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 水军们,你们说的笑点在哪里来的?
一部爆米花电影却让我丝毫笑不出来,更别和我说反映了什么高尚的爱国情怀才让我如此严肃!
而原因就是这是一部实在没有任何新意的烂片。
故事说的轻描淡写,人物形象也莫名其妙,画面剪辑平淡无奇,除了两个美女四个腿,让我瞪大了眼睛外,我实在是觉得这种片子太对不起观众了,不要每部电影都是精品,可至少要拿出点诚意,是创新的诚意和尊重大众主观审美的诚意,在这个角度,我觉得血滴子也号称烂片可是要比12强,真的要"2" . 不是年过半百依然闪转腾挪就是诚意,那我还不如看路边把自己弄残的职业乞丐诚意大,我也是看着JC的电影长大的人,熟悉的杂耍打斗无可厚非,但我觉得真的需要一点创意和心意来完整的讲个人物,让人发笑或是感动。
不是为了表现主题而表现主题。
不好意思,如果真的有人是发自内心觉得这是一部搞笑的片子,龙哥威武之类,又不是水军, 好吧,我承认我们的喜好不同,我尊重你们的喜好,毕竟民8主开放的言语自0由的基础是互相给点尊重,仅此而已!!
开这个贴做好了被2货们群嘲的心理准备了或许成龙大爷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对各种吐粪的文艺青年不好公开表达自己的情感,请让我作为一个忠实的傻粉来为他童年心中的英雄吐点槽吧 说点题外话,以前挺喜欢豆瓣这个社区的,和其他主流社区比起来,比较特立独行,有点小清新但现在可惜了,被特么一堆爱装小资装文艺的2货们给占领了,这也是现在很少来豆瓣的原因了,今天因为来看看成龙新电影的预告片,结果看到满屏幕的欢乐吐粪:— —带女朋友看十二生肖。
又尼玛用强盗逻辑打爱国牌。
看了15分钟果断闪人,不然会被气死— —剧情老套搞笑生硬爱国突兀,成龙傻逼不解释— —小时候的偶像,现在还是去当人大代表吧— —CNM大烂片!!!
浪费姐的时间,拉低智商!
— —这片子应该有党员组织团员集体去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成龙要再拍电影就死儿子!
来自: 仙水 (New York City)……尼玛,成龙大爷拍了部宣传爱国精神的电影,你们这些2货就特么JJYY的这不行那不好的,你特么精英你就去看文艺片,别来看这些让哥爽让您不爽的电影呗。
美国大片都特么个个宣传美国多么民主,多么自由,多么有美国精神。
成龙靠自己搏命换来的名声作为华人的公众人物拍部电影宣传一下爱国精神,2货们开始着急着找突破点来显示自己的“内涵”了。
都尼玛喜欢装小资装文艺,话说不装B会死吗?!
真替你们爹妈着急,怎么就没把你们这些货给射墙上画个世界和谐统一的地图,把你们这些货养大浪费农民伯伯多少的汗水工人叔叔多少的血泪,还有哥半夜费神打这么些字来替你们爹妈教育你们……这些就算了,因为你们这些货搞得现在美利坚成天打打伊什么、什么亚的一些小国家,朝鲜老是弄弄他家的核什么的发射点小导弹威胁一下世界人民啥的,弯弯在他妈60大寿都不回家看看的……世界就因为你们,才特么不和谐嘿,让您不高兴了吧,喝着袋装速溶雀巢咖啡用看完盗版霓虹国爱情动作片撸过的手来敲敲键盘带着一脸不屑的表情来打击一些让我们这些屌丝感到快活的电影从而证明您是一个多么有思想有见地有文艺范儿的主儿 那您还是歇着去吧
或许一提成龙的历史有人就要开始说师弟出马、醉拳和笑拳怪招,但我想那还不是我心目中的成龙。
可能有很多人和我一样,直到A计划中成龙的拼命演出开始,才认识这位伟大的德艺双馨的演员。
我还记得那一天和父亲一起看录像带,当看到马如龙骑自行车巷战中被自行车爆菊的时候,年幼的我转头问父亲这是什么,老爸紧攥着双手盯着屏幕,一字一顿的对我说,“功夫”。
自那时起,那个强壮敏捷不算高大的形象深深印在了我幼小的心里,第二天,我把“功夫”两个字刻在课桌上,也是从那时起成龙电影的蛋蛋哀伤一直伴随着我成长。
之后成龙把这种精神前移:五福星、飞鹰计划、无数次成龙夹紧双腿满脸痛苦,可是他坚持了下去,他总是能在最不利的时候赢得胜利,成龙从未改变,尖峰时刻、燕尾服,他一直把这种坚韧的精神发扬光大、走向世界……年少成长过程的磕磕绊绊,也曾使我驻足不前,但是想到成龙和他的蛋蛋,我都能越挫越勇,度过难关。
那是怎样的一种精神?
坚韧不拔、宁折不弯,都不足以形容,或许只有成龙自己那句“不抛弃、不放弃”可以让我们读懂其中的玄奥。
十二生肖的预告片上写着这是成龙第101部电影,我们可以随意的品评这部电影的好坏,给出一个或五分或一分的分数,但是谁又记得那个为了我们的一点点开心,无数次受到重创的菊花和蛋蛋。
我能理解成龙,即使这个招式变得不再那么漂亮,但是成龙会一直这样做下去,这,就是成龙电影,这就是蛋蛋。
又是一部成龙个人风格的电影,各种杂耍般的打斗,卖弄各种高科技,时不时的幽默搞笑,爱国主义的中心思想。
明星的阵容强大,张蓝心身材很棒打戏也不错,李宗盛戏份还称得上打酱油的,影帝廖凡只聊聊几个不痛不痒的镜头,白糟蹋了这么好好的演技,舒淇,吴彦祖只一个镜头,真心觉得没必要找这么多打大牌明星露脸,只要一个成龙就可以了解决一切。
50岁的阿汤哥都有在迪拜塔的那一段玩命演出。
60岁的成龙凭什么不能玩命。
其实60岁根本不是打不动的理由,只是想不想打而已。
最近几年,成龙大哥的身影更多的是出现现在一些社会新闻、公益活动上面。
对于电影,成龙似乎有点不思进取。
《功夫梦》、《功夫之王》,《大兵小将》更多的是玩票性质,我们很难在里边找寻到那些令人血脉喷张的成龙标签式元素。
因为自打小时候开始,我们认为的成龙电影就该是:成龙无所不能,一个打十个,拳拳到肉的近身格斗、翻墙头就像过家家容易,犀利的眼神,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绝地反击、还有挑战生命极限的动作重头戏。
这一切都是严肃的成龙电影所必须具备的元素。
自《新警察故事》之后,这一切没有再出现过。
华语影坛为什么只有一个成龙?
如今的电影人,不管是不是动作演员还是其他演员,有谁,能传达如此滂湃的正能量,还有谁,能给人积极健康的正面形象。
除了成龙。
80后都是看着成龙打坏人成长起来的,我们只会记得和怀念成龙的拳头。
不会去怀念在天上飘来飘去的李连杰。
《十二生肖》的预告片,最惊喜的是那组极速轮滑的预告。
成龙这次又要玩命了。
第一次见到这种设计,这组重头戏估计到时候出来的时候大家都会叫好。
动作设计不单单是动作而已,他有本身的电影语言在里边,所谓玩命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他要让观众觉得不可思议,不可想象,超出人类极限,而又实实在在的做到了。
让你心服口服。
成龙电影,重出江湖。
一些拙见浅谈,纯外行,文笔不好望轻拍。
不知道该从哪谈起,关于这部所谓的JC收官之作。
就我个人而言,在影院里数次热泪盈眶,幸亏有大大的3D眼镜,幸亏机缘巧合下我是一个人去看的。
可以感觉到成龙真的是很用心在做这部片子,整部片子的背景是关于文物保护的。
我大概看了些评论,很多人都觉得这个背景是什么爱国主义教育,或者主旋律云云,看到这些我真心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实际上我国在文物保护方面……怎么说呢,想想故宫这两年出的事,想想坐在故宫里喝星巴克的感觉,你真的觉得成龙是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么?
我只能说我看到的是,成龙有一颗爱国心,成龙热爱并且在试图用实际行动保护我国的悠久文化历史。
---附上一段关于十二兽首下落的百度:目前,牛、虎、猴、猪、马5件青铜兽首已分别在2000年和2003年和2007年由爱国人士出资抢救回国,收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
现已知鼠首、兔首2009年2月在法国一家拍卖行拍卖,龙首目前在台湾,保存完好,但短期内不会现身。
蛇首、羊首、鸡首、狗首等4件仍然下落不明。
---片子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细节,其实可以说都是真实的事情。
八国联军入侵之后,许多退伍的官兵在回国后都靠倒卖这些文物发了家,但这些所谓的伯爵之类的人物,起先的出身也许就是个工人、农民。
他们知道的是,这些是文物,值钱。
但是其具体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他们根本不在乎,在乎的只是它能够带来多少财富。
片中反派MP公司撕邮票那一幕其实是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并且发生过不止一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咨询查阅这方面的书籍。
影片中的细节还表现在那个花瓶法国女的家里,鸡首就这样赤裸裸的被放在窗台上,可以明显看到鸡首上已经出现多处氧化发绿的部分。
至于影片中具体提到的一些文物,并不全是真的,比如鸡蛇狗首到现在其实仍然下落不明,在MP的地下实验室里,那些伯爵的仓库,也可以看到许多世界闻名的贵重文物,我作为一个外行来讲看看热闹其实也是挺高兴的,特别是在那个造假实验室里,许多造假方法我只是从书中看到过,没想到会在这片子里略窥一二。
同时也可以感受到成龙的用心良苦,首先找来这么多著名的赝品以及了解赝品的多重仿制方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在造假行业也属于商业机密级别的了。
同时把文物交易的黑幕也曝光了一部分出来,相信喜欢看鬼吹灯和盗墓笔记的朋友应该不会感到陌生。
实际上,我国政府目前对文物的态度是接受捐赠,但是绝对不会官方出面通过参与竞拍的方式来追讨文物。
官方最有力的手段大家也不陌生,就是不断的发表声明来进行谴责。
我国大部分的文物追回工作都是由民间人士在进行,片头一段剪切很快的兽首竞拍表现的也就是我国民间人士在通过竞拍来“追讨”我国的艺术瑰宝。
所以,你要说这成龙在选宣传爱国主义,我同意。
但要说这是爱国主义教育和主旋律,我真心觉得这不搭界。
---再回到电影本身来说,如果按照正常的套路来打分,什么演技,导演,灯光blablabla,它大概也就三四分吧,或者你要打个一两分也不为过。
整部片子有着典型的好莱坞商业片的风格,也算是成龙大哥在老美那里学有所成,单论片子的节奏和剪辑而言,比以前确实提升了很多。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打戏过于密集,或者温情戏十分突兀留下一些诟病,我反而觉得这其实是片子里值得珍惜的地方,作为一部收官之作,想做到尽善尽美,想做到最成龙,这是可以理解的,这也是成龙所坚持的。
如果你硬要拿它和一些正规套路的片子来比,这怎么有可比性呢?
这是成龙,这就是成龙的电影,它只应该跟以前的它自己来比。
我给五分的理由很简单,这片子感动了我。
包括成龙的拼命,片子的成龙风格,片中的各种彩蛋,以及向成龙自己以及许多大片的致敬,还有OST中的成龙元素剪辑,我不是专业人士,我确切听出来的只有《我是谁》,貌似听出来的有《警察故事》和《飞鹰计划》。
其实片子本身值得研究的彩蛋有很多,可惜我是个菜鸟,欢迎龙迷们来指教。
---再谈谈成龙这个人,艳照门那段时间成龙的很多花花新闻都爆了出来,也有很多人因此不喜欢他,觉得他虚伪,做作。
但客观来说,人走到了一定高度之后,获得的关注与得到的负面评价是成正比的。
我很赞同片中的一句话,到现在,仍然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
不谈天朝,用老美的话来说,不要相信那些在野党,谁当了总统其实都是一样的。
退一步讲,我认为成龙的一些作风问题实际上……是无可厚非的,乔丹,张伯伦,老虎伍兹,谢天笑李志甚至特么的左小,大张伟,哪个特么的睡的姑娘少啦?
恐怕贾斯丁比伯睡的姑娘都不比成龙少了,人家睡姑娘那是人家的本事,再退一步讲,起码都比李宗瑞强吧?
成龙出道至今走到现在这一步,不谈其他的,真的是我这个八零后看着他一步步的拼出来的,从红灯区到那部两个成龙的片子,都是险些丢掉小命,才换来今天的地位,所以,我尊敬他。
无论他现在有些行为说是作秀也好,怎样也罢。
我宁愿相信他是真心在做一些事的,表现在这部片子里的不止是上文所提到的方面,包括本片所使用的语言,大量的使用中英法三国语言,并且中文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结合近几年的国际形势和成龙一贯所表现的形象,我觉得真可谓的用心良苦。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信息量极大,制作较好,含金量高,十分用心的好电影。
真是无力吐槽啊 果然网上看看就得了看完后更加后悔没有坚持不看啊 幸好是成龙的最后一部了开头的滑轮很好 一颗星 尽管不知道为啥滑 而且之后就一泻千里和大头因为设计太过无力和荒诞而大笑三个字 大烂片!!!!
剧情贼弱智啊 整个爱国主义宣教舞台剧的大杂烩啊 大头认为适合十岁以下观看 我表示最后直接冲地那段都不适合明显让小朋友物理知识错乱嘛你让重力加速度情何以堪啊里面都是武术爱好者啊 没事就打一架 而且任何时候都没有枪哦 亲
看了泰囧和十二生肖,由衷的感叹徐铮是个小同志,成龙是个好同志。
泰囧的口碑其实还是挺好的,演员的阵容也足够了,除了徐铮王宝强之外,新加上了黄渤,这大概算是当下最豪华的喜剧阵容了。
徐铮自导自演,所以也不能太苛刻了。
应该说观影的气氛还是挺好的,我的背后不断的传来各种夸张的笑声,我自然也受感染。
其实这部片子的前半部分的笑料还是挺足的,包袱的质量也说得过去,也能让观众哄堂大笑。
王宝强还是憨憨的样子,我觉得他就是屌丝的集大成者,各种乡村非主流城乡结合部的结晶。
肥裤子花帽子,好像是哈韩了,但其实只是让屌丝的形象更加具体了而已。
至于那盆仙人掌,我觉得除了在扎徐铮头的那个包袱中起了点作用外,其他的基本都是多余;最后居然还能试验有毒没毒,这剧情太扯了,我只能说初任导演的徐铮同志还是过于稚嫩,大脑还局限在一个很狭窄的天地。
如果说前面还能令我看下去并时不时的报以笑声的话,那后半部分则慢慢开始变得滥情和烂俗了。
王宝强居然用人工呼吸的姿势替徐铮吸屁股,这毒解的真是一个诡异,这是对观众和毒蛇的双重侮辱。
也真够好基友的了,这样的姿势也亏徐铮想的出来,当然这样的姿势也算是符合王宝强的人物身份了。
如果由梁朝吸王宝强的屁股,估计喜剧效果会更好。
真正开始让我反感是从他们上了越野车开始,突然不那么专心致志的搞笑了,非要玩点儿自己不擅长的,比如文艺和煽情。
当越野车停在公路上时,天边的夕阳赖着不走,徐铮的小光头这个时候确实有些文艺的气息在弥散,但是光头是会反光的,徐铮这形象真的不适合文艺。
更令人无法忍受的是,节奏的突然变慢,本来前面挺搞笑挺紧凑的片子,这一文艺不要紧,叙事速率直线下降。
僵硬的笑容还没来得及消褪,我已经开始昏昏欲睡。
至于后来二傻在山间的奇幻漂流,我觉得都有点要拍风光宣传片的意思了。
不过就他俩这二傻的形象,真是再优美的风景也令人提不起兴致。
故事继续推进,片子居然开始煽情,各种真善美集中大爆发,亲情友情爱情一股脑的全都原地复活。
本来很搞笑的片子,最后非要向主旋律看齐,你这不是自甘堕落么!
并不要求所有的喜剧最后都要跟昆汀一样,但喜剧真没必要教育人警示人感染人鼓舞人,那是感动中国这样的正房夫人的分内之事,徐铮的片子也就是个通房丫头的货色,非要自我拔高,简直就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
要安心做自己的通房丫头,卖弄好风骚就够了;非要一本正经读个评论员文章,一开腔就露馅了,最后只能弄巧成拙。
十二生肖号称是成龙的第101部动作片,但是我还真没有怎么看过他前面100部片子。
我个人对成龙素无好感,主要还是他过于爱国了,一脸的义正词严义愤填膺,看见他就烦。
尤其是听到成龙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叙述着自己各种发自肺腑的伟大情愫的时候,我就由衷的感叹:其实他是一个演员。
作为演员的成龙,个人的自我修养还是相当到位的,气氛的制造和情绪的拿捏都相当娴熟,在不明真相的群众中很有号召力,但在我这未入流看来就有点讽刺了。
还是说说片子本身吧,其实真没有什么可说的。
作为电影,最重要的其实就是讲故事。
巧的很,这部片子毫无故事性可言;不仅故事讲的一团乱麻,而且还不时用反逻辑的情节推动故事发展。
至于表演,还是成龙的老套路,边打边搞笑,不是被砸着脚了就是被踢着裆了,外加各种夸张的表情,这就是片子的全部精华所在。
其中那个女学生的台词更是雷人的很,一开口就是央视的范儿,外交部发言人都不带这么大义凛然的。
故事本来还能将就着推进下去,被这央视范儿一折腾,搞的意兴全无。
当婊子的衣服都脱了,突然说要存天理灭人欲,这不是坑爹是什么?
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先来两篇社论压压惊,或者叫以毒攻毒。
至于其中惊险刺激的场面,考虑到成龙大叔的高龄,我觉得还是可圈可点的,这也是成龙的一贯风格。
但是真的没有什么新意,就跟前面的边打边搞笑一样,这么多年都看腻了。
虽然没有新意,但是心意还是领了,仅此而已。
反正我看其中搞笑的桥段的时候,很难把我逗乐了,估计是我的末梢神经坏死,难以领略成龙大哥的幽默,正如我不能体会大哥的爱国。
十二生肖还犯了一个和泰囧一样的病,后边又开始传播正能量。
良心也发现了,道德也占领高地了,正义也要战胜邪恶了,可是前面的铺陈真的太单薄。
基本上是在毫无征兆的前提下开始了突变,爱国情怀的感染下,世界和平已经成为整个剧组的共同心声,我觉得最后真应该全体高呼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才算完满。
至于亲情爱情、婚姻家庭、社会和谐、生态文明自然都是题中应有之义,这些都是世界和平的前提啊。
我觉得这部片子真正体现了真善美,揭露了假恶丑,而且更为深刻的是翔实而生动的展现了真善美战胜假恶丑的全过程。
实事求是的说,这部片子体现了成龙同志志存高远心系全球的崇高品质,体现了成龙同志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体现了成龙同志爱党爱国服务人民的朴素情怀。
这部片子既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既体现了创新性,也具有延续性,总之具有相当的观赏性;是成龙同志在一个极高的高度上开展的自我超越,而且事实证明了该同志也成功实现了这种超越。
对于片中的吴彦祖、舒淇以及李宗盛,我只能说成龙真的是大哥级的人物。
话说回来,泰囧最后范冰冰也是特别惊喜,看着王宝强跟范冰冰合影以及给她做SPA,我当时脑海里就一个词——逆袭。
最后王力宏的十二生肖作为片尾曲,也算是无缝对接了。
不过歌词早就被吐槽了,从子鼠到亥猪全说一遍这就叫十二个生肖;下一部作品就该二十四个节气,接着还有三十六计六十四卦七十二变一百零八将,配上王力宏万能的曲子,作词作曲都省了。
另外,十二生肖我还看的是3D的,戴眼镜戴的我鼻梁疼,又被伪3D给坑了。
成龙这种边打边笑的哪里用得着3D啊,顶多是最后火山的场面有点儿意思。
正片开始之前播了个“棒球明猩”的预告,那个3D效果明显,球棒飞出来的时候真有点冲出屏幕的感觉,我都不自觉的要躲开。
所以我说,看完3D的十二生肖之后,我觉得棒球明猩的3D的效果真好。
可能是自己过于苛刻了,毕竟这是徐铮自己导演的,毕竟这是年过半百的成龙的心意。
但是一个作为小同志明显还有待加强的自我修养,一个作为老同志自我修养层面要明显技高一筹。
当然说到底,其实他们都是演员,成龙的演技明显比徐铮要好。
好莱坞式杂耍电影——《十二生肖》即评文/悍客罗《十二生肖》这种电影,放在贺岁档正是生逢其时,成龙的动作招牌加上合家欢式笑料,观众群不可谓不广;但放在2012年的贺岁档,又是其不幸,因为另一部以笑惊人的喜剧片《泰囧》不但屡破票房记录,而且口碑出奇的好。
相比之下,《十二生肖》在票房上还能分一瓢羹,但在口碑上,则实在乏善可陈了。
玩杂耍的成龙如观众预料的那样,《十二生肖》最大的卖点,依然是老而不衰的成龙大哥。
成龙以近60高龄,身先士卒事事亲力亲为,动作场面从头打到尾,不可谓不搏命。
虽然片尾花絮中的幕后煽情替大哥博取了一些同情分,但实事求是地说,《十二生肖》依然是一部属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杂耍电影,那些属于录像厅年代的剧情设计,动作风格,即使到好莱坞流水线上镀过金,也依然不改成龙电影的“录像厅气质”。
鸡肋的女主角更让人失望的是,除了大哥成龙的打斗依然走杂耍路线之外,女主角也无味到令人毫无兴趣。
新人担纲的女主角,一出场就开始背诵主旋律台词,对法国侵略者的怒斥充满了初中教科书的论调——注意,她不是在恶搞,是很严肃的在讨论历史,而且以一种小女生吵架的架势去抢文物。
好吧,编剧可能也没办法,既要贴合主旋律,又要体现娱乐性,还想让女主角高大全起来,为后面启迪成龙一伙“盗贼”改邪归正作铺垫——难啊!
而且,影片最后一个段落里,女主角跪求成龙去救自己弟弟的表演,简直是春晚小品+北影面试的水准,如果换个稍微有灵魂的演员,完全可能创造出一段足以煽动观众泪点的经典桥段——可惜呀!
90年代的笑料作为一个喜剧片,《十二生肖》最让人遗憾的是,笑料都是“古时候”来的。
“飞弹打出去,熏黑旁边的人,一个黑脸白牙的囧脸傻笑着…”这个镜头,在港片中至少出现过几十种版本;一群弱智匪徒,被阴差阳错地各种戏弄,从《小鬼当家》之后就已经被演绎得烂大街了;至于成龙斗狗,成龙偷画,成龙嬉皮笑脸,成龙弄巧成拙,成龙打了别人一拳手疼得不行…抱歉,这些我们早就看够了。
总的来说,《十二生肖》就是一部用好莱坞模式包装之后的成龙电影,而且是成龙早期迷恋杂耍时的那种——虽然对德高望重的成龙大哥充满尊敬,但对电影,我们还是要实话实说就事论事:希望大哥好好休息,注意保重身体!
已刊于《深圳都市报》2012-12-27转载请注明作者。
http://dtzbd.sznews.com/html/2012-12/27/content_2331434.htm
成龙的电影,至少不需要关于“少儿不宜”的担心,非常适合全家欢。
当年,又蹭上龙年的热度,电影火爆得不行。
记忆里头,也是女儿第一次看成龙的电影,此后对成龙都“非常放心”,但后来看了几部,基本算是放弃了。
大概是成龙年纪大了,实在折腾不起。
整个故事的配置,和飞鹰非常类似,可以算是改良版的飞鹰。
制作大了,相对精良,但基本还是飞鹰的底子。
不过,这次成龙没选择吃花生,而是改吃口香糖,更加国际化一点。
两帮反派,各有各的精彩,毕竟是贺岁片,基本不会出现烧脑的环节。
大过年的,以轻松搞笑为主。
最大的反派,好像应该是这个。
但是,人家早就成功上岸,还真对这家伙无可奈何,人家有钱任性,别人的国宝,说丢就丢了。
印象当中,当时古董热是真的热,但是没有相当的造诣,这行也没那么容易,节目里头随随便便的一个“祖传”,立马腰缠万贯的桥段,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节目效果。
行业真相,倒是被这个大反派说得明明白白。
反派有个“手下”,是大名鼎鼎的宗盛。
能看到宗盛如此暧昧,着实罕见。
故事开始,就着实秀了一下“脖子以下全是腿”的超级大长腿。
就是钥匙的事儿,这么秀,也是没谁了。
浪漫的法国人,对爱情的定义,确实是与众不同的。
不过,时间管理这方面学习的不够深刻,尺码都记错,差评。
这个角色,大概对标张曼玉吧。
内心正义感爆棚,但落到实际,该偷还得偷,毕竟,有了“正义”的理由,还有什么不能做的呢。
这个,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感觉好像对法国人没那么大成见啊。
故事里头,出镜的“有实力”的演员非常多,有一些基本都是一个镜头晃过,“公信力媒体”,这个值得商榷,毕竟成龙压根儿没当回事儿。
当然,在成龙的电影里头,宣扬一些“大道理”,是不可避免的。
说得也对,不强大,人家才懒得跟你说。
你能骗的人,都是相信你的人。
成龙大概也是被这句话扎心了,才有了后来的“飞天”。
这个造型,怎么看出了点凯奇的意思,没想过俩人还有这程度上的神似。
贺岁片吗,明星特别多。
记得当时在影院,吴彦祖出场时,那个场内啊……
不过,能让成龙如此“低声下气”的女人,
还得是这位。
成龙的电影里头,最不能忽略的,大概是最后的花絮,特别欣赏一下。
很多片段都有以前成龙片的影子 过程打斗精彩 就是结尾有点。。。
动作维持成龙风格,剧情无聊
典型的国产片,哎。
二星三分。故事糟糕透顶,线索凌乱,人物干瘪,结构松散,丛林段落直接让这部电影与喜洋洋之流电影看齐。动作的话,除了利用身边物的老套路就是并不新鲜的奇观展示。成龙用这部电影怀念何冠昌实在叫人唏嘘。
典型的成龙合家欢式电影,动作设计依旧是招牌菜。但情节设计太过浮夸和想当然,后半段人物的转变全无,文戏太弱,插科打诨的喜剧表演优秀。这五分给成龙最后一次高难度的搏命演出。
冲着成龙大哥的第101部片子去看的啊,看到最后的花絮,也算值了
成龙影业
这片子要是要按照疯狂的石头那种叙事开展应该很有意思。全片最亮点的应该算是张蓝心的美腿吧
乏善可陈
成龙在《神话》之后最烂动作片,无聊无趣,笑点陈腐,剧本相当差劲,而且还是无耻的伪3D,适合学龄前儿童观看。
最有趣的是用grandfather的人骨干掉那人的时候 后边真是越来越精彩 不愧是JACKY CHAN
成龙一把年纪了还能这么卖力,真心不容易了。
无脑消遣
从动作方面来看,还是很不错的。
大杂烩一样的明星阵容演绎着动画片式的故事
红色主旋律电影
过年就该看这种片子嘛
差点看不下去,但只能这样了。
是我太久没看大陆主旋律还是因为喝了酒,没我想的那么差,虽然很多矫揉做作,有些段落还是有趣的,比如岛上遇到海盗。另外,看外国人在中国电影里演250还真有些舒心。成龙真心老了。。。
编剧的逻辑都让狗吃了吗?如果完全靠动作戏就可以组成一部电影的话我为什么不去看散打比赛?动作戏也一点都不流畅,很窝囊好吗!全片主旋律的让建国和建党都无地自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