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同一位同样给差评的豆友说的“不是所有残酷荒诞的历史都能用来‘反转’”。
以色列学者苏拉密斯·萨哈(Shulamith Shahar)在《第四等级:欧洲中世纪妇女史》(The Fourth Estate: A History of Women in the Middle Ages)中指出,妇女远离社会统治中心,却在紧张和冲突的氛围中频遭指控,这或许与父权社会中男性对女性杂糅着欲望的恐惧和憎恨有关;基督教文本也认为妇女天生是低能的造物,是原罪之母。
“原罪”学说几乎否定了无辜者的存在,即使此人未犯罪,也要因原罪而死。
几个世纪里实实在发生的“女巫审判”,实行裁决和行刑的都是男性,被杀戮的几乎都是女性,欧洲最后一位“魔女”安娜·果尔迪于1782年在瑞士被斩首。
在“伊丽莎白·盖齐审判案”里,某个(性别)男审判员良心突然闪现,救下一个真女巫。
这个审判员不久前风轻云淡地与同伙向法官提到,在上个镇被他俩酷刑杀死的一个铸铁工——这种男性设定是欧美国家几乎尤其老派作者(包括男、女)的心头爱,就是不论这个男(或伪娘)多么渣,到了关键时刻,他那深埋海沟底的伯利恒之星会突然光芒刺目,救赎所有人(包括阅读者)。
《9号秘事》的编剧、导演似乎很偏爱男,恶男总怀揣童心懵懂、内心易受伤,恶女不是愚透就是刚强、心机深。
说下个人对于第一集的理解。
第一集结尾有一个二次反转,第一层医生以为他杀了他的竞争对手麦尔医生,第二层醉汉让医生以为自己杀错了人,自己才是麦尔医生,这时我认为最精彩的就是,其实医生没有杀错人,只是醉汉窃取了麦尔医生的身份。
分析如下,当然也可能是过于解读,但我觉得这就是9号秘事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车厢内的第一幕就是死者躺在9B的床上,而医生在淡定的做入睡准备,此时车厢内就两个人,死者睡错床的概率很低,醉汉进车厢的时候先看了最上面的两个卧铺,然后就东西放在了最下面的那个床,说明他知道自己的床在最下面,可是他就是想睡最上面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他一眼都没有看9B那个床或者说那个方向,也就是说他的床就是最下面的9F。
所以死者其实就是麦尔医生,最后实行了二次反转,醉汉在检查钱包的时候趁机将麦尔医生的身份转移到了自己身上。
至于说醉汉要这个身份有何用,个人愚见,一个可能编剧纯粹为了二次反转的艺术效果,另一个可能是醉汉本身是医生,他想窃取的是麦尔医生的面试资格,所以需要趁机变成了麦尔医生。
关于第三集最后的反转真的是没有意义吗?
在最后的反转前,观众看到了所有人丑恶的一面,根本不在乎女巫是不是被冤枉是不是会被烧死只想看热闹的村民(甚至看行刑还要买票);会偷梨器只关注烧女巫能否赚钱的法官;和女巫深夜性交易出了事却不愿做证的“好人”双鞋;仅仅为了占有母亲阁楼就说母亲是女巫的女儿和女婿,甚至不在于母亲会被烧死;想尽办法要处死女巫的沃伦,在上一个镇上割了铸铁工的舌头导致其死亡说梦沃伦和克拉克对待所谓的魔鬼无所不用其极;就在所有人为克拉克的良心发现救下被污蔑的女巫而感到欣慰时,编剧给出了最精彩的反转,被污蔑的女巫真的是女巫,你所谓的正义其实并不一定是正义,因为并没有能准确鉴别女巫的方法,所谓的审判就是所有人包括观众为了自己的目的而产生的主观倾向。
2015年1月20日 23:20 - 约23:24接近半夜,Andy一个人在办公室中,9号位电话铃响起,但他没有接。
他想起什么,离开工位,此时Joanne从外面走了进来。
Andy进入George的小办公室,开始打电话。
Joanne接起9号位的电话,Andy在那一头说,“你好,Chloe。
”他应该是觉得,这时能接起这个电话的人,就是那个躲在办公室同事中威胁自己的“Chloe”。
Joanne表示不知道Andy在讲什么,自己是因为忘记带包才回了办公室,她甚至表示不知道“Chloe”是谁。
Andy声称要根据时间点调取监控来查明谁是“Chloe”,之后就报警,然后挂断了电话。
Joanne走进George的小办公室,之后两人一起看监控。
Andy查看了2015年1月15日19点23分左右的三段监控,这时观众就可以理解,主画面就是George的监控查看界面,并且只有这个有声音记录。
第一段监控是Joanne的工位,当时,她正在接一个男人的电话,听那个男人讲他的奶牛场。
第二段监控是Liz,她当时正在收拾东西,准备下班,明显不可能是她。
第三段监控就是George的,当然Andy和Joanne就发现了George正是“Chloe”。
三段监控中间,都可以看到Andy和Joanne在小办公室无声的讨论,也许是Joanne将矛头指向了Liz和George的。
最后一段放了一分钟停下来,两人又在讨论,此时走廊监控中,George正向办公室走来。
在接近他自己的办公室时,他应该是发现了有人在自己办公室,猜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被发现,匆忙的离开,中间生气的踢飞了走廊中的垃圾桶,还气愤的追上去又踢了一脚。
2015年1月21日 09:16-09:17清晨刚上班的办公室,Andy坐在自己的工位上。
George的小办公室仿佛收拾过,桌面比较的干净,此时可以明显的看到电脑旁的黄铜兔子。
它可能一直在那儿,只是最后干净的桌面,才让它在那么小的监控画面也明显的露出。
Joanne带着一个新人Glen走进办公室,跟Andy介绍他会顶替Liz。
安顿他在Liz的工位坐下之后,Joanne问Andy打算怎么办,Andy表示他准备报警,并且提到他们之后看到多段监控,George已经这样干了好多年了。
Joanne告诉Andy她昨晚还跟Victoria说了,这表明Victoria有可能也是因为接到类似的电话,受不了才走人。
9号位电话再次响起,“Chloe”又打来了。
此时Joanne走进George的房间,可能是因为她想要找一下给新人做入职介绍的流程,而Valerie拿上衣服提起包,离开了办公室走向室外。
George在电话的那头表示,他干这行27年,也只是想有人能倾听他的问题。
Andy告诉George他已经准备报警,George说,自己做了最后一件“调皮”的事,此时,背后的Glen站了起来。
George告诉Andy,他把Andy的名字告诉了养猫老太太的儿子,同时,Glen掏出一把枪指向Andy,叫了一声Andy的名字。
短片介绍在Andy转头看到枪口的镜头。
本集主旨其实是简单的,“医人不自医”,为别人提供安慰的人,很可能自己更需要安慰,这就是George的现状。
他毋庸置疑是一个坏人,不仅自己不能消化负面情绪,还要恶意的传递并增长这些负面情绪,让别人更加痛苦。
但另一方面,网友们仍有不同程度的脑洞,比如George是一个人这么干吗?
他是不是有可能其实和Liz是一伙的。
再比如,那个养猫老太太真实存在吗?
还是完全就是Liz编造出来的,真实养猫的可能是Liz自己。
这个脑洞的主要论据是Liz桌面上有一个猫的台历,每日都会翻到不同猫的照片。
这其实挺有道理的,首先是因为编造故事往往会有事实的因素在其中,这样更能代入情绪,那么养多只猫的老太太的故事,确实很可能是Liz写的剧本;其次,那个时间点,她不在监控画面中,具有打电话的可能性;最后,这种扭曲的心态符合Liz的人设,她其实也是一个从别人的痛苦那里获得快感的人,于是她后面专门跟Andy提到这个故事的后半段就非常合理。
前面看到这段时还在想,她安慰一个母亲因为猫死而自杀的人,还会问到那只猫的名字,这是不是也太恶趣味了。
如果这整个是她的剧本,就很容易理解了。
如果养猫老太太是Liz的剧本,那么George一定是和她合伙在调戏着接安慰热线的同事们吗?
也并不一定。
当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他们没有勾结,所以有网友的脑洞是认为George和Liz合伙,他们之前曾经造成过一个军人的母亲去世,这个军人一直耿耿于怀要找到责任人,两人就一直在寻找一个冤大头来当替罪羊。
中间的电话,还有George和Liz的矛盾到走人,都是一种巧妙的移花接木,最终让那个军人找Andy泄愤。
这种解读也不是完全不行,但就是有很多并不服帖的地方。
比如要转嫁责任,需要前后两段故事相似,那么如果没有人告诉那个军人,他怎么会知道有人需要替母亲的自杀负责?
再比如,就算真的是这样,多么明显的时间差异,Andy甚至是刚入职,难道警方就这么不负责任的认定是他导致了之前某个老太太死亡而引发的复仇?
还有,George这么厉害,就一定能煽动儿子拿枪去对付Andy吗?
最后,George和Liz都是具有变态气质的人,但他们俩真的风格相差很大,不太能认同两人互相之间能够合作。
其实最后一段和倒数第二段监控中间的时间相差不算多,大约10小时,中间Andy还提到他们查看了George前期的多段录像,证明他们可能离开George办公室的时间已经超过半夜。
而早晨George的办公室已经收拾的非常干净,是有人帮George打扫过吗?
并且杀手是已新入职的Glen的身份进入办公室,Joanne是带着他进来的人,她之后还去George的办公室在找东西。
就在中间这一段时间之内,George就安排好了这一系列的操作吗?
比较符合常理的猜测之一,还是他确实有一个同伙,可以帮他半夜收拾办公室,赶制新入职人员的资料等等。
而这个同伙就分明不是Liz,应该也不是带人进入办公室的Joanne。
其实早晨的画面中Valerie拿起衣服离开办公室不可疑吗?
昨晚她并没有来值夜班,为什么一早开始工作的时候她要离开呢?
当然也有可能,作为顶替Liz的人选提前订好,只是换了一个人去,这样的志愿者组织,新入职也许没有那么严密,并不需要有同伙来为杀手打掩护,那么George一个人干的,也说得通。
至于杀手的身份,当然确实存在养猫老太太和她的儿子也是可能的,那就需要George有超强的煽动力,能直接将他导向杀人。
如果认同养猫老太太是Liz的剧本,那么George就有可能是雇凶杀人,又或者这么多年扭曲的接线生涯里存在手里的另一些变态,他跟Andy那么说,纯粹是想让他连死都死在愧疚之中。
但无论哪一种,都不能改变他仍然会被举报的事实,并且他明知道这一切还都被监控录下来了,他之后也只能消失在黑暗中。
1.卧铺车厢个人觉得是最一开始平静的表面下中层躺着的已经是个死人了……否则后面那么多人在车厢里还怎么杀人呢?
所以和另一个医生喜欢乱睡床铺似乎没什么关系?
竞争世卫组织的两位医生一个草菅人命一个最不讲卫生……也是很绝……Reece 简直是活生生的衣冠禽兽……褒义褒义,夸他演技好23332.Christine的12天有点印象,本来以为是病床上昏迷中受现实交织影响的错乱记忆,结果竟然是临终前一瞬间的人生快速闪回……更加震撼和伤感了……3.The trial of Elizabeth Gadge真假难辨,以为的正义其实未必然。
不过指控女巫的女儿女婿也不是什么好人。
唯一的好人是猎巫人之一,但也并没有好报。
这是一个没有三观只有黑色幽默和意外情节的故事。
由于中世纪猎巫行动是臭名昭著的,我设想自己如果下笔,可能不敢写这样一个故事,毕竟会惹上给猎巫洗白而污蔑受害者的嫌疑。
(后来发现豆瓣还真有如此指责的评论……)但是九秘写起来就毫无顾忌……其实我很佩服这样的创作者,讲故事的时候不被那么多的道德评判和价值传递所束缚,才能写出真正放飞想象的好故事。
教化人心是父母和学校的职责,不是文艺作品的。
4.cold comfort巧妙的表现手法:监控镜头,用于营造悬念和表现平行故事线这个故事简直绝了!
够变态!
Andy的失态是人之常情但是悲剧也确实是部分由于他的缺乏职业素养和情绪自控,当然,最可怕的幕后真凶是那个玩弄人们情绪的主管。
reece真是演的一手好变态…这个剧真的是一切三观全都为故事本身让路的佳作啊……英剧的神经质和奇巧构思真的体现得淋漓尽致。
5.nana's party在和小姨子偷情就别玩什么藏人游戏了真的……心不虚么……脱衣舞男身材非常可以……6.降神会妹子是广告狂人里的打字员吗?
还是这么年轻??
向来弄假成真……不是大奸大恶,但却一个个自私到令人发指的人性群像……最后的那个脑袋吓cry,都没敢看……有看了的能告诉我那到底是个啥嘛😂——————一天刷六集欲罢不能,最喜欢E4,其次是1和3 最后夸一下两位编导演三栖的主角,什么叫千面演技啊这就是!
演疯子演精英、演恶心演善良,如此多变的作风、形象、性格,我一天看六集居然毫无违和感,在他们不同角色间跳跃完全不会串戏……而且人家还是导演编剧,绝了……这才叫令人折服的才华啊!
这一集处处都在反讽,少事错其实非常事儿,罐子里的纯白老鼠其实真的是恶魔,双鞋大叔是有棕色外套,可是同时也存在着长着黑色tit的棕毛恶魔,村民们荒谬的言谈其实是真相,遭受各大酷刑的婆婆真的是女巫。
审判会上,各个和女巫相关的村民为了自己的利益控诉着女巫的种种恶行,里面或许有真或许有假,不论内容真实与否,这些人说出这些话的目的都是为了整死女巫以获得自己的利益,在场的法官,坏审判者也都一样,没有人关心真相是什么,大家只需要促成自己想得到的那个真相就行了。
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其实也一样,我们被故事设定迷了眼,一开始就先入为主觉得村民的说辞各种荒谬,漏洞百出,而女巫的辩词听起来却合理得多,于是我们便义无反顾地站在女巫这边,觉得她一定是好人,是被冤枉的。
然后一心往这个真相上靠,同情女巫,憎恨村民,斥责法官。
最后再被编剧狠狠打脸。
一个故事或真或假,而一个事件却可能真假参半,我们没有上帝视角,很难完整知道整件事是怎么回事,所以,在你被打开上帝视角,真的能了解全面事件之前,别轻易妄下判断,毕竟人都是会撒谎的。
第二集一定要看两遍。
第一遍的时候看得迷迷糊糊只觉得剧情混乱不知道在说什么,直到最后一刻才反应过来,讲的是女主Christine带着孩子从超市购物鸡蛋回来路上,为躲避突然蹦出的行人而紧急刹车发生严重车祸,意识尚在时脑海中闪回关于人生的最后十二个瞬间。
短暂回忆里全是她最爱的人。
出现最多的是前夫Adam.从圣诞节化妆舞会两人第一次认识,到约会13个月情人节第一次吵架,到认识两年预备谈婚论嫁遭遇尴尬,到最终决定同居,到已婚孕晚期夫妇手忙脚乱搭建婴儿床,到孩子出生初为人父母,到步入而立之年父亲痴呆宝宝两岁Ada出轨女下属婚姻出现红灯,到爸爸去世夫妻为修复感情选择短暂度假却争吵不断,到最终离婚宝宝开始上学第一天,到万圣节准备开始新恋情Adam接孩子却迟到,到宝宝被烟花烫伤联系前夫,到最后出现幻觉所有她最爱的人聚在一起欢送她:不再老年痴呆的爸爸,和蔼的妈妈,gay蜜Bobby,前室友Fang,复合的前夫,还有天使般的宝宝。
可惜,最后的画面只是她最美好的心愿。
She didn't want to die, yet it's time to say goodbye.
这次看了第二季的第三集,同时又一次验证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这些小剧集不到最后一刻是不会给你全然的反转的,以及你在刚开始观看时就要去摸索影片带有的小细节,这是极为有趣的事情,该集在最后时刻两次反转,从而把它想要表达的东西提高了一个层次,至少在我眼中很好地讽刺了每一个人,如果女巫果非其人的话,我们可能会感叹“哦”的一声,为正义喝彩,但女巫是真的就让结局精彩许多。
这故事发生的背景貌似是中世纪时候的小村庄,那个时代的人们安于上帝的果树园间,对上帝所行神迹的崇拜,以及对魔鬼的憎恨,都是一种犹如尘土般厚硬的认知,而从我们眼中看来似乎这一切均是荒唐,于是从一开始带进女巫之时,屏幕前的我们下意识地下了评论,“这肯定是一个荒唐的审判”,影片从一开始就讽刺了我们,讽刺我们固有的认知,那些证人说的证词,在我们眼里似乎再荒唐不过了,可依照结局来看,似乎证人们无意识中是看到了女巫类似的形迹的,但理性告诉我们这不可能,就如那个悲催的审判员一样,荒谬的结局似乎要从屏幕前跳过来抱住我们说,理性的我们在这场审判中也会被杀死。
法官其实是个不在意女巫是否真实的人,他应和着审判员的话,穿插着调侃与鼓动,真正关心的却是外乡人来到本镇的热度,人流量给旅馆带来多大的增收,他力图促使焚烧仪式的形成,如此他又有卖观看票的生意,归根见底是纯粹的商人,但他却被冠名为法官,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个名号。
两个证人是女巫的女儿和女婿,他们说的证词也许是真的,也许是假的,误打误撞让他们抓住他们的女巫母亲,但真正让他们将母亲置于死地的原因却是宽敞的阁楼,腾出母亲的地方,好让他们的孩子有地方安居。
而被称为“老好人”看守人,在台下背着妻子和女巫发生过性交易,台上却是那么急迫着想打女巫,俨然一派正义的嘴脸,同时他也拒绝为女巫澄清认识他,他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可以不惜牺牲一个女人的性命,可见也不是个“好人”吧,而双鞋的称号也讽刺他背着妻子偷情。
两个审判员的另一位却是个狂热,狠毒,贪污的官员,在火刑要开始前,法官特地要给一拖钱给那个审判员,可见他们早已心照不宣,不管如何也要白纸黑字搞个罪名出来。
他在台上呼风唤雨,变着法子定女人的罪,讽刺的是自己最后却被同伴送上了火刑的柱子上,可笑的是他没有算到自己伙伴“正义的狂热”。
女巫无疑是最大的获胜者了,她看着一个个替罪羊被送上火堆,往后自己就可以真正以死去的身份成为一个女巫,一个传说了,这不是很讽刺,很励志麽,而等待无知狂热的村民,贪婪的法官,无情的好人,自私的小两口的,便是女巫的惩罚吧。
其实我觉得这集讽刺的是被所谓高位者误导和操纵的无知群众吧?
一群从未理解过那些恐怖的人类突然被告知了女巫这个概念,然后再与恶魔等联系在一起,他们便相信了,并拿出来利用了。
法官作为一个仿佛搞笑担当一样的角色,认不得那些工具,把罐子当恶魔,最后还买了女巫帽子。
这些行为看似是在说他的无能和腐败,却足以说明他对女巫这个概念并不了解。
而其他人的指控也都是可笑又低俗,无非是在硬凑那些恶魔之类的话语。
更重要的是当二册提到长乳头的帽子时他们都大笑着,说明他们不相信这样的东西存在,既然如此,他们对女巫又会了解多少?
二册和胖胖,一个审判都还要耍计谋(在伊丽莎白目前撒饼干是为了把老鼠引过去),足以看出来是贪污的骗子,另一个也没有真实的本领,和观众一样凭借情感办公。
最终,对于女巫的无知害死了二册和胖胖,也因此放走了真正的女巫。
看似为了反转而反转,实际上故事本身就足以说明很多事。
而说到底,反转不过是九号秘事给人以惊艳的其中一个原因而已。
沙丁鱼那一集的反转受到好评也同样因为前面的伏笔如此精彩,前一集那个十二天也是带给无数人感动的一集。
不可否认,我们看九号秘事确实是在期待反转,但更多的,是在期待一个完整而又深刻的剧情,而这一集的反转虽然就其本身没有给一些人带来震撼,但确实协助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不是吗?
先说结论:在我观剧前看到很多评论说最后的反转不合理,我观剧后感觉海星,没有太大的违和感。
因为整个剧集逻辑比较清晰,所以我就不重复梳理线索了,只是就剧集中的几个细节给予分析下:1、各方势力的代表:少事村法官派克,从少事村这个村名就可以知道这个村子肯定大事比较少,大家都比较闲很无聊,所以想找点事搞。
正好爆发了伊丽莎白女巫案,所以赶紧进行炒作吸引大批吃瓜群众到来。
法官派克为了炒作此事,特别花费重金请来了两位重量级的女巫猎人前来审判,然后以这个审判案为噱头进行炒作吸引游客观光,甚至在庭审阶段给旅馆打广告。
可见,他完全是把这个事件当作一次营销,这次事件的真实性对他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就是可以那这个事情来进行宣传,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其他村的吃瓜群众:被伊丽莎白女巫案吸引来的众多吃瓜群众,他们也并非真的痛恨女巫,同样他们也只是闲得无聊来看戏而已,他们对伊丽莎白是否是真女巫也并不关心,真的和乌合之众一样的娱乐心态。
伊丽莎白刚开始被押送进来的时候,他们就直接喊着女巫烧死,结果后来被伊丽莎白讲个笑话立马全都站在她那一边来嘲笑女巫猎人。
由此看出,他们都只是来娱乐的。
证人:莎拉和汤玛斯,这两人应该说主要目的还是想除掉伊丽莎白而已,被伊丽莎白所利用,故意让他们看到一些捕风捉影的东西然后来指控伊丽莎白。
他们的本意还是想住到大房子中。
证人:乔治 沃特豪斯,这本身就是因为商业上的打击报复,同样也是伊丽莎白的计划之一。
驱魔人沃伦:从片头的那个铸铁匠案件就可以看出他的风格了,屈打成招,这个职业就是为了钱。
驱魔人克拉克:理智善良正值的驱魔人。
2、伊丽莎白的整个计划布局:在解释整个布局之前,先说说魔鬼为什么要除掉两位驱魔人。
因为从片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来看,两位驱魔人并非有真正鉴别女巫的能力,所以对待女巫根本没什么太大威慑力,魔鬼为什么要设这个局专门杀他们呢。
虽然两人没有鉴别能力,但是驱魔人沃伦有屈打成招的能力。
因为沃伦根本不看什么证据合理性之类的,他主要就是为了钱所以只要感觉差不多就直接给烧了。
肯定冤枉不少无辜的平民,但是也肯定瞎猫碰死耗子烧死了不少真正的女巫。
就是这种瞎搞的做法惹恼了魔鬼所以决定作剧要除掉他们。
但是他们又属于小麻烦而已,所以就只派了伊丽莎白一个女巫来顺手搞死而已。
伊丽莎白布局:伊丽莎白的布局核心就是利用驱魔人克拉克的正直和沃伦的邪恶。
因为克拉克和沃伦搭档,肯定是早就对沃伦的这种胡搞行径看不下去了,但是之前一直在忍受中。
伊丽莎白首先卖给了乔治 沃特豪斯一头牛,然后让牛死亡。
从而让乔治 沃特豪斯对他们家怀恨在心。
伊丽莎白又接着害死了他丈夫和四头牛。
伊丽莎白知道自己女儿和女婿对她的阁楼念念不忘,从而用巫术来放大他们的贪欲,让他们跟踪自己。
然后伊丽莎白又时不时的做出些诡异的举动,例如和小白鼠对话,例如半夜跑到屋外和魔鬼讲话。
我认为伊丽莎白确实让女儿和女婿看到过几次和魔鬼对话的情况,但是看不清晰。
接着伊丽莎白又时不时的勾引鞋匠双鞋,利用巫术放大他的淫欲。
这样前面的铺垫都做好了,就等着大戏上演。
等女儿和女婿忍不住了跳出来指正她是女巫的时候,最后发现证词都站不住脚。
说她和老鼠对话,这只是饲养宠物鼠而已,证据根本站不住脚。
说她出去和魔鬼对话,然而她可以把鞋匠双鞋拉进来,同样这指正也是站不住脚的。
乔治 沃特豪斯跳出来的指正更是无稽之谈,最后曝光是为了商业利益报复。
可以说,所有对伊丽莎白的指控都是没有确凿证据的,而且所有指控人都有做伪证的利益驱使。
最后哪怕是在沃伦的严刑逼供下,伊丽莎白仍旧没有认罪,所以被沃伦强行给判处火刑了。
正是这种明摆着的冤假错案终于让驱魔人克拉克忍受不了拂袖而去。
但是最终让克拉克将沃伦杀害的决心肯定还是女巫来放大他长久以来的不满情绪所致。
伊丽莎白利用所有人的贪欲给自己创造了无辜受害者的形象,然后又利用驱魔人克拉克的正直之心将沃伦干掉,最后亲手解决了克拉克,花费最小的精力达成了去除驱魔人的任务。
可以说,整个布局合情又合理。
第三集看到善良猎魔人呼唤老妇人从藏身处出来我就已经心生不妙。
就像契诃夫的枪一样,剧情进展到这里,老妇在情节上其实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再出现了。
那么既然她出现了,她必然还有一些事要做,至少要offer a blowjob作为call back(果然也有),而以这部剧的习惯来看,绝对不会单纯为了一个call back安排无用情节,那么她必然确实是女巫。
结果果不其然。
老妇确实是女巫这件事上在逻辑上是走得通的。
回望前面的人物刻画,对于一位“普通”的老妇人来说,她在被审判与惩罚的过程中显得过于轻松了,甚至连“有恃”的程度都没有。
这其中的违和感,被编剧利用黑色幽默的荒诞气氛与强权出丑压迫感弱化巧妙地掩饰了过去。
再加上审批女巫的证词也是叙事诡计的一部分,没有人能证明这些事情发生过,同样,也没有人(在这里特指老妇自己)能证明这些事情没有发生过。
所以最后的反转在逻辑上做了充分的安排,非常合理。
但合情吗?
恐怕并不。
猎巫本是一段黑暗的历史,其中的血腥与罪恶至今仍需要我们去铭记。
而当最后一重反转发生后,不光是唯一善良的象征角色死亡带来的不适感非常强,前面所有设置好的每个人黑暗面交织呈现的时代弊病,都被大幅冲击了。
因为巫确实存在了,猎巫也具有了正当性。
这是编剧对自己前面情节的背刺。
如果只是要讲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故事,我认为这一集做得很好。
但我私心总觉得一部优秀的剧集能传达something引人深思,可能要比多一层反转结构更有必要。
不是每集都有趣 甚至我已经对每一季的最后一集产生了阴影
前三中规中矩,构思眼熟;第四集略惊艳;第五集的惊悚点恰到好处;最后的恐怖不知道在说什么。
一口气看完。反转用多了就会稀释故事本身的内涵。
只喜歡第四集。Ep5本來可以風騷有趣的,結果拍成了不知道什麼鬼。
太喜欢了!反转非常有意思,让人拍案叫绝。喜欢车厢和女巫。外婆的排队这集封神!
虽然人类文明史上诸多的文化现象,受各自的历史局限、地域文化传统的约束而呈现不同的特点。但关于那些人类原始本能的特征,例如道德、情绪、欲望都是不分性别、阶级、种族的。这一季主打社会百态,现形那些众人皆知、皆想,却感到羞耻或往往将之美化的事情。现代群像、独立个体、中世纪猎杀女巫时代,E04的做法实际上相当聪明,多屏切割画面相当于更宽广的平行剪辑。
不如叫“编剧教你写反转”好啦?
有点烂啊这一季
当初看这剧是听了影评的忽悠,影评讲每集都是一个小故事,永远让人猜不到结尾,结果看后大失所望,快进看完的,垃圾片。
第三集很差劲,为了反转而反转就失去意义了。
总的来说第二季比第一季好看,而且我觉得这个其实还蛮像英版的世界奇妙物语,比较喜欢这种类型,很有意思;看完两季,觉得主演们真的还蛮厉害的,一直都是两个主角和配角不同角色。
很一般!
又名:阴间幽默故事大赏
为了第三集打一星,不是所有残酷荒诞的历史都能用来“反转”。
照比黑镜差太多了
没找到第六集资源…第一集有屎尿屁之嫌;第二集拍摄手法赞;第三集女巫的故事最有意思,该相信谁是个难题;第四集最后一幕点睛之笔;第五集贺卡上那首诗真妙。
还没第一季有意思呢,都不如看本故事会去。明明是拿别人的点子在那耍聪明,你就不能用点心,拿出一点诚意来吗?作业抄的都不如人家宁浩。
没有第一季惊艳是事实,but, I don't care!!!第一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二集:回光返照太强大;第三集:越是道行高的妖越会骗人;第四集:给别人提供心理治疗的人也有可能心理扭曲;第五集:恶作剧有风险,冒险需谨慎;第六集:别和鬼玩耍,因为人是玩不过鬼的。
失望是会呼吸的痛
还是熟悉的味道,像在读欧亨利的小说,一口气吃几大碗不费劲。我最喜欢第四个故事,感同身受,所以说大家要关爱客服狗啊,每天承受太多负能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