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部片子很久了。
现在才有想看的冲动。
没有失望。
推荐。
里面有大量夸张的画面,大量意念。
却可以看出导演的用心良苦。
剧本是不错的。
很生活化。
里面有些对白,很经典。
“爱情这东西,不能够勉强,也不能够妥协。
”“其实你不选阿文没错的,是他选错你而已。
你应该配上更好的。
”“你最爱的人,并不是跟你过一生的人。
”在监狱那幕戏,很深刻。
爱情,请有空常来。
得闲饮茶这开始就不是对等的关系。
karen有需要就去稳吖文。
其实好多都系咁,有事就等阵先,没事就得闲饮茶。
-好多女喔-行得-你都5明,我点知啊。
11:36.哇。
装身神速啊。
-玩阵先喇转头翻来吖好伤心。
-真失礼。
唉兄弟吖。
兄弟。
好抵死吖-做兄弟5使讲野-你叫我出来,我扑出来噶。
点解你甘对我啊-你5好甘幼稚啦。
-咩关系-甘我地more than friend咯。
吓?
-要忘情,就系要识一班新的朋友-我知我知我知你真系没野。
-我真系没野吖。
(呕到...)-我知我三个月后会没事。
咁呢分爱,仲算5算系爱吖。
-(训到没声了...)可是听到电台说有台风了,还是会第一时间飞短过去。
-呢个人已经5系你生活入面的了。
-但我真系有好多野想同佢讲吖嘛。
含烟个下。
真系够晒深情。
把各种见证过去在一起的时间的东西放在盒子里面。
丢掉。
在监狱里听情歌。
就是失恋后的状态。
失恋的人边有拿杯噶,成支吹啦,吹完掉埋墙。
用汤匙挖墙越狱,好比喻。
还有两次的新年声音。
另一边厢...-做咩,我成日迟到个咩-你话呢新的女友好吖妈。
-关心同烦系一线之差。
两个人的关系对等了。
原来是要男人不放太多心,女人开始放下心。
变成了好友。
失恋过的男人果然成长了不少。
-你都挂左人地挂左甘多年啦。
去见吓人啦同对方的兄弟玩得埋,真系咁紧要咯?
-做人,有工开。
有班friend。
有酒饮。
-爱情呢?
-爱情系没得勉强的,都没得妥协。
-u deserve better than these-karen。
你今日好靓。
果然系绿宝的樽。
最后那一幕很有意思。
两人都困在过去。
得闲饮茶,是一句广东话,意思是“有空喝茶”,一句客套话。
当你巧遇前女友,招呼后,可以客套的说“有空喝茶”;当你急着离开,你可以对周围的人说句“有空喝茶”。
得闲饮茶是乎在描写一个男人对女人的爱,所走过的心理路程;又仿佛在讲述一个女人在爱情中成长的故事。
阿文,一个好男人,对女友关心备至,24小时随叫随到,像一只奴隶兽。
忍受着女友的一切:迟到,失约……为了怕女友找不到自己甚至可以拿着手机踢足球。
一次女友失约,阿文带点赌气的删掉了女友发来的短信,可是深夜却依然把手机握在手里,女友一个电话,他又飞快的赶到她的身边。
甚至在女友绝情的说出只是朋友的时候,他也不忘把听到的天气预报发给女友,叮嘱她加衣防寒。
可惜,好男人很少得到女人的珍惜。
Karen,阿文的女友。
一个夜夜在酒吧寻欢到凌晨的女人,身边围绕着各色各样的男人。
爱情,她似乎无从体会,灯红酒绿的快乐更能让自己感官得到满足。
对于阿文,她从没有明确的态度,仿佛只是一个陪着吃饭,一起逛街的普通男人。
分手后,连阿文都需要在回忆里去搜寻她曾经说过的话以求证自己是不是她的男朋友。
影片里安排了一个牢笼寓意被情所困,失恋后的阿文在爱情的牢笼里挣扎着。
“我知道,我三个月后就没事了。
因此我才不开心。
你想一想,如果三个月后我就没事,那我现在的感觉不就是很肤浅吗?
那我现在为这肤浅的感觉而不开心,那我不就是很虚伪。
这份爱,还算不算是爱呢?
”每个人对自己全心付出的爱总是放不下。
两年后,阿文放下了吗?
Karen总是会出现在自己的脑海里。
阿文放下了自尊,不怕被再一次无情拒绝,只想再见见她。
再次相见,没有刻意的装扮,没有客套的言语,直来直去,那一份相知相恋后的熟识,是恋爱后的成果。
对比初识时的场景,那一份真让人非常感慨。
为什么两个人就不能在一起呢?
共叙往事,阿文找了一个体贴入微的新女友,可自己却没什么感觉。
受过伤的男人,做回了自己。
Karen还是流连酒吧,熬夜欢娱导致青春的逝去,工作上遭受新人的挤压,交的新男友也不尽如意。
两人探讨着,女人是喜欢对自己好但不会说话的男人,还是喜欢很会说话却对自己很差的男人。
两人现在都回到了单身。
Karen变了,会抢着付账单,会照顾阿文的感受,会静静地等他下班。
阿文当初选错了对象,一味的付出没有任何的反馈。
人,总在经历后才会领悟。
当初的阿文遇到现在的Karen也许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如果要爱,一定要找一个懂得爱的女人。
阿文,对Karen并没有奢求什么,当Karen深爱的前男友回来后,他鼓励她去见一面,陪她打扮,给她出主意。
阿文给她递上准备好的一份礼物,很郑重的夸了一句她今天很美。
那个语气和表情中包含蓄了一个男人多大的胸怀。
Karen赴约,当她打开那一份礼物时,她哭了,因为,那是一个男人默默的爱和祝福。
结尾:阿文以一种经历失恋洗礼后释然的心情,心如止水地回到了牢笼。
而隔壁,Karen静静地坐着,她在想着什么呢?
她也为爱所困吗?
影片到此结束,他们俩以后会怎么样呢?
“爱这东西,不能够勉强,也不能够妥协。
”想起了那句话:“走出了第一步,下一步自然就该知道怎么做了。
”
很都市至少是小资们幻想的自己的生活把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把早早就资本主义的香港给“小资”了因为那才是真正的小资本主义而不病态的虚无有靓靓的服饰配搭不潮还有曾经看过的时候记住的那句台词类似如果3个月后我就忘记了那我现在这种感觉不是很肤浅如果我现在为了这么肤浅的感觉而痛苦不是很虚伪……只是类似哈,具体的言辞已经忘记了昨天重温此片还是觉得蛮好看的不过最近实在是累看了一半 睡
慧宁推荐之前我就一直在下,下了好几天才一半。
昨天人品爆发一下都下来了。
觉得可看性不是很强啊,我一边写Dave的作业一边看来着,这样反倒是作业效率蛮高的我这个无比肤浅的人就陷进方力申饰演的好男人里不可自拔的笑。
四部他主演的片子里每个角色都各有千秋,当然这个最可爱。
我可以预想慧宁看到绿宝那里一定哭了,因为我也差点哭了。
所以我甚至觉得片尾阿文仍然不是心如止水的,只是,人人都不想要被伤害,虽然人人都会被伤害,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总是不好。
每每第一时间的出现换来的是最后的垫背,每每付出的努力与心血在她眼里却一文不值。
那一长串问题的答案就是,你最爱的是得不到的那一个结尾安排Karen重见旧情人,一个光洞里看到她如何被感动却又如何自省的擦干泪水。
很多时候,你知道什么的时候已经晚了。
多么想某一天坐在酒馆里,有一个李sir那样的人对我说,你没有错,那样我就不需要总认为错的是自己,可是现实往往都是,哥们是不能原谅伤害哥们的女人的。
为什么不能原谅?
即使是哥们,也应该客观的看待感情,以前就懂得,爱是不能够妥协,也更懂得爱是不能勉强,但是这两个词语往往被拿来不同场合形容不同对象。
今天才懂得,爱既不能妥协也不能勉强,这两者是一致的是对立统一的,是必须同时存在的可是生活,只需要有一份工,一份friend,有酒喝,就行了,那么生活和爱情的平衡点又在哪里呢?
我一直坚信走出这一步,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所以不回头,回头也没有用,回忆只是用来收藏的,有人说回忆绝不可以忘,忘了就白活了,我想也是。
这就是为什么,我那么喜欢一梦千寻,每一句都喜欢
《得闲饮茶》(I'll Call You) :林子聪带来的惊喜(文:火神纪)独处。
黯然。
无尽的绝望。
起造四面墙。
困入其中。
然后感知安全。
无所谓快乐或者悲伤。
因为。
最终我们都必须从里面走出来。
——火神纪•《走出自我困厄的牢笼》1.亚洲新星导刘德华同学说:“热爱电影,热爱生命;创作电影等同于创造生命……”这是“亚洲新星导”官网上刘德华的亲笔题字;而如果仅仅从这个角度出发,刘德华的这个“亚洲新星导”可谓功德无量。
如果说,创作电影真的等同于创造生命;那么扶持新晋导演,是否可以理解为选择良种的孕母。
一次性推出六位新导演,假设每一位导演将在他的导演生涯里拍出N部电影,则这个“亚洲新星导”最终所能创造出的“生命”的是N×6倍的“生命”。
佛家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何况是创造。
基督教义里,能够创造生命的是上帝;人类被赋予了创造的能力而高于其它一切。
“亚洲新星导”取得的票房成绩,以及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的表现都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把电影等同于生命,它所创造出来的生命,也都算是卓越不凡的,它确实是功德无量。
比如国内影迷比较熟悉的宁浩,他的一部《疯狂的石头》不仅横扫了国内的院线票房,同时也赢得了自网络到媒体一致好评;正如“亚洲新星导”的计划扼要所说的“新元素”和“新思维”,在这部票房口碑又赢的电影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票房好,因为它轻松愉快又不乏深沉的思考;口碑好,因为它把一个并不新颖的故事拍出了新味道。
可以说,票房的成功是一部电影在通俗意义上的商业成功,而舆论上的好评则意味着它的专业意义上的艺术成功;要做到这两点实属不易。
有想法,这一点很重要;而如何把自己抽象的想法转化成具象的镜头语言并被大众广泛接受,这一点非常考较导演驾驭镜头的能力,而不能否认的是——这部电影给了我不小的惊喜。
2.具象化的情绪跌宕这部电影在叙述手法上显得比较新颖,它套用了大量的超现实写实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电影一开始的时候,三个女人坐在一起对周围的男人们进行批判式的点评,挑肥捡瘦地一一进行击毙;电影直接套用了第一人称游戏的视觉角度直接进行白描,用枪击游戏的视角,采用枪击游戏里特有的“爆头”将不入法眼的男人全部爆碎。
当然,这是一部都市情感电影,所以镜头不可能有血腥的味道,爆裂的男人大多变成玩具鸭子,或者直接倒地;这种漫画式的转化足以让这部电影逃脱了电影分级制度的围追堵截而拥有更多的受众。
一开始看到这几组镜头颇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的感觉,不过只要明白这只是一种心理活动的白描,这几组镜头刹时有种妙趣横生的味道,很写实并且直观。
很少有电影是直接用这种超现实的写实手法,用如此具象的电影镜头直接给我们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的。
还有,有一场戏是方力申饰演的阿文送梁慧嘉饰演的Karen回家的戏,这场戏也相当具有代表性。
电影用了一种暖色调的镜头描绘了“送你回家”的欢快一路,像“走鬼”小贩打倒巡警,女人强吻男人,小丑跳街……然后两个人回转身,是一片色彩斑斓的嘉年华;一切犹如春梦。
这是一种以心理为基准再映射到现实中的写实手法,当一个人心情愉悦时,他的眼中所见耳中所闻无不处处笙歌;而当阿文热情地拥抱了Karen时,Karen说自己还没Ready,阿文说“明白”这个过程中,电影用偷梁换柱的手法将镜头逐渐转换成冷色调,一个失魂落魄的阿文走在街上的时候,一片凄风苦雨,枯黄的落叶如影随形如蛆附骨,凄美的日本俳歌随之唱起,更有那哀怨的歌者深情演绎……可以说,这部电影所描绘的种种,不过只是表象;它所要描绘的本位是人的情绪。
基于这样的一个定位,再来解读这部电影,许多荒诞不经情节和看似无厘头突兀的镜头切换就都显得非常好理解了;因为人的情绪本来就是变幻无常的——用一堆枯叶来表示情绪的低落、用一阵犬吠来象征领导的怒吼、用主观意识下的客观环境来烘托人物的情感……所有的这些象征性的事物全部都围绕着人物的瞬息万变的情绪来展开描述,这一点让这部电影显得特立独行颇具特色。
在这个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和同在2006年由日本导演中岛哲也(Tetsuya Nakashima)执导的《被嫌弃的松子一生》(Memories of Matruko)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这部林子聪的这部《得闲饮茶》显然更彻底,也更不遗余力。
通阅全片,这部电影有近百分之八十左右的篇幅都在描述人的情绪,而在人的情绪里慢慢展开的故事情节才将人物间的故事娓娓道出;以情绪起伏来讲一个主观的故事,这部电影显得非常清新并且颇有想法。
3.象征意象下的乱描象征手法意味着意象繁杂;好在,林子聪用的是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在讲一个自我的故事,所以电影并不显得让人费解。
如前文所说,这部电影所用到的意象是比较固定的,什么样的事物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绪——而用固定的意象来表现情绪,乱描几乎是人类情绪起伏跌宕的最真实写照。
比如枯叶。
在阿文情绪低落的时候,那些枯叶甚至跟着他去了公司,在他工作的时候就静静地躺在他的旁边的桌上;乍一看颇有点扎眼,可是回头一想,谁人的情绪不是时刻跟着自己,情绪才不管你是在工作或是在休息。
阿文下班的时候,枯叶依旧盘旋在他的脚下,而他无意间接到了Karen打给他的电话时,那些枯叶在加大力量想把他包围,却只是徒劳;一阵轻风过,枯叶散尽。
枯叶象征着的是阿文挥之不去的哀怨和失魂落魄的伤感,而这样的情绪只消Karen的一个电话,瞬息转晴。
正是因为电影所要描绘的主体是人的情绪跌宕而非事件发生的情节,这给导演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拓展平台。
而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出色的地方在于——它并不因为这样而把故事给讲岔了,它依旧把故事讲得很好。
一部好的电影应该是一部讲故事的小说,或者一篇精致的叙事散文;把电影过度的诗化只能让电影彻底地剖离了故事性而变得晦涩难懂。
这部电影,林子聪多少有点偷换概念地把故事当成了载体,而把难以捉摸的情绪变成了主体,并加以具象化地白描;这多少有些冒险,但整部电影看下来你会发现,这样的冒险是值得的。
林子聪有了一个乱描的平台,他却能把故事讲得很好;从零碎的絮叨里抽取自己想要的部分拼接成一个整体,林子聪显得有条不紊。
用象征性的物作为引,从虚无的情绪中寻求真实的表达,以乱描为线索,以白描为手段,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部《得闲饮茶》,如此精致而优雅。
4.走出自我困厄的牢笼我挚爱的6斤大人曾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外壳,当我们稍有不悦的时候,我们会像乌龟一样龟缩进我们的外壳下,凭借着外壳的保护黯然过冬。
从理论上来讲,这是一种鸵鸟情结;当我们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头埋起来,看不到敌人,敌人自然也就看不到我们。
当我们在嘲笑鸵鸟的天真与无知的时候,我们自己在所谓的“危险”境地下,所做的那一切却是如此如出一辙;当然,我们应该更聪明一些的,我们多少会把身子也藏着,至少我们自己会觉得,敌人真的是看不到我们了。
只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往往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已经没有任何天敌而不得不孤独至斯了。
如何去躲开那个威胁着自己的“天敌”呢,没关系,我们还有那个未被进化完全的壳。
在这部电影里,这个鸵鸟情结带给我们的坚固外壳被具象成一个牢笼,带着铁笼,三面墙壁的牢笼。
阿文呆坐在牢笼里,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一个劲地喝酒,不吃饭。
在每面墙上写满Karen的名字,把喝完的酒瓶直接摔到墙上那些名字上面去,一直昏睡。
刘德华化身的“大只佬”和“狱警三三三”像一个天使一样地守在他的身边;我想,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天使,会在我们最哀伤的时候给我们唱幽怨的歌曲,在我们想喝酒的时候给我们送来各种各样的酒,在我们想吃饭的时候给我们饭吃。
狱警三三三说——这里的一切,都是自己选的。
所以,当阿文想离开的时候,他就能离开了。
电影在这里还不忘幽默朴赞郁(Chan-wook Park)一把,以《原罪犯》(Old Boy)里的方式给阿文一把汤勺让他挖墙逃出生天;而阿文为了挣脱这次情感的囚笼终终挖了三年。
过得了自己那一关,就能走出那个自我营造的牢笼。
只是,像一头受了伤的小兽,需要一个地方让自己躲起来舔舐伤口。
三年的时间去忘却一段曾经让自己遍体鳞伤的情感,也许并不算太长。
电影是将虚无的情绪进行了一种荒诞的写实,变成实景展现出来。
当瞬息万变的情绪波动如此波澜不惊,当所有的情绪都成了哀怨的纠结,还有什么样的镜头,能抵得上这几组在牢笼里的镜头的表达来得更真实。
如果我受了伤,如果我也走进那个困兽式的地牢,我想,我会见到宁采臣走出来,对着我唱道——人生路,快乐少年郎,路纵崎岖……只是最终我们都必须走出来,重新认识这个世界,重新面对原来我们就应该去面对的那一切,然后找到那道柳暗花明的暗径。
对我而言,整部电影的这一段牢笼困是最让我震撼的,因为它把完全虚妄的情感困厄直接化作真实的牢笼;而在这虚妄与真实之间是否能找到那个平衡的点,也许只在众位看官自己了。
5.都市情感剧场是不是只有等到失去的时候,我们才会感觉怅然若失。
阿文很守旧很安分,然而他自始至终没得到多少,自然失去的也就不多;Karen看似很潇洒很无所谓,可是她所在意的,似乎是在她失去了之后才明白。
当时光流逝几年,两个几乎已经成了陌路的人又再次相逢,一些曾经有过的感觉已经彻底死去,一些还不曾有过的情感却开始暗地滋生。
人生也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过去的一切在现在这一瞬间结束,而未来的一切又在现在这一瞬间开始。
阿文是现代人仅存的那一点真诚与隐忍;而Karen则是现代人追捧的张狂与潇洒。
当这二者相遇、分手,又再次重逢——故事会往哪里发展呢,林子聪嘎然地中断了这个故事。
电影的最后是阿文和Karen分别关在自己的牢笼里,若有所思;我想,这也是林子聪所要留给我们去思考的——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走出去的路在哪,我又应该如何开始去走这一路;最终我在哪里停下,而我又将埋葬在哪一片土地里。
6.篇末小结所谓爱情,在这部电影里其实同样是虚的;实的是那些隐藏在镜头后面闪闪发亮的思想——当所有一切最终尘埃落定,林家栋饰演的角色林Sir淡定地说——做人嘛,有一份工作,有帮Friends,有酒喝,OK啰。
有时候想想——人生在世,轰轰烈烈或者愁云惨淡,最终也不过如此——别去勉强爱情,也别去妥协;有人陪你喝酒,有个家让你回去。
仅此,就应该知足了。
总地来说,这部电影多少让我有点意外。
林子聪演的电影看了不少,他执导的却还是第一次;对于一个导演的处子秀而言,这样的成绩单实在很难能可贵。
镜头语言丰富,略带夸张但不流俗,清逸爽口;可以说,这部电影让我重新评估了林子聪,作为导演的林子聪要远比作为演员的林子聪更有说服力,也更具可塑性。
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一个颇让人惊喜的林子聪。
2009-11-19;己丑牛年乙亥十月戊辰初三夜。
附注:电影资料。
■片名:《得闲饮茶》■译名:《I'll Call You》■编导:林子聪■主演:方力申、梁慧嘉■类型:剧情■片长:100分钟■产地:香港■语言:粤语■色彩:彩色■分级:Hong Kong:IIA级■制作公司:映艺娱乐有限公司 ■发行公司:洲立影片发行(香港)有限公司■首映日期:2006年3月23日(香港)
这是我们平常在生活中常说的话……常常,话常说了,可信度便不那么高,纯粹是一个口头禅了。
看这电影是因为今天刚好看到上星期的〈星期日档案〉,谈的是港女讲男,港男讲女——港女特指的是具有某些特质的香港女性,——物质化,喜欢名牌,眼光高,喜欢指使男朋友做事情等等,港男为“电车男”喜欢呆在电脑前面沉迷游戏和漫画的宅男。
挺有趣的一个话题。
里面谈到了林子聪的得闲饮茶……说是:里面的都是真人真事,台词都是搜罗他身边的恋人间发生过的可笑的对话。
把他们都集中在一起成了这个电影。
里面的女角色确实很搞笑除了批判之外,结局却有点现实和伤感的情绪。
得闲饮茶了喂,各位!
喜欢它的题目,“得闲饮茶”, I’ll call u, 可以是很随意也可以是很不上心的一句话,在意的人就这么一直等着等着。
导演的拍摄手法很有意思,思维像我一样没边没际的。
最后一个画面是方和caron两个人都关在牢笼里无望的守候。
明明理智知道如此,可感情上仍控制不了。
就像方说的一样,“如果我知道三个月以后一切都好,那么现在痛苦的我岂不是很肤浅?
告诉我这到底是不是爱。
”一开始一个无所谓一个太认真,一味地妥协付出如方者,太过重视导致太无措,这样的相处太累人,可为什么明知会受伤还是义无反顾呢?
也许这就是爱奇妙的地方吧。
甜蜜地受虐 "我爱你时你才那么重要,不爱你时其实什么也不是。
" 既然选择了爱,就别怕受伤。
《得闲饮茶》是林子聪的作品,这个作品是源自刘德华的计划,由他投资,让数个年轻导演拍摄电影,这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至于整个计划中的所有电影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和境界,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首先我们要感谢刘德华先生的智慧勇气和大度。
以及他对拯救香港电影的身体力行的支持和帮助。
从这个角度,我们会对前段时候杜淇峰的嘲讽有些很不以为然。
这社会从不缺少那些说三道四的聪明人。
缺少的,就是刘德华这样真正去做的人物。
为此,他的任何想法,我们没有理由批评,更没资格嘲讽。
表扬完刘德华,说回到这部电影。
首先我们会发现一个拍电影的五师弟肥仔聪。
这样就忽然发现周星弛的电影为什么这样好看,原因就是在他电影中庞大的配角家族当中埋伏一支非常优秀的编剧队伍,无论谷德昭、田启文、到现在的肥仔聪,都是有着非凡讲故事的能力的,有这样的一个的深入幕后又能走到幕前的智囊团。
周星驰想拍坏电影也难。
相比较而言,刘德华等许多大牌明星缺乏这样的团队。
这使他们的电影很难形成风格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个电影还是让人感到欣喜的,他让人回到过去香港电影细腻的一面。
还原了那种对生活的进行琐碎描述状态却不失浓郁趣味的往昔港产电影风格。
没有宏大叙事,略微玩世不恭。
画面精致,音乐讨喜,演员散漫却自然,自有风格。
作为新锐导演,林子聪在电影的前半段还大量加入创意和玩弄技巧。
后半段是对传统语境的回归。
做小人之想或许表现出导演有些力有不逮。
整体故事虽然不能免俗,情节及桥段虽然也无特别之处。
但轻松清新令人愉悦。
结尾是女主角待在思念与思考的监狱中的一个闪回。
拿监狱做此比方,也是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小小创意。
刘德华的出演则体现了香港人一直的调侃。
若干镜头向一些昔日香港电影致敬,如《少林足球》,如《大只佬》,如我一时候想不起来的其他电影若干。
男演员方力申我不太欣赏。
此人面目较为日韩,但演技实在一般,或许说过于青涩。
虽已出演多部电影,长进不大。
女主角梁慧嘉比较而言就讨喜的多,很典型的香港女孩。
气质开放,形态活泼。
曾几何时,香港颇多这样温馨的电影小品。
忽然一天,发现银幕上只该充斥着特技与火药的大制作时候,这样的电影也只能沦落到盗版DVD上消磨人们无聊的个把小时。
所以出品少了很多。
偶然有大都故事生硬,节奏拖沓,或者干脆是一场视觉灾难。
所以说,电影是靠编剧拯救的。
但市场,就靠观众良心了。
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形象化的表达方式了。
刷爆卡——卡爆掉了打车赶时间——地图上卡通的士横冲直撞美女稍加修饰——找茬游戏催讨的帐单——血红的债字还有内心的牢狱……其实还是蛮有意思的,看方力申怎么一点一点从牢里解脱出来,一边“越狱”一边听着一年一年的新年倒计时;看刘德华不停的唱《暗里着迷》;看邓丽欣穷极了翻箱倒柜只剩半包方便面……最后一个出来了一个却进去了。
兜兜转转了一大圈之后发现身边的才是最好的却无心错过了,怎么办?
得閒飲茶後面隱含噶意思又有幾多 hi bye frd你幾時先分得清楚
让我想到叶念琛的爱系列. 方力申真的很适合演这样的角色. 看的时候其实想了很多, 豆瓣上分数并不高, 也许因为没有很出挑的情节, 主题也很老套, 可是对我来说, 一部片子能让我思考就是好片了. 一些细节很微妙. 影片的结尾也耐人寻味.
i'll call u?
你可以说我丑 但你不能说我不幽默!
陈张雷推荐的,我感觉不强烈呀。
看到最后也没看懂想表达什么,大概我太肤浅了吧……
肥仔有啲料到
有d位都几搞笑~
不错
片名比正片好看
20130217
2009-2-1 21:47:22 8/6.0(76) 最爱这种相当用心又充满灵气和小趣味的小电影,见过多少直冒傻气的东西,就知道这种感觉来的多不容易
我是没看出什么名堂
奔着华仔的暗里着迷来的
有点叶念琛电影的感觉
大龄失败男的心声港版
拍摄手法有意思有新意~我发现我真蛮喜欢看这些港片的~
与众不同同题材 周慧闽一如以往好看
「你是喜歡一些對你好,但不會說話的好男人,還是一些很會說話,但對你差的壞男人呢?」//我知道,我知道我三个月后就会没有,因此我才不开心!你想一想,如果我三个月后没事,那我现在的感觉不就是很肤浅吗?而我现在为这肤浅的感觉而不开心,那我不就是很虚伪,这份爱,还算不算是爱呢?
真是扑街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