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朋友推荐过乡村2,后来在网上找了来看,结果看了10来集就看不下去了,为什么呢?
因为画面质量灰常差。
这次乡村3一集不落的看完了,为什么呢?
因为是720p的。
当然画面质量并不能绝对的影响一部剧的好坏,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如果画面质量不好多少会影响观看时的心情,特别是焦虑如我之流,不免会想:好剧多的是,何必放在折磨自己眼球的东西上面?
上面说的有点跑题,这次主要是说说乡3这部戏,说实在话,作为一个东北人,很难想象南方人能够看的下去这样的一部作品,这并不是说南方人不能认同东北文化,而是针对这部剧的表演形式。
笔者身边有很多南方的同学,他们对赵本山的小品也津津乐道,对于东北一家人也推崇备至,但是对于这部剧却提不起兴趣。
笔者曾考虑过这其中的原因,最终发现这是由于这部剧鲜明的特点决定的。
乡3的优点在于与其说是一部电视剧,不如说是一部小品剧,因为本山大叔在第2部尝到甜头之后,已经放弃了最初对于本色演出和真实演出的追求,演员的表演也被定位于夸张而底线是不要太过脱离现实,这也就有了刘流的大小眼小沈阳的甩头发等等脱离现实戏剧而显得舞台化的表演方式,使得整部剧显得非常的小品化,整部剧充满喜感。
这种电视剧新类型是本山大叔对于国产电视剧的一大贡献。
本山大叔的团队在商业运作上非常高杆这是众所周知,乡村爱情的相关故事也有作为舞台剧在刘老根大舞台上演出,这种电视剧和舞台剧联动的形式很少有人采用,即便放眼国际,电视剧的衍生产物大多是加长的特别版和剧场版,衍生出舞台剧和小品的实在是少之又少,而前两种衍生存在成本高和难以收回成本的危险,但是舞台剧和小品的衍生就安全的多,既利用了电视剧的人气,又成本低安全,实在是电视剧商业运作的一个妙招。
回归到乡3,这部剧很多东西比之前作都有进步,比如配乐方面,以前存在的乱配乐问题这次有所改善,比如演员的表演,也显得更加纯熟,但是剪辑的功力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本山大叔生病和制作周期过短的缘故,当然这也可以理解。
但本剧最大的硬伤就是剧情过于拖沓,有人说这剧的絮叨程度胜于韩剧,看过之后你就知道所言非虚。
虽然整部剧喜感十足,但是包袱的密度无法适应漫长的剧情,以至于在一件小事上絮叨了半天才等到了一个大包袱,这与小品的包袱密集轰炸和情景喜剧的一步一笑料都没法比。
总的来看乡3是全系列转型的作品,其中浅尝辄止的尝试难免使得整剧有点不伦不类,成就之所以没有超过第2部有很多的主客观原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从这部剧里能够看到本山大叔整个团队的创作实力,如果假以时日,让本山大叔能够在剧情张力上面精雕细琢一番并坚持现在小品剧的形式(而非如乡3一样让步于真实性),那么等到乡4出现,可能就是一部大家都能接受的杰作。
为什么评价是较差是让我看电视剧看的越来越憋气长贵,唯唯诺诺,因为齐三太深夜的一个电话就睡不着觉,这是什么在作祟,官迷?
虚荣?
刘能,为了能让自己当上村主任,使出各种损招,为什么一个官衔就那么重要,让人性扭曲?
赵四,一个平民老百姓,只不过有着一个最朴实的愿望,为了让自己的儿媳妇生孙子,就要忍受刘能的各种压榨,这是为什么?
小老百姓就得受当官的欺负么?
谢广坤,因为家里有了小汽车就在村子耀武扬威,到上海见了世面,骨子里还是对他人的慢慢的不信任,总认为王小蒙跟别人有事,哪个正常人这么揣测自己儿媳妇啊?
总的说来,这是什么农村题材啊?
编剧有没有脑子?
能不能有正常人的思路!!!
这部戏给我的感觉就是男人像女人,女人像男人,不知道真实的东北男人是不是这样的,赵四,刘能,谢广坤,刘大脑袋等等不是男人,王老七是个男人,村主任改选事有点可笑,和当前法律不符,,现实东北的民村不知是不是这样的。
你想知道一个人是不是《乡村爱情》的粉丝,只要问他知不知道赵四的大名叫赵国强就行了。
我不敢自居乡爱十级学者,顶多算一个五级粉丝。
记得前几年的时候,乡爱是非常火爆的贺岁剧,全国各大卫视争相购买版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只能在某视频网站上付费观看了。
我其实非常佩服乡爱的编剧,已经悄悄写到第12部了,那个说自己叫“谢飞机”的小胖仔不知不觉也长成了一个壮乎乎的少年。
乡爱系列剧有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剧情拖沓,可能是为了撑时长,有时候一个三两分钟就能讲明白的情节非得耗上个十来分钟,所以适时快进是我看剧的诀窍。
乡爱说白了其实就两条故事主线:老一辈和年轻一辈的爱恨纠葛。
象牙山的老爷们们除了王老七,没有人不爱谢大脚,直到杨晓燕的出现,大脚女神的地位才有了些微的动摇;而年轻的小伙子们似乎或多或少都对“豆腐西施”王小蒙动过心思。
乡爱里面最出名的三巨头就是谢广坤、刘能和赵四,这三人里有一个逐层压制的关系:谢广坤>刘能>赵四。
其实细究一下,除了人物本身的性格,还有一个隐藏的道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谢广坤自称象牙山首富,人说这话是有底气的,毕竟他家是干实业的:儿子有果园、儿媳有豆腐厂,而且都是发展效益好、对象牙山村有经济贡献的企业。
刘能就没有什么正经挣钱的买卖,赵四好歹有个花圃。
表面上好像是刘能牵制着赵四,但我有时候觉得,赵四只是怕麻烦,不愿意多跟刘能掰扯。
刘能和谢广坤是相爱相杀的欢喜冤家,我觉得刘能除了嫉妒谢广坤比他有钱之外,还嫉妒永强妈比刘英娘好看。
谢广坤最气刘能拿他头发少说事,可是刘能似乎忘了他自己可是一根头发都没有。
虽然平日里他俩打打闹闹、互相吃瘪,但是关键时刻,刘能还是放不下谢广坤。
记得有一回谢广坤落水把耳朵搞坏了,最后还是刘能费尽心思找到一个江湖郎中用偏方把谢广坤给治好了。
乡爱里可以研究的人物其实很多,但我对宋晓峰这个虎里虎气的保安印象颇深,我甚至从他身上总结出了人生职场和情场的“作战经验”。
先说职场,宋晓峰只是山庄的一个保安队长,虽然总经理刘大脑袋是他的表姐夫,但他却没有因为裙带关系而得到丝毫的照顾,为此他颇有不满。
但这个人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非常有立场的,当山庄遇到危机、王木生想要谋权篡位的时候,宋晓峰凭借“过人胆识”和“不二忠心”,最终帮王大拿保住了山庄,也帮刘大脑袋重新坐上了总经理的位子。
宋晓峰此后在山庄可谓平步青云,从保安队长一跃成为办公室主任,到下一季的时候,人家已经坐上了总经理的位子。
由此我总结了:每一个职场菜鸟都要善于抓住机遇,在核心领导面前展现自己的优势,同时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自己的立场。
接下来说爱情,宋晓峰深谙男人有了事业才配谈感情的硬道理。
所以他一边奋力发展事业,一边努力追求爱情。
他对宋青莲一见钟情,在遭到姑娘拒绝之后仍旧不气馁、不灰心,持之以恒、软磨硬泡,对姑娘的生活全方位体贴关照,同时对“未来岳丈”投其所好,将追爱道路上的堡垒各个击破,终于“抱得美人归”。
其实爱情里最难得的是真心,只不过在如今这个浮躁的时代,真心和真情却很少被人珍惜。
今年过年乡爱就要播出第12部了,它将成为我新一季的快乐源泉。
象牙山的故事还没说完,我也将继续从锅碗瓢盆、嬉笑怒骂里体味人生百态,感悟生活哲学。
在这片土地上,这种作品不容易。
有很多描述社会各方各面题材的影视剧,为了变换着手法去教育观众,形式肯定是脑残的,台词肯定是恶心的,结果肯定是杯具的。
中国的大部分影视剧导演,他们手下编剧所创作出来的剧本都是语文考试问卷的命题作文水平,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赵本山的一系列作品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如鱼得水,这个既是一种悲哀,但又是亿万老百姓们的一种幸福。
我觉得 如果单纯的看这部电视剧 还是一部比较好看的喜剧片 不得不承认 赵本山和他的弟子们确实很有喜剧天赋 按照常理来说 以前的一些片子也有很多拍续集的 越往后就越不成功的比较多 不过本山大叔的东西还是很吸引人的 我觉得大家还是应该单纯的享受戏里面快乐和开心 不要总是对什么广告啦 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事斤斤计较 毕竟是别人的事 对吧 大家还是享受剧情吧!
嘿嘿
《乡村爱情故事》,反反复复就是刘能与谢广坤赵四斗法、刘英怀孕、小蒙办厂、王天来搞对象,还有一个贯穿三部的主要内容线索——谢永强的果园。
我太佩服永强这哥们了,一出现就会令大伙和他一起“憋”,我真怀疑谢广坤怎么能有这样的儿子?
当初谢广坤逼他放弃小蒙,转和香秀好,他也委屈接受,却对香秀不冷不热,对小蒙扯不断剪还乱;后来去姐夫学校当老师,整天魂不守舍;三部中,果园出现困难,他就整天不声不吭,一筹莫展,在果园边上或站或蹲,就是一个硬“憋”呀,不知这哥们从小心理有阴影,还是性格有缺陷,思路有短路还是沟通有障碍,棉花套似的性格堪称“中华憋精”!
纵观本山先生的作品,似乎他很喜欢这些烟不出火不进的角色:1、君不见《刘老根》中的韩冰董事长,一副阅尽人间春色、内心不起波澜的表情,永远定格的一种微笑、一个声音、一个眼神、一个语调贯穿始终,我总感觉他就像《西游记》中下凡帮助唐僧的菩萨一样下凡帮助刘老根创业来了。
2、君不见《马大帅》中马小翠,集失信、缺德、无耻、少义、冷酷于一身的“五‘堵’”俱全之异类。
她仿佛就是为了给观众“添堵”才出现在剧中的,其言行举止所作所为无不让人感到郁闷和窒息。
(马小翠这几句为转载,具体详解可问百度)。
回到这三部《乡村爱情》,原以为前两部的王小蒙也“憋”,说话永远都是不正视对方的眼睛,大气不敢喘,但是她毕竟“憋”的是骨子还有那股倔劲,第三部毕畅版的小蒙眼睛倒是风情万种,眉目间都能说话,但是她和已经胖了的永强怎么看都不像人间夫妻,你看李大国和香秀、刘一水和谢小梅,这才是真实生活中的两口子,而小蒙和永强,是传说中不食人间烟火的梁鸿和孟光,这种生活也只能是小蒙和永强能够享受的了,我相信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多数都会崩溃。
随着前29集的拖拉,最后一集飞快的草草结尾,看来是准备继续续集,我真诚的希望永强哥哥以后憋出点爆发力吧,让观众们喘口气,都憋三部了,再憋下去你永强倒是还能憋,但是我们可要疯了。
赵对于东北农村的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主人公刘老根抓住机遇,开办龙泉山庄,最后成为一名成功的农民企业家,从而“先富带动后富”,使整个村落实现了共同富裕。
纵观来看,这是一部歌颂改革开放的经典作品,是将政治建设与农村题材结合的典范。
另外,官员的形象在剧情中占了很大比重,也有一部分贪官污吏是主人公进步的主要阻力,只是最终邪不压正,他们被新兴资产阶级与清廉的党政干部联合打倒。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质量很高的连续剧。
情节不是强项,但是那些原汁原味的演员,那些真是的房屋田野,淳朴的人跟事,比起那些做作的演员,闷屋子里憋出来的剧本凑活成的其他的连续剧要好太多了。
有些连续剧,听了几句台词就不想看了。
看看这个剧的台词跟演员念台词的功力。
没得说。
台词不啰嗦,演员念的自然,拿捏的极好。
演员的表演更没得说,那些背着手走来走去的样子,像极了真正的乡里人家。
一部乡土题材的电视剧,不去贴什么主旋律,不去讲什么苦大仇深,不去用什么人性丑恶对比有些人的伟大,不去讲什么可狠的愚昧落后, 就这样平平淡淡的给人带来欢乐, 不好吗?
我是北方人,我婆婆是南方人两个人在沙发上看的笑声不断,以为第三部会越续越没内容,没想到老赵的班底续出来的剧,并没让人失望,反而填了更多新的笑点.一部电视剧你期望它什么呢??剧里的每个人物特点还是那么真实,鲜明. 贴近生活.可狠讨厌一点也不可爱的谢广坤,滑稽坏却幸而不聪明的刘能,亲家的关系等等等等虽然有时有点"磨叽", 但看起来还是常常让人忍俊不止.第三部务实的不换主题曲,不换背景乐,味道不变一部聪明的续集好剧.
老俗了,老没意思了,我还纳闷,为什么我爸妈都特爱看~~
不管怎么样,看哪集,都有笑点
补标。
我怎么那么不喜欢毕畅呢?
跟奶奶一起看的……
本片就像一锅东北的酸菜白肉血肠,南方人可能会吃不惯,但请不要说它难吃。
我现在只剩这么点下里巴人的小趣味了
刘能最嗲了
换蒙了.. 特别喜欢广坤..
肉眼可见的最后
小蒙换的不好。
从哪个方面讲, 这都是一 部值得看一下的电视剧
这部香秀最好看
一个字,俗。农村里的事情还是有其可信之处,但是为什么拿身体缺陷取笑?不能忍。
这是2013年我最喜欢看得电视剧,每天和女朋友在家里躺着看,乐趣挺多的,人物个性十足,都有各自搞笑的方式,刘能,赵四,……
导演价值观崩坏,误导观众。
没了王木生还真是少了好多笑点啊!
被随后播出的范伟主演的老大的幸福爆了。。以后就是乡村爱情各种曲了。。
最好看的还是马大帅
第三部……白清明真帅啊,谢广坤真烦啊,就能真可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