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济老师的一生,如他所说“无为官之念,无发财之想,唯一的愿望就是欲栽大木柱长天……”他做到了,他的那么多学生都心怀家国,为革命事业奋斗了终生。
在《鲲鹏击浪》之前,对杨昌济老师的了解太少太少。
欣赏完这部良心之作,很难在杨昌济老师离世时不动容。
他临终前给章士钊写信,信中他对毛教员和蔡和森评价到:“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救国必先重二子!
”我们要感谢他,缅怀他,是他的教诲,才有这么优秀的学生!
必须为林相扮演者于洋点赞!
感谢《鲲鹏击浪》,不舍结束,期待再创佳作!
日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电视剧、北京市广播电视局重点扶持项目、“北京大视听”重点文艺精品项目《鲲鹏击浪》正在北京卫视、浙江卫视、广东卫视以及爱奇艺、优酷视频、腾讯视频热播,这部聚焦展现毛泽东1918至1921年三年青春岁月的经历,以其跌宕起伏的剧情、精湛巧妙的艺术表达,让观众热血沸腾。
目前该剧已经播出过半,剧情越来越热血和精彩。
很多观众表示,这部剧的剧情紧接《恰同学少年》,非常好看,绝对是一部观赏性与艺术性兼具的重大革命题材佳作。
剧情好:悬念铺垫到位,故事一波三折众所周知,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最难的就是讲好故事,因为要忠于历史,似乎创作的空间有限,缺少悬念感新鲜感。
《鲲鹏击浪》把“故事性”这个最大的创作难题解决了。
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鲲鹏击浪》较好地把握了历史真实与艺术想象的尺度,对剧情的悬念设置、冲突设置都给予精心设计,使得这部重大革命题材剧呈现出较高的观赏性,用观众的话说就是“好看”。
第22集里毛泽东带领学生们智收张敬尧鸦片的情节,相信令很多观众拍案叫绝。
湖南督军张敬尧从车站劫获一批鸦片,以存放黄豆的名义藏在陶会长家仓库里,被毛泽东等人发现。
毛泽东用“偷梁换柱”法,将鸦片全部用黄豆取而代之,把鸦片悄悄转移走并销毁,弄得张敬尧只得哑巴吃黄连。
这段戏情节巧妙,一波三折,既体现出毛泽东的勇气和智慧,同时将张敬尧一心敛财的丑恶嘴脸揭露得淋漓尽致。
事实上,“驱张运动”是本剧一个重要剧情,跨度时间长达两年多。
因此,介绍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无论是开始毛泽东与张敬尧偶遇,还是后来毛泽东替被害的卖豆腐师傅讨公道,乃至智收鸦片,本剧对这段驱张历史赋予了很强的故事性,而且前后连贯,非常流畅。
再如赵明佑“叛变”的情节也非常吸引人。
负责北图新书采购的他被书商刘启涛贿赂,结果被骗,新书质量极差甚至有空白页。
不久在侯专员的威胁利诱下,他又干起监视李大钊的勾当。
这几段戏很好看,有点谍战剧的味道了。
一方面表现出革命环境的艰难性、复杂性,一方面为后来陈独秀、李大钊先后被抓做了铺垫。
在《鲲鹏击浪》里,这样精彩的故事桥段还有不少。
这或许与本剧表现的历史跨度短有关,只是三年间的故事,因此编剧可以将每一段历史、每一个重要的节点都详尽的叙述,充分设计细节满满的故事。
可以说,《鲲鹏击浪》将1918至1921这三年毛泽东的经历讲透了!
演技棒:人物性格鲜明,尽显青春力量《鲲鹏击浪》整体风格上洋溢着浓浓的青春气息,很多90后、00后的演员担当了本部剧的主要角色。
而事实证明,这些年轻演员经受住了考验,他们演出了革命先烈的青春风采。
饰演毛泽东的刘承林,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正气和坚定,清澈的眼神中饱含着深沉的思考,刚柔相济,颇有青年领袖气质。
第19集里他给修业小学的孩子们上最后一课的片段给人印象深刻,毛泽东在黑板上写下“国家”两个大字后,通过和学生们的互动,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最后和学生们一起深情地朗诵起岳飞的《满江红》。
可以看出,刘承林富有感染力的表演,也带动了孩子们的表演,这场戏非常自然、感人。
《鲲鹏击浪》对毛泽东等这些爱国青年学子群像的刻画是非常出彩的,人物个性鲜明,洋溢着青春的力量与思想的激荡。
毛泽东刚做北大图书馆助理员不久,他与朱谦之便有一场对手戏,让人难忘。
朱谦之的出场非常精彩,周围四五个同学围着他出题,无论是《宋论》这样的中国古典名作,还是叔本华、歌德的西方作品,朱谦之都是张口就原文背诵。
见到毛泽东后,毛泽东简单几句“无政府主义其实可以在中国的古文里找到源头”的论述,立即让朱谦之佩服不已。
再如张国焘和傅斯年关于学俄国还是学美国的辩论赛,都让人看得热血沸腾,彰显出这些爱国青年的学识和情怀。
北大校园里这几段学子之间的辩论戏颇有点“神仙打架”的感觉,大段大段的名著原词从他们口中脱口而出,让人看得相当过瘾。
性格开朗、无话不谈的“湘江三友”,聪慧大方的杨开慧,才华横溢又有点古怪狂傲的黄侃……这些人物形象都塑造得栩栩如生,让人过目不忘。
包括那位笑里藏刀、心狠手辣的张敬尧,被老戏骨董勇演绎得也是活灵活现。
情感真:大爱小爱交融,平凡中见伟大《鲲鹏击浪》不仅是讲述那三年间国家和民族往何处去的故事,也是讲述毛泽东等热血青年的人生故事。
他们个人的前途、命运,也像那时的国家现状一样,飘摇不定,充满了曲折。
本剧非常难能可贵的是,不仅浓墨重彩书写了历史事件,还挖掘出人物感情和精神经历所蕴藏的丰富人文内涵,展现出他们平凡人的一面,如与爱人、亲人、朋友的情感交流,从而与观众情感达成了深深的共鸣。
简单地说,就是“以情动人”。
第一是爱情动人。
《鲲鹏击浪》用一定篇幅描写了青年学子在个人感情方面的爱与痛。
毛泽东与杨开慧、蔡和森与向警予等几对年轻人的爱情,也是本片的一大看点。
场面不算太多,但每个镜头都恰到好处,比如杨开慧给毛泽东如杨开慧给毛泽东送鞋的那段戏,她不好意思直接给毛泽东,便假借给父亲杨昌济买鞋,然后以不合脚为由顺势送给现场的毛泽东。
这样含蓄的情感表达反而让人印象深刻,也符合当时人物的性格和年代特点。
为了衬托毛泽东和杨开慧的自由恋爱,本剧还设计了痴心学子邹鼎丞和富家小姐吴芷若的悲剧爱情故事,与毛、杨之爱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为旧社会婚恋观感叹的同时,也为本剧创作者的精巧设计所赞叹。
第二是亲情动人。
《鲲鹏击浪》在亲情方面的阐释,在毛泽东身上体现得非常突出。
毛泽东非常敬重他的母亲,他曾在给同学邹蕴真的信中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损人的、可以损己以利人的,母亲便属于第三种人。
” 在《鲲鹏击浪》里,毛泽东正要加入《京报》之时,接到母亲病危的来信,立即回家探望。
他给母亲洗脚的那组镜头相信让不少观众落泪。
而他的母亲文素勤每想念儿子一次,就会为儿子念一遍心经,每天要读几遍心经。
这种无私的母爱让人感动。
第三是友情动人。
《鲲鹏击浪》基本就是围绕 “湘江三友”毛泽东、蔡和森和萧子升的故事展开的。
从剧中我们看到,这三人都热爱中国,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他们不仅在学术上相互启发,还在实际行动中为改善中国社会付出努力。
相信他们的友情一定会让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找到共鸣。
尽管后来三人因思想分歧而分道扬镳,但他们都为中国的未来和革命事业作出了不懈努力,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独特的一页。
《鲲鹏击浪》目前已播出二十多集,剧情越来越热血、好看。
事实上,重大革命题材创作者只要能真实地把百年前青年人炽热的理想以及他们众志成城求索的轨迹传递给观众,年轻观众就一定会“买账”。
因为每个当代年轻人骨子里都有自己的爱国情怀,很容易被点燃。
《鲲鹏击浪》用生动、共情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全民的精神洗礼与素养提升,让当代年轻人对伟人的青年历史、革命轨迹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激发他们对于知识和理想的渴求,而这正是《鲲鹏击浪》弥足珍贵又富有创新的价值所在。
从前对毛主席您的印象,在历史书中,在荧幕上,是那种伟岸,睿智,从容,淡定的伟人形象!
而在《鲲鹏击浪》中,让大家看到了不一样的您:对母亲无比孝心的您;被慈父追打躲闪的您;与兄弟手足情深的您!
对严师尊敬挑战的您;对开慧心动且可爱的您;对各种知识渴求的您;为救国救民甘愿做“殉道者”的您!
对“信仰"的各位引路人万分崇敬的您!
…………很多很多的不同面,让我们看到了一代伟人,立体,丰满,鲜明,火热,可爱,可敬,可亲的形象!
让我们知道,原来您是这样的人!
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
不同的阶层联合起来,共同奋斗,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国家”之重,国与家,家与国密不可分!
整部剧,看得令人热血沸腾!
感动万分!
让大家更加懂得当下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倍加珍惜!
也谈电视剧《鲲鹏击浪》的青年毛泽东的人物形象。
因周四晚上央视1频道未曾播出电视剧《问苍茫》,当晚本人在电脑上看了腾讯视频网播出的电视剧《鲲鹏击浪》第1 、第2集。
该剧主要演绎再现1918年毛泽东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到1921年参加党的一大所历经的心路历程。
刘承林在该剧中饰演的青年毛泽东的人物形象在外形上差别较大,不是很像;尽管他个子很高,发型上较为接近那时的青年毛泽东,但令许多观众们遗憾的是看起来总是不大习惯,比起侯京健、王仁君两位演员饰演的青年毛泽东并不在一个层次上,或许该剧导演在选择这位主要演员时,把握得不是很准很到位呵。
此帖剧照均为本人观剧时用手机拍电视画面照片,特此说明。
你看过该剧吗?
对此,你有何感言和看法?
欢迎点评。
#观影剧评# #电视剧评析#
首先还是被大海报给吸引了,这几年不少这种题材的 但这个确实吸引到我了 首先从选角上,能看得出来幕后团队的用心了,包括服装妆发还原度很高,刘承林,必须夸一下!
虽然是年轻演员 在把握角色人物上可能还是会有些不准确,但能看得出来是下了功夫的,举手投足 惟妙惟肖 在拍摄过程中肯定很辛苦,为良心剧组点赞👍
吃饭时随手点开的年代剧,一下子被吸引了,真的很好看,讲毛泽东从湖南一师范毕业后经历重重阻挠,最终加入党的故事。
演技全员在线,老戏骨不用说,年轻演员也丝毫不脱后腿,最后饰演毛先生的男演员真的演的很好,打开就知道他饰演的谁,浓眉大眼看着就很正直,个子也很挺拔,台词功底扎实,演技很好,特别是董勇老师饰演的张敬尧和青年毛泽东饰演者刘承林的对手戏,看的我热血沸腾,很还原历史,剧中场景也很棒,希望年代剧越来越好,喜欢看年轻人演年代剧,特意搜了男主的饰演者年龄,竟然是96年的,现在90后也太棒了,全家一起吃晚饭追剧,很久没有一家人看一部剧了。
从前对毛主席您的印象,在历史书中,在荧幕上,是那种伟岸,睿智,从容,淡定的伟人形象!
而在《鲲鹏击浪》中,让大家看到了不一样的您:对母亲无比孝心的您;被慈父追打躲闪的您;与兄弟手足情深的您!
对严师尊敬挑战的您;对开慧心动且可爱的您;对各种知识渴求的您;为救国救民甘愿做“殉道者”的您!
对“信仰"的各位引路人万分崇敬的您!
…………很多很多的不同面,让我们看到了一代伟人,立体,丰满,鲜明,火热,可爱,可敬,可亲的形象!
让我们知道,原来您是这样的人!
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
不同的阶层联合起来,共同奋斗,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国家”之重,国与家,家与国密不可分!
整部剧,看得令人热血沸腾!
感动万分!
让大家更加懂得当下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倍加珍惜!
一部很好看的年代剧,不会枯燥,完全看的进去,还原度很高,全员演技在线,老戏骨不用说,青年演员也一点不拖后腿,男主刘承林,长相端正,一脸正气,眼神坚定,台词功底扎实,演技在线,一点不出戏,特别爱看董勇老师和刘承林的对手戏,很过瘾,返回去看了好几遍,真的演的太好了,一家人一块看的,人多年没有一家人能一起看一部戏了,希望年代剧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感谢《鲲鹏击浪》,为我们呈现这段影视剧作品鲜少涉及的历史。
教员,蔡和森,萧子升,杨开慧,向警予,邓中夏……他们每一个都是那么鲜活且灵动,就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朋友,却又忍不住对他们心生敬畏。
细细品味全剧,不免想起他们无畏的为我们现在的生活所做出的牺牲,很难不泪目。
感谢你们,我们一定倍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才不辜负你们的付出!
追过剧后特意过来评论!
我觉得毛主席扮演者刘承林演技非常好!
不容反驳!
可以感觉到他在很努力很认真的揣摩着每一个细节,但别说是他们这个年代的人就是再年长点的人,谁都没见过毛主席年轻的时候,所以能演到这个程度,非常值得鼓励!
据了解在拍摄期间曾发烧40°,但为了不耽误进度依然坚持拍摄,这么努力认真的人,真的真的值得鼓励!
最后借用房琪的一句话:这世界很喧嚣,做你自己就好!
加油,刘承林!
看着最好的爱情片段,无动于衷
找个说话都气虚的人演教员……
题材很好,但是演出的不好
只能说演员选的不行,脸型不像,沉稳的气质也没有。总体质量不如隔壁的《问苍茫》。
这是偶像剧
还可以。
能不能给伟人安排个好演员?
果然不是什么人都能演教员的,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拍献礼剧的这演的什么玩意儿?这选角是在干嘛目前国内最好的青年毛泽东的扮演者还是王仁君和侯京健啊比隔壁《问苍茫》差远了,本来还蛮期待全新人阵容的
演伟人的剧尊重历史是最基本要求吧?救女孩,结果女孩反倒不活了,不说演技过程匪夷所思,就说这事是哪里记录的伟人事迹?导演编剧这算不算低级红,高级黑?理解不了伟人的境界与智慧就别拍。
演员有点担不起毛主席这个角色的重量
太爱了!以前说起毛,皆是仰视,这部剧里的毛就好似亲友般接地气,青春且有感染力,很不一样!!!让我们看到了伟人毛泽东凡人的一面。而且刘承林演的太好了叭!!!听说是从很多个演员里选出来的,说明他很有实力!粉了! 他和毛眉眼之间真的很像!而且总能在眼神中感受到那股坚毅劲儿
在学校读的是有字书,在外边读的是无字书
喜欢刘承林的表演,青年演员该有的样子,比那些流量idol强一万倍。
这个主角怎么长得像只因你太美。。。
看的过程中几次被感动地落泪,他们是我心目中青年该有的样子,言行,思想,选择深深触动着我。演员都不是大家熟悉的,他们没有流量,但是我相信终将引来巨浪。
搁这拍偶像剧呢?没隔壁央视的好看。
差劲,教员选角太差,毫无青年人之锐气,英气!看毛主席青年照片那帅气之上的英气逼人,眼里透着光明。此剧全程演员除了长得像一点,其他一点不沾边,说话柔柔弱弱,眼里看不到自信,甚至有点空洞。演宁采臣还差不多!哪里像立于橘子洲头,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人,里面的配角都还行,看过毛主席传的都知道,他嗜书如命,对社会学和伦理学很感兴趣,小时候躲在田里看书。徒步长沙各地游学,此等人物,早已具备英雄气。吐槽这个选角!
这位刘承林饰演的领袖说话有气无力的,试问担得起这个角色吗?
追过剧后特意过来评论!我觉得毛主席扮演者刘承林演技非常好!不容反驳!可以感觉到他在很努力很认真的揣摩着每一个细节,但别说是他们这个年代的人就是再年长点的人,谁都没见过毛主席年轻的时候,所以能演到这个程度,非常值得鼓励!据了解在拍摄期间曾发烧40°,但为了不耽误进度依然坚持拍摄,这么努力认真的人,真的真的值得鼓励!最后借用房琪的一句话:这世界很喧嚣,做你自己就好!加油,刘承林!
《鲲鹏击浪》主要讲述了毛主席青年时期,初期对于坚定自己的人生道路与目标,对于救国之路的不断探索与发现,在不断与封建势力和思想抗争的路上,如何一步步突破困难与阻碍,一点点清晰救国道路。个人很喜欢的点在于《鲲鹏击浪》对于故事的展现更趋于年轻化,包括对于毛主席一代革命人的刻画,他们的真挚的友情,青涩的爱情,热血的革命情的展现,区别于同时期背景的其他影视剧作品,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