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细细个第一次睇《独立日》嘅时候係翡翠台嘅周末影院,当时佢仲叫《天煞:地球反击战》,睇完第二日返学校问匀全世界都冇人知係乜嘢电影,殊不知我就咁误打误撞睇咗罗兰•艾默里奇一部标杆式嘅科幻大片。
果阵係第一次睇咁震撼,炸到全世界烂晒嘅科幻片,兴奋到我好耐一排仲不断係度重温剧情,亦由此开启咗我同Will Smith嘅第一次接触。
整整20年过去,我哋熟悉嘅专门炸地标嘅外星人老冤家又再造访,外星人们遮天蔽日嘅飞碟母舰造型又再重现,只不过呢次仲夸张,上次係遮蔽一座城市,呢次係整个大西洋,上次要靠开炮,呢次直接靠撞就将月球铲走一片……20年前嘅电影特效非常有限,今日就唔一样了,二十一世纪电脑科技可以将好多宏大嘅场面变得更逼真,更震撼,对呢一点,相信历经《独立日》、《哥斯拉》、《后天》、《2012》一路走嚟嘅艾默里奇最熟悉不过,亦正因为导演对人类科技实力嘅了解,本片毫无意外咁呈现出咗最上乘嘅视觉质量,完全无需怀疑。
但,导演忽视咗一点,係视觉大片横行嘅当下,越嚟越挑剔嘅观众期待嘅唔再仅仅係一场简单嘅视觉盛宴,佢哋更需要故事、画面、表演于一体嘅综合艺术。
更大嘅飞船、更自然嘅特效放之1996年係标杆,放係今日就成咗俗套。
20年时间足够一个当年热血沸腾嘅小伙子长成人父,有几多仲会怀住科幻嘅情感走进戏院?
本片更需要俘获嘅係当年未睇过前传嘅“新”小伙子,唔係简单嘅延续或者改进,而係需要跨越曾经嘅标杆,走出一条全新嘅路。
强插入电影嘅腾讯QQ同蒙牛虽然恶心,但未足以毁掉一部电影,真正令观众热情冷却嘅係本片故事嘅极度苍白同完全不经推敲嘅逻辑。
20年前导演还识得打亲情牌,为一部分眼浅嘅观众留下滚烫嘅情怀,今日缺少咗Will Smith嘅主角们嘅情感线却弱得几无存在感,交代得不明不白之余又可有可无;虽然我哋都知道爆米花电影唔应该去较真,但本片嘅逻辑亦太弱智了吧?
高高在上嘅蜂后竟然自信到亲自披甲冲入敌军本阵肉搏就为亲手杀掉一个世仇?
呢个绝对唔係一个称霸宇宙嘅种族应有嘅策略高度同智商。
还有那个中意杨颖嘅傻叉係谁?
我唔係妒忌佢,我对Baby冇兴趣,我只想讲呢个话痨演技真係超渣咯,睇得我一直好期待外星人崩咗佢。
本片令人失望就在于此——所有套路都被观众猜透,艾默里奇係《后天》同《2012》中展现嘅神奇渺无踪迹。
我觉得本片嘅第三集其实可以直接拍《三体》,希望唔使再等20年吧。
视觉精彩,可以去戏院感受下,故事免谈,等待老翻睇细节,不收藏。
第一批看完,迫不及待想要喷,对!
冷静冷静!
首先这是我很喜欢的题材,okay,其次96年的作品给我很好的印象ps:现在才发现那种好印象大多来自史密斯。
寄予的期望值很大,自然期望越大可能失望就会越多。
但是我真的要求不是太多,能给我看的很开心的感觉就行了,可是我看到的是什么呢……前20分钟无下限无羞耻的加载广告,还有baby居然...那么多镜头那么多台词!
不是不喜欢baby不是排斥大陆演员,但是你最起码给我看到演技?
我们用心等用心花钱看用心熬夜,可是你连最起码的演技都没有,qq,蒙牛,居然还有快要入土的人临死搞基。
剧情俗套可悲,你特么的怎么不叫独立日plus?
ps:飞船武器防护罩敌舰战斗剧情都是升级版。
怎么史密斯死了还不够,老婆也要死,广告的植入怎么这么突兀,让我很快出戏,喝口水压压惊...为什么美国总统死了,人类为什么不撤离地球?
(ps:影片中人类的优点是换总统的cd比较短,按键比较冷静果断。
而异形的cd是20年,老妈死了第一件事情是先回家哭着找后妈。
zz)为什么地核就差一分钟死了个异形就放弃大好时机全军撤离?
为什么异形的牛逼球球敌人情商这么高(ps:牺牲自己保护人类)还被这群笨蛋异形屠杀。
说到这里,我作为一个观影人用词的确太粗鄙了。
的确,罗兰呈现给我的也是一个粗鄙不堪的圈钱烂片!
电影的节奏很急,感觉孩子要出生了的那种急,急的结果就是上下不顺畅,看的很难受。
还有就是这是我去电影院唯一没有笑一次的电影吧?
ps:漫威宇宙的幽默风趣看多了吗,呃表示喜欢那种电影的感觉就像是独立日1里面的史密斯一样。
显而易见史密斯没有参加续集是正确的!
yahoo!
让我们用U盘(ps:敌人的敌人的武器库)反击异形吧!
普罗米修斯与你同在!
1、女总统是在暗示希拉里,有政治片的嫌疑。
2、同性恋科学家在暗示奥巴马即将下台前再次支持他的同性恋法案。
3、为什么美国小白要追杨颖,你不知道她已经整容之后嫁小明先生了吗?
其实除了qq蒙牛,baby是整容广告!
4、总体平淡如水,乏味至极。
请左拐进入一一一中国大陆演员杨颖暗杀史密斯事件揭秘。
杨颖杀死史密斯后继位全民公敌5、那一巴掌真该打杨颖,因为是她暗杀了你粑粑6、广告宁缺毋滥?
其实我觉得广告可以有,但是让人分分钟出戏的广告意义可笑而至!
可想而知罗兰什么态度。
剧终旁边一铁粉:兄弟,有斯丁格吗?
啊?
什么还有彩蛋吗?
没有(就算有我也不看,一边走一边回头看了看全场就他一个留下来执着的等)原创,转载文章请标明,谢谢。
卷土难重来,灰尘泪迷离,要问君是否,还去糟蹋钱。
码,评论里杨颖死粉快来骂死我知道吗,可是就怕你们没那本事,成天追着一个靠整容出来没演技还来毁大片的“大美女”,就觉得自己同步青云遥遥在上俯视吾等电影狂咯。
作品这东西,要么赞扬要么批判,我实事求是就当我是黑粉了?
幼稚
20年前是一个外星飞船遮住一个城区,现在是一个外星飞船遮住一面地球20年前是一个中队的F18(我现在还不明白内陆为啥用F18而不是F15?)PK数不清的外星飞船,现在是一个中队的未来飞船(飞机看上去很多,人还是那么几个)PK数不清的外星飞船反正开局就告诉你,输定了20年前他们跑去51区找外星人的黑科技。
现在他们跑去黑非洲找外星人的黑科技(结果找了个黑军阀,不知道咋的能读外星文)20年前他们用原子弹轰没用,现在用原子弹轰也没用20年前他们找到了病毒去深入总部。
现在他们找到外星人的黑科技让外星人来深入总部20年前他们的总统要对全世界演讲,现在他们的总统还是要演讲(好烦啊,第一次是天才,第二次是傻逼好不好)20年前他们最终深入虎穴引爆核弹赢了。
现在是外星女皇本来坐在飞船里面喝杯茶钻了地核就赢了,非要来深入虎穴自杀赢了地球受了两次折腾,我本来以为最后大白球会说,大家赶脚收拾收拾和我跑吧!
没想到是大家跟我造武器和外星人拼了!
好吧,我欠你的电影票,我已经还了...我不得不说,该片就和BABY的全程的表情一样开会是这个表情,开飞机是这个表情,走路是这个表情。
咋一眼看上去很美,再咋就完了<图片9><图片1><图片2><图片3><图片4><图片5><图片6><图片7><图片8>
<图片1>打分:39/100,★。
基础分40,QQ和蒙牛的插片广告之生硬-1。
对本片剧情的无脑和狗血,不较真也无妨,好歹我们可以自欺欺人地说:看的只是大场面。
前作同样无脑的剧情,不也能看个乐呵么?
对全球团结的虚伪面纱下一如既往的美帝中心主义,同样可以不较真。
这么多年大批好莱坞出品都是这样,能接受的早已接受,不能接受的也只能笑笑了之。
即便生硬的插片广告这种东西,也可以不算严重的问题所在。
毕竟不是所有插片广告都能像贝尔在《黑暗骑士》的一句“那就开兰博基尼”那样自然融入剧情,而且而且这种玩意好歹能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
真正毁掉本片观感的,是数量和废话都太多的大小角色。
新老角色一并算上,本片总统有仨,飞行员一堆,基佬科学家一对,酱油杂鱼无数。
然后,这群家伙各个话唠,天上地下外太空敌舰内无时无刻不在插科打诨,说着各种毫无营养的台词和段子,偶尔再说教几句。
大量的废话和主次不分明的角色,甚至把本可以刺激的空战等大场面都打得七零八落,毫无重点。
前作尚有令人津津乐道的威尔·史密斯空战个人秀,本作却始终只有名义上的团结抗敌、实质上的乱作一团,哪怕一个突出到足以令观众移情的角色都没有。
至于基佬科学家那段恶心的生离死别,更是把本片的聒噪体现得淋漓尽致。
聒噪如此的片子,再多评价已经毫无意义。
只能说,Angelababy并不比很多角色表现得差。
好歹,她废话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头想了想,还是改成一星吧。
两星太抬举这片。
这部电影纯粹烂片无疑,首先说几个剧情之外的大bug。
1 直径3000英里的飞船根本就不可能是这个形状,它本身的引力会把自己压成一个球,如果导演解释说外星人有高科技可以克服这个问题那么外星人肯定拥有远超人类物理体系的科技,如果是这样,外星人的文明绝对是真正的高度发达,说不定随便拉一个外星人婴幼儿驾一艘小飞船隔着几光年打一发炮弹都能把地球灭了。
2,如此巨大的飞船落在地球表面根本不需要他们动手人类就被飞船引起的自然灾害给灭了。
3,拥有如此高科技的外星人想要钻穿地壳不可能需要七个小时的时间,也许一秒钟都不需要,甚至直接把地核从地底下“变”出来。
4,外星人大老远跑过来就是为了捞地核顺便灭人类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地球的地核在宇宙中没有任何的特殊性,几乎随便找个恒星系说不定都能捞到一堆地核。
5,高度发达的外星人社会几乎不可能是这种“蜂巢”制度,更更不可能是由一个傻逼领导的蜂巢。
这部电影bug无数,只要你留心几乎处处都能找到bug,或许我不应该抱着这种心态来看电影,但你也没有阻止我批评它的权利。
总得来说这部电影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弱智才是”。
剧情还是那个套路,有不少致敬前作的桥段,前半段外星飞船入侵地球的段落特效还能看看,结尾部分大boss先是莫名其妙追校车,然后能防核弹的护盾被一架飞机就打破了,也太悲催了吧,回归的老演员们发挥稳定,但新生代就明显差强人意了,baby的戏份竟然不少也是很意外,不过这个角色去掉也完全没毛病,QQ和蒙牛的广告植入生硬到搞笑,看来赞助了不少钱啊。
经典毁于续作的代表。
特效是不错,但剧情混乱不堪,各路新角色也是莫名其妙不明存在意义,还有差点崩掉的前总统人设。
片商为了讨好中国市场也是很拼。
简单粗暴的广告植入,还有突然的中文强势插入,都很出戏。
才重温了96版,对演员们20年的变化感受很明显。
时光流逝啊。
看完影片感觉智商被侮辱了。
前半部暂时不说了,主要就是说下外星人是为什么卷土重来的。
但后半部外星人连续毫无逻辑的表现让我严重怀疑编辑的智商。
第一,蜂后类似于星际争霸虫族主宰一个人控制着整个外星部队,但是在自身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强大防御力的情况下,在还有一个多小时就要侵略成功的情况下,自己开着旗舰就跑出来了。
难道不能等地球失去重力人类灭绝再回收白球?
就算要马上回收或者消灭白球以蜂后对整个族群的控制力,她为何要亲自到前线去?
第二,在她旗舰被击落后她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战斗机编成保护队列?非要等自己防护罩和枪都被打烂了,要知道自己死了整个侵略计划就失败了。
第三,再自己防护罩已破,被人类驾驶本族战斗机持续攻击的情况下,她还剩下那么庞大的机群,活生生被2个小飞机打死了,自己这边n大于1000的战斗机再围观自己女王怎么死的。
这部电影除了卖情怀一无是处。
1、《独立日2》就像我最初的那句评价一样--套路、都是套路!
完全是一部流水线上的标准好莱坞大片,起-承-转-反转-再反转-合,没有任何惊喜可言,及格没问题、良好达不到。
没有惊喜但也没有什么惊吓2、全剧确实在各种讨好天朝,虽然就像很多人吐槽的,蒋指挥官的“中文”,中国人听着简直太别扭了!
但一部好莱坞片子,居然出现多个中国(或亚裔)面孔,在一众英文对白里强行说中文,甚至还要“打国旗”!
大约也真是没sei了3、导演艾默里奇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非常重视幽默元素,如果开场10分钟,观众还没发笑,他就会很忐忑。
那么,我可以告诉艾大导演,你可以放心了,午夜场的观众们的确在前10分钟不多不少笑场了两次!
A、“QQ已下线”的时候;B、蒙牛月球牛奶的时候!
不过,全场也就笑过这两次!
4、观众的下意识反应是最真实的,这种全场哄笑的场面,充分说明了国产品牌在做“品牌植入”的时候是多么刷下限地low到尽!!!
外国品牌做不做植入?
当然做,任何一个有追车画面的好莱坞电影都是赤裸裸的植入!
好,你说车辆品牌高端、历史悠久,和咱天朝的新兴品牌比属于不正当竞争,那好,我举个大家都熟知的例子!
《变形金刚1》里,女分析员用一张卡copy了一段包含“冰人计划”的霸天虎入侵音频,然后装在化妆盒里带走去找黑胖子。
当时镜头给到很明显的“panasonic”,谁都知道,这是广告,是品牌植入,但是,丝毫不违和、不跳戏,这是剧情需要,甚至是关键剧情需要!
这就是既让你无形间接受了广告,又不影响剧情发展的好例子!
有理有力有节!
但假设一下,如果随后上级发现这件事,向国防部长报告的时候说的是:有个分析员用panasonic的存储卡copy了一段入侵音频balabala,你有什么感觉?
是不是恶心得像吃了苍蝇?!
如果是这样,那就是最差劲、最低级、最low的广告植入方式!
但很可惜,无论是伊利舒化奶、还是QQ、蒙牛,用的都是这种一定要“说出来”的low到极致的方式!
这也是他们和国际大品牌之间底蕴、见识和品味上的差别!
(尽管我个人非常讨厌小鬼子的品牌)5、所以说,天朝品牌不是不能做植入,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停留在最low的方式上,半点儿长进都没有,还不许人批评了?
别动不动就上升到“国产品牌”的高度上,这种“爱国贼”的论调最最可鄙!
更别说什么鬼子、棒子多么热爱自己本国品牌,就你们不爱国!
要知道,人家是把品质最好的东西留给本国国民的!
为什么买日本化妆品要去日本本土而非海外免税店、为什么高端日本食品基本只有日本本土能买到?
因为人家拿自己国民当人,所谓“最好的留国内、次一级的出口欧美、再次其他外国国家”,至于我大天朝,对不起,最差的一级才给你!
你要说小鬼子这么对待咱们是理所应当,但很多国产品牌同样是这么对待国人的!
联想电脑同样的配置在美国买比在中国买便宜!
同样出了问题,美国买的无条件换新,国内买的?
对不起,你自己想办法吧!
蒙牛、伊利这些,不止一次被曝光出口产品质量比国内销售的高N多!
就算发货到香港的都是如此!
外国品牌把你们当二等公民、三等公民,不好意思,这些国产品牌同样不拿你们当人!
就这样还上赶着拿热脸去贴冷屁股呐?
一个字总结,我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
6、关于AB,应该这么说:别人是来演戏的,AB是来拍广告硬照的!
她脸上有表情么?
她那叫演戏么?!
说死鱼眼都是好听的!
《机械姬》里的机器人都比她表情丰富、眼神有戏行吗!
做个我很讨厌的比较,我很烦李冰冰,很讨厌她出现在《变形金刚4》里,但真论演戏,科班出身的她还是甩了整容出身的AB无数条街!
AB这种,真是丢人丢到太平洋了!
7、最后总结一下:《独立日2》是部毫无惊喜、中规中矩的爆米花电影,打折的时候还是值得看,毕竟,就像我半夜说的,特效的灾难场面还是值回票价的!
其他的就算了,剧情各种bug,表演无力吐槽,大家就当看特效吧!
文/加书亚《独立日:卷土重来》给我的感觉就像1997年上映的电影。
对,按照今天暑期档科幻爆米花一年推出一部续集的节奏,这部电影的观念和水准基本上停留在1996年那部科幻经典上映后的第二年。
20年时间里,这个世界经历了两次大的经济危机,换了两任美国总统,恐怖主义发展成一种最严重的威胁,人类发明了“阿尔法狗”这样的分布式的高级人工智能。
但这部电影对于真实世界的变化仿佛无动于衷。
我们既没有看到对当下科技元素的呼应,也没看到人类整体世界观的演进,它体现的观念(甚至电影中人类的科技水平)都被“锁死”在了20年前。
外星人乘着宇宙飞船入侵地球的故事,肇始于上世纪50年代好莱坞那些B级“飞碟片”。
那批电影大多粗制滥造,与其说作为科幻片反映了人类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不如说折射了当时人们对于冷战的恐惧。
96年的《独立日》重新挖掘这一类型,用美式英雄主义的主旋律把恐惧改写成一种乐观主义,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复活这一题材的具体细节上,它的做法非常简单,就是把飞船造得足够大而已——当年电影里那艘飞船大概有月球的四分之一大。
巨大的飞船、英雄主义情结、加上体现当时工业水准的特效(获得了那一年的奥斯卡最佳特效),这一切满足了那个年代的观众对于宏大灾难的想象。
20年后的《卷土重来》几乎把同样的故事以同样的方式再讲了一遍。
电影洋溢着同样的美式主旋律,让总统扮演自我牺牲的英雄——编剧不知道当下的观众的口味更偏向于《纸牌屋》里那种坏总统?
外星人当然派来了一艘更大的飞船(这次有整个太平洋那么大,分不清月球四分之一和太平洋哪个大的童鞋只能自己谷歌了),并且有着同样的设计缺陷:它是由一个被称为“蜂后”的外星人中央控制的——编剧假装不知道当前的主流人工智能都已经是“分布式”的了:无论其中哪个个体瘫痪了,分布式网络都不会整个瘫痪,而能够制造像太平洋那么大飞船的高级外星生命居然连这点都没搞清楚。
“人类准备了20年,外星人也是”,《卷土重来》的宣传口号这么说。
我想说,无论是人类,还是外星人,还是这部电影本身,都没有准备什么新鲜的东西。
实际上,这部电影最大的“优点”是它非常忠实于上一部电影,无论是宣传口号,还是叙事本身,都在小心翼翼地提醒观众20年前那部“原著”。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它甚至把电影开头的三十分钟全部用来帮助人们回忆当年的剧情和角色。
不,我不是说这部电影“很乏味”或“不好看”。
而是说,如果你不奢望一部创意独特,或者像《三体》的粉丝们那样去寻找一部“道理上说得通”的硬性科幻片,而是把它当做一部傻傻的暑期档爆米花,它一样会给你带来快感,还可以让你愉快地吐槽。
《卷土重来》一如既往地体现着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好莱坞灾难片破坏王的标签,可以淋漓尽致地宣泄你的本能、激发你的快感。
相信我,哪怕只是在脑海里想象一下一艘太平洋大小的飞船“匍匐”在地球表面,你的脚后跟也会产生一丝快感。
如果你喜欢《2012》那种全球性的灾难史诗,《卷土重来》大概可以算科幻级的灾难传说。
必须补充吐槽的是,与96年的那部电影相比,《卷土重来》一心追求飞船更大、破坏性更强、特效更先进、更华丽,却在很多方面“因大失小”。
把飞船造得大而无当的坏处是观众很难看清它的全貌,更别说舰桥、主控室和主动力源这些内部细节了,加之片中飞船的影像特效做得光线不足,整艘外形飞船显得形象模糊。
与大飞船相比,它吐出的那些小飞船个头太小、数量又太多,观众同样也没看清楚它们的样子。
外星生物方面,展示得比较清晰的只有“蜂后”:外形颇像“异形”,却不像异形那样特征鲜明,基本上算是“傻大个”,让人不解的是这类明显处于昆虫级别的外星人能造出那样高级的飞船?
当年的《独立日》除了展示宏大的灾难场景,还展现灾难下很多微小个人的遭遇,串联起丰富的人物细节。
《卷土重来》对普通人展现很少,只是简单地找来一校车的小学生,增添了一丝喜剧元素。
电影的主要人物是几个新生代偶像明星扮演的英雄主角,这更符合市场潮流,或许也是该片唯一与时俱进之处。
对中国观众而言,Angelababy、时常响起的普通话和某大牌互联网公司、大牌乳企的植入广告,或许还能带来一些电影以外的满足感。
我也是当年看独立日看得热血沸腾的粉。
固然第二部没有曾经那么热血沸腾,不过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现在大片大场面看得多比较无动于衷了。
总体的视觉效果和紧张感我觉得不会输给前面。
有网友点评人物太多太杂。
我倒觉得这种全地球全人类的事若是只着重刻画几个主角才讲不清楚。
当然年轻人里面除了总统闺女其他还真是不太自然。
老人每个都很出彩。
好可惜,威尔史密斯永远地被失事了,没有回来,现在的角色都没有一个有他那么拽肿么办。
相反呢,我觉得全片一大槽点就是只讲了美国人,其他人太过弱化了。
除了程序化地展示世界各地人民紧张地围绕在收音机边听美国人通告战况 (我摔!
),真正在情节中起到作用的只有中国人和一个非洲军阀头子,好吧,还有一个貌似是法国女人。
无法,作为美国人拍的电影的美国中心主义的局限性。。。。。。
中国人看情节推测是反抗战线的重要力量,可惜角色仅有两人,月球基地都是中国盖的基地上为什么只有总指挥官是中国人???
就因为这个纰漏蒙牛的广告植入才会碍眼指数放大三千倍啊。。。。。。
又有网友点评反派一分钟钻翻地球不能等一定要裸奔追球跑实在脑残。
关于反派在小盆友面前裸奔以及死相泥心我也是很有意见的。
我是觉得从反派角度看,从一开始监听地球,至到达以后正面交锋,无一不证实愚蠢的人类根本不堪一击。
没有料到愚蠢的人类竟然还在妄图反击,没有采取低调防守,等愚蠢的人类全部死光再考虑其他这种极度保守的战术。
似乎也不是那么说不过去啊。
其实结尾部分,反派行动反复向我们透露了,虽然依靠蜂巢智慧能够高度集权高度有效地组织行动,但一船外星人只有她一个脑还真是不太够用。
可能也是平时保护得太好了,说风就是雨,一旦冲动了出来裸奔,马上图样图森破:被攻击马上暴怒,逮谁都要捏死,被击落的飞机员完全丧失攻击力,蚂蚁一样的存在,还非要上去踩,自己本来要干什么都忘了吗?
指挥工蜂成一龙卷风护驾倒是想得挺美,怎么被追打却顾不上反应不过来,为什么不是狂拽酷眩地挥手拉来一片小喽罗挡子弹,而是自个儿抱头鼠窜这么弱?
无它,这货估计从来没有这么裸过(防护罩破了),估计从来也没受过伤,估计中两粒炮弹出点血就慌了怂了,也真是令人大跌眼镜。
我说,也不要因为外星人科技如何强,体型如何大就高估了对方的情商嘛。
最后那颗讲英文的球。。。
好吧,这个我也是无法欣赏。
总觉得续集智商会继续降。
咦?
我为什么说“”继续“?
开头的两个植入挺尴尬的,还有一个AB尴尬全程,96年的时候“母船”的概念还是可以玩的,可是20年后你再玩“女王”那就是编剧偷懒的都合主义了
【C】剧本烂的像程序脚本自动编写的,每一个角色的死都如此平淡毫无感染力,全片沉浸在一种自我陶醉的虚假感动里。后半段稍微好看点
特效很赞。台词幽默。在电影院里我是又紧张又感动,有的地方心都悬起来有的地方眼泪都要落下来。AB很好看,就是表情很僵硬,演的比较做作,还需努力。好莱坞巨制植入中国广告,qq和蒙牛,我觉得很赞很国际化。哈哈。
电影整体看还算不错,虽然剧情跌宕起伏但基本都是这些年的老梗。视觉特效做的够良心,外星人的设定很恶心,片子看下来有种老科幻片的复古感。演技什么的就不说了,baby烂演技,QQ和蒙牛也是赢了。另外,片子里有对Gay Couple还蛮有爱的。
那个说艾默里奇后天之后再无佳作的,看过他的将莎士比亚的《匿名者》吗?
二十年前老帮菜的情怀片,情节与老版异曲同工(很多地方其实几乎完全一样),致敬设定和星战7的模式都同出一辙。此类型片不能纠结情节,纠结表演细节,更不能纠结外星侵略者科技设定的弱智。影片的唯一意义在于大屏幕的视效与和老观众们重述“当年情”。在这两个关键点上可算马虎完成任务。
惊天魔盗团2>3人行>独立日2
感觉跟第一部完全是一模一样的 英雄主义套路的中二情节
缺点多到爆,但是依然是一部非常实诚的特效大片,艾默里奇对于观众前所未有的慷慨,前所未有的讨好,从头到尾都是实打实的视觉轰炸,而在故事上也看得到他的叙事野心,只不过依然是能力有限。影片整体特别过犹不及,视觉太满,人物太多,信息也过重,看的稍微有一点消化不良。
万达|2016.6.26
时隔二十年,如此巨大的黑科技外星飞船,居然又一次败给了人类,虽然这是套路,但看多了也就会有疲劳感了,好在大场面的特效做得非常棒,电影院看的无非就是这种天朝难以做到的大场面。无力吐槽的是天朝的大金主,无处不在的天朝广告,打酱油的Angelababy。
这种观念陈旧剧情稀烂的片到底有啥拍的必要
不错不错算好看的~破坏大场面惊人~群戏模式和第一部相同,但没有像第一部那样特别突出类似威尔·史密斯那样的主角线~QQ和蒙牛植入~夏洛特·甘斯布演花瓶~Angelababy并非酱油~还有个特别像多兰的小鲜肉~其实这还是部用科幻外衣包裹的政治片:用刀如麻的军阀、女总统(提前祝贺希拉里?)、片名独立日等
看这架势应该是《安德的游戏》的模式,先挨揍,然后干掉峰后,最后反击,问题是这拍的实在是不想再有三了。
地球首领和外星首领都喜欢御驾亲征
其实baby不赖,不能算打酱油
槽点不少,但个人偏爱此类作品。只有一个问题,宇宙间有那么多行星那么多地核,为什么非要挖地球的?有那么与众不同吗?
难道不是及格的好莱坞大片吗?
異型+绝世天劫,特效不错,剧情烂俗到爆了
Bill Pullman依旧好帅 T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