女主用回忆,这种形式上的差异也很有趣w而且从这里开始,感觉男主不再那么抗拒与人交流了,之前似乎始终觉得独处就是最好的。
——当然这里还是有点问题,喜欢独处也完全没有问题。
第四集以男二的视角来了解无浪漫倾向无性恋,以及男女主这种非浪漫或性的同居关系。
他确实是大男子主义但是心不坏,但是只能听进去男主的话这点真实又烦人。
他对情侣关系的理解是占有欲+亲密,可能就是大众理解的恋爱吧。
他作为有浪漫倾向有性恋的代表,来逐步了解aro/ace群体,这个设计可能还挺有必要的。
第五集好感人。
能明显看到男二的成长,但其实男主和女主也在改变。
这一集集中展现了无有伴侣关系中的困境,女主其实非常幸运,及时地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份认同,而且男二和女二都很尊重她,当然她也很珍惜与ta们之间的关系。
第六集主要讲妹妹作为结婚生子的普通人需要面对的问题,第七集聚焦于男主的前女友和他的心结,大结局是男女主分开,各自做喜欢的工作,保持(临时?
)家人的关系。
我还挺喜欢这个结尾的,同居不是必要的,各人有各人的追求和幸福,轮不到别人评判。
高桥的声音就像一座几百年无人踏入过的深林里 泉水在石头上潺潺流过发出的清脆干净的响声。
他们两个说 人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需要妥协。
关说:那希望我们的关系达到最好 所有想做的事情都去实现它 就像新年的乌冬面然后高桥就开始浇花水流缓缓从壶里留到花盆中红色的果实丽丽璀璨温馨我的心里顿时有种暖流流过是他们的对话是那个安静稳定的场景是缓缓被倒出来的水是红红的相思豆的花以后我也要在自己的院子里种这个花缓缓的在阳光下浇灌它那种暖流是一种看到了世界上的温暖的东西的感动他也发生在我的生活里。
发生在姥姥的家里发生在我每次做饭的时候
摘录:“但…绝对不能忘记只有我自己有资格评断我自己的人生只有我能决定属于我自己的幸福”关键词:“无性恋”“非恋爱相关的家庭关系”“恋爱是什么”“幸福的标准”《不能相恋的两人》这部日剧以温暖细腻的笔触讲述了以“无性恋”群体为主题的故事。
小述:“遇见了你就懂了”秉持这样信念的女主在迷茫之中成长,她一度以为自己是不是出了什么差错,为别人喜欢上自己表示不能理解,也无法正常理解恋爱里的各种情感。
男主与她一样,后来两个人尝试建立“非恋爱的家庭关系”而居住在一起,最后成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获得幸福的相处方式。
剧透警告⚠(整理一下)第一集:主要就是提出“无浪漫倾向无性恋者”,女主因为这个身份认同与男主产生联结,由于与闺蜜同住的计划泡汤的契机,两个人开始尝试居住在一起。
第二集:家庭对男女主的影响男主独居,不喜与人有肢体接触,最爱的奶奶已经过世。
认为父母并不能以他们的意志来要求自己并且与父母分开。
“他们抛弃了我,所以我也抛弃了他们。
”女主的父母很爱女主,知晓大女儿在与男人同居不假思索的以为是男朋友,要求其将男主带回家看看。
于是这一集主要就是在女主家里,男主假扮男朋友和女主家人接触。
“什么时候在一起的?
”“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接踵而至的问题“妈妈终于放心了,毕竟没有人不谈恋爱嘛”……母亲大人真切的谈心女主受不了这个氛围,也假装不下去了,于是当场出柜(理智来说我觉得很鲁莽,但是主观来说觉得够爽)“到底该怎么去形容我们之间的关系呢?
”家人不能理解,女主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表述。
男主则提出“队友”这个词,两个人都表示认同。
第三集:无性恋自我认同相关事情非常有共鸣的一集,虽然我不是无性恋,但是我是理解的比较晚的那类人,初中的时候就已经有挺多同学开始谈恋爱话题,但是我却无法理解那种所谓的感觉与恋爱的情绪。
本集重要事件是男女主一起去男主的爱店兑换点数,两个人“非关恋爱的家人关系”在升温,之后女主讲述了自己的两次恋爱经历——第一次不知道恋爱是什么然后糊里糊涂的和对方在一起,在接吻的时候躲开而分手,对对方造成伤害的同时自己也被人疏远了;第二次和完全合拍的同事在一起,发生关系也无法理解其中意义,最后暂时分手一直到遇见男主知晓“无性恋”概念。
第四集:他人尝试对“无关爱情的家庭关系”相处模式的理解上集提到的女主第二任男朋友因为喜欢女主,最后加入到男女主居住的房子里。
“你可以理解没有爱情的性爱,为什么不能理解没有性爱的爱情?
”好在这个前男友是一个可以放下自己的思想,努力去理解无性恋的男生,他对女主的爱也是非常纯粹的,看了让人觉得羡慕。
他甚至和女主提出“如果你可以和高桥先生(男主)在一起组成家庭,那为什么不选我呢?
我可以不碰你”。
(本人非常不赞同,即使现在前男友这样说出自真切的爱,但是要与自己的本性去抗争真的太辛苦了)第五集:无性恋者的舍弃与选择第一集女主的闺蜜原来是因为喜欢女主而离开女主的,“回不去了,现在我就很妒忌和你建立家庭关系的那个人”“我很努力的想去忘记这些情感”……“眼看着她那么痛苦,我真的很想理解她”女主更深切的体会到自己的无力以及在恋爱里会受到恋爱感觉的人影响会有多难以自制,痛苦会很痛苦。
女主想了很多,最后正式地对前男友提出分手。
“我们解散吧”,“我知道那些我无法理解的东西对你来说是很重要的,那些能给你带来幸福”因为一些自己无法理解的感情,自己会失去朋友,会失去很重要的东西。
但是女主也在尝试去理解,就像前男友尝试去理解她一样。
(这部剧里的人大都很温暖)最后女主回到男主的家里,吃着螃蟹哭了。
第六集:永远不要忘记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女主妹夫出轨,怀着二胎的妹妹带着孩子来到男主家中,在想要不要下定决心离婚。
“我只是一时鬼迷心窍了而已”(看到这话真的很暴躁,女主父亲能忍住不扇他真的是好脾气)妹妹在犹豫的原因就是孩子和生活的压力,她羊水破了,在床上大喊着“疼”的时候看着人真的很揪心。
女主说“无论妹妹作出怎样的决定都支持她”“不要忘了你觉得最重要的”最后妹妹选择离婚,我也衷心为其开心。
女主来到无性恋支持小组,以前从没有具体想未来会怎么过的女主开始对自己的未来产生设想第七集:高桥的生活方式男主的前女友的确很爱他,而由于两个人也是非常合拍,所以男主对与她相处也感到挺舒服。
奶奶期望男主结婚,抱上孙子,男主也一度想顺着奶奶的意思。
但是到了带戒指的那一步,他的手一直颤抖,还是背不过良心,他很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所以他对前女友说“对不起,我还是做不到。
”前女友劝男主不要再一成不变的守着现有的一切这样生活,男主拒绝了,但是我觉得他心底开始有在考虑。
第八集:“家人的关系不应该成为我们之间的束缚”男女主都表示了对目前两个人一起生活的相处的喜欢,而女主也认为两个人即使不住在一起但是只要两个人一直对对方敞开心扉可以交流问题就依旧是“家人”后来男主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女主留在家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以前的自己总是放弃,想着没有必要让别人理解自己,没有必要和不理解自己的人相处,但是现在,遇到了新的人新的事,原来与人一起也是很开心的”男主这样说。
感受:接纳自己总是走向幸福的第一步;坚持自己总能吸引接纳自己的人;幸福全由自己把握收起
非常不错的剧!
虽然分享的是抗拒亲密关系的两个人结为互相支持的伴侣的关系,但实际上也有很多对亲密关系的思考——成为男女朋友,就要建立共生关系吗?
无论是做饭女方来、接受自己并不享受的亲密举动…抑或洗衣服、分享还没准备好分享的心情…任何一种彼此生活过度交融,让人慢慢丧失主体性和独立性,这真的是恋爱必须带来的吗?
与其如此,不如建立好两个人先是独立的个体,要首先承担好自己生活的立场和用心,然后再看能走到哪步呀家人、恋爱、相爱,并不是破坏的特权,而是首先意味着守护的责任,和充分尊重、理解、包容,以及在关键时刻的助推作用。
女主对自己的感觉本来并不敏感,但却在其他人伤害高桥时无法容忍,也逐渐尊重起了自己的感受-“我以前脾气很好的,别人说了让我不舒服的话都不会生气”-“那样才不正常吧”她也知道高桥追求事业理想的愿望,在高桥退缩时,能充分理解和分析,推了他一把,成为后备军,真正的家人…这比太多恋爱、婚姻和奇形怪状的亲密关系,都完美太多了吧从B站看的,弹幕里有小伙伴说他俩最后一集在一起了,小伙伴说这样感觉影响了这部剧对多类型情感关系的立意但我不这么认为哦~看到最后,首先并没有明确男女朋友的关系,也没有黏腻的拉扯。
我认为其实哪怕真在一起建立家庭,也是合理的因为过程性的东西,就是易变的,可能本来就是成长的一部分,这种“不恋爱的状态”究竟是过程态还是究极态,不好说呀高桥用蔬菜日记分享了“不恋爱”人群的生活和心理状态,跟咲子建立起“不恋爱但是家人”的关系,但同时也自我剖析出自己消极对抗的心理为让奶奶高兴而恋爱、被亲生父母抛弃、离开唯一的亲人,他的内心有很厚重的堡垒守护吧还好迎来的是咲子这个充满爱与能量的人~不教条,也木有摆烂更不夸大“浪漫关系”不以“牺牲”作为衡量关系分量的砝码甚至“牺牲”本身就应该尽可能规避能走得长远的相处不该是以任何一方或几方的牺牲作为代价的社会时钟给人很多枷锁和负担,但也要跳脱出来,重新审视自己的需求和抉择,很不错的~果然,能把我从一部日剧揪出来的,还得是另一部日剧啊🍃
女主探索自己内心比较少了解比较少,而男主是比较清楚自己内心和想要什么的更坚定的那一个。
看起来像是女主跟男主在一起不仅是陪伴、开心,更为了探索自己内心世界。
对我来说看这部剧很感动,会好好的珍惜的看完的。
第四话 男二小哥好好玩啊笑死我了,高桥好适合这种角色,忍不住想照顾他啊哈哈哈滨正悟好可爱啊第八话对于两个人决定分别做想做的事吧,我觉得两个人的关系是阶段式的。
还没有熟悉到厌烦的程度时,就是再一起好过于分开,因为两个人在一起就是为了互相取暖相互依赖的吧,这个阶段就是需要在一起增进了解啊。
下一个阶段就是完全磨合过以后,就算分开也像在一起,使对方成为自己一部分,这时候就可以保持距离,不再依赖。
适当的距离会让关系更稳定长久。
说实话剧里的两人让我找不到他们非要在一起的理由,这算什么呢?
就是硬要凑一对的感觉。
明明只是一起吃了几顿饭,只是不长时间的室友,真的没明白。
希望结尾能解开我的疑惑。
看完结局,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觉得舒服的生活方式就蛮好的。
特别喜欢日剧里总有很多的生活细节,而不是我以前看的剧,家里总像是样板间。
哇这个剧真的是太舒服了,不恋爱,他们不谈恋爱啊!
无性恋人士极度舒适的剧!
其实这个剧说无性恋也不完全准确啦,他们是无浪漫倾向无性恋,性缘关系不是他们建立情感羁绊的参考维度,他们也不要“恋”情,有“爱”情就够了。
高桥羽启发了儿玉咲子,咲子给为高桥拨云见日。
一君一开还很烦他,后面他变得很可爱,他是带着世俗刻板印象活跃在男女主之间的,后面自己一点点理解,一点点成熟稳重,变得招人喜欢了。
日剧特有细腻温馨唯美这部剧里也有。
咲子一开始穿红,高桥穿蓝,对比色、cp色红蓝,一君和咲子是同好,他穿橙色,后面女主穿绿色,青色等颜色。
但是b站太胆小了,千鹤和女主的百合线剪得干干净净,“无性恋”这三个字连翻译都不敢翻。
到底在怕什么?
结婚率和生育率下降跟这个有什么关系,无性恋真只是脱性缘更是小众中的小众,基本盘在,舆论压力在,婚恋大军永远不缺后备军。
很喜欢剧中高桥的一句话“到底要努力什么,一起生活不是该付出努力的事情。”我觉得这句话符合任何想一起生活的感情,不仅仅是爱情,友情亲情亦或者像这部剧定位的情感一样,都适配。生活应该是自然而然,舒服的,不是要拼命努力的。整部剧前三集都真实到令人窒息,无论是老一辈还是跟男女主同辈人都认为结婚生子才是正常的,然后不断压迫不想恋爱不想结婚的男女主。繁殖才是第一要务,窒息到令人发指。最后嘛,男女主也没有恋爱继续家人的生活,但我总感觉第七集开始两人之间“无爱”的情感逐渐迈向“主流”,可能我不是很了解无性恋,但我还是觉得结局有些许违和。女主的演技不太适合演细腻到发丝的情感戏,反观之高桥还是经验老道。总而言之三星半吧,还可以,但仅此而已。||想读分割线:那么请坚定不要恋爱到结局!
性取向算是很好的猎奇噱头
我有多懊恼自己在妄想恋爱当中浪费的时间就有多羡慕他们
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我是冲着高桥一生和剧情去看的,三分里面,高桥和剧情各占一半。剧情有点过度不自然,高桥的演技有点过于刻意,感觉高桥饰演的男主太狡猾了,现实生活中若是有这样的人,感觉有点渣,虽然我能理解不想束缚于言语的本意,但是,人生中无可避免地做出选择,然后自己总是优柔寡断,刻意不做出选择,但其实心中已经有选择,选择都是自私的,所以希望是别人来承认自己的选择。为了追求自己梦想生活,扔下女主一个人,虽然女主也是有一点傻白甜,身边有一个为了她而愿意放弃某些事情的男配(?这我也是难以理解的,难道爱情真的必须那么卑微吗)感觉这部剧真的为了刻意追求或迎合某种观念,而变得不伦不类。
日剧探讨的题材之广泛,确实东亚典范啊
想象力有限的大饼 在家庭关系新模式上 日影还是一贯超前 但既然都aromantic了 为啥还要构建家族 why fight for slavery?
浮于表面的性少数者探索
日本人在边缘人物题材方面确实很会 无性恋这个题材确实很需要 挺惊喜 但也有点期待过高
探索了异性关系可以存在的形式 可还不是要假扮夫妻迎合外界的期待(当然也可以理解为 在无法改变大环境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麻烦)
第一集没法坚持看完, 女主对话也太吵了...
两集弃。高桥已经很努力了。女主和女主家人好烦。
怎么会接这么个剧啊,就这么想去大卖场勾引主妇吗高桥巩?
想说岸井雪乃是不是在之前的电影追成田凌追伤了所以这次无性恋了啊哈哈哈哈爱情是个鸟。过于理想化了,刚巧无性恋碰到无性恋组建家庭的尝试,还住那么棒的一户建古民家,这种概率比谈一段好恋爱更稀有。第二集俩人一齐骂家人好像也在替观众骂,但是干嘛不先把螃蟹吃完啊来都来了。
理解不了女主角在想什么…
弃了弃了,不能理解剧中人物是一方面,这么好的一题材拍得和普通日剧大同小异简直有些敷衍。
吃饭,也不是不行~不恋爱,也能成为家人。分开生活,心有归属一样幸福。
人的念头总在变 喜好总在变 选择当下最好的 就可以了
人类总能找到生活的解法。
高桥真的老了…
虽然很理想化,但是展现了更多的家族的形式(同名日剧也是我的心头好~),可以恋爱结婚,也可以离婚,可以不恋爱成为家人,也可以遥远的彼此惦念,其实人一辈子没有那么多人要认识,朋友二三,家人二三就已足矣。感觉日剧很多都是一个人独居时是快乐且自由,这里的高桥有点压抑和消极抵抗,但结局真的好完美,自我满足,活在当下,那种快乐好难体验到啊!还有总是这样变成家人后果然难再回到一个人生活,所以随遇而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