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片讲述了三位青梅竹马的好友,马诺洛、玛利亚和华金之间曲折的的友情和爱情故事。
整部电影的高潮是从男主死亡进入到铭记之地(the Land of the Remembered)开始的,处处张灯结彩,灯红酒绿。
这跟我们中国人记忆里“死如秋叶般静美”的印象不太一样,却真实地反映了墨西哥人对待死亡的态度。
《生命之书》作为一部动画电影,通过夸张的木偶人物以及幽默的剧情,传递出来的亲情、爱情、友情远超其他同类电影,也为小朋友树立了美好的生命观,是一部值得观看的电影。
影片的动画效果也不错,剧中人物比较多,每个人物的肖像都有自己的特点,可以看出影片在美工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最后,这部剧适合二刷,感触会非常深呦。
看完电影感受有点复杂但是说不出来,睡了一觉梦到在课堂上,和传统女权换座位什么的混乱的剧情。
醒来回想了一下这部片子,大概能描述一下感受了。
电影的故事结构很传统,两男争一女,而且女主故事线也很传统但是又带有一点点反套路的女权思想在。
比如女主父亲是将军,很遗憾自己只有一个女儿,但是女主的个性其实独立,具有领袖气质,又很有冒险精神,但她拿到的剧本依旧是传统女主的剧本。
小时候和两个男生一起闯祸,被父亲送到欧洲进修,长大回来做个淑女,两个男主疯狂追求她,她一会儿diss男2对女人只有妻子母亲这种角色想象太落后,一会儿又因为父亲拯救村子的愿望而牺牲和男二在一起吧,就是很割裂。
包括结局boss战也一样,男二关键道具丢了所以他跑了,这时候女主挺身而出号召大家战胜强敌,还展示自己会功夫。
但是下一秒又回归到两男主重新团结拯救大家。
但现在想想这种复杂的状态,可能和当地的现实是相关联,所以作品表现成这样也称不上差。
比如对男子气概的追求,对传统女性的期望是根深蒂固的,但是又受到外来思想的冲击。
女主对新时代女性的意识也是从欧洲那里带过来的,所以在当地她也会吐槽这里思想太旧了。
一部电影的好坏,是由不得其他人定义的。
当一部电影打动了自己,它的属性已经在心里成型、定义。
亡灵节,大家都带着食物和贡品祭奠过世的亲人,似乎他们还在身边。
也许,他们还能听到此世的喧嚣与弹奏的柔曲。
但愿他们能够听到。
这部电影总让我想起去世的那些亲人,总让我记起已经逝去的美好日子。
如果可以,我愿意为他们再弹奏一曲,哪怕不成曲调,也是我心鸣声。
一个人的逝去,不会为你等候停留,时间到了,生命也就停止了。
亲人的逝去,我从没在他们床边过,除了爷爷。
而那时我太小,连记忆都几乎还没有,我甚至拒绝为他穿孝衣。
我想,爷爷也不会怪我罪我,一个三岁的孩子能够懂得什么呢?
爷爷去世后,从不抽烟的奶奶染上了烟瘾,空洞洞的家让她感到不安,缭绕烟雾与丝丝火星,似乎能够给她一些温暖。
奶奶最后的几年得了老年痴呆症,谁也不认得,一个古老的故事可以在她嘴里不间断地讲上十遍八遍。
每当我有假期,我便陪她坐上一天,她照例认不出我来,只是不停地讲啊讲啊,一直讲到天快黑了,然后说,“哎,该关门了,你走吧。
”于是,就把我赶走,哐当一声把门关上,锁好。
奶奶去世的时候,我在外省的乡下。
父亲嘱咐,“人已经去了,你就不用回来了。
回来也见不着一面,有什么用呢?
”只是我还是忍不住,躲起来哭泣。
以前,我总怪上了年纪的人怎么那么冷血,在亲人去世的时候,似乎并不悲伤。
但我不知道,他们所经历的死亡有太多,已经对死亡有了免疫的能力,那是悲伤慢慢筑起的围墙。
一个大家族里,亲戚那么多,几乎每年都会有老人逝去。
每一个人从小到大,每年身边缠绕着死亡的气息,久而久之,便不会再表露悲伤,死亡已经化为日常。
奶奶的去世,我非常悲伤。
但二奶奶的去世,我却由衷地为她感到欣慰。
二奶奶患有食道癌,由于吃不进东西,每天都受尽煎熬,终于瘦骨嶙峋的时候,与世辞别。
父亲打来电话,我仍旧远在外省,我长吁了一口气,二奶奶终于不用再受苦。
我都不知道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也对死亡表现淡漠了,以至于我姥爷去世的时候,我很平静地劝慰哭泣地母亲,似乎死亡并不是一件悲伤的事,只是一个人生的阶段,该走过就走过了。
我又回到了这部电影,在电影里,死去的母亲、爷爷以及其他祖辈,还有相继死去的父亲和奶奶,带来的都不是悲伤而是欢乐。
也许,只有生者,才会感到不安,才会有所祭奠,才会难以忘怀。
只是有的人埋藏在心底,有的人表露在面上。
这是一部风格定位就和大多数动画不一样的很有新鲜感的作品。
全片浓浓的墨西哥特色和风情,欢乐到停不下来。
开头就被胖胖的像猪又像胖猴子的博物馆老头吸引,穿着蓝西装,戴着白高帽,两边分的向上翘的白头发特像诙谐的小胡子。
像猪一样巨大的鼻子,圆滚滚的胖身体,这样的角色形象让人看了一下子就有兴趣。
亮点和创意无数,且层层推进,一个比一个高潮。
生命之书旁边那个木箱子,打开就是一个个故事里的人偶。
除了两位男主有着帅气的方脸,挺拔的身材,其余的人设大多是头大且圆,身子胖且滑稽的这一类,表情一个比一个逗比。
三个乐队成员,还戴着牛仔帽。
强盗野狼也个性十足,帽子边缘一圈恶魔鬼脸挂饰,戴着旧铁皮帽,身上全是叮叮铛铛的玩意。
强盗的铆钉手套、金属手指,朋克味十足。
各种毛脸、夸张怪异的大胡子造型,设计细节上做得非常精细别致。
回忆之地,也就是天堂,画风比活着的世界还要亮爆眼球,五彩缤纷,目不暇接,天空上许多像笑脸娃娃热气球,各种充满奇思妙想的建筑,坐在领路人的马车上,领路人疯狂的欢呼坐稳了,超high。
灵魂之穴那段,更是创意到脑洞大开,那个巨大的迷宫转盘,里面的巨石滚球,也无不色彩斑斓、梦幻迷人,感觉有点像祖玛游戏。
爷爷被墙撞得脑袋和身体搬家,仍不失逗比本色,一个劲的说个没完。
只有一个脑袋的他,为了观察闯迷宫,头部被男主老妈一次次抛起,创意很棒。
和野狼团队恶斗,家庭的长辈,个个有能耐,有优雅的会唱歌的,把强盗的帽子都给惊掉了。
爷爷会用白胡子抽打强盗的脸,袖珍的奶奶会像小超人一样在空中飞,家族合力一个接一个往上把男主抛上楼顶与野狼决斗,打斗那段的音乐配得很好,欢快又飞舞。
男主和女主当然是在一起了,情敌也认识到了不需要徽章的保护,也能成为无畏的英雄,重要的是活出自己。
最欢乐的是掌握两个神界的保护神,他们也在一块儿了。
这个亡灵节,爱意满满的。
片尾的二维动画也做得很棒,到处都是创意灵感。
骷髅头都那么动感萌萌的。
是一部会让人爱上生命,对爱情充满幻想憧憬,对自己人生充满热情的动画片。
就连片子里的小猪,都令人觉得好玩难忘。
今年最好的动画片之一,看过以后心情都很愉悦。
我想我最喜欢这部作品的原因除了里面发自内心不加修饰的歌曲之外,便是剧组如何将一个墨西哥的传统节日,通过童话和善良的方式改编成了一部动画电影,能来教会观者爱情、勇气、牺牲、善良、和如何赢得绿茶婊欢心的技能。
Do love really conqueror all?女主Maria徘徊于两个真心男子之间,顾左右而言他,明明从头到尾喜欢的都是Manolo却总给Joaquin留下幻想的余地,直到一人为她死,一人为她瞎。
备胎的故事被融入童话,这真是个残忍的社会。
然后打着白莲花的旗号说嫁给Joaquin是为了小镇,也格外牵强,让人无法对她产生任何同情。
好吧抛开这个我真心不喜欢的女主角来说,两位男主角的风采实在灿烂。
Manolo的free spirit和对爱情的执着,永远保持着的善良和勇敢简直就是男主角的典范。
他没有钱,没有权,他连一头牛都不肯杀死,但是却是最勇敢无私的暖男。
Joaquin其实也非常勇敢,只是他一直以来的成长都有不死勋章的守护,所以这样的勇敢被掩盖,最后被埋没了。
他在失去勋章的一瞬间变得不知所措,终于感到了恐惧,但最终还是找回了人内心最初的勇敢。
两位男士都是非常优秀的,也不知为何都会爱上眼角开到了鬓角的Maria,不过故事,总是要从某个地方开始的嘛。
电影从头到尾都关乎于爱情。
每一个角色都与爱有关,不管是两位神,还是Manolo身边唱歌的小伙伴,Joaquin一起训练的好基友们,不管是在相爱前中后的哪一个阶段,每一个人心中都充满了爱的痕迹。
只可惜,为何我只给三颗星,是因为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对白生硬,剧情老套。
虽然题材是非常新颖有趣并且聪明的改编,可是剧情走向实在让人感到牵强并且稍显赶了,在匆匆交代了世界观之后故事就噼里啪啦展开了,稍微喝了口水就觉得自己错过了整个世界。
除了死后的世界外,人设都不是我的菜,就连应该很有亮点的小角色小猪也只是匆匆带过,错过了一大吉祥物的塑造机会。
总之,电影看下来还是很有意思的,欢笑感动也不少(特别是Manolo唱歌的时候,歌真的太棒了),而且配音都是大咖,所以很悦耳。
只是总觉得这部电影看完便完,我想,在初安有限的脑容量里,这部电影应该很快会淡去吧。
身边大多数朋友都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果然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让我孤单寂寞地点三星吧……
一直以来对于“文化认同”我就抱有一种奇怪的好奇。
因为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像东亚三国一样有着长时间的稳定统一政权,有的国家历史上分分合合,有的国家甚至本身就是移民国家在数百年内迅速崛起,所以对于特定人群如何看待自己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总觉得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以墨西哥为例。
世界杯期间偶然看见一个说32强大巴车口号的帖子,其中说墨西哥国家队的口号上自称“阿兹特克人”,不由得就开始好奇他们对西班牙的看法了。
尽管已经说了西语也信了天主,墨西哥人还是觉得自己在血统或者是文化上还是直接传承自阿兹特克,那么西班牙对他们而言是什么呢?
可怕的侵略者?
兄弟手足?
亦或是如匈奴契丹之于中国一样只是文明长河中的一个匆匆过客?
若是方之日韩之对中国,似乎中国对这两家也没亡国灭种之恨。
假如比之满蒙,则不知道其国内是否也有喜欢揪历史老帐的人了。
总之似乎很难从本文化圈中找到类比,不过正因此这个问题就愈发有趣了。
就这方面而言《生命之书》并不能说是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思考,但至少是透露了一些态度,一些对于过去与未来,文化传承、分离与融合的态度。
故事以老管理员的叹息开始,紧接着参观博物馆小孩对于传统的不敬,而真神化身博物馆管理员向孩子们娓娓述说古老的传说,最终小孩获得对自身文化认同满载而归。
骗小孩的儿童教育片专用桥段,即使在国产片里也是老掉牙的了。
不过老掉牙本说明经典,老人向小孩讲故事这个模式本身就象征着一种文化的传承。
参观博物馆的孩童来自现代,故事的主体发生在殖民时代,而两个古老的神祗来源于印第安文化的时代,整个故事横跨了墨西哥文明中的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时期。
历史穿过时间与空间通过亡灵节这一生生不息的传统而扭结在一起,这便是传承。
像这样一个文化教育类片子,看完之后不查资料是不行的。
大概很多人的吐槽重点会放在故事“老土”上,但如果一个片子故事过于简单,那么多半意味着它本身就有故事之外的其它内涵想要展示给你——不然为什么要有“故事片”这样的分类?
看完片子后稍微查了一下维基上的资料,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内容。
故事中的恶神Xibalba出自玛雅神话,在传统文献《波波尔·乌》中这并不是某个神的名字,而是地府的总称。
而他的对头故事中被称作La Muerte(死亡圣神),却是采用La Catrina的形象,西语版的维基里干脆就直接就把这个角色写成La Catrina。
本来两者在形象上有一定的相似处,都是盛装的女性骷髅,相比于20世纪初才被设计出来的装扮时尚的La Catrina,La Muerte有着更古老的信仰上的传统,宗教意味更浓厚。
不过La Catrina本身也被认为是与La Muerte的崇拜息息相关的,在被创作出来短短一百年间就成为了墨西哥亡灵节的象征人物,直到现在依然如此。
《生命之书》的编剧直接将La Catrina的形象称作La Muerte,想必也是认为La Catrina正是La Muerte崇拜在世俗的代表。
这两位神祗分别管辖的the Land of the Remembered和the Land of the Forgotten似乎没有找到对应出处,而且Xibalba既然本身就是地府,加上与La Muerte文化上不同源,似乎也没有理由又多出另一个地府的理由。
假如这是编剧的自主设定,那么这么设定的意图就很有意思了。
作为新兴偶像的La Muerte统治着the Land of the Remembered,直到现在仍然是亡灵节上受人喜爱的大众偶像;而作为远古神明代表的Xibalba则只存在于文献中,被人们遗忘在the Land of the Forgotten“受苦”,其中寓意颇值得玩味。
不过最后两位神祗还是百年好合了,时代在变人们崇拜的形象也在变,而死亡崇拜的本质从远古至今依然一脉相承,现代与传统并非天生即是矛盾的。
而亡灵节死亡崇拜的背后是什么?
是一种家族观念以及生死观。
当听说强盗要洗劫圣天使镇时,马洛洛和他的家人大叫“所有人都死光了!
没有会记得我们了!
我们会掉落到the Land of the Forgotten去了!
”看到这里我不禁会心一笑,这和《左传》中令尹子文一句“若敖氏之鬼,不其馁尔”完全是一样的思路啊,看来东西方在这方面还挺有共识的。
身体的死亡并非真正的死亡,被人遗忘才意味着永远的消失,所以从古至今那么多的人追求着青史留名永垂不朽。
也许对个人而言有些虚无,但是对文明而言必然如此。
所以呢,为什么要扫墓?
为什么要祭祀?
只为不忘记我们的先人,那先缔造了我们文明和传统的人与自然。
PS 1:顺带一提,为什么要斗牛?
为了让人不要忘记自然的危险与人的坚强——在这一点上我可和动物保护主义者没有共同语言。
PS 2:片子里的三个神的名字分别是基切语、西班牙语、英语,看来墨西哥的文化熔炉所面对的还不光是来自西班牙的殖民文化,还有美国的现代文化2333
这是一部涉及墨西哥神话的动画电影,虽然说整个电影故事并不算多新颖,有主神参与的两个男孩与一个女孩的奇幻爱情故事。
很正能量的一部动画电影,既能宣传墨西哥的传统文化,又能作为娱乐性的电影。
如果作为教育的动画片可以作为典范,涉及你一辈子所遭遇的所有事情。
主要剧情:男主马诺洛出生在斗牛世家,却热爱着音乐,梦想做一个音乐家,但是因为受到家族传统和父亲不停地用血统用爱约束着他,迫不得已只能去斗牛,但是马诺洛无时无刻不带着他挚爱的吉他(象征着梦想和爱情的吉他)。
终于在第一次正式斗牛的时候,马诺洛因为女主玛利亚(爱情)而放弃了去斗牛。
在这个本应该是人生巅峰起步的时候放弃了这次机会,遭到了简直就是全世界人的唾弃,包括他的父亲。
这时候一首Creep简直把人唱的心都碎了。
之后不停地和情敌之间斗智斗勇,再经历了爱人玛利亚的死亡,又一次被全世界的人唾弃。
马诺洛伤心至极又被主神西瓦尔巴欺骗而掉入了死亡后的世界铭记之地,说实话,这里简直就是天堂,马诺洛在这里见到了桑切斯家族的祖祖辈辈,还有自己的母亲(这里的死人妆美爆了,花纹简单却显得很华贵),为了寻找自己的爱人玛利亚,去遗忘之地寻找能拯救自己的主神死亡精灵,巧遇蜡烛匠,又与主神西瓦尔巴打赌,终究赢得了赌约获得了重生。
不仅仅是生命的重生,在这条死亡的路上,他获得了勇气,证明了自己的决心,以及自信,坚持做自己爱做的事才是正确的。
他的灵魂和思想也获得了重生。
可以说他觉醒了,觉醒之乐The Apology Song。
最后当然就是男主和男配华金大杀四方了,打倒了最终BOSS野狼,赢得了美人凯旋而归。
角色刻画:这部电影最赞的在于细节和人物角色刻画,简直赞爆了。
人设如此之多,每个角色都得到了表现的机会,角色刻画的简直算完美。
从开头的紫色长发小男孩,一脸朋克像,希望找到吸血鬼,看到西瓦尔巴的画说简直好漂亮。
这人物形象马上就很立体的刻画了出来。
女主玛利亚,自信开朗活泼,热爱生命,有主见,会音乐,会剑术,会武术,堪称完美女神。
但玛利亚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无脑型花瓶。
在玛利亚坐上火车前是女孩时代,调皮,女汉子,热爱生命,放跑了一大窝的猪。
归来后是少女时代,不断的游走在华金和马诺洛之间,那种暧昧无一不表达着爱情的滋生。
在她被蛇咬而诈死再复活后,跨入了真正的女神时代。
为了全镇人的安全她愿意牺牲自己的爱情嫁给华金,在野狼入侵的时候,她一个人站出来鼓舞着群众拿起武器去反抗去斗争。
男配华金,父母双亡,苦逼青年一枚,因为主神西瓦尔巴小时候送的神奇永世勋章,而充满了自信,成为了保护小镇的英雄。
结果却因为永世勋章的约束,离开勋章他就成了废物。
如何让男配也能获得成长?
在最后与野狼的大战中,因为受到了马诺洛的鼓舞,以及马诺洛自我牺牲精神的感动,主动将勋章扔到了马诺洛身上救了男主,虽然瞎了一只眼睛,但是却抛弃了因勋章带来的伪自信,得到了重生。
男主马诺洛的父亲卡洛斯,偏执的父母,一心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坚持自家的传统,在儿子第一次斗牛的时候虽然对儿子绝望了,但是在马诺洛追求玛利亚的时候却给了坚定的支持,在死亡世界斗牛的时候,他的父亲因为阻止野狼而死亡直接传送到斗牛场上,见证了自己儿子如何打败大牛怪。
这个设定很巧妙,他的父亲刚好在马诺洛觉醒之战那时死亡,既能呼应第一场的斗牛,又能不断的让父亲见证儿子的成长。
如果不巧妙,大可让马诺洛复活之后再和父亲相见。
心理的刻画,大战野猪那一段就是第一个小高潮,三人组放出了猪群,在欢快的音乐和群众惊恐的表情中,气氛很自然的就带了起来。
大战野猪,华金有着永世勋章不会受伤直接正面硬抗野猪的撞击还救了镇长。
而马诺洛在华金之后利用斗牛的技巧巧妙的制服了野猪。
但是结果怎么样?
华金被所有人记住了,镇长甚至要把他重点培养,马诺洛制服了野猪但是却不被人赞赏,镇长都不让他说话,红头巾的妇女还气愤的夺回了头巾。
人们最喜欢看到的是硬碰硬的实力,因为直接好理解。
而对于技巧性的实力,总觉得是投机取巧。
这时候用了这么一场打斗直接刻画了在场所有人的心理,镇长看到了人才,红头巾的妇女的头巾被斗猪很气愤,马诺洛的委屈,华金的得意,玛利亚的小孩脾气。
这时候马诺洛父亲卡洛斯带动了剧情的前进,他看到了自己儿子的能力,他为此骄傲。
马诺洛和华金给主神的面包时的镜头就很明显的决定了两个人的一生,马诺洛母亲去世了,但是因为还有父亲和奶奶的教导,懂礼貌,知道去爱别人,但是注定了会被感情所牵绊,做事犹豫不断,缺乏自信,在之后对于父亲的感情和爱人的感情摇摆不定,第一场斗牛足以表现,爱情鼓舞着他做自己,而父亲却希望他能为家族考虑。
之后的剧情,从玛利亚被蛇咬,大家都误以为她死去的时候可以作为一个转折点。
电影中之后到野狼攻城这一段其实可以作为形象的心理描写。
如果在真实生活中,一个人导致了爱人的死亡,整个世界都唾弃你,他会怎么办?
很显然两条路,第一条,一辈子都在自责中,觉得整个世界都在责怪你,甚至饮酒度日,吸毒,走上不归路。
第二条,短时间颓废,直至有一天意识到爱人是为了救自己而死,自己不仅仅要为自己活下去还要为爱人活下去。
生者都是背负了死者的希望活着的。
要活下去而且还要活得很精彩。
上面这一段虽然是心理描写,但是在结尾的时候却证明了这一点,野狼要自爆,马诺洛的自我牺牲精神从哪来的?
并不是因为他是主角所以不会死。
而是因为他背负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生命,他背负了玛利亚的第一条命,他的家人,以及整个镇子上所有人的生命和希望。
主神西瓦尔巴在找华金要面包的时候,华金的表现是孤傲的,为什么要给你面包,这面包都是我的。
父母双亡的孩子从小就能认识到这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没有无偿的赠与。
但是因为父母双亡,华金内在充斥了一定的自卑,但是要独立生活的坚强以及父亲是英雄的光辉遮盖了这一部分的自卑,西瓦尔巴又赠予了他永世勋章,所以他的伪自信瞬间爆棚。
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勇气和自信来自于勋章,所以他害怕失去勋章,他害怕受伤,在婚礼上因为野狼来了逃跑去拿勋章充分的表现了他离开勋章就变得很胆小。
但是有没有发现,华金的勋章一直放在胸口,如果正常的人话肯定会塞进衣服里面,不露出来,但是有些人的话有好东西就喜欢炫耀,就喜欢嘚瑟。
这个又能刻画华金的一个性格,在马诺洛第一次斗牛时,华金先上场,为什么?
吸睛啊!
在强盗冲进来后,给强盗围殴一遍再出手,吸睛啊!
为什么骑马上房顶?
吸睛啊!
为了胸口都是勋章?
吸睛啊!
直至最后,他明白了自信和勇气是要自己给予的,而不是受外物影响,所以在马诺洛自我牺牲的时候,华金也升华了,他同样充满了自我牺牲的精神,不惜炸残炸伤也要用永世勋章去就马诺洛。
所以这时候华金瞎了一只眼这一段不再显得多余。
既然是动画片,导演大可不需要华金瞎一只眼,只要炸飞就行,反正不会受伤。
男主三人组的成长都是建立在见证了死亡之后的,马诺洛,母亲的死亡以及爱人和自己的死亡。
华金,从小就是在活在死亡的阴影中。
玛利亚,马诺洛的死亡。
生命见证了死亡,死亡鼓舞了生命。
其他的角色都是配合着细节出现的,小猪,蜡烛匠,死亡精灵以及西瓦尔巴的造型和打科插诨的行动都缓和了整部电影的氛围。
4个美女配角衬托了华金的帅气,衬托了玛利亚的美丽。
4个士兵配角专门为华金准备。
马诺洛斗完野猪,红头巾的女士气愤的夺过头巾。
修女团关键时刻的合唱的音效,掉了牙老头对主角出场的旁白解释,神父在野猪冲过来是的表情,还有被玛利亚鼓舞后的发型变化以及最后大战时拿到永世勋章的瞬间春哥附体(说实话这个神父特像王祖蓝)。
在铭记之地的斗牛时观众的表情,西瓦尔巴的表情,大牛怪迟迟无法下蹄的动作,特别是马诺洛父亲死亡的时候,没有给直接的镜头,直接给了一个蜡烛灭掉的镜头。
等等一些细节。
这些细节就像是美食的小调料,让整部电影更加完整,点睛之笔。
桑切斯一家还有镇长都不一一介绍了。
人物如此之多,导演仅靠几个镜头和细节就将每个人物刻画的活灵活现。
画风特立异行,漂亮,上一部觉得画风很好的就是《凯尔经》了,然后是《机械心》,音乐插曲很优美,而且背景音乐配合镜头的切换很自然,特别是野狼进村拆门的那一会儿。
大师之作,赞顺便把Creep和The Apology Song单独剪了出来Creep: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gxNzA2MjMy.htmlThe Apology Song: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gxNjgyNDI0.html
我还是先要赞叹一下米国人用来教育孩子的动画片,其实是老生常谈,但他们总能用不同的故事和花样来给新孩子重新说一遍。
这个故事要交待的道理其实蛮多的,勇气,成长,诚实,也有家人,爱人,朋友,甚至有死亡和人生。
就算成人来看,也可以检讨一下。
很有特色之一是大米国一贯崇尚的个人主义至上的理念,写你自己的故事,遵循自己的理想,这件事从正面来说当然是好事其他滴我就不说了。
另一个有趣的新意是对死亡的诠释,这可比各种纠结的日式死亡崇拜舒服多了。
只要有人记得你,死亡将是另一种美好,美轮美奂的还念之地,死灵之日也不是“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节奏,那是和已逝家人开心团聚,一起趴体的日子。
让孩子们不再恐惧死亡和离去。
作为动画片,制作精良并秉承好莱坞搞笑动画的传统。
一开始这绚丽的色彩有点扛不住。
不过这个这个墨西哥是宇宙中心的这个故事开头略瞎
1.配角各种抽象画风、主角木质纹理,关节都有金属轴扣。
加之讲故事前就打开箱子露出无偶主角,完全可以以此做周边。
2.画风绮丽,起初看上去不适应,但时间长了会感觉别有一番风味,尤其是回忆大陆,真是有墨西哥嘉年华会的感觉。
3.除了野狼这么个脸谱化反派之外,所有带性格的角色全无恶人,情敌之战也没有卑鄙龌龊,连始作俑者Xibalba的最恶之事也只是一个赌约作弊而已。
而且死者能复活,也让这个恶基本上没有影响。
是真真的童话范本。
4.童年友情,成年爱情,坚持,梦想,救赎。
基本上就是床前故事的老套剧情,但看看人家讲故事的方式,以及在相同骨架中能填入不同的筋肉。
还是有人需要反思和学习的。
色彩鲜艳角色丰满,诡谲的画风却处处透着温暖。配乐毁一切。
coco是站在这本电影的肩膀上拍出来的吧,但是这部一般
拉美新体验~
虽然说是墨西哥,风格却蛮西班牙。Radiohead 的<Creep>应该是原声中最大的惊喜,而电影本身的最大惊喜应该是时常让我眼前一亮的、美不胜收的场景设计;很罕见的别具一格的动画风格,那么多复杂的小细节应该会增加不少制作的难度吧?不过,还是觉得人物造型好坏参半,那些个或大或长都粉红的鼻子,丑。
根本看不下去…… 巨幼齿……
这是把观众都当成了片里的五个熊孩子么?
画面充满墨西哥元素,各种色彩塞满眼睛,人物造型也是很朴拙的方木块形。除了浓烈的墨西哥风,其实故事本事不算很出彩,比较传统和中规中矩。只算是普及了些墨西哥文化吧。
还可以 作为我2014的最后一部电影
从主角到反派,所有人都超级浪漫有没有! 从年轻姑娘到男主妈妈到女神每个女性角色都是既温柔又厉害的狠角色有没有!
通俗易懂
美术风格超级赞,甚至怀疑COCO有借鉴这部,讲故事上略弱于COCO
奇葩,Creep都唱起来了。分明年度最烂动画。
有点低幼了
一个温柔走心的男人总是会赢得最后的胜利。情节有点老套,用脚趾头想都知道剧情走向,可是一部动画电影竟然让我吐槽剧情,说明画面音乐等方面实在是没有可圈可点之处了。可能最精彩的,就是最后三秒钟:“请书写你自己的生命之书吧!”
超级喜欢这部电影,同时这部电影也给之后的《寻梦环游记》带来了灵感,但个人更喜欢这部电影的故事、音乐,以及它绚丽的撞色。影片的人物各有风格,女主是一个勇敢又有责任的女孩,她深爱男主,却因为责任要嫁给男二,直到最后她依然以独立的人格选择了男主;男主天生善良,不愿意杀生,对音乐有着天赋,却一直因为家族问题而无法追梦,直到经历了生死,打破了束缚与偏见,赢得了尊重,也赢得了爱情;男二带有利益至上的信念,自认为靠着外挂便是能力强大,但其实外强中干,还十分大男子主义,最后才认清了现实,找回了初心;女神知性又美丽,和蔼又智慧,她的那套服装真的是美死了;男神虽然各种小人姿态,但其实他也只是个不甘心孤独的可怜家伙,在最后也重燃了“爱”。整部电影绚丽多姿,伴随着梦想与爱情,讲述着做自己的重要性,而这也是幸福密码。
拖的版本竟然是港版字幕关也关不掉,看了几分钟就发现这故事超级的老套完全可以知道后面的路线怎么进行,除了那类似的木偶(?)人设之外有一点新鲜完全不觉得有什么可夸的,颜色方面虽然鲜艳但不觉得漂亮,音乐方面用了太多流行曲风格不对,墨西哥的亡灵节有点新鲜但真的故事太一般了
人死之后还可以生活在记忆之地直到在世的亲人将你忘记为止。有趣的设定,拍成动画片有些浪费了。
此片小孩子会觉得无趣,大人会觉得幼稚,并且价值观有点问题,只有画风比较独特还有几首不错的原声。
看样子我的确已经长大到了无法再看下去这种弱智情节的年龄了,美妙的音乐,从懦弱到勇敢的心,而我钟意的那个好强又有点自卑的男孩,原来并不是男主,他的笨拙和坚韧到最后连她的回眸都换不来,还成为了作弊的才换来可怜悲悯的爱情。
3.5 两个男主人设有点太极端 总的来说轻松愉快 就是眼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