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在电视上翻到了这部剧,和母上大人一起追,期间,母女俩数次因为剧中的温情片段各自偷偷抹了眼泪,这种经历已经很久没有过了,也就在看剧的那一刻,突然一下理解了家的意义,这大概就是这部剧最难得的地方吧与大多数孩子走丢、被拐的影视剧不同,这部剧的小女孩媛媛实际上是“主动走丢”,由此牵扯出一个普通家庭面临的婆媳矛盾、姑嫂矛盾、原生家庭矛盾、夫妻七年之痒等社会上成年人所要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剧情一开始,从何雪琳对待丁宇的态度上,我们已经知道两人的婚姻名存实亡。
丁宇在家哄媛媛喝牛奶,接到何雪琳电话,立马带着孩子给雪琳送去文件,而雪琳却埋怨丁宇没有及时送孩子去补习班;雪琳晚上哄孩子睡觉之后,站在门外直接对丁宇摊牌;八周年结婚纪念日当天,丁宇和女儿策划了一系列惊喜想要挽回雪琳和家庭,但导致媛媛哮喘发作;在车上,雪琳再次向丁宇摊牌,说成年人应该直面两人之间的问题,离婚是最好的选择。
而此时,媛媛就站在车窗外,这一段镜头看的人很是窒息,我不知道隔着一层玻璃看着自己父母在车里讨论的媛媛当时会不会很害怕,很无助。
但结果是后来媛媛通过录影机得知了丁宇和雪琳将离婚的消息,于是离家出走。
女儿走失,成为了压死丁宇和雪琳原本就岌岌可危的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寻找女儿的过程中闪回的一些片段,也勾勒出了一个家庭慢慢变得支离破碎的全貌。
无休无止的争吵,怎么努力也挽救不了的婚姻,让原本温馨的家——孩子幸福成长的庇护所,变成了修罗场,变成了孩子想要逃离的地方。
而媛媛的丢失反之又成为这个家庭更大矛盾的催化剂,把原本就摇摇欲坠的家庭彻底压垮,婆婆因为自责要给雪琳下跪;丁燕子因为不爽雪琳恶语相向;丁宇不愿面对夫妻不睦的现实,试图粉饰太平…丁宇这一大家变成了一个家庭矛盾的“爆发地”, 其实这样的困局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里真实存在的。
剧中有这样一幕给我的印象很深,媛媛丢失后,丁燕子去打印店打印寻人启事,打印店老板搬出一块展板,上面贴着的全是寻人启事,这一刻我才反应过来,丁家只是千千万万个饱受失亲折磨的家庭的小小缩影。
幸运的是,这部剧不是将这种悲剧贯穿全篇,丁家最后找回了走失的媛媛,丁宇、雪琳、燕子他们也在寻找媛媛的过程中收获了成长,大家逐渐意识到各自的问题,雪琳也从埋怨婆婆、丈夫慢慢做出了改变,一家人从相互埋怨、相看生厌变成了相互理解、相互体谅,并明白了珍惜和爱才是家的主题。
像剧中这种孩子失而复得的终究是故事,现实生活中不知有多少孩子因为家庭问题选择离家出走并且杳无音讯,有多少家庭因此还正遭受着痛苦的煎熬。
所以,我们看剧的同时也给自己一个提醒,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只有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懂得珍惜,才能真正做到得而不失!
最后,我想再次把题目送给大家共勉:失而复得是故事,得而不失才是生活
选择观看这部电视剧,最初完全是因为看到王雷参演,一直都还挺喜欢他演的电视剧。
看到后面12、13集的样子,我表示这剧情似乎有点拖拉以及从头到尾的搞不清事情的重点在哪,显得头重脚轻。
直到今天看到拾荒爷爷收留媛媛小朋友这一段我的三观有点颠覆,甚至于剧中这样对待一位拾荒爷爷的做法我感到很寒心。
其实现在社会下很多这样的孤寡老人都处于无人说话、无人陪伴的一个状态下,我特别不能理解为什么剧中的安排是这样对待这位爷爷。
这不得不是一大槽点之一
小姑子丁燕子的角色太不讨喜了吧随便就大吼大叫,还说什么嫂子是外人,你亲哥的媳妇是外人??!
说什么体谅体谅婆婆,可也要体谅一下一个母亲吧,黄金搜索24h,高跟鞋寻亲,你牛。
自己的亲妈进医院了,自己的嫂子可以帮忙,各种说什么嫂子是外人,嫂子不好,说求谁都不会求嫂子,拜托,那是你妈妈,你都不知道救一救吗,求一下别人吧,搞笑死了不行,真心气到吐血,觉得自己嫂子有问题,骂嫂子铁石心肠。。
丢孩子是家庭的悲剧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是好题材,但被编剧糟塌了。
胡编乱造,剧情拖沓,生出的枝枝蔓蔓无聊至极,冲淡了故事的主体和主题。
明明事件影响已经够大了,可偏偏事主还想私了,完全无视警察的存在,且事主的父亲虽为老警察却丝毫看不出警察断案破案的基本素养。
看这部剧真能气死人,但气死人编导演不偿命。
看了秦海璐的表演,才真正让我对“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这句话有了深切的感受。
孩子就是一个母亲最大的软肋,失去他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这部剧我一直追着看了十几集,个人认为何雪琳丢了孩子以后的反应极其真实,跟现实中的妈妈一模一样,时而歇斯底里,时而精神恍惚。
而秦海璐的表演也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哭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戏就是丁宇何雪琳接到警察通知前去认领在河边发现的女童尸体。
两人赶到医院,何雪琳先是路都走不稳的进了停尸房,在警察说:“准备好了吗?
”她从头到脚都透露出紧张,十指紧握丁宇的手,随后两人走向前,在警察准备掀开盖在尸体上的白布的一刹那,她手攥紧了丁宇的衣袖,全身都在颤抖,而那只微颤的手仿佛聚集了她全身的力量。
直到白布揭开看到了尸体,她没有像丁宇一样松了一口气而是崩溃大哭瘫倒在地。
这段哭戏我认为是全场最佳,也是秦海璐的高光时刻。
这是身为一个女人、一位妈妈情绪崩溃到极点的真实表现,哭不仅庆幸自己的女儿还活着,同时也是她强大的内心被击溃的瞬间。
不得不说,秦海璐这段真的很有感染力,我完全被她代入到何雪琳这个角色中与之共情。
看剧的时候发现有人不理解何雪琳的表现,甚至觉得过于夸张。
有这种想法很正常,套用鲁迅的一句话说就是“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这世上本就没有什么感同身受,如果你有孩子的话就知道孩子是父母尤其是母亲最大的软肋。
十月怀胎呱呱坠地,看着他牙牙学语蹒跚学步,你的内心会越来越柔软,你会视他为一切,为他遮风挡雨,披荆斩棘。
我曾亲眼见到过一个邻居的孩子出意外去世,孩子妈妈当时的状态和何雪琳几乎一模一样,看到孩子尸体整个人就像疯了一样好几个人都拉不住,事后也经常呆呆坐着拿着孩子照片半天不动,有亲戚邻居来安慰时说几句贴心话,孩子妈妈就会失控大哭一个劲儿自责,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好多年。
所以我看到何雪琳的表现时立马就想到了曾经的邻居,对于母亲来说,不管孩子是出意外还是走丢生死不明,那种失去孩子的心痛和焦灼都会击垮她们坚强已久的内心。
我非常能理解何雪琳在孩子丢失之后像换了个人一样,动不动就精神崩溃像个疯子似的痛哭,对婆婆说话也变得尖酸刻薄,查监控时可以毫不犹豫动手砸门窗;为了女儿不知真假的线索大把花钱,为了一点音讯拿刀逼迫提供线索的人;看到河边疑似女儿的鞋印冒雨拼命也要护住,还会产生把别家孩子当成媛媛的幻觉…我们可以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评判她不可理喻,可以站在上帝的角度告诉她女儿在哪不用担心,但如果站在一个母亲角度的话,我们不应该觉得她烦。
在我眼里,秦海璐的表现足够真实,足够让我代入。
孩子是母亲最大的软肋,没有一位母亲能用理智和冷静的态度去对待失去自己孩子这件事。
最后,愿剧里剧外每一位父母都能看护好自己的孩子,愿所有丢失的孩子早日找到回家的路。
连着追了好几晚上,越看越窝火,越看越不符合现实。
首先妈妈,包括姑姑就算第一天事出突然没来及换鞋,但是后面几天既然都回过家了,要每天到处奔波出去找孩子现实生活中谁还会穿着高跟鞋?
再说爸爸,这爸爸除了用嘴吸雨水的情节表现出了十分着急,其它时间就知道怎么哄老婆,好像丢的不是他的孩子似的。
虽然不是亲生的,到从小也当亲生的一样,孩子丢了还有心情哄老婆,还有心情嬉皮笑脸?
再者,当拾荒老人说媛媛要去找姥姥,要做火车找姥姥,得知这么重要的信息,都在干嘛呢?
已经发现孩子出现在火车站了,全家人还不着急连夜去找,反而跑回家研究一晚睡了一夜第二天才去找,试问现实生活中的爸妈有这样的?
是为了凑集数吗?
看的人火冒三丈。
别买评论了好吗,辣鸡剧组。
别买评论了好吗,辣鸡剧组。
别买评论了好吗,辣鸡剧组。
别买评论了好吗,辣鸡剧组。
别买评论了好吗,辣鸡剧组。
别买评论了好吗,辣鸡剧组。
别买评论了好吗,辣鸡剧组。
别买评论了好吗,辣鸡剧组。
别买评论了好吗,辣鸡剧组。
别买评论了好吗,辣鸡剧组。
别买评论了好吗,辣鸡剧组。
别买评论了好吗,辣鸡剧组。
别买评论了好吗,辣鸡剧组。
别买评论了好吗,辣鸡剧组。
别买评论了好吗,辣鸡剧组。
别买评论了好吗,辣鸡剧组。
别买评论了好吗,辣鸡剧组。
别买评论了好吗,辣鸡剧组。
别买评论了好吗,辣鸡剧组。
别买评论了好吗,辣鸡剧组。
别买评论了好吗,辣鸡剧组。
别买评论了好吗,辣鸡剧组。
别买评论了好吗,辣鸡剧组。
开始的时候看到剧中一些角色的所作所为很是生气,觉得这些人怎么个个都这样,后来冷静下来想了想气人归气人,这些角色倒是挺现实的,他们每个人身上都充满着人情味和烟火气。
丁宇丁宇给大家的印象是一个无能懦弱没本事的人,但现实不是偶像剧,不会动不动就霸道总裁成功人士,生活中更多的是像丁宇这样的普通人,努力工作尽力维持爱情守护家庭,把最好的都给孩子老婆,遇到大事总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朋友圈子里也没有能够靠得住的人。
但仔细想想会发现身边不乏丁宇这样的人,我们可以说他没本事,窝囊,但却足够接地气。
何雪琳何雪琳的歇斯底里、不可理喻是一个母亲丢孩子后正常的表现。
她明显是一个比较强势的女人,对婚姻不满对丈夫不满,和小姑子也不对付,但她本质上不是一个坏女人,甚至还是一个内心温暖又善良的人。
在她以为孩子是婆婆弄丢之后,没有对婆婆不管不顾反而不计前嫌搭上人情给婆婆联系住院床位。
当然孩子不是丁宇这事算是她的一个黑点,可丁宇自己都不是很在意了不是吗?
人都是很复杂的,有时候换个位置思考一下就会看清很多事情。
奶奶其实奶奶也是一个可怜的老人,孩子是从她手里走丢的,老人的心思敏感又爱操心,弄丢孙女这件事无疑成为了她的心病,所以即使出院她也会时常做梦梦到自己弄丢媛媛然后在床上大哭。
她自责、懊悔,终日受着内心的自我谴责,她不敢面对儿媳,每次见到何雪琳都会发抖,就算后来何雪琳意识到媛媛出走责任不在她,恐怕她也会像现在这样一直做噩梦直到媛媛回来吧。
爷爷很多人说爷爷太窝囊,不像警察,但我觉得爷爷的人设才是活生生的人,具有人情味和烟火气。
他耿直、恪尽职守、谨小慎微。
作为大家长他要平衡大家和小家的关系,因为职业他坚守本心,不愿利用公职破坏规则。
想找老领导托关系又张不开口,就连查监控都要按照程序来。
说实话,他这种行为我都看着磨叽更别说何雪琳了。
可转念一想,现实中如果真有这样一位退休老警察利用职权为自己谋私(即便是为了找孩子)我也不同意,我们不能因为追剧一时爽就忽略了现实,不能因为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爽剧人设就胡乱谩骂。
丁燕子丁燕子的确是剧中最不讨喜的一个角色,处处跟嫂子针锋相对,一直在搜寻嫂子出轨的证据,在大家都在找孩子的时候她偏偏要查何雪琳和陈生良出轨的证据。
但她虽有错可不至于被一棍子打死。
如果站在丁燕子的角度来看,其实她的初衷是好的,嫂子说到底没有哥哥亲,嫂子要是真出轨了那吃亏的不还是亲哥哥吗?
她看似是针对嫂子实际上是在维护哥哥。
当然她也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人物,如果不是她一心要揪着何雪琳出轨不放,怎么能知道媛媛不是丁宇的女儿呢。
洪贵发洪贵发这老头有时候确实让人有点哭笑不得,本以为他像捕头一样的嗅觉能够帮助何雪琳他们尽快找回媛媛,谁知道聪明反被聪明误,莫名其妙丢了钱,最后还让丁宇写保证书。
其实关于这点我真的表示可以理解,一个后爸,能够在继女不认可自己的前提下拿出自己的棺材本去救急我觉得已经很好了,况且他想让丁宇还钱也是出于自我考虑,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他可以为了自己老婆的女儿不要棺材本,但对于即将被离婚的继女婿,谁也不傻不是,为自己考虑才是人之常情吧。
总体来说,剧中的这些角色都不完美,甚至有的人缺点大于优点,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些角色都符合真实的人性,身上都有人情味和烟火气。
我们可以不喜欢甚至讨厌,但在生气的同时是不是也要反思一下自己,说不定生活中我们有些人跟他们的行为还有着相似之处呢。
不知道为什么分这么低,我觉得还是可及格的,本身这类题材我也不爱看,但是看完觉得居然还不错,大多数人应该都受不了整体大哭大喊还大部头的家庭伦理剧,其实40集也还好,没有太多,我觉得越后面越好看些,我也承受不了太多的悲情戏,但是想来丢孩子的家庭哪一个不是支离破碎。
主创说其实这部剧还是保守了,现实中丢孩子的家庭那种悲、愤、疯、怀疑....等都更夸张,没有经历始终无法感同身受。
本身这个剧名这个简介就劝退我,只是演员王雷秦海璐还是蛮喜欢的,当我看到第一集孩子就丢了,我几乎就不敢看下去了,再加上后面开始步入家庭伦理,是真的劝退,尽管知道挺现实的,丢孩子这一个点牵扯出来平常的隐患,剧情开始矛盾重重。
其实整部戏看来就是通过丢孩子这个点,找孩子的过程,暴露出这两个家庭的矛盾问题,逐渐理解、认同,一路上成长改变互相救赎的故事。
牵扯的东西实在太多了,40集这样看来也不算多。
可能会有人认为狗血或者太气人,确实气人,狗血我倒没觉得,见得新闻多了,发现现实永远比影视剧狗血,只要编剧能把故事圆好了,细致动人,能吸引我看下去,都可以接受的,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这部剧最吸引我的就是演员阵容,最后的确最喜欢这点,我太喜欢看王雷和秦海璐的对手戏了,好看,太自然了,有些细微的动作和表情,真是动人,很难不被吸引。
真就又臭又长,七八集讲完的东西能拖出来四十多集也是牛逼,本来冲着王雷看的,结果这剧情让我尴尬的脚趾能挖一个东非大裂谷出来。
借着打拐的外衣演绎家庭狗血伦理,然后各种天意注定你找不到,神错过……来了豆瓣一看我就????
7.4分??
哇哦,这看来花了大钱呢,我想知道发一条多少钱,怎么领钱,我也想发个“好评”赚一些外快。
《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和《白鹿原》的仙草。
真就是白瞎了这演员阵容。
不是我的菜,太闷了……中间忍不住合上了眼醒过来还是风景定格orz
有点安哲,走出影院有一种死了很久然后复活的感觉
胶片的质感太美了
可能是第一次真正发现了俄罗斯电影的美。
太喜欢了。用致敬大师的迷影场景编织出颇具作者性的故事,“海”的意象在荧幕-话语-现实中交错,宝丽来相纸又让现实重回画框。在群山之间,在群星之间,唯一得到宽慰的是消逝的灵魂。谢谢世界上有电影谢谢电影界有俄罗斯人——
看到大家都睡了,我就放心了
3.5+,俄罗斯大师片,痛苦与破败的想象。
11th@14th bjiff@北京坊。俄罗斯公路片。中间放电影认识骑摩托车男孩那段睡着了一会儿。颗粒度很高的真电影,像是我猜测的白内障患者眼中的世界,模模糊糊枯黄灰蓝的调子。风景美。海边气象观测站和退潮死鱼画面对我来说是种奇观了,盯着画面仔细地看想把它们深深印在脑中。出现的三个女人加摩托车男孩的背部都很美,薄薄的脂肪加标致的肩胛骨。中间看男主轮廓隐约跟普丁一个模子嘛,又走神想了一下欧亚大陆最标致的元长相在中心而中心是哪里这个问题,从中心往四周人们五官和轮廓脸型都开始逐渐变化。警察打人那段不喜欢,似乎在自我强化野蛮性和非文明性。男主好有魅力。为啥父女俩不多说点话呢。最后字幕出现了摩尔曼斯克,似乎是拍摄于那里。
一路北上就像成长(问答环节有人问导演Is Lolita one of the inspirations? 导演火速接no no,笑死)
#北影节2#保利天安门中间的座位都有按摩垫哟,我以后tmd遇一次投诉一次哟,你们电影市场什么时候能管管事😊此外这电影的配乐真的很盯,前面盯得我困死,颈椎难受死,我以后一定会让每个强制按摩垫影院和我一起难受
-
摄影很美...但是...
【BJIFF】第四场,坚决下周来北京要提前保证充足睡眠。这部真的很喜欢,好喜欢结尾的音乐(有人能告诉我是什么吗?)。静态的诗歌。
北影节打卡。可能是我格局太小以至于欣赏无能,第一次在北影节的影院里睡得很香。
7.0/北影节第五部 清冷 肃杀 叛逆 逃离 移动长镜头组成了全部内容 配乐很紧迫惊悚 无睡点但无共情处
2024BIFF,6分,下班赶过去,困兮兮的路上在出租车上睡觉。在那一块迷路了不知道怎么走,好在群友及时指导我,男朋友又因为poopoo迟到了。片子就是剪成一个三分钟视频就能大致看完那种,一种风格而已,俄罗斯式美感,宏大粗粝壮阔。回到家都累死了。女主角长得好像[怪奇物语]的小11。
大师级别的摄影和留白,但长镜头过多,节奏过慢,配乐过少,我没睡着只是因为电影院太安静了很害怕全场只听见我打呼噜🥲
摄影好美,演员表现力太强了!没什么情节,但油画一样的画面,纪录的却是凛冽的破败的没有希望的东欧
车子来到海边停下,我在想,你最好不是来撒骨灰的
片中对女孩困境的描写非常隐忍克制 以此呼应着她无处抒发的隐秘的内心状态 只在不经意间的几处笔墨交代了情况 发现来月经的不知所措 独自去商场选择内衣犹豫不决最终放弃 面对身体发育和母亲角色的缺失 无法同麻木独断的父亲敞开心扉 也无法摆脱终日在逼仄车内的二人生活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