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毁三观吗?
快去吧!
韩庚加范冰冰,再加上导演李玉,他们会合伙慢慢的腐蚀你的三观的!
我有个疑问,医学院的学生看完不知道会不会狂怒,难道真的是电影里演的这德行?
他们绝不是未来的医生!
他们是流氓,是一群超级大loser但却觉得男人就该这么活的脑残患者!
毫不夸张的说,串联电影的关键词是破处、早孕、车震、偷情、打群架、邂逅、屎尿、找鸡、私奔,最震撼的是,女友光把台词“你有套子吗?
”都喊了五遍,分贝超过隔壁的《速度与激情》,分手就吵么,打么,非要让女主把一百多个避孕套倒他头上吗?
还是从书包里倒出来的!
女主,你的研究生医学课本在哪里!!!
可是,最后男主一定还要很深沉的说“我对子宫有了新的认识!
”……我真的只想说,你们就像一群社会的寄生虫一样,不,是一群以为自己是蝴蝶的苍蝇,是一群以为自己是蚕宝宝的蛆!
李玉导演可能以为这样的烂俗才能赢得口碑,问题是,如果情节是零,整个主题那叫个迷幻,那你设置的这些不是糟点是啥?
其实我们真的很不适!
确实不知道导演想表现什么!
片名就应该叫《你猜你猜你猜猜猜》……你混乱就算了,还非要在每段混乱结束来一番文艺,你这是想让观众早死吗?
结果编不下去了!
你只要枯竭了,就让女主出去旅游,不是沙漠,就是一个大水池子,紧接着,女主就又要按照套路得癌症死了……不过别人都是白血病,你来个卵巢癌,我……只能说你有创意!
我真的想骂醒你,都卵巢癌了,还不治,使劲给曾经自己背叛的前男友打电话!
最后把自己作死了吧!
有病就治么!
你给一个医学院实习生拼了老命打电话,还想让我们感动?
给你说,我确实流泪了,笑出来的!
快结尾了,你就让老师和一个女生私奔,我也明白了,为啥穿插了男二号的傻逼暗恋,最关键的是莫名其妙的你让范冰冰和韩庚跑到沙漠里做爱,也没啥铺垫,演员累累的,你这是何苦,野战哪都可以!
导演,我发现,范冰冰在你的电影里,不被糟蹋一次,你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然后,字幕来个“五年后”,我就知道你要开始怀旧了,不过五年后不代表贴个小胡子就成功进阶了,好不好?
还是在宿舍楼管大爷的葬礼上,导演,他们是不是五年后有点闲?
经过这一圈大杂烩折腾,韩庚说他将来要捐献遗体,这感悟是哪来的?
他的小名叫万物,他这样才能生长吗?
还是他觉得自己的身体经过这么多的折腾,死了可以当医学院的反面教材?
最最后他俩又邂逅了,真的,太多次邂逅就是见鬼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
导演,如果你说“这事你不管咧!
”那我就当自己花电影票钱今天扶贫了……
《万物生长》,校园的青春爱情剧我们实在看的太多了,就在要审美疲劳之时,这样一部虽然故事相同但风格另类的文艺风格的,足以让观众眼前一亮。
在我看来,影片的叙事手法和细节,让我觉得在这里把爱情拿来当行为艺术,也使得一贯压抑的文艺风格变的别有格调和逼格,一次很大胆的尝试。
总之,值得一看。
1、你这棵树太大了,我的园子太小了。
种了你这棵大树,我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心平气和的日子,我还有没有其他地方放我自己的小桥流水。
2、有时候,我觉得,我说看着你长大的。
你别误会,我说的是,我看着你,自己慢慢长大。
没有你,不看着你,我感觉恐惧,我害怕我会混同猪狗。
有了你,我好像有了个基础,可以看见月亮的另一面,阴暗的、在正常情况下看不到的一面;我好像有了一种灵气,可以理解另一类,不张扬的、安静从容的文字。
3、我不信缘分,我不信巧合,我从来没有幻想过和那个人在某一天突然相遇。
4、男孩只能长大一次,我怕极了。
我在害怕什么?我到底是在害怕,这依然是一场梦,是我整个青春梦的延续,还是害怕从这场梦中彻底醒来? 5、这是一个恋爱的季节,空气里都是情侣的味道,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这是一个恋爱的季节,大家应该互相微笑。
6、你说我怎么那么惨呢 初恋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7、其实我从来没有爱上过任何一个人,不要再离开我,以后也不会再爱上谁。
8、我爱上一个我不认同的人,这个时候我脑子里闪现了一句烂俗无比的话,我不要天上的星星, 我要尘世的幸福。
9、我想仔细的爱你,守住你,守住书,守住你我一生尘世的幸福。
10、女人太可怕了。
——韩庚 11、那一刻,如果她是植物,我的眼光就是水,我要滋润得她发光、发亮。
——韩庚 12、那一刻我特别怕她消失,因为我怕我的水没有温度,我的怀抱不够温暖。
13、我不敢回身,因为我怕看她消失前的背影。
14、世界上有两种长大的方式,一种是明白了,一种是忘记了明白不了的,心中了无牵挂。
所有人都用后一种方式长大。
坚持了18分25秒。
根本看不下去。
吐槽开始。
1、你要晃,你要幻,你要玩形式都没错,一上来五分钟三分钟在旁白,你当观众傻啊。
2、韩庚的演技没法看,阳痿,根本就没在点上。
贫可以,一个男人为了贫而贫,为了卖弄而卖弄,为了矫情而矫情那是耍猴。
3、齐溪是唯一正常在演戏的。
4、范冰冰一出场,五星级酒店,大红唇,低胸衣,你他妈的是在拍80年代的扫黄片吗?
风情就他妈只有红唇低胸抛媚眼这一种吗?
我记得有个日本片(想了好久真想不起名字了)大致也是一个少年爱上的风尘女子,那个女人端庄、优雅、举手投足轻盈又温暖,妈的这才是中青老三代都才会喜欢的女人好不好!
5、继续吐范冰冰,李玉他妈的不就是给你拍了几部所谓的文艺片你他妈至于吗?
(好吧你演的所有反正也都是烂片)这种脑残角色你也接?
看到范冰冰前天在特码的风sao的不行,第二天弃妇一样的站在韩庚宿舍门口,焦急的告诉一个愣头青“我被小三”“我好怕怀孕”这样的蠢话,范冰冰,你风情的外表应该告诉我们你早就久经沙场了吧?
你他妈就因为一次没带套吓成这个逼样还要找个小毛孩诉苦?
你他妈简直是在侮辱小三好不好!
6、许多天马行空的电影绝美在讲故事的方法,好的电影就是能把荒诞的,现实里不可能的讲得真实感人。
哪怕《风月俏佳人》这种少女级的童话,我都觉得它有太多闪光的地方。
因为他们讲人性,讲逻辑,而不是像万物这样拼文案拼慢镜头傻缺!
7、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
为什么每一部国产都这么烂!
操!
晚上洗澡突然想听《falling Slowly》,开着音响,冲着热水,洗刷躁狂。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是目前李玉的电影中,我最满意的一部了。
大学的男孩儿可不就精虫上脑的模样,大学情侣吵架就是神经病+偏执狂+蛮不讲理。
齐溪的白露演得好,一个大写的恋爱中的女大学生。
我当时也差不多那么神经病吧(哭,吵,闹,求),现在呢,啥也没剩下。
我的男性友人号称找女友绝不找我这样的,因为我"不粘人"。
前两日去广州,回到深圳火车站已经晚上十二点,默默打的二三十公里回家,回到冷先生已经睡了。
(你看,我觉得正常的事儿,广州友人眼里又被"赞"独立)我也想问,曾经那个粘人精死哪儿去了?!
我感觉我一直在慢慢falling Slowly,最近fall的尤为严重,只有在运动的时候,才能稳定下来,运动是我的稳定剂。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时光既没带走他的容貌,也没带走他的精神。
他还是像大学那样儿,活在自己的趣味小世界里。
弹弹琴,看看书,谈谈情。
他总是置身事外,结婚我在,离婚他来玩儿,那都是跟他没太大关系的事儿,他,只是,肉身在场。
而我,falling slowly的过程已经面目全非。
——我相信绝大部分的青春十年都是这样,我只是以为自己能成那个少数派呢!
《万物生长》,《致青春》,毕业后的重逢都是"旧貌换新颜"。
《致青春》里面的郑薇说:我们应该惭愧,因为现在的我们都更爱自己。
是的,更爱自己。
铠甲,让我坠落。
坐在电影院里看这电影时,有一瞬间产生了一种“对啦!
”的感觉,具体是哪一个瞬间我也想不起来了。
也可能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让我觉得挺对的。
我上一次从青春片里看出这种“对”的感觉,是在《那些年》里,更早的时候应该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对”不是绝对正确,而是对味儿。
因为市场上毕竟还是需要一些有情怀没节操的电影来关爱我这种直男癌观众。
开场那一罐子人头让我有点措手不及,不过也让我的观影神经迅速活跃起来了。
人头乱飞的场景与《那些年》里一上来的教室打手枪一样,具有极佳的提神效果。
虽然我不是学医的,对人头标本不像对于打手枪那么有亲切感,但并不妨碍我感受到那间教室里慌乱而又活力四射的氛围,就像《那些年》里的打手枪一样,只不过后者四射的除了活力之外还有别的东西。
类似《那些年》的柯景腾,本片主角也都爱好文学,只是写的东西没那么正能量罢了。
当然,实践证明,写那么多正能量该吸[哔]还是吸[哔],该劈腿还得劈腿,不过作为一个明辨是非的观众,我是不在乎这些细节的,只要导演、演员活儿好,能照顾到我这种直男癌观众的情怀就可以了。
本片男主角别号古龙巨、金庸新,我猜他选白展堂老师的课应该也是为了给自己写作寻找素材。
他的同学里还有怀着更不纯洁的动机来选白展堂老师的课的。
之前看吴莫愁的新闻,老是什么海报吓哭小朋友之类的,在这部电影里她的扮相我觉得还挺好看的。
不知道设计她跟白展堂老师的师生恋桥段有没有影射她当年跟《好声音》的导师庾澄庆的绯闻的意思。
既然说了这是一部关爱直男癌观众的电影,那么人物设定方面自然是男主角怎么层次丰富怎么来,女主角则是除了漂亮以外怎么苍白怎么来。
在这一方面范冰冰老师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虽然她在演员表里排在第一位,但她的角色实在意义不大,把她的全部功能转移到白露或者其他什么女性角色身上,故事也能流畅的运转下来。
冰冰这次唯一值得吐槽的就是角色名字,金锁你什么时候换的艺名你老公柳青知道吗?
有像范冰冰这样安静地当个美御姐的,乖乖让直男癌的男主角去撒野,自然也有不识相跑来砸场子的。
在这一部展现男性成长的电影里,最富有活力也最有看点的却是女二号白露。
虽然她是处女座的,外形也不够靓丽,却是生命力最充沛的一个。
白露去柳青家吃虾那一幕,估计不少人都是屏息凝神看下来的。
剑拔弩张的那一个微妙的支点就在饰演白露的齐溪一人身上。
本片的两位主角都是有着极强大票房号召力的彩蛋型演员,范冰冰出演的《泰囧》和《钢铁侠3》加起来票房超过二十亿,韩庚出演的《变形金刚4》和《智取威虎山》加起来票房将近三十亿,怕了吧。
不过说正经的,韩庚这次的表现还是挺值得表扬的。
大概两年前的《致青春》里,他还是那种一张嘴念台词就听得人浑身难受的负效用演员,到如今虽然不至于通过念台词的技术打动多少人,但总归不会带来不适感了。
而且他那轻飘飘的语调跟主角吊儿郎当的形象也很相配。
我觉得韩庚这些年在演醉汉这方面似乎是特别下了一番工夫的,生活中我很反感醉酒者,但是韩庚演出来的却能让我看得津津有味。
之前的《前任攻略》里他在这方面的表现就不错。
希望以后他能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除了多接看上去很厉害的电影剧本之外,也多要注意看看演的角色是不是靠谱,别总打酱油了。
自从《那些年》火了以后,大陆这边的各种山寨货就层出不穷。
虽然这些大陆青春片随便拎出来一个票房都可以碾压《那些年》,但总是给人一种阳痿的感觉。
它们大多有个人高马大的男主角,但这主角却常常死气沉沉、无半点青春活力。
因为本来充满无限可能的青春故事只有配上这样的废柴男主才有机会走向编剧们自以为高明的俗套悲剧结局。
许多年轻人没意识到自己的青春正在发生着,或者故意对这个事实视而不见,然后匆匆忙忙的把自己的青春塞到棺材里,好让自己有机会去缅怀它,觉得这样才显得自己深刻。
而一些无良的电影人也爱迎合这种心态,结果把本来挺阳光积极的一类电影题材搞得乌烟瘴气的。
青春不是生命中的某几年,青春是一种状态,那种大家在一起能吃很多喝很多聊很多玩很多,随便干什么说什么都能233333的状态。
青春是用来临幸的,不是用来缅怀,不是用来致敬的。
这部电影比起这两年那些国产阳痿青春片已经算是热闹多了,不过吃虾的情节之后剧情也开始走向平缓乃至沉闷。
这种结构跟去年的《一路向西》,哦错了,是《后会无期》,类似。
不愧是出自同一位出品人之手。
后半段看得人有些犯困。
所以就给这电影减了一颗星。
最后在沙滩上范冰冰说出那句关键台词时,我以为这又是什么死亡旗的花式插法,结果好在她并没死。
韩庚一觉醒来发现身边没人时,我女朋友悄声问我,该不会又是精神分裂吧?
我说别人我不好说,就这电影的导演,应该不会。
因为她前两年拍了部《二次曝光》就是关于精神分裂的,那里面分裂的她自己都分不清楚谁是谁了,估计短时间之内她都不会再玩这一手了。
虽然有后半段略微让人犯困的剧情的中和,这部有些重口味的电影业仍然比起大部分国产青春片都更对得起“青春”二字,所以我对它的整体印象比较正面,这也是近期为数不多的我在电影院里看的国产片里我觉得对得起票钱的。
走出电影院以后,我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跟我女朋友说我真爱闻春天的空气的味道。
她说她也是,然后问我这是什么味道。
我说大概就是万物生长的味道吧。
这部电影我差一点就没去电影院看。
如上面所述,我对两位彩蛋型巨星并不是特别感兴趣,特别是对于范冰冰小姐,她最近几个月来各种乱七八糟的炒作已经到了让人恶心的地步。
我不反感炒作,但我反感自作聪明把别人都当成傻子。
那天在吃晚饭的时候突然收到了我的好基友郭师傅的信息,他问我看没看《万物生长》,还催我快点写点什么东西出来他给我批阅一下。
一开始他让我写这个东西其实我是拒绝的。
但是后来经过了解这个片子是拍给直男癌观众看的,不是那种娘炮青春片,再加上他这么热情的推荐我去看,想必是他看了觉得很好。
于是就买了票,顺便让他先简单说下他的感想。
他回复我说还行。
妈的他可是连《钟馗伏魔》都能在电影院里完整看下来的奇男子,以他这么宽容的性格,他觉得“还行”的电影会是什么样我简直不敢想象。
接下来他又补充说觉得这部电影比别的青春片强。
我说,嗯,我感觉也是,最起码不会像《[哔][哔]那年》那么幼稚吧。
然后他回复我说他没看《[哔][哔]那年》。
我跟他说,算你走运,那片子跟《同[哔]的妳》差不多烂。
他又回复我说他也没看过《同[哔]的妳》。
“妈蛋你什么都没看过你是怎么得出《万物生长》比别的青春片好看的结论来的?!
”他跟我说他看过《小时代》。
哼哼,你毕竟还是图样啊!
国产青春片各有各的烂法,岂是一部《小时代》能涵盖的?!
等你看完去年的打胎双壁,再来跟我聊国产青春片吧!
所以我这篇东西其实差不多是为我的好基友郭师傅定制的,但是我听说他在我让他看《[哔][哔]那年》和《同[哔]的妳》之后不久不明原因的进了局子,希望跟我的建议没有关系。
也不知我写的东西他还有没有机会看到。
最后,推荐去年的一部英国电影《爱你,罗茜》,美国队长的浓眉女朋友演的。
相信不少朋友已经看过了。
这部电影剧情的狗血程度不亚于上述提到的一众国产青春片,意外怀孕、男猪脚因为去美国所以不得不分手(对,又是美国,这一点上我朝电影人跟腐国同行的创作思路倒是惊人的一致)等等,但看的过程却让人觉得清爽流畅。
回头想想大概就是因为画面干净漂亮吧。
如今一些国产片的审美太堪忧了,以至于给电影质量拖后腿的工作都轮不到编剧出马了。
1.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整部电影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场医学院和华清计算机男们的“斗殴”,或许是因为方总在首映礼现场特别提出,不禁再次回想。
张楚的歌悠然响起,打到一半声音又渐渐变弱,只剩下学生们无声的打斗、安静的影院以及安静的观众。
运动的画面,运动的镜头,以为会有什么转折,音乐又渐渐响起。
这首歌的旋律不是悲伤的,甚至是欢快的,但无论怎么想象,都只能在脑海出浮现一个弹着吉他的青年,空洞的画面,孑然一人。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生命象鲜花一样绽开我们不能让自己枯萎没有选择 我们都必须恋爱”这群青年也是一样,他们没有选择,看似二十出头象牙塔内的大好时光,却即将面临进入社会,面临生存独立。
如果遇到挫折,再也不能通过一杯酒,一晚上的胡侃,甚至一次青涩的打斗来发泄来振作。
青年终将老去,终将独自承担责任。
那些对未来的美好畅想都会成为平淡的柴米油盐。
他们不是没见识过社会,正是因为见过,才更加害怕。
而过去?
过去永远都是遗憾,伤痛难过固然折煞人,但最毁灭性的情绪该是不甘心。
青春就这样快过去,爱情、学业、家庭,这些在青春之中至关重要的元素似乎总是无法按部就班,不甘心,却也无可奈何。
魏妍和老师禁断的爱不知道结果如何;白露是否想过自己最后会嫁给那个吻得尴尬的华清男;617学长也一定想不到自己的经商生意经过了如此大起大落,告别昨日的辉煌却也能在的士上轻松调侃过去。
还好,617的四个兄弟都过得不错,没有催人泪下的生活落差,只有回归生活的平平淡淡。
不过圆了青春的梦,最想回到的却还是青春。
2.生与死的教育没看过冯唐的原著,也不是医学生,倒是有许多医学院的好友,时常听闻他们“有趣”的各种课程。
上学的时候对着各种福尔马林泡着的器官,对着大体老师,对着实验用的小鼠兔子,都不曾害怕不曾焦虑。
但一旦成为医生,看着鲜活的生命在眼前渐渐枯萎,可能还是壮年,可能还是花季,然而死亡是不分年龄的。
秋水崩溃了。
我想秋水是非常善良的,他没有因为眼前的生离死别而变得麻木不仁,反而在臆想之中希望患者可以活过来,虽然好像带着戏谑与恐惧,但在他心中总还是活着的。
秋水也是非常胆怯的,即便度过了八年的医学生涯,他依然与高中时期一样胆怯。
因此面对死亡他选择离开,离开医院,成为书商。
大概即使是只能面对各路虚伪的皮囊,也总比把真心投入却还要离别来得好吧。
3.关于爱情秋水是否是渣男?
他只是在二十出头遇上了真爱的女人,带着青涩与禁忌,与柳青二人分享着无法诉说的秘密。
自首的前一天,柳青和秋水见面,她一定很害怕很担忧,但又带着她独有的潇洒与妩媚。
《下妻物语》中说“人在面临巨大幸福时,会突然变得十分胆怯。
抓住幸福其实比忍耐痛苦更需要勇气。
”对于柳青,秋水会是她的幸福,而抓住这份幸福,即使内心强大如她,也还是不敌爱情催生的一切大于理智的情感,又或是一切披着理智外衣的对爱人的保护。
或许,继续孤独对于她来说的确更加轻松。
但还好,他们终于还是再次相遇。
不得不说这个风情万种的柳青,这个内心孤独的柳青,这个强大而温柔的柳青,只有范冰冰可以演。
而这个带着痞气又一身正义的秋水,也只能是韩庚。
4.题外话见面会现场,方总说边缘化的电影是他十年前拍的电影,如果只拍那种电影,最后就没人再拍电影了。
带着好奇心查了查,惊讶发现方总是《颐和园》的制片人。
爱好电影的人应该无人不曾听说颐和园吧,但看过的能有几个?
近来常与友人探讨:确实,过于文艺批判的电影只能在盗版碟店被发掘,在影迷论坛被传颂,而中国电影最需要的是能赚钱的好电影!
票房高的好电影带动行业发展,再为文艺电影输送动力。
在国内电影现状烂片如云的当下,能冲出这样的优质的青春文艺电影实属不易。
很多人看电影常把看诚意放在嘴边,而其实影迷观众更喜欢看创作者的心态。
感谢李玉导演,方励、路金波老师带来这样一部纯粹的电影,2015中国电影第一部感动之作。
希望通过两位偶像的人气能带动更多的人进入影院:纵使大片云集,依旧十分值得观看。
最后希望中国电影越来越好!
也希望所有年轻人都能怀着梦想,享受自己的青春。
青春还没结束,哪能就开始缅怀呢?
你们彼此相爱,就是为民除害。
电影的宣传语一针见血得剧透了整部电影。
看完电影只能深深感叹一句:“真是一对狗男女!
”李玉首次执导男性视角的电影,还是一部青春片!
如果说女人的青春片是夏天阳光校服初恋爱渣男然后怀孕堕胎远走他乡,结尾为不爱的男人披上婚纱走过遗憾的一生。
那男人的青春片呢?
就是炎夏蝉鸣兄弟约群架然后性冲动变心痛苦摔酒瓶,最后或心怀旧爱或遇到新欢走向男孩到男人的成长之路。
电影的前半部分我着实是有惊喜的,李玉将小说中碎片式的青春呓语很好得影像化了。
北京的夏天炎热暴躁,繁木茂盛的医学院里的无聊男青年们自负又混蛋,荷尔蒙迸发,他们像一群兽,生猛激动,伺机而动。
电影中京片儿的插科打诨趣味横生,那些北京青年们特有的气息总是让我想到《阳光灿烂的日子》。
电影前半部分把青春里的性冲动占有欲自私与放肆玩得流畅娴熟,可惜,这样的好景没能持续到最后。
当我还沉浸在前半段中那种肆意混蛋的青春里时,电影却正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崩坏了。
如果说前半段是冯唐秋水的万物生长,那后半段就应该算是李玉柳青的万物生长了吧,故作文艺 矫情至死的台词根本包不住腐烂的 濒临崩塌的内核。
毕竟小三渣男聊真爱这样的戏码是个正常人都会觉得恶心。
2015年还不到一半,可范冰冰饰演的柳青这个角色,已经入围了我个人年度最讨人厌的女主角前五名,且非常看好她拿第一。
她成熟美丽风情万种,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她深知自己的美,又善于利用自己的美,有意无意地撩拨着秋水的情欲神经,用大度成熟的面孔暗暗讽刺着白露的爱与痛。
在我心里,只有在李玉的影像世界里才能被称作演员的范冰冰,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或许是完成任务的。
可有了齐溪做对比,她的表演并没有为她拉到一点点的同情分,最后的一段高潮哭戏里,她嘴里说出的深爱仅仅做到了让人生疑,可以说除了美一无是处。
齐溪的出彩程度又是那么显而易见的。
她素颜出镜,脸上的小雀斑小毛孔加上她自然平实的表演,让我感觉她仿佛就是我大学里隔壁宿舍的某一个姑娘,仿佛就是曾经的自己或者未来的自己。
她蹦蹦跳跳,她咬牙甩手,当她冲进柳青家里,坐在餐桌前嚼烂一嘴的虾,满脸油渍的她任性撒泼,那一刻有一种平实的光彩在她身上闪现,她没有落泪但伤痛却显而易见,这个女演员对于这种神经质的具有毁灭感的角色的拿捏简直是太得当了。
她的表演让我对白露的无理取闹歇斯底里丝毫不感到反感,反而想为她叫好,男人的变心总是那么破绽百出又理直气壮。
可能在国产青春片里,只有劈腿变心的渣男才能当上男主角吧。
这又是一个如此的男主角,韩庚的演绎算是有惊喜的,韩庚很放松得将秋水这个角色的混蛋属性呈现得当,才气与骚气并重,表面无谓内心脆弱,缺乏担当,面对成长失落又惶恐。
韩庚好好管理自己的形象状态,他的演员之路应该可以走得更远。
曾剑的摄影,小林武史的配乐,齐溪的表演绝对是电影中要加分的部分。
总体来说小说影像化表现出色,但也正是因为非要从散点式的小说中刨出一条感情线出来,原创的部分流于俗套,最后回归了李玉擅长的痛苦情欲的女性视点表现方式,但却与电影格格不入,结局烂尾又恶俗。
李玉电影中的情欲表达一向是最出色的,但在《万物生长》中,情欲戏不再有李玉之前的电影中的那种微妙感恰当感,反而是作为一种噱头在存在着。
优点足够,但缺点也明显。
李玉的商业片仅此而已。
顶着滚滚黄沙去看了这个电影,觉得电影里的青春跟北京的天气一样,没救了,情欲都像是打激素来催产的,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李玉偏偏要搞点情怀致青春致生殖器,只觉得有点尴尬惹。
反正既没有看到他们相爱,也没有为民除害,情也没有,欲也没有,只有玛丽武2.0全程说着我好可怜和我好美丽、和韩庚那件衣服一样的味道,然后韩庚在旁边像个终年不愈的阳痿患者装作闷骚文艺男企图用自以为是的虎狼之躯温暖她,呵呵,有几处还是很美丽,you jump i jump 那段和在解剖室里差点爱爱的那段,因为摄影是曾剑。
回来的时候自己脑补了一个故事:一个医学狗一直洁身自好严于律己(就是性冷淡),看什么样子的女人都只是一堆细胞堆起来的器官和肢体,平时写论文而非武侠小说,认为爱情就是传宗接代,爱爱只是穿插运动。
但他平时会花钱解决生理欲望。。。
然后他碰上了一个女人,那个女人用尽万种风情,和他玩了一场游戏。。。
最后春回大地,和死人野猫亦可相爱,唯独爱人不爱
故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医科大学生秋水(韩庚 饰)和宿舍好友厚朴(张博宇 饰)、黄芪(杨迪 饰)、辛夷(赵一维 饰)在插科打诨、学习玩乐的过程中,靠写武侠小说赚取零花。
他曾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而今则和极度自律的女孩白露(齐溪 饰)享受着校园爱情。
意外的邂逅让他结识了充满成熟气息的美人柳青(范冰冰 饰),接下来的一系列事件则让柳青闯入了秋水的人生。
他有意无意隐藏着和白露正在交往的事实,另一边则与柳青在暧昧中欢声笑语。
青春有甜蜜,青春有懊悔,正因为无法重来一遍,才让每一次的喜怒哀乐都那么刻骨铭心且永生难忘……影片中那种相遇,是只消一眼便知此后你与对方之间一定会发生一些什么,你说不出原因,但你却能100%确定,这种确定就像阳光能轻易穿透水晶一般不容置疑。
那一刻将永远印在你的脑海中,在今后的所有时光中时而惹你哭,时而又惹你笑,在那一瞬之间,万物生长,春风十里,繁花盛景。
你有点不安,因为无论结果如何,你已经在心中做好了将为此人颠覆人生的全部心理准备。
女人是很容易察觉来自男人们的注视的,但男人则仿佛普遍察觉不到自己的失态。
柳青很自然地走到秋水面前,两人简简单单的对话,看起来随便聊聊其实是了解一下对方的身世背景。
柳青“偶遇”办完事的秋水又开车送他回学校,后来再次“偶遇”路边撸串的秋水,即使干爹在身边都要跟他打招呼——男女之间一切原本没必要的往来,都是对方在说“我对你有兴趣”。
电影就是有原著无法比拟的万种风情。
那些情至高处的动画场景,那些憋出人一身骚气的灿烂樱花,那些让人想听之起舞的配乐,凑在一起,共同成就了最好的范爷与最好的韩庚,共同成就了最“春”的电影。
不知道是文艺片还是商业片,电影里那点破事完全没啥共鸣。总之就是所有女的都喜欢一个脆弱、聪明又有点情怀的流氓,具体参考王朔、石康小说主角
太喜欢李玉和范冰冰搭配。导演的趣味和功利还是表现得非常好,张楚唱着爱情我们为了不知为何的青春打了一架。一些莫名的触动我的点,夕阳下的奔跑,范爷的哭戏都让我深深深深爱着她。无法低分,就是喜欢装逼。柳青这名字让我分分钟带回金锁即视感…
略带文艺范的青春片给我朝近几年的青春片市场吹来了一阵春风,只是还没进入,它就拐道了。
中国的青春片是一个已经并将继续被透支的片种,虽然有一些用烂的元素,但因为冯唐和李玉,这一部会显得有些不一样,如一场残酷的春梦,在趣味和质感上,少了些矫饰,多了些粗粝。打动你的不应该是别人的青春和爱情,而是人物在自己成长记忆中的投射。范冰冰不过不失,韩庚有点hold不住,齐溪是惊喜。
像是改编了《国境以南,太阳以西》
难看的要命哦
爱过,被爱过,辜负过,失去过,错过。于是七年后,这次我看懂了。
我要用尽万种风情让你在没有我的日子里不得安宁。
春暖花开,万物生长,秋水白露,杨柳青青。匆匆过客,心有归人。所有的力不从心,到最后是恍然大悟。医学院的青春,冯唐的故事,前半部还好,后面有些失控,韩庚有提升,但有些表演浮夸,摄影赞,张楚的歌恰到好处,说教式的呓语让人略反感。三星半
“金锁”和“柳青”真是有缘。
能让我有兴趣买票,李玉就已经赢了。女导演拍这么一个杰克苏的直男癌故事,也是想票房想疯了,关键是片子没有那股子雄性荷尔蒙气息,明明就是肾虚,却硬要装出性高潮,女人倒可以,男人硬不起就暴露了。问题还是故事的空洞无物,对白的拗口更是暴露了这纯属一群无病呻吟的中年老人的意淫。★★
比想象中好太多了,直男气不多了,但整个故事真的……太国产偶像剧了。不过范冰冰真的太好看了哦,范冰冰要是抢了我老公(我就幻想幻想),我可能要亲自把老公洗了送过去:“不成敬意不成敬意!”
男花瓶+女花瓶+烂剧本,你觉得还能怎么样
在《人民日报》2014年12月26日21 版评论青春片需要提供多种可能性的今天。本片成功的加入了大量骨骼和人体组织道具,加上配乐和摄影飞的一逼,堪称迷幻哥特爱好者的最佳选择。
在李玉的调教和曾剑的镜头下,范冰冰更美了,韩庚不讨人嫌了,齐溪表演更自如了,就连吴莫愁也有灵气了。只可惜他们没有化腐朽为神奇,故事牵强人物神经质,除了草丛洗澡和沙滩做爱以外再无留恋处。
还是李玉
当李玉遇上冯唐,简直是文青的狂欢。看开头的时候正在吃晚饭,福尔马林齐飞顿时倒了胃口,也正说明校园戏拍得不错,节奏紧绷荷尔蒙肾上腺素飙升,令人惊喜。遗憾的是后来依旧沦为了庸常的青春悼念,而对于绝大多数没有青春只有大学的人来说代入太难,面对秋水阳痿的声音和柳青满是脂粉的脸摸不着头脑。
垃圾!!!
一个万物生长靠"太阳"的故事,题材本身就得带着镣铐起舞。
本片讲述了一个男人被三个女人同时爱着的痛苦经历,深刻地反应了掌握一门技能(如医学)的重要性,同时温和地批判了女人不该用身体做武器换取利益。男主角生下来就有光环,范冰冰一如既往演自己,齐溪有味道,其他人物处理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