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son 1快看完的时候才发现Dave Chang就是福桃创始人和momofuku老板,此后一直有关注他的IG看他当爹后的亲子日常,没想到S2第一集就直接分享了Grace怀孕过程的点滴,并展开探讨孕期的饮食和儿童食物等等,Ugly Delicious果然还是Dave的私人美食日记。最大的变化是,S1时Dave对自己不熟悉的美食还是有些抗拒的,S2中即将当爹的Dave明显变得柔和包容,深入走访他完全不熟悉的印度、伊朗、伊拉克美食,上一季的他对tacos可没那么友善!很喜欢剪辑,往往上一秒他还在美国与美食家们聊着别处美食,下一镜直接切换,他就已经出现在了日本烤肉店或者澳洲牛排店里,有种瞬间转移感。为了拍出这么一集轻松的美食节目他们可真是费了大劲攒了足够多的素材啊。
投入了更多的儿童、女性、印度和东南亚。Much politics than foods. 说起文化选择和尊重,我当然也尊重印度菜,实际上北京也有一些印度餐馆,也还能吃。可是,我绝对无法接受用手抓着吃饭,就像我不会选择手抓火锅。这时候有人就会说,“不,你不能这样吃印度菜,这样是不符合印度文化的。”我说:“朋友,我接受也愿意尝试印度菜,因为我想体验美食文化和世界的多样性,我也尊重印度的饮食文化。现在,可否请印度文化对我的自由与选择也表示一下尊重,不要为了我用筷子、勺子、刀叉或是手去吃印度菜,而要求我去接受我绝对无法接受的习惯?你有你的习惯和尊严,我也有我的自由和选择。尊重应该是双向的,而非单方迁就。”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57411K7Xo?p=10
仍然延续了整个系列“吃就要吃出学问和故事”的基本特色,让其于一众美食节目形成了最明显的区隔。但相较于第一季,无论是初为人父由男孩成长到男人的感悟,对Aziz的义气相挺,还是关于Anthony Bourdain先生的追思,更或是在难民话题的认真讨论,会感觉到本季明显变得更加私人和情绪化。美食是工具,是武器,是遗产,它不够美丽,是因为它凝结了每份不为人知的艰辛和难以忽视的苦难。【比较“生气”隔了那么久,就做了这么少,Chang懒癌发作!】
3.5 Stars
Ugly Delicious精彩的部分仍然是食物以外部分。最动容的是最后一集贝鲁特的部分。
很喜欢他被别人说这说这就自我怀疑的样子。大家都在反省自己的文化偏差。几年前看的,补记。
对饮食和文化抱着更包容的心态去探索和体验是UD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剔除政治、经济、性别、种族、宗教这些偏见,以感恩的心纯粹的去享用美食才对得起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
喜欢喜欢。从未想过关于烤肉垂直过来带来的种族歧视,和延伸出来的中东身份认同。
牛排那一集非常非常精彩,有趣轻松又意义深远。经过了第一季能够展开讲的话题真的不多了,所以只有四集,看看人家这觉悟。
Season 1快看完的时候才发现Dave Chang就是福桃创始人和momofuku老板,此后一直有关注他的IG看他当爹后的亲子日常,没想到S2第一集就直接分享了Grace怀孕过程的点滴,并展开探讨孕期的饮食和儿童食物等等,Ugly Delicious果然还是Dave的私人美食日记。最大的变化是,S1时Dave对自己不熟悉的美食还是有些抗拒的,S2中即将当爹的Dave明显变得柔和包容,深入走访他完全不熟悉的印度、伊朗、伊拉克美食,上一季的他对tacos可没那么友善!很喜欢剪辑,往往上一秒他还在美国与美食家们聊着别处美食,下一镜直接切换,他就已经出现在了日本烤肉店或者澳洲牛排店里,有种瞬间转移感。为了拍出这么一集轻松的美食节目他们可真是费了大劲攒了足够多的素材啊。
This is so emotional
吃的越来越多,印度那期简直可以作为指南。饿!
再次验证表达频率和表达深度的反比关系
印度那集最棒
我绝对厌恶《舌尖上的中国》和《风味人间》背后陈晓卿式的叙事,而《人生一串》则题材受制于烧烤人的故事很难开出别样的花。《美食不美》是一档反传统的美食节目,主持人張錫鎬作为在美成功的韩裔餐饮界成功人士没有忘记自己的少数族裔身份,敏锐的从民族性出发,多角度探讨美食在正宗、融合、创新等方面的观察。披萨、塔可、家常菜、虾蟹、烤肉、炸鸡、炒饭、包馅……每一期都是不一样的主题,拒绝无休止的讨论「美味的口感」,讲述种族和他们的食物之间的关系。看《美食不美》不会口水直流,但余味能引人发思。
这季一般
唯一缺点是太短了,印度那集最好吃。
投入了更多的儿童、女性、印度和东南亚。Much politics than foods. 说起文化选择和尊重,我当然也尊重印度菜,实际上北京也有一些印度餐馆,也还能吃。可是,我绝对无法接受用手抓着吃饭,就像我不会选择手抓火锅。这时候有人就会说,“不,你不能这样吃印度菜,这样是不符合印度文化的。”我说:“朋友,我接受也愿意尝试印度菜,因为我想体验美食文化和世界的多样性,我也尊重印度的饮食文化。现在,可否请印度文化对我的自由与选择也表示一下尊重,不要为了我用筷子、勺子、刀叉或是手去吃印度菜,而要求我去接受我绝对无法接受的习惯?你有你的习惯和尊严,我也有我的自由和选择。尊重应该是双向的,而非单方迁就。”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57411K7Xo?p=10
Netflix不知道怎么回事给我从第二季开始放的。。。看到后来惊叹pizza那一集回头看分集介绍才发现。比起第一季我觉得少了很多思考的火花与灵光,反而更多地变成了介绍。而且本来也没几集,kid meal那个开场太过于肉麻还让我直接给跳过了。。牛排的那一集我觉得编排方式没选好,几个主题之间的逻辑关联性其实并没有那么强,却选择用course menu的方式来呈现,看着觉得非常生硬别扭。其实更像是把David感兴趣的主题放在一起进行的一场圆桌对谈。。。唯一觉得不错的就是旋转烤肉的那一集了,在有限的工具和食材限制之下,很多地方饮食的源头其实都是共通的吧,但是地域差异又神奇地用不同的方法把食物差异化
浴室的那個真的給我秀到了⋯⋯
太太太喜欢这个系列了,真诚,深情;自省,同理心,每一集都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来触动到我。也好喜欢Grace~在疫情后重新可以周游各国的时候,在带娃的间隙,Dave Chang请一定一定把这个系列继续做下去!
关于文化的不严肃讨论 比第一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