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二十岁出头一事无成,成天惹是生非动不动进局子。
有一天突然冒出一个很有名望地位的人,将孤儿领到一所古色古香的房子里,扶上了大堂正中第一把交椅。
一群男女老少在堂下肃然而立,对着孤儿纳头便拜,称孤儿是某个流派失散在外的唯一传人,所有人都是他的后辈子弟。
这既不是某一篇都市打脸爽文的开头,也不是黑社会开堂口,当然也不是什么邪教聚会。
这是一部号称弘扬国粹中医、受国家广电重点扶持、四川省重大文艺项目扶持,由著名编剧六六“潜心七年”打造、吴刚、赵露思、罗一舟主演的电视剧《后浪》的情节。
虽然网上早已差评一片,但本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精神,我还是坚持将这部剧目前更新的集数全部看完了。
观看这部剧的过程,我只想说:如芒在背、如坐针毡、如鲠在喉。
关于这部剧的剧情,我只想说:陈腐恶臭、装神弄鬼、悬浮做作。
这是一部从故事立意到剧本设计、再到演员表现,全部一无是处,不断地刷新观众认知底线,胡说八道、粗制滥造的烂剧。
如果我们的传统文化、国粹中医,要靠这样的作品来弘扬,那无疑是对传统和国粹的抹黑。
如果我们的影视行业,潜心打造七年、汇聚一堆老演员、新顶流,就交出这样的作品,那无疑是行业的悲哀。
01 立在流沙上的主题《后浪》主要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
江州中医大学校长任正新(吴刚饰)一心想要弘扬中医。
在多年的行医、教学活动中,任正新深感到中医在当今时代的式微衰败,痛定思痛,他认为现代的教育模式很难让中医发展起来。
任正新想到的办法是,恢复古法教学模式,采取传统的师徒传承制,这样才能带来中医的伟大复兴。
于是任正新辞去了江州中医大学校长职务,专心办起了中医传承班。
他的同门师弟、江州中医大学校长继任者吴善道(曹可凡饰)向他推荐了一个人选。
从小无父无母、在福利院长大的孙头头(赵露思饰),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以后,就在社会大学接受再教育。
她日常的工作是给人送外卖,因为自己的性格问题,容易跟人发生争执,还喜欢干点见义勇为的事情。
所以孙头头的日常,不是在送外卖的过程中跟客户发生冲突,就是因为行侠仗义被抓进局子。
任正新就是在公安局找到了孙头头,她因为见义勇为打伤人,结果需要出十万块的医疗费才能获得伤者谅解,否则就得坐牢。
任正新掏钱把孙头头从局子里捞了出来。
然后带着他去了自己师父、同时也是自己老丈人开的中医馆。
在坐上医馆大堂正中那把交椅、接受一群穿着白大褂的男女老少大礼行拜之后,才知道自己竟是传说中“姜氏针法”的传人。
一个中医门派等着孙头头去传承,辈分上,任正新也得叫她一声师叔。
任正新的中医传承班,除了根正苗红、血统纯正的传人孙头头,还有任正新的儿子任天真(罗一舟饰)也是几代家传、一门少主,毫无疑问的中医世家血统。
其他的一些学员,似乎就有些马马虎虎了。
有律师出身的杨小红(张萌饰)、抱着卧底心态的西医儿科医生彭十堰(周澄奥饰)、小镇做题家赵立权(朱俊麟 饰)等人。
任正新带着这样一批学员,练字、背古方、深山闭关、采茶制药、游学讲座、治病救人。
一张白纸、飞扬跳脱、不学无术的孙头头,慢慢被感染,跟大家一起努力学习、传承中医道统。
弘扬中医、传递道统,这应该就是这部剧想要表达的主题。
很可惜,从目前的剧情来看,这个主题只能说是一个建立在流沙上的伪命题,从根上开始就错了。
首先剧里面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今中医式微,该如何恢复兴盛、推广到大众中间?
剧里吴刚饰演的任正新想到的答案是,恢复古代的师承教学模式,由他这样一个大师,办一个传承班,师徒教学。
在这里,我们先把中医、西医,或者说古代医学和现代医学的争论抛到一边不谈,光看到任正新提出的这个思路,就感到匪夷所思。
一个现代教育体系的大学校长,想要将一门学科发扬光大的模式,是摒弃现代大学教育,恢复古代师徒制度。
你知道这有多荒唐吗?
这相当于认为清华大学的教学模式,不如孔子带着徒弟游学!
像孔子这样的古圣贤当然伟大,他伟大之处在于在蒙昧蛮荒的时代,开创了一种教育体系,让平民也有接受教育和启蒙的机会。
后人沿着孔子的路,摸索了两千五百多年,发展处了现代教育体系。
然后现在,有人认为一门学科的衰败,根源在于教育体系的不匹配,想要回到孔子时代。
这样的认知是一个大学校长做出来的,荒唐到让人瞠目结舌。
就算中医有独特性、神秘性,我们再退一步,开绿灯,顺着这个思路延续——寻找中医继承人,为什么必须要看血统呢?
孙头头的人设是“姜氏针派”传人,但她一天也没学过中医,压根连自己家人都没怎么接触过,怎么判定她就是传承人的合适人选呢?
如果一门学科的传承,靠的是血统的垄断,那又怎么可能弘扬光大呢?
一个濒临失传的医学门派,像是寻找转世灵童一般根据血脉找传承人。
一堆学中医的人,抱着一堆江湖作派习气,向着一个一无所知的白丁顶礼膜拜。
这不就是守着一套陈旧迂腐的规约制度,故步自封搞小圈子吗?
都这样了,就别谈什么弘扬光大、推广到大众了吧?
从根上开始,这剧的主题就压根是不成立的,那围绕着这样一个建立在流沙上的主题,强行推动的剧情,自然也就是强拉硬扯、胡编乱造了。
02 粗制滥造的剧情这剧的主题本身就是站不住脚的,但是编剧很鸡贼,想办法要把这个漏洞补上。
于是除了孙头头、任天真这样的血脉传人,又给这个中医传承班找了点别的成员。
一般来说,为了剧情好看,肯定是要设立一些不同立场、性格的人聚在一起才行嘛。
于是一个不相信中医的西医儿科医生加入进来,一个出身草根的医学生也进来了,一个完全没基础的理性都市独立女性律师也进来了,一个小护士也来。
好了,你看,我们大师班,有小镇做题家,有送外卖的,有精英律师,你凭什么骂我们搞血统传承?
然而实际上,这一波真是漏洞百出、越描越黑。
这个中医大师传承班,既然口口声声要超越现代大学教育、弘扬中医文化,那么他的招生过程为什么又如此的率性随意呢?
张萌演的那个杨律师,因为跟自己打官司的对手猝死在自己面前,受了刺激,路过医馆,心有感悟,就加入进来了。
这颇有点古代小说里常出现的,人生突遇大变,大彻大悟,遁入空门的意味。
其实这也没什么,问题是,你这个大师班招生标准是什么呢?
如果想要走高精尖的教学模式,那就该从中医学生里层层选拔,找到真正的这一门类的可造之材,加以悉心培养吧?
如果是走平民科普路线,那就变成扫盲班了,别谈什么超越大学教育了吧?
围绕着这样空洞、经不起推敲的主题来发展剧情,自然是无从谈起,只能生拉硬扯、胡编乱造。
为了体现中医的种种玄奇之处,那就日常让吴刚一家子互相切切脉。
这切脉有多厉害呢?
连你头一天晚上穿没穿袜子都能从脉象上看出来。
然后赵露思和罗一舟,去趟超市,就能碰巧遇到一个肚子疼晕倒的姑娘。
罗一舟一切脉,就能断定这是生理期到了,现场就能来一场急救。
最神奇的是,回去跟爹妈一说这女孩的脉象病症,吴刚两口子立刻能断定,这姑娘是宫外孕!
这已经不是医学,这是玄学。
这个宫外孕的女孩,原本是个开美甲店的,出来自主创业,挺好一姑娘。
编剧觉得不够精彩,这儿给你埋着扣呢,原来这姑娘是一富二代,每天生活在父母严密监控、爱护之下,于是才会叛逆,不小心宫外孕,结果还出现了躁郁症的表现。
然后这躁郁症姑娘,自己家里喊打喊杀的,让罗一舟接来自己家医馆,立刻跟小猫似的,黏在他背后了。
我很想问一下六六女士,一个衣食无忧、被父母严密控制、监视的富二代,是怎么出来自主创业开美甲店的?
反转咱也稍微合理点好吗?
剧里为了表现中医的神奇,讲了不少玄之又玄的理论,比如说什么真正的名医都隐藏在山野间、哪哪儿有个老神仙,医术神乎其技,根本不是现代人所能理解的。
这不就跟传统武术一样吗?
一说起来就是真人不露相,一露相就是雷雷、马保国。
弄出了不少神奇的药物,比如蝙蝠屎夜明砂、人尿之类的。
当然最为神奇的,还是能够治疗瘫痪的古方神药,感谢这个剧组的慷慨无私,让我们都记一下这个神奇的方子:三百年以上老宅灶头上的瓦片,童子尿浸泡21天,磨碎后老黄酒送服。
此外家里有小孩的,不妨也留意下剧里给小孩退烧的火锅汤、去疹子的蛋黄油。
说实话,这些药方确实给人一种熟悉的感觉。
鲁迅先生早就写过:经霜三年的甘蔗、原配的蟋蟀一对、被锤烂的鼓皮、人戴过多年的烂草帽……鲁迅先生的结论,我就不说了,想必大家心里都清楚。
还有吴刚像扫地僧化解萧远山和慕容博恩怨那样,谎称病人仇家已死解开病人心结之类的情节。
只能说,飘散着一股浓郁的鸡汤味。
另外剧里面搞了不少上山闭关修炼、采药采茶、穿汉服、练书法等场景,也有许多师道传承、礼仪规矩等等所谓“传统文化”。
山清水秀,一群男女上山走走,呼吸下新鲜空气,穿着汉服一起写写字,确实挺治愈、挺放松的,这种玩意儿,宣传文化旅游是可以的。
但是中医的弘扬,还是应该致力于找出其真正的科学之处,像屠呦呦那样,根据中医启发,找出青蒿素,那才是正途,而不是舍本逐末,搞这些形式主义。
03 集体灾难式的表演主题悬浮虚假、剧情胡编乱造,但是给这剧真正致命一击的,还得是演员灾难式的表演。
赵露思演的孙头头,因为给客人头上扔外卖、打人、闯红灯等情节,已经遭到了无数的口诛笔伐。
说实话,我觉得这也不能怪赵露思,毕竟,编剧就是这么写的,剧情就是这么走的。
但是啊,你演成这样,真的不应该啊!
赵露思演的孙头头,是一个粗鲁、跳脱、不拘小节、野性十足的孤儿少女。
剧里面这样安排,无非是想来一出顽石点头、浪子成才的成长反差戏份。
可是赵露思的表演,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咋咋呼呼,装疯卖傻。
演技靠全靠挤眉弄眼,台词基本靠扯着嗓子吼。
罗一舟则奉献出了当今年轻小鲜肉演员的绝技:面瘫式表演。
当然了,吴刚、江珊这样的“老戏骨”在戏里面的表现同样乏善可陈。
任正新、宋灵兰,这俩夫妻的日常戏份,处处体现着一股矫揉造作的味道。
拿腔拿调的家人互相切脉、时不时的说教和心灵鸡汤、俩人装嫩拌嘴的尴尬日常……从头到尾透着一股子装腔作势的刻意别扭感。
一部剧,从立意到剧本到演员表演呈现,最终都全部失败、一无是处。
主创人员真该好好反思了。
这剧的名字叫做《后浪》,寓意着长江后浪推前浪,年轻一代人奋发向前,接过前人传承,进一步发扬光大,更加朝气蓬勃、气象更新。
然而整部剧表现出来的却是因循守旧、抱残守缺、暮气沉沉,改名叫做《朽木》还差不多。
首先,今天播完了36集,我也看了36集。
客观的总结一下,我认为这是非常不错的一部中医题材作品,这样烂的收视和评分是妥妥的明珠蒙尘。
我不是说它没有缺点,但是绝对瑕不掩瑜。
我知道在座各位多是来质疑我的,我可以列出以下主要的几点质疑:①中医的浮夸和尬吹,充斥着政治正确的味道②第一集扔外卖,过于狗血,不礼貌,劝退了大部分人。
看完前几集的人也依然认为赵露思演的过于无礼。
③男权,传统,师徒制的过时,或者统称为——封建。
●其次,我想针对以上质疑,提出我的看法:①——政治正确 确实让很多人看一眼就浑身不舒服,但是这并不能证明 政治正确的电视就一定很烂。
以人民的名义为首的一票电视剧都是政治正确的佳作。
至于中医尬吹,我不是学习中医的我没有发言权,但是据我了解,所有涉及专业领域的电视剧,没有一部是能在专业性上过专业人士的眼的个人认为这是受限于电视剧最终不是上课教学术而是围绕着主题推进情节,多少都有些不真实,后浪的主题,就是在尊重西医的基础上,强调中医的作用和优势,同时宣传国家新的跟师制度,我认为这个中心主题已经达到。
(如果您就是不喜欢中医和政治正确,那确实不看就行了,但是不看的人就别评分了吧?
如果有个人,都没见过您本人,就在您的个人评价栏打个差评,是不是您也会觉得对方挺没礼貌的叭?
)②——扔外卖和礼貌性问题。
在看第一集的时候,扔外卖这个动作确实让我第一时间把这个剧,定义为狗血搞笑剧,我妈当时还和我一起吐槽过这个情节,确实安排的不恰当,夸张过度。
事实上除了个别增加戏剧效果的剧情以外,后浪的主体是比较温暖和写实的(我会在后面展开说)。
女主礼仪和表现,我个人认为是符合角色设定的,她最初就是一个文化水平低,为温饱挣扎,没人教也没人撑腰,自己的一切全靠自己在社会上混了多年练出的性格来保护。
是的,挺招人讨厌的,不仅观众最初讨厌她,电视剧里的其他角色也讨厌她。
但是,难道这样的一个角色,演成很懂礼貌,乖乖巧巧就是对了吗?
这样长大的人,如果没有撒野的性格,执拗的脾气,见缝插针的谋利思想,你要她怎么活下来?
她没有人保护,不是缺钱就可以有家人支撑的你我,不是被别人欺负有家人去声讨的蜜罐里的孩子。
十几集的时候,因为女主做错事,被师父赶出去了,回去送快递,因为对方填错地址,昂贵的结婚戒指送丢了,拿到戒指的那户人家坚称自己没看到,所有人都说不清是女主偷了还是那户人拿了,女主只好跪在那家人门口求对方归还。
是的,这件事有些夸张,但是,试想一个连温饱的堪忧的女孩,还要面临巨额赔偿,可能是她5个月的工资。
礼仪?
教养?
在活着面前屁都不算!!
挣扎在生存的边缘的人。
换成你是她,你能做一个大度有礼,对钱浑不在意的高尚人吗?!
看到那些评论的时候,我只想到了一句话——“何不食肉糜?
”我想说,在座高尚优雅有礼貌的各位啊~你们的礼貌真的不是天赋,是因为有人从你出生便在言传身教啊,给命运不如你的其他人,一点点宽容吧。
(如果,你无法接受这种“真实”,想要的是完美的主角和理想的美好生活,那你确实会很难接受这部电视剧,因为里面不仅有女主角的无礼,还有高知者的傲慢,还有贫苦出身者的现实、卑微与疯狂。
别看,看了你会更加难受。
)③——封建与男权。
首先,我是女权主义者。
我曾多次在这部电视剧中表现传统和男权渗透的时候嗤笑和无语。
但我让我无语的并不是这部电视剧本身,恰恰相反,我觉得它在尽力靠近现实。
是它反映出的那些,真实存在于当下的 社会现象和家庭关系,让我无语和难过。
我认为作一个女权,不是为了逃避现实,看着”没有男权气息”的电视剧粉饰太平,就好像眼不见,现实中男权的强势就不存在了似的。
现实却是,不知道有多少人的家里都在反反复复的上演着远比这更加让人觉得封建糟粕的戏码。
只说我身边,就有那么一两例 妻子吃饭不能上桌的离谱家庭。
后浪带给我的感觉是,我第一次这么靠近的体会,男权传统思想是如何与知识传承一事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同时看到女性与男性思维之间那银河一样的距离。
(在任新正疑似出轨时,他师父(岳父)和师娘(岳母)不同的反应和劝导女儿的方式就可窥见一二,纵是自己的女儿,男性思维的立场依然稳稳的站在同性别的那一边,当然,女性思维也站在自己这边,无可厚非。
)关于封建或者说师承这个事情,我个人并不反感,我不认为尊师重道是文化糟粕,相反,我认为,对于以利为尺已经变成社会价值唯一评判标准的现当代,师生关系多少带着凉薄和变味。
大家都变得吝啬于自己的付出却贪心的想要获得对方的付出,只觉得交了学费就仁至义尽,老师就该倾囊相授的学生。
不想为学生付出多少时间却想把学生的最后一丝价值榨干的老师。
这么看看,倒是师承体系里的师徒还更让人有一丝欣慰,师父在乎关心徒弟的人品,学业,发展,而徒弟对师父遵从,敬爱,孝顺。
不是计算谁付出和获得的利益更多,而是一种珍重的感情,在这个孤独的世界,真是让人艳羡。
或许后浪对师徒的描绘让人觉得不真实,但这让我想起德云社的那些人,我记得一次上节目,烧饼和师父视频,哭的稀里哗啦的,说很难过,难过看到师父老去……我想,如果能拥有这样胜似父子的长幼之情,铜臭又能价几何?
不再赘述,对师徒关系和师生关系很概念模糊的小伙伴,可以去看圆桌派第一季第一期。
●写太长了,不展开说了,总之,后浪是一个基调温暖,有理想国的美好也有残酷冷淡的现实。
像是,用温柔的情绪和欢乐的气氛,包裹了人性的偏颇和现实的残酷无奈,然后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好剧。
所有演员演技在线,趣味又温暖的中医世家真的演出了家的味道和家庭结构关系。
作为观众的你,也可能能代入里面的任何人,高知者的傲慢,贫穷者的现实,偏见者的质疑,幸福者的任性与天真……可能根本没人有耐心看到这里。
有心就请自己去品,无心就请去做你认为有价值的事吧。
最后。
希望大家都是思想成熟,多角度思维的成年人。
开头赵露思被警察抓到闯红灯,根据他们的对话,明显这种违法行为已经发生很多次了,而警察表现出的态度令人震惊,为什么对这种多次违法行为没有任何处罚,法外开恩?
一个人不断的违法,而警察无动于衷,甚至表现出习以为常,这种种行为后表露出的的观念令人害怕。
如果法律不再是不能逾越的底线,守法者也许不会违法,但法律也将跌下他心里神坛。
非常好的传统中医入门剧,举重若轻,以中医为正统,哪一份热情,可以融化寒冰,那一份爱,可以温柔衰草。。。
编剧背后一定是大德岐黄子弟,否则不可能有此正气,柔气,和气,通神鬼,敬先人,不真正回归传统中医不可能有此气象。
理解中医,要完全捐弃西式哲学和思维,摒弃逻辑,之后你会发现天空更高,大地更辽阔,海洋更深广。
如果吐槽角色演技小细节能,我觉得各花入个眼,但是如此多的贬斥此剧中医内容,才激起了我围观的兴趣,果真是个难得的佳作。
希望这个感觉能贯穿全篇。
以上乃前五集的观感,很奇怪,之后的情节渐渐肥皂化,中医和古典思维文化的内容越来越少,以致30-36集成了标准的肥皂剧,萌萌和那个权权充斥了整个屏幕,跟中医毫无相关,全是肥皂。
37-40引入武汉之役,本来是非常好的内容,介绍中医在抗击非典新冠中的功业和相关知识,可惜内容全在人事上。
将一个高潮和剧终拍成一碗糊涂疙瘩汤。
二十四节气贯穿全局的创意非常好,三才阴阳是古典哲学的基础,对理解中医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可惜编剧没有把握这个机会,或者是对阴阳三才的理解不够,如果集数有限制,二十四节气着重介绍5,6个就好了,打通黄帝内经,月令以及季节病,甚至新冠的概念壁垒。
整片对中医的热情和真情是最大的加分,希望编剧导演可以再上层楼,去除肥皂么,练出至纯至真至坚至热之丹。
先说我没看过这剧,看的吐槽视频女主人设真的是狗屎1 送外卖闯红灯,男主不收就事多,出门在外不容易,你要是不磨叽我早送完下一单了,谈不成就朝客人扔外卖????
女主不是第一次闯红灯交警不处罚,随便哈拉几句就没了2见义勇为被讹十万就认了?
你扔外卖的胆子上哪了?
3清明节祭祀不拜我理解毕竟对女主来说坟里的啥也不是。
画风一转指责别人做样子,你拜了,上供了人家也看不着,又说人家浪费粮食?
请问编剧第一集把外卖扔客人脸上是哪个傻逼?
这一段就是你要拜关我啥事?
我又没有亲人凭什么要我拜?
这人设是编剧本人清明节上坟的时候有感而发的吗?
还有男主这一家特别男主他爸简直绝了,上一秒要找品行端正的徒弟,下一秒就女主虽然没读过书,但面相一看就是忠良之后直接收了?
就因为女主是“苏氏针派”给女主开工资这都不值一提。
女主连中医是个啥都不知道就先让别人拜上了,又是师叔又是师爷的,这到底找徒弟还是认老祖宗?
别人不服就她是姜氏流派唯一的传人,祖上有大公徳。
还有工作多年一分钱没给老婆,要倒贴钱开班还要老婆出钱?
外出打工还把家里钱全拿走了,就给老婆两毛三分钱。
还有现在做中医还得上悬崖峭壁采药?
我的妈啊真的太绝了还有这男主也是一绝身为一个医生居然不想治病?
你是一个医生啊我的哥哥,你不想治病你想干啥?
要不就去送外卖吧,这挺好的
还有个律师因为赢了官司对手突然发病死了这人心态就崩了,好歹是个见多识广的人,你这心理素质怎么做到如此差劲的?
本来就跟她没有半毛钱关系就自责的不得了?
那这要是外科医生执刀的患者术后突然死了那医生还不得马上以死赎罪啊。
这人设真的各个都是神经病,每一个正常的全剧充斥着封建,女人干家务男人看着,男主他爸认为男主不听话就说他老婆没教好,如果女主最好学不好中医也可以教导她为人,让女主好能嫁得出去,男主他爸干啥完全不跟老婆商量,自己辞职还得让老婆帮他去学校搬书籍
6不6
男主不愿意向泼他外卖的女主行礼就要赶亲儿子走“因为论辈分女主是男主师爷,而且女主啥也不会”不写了这女主没礼貌,素质低下,交通安全意识完全没有,爱撒谎,没有基本常识不写了
孤儿女主送外卖,给饭店做饭,送外卖闯红灯,警察竟然只是说了两句就放过了。
因为女主中医世家的身份,男主家就要教她学中医,中医都这么好学吗?
女主送外卖,遇见家暴,见义勇为,然后被打的人转头就诬陷女主,绝了,披着中医的狗血剧情。
然后到了警察局,警察明知道什么情况,还要说女主不对之类的话,然后女主说肚子疼就关心的好像亲姐妹一样,还能再假一点吗?
然后家暴的人讹钱,竟然就给钱了,这导向真的好吗?
然后女主给男主送外卖,因为女主迟到两分钟,就不要外卖了,还要投诉女主,这男主够恶心,然后女主把外卖扔男主身上,一盒汤,就好像下雨了一样,男主全身湿,绝了!
男主去答辩,竟然还正大光明的靠关系,这剧情更绝了,然后家里人对这件事也觉得很正常,对普通人公平吗?
预告里的剧情,男主遇见有人受伤,去救人,然后竟然说不用打电话,我能救这种话,为了剧情而剧情,真无语。
暂时只看了一集,就让我不想再往下看了
其实大家大可不必大惊小怪咬牙切齿,抽掉现代这张皮,看看内核,用的无非就是前几年大火的捧红了无数小鲜肉小公主的仙侠古偶剧的套路而已。
首先,女主一定要是耿直纯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平民女孩,最好还要受尽欺侮;然后,男主一定要高冷,是某行业的高手,即便人从花中过也片不沾身,这样才能显现得出他后面和女主发展的感情的“难能可贵”;其次,一定要有一种很“喜感”的方式让男女主认识,比如摔个跤打个架,中间一定要有一点冤假错案才能制造“欢喜冤家”的戏剧冲突和情感铺垫;接着,女主一定要是天赋异禀或者血脉清奇,不是什么大人物的后人就是什么灵童转世,这样女主可以在后续持续和男主打情骂俏的过程中,不需要编造什么努力学习技艺的枯燥剧情就可以突然因某种机缘巧合被赋予神功匹敌天下了;最后,小女主“成长”成了大女主,好辛苦,好艰难,感动得旁人热冷盈眶。
盲猜这部剧的编剧最初可能就是放在古代的场景下写的,才有了崇拜血脉这种100多年前早被前辈们踩下去的封建糟粕,外加女主那种不合逻辑动不动大喊大叫的二流子形象。
可能某个领导灵光一闪,“古偶过时了,改成现代背景,迎合潮流”,于是就有了不古不现不偶不时的一部畸形剧。
赵露思演的这个外卖员送外卖迟到了,但不肯承认,说已经到楼下了,男主站楼下等了16分钟,到了还只顾着让人给她确认,男主退单,她就把外卖连汤带水摔男主一头一身,就是很有毛病啊!
不能因为她长的好看就觉得这是个可爱的行为吧?
且不说导致男主答辩迟到而且没有正式着装,且不说送的另一单遇到家暴,神奇女外卖员已经打败家暴男了,但还要进一步去掰断人家胳膊,到了派出所还觉得自己好可爱,撒娇说饿了,就说中医题材我真的很爱啊,这位神奇“正义”女外卖员又是世家传人,真是直接劝退啊,这种剧情,编剧导演演员投资方,真的都觉得很可爱很吸引人吗?
赵露思和吴磊演的那个也是可以的啊,为啥要演这么招人讨厌的人设,真是差评差评差评!!!
实时追完大结局,故事其实很好,所有的“槽点”其实都反转了,有合理的解释。
导演功力欠佳,一开始有点平,后面渐入佳境,越来越好看。
孙头头,从一个毛毛躁躁,粗鲁冲动的叛逆少女变成了意志坚定,沉稳周全的合格传承人,不变的是她天性里的善良,大度,勇敢和坚韧。
我非常喜欢后浪里表达的这种观点,“重要的不是血脉,是文脉,不是血统,是道统”“要传承的不是血脉,而是精神”。
后浪,不是要把前浪拍在沙滩上,后浪的后,是前赴后继的后,是要做好传承,让中医后继有人的后。
喜欢这部剧里的群像塑造,起初每个人带着不同目的开始学中医,但到最后,大家都从中获益匪浅,得到了最珍贵的知识,经验,顿悟和方向。
师徒线特别好看,任新正教孙头头的日常特别有趣,又很感人,他不仅是孙头头中医的师父,更是她人生之师,最后师徒相得,非常圆满。
所以头头到底是谁的孩子?
随便拉个250女孩子来当传承人也太滑稽了吧?
肯定还是有来头的,才能拉到蓝里就是菜啊。
吴刚老师的颜怎么越来越奇怪了,是开双眼皮了么?
跟露丝搭的男主,鲜少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像吴磊那样的多来几个好不好?
故事其实可以写的更精彩,疫情那么大个话题,才最后三四集匆匆带过,太过潦草。
限集令不是到五十集么?
还有个十多集可以倒腾呢。
凑活吧。
近期第一部中医题材的剧,就这?
只是再次验证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66这次不够6啊,移民移的脱离国情了。
让我惊喜的反而是曹可凡,他本身就是学医出生的,怎么还会允许自己那么胖?
多危险啊,中风啊,摔跤啊,都有关系。
张萌是每部自己做制片的剧都要演个女三么?
这次还搭个年下,有点尬。
明明有对应节气的镜头,也有标志性的食物,却之有少许文字,根本没有讲解,太不用心了。
这教一下大致的时令吃什么,很难么?
还是你以为全天朝都有这些基本常识,不用传授啊?
本剧出发点是好的,奈何都是非专业人士,瞎拼硬凑了一部剧,也是难为了。
拍的一般,下次要再拍这个题材,拜托用点心。
罗一舟继续卖力的生长吧,一切才刚刚开始~管他激流还是险滩,继续细水长流
没想到会看到比东八区更离谱的电视剧 编剧的三观呢 拍摄的时候那么多人都没人质疑的吗
什么叫群体失智看看本片就知道了,各种逻辑混乱,三观混乱,常识混乱,导演,编剧,主演的集体失智,看着让你忍不住的想笑,本篇就像用来检测智商似的,唯一可惜的就是那些老戏骨,在资本的裹挟下,不知道为了什么来参与本剧的拍摄,估计部分人在电视剧播出后,后悔的想扇自己几个大逼斗!
露思演的真好。
抹黑中医都说轻了,直接侮辱正常人常识的剧情和表演,完全没底线的胡编乱造。演员的演技没眼看,不提不说了。
今天是2023.6.14,一个多月过去了,还没开分,为什么豆瓣没有零分,给两分就是侮辱《逐梦演艺圈》
为什么评分这么低啊?这么好的片子
不是,认真问一下,这剧可以下架吗?究竟是谁在夹带私货啊,祭祖是一种封建迷信?祭祖的食物摆着是一种浪费行为,还在墓前嘻嘻哈哈,你认真的吗?????????
有很多虽然。但是,一些咬文嚼字式的把词语掰开来理解的教化还蛮对我胃口的。大家庭里的装修风格也让我觉得很舒服,自然雅。最开始刷到女主作为外卖员拨外卖到顾客身上,确实无法理解,可是看剧的时候,我就是觉得那一泼可解气了……!
剧情莫名其妙,强加冲突!赵露思演技真的太差劲了,演演小网剧还凑合,上星剧的表现真的差到离谱😡
天哪,好惨的开分
中医题材很新颖,还有孙头头也太可爱了,未来一定会继续成长和蜕变!喜欢这种一点点成长起来的剧情!
好厉害,这部剧能把催生、邪教、混淆公平概念、黑中医、pua等等元素揉杂在一起
电视剧题材不错,弘扬中国文化……
竟然出现了蛋黄油,感觉中医涉猎不是泛泛...作为中医、传统文化粉儿还是欣慰的。但是竟然给打这么低的分,是出于对内容的不满么……整体感觉还可以啊……
外卖我忍了,但你祭祖,真的是太过了,不看了
虽然我不信zy 但是还挺喜欢看这种剧的 把人救回来 也算是爽剧吧 但是从第五集充气娃娃开始 我感觉很难受 这是75块钱的事吗?边界感懂不懂啊 ——— 看完了全40集 这个剧元素太多了 要讲传承 又要讲文化 最后吸引我的却是头头天真谈恋爱 但是也太清水了 别说亲亲了 抱抱都很少 演员们辛苦努力演绎也敌不过剧情过山车 太drama
演技派演员变成流量演员的保护伞,中国电视剧换个途径狂飙。
你是来黑中医的吧????
都2023年了还是野蛮女友风,拜托演员编剧有点子常识好吗,披着中医的壳子谈装b的恋爱,无语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