嫖客指姐姐的金主霍华德,妓女指妹妹。
霍华德给老鸨(也是姐妹两的母亲)钱包养妹妹,妹妹表示不愿意,霍华德强上时被捅。
老鸨作为母亲包庇女儿,杀了霍华德灭口。
有些三观极正的观众对霍华德的死痛心不已,因为他除了强奸过姐姐一次、妹妹一次,没有sm没有杀人,为了姐姐可以丧尽家财,虽然家财都是老婆的嫁妆。
简直是良心金主。
另外他都给老鸨钱了,在妓院上小姐哪里算强奸,被捅太可怜了。
他那么爱姐姐,而他强奸姐姐包养妹妹都是因为太爱姐姐,这么痴情的男人真的好难得,姐姐不知道珍惜。
同时他们对妹妹极尽苛责。
认为妹妹明明是个妓女却不识抬举,没有服务精神,收了钱不办事,是被妈妈宠坏的矫情白莲花。
别的妓女都能忍受,她凭什么不能忍受,她并不比别的妓女高贵。
那个年代女人没地位,当妓女就应该有当妓女的样子,不能当了婊子还立牌坊。
看到这类观点,我简直叹为观止。
中国不愧为人权大国!
人人皆有嫖客心态呢!
说妹妹前,先打个比方:一个黑人出生在南北战争前的种植园里,奴隶主要爆他菊花,他反抗时失手打死了奴隶主。
然后大家责备黑人:你一个奴隶就该有奴隶的样子,奴隶主要爆你菊花,你不要不识抬举。
别的奴隶都能逆来顺受,你凭什么不能?
你不比别的奴隶高贵。
再说那个年代黑人没有地位,要不是有奴隶主包吃包住,你还不暴死街头,你不能靠奴隶主养着还不听奴隶主的话!
没有一点奴才相!
请问有哪个黑人天生下来就愿意当一个奴隶?
哪个女人天生就想当一个妓女?
因为不幸生在那样不公的时代和社会,所以就要苟且偷生、含垢忍辱、跪舔权贵?
否则就是矫情的作精???
妹妹的确是自愿当妓女的,但她是因为妓女是个人人羡慕的好职业才去当的吗?
她的出生和家庭决定她难以有别的出路。
因为她选择成为了妓女,所以她就能对强奸、sm、各种play完全免疫,全盘接受了吗?
我不开玩笑地说一句:她还是个孩纸!
看到一个社会底层的未成年少女当了雏妓被强奸然后失手伤人面临绞刑,部分观众老爷非但没有同情,反而嘲讽少女不配合不专业不成熟不顾大局、心狠手辣、心理承受力差、惹祸精。
而霍华德作为一个嫖客在他们眼中则是“长不大的孩子”,幼稚中带着可爱,被妹妹捅简直倒霉、天见尤怜。
在有些人看来,男人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呢。
无论在戏内还是戏外,真正的孩子/弱者被都落井下石,权贵往往被宽恕被宠幸。
这样看来现在真的不比18世纪的伦敦好多少呢!
吓死宝宝辣!
不论在任何时代和社会,比起争论妓女有没有人权和地位、能不能反抗强奸,真正的重点难道不是妓女只是一个社会身份,妓女首先是个人,正如奴隶也是人,当她们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人格时,理应被理解和支持。
当然嫖客和奴隶主可能不这么认为。
霍华德死了,他老婆成最大赢家。
比起有个败家软饭男,当有钱寡妇多自在。
1受过的教育和职业成了露西的矛盾来源,被妈妈宠着的露西就是一个巨婴,这也是封面上,别人都像高傲的女王,只有露西像一个宠物在哪里跪着她过于天真,希望遇到一个温和的嫖客。
不是第一次一边x一边羞辱她的霍华德,也不是早上射杀,下午就变态到极致的夫妻俩,也不是莫名其妙的用一种恐怖变态样子喂人石榴的法伦,也不是在姐姐面前被姐姐的主人x,她改变过,她希望自己第一次是个美好,所以她挑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人。
她有为了收入来源,做出姿态引起法伦大人的注意她愚蠢,她无法对那些权贵口出恶言,所以她对她的同事用一种傲慢的姿态做出鄙视,侮辱,那种故作清高的样子难看的很她没脑子,自己惹了祸,却没有能力收拾,把她的家人拖下水,一个拖一个,却没有长脑子,在那里当一个金丝雀,没有处理能力,哭泣,让人气的牙痒痒她也成长,那个第一次不太友好,让她受尽辱骂的霍华德,在第三次霍华德暴力强奸的时候被杀掉了(当然这个面对痛苦的方法非常不好)在南希的引导下,她把所有的怨恨发泄在那个沙袋上,在痛苦来源死掉后,把痛苦的感受被发泄掉她正视了自己正视了,对大格局来说,我们看不上眼,觉得上不了台面,随便拉出一个女性都可以吊打,懦弱矫情的露西,但对于露西来说是用了她最大勇气她不再逃避她告诉她的妈妈: 我准备好了2大姐和霍华德之间不是爱。
是动心,是喜欢,但不是爱,对大姐来说不是,对霍华德来说也不算是。
爱很高的,他们还没有到达3被强奸就当众羞辱霍华德的姐姐,高度赞扬被sm就让小胖子帮她,被囚禁就要想办法跑掉的阴道女公爵,还可以露西,你看看人家,人家都勇敢面对,他们也没有杀了霍华德呀,怎么就你面对这些事情没有做出出色的表现露西第一次被强奸,大家在说霍华德和大姐,有大多同情露西露西第二次被霍华德强奸,大家还在说霍华德和大姐,没有人同情露西,骂她绿茶,婊子露西第三次被强奸,她反抗了,但她太蠢了,给自己和家人惹上了麻烦,大家疯狂的辱骂露西,不再有人同情她了大家觉得强奸是强奸,杀人是杀人,什么都不是你杀人的理由,说的也对,但大家是上帝,不是露西
<图片1>最近一部叫《名姝》的英剧火的一塌糊涂啊,豆瓣评分8.6,目前更新7集,剧情与演技始终在线。
服饰、场景、BGM更是集体被赞。
“尺度大”、“女权主义”、“鸨斗剧”等都是这部剧最显眼的标签。
作为资深剧迷,瓜姐当然不能错过啦。
《名姝》英文名《Harlots》,Harlots就是妓女的意思。
这部剧说的就是18世纪的英国伦敦,两个老鸨带领手下的一帮员工(基本都是女的,有的员工还是自己女儿)打拼江山的故事。
本质上这部剧是女性职场剧嘛,类似于《杜拉拉升职记》。
在那个时期的英国,女人可以求职的岗位真的不多:妻子、女工、女仆、妓女,也就是这么几样。
妓女应该是比较幸福的选择了。
女工、女仆工作极其辛苦,地位低下,挣钱极少,还要随时准备接受工厂主、男户主和男同事的性骚扰。
当时的女工工作一周能获得15-20先令(20先令=1英镑),而街边普通站街的妓女一次劳动能获得多少钱呢?
低等站街女一次劳动就能get到5先令。
那老鸨妈妈精心培养的小女儿露西的初夜值多少钱呢?
而且露西她妈还把她的初夜卖了两次,twice!
有富豪包养她的话,吃喝玩乐肯定是不愁了,每年还有400英镑的酬劳。
从此再也不用出来卖了,只服务富豪一人即可。
所以老鸨妈妈觉得这是对女儿来说,最好的出路了。
老鸨妈妈的大女儿夏洛特就是这么一手培养出来的。
夏洛特成功找到富豪乔治(被称为伦敦醋王,因为他不让夏洛特和别的男人接触)包养她。
在剧中这样的富豪被称为“keeper”(主人),可见当时女人毫无人权可言啊,完全依附于男人。
即使这样,大姐夏洛特非常有反叛精神,追求自由,为人洒脱。
她抗拒与伦敦醋王签署卖身契,因为她不想被属于任何人。
大姐夏洛特的这句话很有深意啊,“我不想被人拥有 像你老婆一样”。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给别人的妻子”,这个岗位咋样?
贫民的妻子,就不说了,悲哀到尘埃,苦累到现代人根本无法理解。
富人的妻子呢?
夫妻感情好的就帮着老公嫖娼,感情不好的就各过各的。
对于有钱人家的妻子来说,人不是你的,钱更不是你的。
伦敦醋王就是花乡下老婆的钱在伦敦包养夏洛特的小白脸。
乡下老婆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男人对财产有绝对的支配权、所有权、继承权。
“即使这钱是你死去的前夫的,我娶了你,钱就归我了。
”你说这哪儿说理去!
所以,妓女在当时确实不算个坏差事。
电视剧一开头就说明了:
虽然钱也是男人的,但是妓女没有固定的男人啊,所以老鸨妈妈巨燃的励志金句走进了无数女人的心坎儿啊:
等等,题目中点出“洛可可”,好像目前还没看见“洛可可”的影子呢。
憋捉急额,这部“鸨斗剧”的另一个老鸨 - 奎格利夫人,在苏豪区的金色广场经营着一家高档妓院,专门服务于达官贵族。
他们家的装修就是十足的洛可可风格。
一转到高档妓院,画风就变了哈。
不再是肮脏黑暗的贫民区,一下子感觉整个世界都温柔了许多。
但是,这个老鸨家房子虽然好看,人可真是恶毒得很!
她手底下员工的吃穿住的花销从姑娘的工资里扣,这没什么。
关键是扣款永远都扣不完,姑娘们永远欠老鸨奎格利夫人的钱,完全沦为赚钱机器。
奎格利夫人还为达官显贵拐骗无知处女供他们消遣。
为了阻止老鸨妈妈进军她所在的高端商圈,使尽各种手段。
当然,老鸨妈妈也各种还击,最后成功进驻金色广场。
故事所在的18世纪,正是恢宏华丽的巴洛克没落,更加简洁实用的洛可可兴起的时代。
洛可可以极其华丽纤细的曲线著称,室内装饰以镶嵌画以及许多镜子,形成了一种轻快精巧、优美华丽、闪耀虚幻的效果。
即使洛可可是逐渐走向实用的装修风格,但是洛可可和现代风、北欧风相比还是复杂多了。
因此想要洛可可风格,首先你需要有个大大大house。
为啥文章的前半段咱们不分析分析家居风格?
这句扎心了:那时候的穷人家没啥好分析的,什么风格不风格的,头顶有墙脚下有地四面有抗风的墙,屋里有床就够了。
即使老鸨妈妈搬到豪华商圈,她的房子跟恶毒的奎格利夫人家还是没法比。
奎格利夫人家应该是上下两层整栋大house,无论是客厅还是姑娘们的房间(员工办公室),空间都超级大,绝对hold得住洛可可风格。
宽阔挑高的空间,给金色的窗帘、华丽的水晶吊灯、描金的罗马柱足够的发挥空间。
洛可可更加倾向于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
奎格利夫人的超高端妓院,墙面用浅黄色打底,下半部分用护墙板,上半部分用石膏线走出方形图案,内里用蓝底黄色大花纹的壁纸装饰。
壁灯、镜子、装饰画和镶板的运用是洛可可室内装饰的特色之一。
故事发生的时期,电灯还没被发明出来,所以家家户户都是蜡烛灯具。
我猜当时壁灯能流行,肯定是为了让烛光照的更远,哈哈哈。
剧中的歌剧院,露西的初夜就是在这里出售镜子和装饰画常被用在墙面上进行装饰,这一点现在也是哟。
尤其是金边镜子,法式装修的标配。
镶板主要指的是镶板类墙面,用竹、木以及石膏板、金属板等材料制成的饰面板。
洛可可风格的装饰少不了饰面板,看起来就贵贵的。
在家具的选择上,洛可可风格的家具更加小巧典雅,曲线优美轻快。
洛可可时期的家居有精细纤巧的雕饰、凸曲线和弯脚、华丽的织物包面,将最优美的形式与最可能的舒适效果灵巧地结合在一起。
到这里,大家get到洛可可风的装饰重点没:
下面再来点现代洛可可,大家随意感受一下:
金边镜子+法式家具+水晶吊灯
明快的色彩+精致的石膏线造型+水晶吊灯+法式家具
明快的色彩+精致的石膏线造型+水晶吊灯+法式家具
清新亮丽的色彩+纤巧的石膏线+华丽的窗帘+金边镜子+法式家具因为一部剧而爱上了洛可可,虽然现在不能拥有,但是以后的事儿谁说得好呢?
ps:鸨斗神剧《名姝》瓜姐已经找到资源啦,关注瓜姐个人微信公众号:西瓜小姐说家居,回复“洛可可”即可获取资源。
西瓜小姐说家居,ID:xgjiaju
反抗是带领所有身处深渊的人一起走向光明。
任性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形势,只要自己开心就好了,以为自己做的是正确的。
妹妹的观点还不清楚吗,她觉得自己是光明的,其他妓女是肮脏的。
她觉得自己是黄金,其他人是黄铜。
捅人之前怎么不想想自己会带来什么后果,一个被宠坏的小公主,让所有人为她背锅,全剧我最讨厌的就是她,如果编剧就是这样塑造的,那么她成功了。
为啥会有人觉得霍华德爵士可爱?
他懦弱,嫉妒,心理变态,既没有值得称赞的能力,又有着极强的占有欲和暴力倾向,且只会欺负弱者。
他对夏洛特的感情也不是爱,是单纯的占有欲和迷恋。
由于在自己所处阶层感受不到“支配他人”的快感,所以将欲望转移到“下贱的”妓女身上。
看看他的台词:“你是属于我的” “把你自己完全交与我”“你必须这样,我现在是你的主人了”“你这个婊X,荡X!
”“你背叛了我”想想前不久北大那位PUA男,有没有觉得这些话耳熟?
万幸夏洛特露西姐妹没有被他支配。
霍华德爵士是一位典型的渣男,这没有什么可商量的。
在现实生活里,相信没什么女孩愿意真的和这样的男性在一起。
画面应该是诸多赞美之词,所以我就不贴了。
昨晚又喝奶茶,睡前翻翻,第六集更了,算下看完将近2点,还是看了...第六集剧情陡变,并不舒服。
要记下的冲动,完全是打破了我之前的不屑。
最早,与fanny hill 对比,同是脂粉味的剧,觉得大概是同样的故事线,清纯被骗不甘被打击崛起等等等等,还会些许牌坊励志,童话味儿。
总觉得管家会跟夏洛特发生点什么,而把男人想的太好。
目前这部剧里除了黑爸爸,没有哪个是好的,以现代标准来看,如此。
果然是年轻,还看好坏。
并不是一直被压抑的暗恋,久久得不到的专情,我错了。
只有压抑与得不到,事后管家嫌弃的表情,恶心。
连这样的狗都可以看不起,仅仅因为是harlot。
社会给的标签,总是说是这样就是这样,表面平静的说i am a bitch ,里面又有多少不幸与故事。
没有道德制高点,每个人都是这样谁也别去同情谁。
第六集,小海员为钱暴吼让我很反感,总觉得大姐姐会被骗,阅人无数,感情经历却如纸,好不想她这样。
此处不开心。
醋王是一种男人的代表,领便当了,大姐姐失去庇护,露西又干了蠢事,偏心的妈妈,大姐姐是要背黑锅了。
每个人都不得志,而作为主要人设的妹妹,一定会用很大的代价得到“理想”。
我现在不知道是什么。
剩下两集要ues了,现在蛮喜欢的也只有达伦了,难道我是个喜欢被征服的人?
主要看心情。
还是要多读书啊,由内而外的气质无法比拟,谈吐修养不需取悦别人。
也是最终的最终都别轻易妥协,旷野,穷山,距海,有,虽远必循,又,无远弗届,基督与佛,罪过罪过,原谅我。
电视剧《名姝》,主角是18世纪英国的妓女们。
据这个剧的开头自己讲,“1763年,伦敦,五分之一的女性都卖身。
”不知道剧里引用的这个数字来源是哪里,但从历史学家的研究文献,及当时出现的各种艺术作品来看,18世纪的英国,的确卖淫业兴盛。
这一时期,伦敦有大量的色情场所,里面住满了妓女。
妓女们常因为绯闻、醉酒或斗殴引起大众关注。
于是,有关妓女与社会名流之间的风流韵事、通奸、离婚等八卦消息都在历史上第一次登上了报纸,堂而皇之地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小酒馆里充斥着女士和她们恋人的八卦;传单和小册子记录她们的一举一动;歌曲、诗歌和漫画都在表现她们。
大众对八卦的热衷使得报道妓女们的消息成为一个“产业”,后来,妓女们干脆自己执笔,或者找枪手来写自传及回忆录。
有的回忆录甚至以丛书的形式出现,在上一册的结尾留有悬念,使得人们像读连载小说一样,难以自拔地沉浸其中。
1759年,《范妮希尔回忆录》出版。
这本书是妓女范妮小姐的回忆录,由英国小说家约翰克莱兰代笔。
它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色情小说。
剧里提到的“Harris’s List”也是真实存在的。
这本类似于大众点评的小册子,罗列了城内娼妓们的容貌、技巧、才艺,另加特殊属性(S女王、胖嘟嘟什么的)。
而姑娘们自己也很在意册子里的评价,不管是出于好奇心,还是客户回访的良好售后态度。
那当时的女人怎么就都愿意去卖淫了呢?
17、18世纪正是英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17世纪,资产阶级取得政治地位;18世纪,工业革命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在18世纪初的时候,妇女们还是农业上的主力。
管理农场、挤奶、养猪……样样行。
但在18世纪后半叶,单身女性在农村工作的机会就变得越来越少了。
如果跑到城市,比如做个“伦敦漂”,那么,她们可选的所谓“正经”工作基本上就两个:女仆,和女工。
先来说说女仆:第一,女仆的社会地位很低。
看过《唐顿庄园》的,可能会记得这样的一个场景:当听到前门大厅门铃响,女仆不能去开门,只能等待管家或伯爵的贴身男佣来开门迎客。
第二,女仆的生活完全没有个人空间。
女仆在主人家的居住条件普遍偏差,一般是楼梯间或阁楼。
即使有幸拥有自己的房间,主人会以工作方便的名义拒绝帮她们上锁,所以非常容易受到男主人的性骚扰。
如果被男主人搞到怀了孕,更是麻烦,有可能会被开除,也很难再找到后续的工作。
再来谈谈女工:如果说,女仆的工作内容对女性来说还有些性别优势,那么,女工界的竞争就要更激烈一些。
机器生产技术的发展,造成了部分男性工人失业。
可悲的是,他们将这一结果算到了女工头上。
男工在厂子里会处处排挤女工,抢过所有的技术工种,以保护自己的职场地位。
伦敦的男性工人们还曾发起过“将妇女赶出工厂”的罢工运动。
别说从事高级劳动的机会少,即使是做同样的工作,女性的工资也往往比男性的低。
再加上,倘若遇到卑鄙的工厂主,厂子里的所有女工就变成了他的“后宫”。
做女仆可以住在主人家,如果是女工的话,还要自己租房子。
据文献记载,当时女工们的居住环境是十分恶劣的:地下室、潮湿的环境,导致疾病滋生,对健康产生很大影响。
这些女人们,不管是忍受艰苦的漂泊、性骚扰,还是同僚排挤,最终不还都是为了赚点儿钱养活自己。
说到钱,1740年,英国女工的工资是每周12-15先令。
1英镑=20先令《名姝》这剧里,女人的初夜可以卖到多少钱呢?
至少50镑。
也就是说,一个晚上约等于当时女工16个月的工资。
怎么样,赚得多了不起?
那大家都该去卖淫了吗?
这世上的贫困分两种,一种是相对意义上的,眼睛总往有钱人那儿瞥,再看看自己就觉得特穷;还有一种,是绝对意义的,就是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得到维持个人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生活资源。
当时英国的单身女性们就处于这样一种生计无保障的状态。
有人想,这么难,嫁了呗!
那我们就来看看18世纪英国的婚恋市场。
当时抢手的女人有两款:继承人,和寡妇。
这归于那时的婚姻观。
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并不流行,子女没什么主见,父母也不会给孩子自主空间。
人们并不为了满足心理和生理需求而结合。
结婚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和积聚家族的财产,达到家族延续的效果。
夫妻双方是为“贵族大家庭”这一社会单位作贡献的两名成员。
他们甚至可以生活在同一所宅第里,却用着各自的卧室和仆人,平时各做各的事情。
当时英国约定俗成的“习惯法”,父权、夫权、长子继承制,都是以男性为本的原则。
那如果这个家族没有儿子呢?
女儿会继承家族财产,但她不能支配,财产归她的丈夫所有。
所以,《唐顿庄园》里的女主人,才会努力地想把大女儿嫁给一个远亲,哪怕那个男人只是中产阶级,可好歹算自己家族的人,资产得到了存续。
当然,有钱的女继承人数量有限,可不够每个贵族男人都分一个。
得了前夫遗产的寡妇,就成了另外的选择。
在17、18世纪的英国,40%的贵族男子再婚时都选择了寡妇成为自己的妻子。
在他们眼中,寡妇具有丰富的家庭管理经验、成熟的性经验,更重要的是,能带来比初嫁女嫁妆数字更大的“寡妇产”。
此外的女孩子们,是最惨的。
是的,当时社会的女性鄙视链如下:妻子→寡妇→单身女性因为嫁妆带来的压力,有的父母为了防止原本不多的家族财产被进一步瓜分,甚至会灭了女儿出嫁的机会。
而大量单身女性的存在,又反过来给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带来了更大压力。
这一切形成了关于女性地位的恶性循环。
在刚结束的北京电影节里看了一部片,5月份也要在国内上映了,叫《摔跤吧爸爸》。
电影讲曾是印度国家摔跤冠军的男主,希望儿子可以帮他完成赢得世界级金牌的梦想。
造化弄人,男主得的都是女儿。
在意外发现女儿的摔跤天赋后,他就开始按照专业摔跤手的标准来训练少女们,不顾过程中女儿的多次反对,最终培养出了两名优秀的女摔跤手。
如此明显错误的教育方式,怎么就让这电影在印度成了励志的、思想进步的代表呢?
结合印度的社会现实就好理解了。
比起被父母按种姓配对标准包办婚姻后成为家务人肉机,不如像片中那样走出被迫的专业道路。
当时在英国的情况也类似,在有限的生存手段中,卖淫,成了对单身女性最有吸引力的选择。
都说金钱腐蚀人性,可在没有出路的男权社会,钱,却是女性独立的唯一路径。
有钱,才有自由。
怎样都好过“无产者”或“乞丐”。
像剧中的哈里特,从奴隶做到情妇。
主人去世后,无助的她被好心的老鸨玛格丽特收做帮厨杂工,最终也还是为了钱主动下海了。
了解历史有助于我们好好看剧,暂时搁置现代价值观罩子下的妄加评断。
《名姝》这剧的主线是两位妓院老鸨的商业争斗。
莉迪亚开的是个星级会所。
在她那里,一切都是豪华精致的,明亮、甜腻,巴洛克。
姑娘们会讲法语、懂艺术,接得上客人随口冒出的莎士比亚。
更正:经豆友提醒,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洛可可,不是巴洛克。
卖身女们走锦衣华服名媛风,集体亮相于客人面前时,都像呈现着一幅浪漫主义油画。
会所内分工明确,老鸨莉迪亚做市场、管运营,姑娘们只要顾好自己就行了。
除了从交易额里分成,莉迪亚会将姑娘们剩下的收入以吃穿住的名义扣除。
所以虽然卖身女们一直在工作,却始终处于欠债状态,很难自由离开。
玛格丽特的地方则更接地气些,妓院的头牌就是她的两个女儿。
其他姑娘也环肥燕瘦的,各具特色。
场所的气氛比较轻松自在、温馨,不装逼。
小女儿偶尔弹弹琴,唱的也都是市井歌谣,句句小淫词儿。
莉迪亚和玛格丽特之前就是竞争对手,当后者挣扎着将场子从贫民窟搬到富人区,两家就算彻底怼上了。
像游戏里组队斗技一样,双方各有各招儿。
秒了,回血再战!
经营高级会所的莉迪亚,混的圈子阶层比较高,有一些官员的人脉。
她可以举报玛格丽特组织卖淫,而自己全身而退。
另外,她还养着个狂热的宗教信徒,她把这人派到玛格丽特的妓院门口宣教,恶心前来的嫖客,咒他们是罪人,在地狱里永世不得超生。
玛格丽特因为被举报,交了重金罚款。
为了报复,她找到退役的都市传奇五星妓,将这姑娘患性病濒死的状态传播成是之前在莉迪亚窑子里工作过的结果。
对面向高端人群的星级会所来说,声誉被损是毁灭性的打击。
听到这传闻,权贵们宁肯不嫖,也不愿冒得病的风险。
莉迪亚的场子因此变得门可罗雀。
至于教徒整天在妓院外嚷嚷上帝的事儿,乐观的玛格丽特将之视为反面营销。
她觉得那些本来不知道妓院在哪儿的客人,跟着这声音反而更容易找到了!
“地狱”的说法还给了玛格丽特灵感,策划了一场“冥界”面具派对,集体宣传了一下她的姑娘们。
商战中,人才至关重要。
优秀的姑娘就是老鸨们的好资源。
剧里有看准了形势就利落换轨的理性妞,也有不稳定的墙头草,看哪儿都是泰坦尼克,也看哪儿都是诺亚方舟。
爱恨情仇,使剧情跌宕起伏。
商场之外,莉迪亚和玛格丽特都是母亲。
莉迪亚有一个巨婴儿子。
儿子会因为迷恋她手下的姑娘,处处跟她的管理对着干,成为她领导的障碍。
莉迪亚说自己再也不想要儿子了。
玛格丽特10岁时就被自己的母亲卖作雏妓,养大了两个女儿后,她也一一把她们卖了。
初夜都卖了好价钱,贴补家用、投资生意。
之后,两个女儿继续从业。
她并没有因为拿到钱而得意,她心里很不好受,玛格丽特说她再也不想要女儿了。
除了两家妓院商战的主线,剧中还有几条支线。
例如,01玛格丽特的大女儿夏洛特,靠一个贵族脑残粉,从妓女升级为了专属情妇。
虽然对方有钱、死忠,夏洛特却非常纠结,一为了自由不肯签“卖身契”;二,虽然明白做这行不能有爱,在遇到浪漫的男人时,还是忍不住想破禁去探寻。
夏洛特现代女性的特质,与她从事的职业间的矛盾会如何发展,是个悬念。
02玛格丽特的二女儿露西,甜美可人、心怀纯真,对母亲安排的职业生涯毫无疑虑。
被卖了初夜后,她就开始入场工作。
尴尬的是,因为技巧太烂,试过她的客人都给了差评。
母亲为了照顾她情绪,只说没回头客是因为价格没谈拢。
偶然的机会被她听到实情后,露西跑去找她经验丰富的大姐虚心求教。
她接下来如何成长是一个悬念。
03莉迪亚冒着被杀头的风险,暗地里帮大官儿们找小姑娘破处。
那些姑娘,都是她从街上随机骗来的。
骗到地方,锁上门她就走。
后来,她开始要求得到强奸姑娘的权贵的名字,没名字、没姑娘。
莉迪亚握着这些秘密小纸条的把柄会发酵成怎样,也是个悬念。
以上列举支线远非穷尽,剩下的待大家自己去发现。
威廉.荷加斯,英国十八世纪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以描绘英国人现实生活的风俗画闻名。
他有一组非常著名的作品,叫《妓女生涯》。
这组画一共六幅,讲一个叫莫尔的女子在大城市伦敦的起伏人生。
《名姝》这部剧的片头就用了画中的内容做成彩色动画。
第一幅画中,她从村儿里来到伦敦,刚下马车就被妓院老鸨看上,怂恿着她进了色情业。
画面右边的就是当时伦敦著名的大嫖客和皮条客,都是有名有姓的,取材自真实人物。
第二至五幅里,她经历了被包养、被遗弃、被捕入狱,及得性病垂死的阶段。
最后一幅画是这样的,
去世的莫尔躺在棺材里,周围围着的都是妓女同事。
棺材前面是她留下来的儿子,画面右边是正在讨女人欢心的轻佻殡仪师,画面左边一脸正经的牧师,手已经伸进了女人的裙子里。
墙上挂的帽子,正是她初来伦敦时戴的那顶。
好心酸。
在这个荒诞的世界里,歌剧中的男角为了保持美妙的音色,从小被割去男根,不再能称之为“男人”;因歌剧中的爱情而感动落泪的露西,出现在那里的目的是让有钱人以眼验货来竞标初夜权。
家道中落的贵族男人因妻子带来的家族财产而重新富有,挥霍钱财花天酒地,妻子却在家庭中扮演着没有嘴的Hello Kitty。
不戴面具的,反而是剧中那些活出自我的妓女们。
不知道该羡慕谁。
乍一看这剧仿佛物化了女性,伤了女权主义者的神经。
殊不知,它的创作班底就是女性。
导演、编剧,全是女的。
如果说18世纪的妓女回忆录,是女性首次通过出版物在公众面前展现自我,讲述自己的故事;那么,这部讲述女性在特殊年代夹缝求生的亚文化剧,也像是一种革命吧?
像这剧以摇滚风格主导的原声音乐一样,代表着独立和自由。
参考文献:陈磊:17、18世纪英国贵族婚姻研究 Ivy Pinchbeck: Woman Workers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1750-1850杨水仙:18世纪英国下层单身女性贫困问题研究
截至本周,《名姝》已播过半季,适合开追!
原创by黄老师公众号:黄老师电影院(huangfilm)您的转发和关注,将给我更多动力继续下去。
长按识别关注我写的《使女的故事》的剧评在这里: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549606/
假期的第一天,把豆浆和面包摆好,看见一个封面有唐三小姐的剧《名姝》,准备开始优雅的一天。
然后看到了。。。。
是的,这部英剧是主角是生活在伦敦的娼妓,而我们的唐三小姐还是头牌!
老鸨对决这不是《傲骨之战》的“高层次”女性对决,是底层为生计的战争,低俗而用力,无所不用其极。
私寮老鸨十岁被母亲卖到妓院,换了一双鞋。
在烟花之地艰难的成长过程中,她有自己的一套哲学。
“钱是女人唯一的权力”她想把自己的哲学灌输给大女儿,作为头牌的唐三小姐显然有自己的想法。
有钱了干什么,一个有理想的老鸨,要在希腊街有一栋漂亮的房子高档会所老鸨
而老板娘自有一套经营理念,花时间培养姑娘们琴棋书画,投入不小,回报也很大,长久看来,客户群体质量提高,员工未来可以成为伯爵大人的情妇,员工前景值得期待,在此两位老鸨就已经高下立现了。
然而更要命的是,她还要打击行业下游的竞争者,雇佣正派贫穷的女子,去抗议,真是讽刺,不是吗?
头牌的唐三小姐自从在唐顿庄园饰演三小姐,一举成名。
在此剧中扮演私寮老板娘的大女儿,头牌唐三有个准男爵情夫,但是她并不愿意签卖身契,彻底地出卖自己。
而这位准男爵拿出菠萝来示爱的时候,想把他踢下去。
得知唐三夜夜笙歌,却骗他独守空房,怒火中烧,买下了她妹妹的初夜。
而在第一集结尾,她似乎在和抬轿子的男人的对话中,找到了平等自由,卑微而不甘心,前路注定坎坷。
小女儿被待价而沽的小女儿,很淡定听妈妈和嫖客,讨论自己的价格。
对把自己的身体视为财产这一点上,母女三人都没有任何障碍的接受着,母亲的生意遭遇财政危机,她觉得牺牲自己义不容辞。
这个家庭的每个女人都在出卖自己。
然而在拍卖的夜晚,歌剧唱得是爱情,情不自禁留下了眼泪,一夜过后,她再也不是那个拿着小册子和姐妹们调笑的女孩子了。
本片播出一集,目前除了尺度略大,情节的伏笔一一埋好,第二集必要波澜起伏,女人之间的战争全面爆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看名姝的时候,我就哀叹女人的技艺真永远赶不上好时代。
比如说吧,夏洛特这样的性格泼辣的女中豪杰,虽然放话我能靠下半身征服世界——其实在那个年代,女人也没有多少可以把钱换成复利资产的渠道,当然了,男人也没有多少渠道,所以大部分人都晚景凄凉。
有了钱也存不起来,不是喝掉了,就是嫖掉了,或者赌掉了。
不像现在,记得当年我毕业的时候,一位前辈毅然进入了某灰色领域,我当年年少无知,看多了什么月牙儿这样的爱国文学,又不懂任何理财知识,拿着两千的工资,替月入……我不知道月入多少,以她的话说是算了,告诉你怕你不高兴……月入不明的人操心,那时候上海滩买房也没限购,我差点心理阴暗的想去举报她偷税漏税。
总之我并不会觉得,行走江湖,可以不受男人的恩惠。
不管男人女人,都需要被人提携,大佬提携男人,也许看中人家资质潜力,账收的晚些。
提携女人,有时候的确希望你们当下就给回报了。
真的到了这一步,我个人还是欣赏那个堂堂正正准备靠下半身把世界征服了的姐姐夏洛特,而不要做那个一脸你欠了我的妹妹露西。
何况现在这个世界已经没有那么美好,以前的男人,没有网络游戏,没有种马文,没有复利投资渠道,没有期权分红,他们可以玩的东西太少了,所以阈值很低,无非是杀人,喝酒,赌博,操女人——现在后面三个,差不多都有各种娱乐活动替你调节荷尔蒙分泌,再加上的确在现世商业社会,钱的交换功能要比在封建社会更坚强,所以赤裸裸的男欢女爱,男人的阈值下降,女人的需求上升,现在莫说征服世界了,征服出一套北上广房子都有难度。
现在看名姝,只能学习她们啪啪啪以外的职业精神了。
比如毫无负担的当面一套背面一套(夏洛特对醋爵士),比如装不了逼干脆坦率自己的低价值(艾米丽在高大上妓院里头次亮相就说出自己来自于贫民窟),比如保持住态度一致绝不首鼠两端(黑人老婆第一次卖身就自称冥界女王委实很漂亮),比如对自己产品的自信(名字忘记了的姑娘调挑衅金主儿子说你觉得我不够美,那是你靠的不够近)——其实我倒是觉得两个老鸨举动特别是我们的胖阿姨还蛮幼稚的,姑娘们倒经常灵光一闪,让我拍一下大腿赞叹。
在那个没有避孕套、体检和医疗费用的年代,姑娘们在如此高危行业都可以玩的那么霸气,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把自己当成小白兔呢
我研究了一下剧中姑娘的价格……酒馆姑娘1次快餐5-10先令,玛格丽特家里1次1-3基尼,莉迪亚家里1次3-5基尼,夏洛特1次快餐是50基尼,法伦对露西的包养费一年500镑,小法官对莉迪亚的罚金也是500镑。
我百度到18世纪英国的工人或教师一年的工资是30英镑,一月2.5英镑。
1英镑=20先令,1基尼=21先令。
现在让我们大胆推测,1英镑=1000人民币,1先令=50人民币。
那么酒馆姑娘1次快餐是250-500人民币,玛格丽特家里1次1050-3150人民币,莉迪亚家里1次3150-5250人民币,夏洛特1次快餐是52500人民币,法伦对露西的一年包养费和小法官对莉迪亚的罚金是500000人民币。
所以意淫夏洛特和露西的兄弟们,先老实挣钱吧。
而且我觉得1英镑兑换1000人民币还不太合理,但也没能力再去考究了。
有错误大家指教批评。
反正各行各业,都在讲女性觉醒。后来我发现,宏观的看,觉醒是一个特定的大环境下才能完成的事业。而微观的看,所谓也许只是一次即将到来的高潮。每个人觉醒的方式不同,而相同的是,走下去,活下去。
男人笔下的女人不是林冲娘子便是潘金莲,是男人眼界不够。只有女性才能写出真正的女人。
看了三集,剧情合理性上有问题。
底层人民的勾心斗角...喜欢夏洛蒂的妹妹,她把第一次卖给一个扫地的处男(让我想到了恶女花魁中的女主与送了自己一枝花的车夫做爱),回怼羞辱她的车夫,都很酷,生错了年代的女中豪杰啊
真的当剧情片看 打真军都算不上
解锁成就:看黄片学英语
艾米莉莱西,就算是墙头草,也是全剧我最欣赏的女子,她完全演活了这个职业。
好看,肥皂,减压
很久很久没找到让自己很喜欢的英美剧了
唉
46/ 配乐摇滚得好燃 期待下一季!
充满另类、渴望性欲的剧集。
不算特别好看吧 有些剧情设定太尬 节奏时快时慢
两主角颜值气场都不如小配角的
有点枯燥啊。
额,好像是在围观一群bt,感觉不太好。弃
噱头不小,内容难副盛名。
第四集开始大概是几个编剧接龙写的剧本。坚持看完是想开下眼界到底能有多扯,友邻们别浪费时间了。
【2017.61】配上电子摇滚实在是迷幻妖娆,只是剧情设定略蠢萌
像是妓女版的纽约黑帮……金发妹妹实乃败笔,说天真美好吧她又长得并不美好(甚至有点丑),而且没演技;外形要像Emmanuelle Béart那样真的纯美如天使,往后发展到冷艳也无与伦比才好,演技是理所当然必备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