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党在此,《宫学有匪》这本书区别于普通言情的最大地方就在于它不只是情情爱爱,还有一个寒门对抗权贵的深刻主题,这一点,剧里没有改掉真的是最大的惊喜!!
老实说,第一集有点失望,因为原著真的太精彩了,每个书粉心中都会有自己的想象,所以不满意很正常,但渐渐看下去给了我很大惊喜,剧组很用心,演员很贴合角色,服化道都非常精美,最重要的是,寒门对抗权贵这个大主题没有扔掉!!
《宫学有匪》书中骆秋迟有几段话我印象深刻——“千百年来,大梁等级森严,贵族与寒门不可逾越,有些东西生来就是不平等的,即便同样在世为人,就像你之前看到的,甲班那群酒囊饭袋,他们凭什么坐在天字甲班,坐在竹岫书院里?
是凭出众的才学?
还是高洁的品性?
抑或是过人的能力?
通通都不是,不过是靠着家族恩荫,不仅能够轻而易举进了宫学,还可以拉帮结派,横行霸道,随意欺辱一个寒门学子,若是今天考入宫学的不是骆秋迟,而是十年前的那个骆衡,此刻恐怕早已被他们踩入泥中,身心受辱,再不能翻身了吧?
”“放眼整个大梁,青天白日下掩藏着多少不公之事,血统门第大过一切,凡事不讲求能者居上,反而一味看重家世权势,一个个纨绔蠢蛋生来就高人一等,什么都不需要付出,倚仗家中就能平步青云,而那些有才有德的寒门子弟,却在这世道上苦苦挣扎,被那些所谓的权贵踩在脚底,永无出头之日,子子孙孙也跟着卑贱下去,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改变自身命运,这公平吗?
”“而我,宁愿相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没有谁生来就是蝼蚁,就是草芥,就该承受千百年旧制所带来的不公,人之性命,生来平等,贵族又如何?
寒门又怎样?
大梁用来衡量人才的标准只剩这个了吗?
偌大一国,泱泱四海,千秋万代下去,若都不改这可笑的沉疴旧制,迟早自取灭亡。
”“从前的魏于蓝,魏少傅,他殚精竭力,倾命以付,宁愿失去恩师爱人,众叛亲离,也要拼死开了麒麟择士,为了什么?
就因为他知道,寒门不会只出他一个魏于蓝!
”“天下还有那么多有才有志之士,他愿意用自己来搭路,愿意为他们多争取这一点点出头的机会,他做到了,即便付出惨重的代价,但他亦不负生平所愿,欣慰而去。
”以上,骆老大真的是个非常有信仰抱负的人,他进了书院也是为了天下寒门开拓一条路,这个主题完全区别开了普通的古偶,让整个剧都有了升华的意义,我很欣慰,《青青子衿》延续了这个主题,很有现实意义!!
冲着这个主题,冲着男主骆秋迟的人格魅力,冲着原著的精彩,我一定会继续追下去!!
无论从演员演技,剧情,人设都挺好的感觉,比一些非常扯的剧情,已经算好的了,而且男女主演技也在线,也有点喜剧特点,很搞笑,之前就很期待这部剧,毕竟男女主都是非常可的,剧播出宣传的也挺好,毕竟付出了努力,希望能够得到相应回报吧!
范世錡这次饰演了两个角色,一个是劫富济贫土匪,另一个是芊芊学子,都是非常大的大“好人”把这两个人的好都表演出来了,各有不同,希望后面的剧情发展会越来越好!
这部剧虽然看起来像是一部平平无奇的甜宠偶像剧,实则是套着‘谈恋爱’的壳子,讲了一个令人回味的好故事,那个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文采斐然的‘土匪头子’,用他的不得志,携手女主,展开了一副盛阔的画卷,‘傻白甜’也有大格局,浅藏的价值观破茧而出,看到了制作方的深意、诚意满满,期待后面剧情不要脱离现在风格,又能给我们更多的新意。
我不行了,这一星给原著,不能再多了...三年前看的小说,可能我就不该怀着一点期待点开271,先不说剧情魔改的我无语子,就这选角,抱歉,我真的接受不了。
书中描写的阿隽,清隽秀丽,机灵,聪慧,有诗书气,主演长相我就不过多评价了,但单就这演技...还有这人设...我觉得阿隽不至于连《望岳》都不会背。
再说说我们老大,这开头一挑众的对手戏...未免太狠了点...还有世兄,我的白月光,和阿隽配合比算数的情节没了不说,最后救姐姐前那段阿隽失身的戏码,弄得世兄像是因为嫌弃阿隽才选的姐姐一样,真的无语子...小将军和清禾师妹也都不怎么贴合我心中的形象。
《宫学有匪》在我心中也算得上是古言top了,书中的每一个人都特别鲜活,特别饱满,感谢吾玉太太赋予他们灵魂,但作为一名淑芬评价这部剧,我只能说,失望,真的挺失望的。
一般来说,一部以撒糖为主的偶像剧,并不会花费大量功夫在武打等动作戏上,不是说不合适,而是一般来说没必要。
用得好是锦上添花,用不好反而会成为观众挑刺的点。
但是,《青青子衿》似乎并不惧怕这种挑战,而且完成的很不错,也许是基于这种制作上的用心和自信,青青子衿动作戏的频率还非常高,这对于一个甜宠剧来说,是相当强力的调味品。
而这些调味品又不是强行加入了,就比如整个假山君事件,大概20集前后,四五集中有多场动作戏,但是都非常好地融入了剧情中,显得恰如其分。
本来没打算看的,因为正好朋友在看就瞄了两眼,感觉还是可以追一下的。
剧情基本全在男女主角身上,很集中,和那些配角戏多的剧不一样,算是单线叙事的,好处就是不用看一堆不在乎的其他人的戏,有个坏处是戏太集中了显得单一,而且副线那对CP的戏可以再多点,明明很甜啊但是量好少啊,期待期待,不知道以后戏份会不会多起来。
导读:前两天,长达40集的 电视剧《青青子衿》终于大结局,曾经因为国庆期间断更过半个月,被小伙伴们视为毁剧的一波操作,结果如今十一月初,好不容易等到大结局,却是这样一个侮辱观众智商的结局。
一、关于本剧的两个大BOSS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就这样一部剧,明明十几二十集就可以演完,为什么硬是要拖拉到四十集才大结局?
我们先不说最后的Happy Ending,先从这部剧的两个大BOSS说起。
最后的大BOSS傅远之,他的黑化完全是为了接茬闻人府的大夫人吧?
再说这个大夫人是曾经的大BOSS,虽然对闻人隽一直不好,但除了贪钱好像没干过啥过分的事。
你要说她派人追杀骆秋迟的事是她干的最坏的事吧,但的确如果没有了曾经可能就没有了如今的骆秋迟,遭遇很悲惨,结局很NICE呀!
所以就本剧的大BOSS设定,都是像赶鸭子上架一样的,完全没有逻辑,完全的无厘头,光凭编剧一支笔就可以随便写。
二、关于本剧的结尾的危机时刻
我们再说结尾前两集那个危机时刻,其操作太震惊了,傅远之对所有人下毒栽赃嫁祸给骆秋迟,然后那些以前很好的同窗们纷纷倒戈。
这还不算是最震惊的,当傅远之拿着刀刺向了学生们平常最敬爱的老师,几个老师醒悟过来了,学生们还被傅远之忽悠着绑了老师,把老师也绑到骆秋迟被关的地方。
到最后,一群人,斗不过一个傅远之,都被他玩弄,被绑着的闻人隽、骆秋迟等人,瞬间都不会武功了,而从始至终都保有武力值的,竟然都是杭如雪,就杭如雪与赵清禾两人的人设始终没有坍塌,其他的,真的全崩了。
有人又说了,人性本来如此,在大家都只顾自己性命的时候,自然会背叛、被摆布,可大家有没有想到,一群人团结起来抢了傅远之不就行了,还要被他操控,还是高等学府的精英,智商呢?
脑子呢?
三、总结——师父怎么不当主角?
还有骆秋迟的主角光环以及智商呢?
大结局处理的完全不在线,而师父这个工具人,真的是哪里需要他就哪时候出现,骆秋迟闻人隽结婚当晚中毒是他解救的,最后同学们都没有解药了,还是师父解救的,既然师父那么厉害,为什么不是师父当主角了。
所以说,这部剧,太侮辱智商了,特别是闻人隽被傅远之挟持那会儿,傻子都能看出骆秋迟在说假话,偏偏剧中一个二个还跟真的似的,闻人隽还说一句“骆秋迟我恨你!
”谁信啊?
总的来说,这部剧虎头蛇尾,结尾虽然大结局在一起唱啊跳啊的,看似很换乐,但真的是太忽悠观众了,等了两个月看的大结局,就给我们看这?
【婪卿原创文章,禁止转载,非要转载,麻烦告知,侵权必究】
这部剧最大的惊喜也是最不出乎我预料的就是吕小雨。
首先,总得来说,吕小雨真的非常符合这部片子对于女主角的一切塑造和想象。
其实在开播之前,就已经非常关注吕小雨了,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灵气的女孩,从《快把我哥带走》开始,就表现出了对于这种灵气角色的把握。
而吕小雨的灵气就非常适合古装剧。
再说说闻人隽这个角色,首先,她并不是那种传统的傻白甜,她有自己的女侠梦,有自己的心思,会为了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去努力,从主观能动性上来说,是一个非常大女主的角色。
但她本人又是单纯可爱没有心计的,有时看起来憨憨的。
吕小雨正是把这种邻家姑娘的气质以及不服输不怕苦,勇往直前的精神非常好地结合了起来,总体感官就让人觉得非常有灵气。
可以说吕小雨在这部戏遇到了非常合适的角色,而这个角色也遇到了最合适的演员。
现在电视剧基本都要有一些贴合主旋律的声音嘛,教育公平就还挺特别的,但也挺突然的。
感觉就是爱情甜宠剧加一点传奇剧的创作方式?
男女主角的戏份很多,也挺甜的,我反而觉得女主挺可爱的啊就很真实的感觉,本来人设应该也就是一个平平不起不受瞩目的小姑娘吧,加了大力士的点还挺好的,就是希望后面可以把这点做出来,看看有没有什么惊喜。
姐姐,和世兄配一脸啊,感觉俩人就是为了坏二坏,真心难受,俩人三观都有极大的问题啊,大家真的能忍么?
还有就是这么优秀的男主为啥要爱上这么普通的女主,就因为她是女主么╮( ̄▽ ̄)╭。
全剧最有亮点的就是小皇帝了,有王者风范,演技自然,比其他演员演的都要出彩。
好想知道,女主每次叫男主,叫的到底是什么呀?
口型看根本不是秋迟啊,我一直困扰着,能不能有人帮我解答一下啊?
【BJIFF】第四场,坚决下周来北京要提前保证充足睡眠。这部真的很喜欢,好喜欢结尾的音乐(有人能告诉我是什么吗?)。静态的诗歌。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8.5/10 极其强大的情感洪流,萧瑟荒芜的广袤土地孕生若即若离的依连关系,在每一次凝视下冲发,刻印在孤独的内外隔阂间。@14th BJIFF
无依之地,寻笼之鸟……演员很美、惊悚配乐、摄影很塔
电影是好的,但不能在蹦完迪的第二天看。
灰色的天空,沉默的父女,没有笑容的人们,真实的生活
14thBJIFF丨十分克制的叙事,十分不克制的视听。在寒冷的北地寻找一片海,风车巨大的风叶挡住太阳吞噬阳光,萧瑟与肃杀的环境中默然的人物,孤独的个体离群索居,缓慢的移动长镜骤变为疾速的林间掠影,转折由此诞生。露天放映的巡回影院不失为一种元电影的小小嵌入。俄罗斯电影真是自成一派。
北影节第三场,感觉这也是新冠期间的隔离电影,茨冈父女的移动半岛铁盒。【为了看这片儿放弃了《找乐》4K修复版,又不甘心,反手买了两张票让爸妈去资料馆看姥姥家的“大楼”(西养马营工人俱乐部,开场20分钟有1分钟镜头),回来跟我说,你小时候“认”的第一个字就是“工人”的“人”,那会儿老抱着你在大楼前面给你指,然后你就跟晚报上找出一堆“人”……】
BIFF14。感觉导演在安哲、塔可夫斯基和特吕弗里腌了七天七夜。虽然只呈现了一种凝滞的状态,但胜在动作完整情绪饱满,还是很好看的。
比较闷一些,主要是人物的情感转变略显突兀,意识流类。运镜很美,环境契合了整片的基调
很独特的公路片,辽阔国土之下,父女关系的疏远,让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显得如此逼仄;两人仿佛在轮流争夺车的使用权一般的生活,父亲以父亲之名,始终对女儿颐指气使;万花筒小夜灯、形形色色的过客的拍立得,发圈,使女儿无声的抗争。冲动的导火索是父亲在女儿丢在一边,毫无顾忌地向过客宣泄欲望,既自轻父亲的形象,也无父亲的担当。太多镜头与调度都令人不明觉厉,开头的横摇,女儿的突兀入场;稳定的拧焦;场内场外的声音空间……女儿对背影的执着,否认了人直面彼此的可能性
画面很美,车在树林里穿梭的那段很想录下来反复观看了
BJIFF 14|“It seems that the summer is going to be cancelled.” 有人带着女儿和投影仪四处流浪放电影,有人裹着大衣在荒原的路边卖冯内古特和卡夫卡。人与人之间都没什么话可说,一瓶烈酒、暴力的拳头、砸向玻璃的石块和裸体照片就是情绪的全部表达。内心和自然一样神秘而令人畏惧,非常俄罗斯。看的时候发现一些画面明显有胶片受损的痕迹,大概是刻意为之? P.S. 电影画面真的很像“从世纪金源(对不起 但那个商场真的好像)到瑞瓦肖”啊… 以及中文字幕又在胡乱翻译了,have enough fling都不能好好翻嘛…
很久没看大师电影,感觉很好。三十年后的沙丹力荐,资料馆场场满座。
镜头语言讲得很好氛围感也很不错,是个独特的公路电影,但是有点压抑了
3.5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
好看、好冷、好俄,俄罗斯的旷野景象和长镜头寂寥到看完只觉得寂寞而空洞。流动与停滞仿佛一体两面,看的过程中一直问自己“怎样才能到达旅程尽头?”,又或许旅程本没有尽头。
我的冲动被扔到无人之地了
慢节奏
#BJIFF2024 auratic; 并存着近景眩晕(细部、微粒)与远景眩晕(气氛、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