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音调
Los tonos mayores,The Major Tones
导演:英格丽德·波克洛佩克
主演:索菲亚·克劳森,桑蒂亚戈·费雷拉,梅赛德斯·哈尔丰,沃尔特·雅各布,帕布洛·塞乔,莉娜·季卡雷洛
类型:电影地区:阿根廷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23
简介:影片讲述安娜小时候因一次事故导致一块金属片留在手臂里,14岁的一天,她突然发现这块金属片正在接收以摩斯密码形式发来的信息……这是一个略带奇幻色彩的成长故事,呈现了一个女孩以不同的方式面对失落、痛苦与孤独,以及青春期时那微妙的看不见却能感觉到的能量。详细 >
3.5星。因为一场意外而得到的某些音符一样的讯息,破解密码的过程替代了难以揣度的少女心事。解谜是一场自我解读,也是重新认识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虽然面对宇宙星系,人类如此渺小,得到不同答案的谜题最终没能真的破解,但是温情仍在。不过还是有点小散文了。喜欢女孩手捧着花走在路上的样子。
5.0
剧情有点抽象的文艺片
片尾曲不错
《主要音調》,微觀敘事。拙魚書房。
#SIFF 26th4+数层反向解码(金属片的物理振动-音乐-指向音调的乐谱符号-摩丝电码-电码所指的字母-字母组合而成的语言书写符号-符号的所指)中,文本于能指-所指、私人-公共、家庭-历史、郊野-城市中往复穿梭,谜底落回关于美的来源(自然-人工)的永恒谜题:旋律之美兜兜转转指向了花之美,而人类的故事和美学总诞生在这源自自然的两端之间
挺可爱的,能快点进入到女主发现这是摩斯密码的段落就好了
3.5。
-
很喜欢,少女的成长和心事
#SIFF 英格丽德·波克洛佩克是潘佩罗电影小组多部作品(《迷雾中的她》《克莱门蒂娜》《中间地带》)的制片人,她的这部长片处女作可能是本届SIFF的最大惊喜。风格比潘佩罗小组更简洁,属于那类仿佛有魔力的电影。这个14岁女孩解开「摩尔斯电码」的故事轻盈有趣,既微小又宏大,甚至颇具博尔赫斯式的智性,而外在的解谜与女孩内心情感始终有微妙勾连。剧作也极为出色,把悬念留到最后一刻。
还蛮有意思的。父亲的分神,朋友的忽略,青春期少女对未知信号与母亲的追寻和失落,有灵动感
一般但是整体调子很舒服
风格清新灵动,可以一看。
把《迷雾中的她》那股神神叨叨的劲儿,用在了一个相对常规的文本上,于是神叨的部分理所当然地受损,但超越常规的部分,依然神采奕奕。从节奏到旋律,再到摩斯密码,坐标时间,再到花语,女孩探索身体秘密的同时,孤独被目击,隐痛也被悄悄揭开。而影片用一种超现实、数据库、密码学的复杂方式,充分调取了各种感官材料、智力游戏,最后抵达的不过是一个少女“更与谁人说”的小心思。如此大费周章,显出十足的诚意。所以最后那段被镜头语言充分关照的等待,才会那么动人。直到那一刻,女孩有别于手臂上可见疮疤的真正伤痕,才第一次被看见。如此举轻若重,各种神展开,对多数少女青春片来说都是碾压级别的。#HIFF 6th# 打卡1
很可爱的电影,想到了朱同
潘佩罗小组中没那么隐晦的一部,从《花》,《奥斯坦德》到这部,都走一个悬疑—>解密—>解密未果的过程,展现一些无意义的悬疑和特殊的解密体验。没那么喜欢,但小女孩演的很可爱
#10444. #26th SIFF# 2023马德普拉塔阿根廷竞赛→2024柏林新生代儿童单元。片名不该翻成“全音”么,major tone这是个音乐术语啊……潘佩罗小组及其亲友的神剧作又一部!!!神来之笔的四重数据库+多重推理(有点像《迷雾中的她》上部的历史推理玩法),真是既浪漫又令人有智力上的愉悦,这个角度来写布宜诺斯艾利斯也真是透出深深的爱了。少女少年气质抓得极准,南十字星真是浪漫到极致——啊感觉日本可以出个翻拍版的!#年度十佳Mark#
【主要音调·阿根廷·2023】14 岁的安娜因为事故安装了金属假肢,虽没能成为仿生女人,但通过植入物她确实接收到了特定的频率,于是在医生、乐迷和莫斯电码军校学员的帮助下,安娜试图解开这个谜团。编剧兼导演英格丽德·波克洛佩克的长片处女作,古怪、神秘、奇妙而荒诞,本质上是一部启蒙电影,一个温柔的成长故事,围绕一个进入青春期女孩开始面对的失落和孤独的初痛,以及那些闪烁着微光的希望。正青春就是这个味,身体成为世界的介质与象征,微妙而隐秘地与浩淼的未知相系,充满不确定,也因为不确定满溢着可能性(031)。
讲述安娜小时候因一次事故导致一块金属片留在手臂里,14岁的一天,她突然发现这块金属片正在接收以摩斯密码形式发来的信息……这是一个略带奇幻色彩的成长故事,呈现了一个女孩以不同的方式面对失落、痛苦与孤独,以及青春期时那微妙的看不见却能感觉到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