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姐妹聊到春天姐姐思扬说的话,她说这个世界什么都要靠自己。
对于这件事,我深表认同。
现实的社会,有的人把做梦和生存的顺序搞颠倒了,而有的人干脆只剩做梦,抱着一副无病呻吟的样子。
所以,我欣赏春天。
因为遇到工作的、生活的困难时候,她不躲闪。
稿子出问题了,姐姐崩溃了,甚至同事撞车了,被卖地沟油的狂追,她都抗了,做选择,去承担。
这样的生活,她都没有颓,在最感性的爱情面前,她想,大可以保留自己的梦想。
在世贸天阶喝着啤酒,发着短信,她说”我哭会儿,然后就回家了“。
我当时在想,好像少了些什么,后来,我明白了,她少了抱怨。
我想,没有抱怨的人本身就很强悍,而强悍的人生一定有春天。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的,特喜欢看张一男笑。
他第一次和李思扬通电话的时候,听到李思扬的声音时那个笑容秒到了我,让我第一次对这个男人有了好感,让我觉得他内心是温暖的。
他和青青的争吵 我觉得除了青青的原因,只是因为张一男不够爱青青。
不是不爱。
而是不够爱。
对他来说,青青是个值得娶的 爱他的女人,却不是那个轰轰烈烈的爱。
13集春天在办公室唱传奇,青青和张一男赶到办公室,站在春天身后,那时张一男的笑容同样温暖,一种理解的宽容的欣赏的怜惜的笑。
他和春天是男女间真正的友谊,不掺杂任何别的。
看梁冰和春天斗嘴时张一男的笑,是一种调侃的洞察一切的笑。
真的特别喜欢张一男的笑容,春风拂面。
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的时候,看了《李春天的春天》。
发现《传奇》配上此剧情竟然如此动人,也让我这个思路简单的人了解了作词者把这个曲子的词写的有多么的好。
上辈子五百次的回眸才能换来此生一次的擦肩而过。
这,很凄凉;却,很形象。
缘分这种事情,真的害了太多的人。
当我们寻觅属于我们的幸福时,或许幸福真的就在我们身后,从未离开,只是,我们忘记了转身。
李春天,大龄善良却不物质的一个剩女。
她爱父母爱李思扬爱刘青青,爱她身边和她有关系的所有人。
不是为了博得大家的称赞,而是真的只有他们都没有忧愁了,她才能让自己不那么揪心。
她不知道宾利车的标志,分不清什么是澳洲龙虾和澳洲鲍,看到昂贵的账单直言太贵。
对,她不是小资,但是她懂生活。
她一直活在别人的快乐之中,为了别人的幸福而幸福,为了朋友的忧愁而彻夜难眠。
她是人,不是神。
她困惑了压抑了委屈了不知如何诉说了,她选择了半消失。
这样的女人真的不那么容易嫁掉。
她的小辫儿就是她等待的爱情吧?
固执的留着和身份年龄不搭调的小辫儿,执着的等待着属于自己的轰轰烈烈的爱情。
这两者是一样的,是等同的吧?
嗯,肯定是。
面对所有的问题,她选择的都是坚强。
是啊,太坚强的女人会让男的觉得你不需要人来照顾。
所以,她错过了李继伟错过了她首次看上的这个让她心仪了一下的人。
如果没有得到这个你想要的,那么不要沮丧,这是因为有个更适合你的在前方。
好在她错过了李继伟,不然,她怎么可能知道她爱上的人是梁冰呢?
这,就是缘分,就是传奇。
天意弄人。
一个废弃的邮箱,一封一年后发现的邮件,阻碍了我们的春天在三十八岁这一年得到自己的爱情。
好事多磨,也在此吧。
收到了结婚请柬,她笑着祝福,就像自己没有动过心一样。
一年后见到他,她隐藏的好像自己只是和他仅仅认识了这么简单。
终于,坚强到了极限的女人知道稍微放纵了一下自己,去广场喝了啤酒。
呵呵,她对青青说,她这辈子都不会嫁人了,就在这晚决定的。
所有的人都知道为什么吧?因为她等到了爱情,也错过了爱情。
如果就此结束,那么这就不再是“传奇”了。
最后的她,懂得了为自己活一次,知道了自己去奔向幸福。
其实在看第一集的时候应该就都猜到了这样的完美结局吧。
可我还是忍不住看完了整部。
只因为,我和她太相像。
太多的人都和她太像。
一群人的狂欢,感受到的快乐是他们的,我们什么都没有。
只是,固执执着的等待是对的。
幸福不是用来邂逅的,幸福是用来经营的。
她“经营”了梁冰的心,“赢得”了一直固执着的爱情。
生活,没有不公平。
只是,属于我们的每条路不同。
我们要做的就是:走下去,用心的。
就像俗语说的,人与人建立联系的过程至少是四步:相遇,相识,相知,连结。
每天真正遇到的人,不过三两个吧。
每天与我们同坐一班车,同挤地铁的那么多人,并不曾相遇,不过是同在一个小的空间单位而已。
而给我们指路的大爷,卖给我们早餐的阿姨等等其实才是相遇的人:我们有交流,最简单的招呼或动作让我们认识了对方。
这样定义下来,每日两点一线的我们相遇的人,已经那么有限。
相识的人至少要以每年有几位来计算了。
那些相遇的一面或几面之缘后便各走各路的定然不是相识的,道理很简单:我们不知道彼此的姓名,不在那个特定摊位,路口,我不知道那位大爷和阿姨到底是谁。
一路走到相知的人便是那相遇的少许中更稀有的存在了。
既是知己,我自然了解对方很多:在哪里,怎么联系,喜欢什么,他/她是小气还是大方,幽默还是刻板......唯一的例外是网友:不仅限于QQ或是其他单一群组,任何特定群组里深入交流过的人,跳跃过了“遇”的一面之缘和“知”的场合限制,直接为了共同感兴趣的事物成为知己朋友。
网络避免了多少人的孤独呢。
至于最后一步,在我看来,是太多条件筛选的结果:运气,缘分,灵修....不受我们的掌控。
这个剧美妙的地方,不在于所谓故事曲折或演员阵容,而是把建立联系四步骤每一种常在的阻碍和艰难都展现在我们面前:可能是内心的屏障,抑或时间不等人,还有机遇不再。
春天解释了现在困惑太多人的爱情难题:1 渴望的从不是婚姻,而是爱情。
梁冰用生意人的阅历帮春天认清了这一点。
多少至今在恋爱或婚姻方面徘徊的人清楚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吗?
那些权衡着财富美貌却声称要“寻找真爱”,抑或在快餐婚姻步骤中介意"感觉”的人们,是不是糊涂的过了头呢?
2 在我弄清楚之前,我们已经是知己了。
这往往是造成“错过”最残忍的原因了。
春天和梁冰平日带着讽刺挖苦天芒星空闲侃嬉闹的时候,两个人就已经是知己了。
试问一生中所有认识的人当中,能让自己毫无顾虑的展现真性情,而对方又需要这份性情的人会有几个呢?
认真的数一数,这结果不会大于1的。
3 所谓完美匹配的人,便必定只有一个,错过了,会有婚姻,也会有恋爱,但那个命定的人,随同你爱的理想,一去不再来。
李继伟找了别人,春天不会放弃爱的渴望;相亲失败了,父母着急了,都不会摧毁这份渴望,为什么是最后在梁冰结婚前,她放弃了?
最后一集,春天给朋友发出那封”不愿打扰,却只能是你”的短信,我的鼻子酸了,泪流不止。
我们都曾经或正在面临这样的瞬间:孤单想找人说说话,却不知要找谁。
短信中“我这辈子再也不会结婚了”的决定,满是热诚的渴望一份爱情却无果的伤心,还有绝望的无奈:眼看着爱的人结婚,新娘却不是我,一生唯一的一次爱要溜走,却怎么也抓不住了。
深藏到四十岁的真爱渴望彻底被摧毁......至于她和梁冰最后的寻觅,是导演怜悯观众的设计吧 ( 小庄是聪明的女人,要婚姻,但也不要损了别人的爱情。
有这份觉智慧的女人太少,才有那么多快餐式的麻木婚姻和那么多不堪回首的错失)当梁冰终于找到春天,看着微醉的她在广场的人群中傻笑时,他一定知道:她就是我这辈子要的女人!
所以拥抱时,梁冰是笑的,泪流满面的春天心里念着:我不要再让你走开。
孤寂的心像是冰箱里的干货,来一点温柔的水轻轻泡发,那些被封存的春天就不期而至。
好的爱情应该如此,无论男女。
(深夜不想睡,为了压制购物欲我打开豆瓣写下这篇,可能有点拉长摸短的文章,我不想赞美自己,敏感是A面,啰嗦则是B面。
)春天生活的主题是阳光,她极其宽松,极其热爱生活,她用那些阳光掩饰了内心她自己都难以察觉的孤寂。
孤寂这个词太贴切,不是孤独,孤独是自主要求的,但是春天不孤独,她有非常好的朋友。
孤寂是有时候带点享受,是对爱情的渴望而不得,于是把自己沉淀干燥,期间尝试去寻找温柔的水,但是那不是适合自己的。
总之,孤寂让自己陷入某种状态,拥有惊人的自查,春天说:“我不喜欢我现在的状态,被人推着走。
”春天的美在于孤寂的自洽,我知道自己的孤寂,但不沉溺自己的孤寂,孤寂只是她生活的余兴节目,热情地用自己善良和宽容回应生活。
我爱春天,春天数次让我感动。
“我干嘛要让人知道。
”做这件事与任何人都无关,“我”做的事只因为我觉得我要做。
梁冰生活的主题是寻找,他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在寻找,往往。
他寻找喘息的时间,脱离尔虞我诈的商战,他想要得到最真实的快乐,最真实的快乐无关其他,哪怕是一小段风景,哪怕是一小时有趣的谈话。
他也寻找对爱的救赎,生活的不幸封存了他的心,他极其高傲,他觉得自己站在了事实真相的一面,他甚至有审判的权利,可是他却逃不掉内心柔软的呼唤,梁冰偶尔自大,控制一切,但是绝对柔软。
“你不觉得你生活中的恨太多了吗。
”春天把宽容大方地分给梁冰,结合梁冰内心的柔软拉了他一把。
“你觉得你真的站在事实真相的一面吗?
”春天疑问。
我们不能保证我们知道所有的真相,且可以做出审判。
我对梁冰多是佩服,名如其人,清楚冰冷。
梁冰曾说春天是一根火柴,火柴点亮了他的心,他的寻找终于结束。
人在某些时候都会被内心的某些感觉呼唤、拉住或推往另一个空间,全新的、超出自己感受的。
让我们尽情干燥,你等的人还没来。
晚上陪睡期间又重新刷了一遍。
观感有许多不同。
四十岁的梁冰在前面几集未免有点太年轻化了。
顶多三十五六的样子吧。
以一个遭受过两次至亲背叛的人来说,阳光的一面未免太阳光了,深沉的一面又略欠缺。
不大平衡。
宋丹丹也不单纯是个圣母式的老好人,里面有些人际关系其实还是挺值得玩味的。
孙阿姨也好,张一男的事儿也好,李继伟的事儿也好,这个角色并不天真,如果说是圣母,也是不需要带引号的那种。
但是以三十八岁的角色年龄考虑吧,显得人太好而且各方面太正常了。
没有棱角,没有锋芒。
这不科学。
巴图的插科打诨好像没有十年前看那么招人烦了。
大约是因为我终于了解了一部分办公室的生存状态。
就算是带资进组了,这个组还是很有点水平的。
二舅是主编,能这么踏实干小编的活还接地气儿,这孩子真是很优秀了,有点不寻常。
这点不寻常大概也跟这个剧的某些气质很相符。
李春天形容梁冰和自己的世界反差很大,自己的世界很简单,每天就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谁说了什么话,谁说了谁,传到谁耳朵里就不高兴了之类的。
令人会心一笑。
这个挺热闹的世界,稍微一跳可能也就跳出去了。
哪有那么多的热闹。
有的主要是不情愿不甘心不知足。
还有离不开和舍不得。
真能像李春天这样说不干汽车周刊就不干了,可不是一般的决断。
小庄明明删了李春天的邮件,又不删干净,放在垃圾箱里。
编剧把未来托付给上帝的手,成全了人物的干净质感。
好像这个剧到了后半段,开始给观看者选项,我告诉你真实世界的样子,和童话世界的样子。
界限那么模糊。
你当然可以一厢情愿地沉醉在童话里。
可是生活还是真实的。
被劫匪拯救了的刘青青夫妇日常,忽然抚平了各种杂念打算嫁给爱吹牛的赵海的李思扬,好像那些互为表里的故事忽然眉目动情地在给你讲述别的故事和因果。
直教人分不清,是不是生活给点甜头就应该狠狠珍惜。
是不是稍微有点任性,生活就会面目全非。
最后喝醉了的李春天扑进终于被小庄解放了的梁冰怀里。
让人落泪,又让人心疼。
这是李春天的梦。
是小庄的成全。
当然我觉得梁冰也是在成全小庄,他用整个人的眉目言语在等这个聪明的小姑娘看清自己递出的台阶。
要是这个未来能成事儿的小姑娘,如此看不清放不下,岂不是也辜负了梁冰说你以后比我强么。
故事戛然而止在世贸天阶。
热闹的人群,其实一个个看来,都是很寂寞的。
这个童话故事,真的编制的挺好。
虽然整体人物面向偏老,但是并不让人难以下咽。
好像这些老相也是童话色彩的一部分。
而且它既让你看到梦一样的美好,又让你看到很多不要。
真是挺有意思。
可惜已经找不到网盘资源了。
这些作品当然都是时代的产物。
它们不太可能得以传承。
但是作为看过的观众,觉得既幸运又温暖。
有人把张一男形容为“剩女之友”实在是太有道理了。
他说春天虽然看上去大大咧咧蛮不在乎的,其实心里不糊涂,她是个靠谱女,不然怎么会把工作干得这么靠谱呢?
虽然她都三十八了,但她的心还是一颗少女心,还憧憬着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想找一个能让自己心怦怦跳的男人结婚。
不管自己是三十八还是四十八,心里都有这样的信念。
春天其实是细心敏感的,学文学的女孩子好多都是这样,只是春天的心更少女,更单纯,她对自己的信念更坚持。
演青青的演员,以前演过一个女人的史诗里老和赵薇做对的女孩子吧,人家这身材才像是为舞台出生的,浑身上下透着那股挺拔高傲的舞蹈范儿。
在这个电视剧里也是,青青永远昂首挺胸精精神神的,说话的声音像一个牙口极好的人在咬一个极脆的萝卜,总是那么脆生生的,就是骂起张一男来也不觉得讨厌,所谓辣妹子,就是刘青青这样的吧。
张一男说的也对:你看上去聪明,眼睛眨巴眨巴的,其实脑子里糊涂,一根筋,而且特直,傻妹子有什么说什么。
看到一个女的和一男说话也得使劲挤兑人家,看到李思扬非要说人家又老又离过婚,这不是故意露短,明摆着把李思扬往自个老公那儿推吗?
没心眼。
怎么这腹一点也不黑呀。
本质上,春天和青青都是热情的真诚的善良的,不同的就是,春天从小是被妈妈当丫头养大的,从小就会站在姐姐的角度替公主着想,所以养成了十分之善解人意的习惯,这善良过了头,有时就会委屈自己成全别人。
青青也许从小是独生女吧,而且是一般的家庭出身,所以我们青青嘴里天天这么想着钱钱钱钱,生怕吃一点亏,她身上是那种可爱的小家子气,非常“接地气”,你恨她不起来,因为我们的妈妈、奶奶、女同学、女朋友、女同事,包括我们自己,都有一点像她。
试想有多少人能像梁冰这样财大气粗对钱能够不屑一顾呢?
大多数人还是柴米油盐过一辈子,财富自由的梦想始终都是一个梦而已。
这两个闺蜜呀,比姐妹还亲。
看看春天她姐姐是怎么对她的?
如果春天真是一辈子不结婚,老了得了什么病,我相信照顾她的会是青青。
最后一集,当春天纠结得要崩溃时,她不得不找个人倾诉了,但她还是用很平淡的语气对青青说:有一段时间我觉得我都特喜欢他了,老想他,可最后还是错过了。
说这句时,青青的眼神真是表现得很好呀,好像眼神长了胳膊,扑过去就把春天抱住似的,是又心疼又责怪。
她是多希望春天过得好啊。
这就是真正的闺蜜。
太久不写剧评,甚至脑子都无法再往上动了,但是还是追完了这部剧,看到最后依旧哭得稀里哗啦,哪怕时间再晚,我也想痛痛快快地写上一篇。
我第一次看《李春天的春天》是和妈妈一起看的,当时应该也就12,13岁,班上也有个叫继伟的男生,住在我们小区,我妈也认识,以至于我妈每次看到李继伟这个人,都跟我开玩笑。
我妈其实也是个顶有意思的人,很爱开玩笑,也很爱拿我身边的男孩子跟我打趣。
现在想来,我妈似乎也没明确地说过不允许早恋,反而老拿我玩得好的男生跟电视剧里的角色比,有意无意地暗示我其实有很多人喜欢。
只可惜她女儿不争气哈哈哈,硬是没机会早恋,大概是只配读书了。
我小学初中那会儿经常和妈妈一起看电视剧,《李春天的春天》也是其中一部。
我妈可爱看那些反应现实的好剧,例如《蜗居》,《老有所依》等,也爱看港剧,而我总是有机会和她一起看。
但像《李春天》这样的纯爱情片是不多的,而这也是我和我妈都很喜欢的一部。
在我的印象中,我妈是一个非常现实,每天都思考着为家里的生计精打细算的人。
但是我突然记起来,我在和我妈看这些爱情片的时候,她也会很纯粹地愉悦,并且总时不时提起,现在看来,大概妈妈也懂“磕cp”的快乐,妈妈也是一个很可爱的人。
那时的我爸我妈还只是偶有摩擦,我也无法去想象当时她磕cp的心情了。
现在想来,小时候的我也未曾思索过这些他人身上的命题,只觉得李春天和梁冰很甜,梁冰真好,我也想有梁冰这样喜欢自己的人,似乎每个少女都有玛丽苏的梦。
长大了再看,却完全是另外一种体会了。
我不仅看到梁冰身上不可掩盖瑕疵,而是更看到春天作为一个女性,她自身的力量,也看到了时代在这10年里发生的变化。
我看这部剧时常有一种恍惚感,仅仅十年,片中对于“剩女”的看法仿佛已经是一种“老掉牙”的思想了。
如果这部剧放到今天,我觉得十有八九都会被喷,因为里面的人物都有一种坚定不移的认识,那就是女人到了年龄必须要出嫁的紧迫感。
虽然春天是特例,但她对自己是不安的,怀疑的,她想成家的态度是强烈的,周围人对她找对象的关心是热切的。
春天被自己和他人的思想有意无意地推着走,尽管她被周围人看出其实她想要的是一场燃烧的爱情,但是她还是在努力劝自己接受相亲,选择不那么喜欢的人成家。
她虽然有自己的判断,但还是身不由己地被推着强行朝约定俗成的方向上往前走,似乎“必须成家”的理性就快压倒感性的时候,梁冰出现了。
这时候我不禁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梁冰没出现,春天会不会已经嫁给了一个普通的相亲对象?
我觉得是有可能的,但遇到梁冰以后,让她无法对身边的人再向下兼容了。
她本来就是个有“小辫儿”有反骨的人,不然也不会顶住压力,熬到30大几,但她在家庭中必须扮演顺从孝顺的形象。
可以说遇到梁冰的时间点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再往后一步就顺从了,但恰恰是那么地恰好,这就是童话的魅力吧。
我本来也想着这部剧算不算中年玛丽苏,但看完我觉得不是。
我很高兴能看到春天是一个能把事业做得很好的人,她善良热心,但有时候也确实“没主意”。
她不会过于地讨巧男性,也没有剥离掉自身对于家庭本能的关心。
她很直率,能够很坦率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想法,对身边人完全地坦诚。
有的人说为什么会有人喜欢上这种大妈,我却想说,她是完全值得被喜欢的,是个活泼灵动又温柔的人,我很真心地喜欢她。
同时,对于梁冰喜欢春天的动机,也很清晰和明确:梁冰是个长袖善舞而有心机的人,他会本能地喜欢相处起来轻松,没有负担的春天。
但其实梁冰这个人挺有瑕疵的,他过于“没心没肺”,钟晓菲事件看起来他是个有担当的男人,而事实上却证明他是个对周围人不怎么有所谓的人。
同时,他好像又和很多人的关系都很亲密,但没有人能让他特别在意,现实中他其实是一个不大会让人觉得安全的人,戏里看起来不一样其实是因为我们是上帝视角,但其实戏里的春天也会经常陷入不知道是否被喜欢的苦恼中,就是因为梁冰本质上是一个不对别人付出太多感情的人。
可能就像湘琴和直树吧,只有这样的两个人才能在一起,这个理由我是信服的。
青青和一男的cp,就像很多现实中的夫妻,你说他们好吧,又每天吵架,问题难以调和;你说他们不好吧,但其实他们对彼此的感情已经算很深了。
我很喜欢这部剧的一个原因就是人物都是有瑕疵的,但也拦不住你喜欢他们。
他们很像你真实生活中朋友,有些缺点并不阻碍你喜欢他们。
真实的人生总是在两个极端间走走停停,我看弹幕经常有人说刘青青太没自尊了,过于“舔狗”。
我很支持有这种想法的人,能支持女性自爱自强,我觉得是个好现象。
但是问题就在于,现实生活中到底怎么去区分“退让”和“作践”的尺度呢?
听起来简单,但对于真正很喜欢的人来说,可能很难,可能在感情深厚的夫妻间,这并不算什么。
但从另一个方向看,尽管刘青青这段婚姻除了偶尔的摩擦外,整体还算幸福美满,但是无节制的退让也绝对不是好例子。
“尺度”永远是大家在慢慢亲身摸索所得出的结论,而不是抄现成的作业,毕竟能被清晰定义的必定是极端的情况,就像一眼能被发现的一定是数据中的极值。
这是每个人这辈子的必行之路,你确定了属于自己的尺度,而你的尺度也在塑造着你自己,其实也是寻找自己的过程。
相比大家都觉得李思扬很绿茶,我觉得其实整体还好,除了强行要和张一男在一起那里有点ooc,其它的举止并没有大问题。
我感觉很多人还是对女性有刻板印象,作为对照组的姐姐,虽然成熟美丽有气质,但必然一心扑在勾搭男人上,并且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找到下一任,仿佛是在给自己找下家,这我很不理解。
虽然我知道这类女性肯定也存在,但是我觉得李思扬这个人物的动机太模糊了,编剧似乎想给她塑造一个“渴望钓金龟婿但最后觉醒成事业女性”的形象,但我还是觉得不伦不类。
因为我实在没明白一个刚离婚回国努力开店做生意的女人为什么卯足了劲又要结婚,我理解可能在当时或者很早以前,离婚是一件很掉面儿的事,但是我觉得李思扬这样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似乎她也不怎么在意别人怎么想她。
说她想钓金龟婿水涨船高,也没看出她有图财图名的念头;说她寂寞了,我感觉她刚强又冷静算计的样子也不像是觉得自己很缺爱的人,顶多只有别人配不上她的份。
难道是为了显得自己优秀和高人一等?
但她好像也不挑。
我只能说她应当也是剧里一个为了冲结婚KPI的工具人,“不管怎么样,就是应该有对象”观念的受害者。
总之也没有特别多的恶感。
包括小庄,小庄没啥槽点也被人骂,怎么不骂骂犹豫不决,话不说明白就另找新欢的梁冰呢?
大家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是否太深了呢?
反观男性,这里头就没有什么很不讨喜的男性角色,李继伟顶多就是怕事畏缩了点,道德当年并没有太大问题。
张一男不说了,活脱脱一“拎得清事,最后放得下”的洒脱人。
包括梁冰的前妻的出轨对象,也是一个对不是自己的儿子都尽心尽力的人,似乎人物弧光拉满,只是个痴情男人而已。
当然,这部剧里的人物大多都有一些问题,但本性都是好的,从中似乎能看到作者的一些想法和认识,只不过李思扬在其中过于突兀了。
本来是想夸这部剧的,不知道为什么写着写着也看到了当中的很多不足。
总之,如今看,我再也不能向如今那样纯真地只看到爱情了,但纯粹的爱情在这些瑕疵中却也更耀眼。
看到结尾,哪怕我知道现实里的诸多瑕疵,但我看到一个孤单的灵魂在最后寻觅到短暂的依靠,两个灵魂相拥,我还是忍不住泪崩。
这本就是我们内心渴望的一段《传奇》:我在世贸天阶兜兜转转,回头时却发现,你一直在我身旁从未走远。
可是一年又一年,我们回头成百上千次,那个人究竟是否真实存在在身边呢?
我叫李春天,女,奔四张的未婚圣斗士,短发,有条歪小辫。
杂志社编辑,手下管着几个年轻人,每天都跟旋风陀螺一样处理着各种关系,有个好朋友,叫刘青青,刀子嘴豆腐心,大家都叫我老二,有时候我想,这样叫的原因也许并不是我上面真的有个天使般的大姐李思杨,而是我确实有时候有点二,不,其实是特别二。
在我三十八岁生日的时候,向各路神仙许下了个有点荒唐的愿望,生日的第二天出门就撞大款,四十多岁,别提多有钱。
其实除了这大款跟他开的B牌车一样有点装13以外,严格来说,我的愿望基本上算实现了。
生日那天,刘青青对我说,摄影部的李继伟好像对我有点意思,我左思右想了一下,觉得这个可能性还是有的,特忐忑的准备去亲自探探李继伟的口风。
然后,然后就没有啦,李继伟跟我手下一生猛的小姑娘好上了,才子嘛,哪里能不招人呢,我一奔四的人,我好意思跟那掐得出水儿的小姑娘搞竞争上岗啊?
算了,我让路,一朝老二千年老二,我也就是一配角的命啊。
有时候我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子呢,人到中年,还是孤独一人。
有好多事情我都想不明白,比如我姐当年为什么一个人去国外,不能等等张一男,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张一男能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给我姐去国外,我姐还是头也不回的走了,后来我姐在国外结婚,张一男还是等,一直等到我都有小外甥了,他还是一个人画啊画的,张一男多好的一人啊,他这样多让人着急啊。
于是我把刘青青介绍给他,任你是块顽石,刘青青那死缠烂打的劲儿也能把你捂热了。
我一直觉得我姐特别对不起张一男,让他好,让他幸福是我替我姐把欠他的幸福还给他的唯一方法。
这么些年过去了,终于有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刘青青自愿的往张一男这天坑里跳。
张一男刘青青,你们交换钥匙吧,让彼此都住到对方心里去。
李思杨回来了,而且看上了装13大款梁冰,仔细想想其实两人很配的,一个仪表堂堂,商界巨子,一个风韵犹存,气质出众。
我真心打心眼里希望李思杨这次能成功,梁冰这人接触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人还行,就是有点臭贫,浑身上下都透着那么人精味儿。
不过事事不能皆如我愿啊,梁冰跟我姐,那是神女有情襄王无意吧。
爱上装13大款梁冰,是我始料未及的,但是也让我开始,有点想为自己打算的意思。
活了三十多年,前面的二十多年,我都在忙着让我爸我妈我姐觉得幸福满足,后面这些年,又忙着给张一男张罗,加上工作一忙,我自己的事情,慢慢地也就淡了,等一晃过来,好的早被人捡到篮子里当了菜,估计嚼吧嚼吧都消化了,剩下的,嗨……不提也罢。
也许这辈子就这样了,我有时候也想要不找一人凑合凑合得了,还没行动,自己这心里就先起了疙瘩。
从梁冰放弃向仇人复仇远走他乡之后,我这心里总是有那么点空落落的劲儿,也许得不到的感情就是这样让人百转千回吧。
一个人也挺好,头几十年我不也一个人过了么,往后这几十年谁知道呢……也许一个人也挺好的。
要幸福,不仅仅是条件相当啊,爱,也很重要,给彼此幸福,让彼此幸福,这也是爱的一种表现。
爱是要默默付出与执着的守护的吧。
世贸天阶那晚上,我一个人,下定了决心,准备彻底的从自己的小情绪里走出来。
但是,老天没给我机会,消失了一年的梁冰,穿着黄色的小马甲,一脸坏笑的看着我。
幸好,我遇到的是能破釜沉舟的梁冰,幸好,他遇见的是善于执着守候的我。
祝,大家幸福。
这片儿真不错。
起初是我妈看的这部电视剧,我在一旁听到了这首《传奇》的主题曲,心想,嚯,咋这俗。
后来我就跟着看了,结果感动的我一塌糊涂,宋丹丹的这股青春劲儿啊,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很多年轻人都没有,真的。
最喜欢看的片段就是她和梁冰逗贫了,哈哈,真是温馨又可爱。
我觉得这点儿特好特真实,先不说俩人是什么关系,这种交流特真诚,就好像你面对一个真诚的人你就特别想把什么都跟他分享,所以梁冰儿和小辫儿那种爱是真的爱,甭管是友爱还是恋爱,就是打心眼儿里的特美!
其实很多人羡慕现在的年轻人,嘿,你看,多好,年轻能谈恋爱,多幸福啊。
你看看那个什么什么的偶像剧男女主角那女的滑倒了,直接就亲到男主角的嘴上,俩人就来电了。
这就是爱情吗?
俩人根本没沟通就看人家脸一眼就爱上了?
太尼玛假了。
爱情应该是小辫儿和梁冰这样,刚开始就是互相打岔,聊天儿闹着玩儿,都是从朋友做起的,后来因为彼此对对方的性格所吸引,就是想跟她一起过日子,在一起就很开心。
小辫儿是打心眼儿里的善良,那股劲儿啊,如春风拂面,多珍贵啊。
其实真正把爱情当做一回事儿的年轻人人都觉得,虽然到了年龄,恋爱却没有那么简单。
这个浮躁的社会,年轻人的一切多半是从父母那里唾手可得,也许是不懂珍惜,只爱自己,一样的猥琐一样的懦弱。
这俩中年人,嚯,让我一下子理解了在现实中的真爱会是怎样的面貌。
人的欲望很多,但其实人需要的很少,有人惦记,有朋友有亲人,有个安定的生活,其实就够了。
我记得特别清楚有一集让我特别震撼,就是老二她姐,说老二:你特么到现在都活不明白!!!!
我要得到的什么东西,从来就没有得不到的!!!!!
我当时看完了心里觉得特恐怖,那一份成人的阴暗,暴露无遗。
其实她真不懂,老二这样的才真是活的明白,她真的懂人活在世上是为了干嘛,她比梁冰都活的明白,不然她不会走入他的心,用那份真挚纯洁的关怀融化了世界带给梁冰的那份恨。
是小辫儿让他彻底改变了一个人,你看,爱的力量多伟大!
所以说嘛,我们是因为爱走下去的。
这片儿拍的太真实了,真的,所以才能那么走入咱们的内心,我记得梁冰从美国回来的时候碰到小辫儿,他们当时特别客气的握手说:你好,你好……“那段看的我特别心酸,因为这儿特别现实,人家要结婚了,说什么都是没用的,那一种客套,是特别悲凉的,真的。
就好像是我记得E神《好久不见》的MV,明明是悲伤的歌,却用卓别林的方式很搞笑的出演,居然给人一种更加凄凉的赶脚。
真好,搞得我都对爱情充满希望了,真的。
最后的结尾我相信大家都哭了,你看,你也感动了,虽然你曾经对生活失意对爱情失望,可是你也在电视面前把眼睛哭花。
这说明你们的心也是这么善良的,嘿,只要你相信,你一定会遇到一位珍惜你这份儿纯真善良的人,你说是不是?
:)
又陪着俺妈看完了!~不错哦~~轻松加搞笑的
看不下去,实在是太一般了。。。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就没有一个演的自然点的,而且每个角色都有那么点莫名其妙的成分。按照相对值勉强三星
这个电视剧挺靠谱
真成!
故事、对白什么的都挺好的,可惜找宋丹丹来演也太惨了点吧...越看越...俗。
实在get不到女主的发型。。怒弃
故事还行吧,最起码真实演绎了当下社会的剩女现状。
粱冰太可爱了!! + +
看了一点儿 不好看真的 两星全给宋丹丹
不知道有多人第一眼看成了 李宇春的春天 反正我是=。=||| 对国产剧很少有兴趣 奔着大叔看的 谁知一发不可收拾 用了三个上班日的空隙迅速看完 意料外的感动 明白终究是剧 生活哪会有这么多巧合 可还是坚定了些 要相信 要等
╮( ̄▽ ̄")╭
看完啦
不知道是没认真看还是怎么,就觉得还行,所有剧情打动我的就只有最后一集,世贸天阶那儿。没有《家,N次方》好,不过丹丹姐的表演是不过气儿的。
、、不说啥了。
哎许亚军什么时候才会变老
‘心很慌,特别不踏实,什么事都不想做。’
对于一部能吸引我的大陆国产家庭伦理爱情电视剧,表示支持~~
挺好
大龄剩女的爱情童话,不过丹丹大婶演得很真实
有些台词确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