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督之屋
Viceroy's House,乱世伤痕:末代总督的秘密(台),总督府
导演:顾伦德·查达哈
主演:休·博纳维尔,吉莲·安德森,曼尼什·达亚尔,胡玛·库雷希,迈克尔·刚本,欧姆·普瑞,大卫·海曼,西蒙·卡洛,丹兹尔·史密斯,内拉吉·卡比,坦维尔·加尼,莉莉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印度,瑞典语言:英语,印地语,潘加比语年份:2017
简介:2017柏林影展主竞赛展映。1947年英国政府指派最后一任总督蒙巴顿公爵,协助二次战后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的独立与和平政权转移。在总督之家内外,大至民族之爱,小至男女私情,全部纠结在这动盪震撼的史诗里。 纪念印度独立七十年,集结英、美、印度三地影坛金奖团队打造钜作。本片是英国籍印度裔女导演古兰德恰达,根据其祖父母跨..详细 >
3.5 开头一片祥和繁荣,大家带着希望,一步一步走向我们已经知道的悲惨结果。工整,主旋律,煽情,没有明显的瑕疵(听起来好像奥斯卡候选),但觉得爱情线过于刻意,结尾不好。大型印巴分治历史感性教育栏目。
像这样的故事,平铺直叙就可以了,没必要再加其他的东西
噱头大于内容,即便是讲导演自己家族真实经历的,也感觉太流于表面了,并没有表现出印度和伊斯兰的主要矛盾,搞得成了尼赫鲁和贞納的大位争夺站,形象都有,但是全都不丰满,蒙巴顿太太的美化,实在给英国这个搅屎棍洗白吗?哎。。。浪费了好题材。
有点夹杂私货的痕迹,全部把锅甩给腐国这明显不太客观吧。你印度教和绿教之间的纷争由来已久了,又不仅仅只是腐国佬挑唆的缘故。。。不过印巴分裂题材的片确实不多,如果这片能更深入一点民生的部分就好了。男女主这条感情线贼套么狗血还多余。。。又是一部白瞎了好题材的节奏大师片(◑▽◐)
很好看很喜欢很有趣很精彩
看的我有点怀疑我学过的印度历史,片头几分钟总督府生活的还原度好高,很像印度的博物馆里面英统印度时期的油画,不愧是应英国人的电影,怎么说呢,所有参与的印度人都像跑龙套的。
路易
什么是“世界搅屎棍”?英国🇬🇧给大家完美诠释了搅屎棍的本质和特征。英国🇬🇧在印度统治了将近三百年,因为一战和二战被耗尽了国力,美国又釜底抽薪搞残了英国,英国没有能力再统治印度了,迫不得已要撤了,临走时不想让印度人民太好过,就利用宗教矛盾搞起了印巴分治,影片还给蒙巴顿洗地,电影的导演还真是不要脸啊。
所以这片是给蒙巴顿洗白的,造成印巴分裂局面一早就是丘吉尔算计好的。。。电影中的感情线有点生硬,但对于不懂印巴冲突由来的可以当是一次历史课。
吃狗餐鸡肉的总督夫人和女儿。纠结不可决,决则得利。
就猜到结尾会来个爱情大欢喜,最近刚好在看鲁西迪的<午夜之子>,对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历史稍微了解了一点,刚好弥补了电影的历史背景,电影对回教徒和印度教徒的矛盾背景刻画的不够。
印度历史片总是很有趣。
印巴分治,上千万人流离失所,一部分是历史的锅,一部分确实是为英国的政治游戏买单。有的是怀揣远大理想,屡遭现实毒打的伤;有的是树着民主自由的大纛,干着欺世盗名的勾当。
宗教信仰自由六个字的可贵。巴基斯坦和印度国家边界线的来历。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Indian Summer吗?不是布兰切特演蒙巴顿公爵夫人吗?
印巴分治 痛苦的历史
噱头大于内容,即便是讲导演自己家族真实经历的,也感觉太流于表面了
英国BBC出品的又一部佳作 讲述不为大部分国人所知的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建国史和人类史上最惨烈的动荡迁徙 涨知识了 剧情很有张力 值得一看
应该再深入些 虽然感觉到努力 但还是太理想化
其实这片子直接叙述就够震撼人心的了,一百万呢!“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