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么看过这种黑色幽默题材的电视剧,tvb最近好像很喜欢拍摄这种另类题材的作品。
还有郑丹瑞主演,说起蛋哥,真是小时候看金牙大状认识的好演员,最近几年他好像很少拍剧了,印象中上次看到他的新闻还是组织演唱会的事。
说回来这部荒诞剧团,题材还是很新颖的,叙事也不套路,会一直追下去。
毕竟看婆婆妈妈的电视剧太多,希望可以换下口味。
前几集中,故事叙述围绕“荒诞剧团”的再次聚首一堂展开,戏剧张力极强。
技巧上对构图,声音控制力极佳,剧团中每个成员的困境和坚持,没有很直白的信息输出,但给出的细节点不难懂。
剧中“导演”陈志扬,从青少年时期偶遇好友,“梦想着让世界变得更好”而选择了导演这条路,而他的好友,当年怀揣英雄梦的好友,已经在他偃旗息鼓被封杀行的十年中,圆了拿到业界大奖,圆了自己的黄金梦。
在上演神秘食家戏码吃 “霸王餐”这集中,几乎每一句台词都很有设计感。
——你问这是不是刻意卖笑?
——当然是。
但刻意也分走不走心,把观众当成人傻钱多的冤大头,胡乱堆砌些网络段子,这也是一种设计,但只会给自己找骂、给观众添堵;把观众想象成一群足够聪明的人,然后竭尽所能的比他们更聪明一点,让自己的思路始终比观众多往前跳一步,而又保持一个观众能跟得上的节奏,这是喜剧最理想的状态,说来容易,但要用心才能做到。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我上面提到的“设计感”,众人吃鲍鱼吃到一半,Herman突然开始哮喘发作时,所有人都以为是要学《阿飞正传》,结果接下来却画风突变成了碰瓷大爷,在菜单上找到了陈皮,这种巧妙利用观众心理预期并使其预期落空而且是往精彩的方向而非沉闷的方向落空,就是精心设计的结果。
更妙的是这一段还有后续,接下来的“原来电影人才是最好的老千”,利用刚才段子的余温,再次炒热,通过组合拳释放出更强的黑色喜剧笑果。
在将计就计智斗“风水大师”的一半剧情中,穿插了男主和女编剧莎莎、武术指导文师傅、美术指导Shell以及女明星家龄等一众的背后隐藏故事,尽显沧桑后的智慧和失落。
同时分析了每个人的关系矛盾,并在最后一刻利用已知的矛盾成功自救是剧情的大反转。
最后说说荒诞剧团的黄金梦:“在绝妙之地,它不用来装饰皇冠,以其重量、光芒,去演绎失意的电影人,在绝望中找寻希望”。
荒诞且真实,悲伤也不忘初心,或许也是我们这些看客的真实人生吧。
一众主要角色合照
(左至右)林伟、张秀文、敖嘉年、蒋家旻、林秀怡、刘颂鹏、郑丹瑞
敖嘉年饰演电影导演“陈志扬”
JW(王灏儿)演技获赞
敖嘉年与蒋家旻于剧中将有感情戏
蒋家旻于剧中第四集的敬业演出
台前幕后精益求精
蒋家旻饰演电影编剧“李莎莎”更多精彩内容请紧贴@埋堆堆 官方微博及“演员埋位”专栏《欺诈剧团》联合宣传特别篇,了解拍摄趣闻及幕后故事。
蒋家旻:「好感恩公司(TVB),监制及导演比机会我,对我有信心。
我记得喺剧中第四集,需要拍AV,系超大尺度嘅演出。
嗰场戏真系拍得特别辛苦,但系为左个效果,我都豁左出去,训身落去做。
喺呢个过程,我痛苦到陷入灰黑色世界,争啲喊出嚟,但我忍住,只系想一口气完成拍摄,好彩最后都能够顺利完成。
」敖嘉年:「呢套剧我地真系拍得好开心。
我好耐未试过成班演员、包括幕后,系拍到唔想收工,同埋我地好想快啲开工!
当然唔系话其他剧唔开心,只不过呢套剧系有一种神奇嘅魔力,令我地个个都好投入,合作得非常愉快,所有人都摆晒个心落去做,好希望快啲开续集!
」4月16日,不见不散。
资料提供:敖嘉年先生&蒋家旻小姐
#短评#有點像《非凡三俠》的感覺。
我覺得幾好睇,TVB來講題材算係新鮮㗎啦,唔係以往千篇一律。
👏#荒诞剧团##短评#有點像《非凡三俠》的感覺。
我覺得幾好睇,TVB來講題材算係新鮮㗎啦,唔係以往千篇一律。
👏#荒诞剧团##短评#有點像《非凡三俠》的感覺。
我覺得幾好睇,TVB來講題材算係新鮮㗎啦,唔係以往千篇一律。
👏#荒诞剧团#
主角是电影圈的7个loser,涵盖了监制、导演、编剧、演员、美术指导、武术指导、副导演7个影视圈岗位。
这群穷得叮当乱响的失败者,阴差阳错凑到一起,没死心,还想拍电影。
在一次饭局之后,他们为了筹集资金走上了诈骗道路。
这可能是近期最被忽视的高口碑华语剧—《荒诞剧团》。
那顿饭请的是有黑社会背景的老板,数十年没拉到过投资的监制郑国昌,终于在黑道上找到了钱,落魄编剧李莎莎的剧本《黄金梦》,终于有希望被拍成电影。
酒楼选了全香港最豪华的那家,饭菜是价值数十万的鲍鱼宴,可菜刚上好,那边黑道老板就被火箭残片给砸死了。
别说电影投资了,连面前的天价菜单都没人买。
危急关头,编剧李莎莎心生一计,让监制郑国昌和演员楼嘉玲假扮美食点评家,大家齐心协力演出戏,假装酒楼失职导致郑国昌食物过敏差点死掉。
最后这群穷鬼成功吃了一顿昂贵的霸王餐,尝到甜头的他们发现:原来电影人才是最好的骗子!
为把《黄金梦》拍成电影,失意七人决意组成“荒诞剧团”,以职定角、布局骗案、筹措资金。
这条诈骗之路,充斥着影视圈的荒诞、肮脏,也有他们永不熄灭的热爱。
真爱电影的人,才敢这么干《误杀》里面有句经典台词,陈冲饰演的警察怀疑嫌疑人用电影套路杀人,大喝一声:给我查他一年的观影记录!
《荒诞剧团》里各个都是阅片达人,诈骗路上的一切困境都能用电影剧情来解决。
他们行骗的首个对象是方舟大师,一个骗人钱财的神棍,传道slogan“愿玄力与你同在”,改编自《星球大战》的著名台词,“愿原力与你同在”。
剧团对方舟大师的行骗,则致敬了《盗梦空间》的植梦。
这群人找准了方舟大师想要孩子的痛点,用一种轻度致幻的药水,对其进行催眠:不放弃神棍这个职业,永远都得不到孩子。
方舟大师对这点深信不疑,从此改邪归正,主角们也敲了好大一笔竹杠。
剧团还接了一个给“影二代”拍片的活儿。
这个二代名叫苏子允,从日本留学归来,张口艺术审美,闭嘴社会意义,热衷的却是“打真军”的色情电影。
主角们为其量身定做了一部《民初的呻吟》,女演员李莎莎假扮成日本女优波多野莎莎。
为阻止苏子允对李莎莎“打真军”,连喊56个“卡”的导演陈志扬突然想起佩德罗·阿莫多瓦的《对她说》。
《对她说》里,阿莫多瓦把性爱活动拟人化,有效地把NC-17级降成了R级。
于是导演让苏子允扮成精子的外形,在片场大跳“精子海草舞”。
二代一听,阿莫多瓦是大艺术家啊,那来吧!
黄金时代的香港电影,常爱这么玩,在全世界流行文化中借梗,然后本土化。
《荒诞剧团》中还有一个让人会心一笑的梗,成员开会的聚集点叫“老地方茶餐厅”。
对于香港电影来说,这个老地方可以是卧底们最爱碰头的“天台”,可以是阿sir们吃宵夜的“中国冰室”,可以是出镜过无数次的“油麻地警署”。
老地方是一种回忆。
这个餐厅的老板娘,也就是编剧李莎莎的妈妈,40年来只看一部片。
为什么,她说:“新片不好看啊!
”
这是七组人拍《黄金梦》的另一重隐喻,7个电影人的穷困潦倒,映射香港电影的没落。
香港电影最辉煌的时候,以弹丸之地贡献出年电影产量破400的数据,港片在东南亚是最硬的招牌,远销好莱坞也影响了包括昆汀在内的一批电影人。
但进入新世纪,香港电影工业持续萎缩,2003年产量低至50余部。
不要说其地位在世界影坛的下跌,仅在华语世界,港片的影响力也在不可挽回地下降。
尤其这几年,导演陈木胜去世,演员吴孟达、廖启智去世,不但那个时代远去,那个时代的人也在一个个远去。
《黄金梦》里有黄金,但只是一个梦。
《荒诞剧团》诈骗喜剧之下,也包含着悲伤的追忆。
肮脏影视圈,请对号入座刨除大环境,新港片不好看,要么是创作者不行,要么是行的创作者没上,要么就是这行根本不适合创作。
《荒诞剧团》在这进入了大型含沙射影环节。
导演陈志扬早年成名,却因为追求拍摄效果的真实性而得罪了业界大佬,导致以他为核心的剧组成员被封杀。
监制郑国昌、编剧李莎莎和美术指导邵贝怡,都是最直接的受害人。
这些人十年里都没工可开,只能混迹在不同剧组打散工,受尽白眼。
编剧李莎莎,她的《六月飞霜》被反派导演叶立德买走后乱改一通,拿下最佳原创剧本;而她倾注更大心血的剧本《黄金梦》,却死活找不到投资人。
虽然被告知剧本是“一剧之本”,实则编剧处在行业最底层,不仅拿不到署名权,还要被吝啬的投资人压榨。
本剧的两位年轻新编剧傅玉成、陆谷,借演员之口说:在香港做编剧,最重要的既不是天分也不是努力,而是勇气——追讨薪水和谈条件的勇气,否则随时都会饿死。
龙虎武师文师傅,是打遍香港无敌手的老行尊,却在武术指导上没有话语权。
当年苏华雄为赶进度,阻挠文师傅检查吊威亚的钢索是否安全,执意让武替从高墙跳下,直接导致文师傅的武替爱徒摔成残废。
文师傅也自此患上“恐高症”,逐渐淡出武师行当。
在金钱和高效面前,他那以人为本的信念,被视为与当下格格不入的老旧思想,与他一起被遗落在餐厅的洗碗间里,日渐消沉。
还有女演员楼嘉玲。
因为不会对投资人搔首弄姿,只会讲究体验派表演方式。
有天分的她,连入镜的配角都拿不到。
似乎很多行业都是这样,不靠能力吃饭,靠与资本挂钩的人脉活着。
但对于岌岌可危的香港电影来说,已经无法承受这样的“常态”。
钱比人大,创作者和作品都不受尊重。
第一集里,电影公司老板请方舟大师去自己的电影公司看风水。
公司有一部后期已经完工、很快就要公映的新电影《马王》,方舟大师说了一句:“马今年不旺你,不如改成鹿,鹿旺你。
”老板立刻下令,找电脑特效公司,把马改成鹿。
来了一出“指鹿为马”。
第二集里,陈志扬所在的电影公司,为了赚钱,逼他让出《黑白彩虹》的版权,卖给台湾的电视剧公司,把原本的黑白文艺片,重拍成彩色偶像剧。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市面上没完没了地涌现出旧片的重拍和翻拍,为什么烂剧比烂片更火热。
就像周小姐说的:拍电影不如电视剧赚钱,新的创意试错风险又太高,远不如旧版重拍的圈钱方式来得稳妥、快捷。
不知道影视从业者看这部剧,会不会哭出声。
作为一个观众,心有戚戚。
在这个荒诞、残酷的行业里,还有一群人执着地爱电影,跟掌控话语权大佬们相比,这是他们唯一拥有的东西。
承受屈辱、放低尊严,可贵又悲凉。
盼望他们能拍出《黄金梦》,重新创造一个黄金时代。
文/清晏
这是一部精致的短剧,自从去年的《香港爱情故事》拿奖以后,TVB的短剧似乎备受关注。
这次的新作品,更是一部精致的“电影式”短剧,以一群潦倒的电影人作为主角,描写了他们因生活困苦和事业不顺,而走入歧途,却又在过程中,自我救赎的故事。
这群热爱电影的电影人,本来希望找到投资,拍出一部精彩的电影,可是天意弄人,投资者在和他们见面前,就遭遇不测,被火箭发射的碎片给砸中他的汽车而死了。
这个设计,虽然荒诞,却正好具有“黑色幽默”的效果。
而他们本来是约好投资者吃饭的,还点了一桌价值十万元的菜,没钱买单之下,他们只好即兴发挥,设计出一个吃“霸王餐”的计划,而且还让他们得逞了。
这次的成功,让他们的召集人郑国昌突发奇想,认为电影人本身就是最好的骗子,既然如此,何不将错就错,组成一个“欺诈剧团”,去进行诈骗,赚取他们需要拍摄电影的资金。
在粤语地区里,那些行诈骗手法的人,称作“老千”。
但要一群电影人去当“老千”,大家还是有些抵触的,但郑国昌跟他们解释,他们不是去骗街坊邻里,而是去骗那些坏人,并且还找了第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是一名骗人的“风水大师”。
本剧虽然没有大牌明星,但也是实力派的演员,加上优秀的剧本,让每位演员都有发挥自己的空间,而且还有许多TVB里面熟悉的脸孔来客串。
作为男主角的敖嘉年,在第一集那个烧稿告别自己辉煌时代的镜头里,让我感觉到《义海豪情》演排骨时,最后年老点着香烟,沧桑地回顾过往的镜头。
敖嘉年是可塑性很强的一位好演员,这回饰演一名曾经辉煌的过气导演,很有感觉。
还有蒋家旻,去年拿下最佳女配角后,这次终于担正成为女主角,她同样能够演绎不同类形的角色,只是欠些机会,这次饰演的女编剧,书卷气十足。
第二集开始,这个“欺诈剧团”开始出手。
但是他们要对付的那个假大师,其实也有自己的无奈之处,所谓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而剧团的成员,也不断在事件发展中成长着,从矛盾重重,到彼此谅解,配合默契。
“方舟大师”的故事,其实颇有玩味,首先她是因为被骗子骗光了钱,而决定自己去当骗子,拿回失去的一切。
但最后却是另一帮骗子来替她解脱,其实被欺诈剧团骗倒,对于她来说,并非坏事,反而因此走出了歧途。
所以同一件事,是有两面性的,是好是坏,无法一概而论。
一部电影,从写剧本,找投资,到开拍,上映。
从筹集资金到票房回本。
一切都充满变数。
用骗局去形容有点过分,但又贴切。
站在投资人的角度无法保证电影票房是否回本。
而观众角度来看,在买票进场之前你是不知道这是不是一部烂片。
《荒诞剧团》又名《欺诈剧团》,TVB荣誉出品。
剧集讲述一群香港本土电影人为筹集电影资金的而发生的故事。
开篇第一集便因为众人没钱结账酒楼的天价菜单。
危急关头,女编剧莎莎(蒋家旻 饰)想出妙计,上演一场知名食家食物过敏的戏码,成功吃了一顿“霸王餐”。
整个团队协作无间,美术指导Shell(林秀怡 饰)马上布置现场,导演陈志扬(敖嘉年 饰)拍摄一段伪美食片,在大厅投放让餐厅老板误以为遇到真正的美食家。
武术指导文师傅(林伟 饰)偷取老板厨房钥匙卡,更改订单记录。
最后监制Herman(郑丹瑞 饰)扮演过敏美食家和女明星嘉玲(张秀文 饰)唱双簧。
而副导阿乐(刘颂鹏 饰)负责找群演。
全片一take过,最后骗得酒楼老板又送鲍鱼又送红酒,全程紧张又刺激。
经过这件事,这七个走投无路的电影人发现,原来电影人才是最好的老千!
于是为筹集拍电影的资金,志扬带领各人发挥着自己的才华,布局一个又一个的骗案,劫富济贫,锄强扶弱。
最终筹得资金,拍摄“黄金梦”。
剧集只有短短的8集,荒诞诙谐,剧情紧凑,演员演技全员在线。
虽然故事有点夸张失实,但不影响整体效果。
在叙事故事之余,更多的是对电影人的致敬。
一起听听电影团队的自我内心独白。
导演:一定要有觉悟,既是为完成一部作品而得罪了所有人。
能坐上导演这张椅,就要背负所有人的心血。
我们出尽全力去完成一部作品,就是报答他们的唯一方式。
过程中会有很多阻滞,甚至会怀疑自己能否做成这件事。
所有导演一定要懂得如何讲大话,骗倒台前幕后,骗倒自己。
你才能骗倒观众,观众才相信你。
所以我觉得电影是每秒24格的谎言。
由筹备的那一刻起,就是一个骗局。
编剧:做编剧哪里有话剧权,只不过是导演的写手,随时可以换人。
有人问,作为一个编剧天分重要还是努力重要?
在香港,做编剧最重要的是勇气,是追讨薪水和谈条件的勇气,否则随时会饿死。
美术指导:电影是时间的艺术,美术的责任就是还原时间的质感,要不留痕迹。
或许我追求的就是一种美术质感。
挺动听的,但只是骗你的,在香港从事美术顶多只是从网上买道具回来再加工,根本不知道为了什么。
武术指导:香港电影曾经辉煌过,背后的功臣绝对是一帮武师、武指。
我们一手一脚告诉全世界什么是香港电影。
有人问过我,打得一身是伤,为什么还要继续做。
你也说了一身是伤、一把年纪不做这个还能做什么? 况且我的命早已经交给香港电影。
演员:到底要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好演员,多做些功课,多看些电影,还是模仿其他演员?
其实作为演员最重要的是想象力,通过想象剧情和角色连接,这样才能够演活戏中的角色。
副导演:读得电影,个个都想做导演。
希望有朝一日有自己的作品。
一直以为做副导演是晋升为导演的其中一条路。
但原来做副导演,有很多工作根本与拍摄无关。
日子久了,你会慢慢发现,自己只是导演的工具。
那堆和创作无关的工作会令你忘记当初为什么想做这一行。
监制:监制的地位一般等同或高于导演,负责平衡导演的艺术创作和商业目的之间的关系,协调各部门顺利开展工作。
既要负责找钱投资和把控预算花费情况,又要负责重大决策,把握大方向。
七个角色组成一个完整的电影团队,也是现今电影工业体系中的重要构成。
而团队间的协作是否顺畅直接影响到作品是否优秀。
如果作为电影人去看这部剧集可能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美国知名影评人安·霍纳迪(Ann Hornaday)在她的电影通识读物《如何聊电影》中,按电影最基本的几大元素,分成7章。
分别是:1. 剧本;2. 表演;3. 艺术设计;4. 摄影;5. 剪辑;6. 声音与音乐;7. 导演。
如果你想了解一部电影是如何拍出来的,或者除了观后感还想深入聊电影,这7个元素基本可以覆盖电影的主要方面。
如何聊电影7.3[美]安·霍纳迪 / 2018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但即便电影拍得再真实,这90分钟的视听过程都是假的——这也是TVB新剧《荒诞剧团》的核心创意。
剧集一开始就是对香港电影界的自嘲,7位不同工种的香港电影人:监制、导演、编剧、演员、美指、武指和副导演,因一部戏与电影大佬交恶被封杀,各自陷入生活与事业的低谷。
大家觉得编剧写的新戏《黄金梦》非常棒,而且每个人都保有着可贵的电影梦,但因为被封杀的缘故,行业内没有人敢给他们的剧本投资。
这7位电影人只会拍戏,也只想拍戏,心中的电影梦无处施展。
郑丹瑞饰演的监制Herman刚找来的金主,竟离奇被火箭碎片砸死。
7位电影人觉得自己活得太憋屈,与其求人,不如发挥各自工种的专长做“老千”,也就是行骗。
电影不也是“一场90分钟骗局”吗?
电影既然能“骗”观众花钱进电影院,也能“骗”得了那些靠骗发不义之财的人,以骗治骗,很有罗宾汉“劫富济贫”的趣味。
剧中这7个人几乎对应了《如何聊电影》中提到的全部工种,其中导演、编剧、演员、美术指导是做什么的比较好理解。
而武术指导是港片对世界电影贡献最大的一个元素之一,好莱坞都要借鉴香港武打片或动作片。
所以7人中保留了武术指导这个在港片中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行当。
除了武术指导,剧中还有两个角色,即监制Herman和副导演阿乐,他们在电影中到底是干什么的呢?
监制主要是指香港电影工业体系里的一个职位,和制片人的概念有重合也有区别。
在剧中我们看到郑丹瑞饰演的监制Herman拉到投资,召集大家面见投资人。
投资人离奇死亡后,他又成为“荒诞剧团”的发起人和核心领导者。
可以看出剧中的监制Herman其实干了制片人和监制两项工作,既要负责找钱投资和把控预算花费情况,又要负责重大决策,把握大方向,类似于好莱坞工业体系里Creator的角色。
而现在我们经常见到很多电影除了挂着导演的名头,还会特别醒目地标注一位监制的名字。
而且这位监制的地位一般要大过导演或和导演差不多。
目前国内电影体系中,监制的作用主要是除去管理和预算财务有关的工作,负责平衡导演的艺术创作和商业目的之间的关系,如果导演本身是新人,监制还有指导新人,把握影片整体质量等职责。
另外片中电影新人阿乐的职位是副导演,目前来看他的主要方向是协助导演管理群演。
副导演有几种类别,例如片中阿乐差不多算是演员副导演,还有现场副导演、剧本副导演等。
了解剧中7位主人公的职责,有助于理解《荒诞剧团》的剧情。
这7位本来是专业“骗”观众的电影人,最开始选定的目标是一个叫“方舟”的大师。
这位大师是那种常见的气功类骗子,号称自己有原力,卖一些被能力附体的玉佩之类的东西骗人。
无论是卖假保健品的,还是像方舟大师这样卖所谓“原力”的,他们行骗的手段在底层逻辑上和电影很像。
都是给人们制造一个“场”。
骗子把一群人召集在一起,利用空间(美术场景)、话术(台词)、托(演员)等影响你的心智,其实电影和戏剧是同样的道理。
人们最早去戏院看戏,后来出现电影,同样都是沉浸在创作者营造的一个“场”里。
关于戏剧的“在场”理论和电影就是一场“骗术”的说法,著名电影理论大师安德烈·巴赞在《电影是什么?
》一书中有过一句非常精辟的论述:我在“受骗”,但是还保持着几分清醒。
骗子的骗术和电影的“骗术”唯一不同的可能是,骗子不希望你还保持几分清醒,他们希望你永远“在场”,持续掏钱,而看完电影我们还要回到现实世界。
到底是“骗”观众的电影人厉害,还是贪婪无德的真骗子厉害?
TVB的新剧《荒诞剧团》会以戏谑的方式告诉你答案。
-END-
电影是最大的骗局,电影人是最好的老千。
年少时,你梦想当一个拯救世人的英雄,我梦想当一个给人制造幻梦的导演,我们最终都希望走出影院的人们快乐。
而现实是,短暂的高光之后,也许压根没有,是不断碰头的磨人的生活。
得不到的机会,无力AA的饭局,把人磨得没脾气,甚至让人放弃掉对自己最爱作品的执着。
还好,心里的热爱不曾改变。
只是生活让我们暂时先做点别的什么。
梦想照进现实,如果不能拍一部有爆点的黄金梦,那不如演一出无NG的荒诞剧。
好戏开始了。
一无是处的电影人有卑微,也有勇气。
装神弄鬼的大师有原力,也有软肋。
谁入谁的局,谁进谁的瓮,不过看谁更能洞悉人性,谁更技高一筹,谁更破釜沉舟。
说点现实的,为什么乘风破浪的姐姐1比2好看,大抵是,做着商演的姐姐1内心还有火花和热爱,会拼命抓住每一个未知的机会用尽全力唱跳,而姐姐2不乏有1一样的姐姐,却更多是一哄而上,想借机翻红,甚至为了翻红后的人设隐藏了太多真性情,谁是真热爱,谁是想翻红,观众不傻,能一眼看清。
所以啊,这辈子一定要找到你发自内心热爱的事情,可以是电影,也可以是别的什么,因为,经历过人生的起起伏伏,你会发现,发自内心的喜爱能陪你走过人生的一个又一个低谷。
生活是最好的导演,热爱是最佳的演员。
以上,是关于《荒诞剧团》超前点映第一集第二集最直接的想法。
儿时虽然在内地,也看了不少港剧,港普听来亲切,而今虽在广州生活,却也很少看了,前两部觉得好的港剧是《金宵大厦》和《叹息桥》,虽是佳作,却总觉得演员和制作都有点小成本的粗糙,想来是和影视行业往内地迁移的关系。
有机会参与《荒诞剧团》的超前点映,又开心又惶恐,开心于敢点映的一般都是有底气有自信的应该是佳作,但仍惶恐久不见佳作的港剧真的不会烂吗。
看完后觉得稳了,平时一定要找最舒服的姿势二倍速看剧,而今三四十人挤坐在一个不大的电视屏幕前,一个半钟,没有倍速,没有快进,自己竟然一直往前伸着脖子,没有出戏。
虽然也有前两部所说的制作问题,但还是能看出这群电影人的诚意和用心,想来一是因为前面所说的热爱,二是因为写自身的群体,工作人员也都更入戏吧。
现在开始期待,局里的一群电影人如何布局,请君入瓮了。
甚至好奇,那部照进现实的《黄金梦》,是否埋藏着巨大的彩蛋。
只能等到4月16日,埋堆堆《荒诞剧团》开播啦。
骗剧开场,老千就位,热爱来袭,请君入戏。
该剧以电影行业常见职业为主要人物,落魄监制、失志导演、失意编剧、失业武术指导、失落美术指导、不受欢迎的女艺人、无知副导演7名电影人为了筹集电影资金,走上了成为老千的欺诈之路,以黑色幽默的表现形式,反映了电影界的很多真实现状,充满了对电影界怪象的讽刺和隐喻,其中有很多大规模的桥梁。
感觉更像香港版行骗天下.但是更有点说明香港现在的社会性,他们想拍的电影是黄金梦.但是香港电影的黄金已经过去了
第一集二十分钟就封神,然而后面一直泄气,不过也还好了感觉拍成二十集的长剧会更好看,可以把每个诈欺天团成员的故事再挖掘一下,把单元故事做成主线,每个单元有串联,比如那个大哥杀的人,其实是女主演的爸爸,女主演其实一直在潜伏啥的。还有啊,因为诈欺天团都不得志,可以把每个成员被欺负的人,都教训一遍,比如女美工的老公,帮她把女儿要过来;女编剧经常被叶导骗稿,然后让叶导身败名裂;女主演被那个女明星经常欺负,最后一集的故事就是替女主演教训她;还有副岛,经常被坏导演压榨,然后教训那个坏导演;还有监制,最后他们成功拍出了黄金梦,监制以照片上台领奖等……现在这样虽然也好看,但是感觉有点太潦草,铺垫的也过于明显刻意。设定真的超赞,但是因为单元与单元之间联系不大,所以感觉有点乱,剧本再打磨打磨说不定可以大爆的。
在香港播的时候叫欺诈剧团,充满荒诞的故事,却真实地折射出香港电影圈。每个角色背后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旦哥今年给我带来了两次感动,一次是四月Leslie的纪念音乐会,一次是这部戏。
这部剧看的人还是太少了,评分严重低估啊!开心速递这种越拍越烂的剧竟然都能有9分,而荒诞剧团还不到八分,星空下的仁医八分多点,这个对比就很好笑了。
有些骗局太儿戏了。看了一半没看完。
电影就是一场90分钟的骗局。
港版《行骗天下》,不过很有港人自己的味道
开头以为抄大欺诈师,越看越离谱回到28岁?神经女士杀妻男?看结局居然还有第二季,摇头晃脑。算了,蛋哥是票房毒药传统。
题材不错,原来要破除tvb“神仙开头,便便结尾”的秘诀就是把长度压缩到十集以内啊。杨卓娜的哭戏保持水准,王灏儿的疯癫气质蛮惊喜的,倒是很久没见的郑丹瑞和敖嘉年表现稍显中规中矩。以tvb近年水平来讲很可能就是本年最佳了,但是要与隔壁viuTV的许多出品相比的话,类型感不够突出,摄制手法略逊,也无法突破“大团圆结局”的局限,tvb本身的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利用和发挥,要彻底走出固步自封还要努把力啊。
荒诞到有d格硬黎…… ps:JW角色好盏鬼
剧情逐渐乏味……充满爱……
很好看 可能会和《香港爱情故事》一样成为一部没有大牌演员却叫好的tvb黑马剧
看了3集 剧情越来越弱智
轻松有趣,港剧的精髓啊。
我一個土生香港人都覺得港劇唔好睇 無創意 制作低劣 新戲種很多都叙述得故弄玄虛 不清不楚唔明點解套套港劇都咁高分 真係崇洋媚外
最后一集绝了!想到了那个咖啡老板娘是反派,没想到啊,这个brad也是铁狼。这是一部充满梦想却很荒诞的剧,但荒诞中带着真实,真实中带着可悲。最后那里看到那个制片人的独白,我哭了。人的一生,还是要有点成就才好。
对港剧真的要求不能太高了。
真的很尬…
曾经的tvb是行业标杆,是金字招牌,现在出品依然在线,这部题材新颖角度新奇的短剧,希望一如既往的在线。
就是很无聊很一般不看也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