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承认这个题目取得太大了。
其次,我想说说这部剧。
故事讲述了不同时期四代女性的婚姻命运。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清末,魏瑜凤和家中厨师余赐青梅竹马,最后却仍听从父母之命嫁给纨绔子弟汪毓麟。
即使最后丈夫离家,瑜凤和余赐重逢并共同创业,两人也都恪守礼仪,没有越轨行为。
两个人之间真的没有爱了吗?
其实不是,只是在那个时代,瑜凤必须这样做。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正值战乱,颠沛流离间多少家庭生离死别。
自由恋爱的子君和吉祥也没躲过命运的安排。
最后子君独自抚养女儿长大。
第三个故事大概是改革开放时期吧,女性意识逐渐崛起,不再甘愿做家庭主妇。
所以慧珍背着丈夫戴立仁找了工作,没想到最后成了立仁的上司,致使两人的婚姻出现危机。
慧珍的觉醒,立仁的不解,正是那个时代两性的矛盾。
最后一个故事来自现代,我得给佘诗曼点个赞,演惯了大家闺秀名门淑女,终于突破了一次。
戴思嘉真的是新时期的女性啊,她抗拒婚姻,她与男友方家安同居,她未婚先育。
时代给了女性一定的包容,给了戴思嘉成长的空间。
最后,四个不同的时代,四个性格迥异的女性,四个婚姻结局,四个命运。
这就是凤凰四重奏。
以前看着乐呵,现在回头看,真的特别有教育意义第一代,封建时代,男的无能,女主辛苦持家,尽管这个家对她不好,但是旧思想根深蒂固,还是服从命运,千辛万苦,一生不得幸福第二代,民国,女主主动追求幸福,男女主总算在一起,却被命运浪潮又分开,国家不存,谁守得住小家第三代,仍旧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大流趋势,然而女主勤劳又独立,不止是在家做家务,抽时间把各个国家语言包括小语种都学了个遍,然后就有了后面的话语权争夺以及制衡,很有意思。
第四代就很写实了,女主自强自立,不贪金钱,然而男主即使喜欢她也是当做宠物一般,爱情终究不能让一个富商娶啤酒妹,什么时候男主真的爱上呢?
女主成了凤凰楼老板娘的时候。
第一代告诉我们,女人的思想决定命运,第二代告诉我们,时代的命运决定个人命运,第三代告诉我们,做人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勤奋好学,第四代就更有意思了,女人要自强自立,自己根子扎稳了,才能吸引优秀的伴侣。
能够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是一件最幸福的事,所以你一定要好好珍惜,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不要轻易放弃,只要你爱他,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凤凰四重奏》今天看完了《凤凰四重奏》。
阿佘美女就是美女,怎么样都好看。
记得当初拍片的人选她来演,就是觉得阿佘无论古今都很适合。
果然看完四个扮相都很美。
还记得《YUMMY YUMMY》中有人这样赞扬阿佘:“她有明星的光芒,可是又没有明星的架子,亲和力十足。
”真的是如此。
四重奏中我比较不喜欢的是第三个故事,无论讲话还是行为举止都有点傻傻的。
特别是马德钟的造型,太傻了。
搞得我后来无论看什么都觉得马傻傻的。
弄的我都看不下去了,所以第三部没看完。
第四部陈健锋好可爱!!
要是他喜欢的是佘就更好了。
终于看了这部剧啦 除了画质有点嫌弃之外 我觉得无论是剧情还是演技都无可挑剔 最初是在【恋爱季节】的评论下第一次听说的 那就像恋爱季节那样分四世讲吧第一世真的太惨了 我以为瑜凤不会就范的 还是低估了封建势力 真的 十二少的剧情开始还好像《活着》 想不到他比福贵更垃圾 我是真的真情实感要被气死 真垃圾 最后瑜凤虽然死得有点可惜但我觉得早日脱离苦海还是万幸第二世虽说子君的命也没有多好 但和瑜凤比起来真的好太多 而且很惊喜的是可以看到年轻时候的姚子羚 肥嘟嘟的太可爱了 和李吉祥的爱情真的是九曲回环 山路十八弯 最感动的就是最后一集吉祥说起打蜘蛛时机智救了他们两个人 他们虽然很可惜最后还是不能在一起 但我忘不了吉祥的一句“子君,有国才有家。
”很触动第三世天啊我全能的慧珍啊 太厉害了吧还是个好好老婆 这一世的画风就是挺轻松的 还看到了马蹄露!
太好看了 以后我不允许别人说马蹄露不好看!
戴得仁虽然是个大直男但是他和子君就很相衬 我没想到陈山聪居然出道这么早 觉得tvb就是厉害 兜来兜去都是一个圈子的人哈哈哈 蒋志光也是 原来拍了那么久的戏了 太敬佩这些老艺术家了吧 很放心的一个happy ending第四世其实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一世 太多太多甜甜的地方了 虽然思嘉是个放荡不羁的女子 但她不会忘记心中的正义和尊严 坚强果敢 最后面方家安在她睡觉时候偷亲一口、思嘉为他扣扣子真的是甜到爆炸 我终于知道佘佘为什么可以在使徒里演一个这么chock的女子了 原来真的是演技好 夺后之作没得说 希望tvb有空把画质更新一下😭
觉得马德钟演技真的不错,越来越帅了啊。
陈健锋也不错的,只是一开始的二世子确实惹人厌,还好后来的厨子也很可爱,还是赢回了前世他输掉的那双筷子了啊,呵呵,皆大欢喜
一个家族生的四代都是女儿,一直到第四代生了儿子才打破这个规律,同一对男女主用四代人的故事,展现了每一代任都有不同处理事情能力和风格,其中好喜欢第三代第四代的剧情,第三代的故事女主性格挺温柔的,后来在和男主老公的事业上比了一下。
后面的结果还可以。
而到了第四代男主是个老板每干一件事都是按秒计算的,包括谈恋爱在内,在和女主谈恋爱的时候,才刚刚和前女友分手,后来和女主谈了一段恋爱后分手了,女主才发现自己怀孕了,这一代女主的性格比较开朗外向有什么事都勇敢说,分手以后开了一家餐厅,把自己家族的故事都展现的告诉这一代人,自己带孩子,男主知道了有了孩子,想先把孩子要回来,接着和女主的复合也变成了追妻的辛苦,看起来挺爽的
以下内容严重剧透,行文夹杂粤语,慎入第一代故事 清末 瑜凤和余赐自幼青梅足马,早已互生情愫。
可惜瑜凤为了挽救家族,嫁给了十二少汪毓麟。
盲婚哑嫁,对方还是个不争气的败家仔,婚后生活可想而知。
最终败家仔将家产败光,余赐想带瑜凤私奔,但瑜凤重情重义,不愿离开,余赐也为瑜凤留下,共同开设凤凰楼。
家道中落之时,十二少都收心养性咗一排。
可惜凤凰楼愈做愈大,十二少又开始故态复萌,还染上毒品,最后失踪。
瑜凤生下了十二少的孩子,与余赐一起打理凤凰楼,他俩早已是精神伴侣。
可惜碍于世俗,他们没有真正结为夫妻。
最终在瑜凤回乡探望父母的火车上发生意外,德善带着子君离开,瑜凤和余赐返回事故现场寻找对方,遇到爆炸一同丧生。
在这个故事里,瑜凤一直都当汪毓麟是丈夫,即便他为了拿钱买毒品将家里搞得乌烟瘴气,还偷了孩子身上的金器,她还是把这个人渣当丈夫。
古代女人的悲哀,盲婚哑嫁,从一而终。
就算嫁的是人渣都没办法脱身,只能继续糟蹋自己。
汪家家道中落之时明明有机会离开,她的留下,是重情重义,也是封建礼教束缚。
瑜凤是四代女子之中最聪慧最有能力的人,却也是过得最痛苦最压抑的人。
第二代故事 五四时期思想大胆开放的女学生与爱国青年男教师。
这个故事没有认真看,只知道李吉祥碍于师生身份和家里定下的指腹为婚的未婚妻,不敢接受子君的感情。
子君大胆求爱,不屈不挠,最后还跟吉祥私奔成功。
日子过得虽苦,却也甜蜜。
可惜吉祥为了革命事业离开了子君,子君至死都没有等回吉祥。
其他的等看完了再评价。
这一代比上一代进步多了,无惧家里人的反对、世俗的眼光勇敢求爱,居然还敢私奔,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啊,腐烂了的帝国在那个时代得到了重生的希望,人们不再安于现状,而是为自己、为国家争取生机。
第三代故事 七十年代(大概?
) 香港那个时候的香港,男尊女卑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奉行“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男人在外工作养家,女人则负责照顾家庭,打理家头细务。
男人普遍看不起女人,觉得女人“干不了大事”,就该就在家里,不要跟男人“争食”。
男主角戴立仁是典型的大男人主义,他的确对慧珍照顾有加,但坚决不让慧珍出去工作。
即使慧珍表示她能学的都去学了,她在家真的很闷,很想出去工作,立仁也不允许。
慧珍因为才华从一次兼职变长职,成为广告公司的一员。
这份工作她越做越开心,一开始千方百计瞒住丈夫出去工作,后来不幸穿帮,被勒令停工后十分苦闷。
后来两家公司合并,慧珍成了立仁的上司。
立仁和老公团的大男人主义导致他们不停做出挑战太太团底线的事情,太太们纷纷提出离婚,老公团用尽浑身解数哄回老婆,只有立仁拉不下面子求和。
后来帮助慧珍拿回凤凰楼,才终于和好。
另外三位老公都各有缺点,也真的想要召妓,立仁只是因为面子才扮得跟他们一样。
立仁的缺点只是大男人主义和好面子,因为这两点,导致同慧珍的误会越来越深。
慧珍从一开始的温柔体贴小女人,慢慢发展出自己的事业,步步高升。
从一开始想要事业家庭两兼顾,到因为对立仁失望专注于事业。
可惜考验立仁当过一段时间家庭煮夫后,感动于立仁的努力,又高高兴兴地打算回头做家庭主妇。
虽然立仁打消了她的想法,最终家务两人共同分担,但也反映了慧珍“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实际上并没有变过。
她有能力当个女强人,不过面对一个好面子的老公,她选择照顾老公情绪,无视自己的需求。
第四代 新禧年 香港戴思嘉是一个大胆开放的女性,表面玩世不恭,实际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
她对婚姻不屑一顾,感情上十分潇洒,合则来不合则去。
方家安婚礼上惨被新娘抛弃, 晚上酒吧买醉,被思嘉打救找回场子,两个寂寞的人一夜欢愉。
原本只是一夜情,后因方家安好面子在母亲面前假扮其新婚妻子,日久生情。
然而两人的背景、生活习惯相距过大,思嘉是啤酒妹,不上进爱玩闹,而方家安是行业精英,生活克制严谨。
交往前期的一点小摩擦可以因为甜蜜的爱恋互相包容,可当恋爱进入疲惫期,双方的问题都被无限放大,一点小事就大吵特吵,两个都是骄傲的人,没人愿意退步,只能走向分手。
分手后思嘉才发现自己怀孕了,没有告诉方家安自己把孩子生下来,还成功重开凤凰楼。
一年后两人重遇,经历一系列误会后复合,感情长长久久,思嘉却始终没有答应方家安的求婚。
结局时方家安在礼堂等思嘉,她可能去了,也可能没有,而这并不会影响二人的感情。
两人最初在一起时身份不对等,男高女低,周围的人对他们不看好,方家安也受他们的影响睇低思嘉。
后来再见时才算门当户对,思嘉长大了成熟了,有了自己的事业,眼界也放开了,方家安与她处于平等关系,思嘉不再需要为爱情妥协,反而是方家安需要向她低头追回她。
说明女人有自己的事业很重要啊。
在“性观念是否开放”这个话题上,这个故事讨论得蛮多的。
思嘉的好友玉贞感情上玩得大且拜金,一脚踏几船,同有妇之夫以及表兄弟同时保持男女朋友关系。
后来因为疑似得艾滋而收心养性,同鹏鹏修成正果。
思嘉的姑妈一家看似卫道士,对思嘉诸多挑剔,实际上姑丈包二奶,表姐夫觊觎思嘉,表哥金玉其外其实业务能力麻麻。
姑妈打算离婚时,子女口吐恶言,离婚后也被街坊指指点点,只有思嘉支持她。
舆论环境对女性十分不友好,女性还给自己戴枷锁,既蠢且坏。
四代的故事里,第一代最憋屈,第二代悲壮,第三代轻松搞笑之余引发对夫妻相处的思考,第四代最洒脱,也是我最喜欢的。
讲述四个不同年代的爱情故事,由同一对演员马德钟与佘诗曼分别饰演四个年代的男主角和女主角,从而突出男性、女性、男女关系以及婚姻的地位在不同年代的变化。
“四重奏”每个故事都各自独立,在短短七八集内完满地表达起承转合的变化,情节紧凑。
第一代以清末年间一段盲婚哑嫁婚姻作为故事之序幕。
第二代女主角汪子君是“凤凰楼”创办人瑜凤之女,是个性格佻皮活泼的高中女生,暗恋一个热血青年教师李吉祥。
第三代的女主角白慧珍是第二代主角子君的外孙女。
慧珍是个精明能干,充满活力的女人,不过其丈夫戴立仁偏偏就是个爱面子的大男人,立仁认为“男主外,女主内”,所以婚后不让妻子出来工作。
第四代的女主角戴思嘉是第三代主角白慧珍的女儿。
女主角戴思嘉是个啤酒妹,性格独立自我,感情生活开放但是有底线,同时下大部分年青人一样,思嘉对婚姻抗拒,至于男主角方家安,就是个要求严谨的会计师,做事按部就班有计划,两个性格南辕北辙的人邂逅相恋,接着同居。
四段不同时代背景里性格迥异的女性,展现近百年间女性的婚姻与爱情及其地位的变化。
昨晚把凤凰四重奏从10集开始又撸了一遍,因为我对第二代第三代的故事记忆模糊,第二代只记得看到两个人私奔,第三代只看到一段两个人争论女性应不应该有事业,第一代的悲剧不忍心再看,第四代是真的很启示我,还是很高兴在不到十岁的时候看过这个剧,“拍婚纱照一定要有新郎吗”“生了孩子就一定要结婚吗”这两句话在我的女权意识觉醒之后,恍然意识到原来小学时候就已经被港剧这样启蒙过了。
上一次看凤凰四重奏,是18年夏天阿佘又凭娴妃爆火,有朋友来安利,我顺势反向安利了一波阿佘的港剧,尤其是凤凰四重奏,但是当时并没有从头到尾再看一遍,安利的重点也落在第四代的故事上,那时候才发现,原来小时候已经看过那么多独立女性的故事。
当然,小时候看过那么多港剧,像思嘉这样的女主角还有很多,只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对她印象最深刻。
昨天再看,看到思嘉这段的时候已经困得睁不开眼睛,而且我的初衷是看完第三代就行,弥补一下小时候没看过二三两代结局的遗憾,可是第四代开始了,还是忍不住看下去。
思嘉完美继承了她们母系祖辈母辈的聪慧坚韧,精神人格上完全独立,像伍尔芙的那句,女人从她的祖母、母亲身上看到自己的命运。
现在再看感到很唏嘘,我并不认为KO是一个优秀的伴侣,他对思嘉的态度一直都是高兴的时候逗逗玩玩,不高兴了就离开,虽然他远赴上海之前悄悄资助了思嘉,但是我始终觉得,他没有能够从精神层面和思嘉共情,他始终是轻视她的,她的古灵精怪热情似火在他喜欢的时候是灵动,不喜欢的时候是轻浮浅薄,所以他看到阿吉在他家的时候问都不问就摔门而去,看到思嘉的朋友在他家聚会直接当面发火(我知道他隐忍了,是在有人把蛋糕扔他脸上之后才生气的,但是如果两个人同居,不应该先对这些完全可以设想到可能会出现的状况先沟通吗?
这里两个人都有问题,毕竟房子是他的。
但是我会很反感这样的一个人,如果他真的平等地看待他和思嘉,就不会以一种高姿态去对她了吧)。
小时候印象深刻的跨年夜,他和欣在上海419,思嘉在香港生孩子,昨天看这段好像有删减,没有419了。
虽然思嘉复兴凤凰楼的这段怎么看都金手指过猛,但是毕竟人家一两集里完成了这种壮举,比现在很多浮夸创业剧来说至少短,对观众的眼睛和大脑都挺好,何况前面三十集已经铺垫过当初凤凰楼在北京多么了不起,也有思嘉按菜谱做菜得到好评的前提,所以这段创业进度条飞快是有合理化的。
说一下我不那么喜欢KO的另一个原因,是在这段关系里他没有肯定过思嘉,也就还是之前说的,轻视,只不过这里我想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泰哥的成功学虽然看起来是那种骗子,但是在他和思嘉的关系中,他的激励是正面的,他让思嘉重新树立起信心,并且有勇气自己来做计划推介,虽然如果没有KO的默默注资她们这项目也不能如此顺风顺水,可是对于思嘉来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勇气和信心是更难得的东西。
但是这种勇气和信心,难道她会从KO那里得到吗?
我觉得不会。
甚至连泰哥攒局跟他谈合作,他也只对思嘉冷嘲热讽,我知道这里可以解读为吃醋,但是他也带了欣(他心目中原来的完美妻子,他想要思嘉成为的那种女人),就许他阴阳怪气吗?
他只想规训她,让她变得优雅得体,成为他带的出去甚至带出去有面子的完美太太,而且在他高收入的加成下,思嘉大概率会被迫变成家庭主妇,虽然我们知道,对于求婚,思嘉完全不为所动。
但是如果有一天,糖衣炮弹奏效了呢?
那就是俗套的洗手作羹汤了。
所以我还是很喜欢对思嘉的刻画的。
最喜欢结局,她对结婚完全不动心,这要放现在,KO一定会在教堂等到她的,有情人终领证。
她太清醒太有主见了。
而且我觉得KO对思嘉后续的穷追不舍,很大原因是因为有孩子了。
我不认为他终于被思嘉的魅力折服,他依然不理解她,不然为什么会理直气壮想当然认为思嘉会来结婚,她明明跟他说过好多次,明明白白,他是不想听还是觉得不重要呢?
以及最后一集,我觉得有删减,所以剧情不连贯,印象中阿吉偷偷留下了那件衣服,并且抱着衣服偷偷暗恋KO被思嘉还是KO撞破,反正KO知道了吉的取向,不然没法解释他怎么本来对于思嘉和吉的关系耿耿于怀,后面突然不在意了(现在的版本只有吉对他说,你好好把握思嘉,这段完全不足以解释KO的态度反转吧),而且为什么厨神大赛吉会因为KO没来而焦虑走神发挥失常,这段在偶像剧里不都是发生在男女主之间吗?
突然来这么一趴,很怪的,这里有什么好删的啊,真是敏感。
包括KO迟到,这里之前很合理应该有一段,KO知道了吉对自己的想法,想避开他,而且吉知道他知道自己的想法,不然吉失落什么啊。
真是的。
反正思嘉的爱情观婚恋观真的对我启发很大。
小时候看的一部剧,当时没有回放,只看了第三代,觉得很欢乐,也是第一次知道了“大男子主义”这个词,疫情期间某天心血来潮又扒出来看。
总的来说四代故事讲得都还不错,既有套路又有惊喜,四位女性塑造得各有千秋。
第一代:瑜凤有智慧、重情义、太隐忍,看得有点难过。
印象深刻的情节是:每年生日送生肖泥人。
小时候多喜欢这种小礼物,现在却在考虑克重、大牌,唉。
第二代:子君我觉得爱情吧,三观相投、相互喜欢,考虑清楚、盈亏自负就行了。
这一代没有以私奔告终,反而花了很多笔墨在私奔后的茶米油盐上。
母亲病重隐瞒造成的夫妻隔阂、天冷了不再揣着捂手……夫妻之间一定要多沟通,坦诚以待,一起分担,知足感恩。
最打动的情节是,躲蜘蛛和被人质时,“一二三,头往左”的默契。
第三代:慧珍老公团其他几个真得好无语啊,慧珍这一对儿倒不算解不开的结。
夫妻之间要信任,坦诚,理解,换位思考。
打动人的情节应该是一开始慧珍做家庭主妇,摆拖鞋、挤牙膏、挑衣服、做早餐、读报纸……事无巨细的家务吧。
还是现在好,各类家电普及,家务少了太多。
科技改变生活,女性要多思考并努力追求活着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代:思嘉女主这性格太讨喜了吧,还有笑声真得好好听呀!
花男人钱不是天经地义的!
喜欢你的人根本不需要可惜讨好!
2020年,祝福武汉,祝福中国,祝福我们!
第二段鲁迅的故事好可爱啊。不过编剧真是黔驴技穷了
貌似每天吃吃晚饭的时候看的=。=
不错嘛~佘诗曼和马德钟很有爱
见不同年代女性地位与想法的改变。
TVB真不容易,能拍出那么幼稚的戏。
tvb啊tvb
这部剧的立意超级好,四代女主人设和观念都随着时代发展而进步。一代晚清时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二代民国时期大胆的追求爱情,三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愿意继续做家庭主妇,四代世纪初不愿意被婚姻束缚。四代三十集讲完,编剧大大神仙!!!
四个不同年代的角色阿佘演绎得很好。
能看到很多文学作品的影子,比如活着、胭脂扣、红白玫瑰、鲁迅个人传记等,节奏飞快但缺乏细节交代,像流水账赶过场,加上有些剧情强撒狗血,只能说有些可惜,不过在一切求快的tvb,都可以理解。其实很适合翻拍,但一考虑现在这个市场环境,感觉不翻也挺好的。
第四個故事裏三苗演gay~嘿嘿嘿嘿!
这个剧诞生的时候是2006年……探讨的就是女性觉醒和独立自强的话题了……那时候的我,还幻想着一个王子从天而降将我拯救……真的是为时代汗颜……
为了女主演扣一颗星~
编剧不错,蛮有新意的~~四代人不同的婚姻观,虽然第四个故事夸张了点~~
为什么是马德钟,苗苗呢苗苗呢,颜控哭了
为戴思嘉给五星真的是我心里的女性楷模了爱钱但不贪别人的钱,就算是另一半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正确”的事坚持自己的快乐不理会世俗眼光不为了锁住一个男人而选择婚姻自信且自得唉,真的羡慕了。陈键锋输掉又赢回来的玉筷子这个很he了。哈哈
佘诗曼的演技在这部戏里面真是完完全全的表现出来了,四种不同性格的人,不愧是用这部戏拿了当年TVB的大奖
拍这种片子真的很毁演技
马德钟 + 佘诗曼 =JP
不喜欢.
题材策划很有意思,但是剧情真的又慢又无聊。坚持了一半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