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突然想到了远去的飞鹰,上网搜了搜才知道这是个真实的故事。
前几天被东宫的故事感动,久久无法释怀。
今天才发现这段才是让我窒息的。
因为它真真实实的发生过。
葛莉儿是个伟大的女人,她为了高志航的抱负放弃了婚姻,最终也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
她的长女曾说过,她的父亲母亲是很浪漫的人,她的父亲会故意飞到家的上空,她的母亲也会出来挥舞着要晾的衣服。
她还说,她的母亲会在听到停车声后放下一切然后在门口和她父亲拥吻。
我想,这一定是很幸福甜蜜的爱情。
只是后来,应政策要求,他们离婚了,高志航选择了飞机,他也曾试图保护好他们的爱情,但是失败了。
尽管后来高志航又飞速结婚,但我总觉得他并不爱叶蓉然,娶她,不过因为他爱极了他和葛莉儿的孩子,急于找个能照顾孩子的妻子。
高志航死于1937年,葛莉儿消失于1947年。
我无法想象那个年代对一个外籍女人的恶意,也不知道高志航是否是安顿好女儿后,毅然去寻找他在现实生活中怎么也找不到的葛莉儿了(虽然在飞机坠毁之前有一丝生机,但他放弃了)。
幸好,他们的长女依然怀念,以让我们得以窥探到那段历史长卷里的无奈与伟大的革命信仰与爱情。
看完了“远去的⻜鹰”之后,其实是对史实,有了更加多⻆度的纬度了解,对于规则,制度,军令, 还有⼈性理解更深。
很多事情,是不能想当然的。
每件事情(尤其是那样战乱的年代)的背后涉及 千丝万缕,有很多不得不的因素,和绕不开的担⼦。
⽽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每个⼈都有⾃⼰的使 命和⻆⾊。
⼀个⼀个⼈都有不同的⽴场和认的东⻄(觉得认这个字很是合适)。
像是掌鞋的⼤⽼刘 还是瘪犊⼦他妈他爸,精神⾃由纯净⽽⼜洒脱的葛丽⼉都让我很羡慕!
他们真正的活着,为着⾃⼰ “认”的东⻄。
⽽我们的主⼈公⾼志航,他告诉我什么叫做真正的男⼈!
也告诉我⾃⼰认的理要⾃⼰ 来守。
所以说看男⼈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
仅仅是对于我来说,什么样的特质最吸引我呢?
想了很久,⼆ ⼗⼀岁的我⼤概会被下列特质吸引吧!
其实想来了解⾃⼰很是不容易,你需要跳出来观察⾃⼰,还 要复盘,要不然你想出来的可能只是不靠谱的⼤脑⼀句短期记忆或者什么不靠谱的玩意呈现给你 的。
第⼀,对于⽬前年纪的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有担当50%。
当然,这个特质诚然不好辨别,只能是好 好相处,处久了是骡⼦是⻢总会知道。
第⼆,是沉稳且⾃信20%。
第三,是情真意切,是真诚且善良20%。
⾄于可爱,⻛骚,帅,⼀直觉得这是被上⾯所说的特质所附带出来的,是不需要单独要求的,是⾃ 然⽽然的。
第四,应该是会办事⼉吧。
单纯的很佩服很玩的转的⼈,能把⽓氛顶起来的⼈10%。
也许以后不会 喜欢这样圆滑的特质,但是现在真的被吸引。
这个剧断断续续的看了差不多三遍了,每次都是因为朱亚文的帅气和里面搞笑的东北口音,三看依然觉得好看,可也发现了不少瑕疵。
首先,剧中的人演的十分生活化,高大娘每次骂儿子那个理直气壮;说张小六子家里有四口锅,真正见了张小六子那个觉得自己拿出手的尴尬;高父怕媳妇的形象,叶小姐娇小姐撒娇生气怪高志航不给她生日祝福,都很形象,给人一种亲切感。
其次,很佩服导演线路的安排,在抗日这一主题上有蒋夫人、周至柔、张学良这样高层领导人公开的言论,什么之乎者也,有这种台面上的官方论点;也有高大娘这种不识字的人透亮的简单看法,当知道西安事变张学良把蒋介石扣押以后,天天骂蒋介石的高大娘竟然说要保佑蒋的平安,说家这么大,没个主事的不行,这下里巴人的看法;还有中间这群飞行爱国志士,高志航会跟勤务兵解释说领袖就是这个意思,哪能说话跟你似的;有文邹邹的,也有大白话的,很是有趣。
在高志航事业的阻碍安排方面,毛邦初算是首功,一个个阴谋,同时有安排了李桂东来解释阴谋,分析局面,分析许铮是怎么死的,分析许铮的死给高志航消除了毛邦初的怀疑,不至于让人看的一头雾水。
再说剧中人物性格,高志航耿直,可以直接质问张学良不抵抗命令到底是谁下的;他正直,敢于质问周至柔高额军需费为什么没有买来对应数量的飞机;他血性,敢跟日本浪人打架事后挨军鞭,敢跟骂顶头上司秦大队长是犊子;他敢爱,对葛莉儿一见钟情之后冒死用战机带回家;他孝顺,从未对母亲大吼大叫,即使在东北失守憋屈至极老母亲还在叨叨自己没用的时候,仍未顶撞,只是打了沙发,父母不同意自己跟葛莉儿的婚事,长跪门口直至父母点头,说到这里,顺便想说一句,在那时候的中国人眼里,家应该是很重要的,像高志航这么有出息的人,如果父母不同意,他完全可以把葛莉儿养在外面,但是他选择了征求父母的同意,也说明他想给葛莉儿一个名分;他仗义,敢给战友作保,敢包庇战友几乎的投敌,敢放跑一心抗日的任逍遥,他的优点太多了…… 说完了优点,我想聊一聊这个剧的一些瑕疵,果然看多了是会看出问题的。
本人不是学史的,对历史了解不甚清楚,评论仅仅针对剧情。
高志航职业发展路上除了腿伤在,貌似就只剩一个毛邦初了,毛邦初一心想除掉他,甚至可以出卖消息给日本人,不惜牺牲高价够买的战机和培养多年的飞行员,这个小人实在是太小人了,小人的太明显了;高志航屡屡横冲直撞,屡屡擅自行动,这个真的不会受处分吗,还是说这个不世出的人才真的靠才华多次保住了自己的命?
张学良、蒋夫人屡屡跟他见面,是不是太频繁了,是不是太高光了?
确实艺术是要高于生活的,但是是不是有点夸张了;战斗中高志航下命令说“2208如何如何”,这个不该是叫“liang liang dong ba”吗,即使是民航,也是这个说法;最后高志航牺牲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追在高志航的飞机后边,大喊“老高,飞呀”,还追了好久,日本在空袭,自己一方一个飞机都没飞起,一帮飞行员不说赶紧起飞,追在队长的飞机屁股后边加油鼓劲???
如果有网友看到我这篇文章,可以帮我解释解释
看了片花,空战场面拍的还不错,内容就太假了,真实反映高志航的经历就很好了,干嘛要编故事呢?
中国空军以弱胜强已经很了不起了,何必要编造战绩来个脸上贴金呢?
看此剧看的太纠结了。
因为对朱亚文的偏爱,看剧基本上要依靠对手戏女演员来决定是否看。
我是真的觉得朱亚文跟外国女孩没有cp感,他们那种爱情我不能共情,所以在对葛莉儿的评价上并不客观。
葛莉儿和高志航的爱太快太直接,或者他们呈现出热烈的爱我不能共情,在那个年代背景下作为军人在外人面前的亲亲我我我真的没办法接受。
看弹幕都说葛莉儿是最懂高志航的人,我觉得高志航思想意志坚定,他并不难懂。
懂他的不仅仅是葛莉儿。
我也同情葛莉儿,她确确实实是受害者,生了两个孩子,又被迫离婚,惨也是蛮惨的。
可离婚那段悲痛我又没法共情,还是我的原因。
叶蓉然小家碧玉,小资女,有觉得她鸠占鹊巢,但是我觉得她跟没关系,她又没错,只是爱上了一个有魅力的人而已。
我蛮喜欢叶蓉然和高志航互生情愫的这段,比较符合我对这种循序渐进的爱的喜欢。
尽管进展也有点快,但还是有克制和纠结在。
朱亚文演的高志航帅惨了,痞帅,制服帅,演活了。
不喜欢他的傲气和不留情面的正义感,不喜欢他一边放不下前妻一边又爱上别的姑娘。
当这叶蓉然的面,对不起葛莉儿,且家里还放着葛莉儿的照片。
这个真的是蛮渣的。
对叶蓉然真的不公平。
可能感官上我更喜欢两个中国人演戏吧。
对叶蓉然的同情更多点。
这部剧朱亚文颜值巅峰,这部剧对他我是又爱又讨厌。
什么英雄啊?
怎么能把自己的媳妇给丢弃了呢,你当时没办法,后来可以再补救吗?
什么说丢就丢了呀??多可怜啊,还和别的女人暗生情愫,算什么英雄啊?
还有啊就是爱国有很多路,不一定非要在南京开飞机,把老婆仍了,不知道这算不算英雄啊!
哎!
我觉得他这个人可能很自私。
半夜一点多,按着遥控器换台时,看到一眼那又高傲又帅气的高志航,这演员谁啊,这么帅还了得,我完全是抱着看偶像剧的心态去搜索这个片子的,一看便是十几集停不了手。
喜欢那纯正的东北腔,让我对东北那疙瘩异常向往,不知是否是原声的。
但演技上,不得不说朱亚文塑造的高志航,说话时总是摇着头摆着身体耍酷,要么用手捂着脸装痛苦,剩下的就是军人天生的正气,换别人演也都有,到完了可没有一种高志航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感觉。
不像看完亮剑,李幼斌塑造的李云龙实在难以被取代,李云龙活了,但高志航还是比较模糊的。
究其原因,我想是我先入为主的当偶像爱情故事的看了上半部,夹杂着民族英雄气节的升华,的确非常带劲,被这个汉子的豪气和对待葛莉儿的柔情深深吸引,相信更多的女性观众都大爱高和葛莉儿的爱情故事,高的浪漫深情用在葛莉儿身上怎么都不过分,也让他这个空中英雄更负侠骨柔情。
历史上确实他们被无情的拆散了,高也再婚了,但是他和叶的感情并不好,这才是符合事实和观众心情的,而剧中高在和葛莉儿分开三个月就另有新欢,还没他活不下去了。
即便他妈也觉得过分,何况是因前半部而喜欢看这部剧的观众呢?
后面虽然他为国捐躯,多次大放光彩,看着总觉得别扭。
说到底是个薄情寡义的,只是在和叶躺在一起时,对着葛莉儿说了句对不起,在击落敌机时说这是送个葛莉儿的,这算什么呢?
所以,到半道偶像剧观众不乐意了,为什么不是叶蓉然主动追求的高,然后高迫于另一种压力,才和叶结婚的,他的心一直就只有葛莉儿。
剧中似乎想表达高是因为孩子小需要叶的照顾,可是剧中也没把这条线拍好,就叶那小姐模样,根本还不如高的勤务兵会照顾孩子呢。
就买了几个玩具,小孩子就叫妈了?实在是很扯淡,太不注意清洁的逻辑性和生活性了,这些小地方的失误,让主人公的形象大打折扣。
像在高和葛莉儿回老家跪求父母同意婚事,拜堂那一段,就拍得比较真实感人,到后面好像换了个导演似的,全都转到抗日打仗特技表演上了,人物刻画好单薄。
因此也就升华不到预期的高度。
另一个让人觉得不舒服的地方时他对待许争的薄情,事实如何不去追究了,但是他撵他回去就是把许争送上鬼门关,他应该知道的,可是依旧不依不饶的心里只有他的国家大义,全然不顾兄弟情义,他可以不听许争的,坚持己见的买回正确的飞机就行了嘛,干嘛要让许争回去送死呢。
也是个傻帽。
反倒把许争刻画的很高大,他对高是真心的好,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但还没想过害他或见死不救。
高太自以为是了。
既然是个英雄的故事,为何不再丰满完美一点呢?
这里面很精彩的是语言,各种方言都有,日文法文英文都是原声,和金陵十三钗中的南京话感觉一样,特真实自然。
尤其是宋美玲转述蒋介石的一句“娘希屁”,经典。
葛莉儿演的太好了,让人爱不释手,她头带着披肩回到老家时哭泣的样子,太让人心疼了,她选择独自离开,忍痛舍下两个孩子,可见她有多么爱高志航。
而叶容然就太假了,一开始是爱国女学生,后来就成了千金大小姐,转变也太大了,而且完全看不到两种气质在一个人身上的联系。
她对高的钦慕也不够明显,甚至不如那个记者。
演的不温不火,让人生厌,最后高牺牲了,对她一点悲悯都没有。
蒋夫人,吴海文这两个觉得都挺出彩的,邬君梅的演技果然到位,演起第一夫人是游刃有余。
吴海文虽然戏份不多,却让人印象很深,有演出那种骨气,会在最后宁死不当俘虏。
还有高志航的娘,让人喜欢的东北大婶,淳朴的东北农民,说出的话却句句在理,也难怪她会对高志航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这么深远,其实这点片中可以点一点的,高志航难道生来就是这么坚定的爱国志士?
他浪漫是因为留法,但他的根基思想来自爹娘。
前半部拖沓,后半部太赶,这是总体观感,对后半部的不足有点遗憾,这是部很好的片子,很好的故事题材,应该可以拍得更好,让更多人喜欢的。
冲着朱亚文和其他空军战士帅气的国军将士扮相,还有美丽的葛莉儿,可爱的高大娘,以及出于对这段历史的尊重,该片还是值得推荐的!
后面那段感情少表达些。
我们是来看空军的,不是小情小爱,也许评分还能高些。
前半部分真的真的很不错,非常的优秀。
朱亚文现在剪辑的片段绝大多数都是这里来的。
有时候都怀疑是不是多个导演多个编剧。
不连贯,感情莫名的来的那么突然。
让人很突兀。
丘吉尔对英国皇家空军说的那句名言:“在人类征战的历史中,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对这么少人,亏欠这么深的恩情。
”推荐《远去的飞鹰》前半部分,后面的部分直接垮掉了。
后面接着看《血战长空》。
再看纪录片《冲天》。
这类型的剧好像很少在电视上看到了,这么老的剧虽然高志航的感情有点扯和拖拉,但是好看的地方是他的事业线,开飞机的戏份真的好看,还有后面吴海文的戏份可以说是锦上添花了,海文故事以那样的剧情开头有点不能接受,但是可以理解,而且是真人故事改编的,一个血气方刚还没有碰过女人的男孩,马上就要上战场而且可能为国捐躯,他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
海文骨子里是善良的,他对在河边遇到的那个女孩算是一见钟情了吧,黎波还是那种青涩的感觉,一个未经世事女孩子要的就是这样感觉,海文是越往后看越觉得他是个真正的男子汉,特别是最后被鬼子包围他看到同伴为了救他一接一个的牺牲,他义无反顾的说了一句,中国空军没有俘虏!
自杀了!
有一个高丽良读书的情节,让人很恐慌,一家人聊天时她告诉家人在"满州国”学习了什么。
这种文化占领让我想起看到一个日本人说过:如果日本胜利了,东条英机就会是中国历史上的成吉思汗,努尔哈赤。
还有那段旅训,"你父母是谁!
你兄弟姐妹是谁!
你穿的哪儿来的!
你吃的哪儿来的!
你应该怎么对他们!
出现了三次,次次泪目。
全剧很多泪点,不只是葛莉儿, 最后两集很有看头,让人很上脑很热血。
特别是第二遍看最后一集好难受好难受,这剧容易把人看闷。
感谢这部剧,让我去了解了淞沪会战,让我燃起了认识了那段历史的兴趣。
刷到一个片段:强奸未遂以后受害者 挨了几鞭子受害者的爹上去求情 后来女的反爱上强奸犯去提亲的😅 纯纯脑瘫 别yy了
抗日战争中的空中英雄,值得敬重
不知是否高志航和葛莉儿那段情感刻画的太过真切,看见男主梅开二度顿时感觉像吞了一只苍蝇般。这四分送给葛莉儿,你的无悔无私令人感动,不知你的下一世能不能找到那个至始至终的“高志航”。
朱亚文实在太帅无法客观评剧
朱亚文演得非常好的一部剧。本来情节跌宕,也是歌咏抗日英雄的剧,但因为给原型为空军英雄、殉国烈士阎海文的吴海文,虚构了很不堪的调戏女性的剧情,减一星。如果不是饰吴海文的罗晋通过演技多少挽救了这个被丑化的烈士角色,我会减两星
男性的个人英雄主义感情戏很难看,所谓被“深爱”的女主 也看不出自然细腻的爱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时代英雄
主要是在看朱亚文耍帅谈恋爱 真的好帅
我喜欢阿西莫夫的这个说法,一个作家的归宿就应该写着写着倒下来,鼻子戳到打字机的键盘上,戳出最后一个字母。我想一个战斗机飞行员最好的归宿就是心里装着最浓厚最强烈最深沉的民族危亡国家大义的时候,双手紧握方向盘,战死疆场。虽然这在他人看来无疑是可惜可憾的。对于连文字记录都寥寥无几,纪念馆还常年冷清的高志航(民族英雄)来说,这个片子实在太可贵了,更何况这还是少有的说国民党正面抗战的剧集。再加上这部名字起得最好的国产剧(我觉得)里面,还有有史以来宋美龄最好的扮演者。如果电视剧是藏品,他一定值得被收藏。
大陆片,不过是讲飞行员的,好看。我就爱看飞机~
我之所以评价低,因为不是我想骂人,最让我受不了的第一场空战的时候,太假了,哪有在精神高度紧长的时候说句:葛莉儿,这架飞机是送你的,太不真实了,这就是对我们民主英雄高志航将军的侮辱,这摆明了是要耍酷,而并非对历史负责。
此剧太燃,在淞沪会战的空战达到巅峰。高志航人设除了变心太快都很完美,不过当他说曾经沧海难为水时还是选择体谅这个角色,作为传统与浪漫的结合体,与葛莉儿的爱情太美好。朱亚文太适合与外籍女演员合作啦,超级放得开!另外喜欢许争这个角色,直接透明,也深谙人生道理,只可惜结局…
快看到虐点了,停在这里不敢走下去,让悲伤无法上演,有两个月没打开这部剧了,断断续续的也没看完,今天打算一鼓作气,直面BE美学。
看过很久的剧了,一般般,整部剧还是对张学良印象最深。
补票
补标。正在看《冲天》,想起来这个片子,补标一下。因为这个剧,粉上朱亚文,看哭的一个剧。
这部剧不用看内容,看看演员足矣,朱亚文等一系列人物的制服造型养眼啊,演员的表演也生动得很啊!
朱亚文演活了高志航,葛莉儿才是最懂高志航的人,这部剧唯一的瑕疵就是姚笛!
葛莉儿离开后就看不下去了
垃圾剧情,男主就是一个渣男,当初说好的痴情呢,为了当飞行员,抛妻弃子。当了当了那么久的兵,也没见打鬼子,窝囊,最后还找了别人结婚,渣男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