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大结局了。
其实交不交代罗曼最后到底和谁在一起已经无所谓了。
她穿着张灏送的裙子在圣托里尼的海边回眸一笑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至于新好男友修齐学长,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比起爱情,最多的应该还是亲人的那种情感吧。
在爱情里没有先来后到,爱上了就是爱上了。
其实压抑自己的情感很痛苦。
与其痛苦和难熬,不如敢说敢做。
有人说,不能抢兄弟的女朋友。
其实张灏没有,他只是认清了自己的心,既然这样,那么两个相爱的人为什么不能在一起呢?
罗曼在张灏回美国之后一个月就休学去了国外旅游,只要懂她的人都知道她一定去了圣托里尼,因为那里有他深爱的人的最美好的回忆,那个夏天发生的所有故事,也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即使当时的女主角不是她。
舒晴和张灏,虽然心里都住着彼此,但之所以关系理得这么清楚,是因为他们都懂得放手来成全对方的幸福。
一年之后,所有人都换了新的发型,新的装束,变化最大的是罗曼。
因为她最后终于明白爱不是勉强也不是为难自己。
听到张灏声音之后的回眸一笑真的很美很美。
不管怎样,很庆幸九天的时间追了这部剧。
让我看到了初恋最难忘的瞬间,也感受到了这个夏天不一样的清凉和温馨。
我不确定以后的我会不会有一次轰轰烈烈却又平平淡淡的爱情,但我敢肯定的是,这部剧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甜蜜,更多的还有对于青春的收获和感悟。
有人说结局不好很揪心。
可我觉得这就是121最好的结局,简单,真实,而又美好。
感谢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
结束了。
真的结束了。
一切都结束了。
就像做梦啊,27集,如梦初醒璐璐,这个夏天,我最想跟你牵手,轻吻你的脸颊。
谢谢你的小傲娇,谢谢你的小脾气,谢谢你的小优雅,谢谢你的小美丽,谢谢。
谢谢你带来的美好。
其实,每一次结束都是最好的开始,期待你更精彩的绽放!
爱与恨没有绝对,就看一个人的心灵够不够宽广。
爱情的真谛,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一起的过程,是最要的曾经!
「我爱你」尼坤啊,这个夏天,我最希望有个人能陪在你身边,大声说"我爱你",我真想守护你。
谢谢你的动情,谢谢你的拥抱,谢谢你那么用心的学习中文,谢谢你很努力很努力的演戏。
跨行不容易,希望以后有机会看到你更多更精彩的好剧,像<<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一样,带给我们美好,期待,不舍。
和赞叹。
当你的眼睛眯着笑,当你喝可乐当你吵,我想对你好,你从来不知道。
想你,也可以成为嗜好。
「I want to stay with you for a long time」劲夫,这个夏天,我最想紧紧拥抱你。
谢谢你一直坚持最初的梦想,谢谢你一直默默守护属于你的爱,谢谢你在罗曼伤心时惦记她,想着她,安慰她,陪伴她。
我想对你说,却又害怕说错,好喜欢你,最懂你的人总是会一直在你身边,默默守护你。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文文 ,这个夏天,我真的好羡慕你。
谢谢你的白衣长发,谢谢你的温柔牵挂,谢谢你的怀旧情结,相信最后的你。
很怀念你,那么执着,敢爱也敢狂奔。
不怕路途遥远,走一步有一步的风景,进一步有一步的欢喜。
幸福。
在路上。
「在一起」高考的作文题目都是青春不朽呢。
我常问自己啊,青春。
难道真的不朽吗?
看完了结局,长舒一口气,直到这时我才明白,一切故事的落幕,都不是想要的设想的完美,而是残缺的挚爱。
某时,走在路上,想起过去的某个片段,某个人那时的容颜便突然从长日的麻木中清醒,突兀地落下泪来。
若能回头重活一遍,那些从前,再也不会挥霍。
青春。
不就是这样?
后悔,然后追寻。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持无恐」止不住想起从前无人问津但自由快乐的夏天,虽然青涩匮乏,但至少有爱的幻想,那样的时光曾花般短暂绽放。
不埋怨谁,不嘲笑谁,也不羡慕谁。
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做自己的梦,走自己的路。
时间在变,感情在离合,我们终究会渐渐习惯了淡视云起云落,静看花开花谢。
<< 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从播出到完结,9天。
整整九天。
我想是做了一个九天的梦。
我不愿意醒来了。
没有你的日子,我真的会很难过。
这个夏天,短短的七月,谢谢有你。
回首遥望这般美好,动人,可贵,又真实!
我爱你。
真的。
谢谢你带来的一切。
感恩你给予的美好!
<<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I love you forever。
二分之三的夏天,比一个更久远。
《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看完了,起初一直在想标题的意思,后来我有了自己的理解——二分之三的夏天,比一个更久远。
我觉得“夏天”就是青春的象征,它虽没有“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也没有“秋天”硕果累累的收获;更没有“冬天”银装素裹的壮观,可她有她独特的活力,一种热情似火的冲劲,一种努力踏实的干劲,一种拼搏向上的闯劲,这就是《夏天》所呈现的给我们的价值观念。
这部青春剧包含了友情和爱情,两个宿舍,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特点。
女生宿舍——霸气外漏的女汉纸罗曼;天天嚷嚷减肥的冰冰;奋战读书的学霸宋青;爱美自恋的婷婷。
男生宿舍——成熟稳重的知心哥;嬉闹笑玩的张灏;不爱洗澡的汪民强;寂寞空虚的俊才。
我想,这样的组合,在现实生活的大学校园里并不罕见,甚至每一个宿舍的成员都有这些人的影子,他们是真实的组合。
这部剧很真实,很贴近大学生活,在图书馆打工、组建乐队、去乡村支教等等活动,都是在我们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出现过的事情。
对于罗曼。
想说的有很多,她是一个性格大大咧咧,不爱打扮喜欢用吼的方式来交谈,对面包情有独钟的女汉纸。
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她一个人当两个人用,除了图书馆的工作还去酒吧打工,在这方面,罗曼是挺值得我们学习的,放下面子,踏实工作。
其实,罗曼是幸福的,尽管她有那么多的小缺点:爱吼人、爱无理取闹,但她周围还是有守护在她身边的知心哥,她也是最纯洁善良的一个,每次对张油条吼完,都会发现自己错了,马上就去道歉。
这部剧确实是初恋的味道,罗曼最初喜欢上张灏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行为,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女生的真实体现,不经意的望着他发呆、脑海里会止不住对他的想念、会在意他所提出来的一切事情、会主动关心有关他的一切情况、当他与别人约会时心理会止不住的难受、遇见他时会心跳加速、跟他在一起会紧张到说不出话来、表面上装作不在乎,背后却偷偷为他做很多傻事等等,这一系列的表现,都是,我们最初喜欢一个人的模样,这是属于青春恋爱时期的专属模样,很真实。
记得罗曼听到张灏要走的消息,躲在床上哭的时候,我也哭了,因为我想到我自己的故事,那年高一,和喜欢的人以后都不在一个班了,那晚的最后一个晚自习,我哭了,他不知道。
从罗曼身上,我看到了以前的自己,我的青春里有罗曼的影子,大概,每个人都有吧。
印象最深刻的是罗曼表白的那一幕,堪称经典,确实属于女汉纸特有的表白方式,她硬撑着讲一句“我喜欢你”扩展成“没错,我承认我是喜欢你......”到后来,罗曼为了不让彼此尴尬,说了一句:“认真你就输了。
”这又是多少人,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说着这样口是心非的玩笑。
对于李修齐。
学生会主席,成熟稳重,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墨守成规,感情中一,这些是他的标签,他是个完美的理想情人,学习好,长得帅,打球还不赖,可从学生会主席修齐身上我看不到一点“新”的东西,他默默的走着前人的老路,认为那就是远方,太墨守成规,不敢于挑战和冒险,这是青春里的另一典型人物。
然而,修齐学长的三句话确实很有力量——1、趁着青春去勇敢拼搏;2、趁着着青春去吃苦;3、趁着青春去创造。
对于知心哥这一身份,罗曼的幸运,又是多少女生羡慕不来的。
包里永远会有罗曼爱吃的面包;罗曼生气知心哥永远是第一个追出来的;罗曼犯错,知心哥总是帮忙善后;罗曼脚扭,买药关心她;罗曼生气带她去吃好吃的;因为罗曼的一个微笑,感觉拥有了全世界;因为罗曼的一个悲伤的表情而感到难过。
这样的知心哥,是多少女生梦寐以求的对象。
由于对罗曼的喜欢,对张灏的态度有了极大转变,变得狭隘和自私,说话冷淡,这的确不能怪修齐,这是我们人最自然的真性情,从修齐身上,我似乎也找到了当年的自己。
然而,罗曼和修齐,最后却未能走在一起。
还是应了那句话:爱情里没有先来后到,也不一定因为谁对谁好,谁就一定会爱上谁。
对于张灏。
里面萌神张灏,是一个搞怪、乐天派、愈合能力强、冲动、为爱不顾一切的邻家大男孩的形象,他虽没有知心哥的贴心,但对朋友的义气,他是完全的具有。
由于对舒晴的一见钟情,不远万里从美国跑到中国,到处打探舒晴的消息,虽然开始始终没有结果,但他从来没想过放弃。
直到他见到了舒晴,他说了一句:“我很想你。
”这句话承载了太多太多,他在人生地不熟的中国,语言不通,习惯不符,但他为了她,却坚持了下来,这句话含有的意义太丰富。
张灏和舒晴的结局,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们不会在一起,那次,马俊才将他们倆的合照放在书本里,皱了之后,照片中间,有了一道裂纹,从这里,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
他对朋友是真的好,虽然顽皮一些,罗曼要去还吉他,他主动帮他把风;修齐对他说,他喜欢罗曼,他说,会全力支持他们在一起。
到后来,张灏发现自己喜欢上了罗曼,但由于自己对修齐的承诺,一直逃避对罗曼的感情,在罗曼面前,一直表现出是朋友的关心,直到后来,勇于向修齐坦白,打算鼓起勇气向罗曼告白。
张灏是个行动派,做事不会想得很久远,是活在当下,而修齐,永远把事情考虑的很周全以后,分析好利弊,才展开行动,虽是个理想主义者,但有时候会输给行动派,比如:爱情。
故事最后的结尾,我猜到对了一半,虽然张灏没有直接和罗曼在一起,但从罗曼穿的那条张灏送的白裙子,这已经说明了一切。
青春里,不就是要又遗憾才能称之为青春吗?正因为有遗憾才发酵,因错过了才美好。
这不正是,我们所有人的青春所呈现的状态吗?
这部剧,我看到了他们的爱情、也看到了他们的友情,还看到了他们的努力,为了不让主任解散乐队,他们努力想办法,努力排练,以至最后,获得了成功。
这一路,有喜有悲,他们努力的模样,是我们应该效仿的,遇到困难,更要迎难而上,不是说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吗?
《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二分之三的夏天,比一个更久远。
这个夏天,有罗曼、张灏、修齐、俊才、婷婷、冰冰、宋青、民强、舒晴、汤柏文、丁玲、罗海滨,有你们真好,从6月23日陪伴我到7月2日,我相信,你们的故事还会陪伴我,甚至更多人度过更多的夏天,然而,它不是一个,而是二分之三。
青春里,有泪,有笑,有成长,我们痛并快乐着。
期待《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第二部,我们不见不散。
写于2014年7月4日 凌晨
从看到女主是徐璐,又有尼坤在里面的时候,我就想看看这部青春剧了。
这部剧让我见识到了一个又疯又二的女汉子罗曼,她的个性我很喜欢。
独立,孝感动天,学费自己赚,有时还救济下老爸。
这些她身上具有的品质,感染了我。
因为我也是一个大学生,能看到一些关于国内大学校园的电视剧是很少的。
而这部剧,让我感觉跟亲切,感觉与自己息息相关,这是我见过的最贴近自己大学生活的一部剧了吧。
里面的尼坤给我们感受到了美国学生的魅力。
独立,热情,敢想敢做,勤劳。
最喜欢的是他的乐观搞笑,为他人着想。
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很感谢这部剧,让我过着自己的青春,又体会着不同的青春!!!!
电视剧的最后用了李修齐的一段话结束,我觉得挺好的。
李修齐说 :一个月以后,罗曼休学去了国外旅行,这个夏天随着她的离去,很快也结束了。
圣托里尼,这个曾经被张灏提起过无数次的地方,去年夏天发生的所有的事情好像都与它有关,又好像与它关系不大。
对我来说,感觉不知是熟悉,还有陌生。
人的一辈子有多少习惯,习惯了用同一个杯子喝水,习惯了吃同一种食物,习惯睡觉前读同一类书,时间长了以后,改掉是一件很难的事。
而我的习惯就是 罗曼 这是剧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
虽然只是看到了第八集,开始看的结局。
我觉得很好看。
我觉得张灏和林志颖有些像,李修齐和马天宇有些像。
而且我觉得结局很好,剧中的风景很美,剧中的圣托里尼也很美。
一部电视剧带我认识了一个美丽圣洁的城市,圣托里尼。
下个暑假,如果我可以顺利去德国读大学,我会在下个暑假去那座美丽的岛,我是我给我的承诺。
我相信,我可以再2016年兑现我的承诺的。
《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引发青春回想 徐璐“组团”忽悠蒋劲夫青春是一场狂欢,青春是最美好的纪念,电视剧《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的主演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的青春不要留白。
徐璐饰演的女汉子罗曼,为了保住父亲在学校里的工作,执着建立起了一支校园乐队,但组团的过程却是相当曲折。
从无人问津到好哥们的鼎力相助,从一人独挑大梁到乐队初具规模,从水平参差不齐到众人齐心协力。
虽然罗曼使用了各种威逼利诱的手段,才成功忽悠蒋劲夫饰演的学生会主席李修齐加入乐队,但其中的坚持与努力也引发了众多网友关于学生时代的青春回想。
有网友表示“《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让我想到了曾经的社团活动、那些在食堂打饭的场景以及在学校图书馆占座的囧事,有一种往事历历在目的感觉。
”
去年夏天,我知道他们在厦门拍《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今年夏天,终于等到它播出了。
6月23号晚上东方卫视播出,我就开始在网上看直播,其实从23号开始我就进入了期末考试阶段。
不过我仍然坚持每天看直播,即便它后来换成下午,不管了,豁出去了,不复习了也要看。
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看完结局后,我心里突然间空落落的,又因为结果不明确有些郁闷,可是过了不久我想明白了,这就像《那些年》《同桌的你》等等青春题材的电影一样,结果都有遗憾,可是青春之所以美好,之所以成为最美的时光,就是最后的结局并不美满。
我曾经以为完美人生就是一生无憾,但是人生只有有一些或多或少的遗憾才足够刻骨铭心。
虽然不知道罗曼最后和谁在一起了,但是我看到最后一幕罗曼身着张灏送她的那一袭白色长裙,我想我知道她的选择了。
这部剧让我看到了初恋的青涩美好,这是每个人一生最怀念、最珍贵、最难忘的回忆。
这就像《泰坦尼克号》中杰克和萝丝的爱情就是因为定格在沉船才成就了我心永恒。
不管结局如何,这个夏天,对于张灏、罗曼、李修齐而言,都是一个无可替代的夏天。
这个夏天,我很感谢有《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
这个夏天,我认识了萌男张灏、完美学长李修齐、女汉纸罗师兄、逗比情侣马俊才文婷婷、闷骚汪民强、搞笑老师罗海滨、霸气丁玲姐等等,最近电视剧已经被什么外星人都叫兽什么冷酷腹黑男霸占了,要不就是家庭伦理剧、都市剧、红色革命,已经很久都没有这么简单这么清新的校园剧了,我就是个在校大学生,对这部剧中的大学生活和趣事最熟悉不过了,说是感动,但更多是感同身受,虽然是剧中人物和故事但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甚至就是我们自己,大学生活是人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先说修齐和罗曼,他们可是名副其实的青梅竹马,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同学,这么多年修齐一直默默地陪在罗曼身边,守候着她,看到那个箱子里修齐收集的有关于罗曼的东西时,我真的很感动,尤其是连罗曼写给他的纸条他都留着,还有他画的罗曼披着长发穿着连衣裙的背影,这些事只怕罗曼自己也都不记得了。
修齐还时时刻刻准备着罗曼最爱的面包,为了罗曼和她的爸爸去求主任,每天晚上担心她打工后平安回到宿舍了没有,听她抱怨诉说心事,她难过伤心了立刻放下手头的事去陪她,她受伤了他比谁都着急,这不都应该是男朋友的义务吗?
正如婷婷说的那样“上哪儿还能找到像修齐这么好的男人”,确实又帅又优秀的学生会长“知心哥”李修齐 几乎是全校女生的梦中情人,可是罗曼可能因为习惯只是把她当成哥们、最好的朋友,而且修齐之前从来没意识到自己这么喜欢罗曼,因为升学、当学生会长各种事情修齐就把恋爱放在一边,他也一直以为罗曼会一直在自己身边。
可是他错了,生活永远是未知的,谁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张灏出现了,罗曼喜欢上张灏了,修齐后悔了。
生活就是如此,当你后悔了想回头的时候,花期有时,那个人可能已经不在原地等你了。
再来看看张灏:张灏从小在美国长大,确实是自由主义,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是那种好好活在当下不会像修齐那样顾虑太多的人。
为了舒晴他也没和父母商量就来到了中国,开始了他的中国校园生活,认识了新的朋友,生活过得很充实 ,看他一直没有放弃找舒晴的时候,发现他是个执着的人;看他知道舒晴已经有未婚夫而且舒晴没有要和他在一起的念头时果断放弃了,发现他是个懂得放弃、不会死死纠缠的人;看他关心朋友的时候,发现他是个热情的人;看他永远一脸笑容的时候,发现他是个乐观积极的人;看他为了自己的生活到处打工的时候,发现他不是只懂享受的富二代;看他决定正视自己的感情向罗曼表白的时候,发现他是个敢想敢做的人。
这样一个有这么多优点的阳光男孩确实很难让人不喜欢,尼坤的演技确实有了很大突破,我已经被他电晕了。
罗曼,确实人如其名“罗师兄”,是个标准的女汉纸,但是家境不好,还要照顾爸爸,不让爸爸为了自己担心,还要供自己上学,打这么多工确实需要很大的力气很好的身体,会变成一个女汉子也是有原因的。
但是当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也会变得细腻体贴的。
罗曼根据婷婷说的症状发现自己喜欢上张灏了,虽然表面上假装很烦他,却在吃饭的时候故意留张灏最喜欢的虾给他,他生病的时候偷偷跑去照顾他,考试前帮他打小抄,还跑去买新衣服打扮自己,想尽方法有机会和他相处,担心他忘不了舒晴,知道他要放弃的时候感到开心,因为他不能一起去支教而沮丧,他的话都放在心上,误会他还放不下舒晴而伤心大哭。
这些举动应该是大家暗恋一个人的时候都会有的吧。
知道修齐喜欢自己,虽然自己不喜欢修齐,心里还是有张灏,但是为了不让修齐失望难过,也因为误会自己和张灏没可能选择和修齐在一起,而且为了不让修齐误会,刻意同张灏保持距离,可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张灏发现自己很担心罗曼,看到她和修齐在一起后不自在、吃醋,最后决定和罗曼告白的时候无奈却不得不回美国了,走之前罗曼也没能来的及送张灏。
罗曼看到张灏的礼物和信之后决定不再自欺欺人了,和修齐分手,休学出国旅行,我想她是去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和答案。
罗曼是一个热心、仗义、懂事、乐观的女孩,也是值得修齐和张灏喜欢的好女孩。
当然在这种校园清新偶像剧中配角的存在也是很重要的,必须要提到马俊才,看来每一个青春故事里都需要很搞笑的奇葩,马俊才就是这样的人,虽说一开始他整天PS自己的照片和女生去约会,看起来好像很花心,但是确实是个很专一的人,在意识到自己喜欢文婷婷之后就大胆追求,而且对婷婷很好,两人很快就陷入了热恋,羡煞旁人,虽然有过吵吵闹闹猜忌不信任,还隔三差五就闹分手,可是转眼就和好了,这恋爱中的人真是难以捉摸啊。
还有汪民强,虽然是个不洗澡的奇葩,但是却洞察一切,把所有人都看得很透彻,当他看到修齐箱子里的东西时就说修齐喜欢这个女孩,看到马俊才给文婷婷买了生日礼物被拒绝后对马俊才说:”你喜欢她。
“同马俊才这种反应慢八拍的人相比,民强早就看出张灏喜欢罗曼。
还有每天只知道学习的宋青、不断去商场采购 的文婷婷、爱吃的冰冰,这些角色我们在现实的大学校园中都可以找到原型。
所以这种青春的剧看了也让人觉得就在身边,很真实,和剧中的人一起哭一起笑。
罗海滨和丁玲这对不打不相识的情侣也是值得一提的。
没想到两次醉酒后的糊涂事就成就了这对美好姻缘,丁玲不嫌弃罗海滨一无所成,罗海滨为了女儿和自己喜欢的女人不惜去当快递员送货,不惜去参加荒野K歌王,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他重新走红,给了丁玲和罗曼幸福的生活 。
青春永垂不朽, 不管对于男生还是女生,青春都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我们笑过,哭过,爱过,我还在青春期,青春亦是平平淡淡的,亦是轰轰烈烈的,但都是精彩的,我希望我的青春是五彩缤纷的,我们要好好活在当下,珍惜身边的朋友,不让自己后悔,想爱就爱,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无论如何我们这些青春的伙伴永远不分离。
“就算你已经忘记我们曾经说过要在一起 ,我没办法责怪你,因为我喜欢你,梧桐树微风下每刻都无法忘记,站在原地,一半的我已随你而去。
”故事看似好像结束了,但又没有结束,最后张灏和修齐喊罗曼,罗曼回头那一瞬的会心一笑看似画上了句点,但其实并未完结,故事还在续写,会是青春的另一篇章,我希望还有第二部,毕竟故事没有永远的完结,期待第二部,会不会是明年夏天。
总是今年夏天,感谢有你。
青春就是这样,有笑,有泪,有喜悦,有遗憾,仿佛没有了这些的青春就不是青春。
年少的我们,有追求,有志向,有希望,就是这么简单,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让我们的一生,充满了色彩。
*^-^*关于夏天。。。
结果让人意味深长~但“万万没想到”民强和冰冰在一起,哇喔导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这个夏天就是有这部剧开始的。
虽然这部剧的标签一直是青春偶像剧,我却一直当做一部纪录片来看,因为导演选景真是太经典了:白与蓝完美结合的神圣的圣托里尼和充满文艺与古典气息的厦门。
这对于这对于截图癖来说简直不能自已,每一帧都是一幅画,截图接到手抽筋啊。
再说剧情,整部剧的一个矛盾的主题:你相信一见钟情么?
一见钟情到底能不能真的变成长久的爱情?
我觉得主题还是蛮棒的,会让人想要一边默默的支持他们一边在心里腹诽,一见钟情是不会长久的。
而且结局也挺有意思的,没有特意的营造一种HE的大欢喜场景,而是留给了观众一个想象的空间。
但是对于细心的盆友们,结局已经是很明显的了吧,裙子神马的分分钟浮想联翩啊!
对于演员阵容,剧里虽然不乏有名气的演员,也有很多第一次尝试演戏的新人,但是能感受到这些演员聚集在一起的化学反应,这是很奇妙的东西,会吸引人一直看下去。
对于尼坤的第一次主演尝试我觉得很棒!
起码摄影师杀手不是瞎扯的,他直视镜头的时候就感觉目光已经穿越镜头射到我身上,分分钟春心荡漾啊……而演技虽然不完美,却也没有新手的羞涩,很自然。
当然,配音我就不吐槽了。
至于其他演员们,特别是女猪脚,真的是太可爱了,让人不得不爱啊!
而蒋劲夫和魏大勋等等的男主演们个性鲜明的人物性格也是剧里的亮点!
但也不是说这部剧是百分之百完美的,就剪辑来说,导演你选错电视台了……简直看完前几集电视剪辑版本分分钟想弃剧,有一种这剧非常垃圾的感觉,但是看完未剪辑版本之后感觉到了故事的主线与剧情进展,这才有一种紧凑的感觉,才会真正觉得这部剧真的太棒了!
总之,偶像剧经常不讨喜,但是这部剧缺真的值得一看!
每一个人的爱情观在这里总会得到体现!
祝每一个人都会得到真爱
由东方卫视首播的《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是典型的校园青春时尚剧,汇集众多帅哥靓女演绎校园爱情的酸甜苦辣,再加上其中韩合作的背景,让我们看到其中既有当下中国校园爱情的特点,又有韩国浪漫喜剧的元素。
很显然,这是一部针对年轻人的作品,而同名手机游戏的开发也更加符合当下的传媒特色。
作为一部纯爱电视剧,《夏天》充满了唯美画面,无论是希腊的海滩还是厦门集美大学的校园,都萦绕着一种蓝天白云的气息,而年轻人的活力四射更是让这些极具美感的画面有了梦幻般的感觉。
青年是一段彩色的梦幻,对于故事的几位男女主角来说,重要的或许并不是爱谁,而是爱本身。
只是因为一次偶然的邂逅,张灏(赵恩世)就飞过三分之一的地球来追寻自己的理想女孩,这种看似疯狂的举动恰恰印证了青春的本质,因为有大把的未来可以任意挥洒,我们可以不计得失。
当然,青春也不只意味着爱情,还有与爱情伴行的理想与友情。
通过张灏、罗曼(徐璐)、李修齐(蒋劲夫)这群年轻人的音乐梦想,《夏天》一剧为我们展示了当下大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与人生追求。
或许,目标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目标,那种支持个体不断前行的动力。
青春既是活力的代表,也是成长的过程,每个人最终都会走向成熟,但在成熟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什么更值得关注。
青春期的爱情充满了幻想,背着一个满满的希望去爱,可能到最后发现那只是心中的爱情梦。
张灏跨越大洋来追寻自己的梦,最后却发现那未必是自己的最终归宿。
同样,理想也是如此,当走的路足够多时,才会发现早已经不是自己上路时的样子。
然而,无论结局如何,每个人的青春都值得怀念与珍藏,即使那些稚拙的行为也充满了努力的痕迹。
《夏天》里的校园爱情未必就是我们现实爱情的样子,但现实的校园爱情却都有类似的梦幻气质。
在一个还没有完全懂得爱情的年龄上,我们努力学会去爱。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个性鲜明的作品却在电台与网络上体验了一把冰火两重天的感觉。
由于开播以来收视率一直提升不上去,东方卫视不得不将其从黄金档的晚间改到下午剧场。
但是在网络上该剧自开播以来却一直广受青年人的喜爱,成为最受欢迎的剧作之一。
这种冷热不均的现象也让我们看到当下青春时尚剧的特征,以及在不同传媒中的效应。
这种错位主要来自电视与网络的不同人群受众,作为电视剧的消费大军,四十岁以上的大妈们永远是主力,而这个年龄的人们早已经过了追梦的时代,与其看年轻人的浪漫还不如多买几斤便宜西红柿,《夏天》一剧在电视传媒中的收视率不高其实并不稀奇。
然而,在网络传媒中年轻人却是主力,有大学的地方就有网络,而有网络的地方就有大学生。
作为该剧预定观众主体的大学生们,他们接受影视作品的主要途径已经不再是影院、电视台而是网络,在校园里无法观看电视剧,在家里又不愿意与父母抢台。
因而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家里,当代大学生已经不再围绕电视转,而网络才是他们的主场,《夏天》在网络中一路飘红也同样并不意外。
《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在很大程度上是青春时尚剧的风向标,当网络成为年轻人娱乐的首选时,电视剧该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因为现在的收视率已经不能说明剧作是否真正受欢迎,特别是这种针对特定接受群体的作品。
并非《夏天》没有市场,也无关剧作的质量,而是在传媒的转向过程《夏天》过于靠前,而观众还没有适应这一变化。
或者可以说,在这场传媒变革中,《夏天》一剧暂时被现在所颠覆,但却赢得了未来。
还好
可能是因为跳着看完的 倒没觉得剧情多么拖沓。作为一部青春校园剧来说我觉得挺不错,有些地方挺好笑,大家演的也比较自然,暗恋来暗恋去的细节表演还挺真实的,比雷阵雨那些好太多太多,可惜当年没火起来
三星半。好清新的画面,厦门的校园和每一条街道都好熟悉。演员也都好可爱。比湖南台的那些青春偶像剧好多了好嘛!
看了几集 觉的挺好看的~青春 轻松 演员们的表演也挺自然的。。。
我第一个韩国idol尼坤
我也觉得肯定不值五星,我也不是个爱看烂剧的人,但这部剧承载了我对大学生活最初的幻想,哭了o(╥﹏╥)o
于文文abc電吉他solo真心不錯 尼坤首部大陸校園偶像劇算是毀了 圣托好美=3= 全程男123換著穿那幾件thom browne襯衫 服裝組窮就不要裝土豪好麼= =劇情就是10年前的老套校園劇 认识女主徐璐小肉脸的首部剧mark
回忆杀一下,徐璐很可爱
在这喜欢上了于文文
看了几集就受不了了,全剧颜值满满,但脑残没演技,颜值也只够我撑六集不吐
挺好的
在家过暑假的时候看的?很青春的啊
景色就足够四星了吧
6.5分。难得的一点良心。
我居然。。看完了。。是有多无聊。。
以前看的時候還覺得挺好看的hh
整部剧其实很可以的。感情部分真的很让人骂街。看着都着急,农村那一段挺不错。
素颜丸子头的徐璐真可爱啊。未来想去圣托里尼岛瞅一瞅。
这种电视剧我给他标签为“有一种电视剧”。为什么叫“有一种电视剧”呢?因为,这种电视剧倒找钱我都不看!
一分给学霸竹马李修齐,一分给搞笑的大勋。不明白女主角为什么如此咆哮和女二为啥如此绿茶,编剧智商令人捉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