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琪峰拍摄这部片子的时候,恐怕没有想到本片的上映期正好遇上“香港人大战内地人”这个尴尬时刻。
不管编导用了多么繁复的“多线环形结构”来讲故事,都无碍其无比写实的风格暗合了当下热闹的话题。
片段一:港人抱怨大陆孕妇赴港生子以及长期鄙夷的大陆媳妇,而任贤齐突然多出来的一个妹妹正是他爸爸找的年轻大陆妹生下的女儿,比他小了二十岁都不止。
片段二:港人抱怨内地富豪把香港房价炒高,而片中受到欧债危机影响,市场陷入不景气,任贤齐的女朋友在交了定金之后反悔,不想买楼,却又不甘心承受毁约金。
最后“内地人”出面接盘,愿意加价买她定下的单位。
片段三:港人中产阶级压力巨大,任贤齐是高级督察,公务员,月入六万港币,即使在香港也算得上是中高收入人群,面对供楼这种事情依旧有很大压力。
这也是在被询问到是否愿意抚养自己同父异母的小妹妹的时候,他对女朋友强调需要多想一想,不是没有人情味,实在是压力大。
片段四:香港经济不景气,连黑社会都感受到了,退位老大以前摆个寿宴是六十桌加上舞龙舞狮,现在摆个六桌还是吃斋。
老大进了警察局,连保释金都要到处去凑,这里借个一万,那里凑个两万。
连小弟都看不下去,辞职不干。
黑帮以往的光鲜亮丽化为如今的挣扎生存。
曾经那个光听名字就让内地人激动不已的香港哪里去了?
黄日华本来是个混黑社会的,现在踏踏实实做废纸板生意,买入一块,卖出两块,实打实的生意,实打实的现金。
一腰包的小额钞票包含的是实实在在做工挣钱的踏实劲。
但是更多的人是去炒基金,炒股票,放贷款。
说来是几十帕的利润,一场欧债危机就让炒基金的小市民把退休仰仗的钱亏了30%,炒股票的命丧街头,放贷款的被属下员工盯上把钱抢走把人杀死。
其实还是太浮躁,挣老实钱被人鄙夷,若是有一两个挣快钱的路子便能轻易引来众多模仿者。
如今的香港,没有人愿意做实业,年轻人想的是如何倒卖iphone到内地去赚快钱,轻轻松松就把钱挣了。
谁还愿意去像黄日华一样收废纸板,即使大家都知道收废纸板一样赚,年轻人还是不愿意做,他们多半会说“好累,还不如睡觉”。
梁文道的文章里面写到,面对大陆过去的优秀“陆生”,香港大学生不是说“我跟你拼了”,而是说“好累,我不跟你争了”。
这是发达社会的顽疾,香港的年轻人看到自己父辈辛辛苦苦工作一辈子,也不过就是换了一套小房子。
读书又怎么样?
去了港大,港科大读好专业出来一个月四,五万,还不是供不起动辄八百一千的房。
那还不如好好打电动,在家待着,反正出去搵工也挣不了多少钱,何必把自己搞得那么累。
片中一个老人抱着个煤气罐想自杀想报复社会,被任贤齐堵在电梯里,他开始历数自己的人生,来到香港几十年,从做纺织,到成衣,到电子,到玩具,最后到做保安。
忙碌了一辈子仍然一无所有住在廉住房,也就是港人说的“屋村”。
这里面反应的有两个现象,一是香港巨大的贫富差距,李嘉诚这样的白手起家的神话越来越不可能重现;教育的功能也逐渐不明显,希望通过好好读书来改变命运的难度越来越大。
二是香港的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能够带来大量就业机会和中等收入的制造业已经转移到大陆和部分东南亚国家,只剩下金融,零售,房地产等收入差距巨大的行业。
辛辛苦苦工作创造的财富到哪里去了?
地产商和香港政府。
中环皇后大道H&M店租金一个月600多万,它需要卖多少件售价几百蚊的衣服才能有利润。
皇后大道上更多的是奢侈品店,做的就是内地官太太富太太,官二代富二代的生意。
抵制内地人,生意怎么做?
零售业再垮掉,香港的年轻人还能做什么?
还愿意做什么?
香港最大的问题是巨大的贫富差距,以及社会阶级的固化(不许联想),你有几间房,几个铺面就能衣食无忧,而工薪阶级的后代想要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的难度越来越大,意愿越来越低。
最后就是富商恒富,中产挣扎,底层难过。
底层失业的年轻人就如同租地耕作的佃农,就算赶走了所有的大陆蝗虫也不能改变他们世世代代受到地主剥削的命运。
因为年轻,他们可以有激情有梦想去行动起来,去change something,但是只怕他们是找错了方向,更可怕的是可能他们根本找不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向。
最后的两个镜头明显是阉割版本,我猜杜琪峰最后一个镜头就是刘青云和何韵诗这两个暴富的人在街头插肩而过。
即使是这样的结局,也只是等同于一声叹息,勤奋工作不能改变的命运被砸在脸上的飞来横财蛮横地改变了,自此刘青云抽上了高级雪茄,何韵诗炒掉自己的老板,各自拥抱自己的新生活。
这才是最真实的港人写照:老老实实工作是没有希望的,只有幻想一夜暴富才有可能离开“屋村”的梦魇。
第二次看完《奪命金》後,觀感相對來說已較完整,所以不妨說幾句。
對於這部電影最大的感受,是導演難能可貴的在今時今日的電影環境中描摹了一個真實的香港,這個“真實”是相對類型電影中的“香港”而言,這種寫實是對一個城市的坦誠和承擔(如非有切膚之痛,拍不出這樣的戲),而這份難能可貴,可以說是《奪命金》之於香港電影,也可以說是《奪命金》之於杜琪峰自己。
觀眾究竟對類型片中描摹的“香港”還有多大的興趣?
不妨以曾志偉年前的《我愛hk開心萬歲》和彭浩翔早兩年的《維多利亞一號》來做例子(因這兩部戲同樣以“香港”這座城市作為切入點,並多少帶有主觀性”城市“母題的基調),前者依舊走的是80年代的合家歡路數,用人情味來做包裝;而後者則以”民生“話題做包裝,拍出一部嗜血電影。
雖然這些電影某種程度上依舊受歡迎(無論是糖衣炮彈的人情味,或是借樓殺人的洩欲,本地居民似乎樂於接受),但不客氣的說,雖這些電影以城市為母題,但和一般的類型片比,簡直是徹頭徹尾的”偽善“。
因為他們並不關心任何與這”城市“休戚相關的變化,亦不關心任何活於期間的人,實際上,電影中所有涉及與這”城市“相關的討論都是道貌岸然的掛羊頭賣狗肉。
事實上,在香港近15年的變化中,真正有電影創作者以”香港電影“的身份,真正看”香港“這座城市的作品確是鳳毛麟角。
而《奪命金》的意義就在於它的這份勇氣與擔當。
電影中的香港混亂擁擠,嘈雜浮躁,維港上空烏雲密布透不過氣。
電影裡對於城市之中人對於金錢的某種瘋狂已經說得再細致不過,我們再看看電影中的一些細節處理,無處不透露著作者對這個”城市“的愛之深責之切。
如果你記得電影中的那一幕,姜皓文扮演的凸眼龍死的那一刻,在人群圍觀的時候,眾多香港男女爭相拿手機在拍照留念,並熱烈的討論,這大概與進來內地的許多新聞毫無二致,而如果你還相信類型片中那些滿口”人情味“的香港人,你也許不願意承認,其實香港人(更嚴重是下一代)的自私冷漠無情簡直已經病入膏肓。
所以說《奪命金》是一套難得的香港電影,按主流電影習慣大可以去從類型角度看待這城市(如早前的《竊聽風雲2》),但那效果和現在這種寫實旁觀的基調相比則是天差地別。
我們接著說說,《奪命金》在導演角度看來對於杜琪峰的一份難得。
每個人都會看出杜琪峰這次的不同,顯然他沒有再用過去的燈光布局(因這戲連夜景也不多),沒有再如過去那般的復雜調度(何韻詩就在一小隔間做戲,如何調度?
),沒有再如過去一般畫面精簡(取而代之的是眾多的群眾演員走來走去,混亂的背景)……我們暫且不說對於杜琪峰這樣業已成功的導演,大可以靠那幾招養老,不用謀求改變。
而我們光看這些改變的時候,是否可以想象到,這樣的改變,對於一個有固定風格的導演來說,究竟是多大的難度和挑戰,究竟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夠做到?
白天的戲多,杜琪峰便不再能夠像過去一樣用燈光來擋掉畫面中殘余的元素(按他自己的話說,燈光是為了”強調看見的,遮掉不想看見的“),而他這次則要學習如何去控制畫面裡越來越多怎麼遮也遮不掉的東西;何韻詩的戲基本在狹窄的隔間中完成,無論是盧海鵬還是蘇杏璇,坐下倆人就對話,這種拍法等於把自己逼到死角,機位怎麼再擺?
人怎麼走位?
沒的走還是杜琪峰?
群眾演員眾多,光銀行裡的群演就多不勝數,如何控制走位(對於強調畫面構圖的杜琪峰而言,這次仍留有很重痕跡)。
所以輕易的說杜琪峰”變了“固然簡單,關鍵是這背後,作為一個導演,究竟做出了多大努力,去一一挑戰自己原先並不熟悉的方式,中間不停的逼自己,一定要不斷克服從未見到的困難。
這就是這部電影之於杜琪峰的難得,一個56歲的成功導演,所表現出來的勇氣,以我看來,值得尊敬。
我們其實也能看出杜琪峰這次在戲劇性上的學習。
還是舉何韻詩在狹小隔間中的戲份為例──沒有走位,空間小,機器運動少,沒有特別的燈光,如何才能引人入勝?
杜琪峰用戲劇性的嘗試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蘇杏璇與何韻詩的對話相當長,就算是簽定合約的錄音部分,也來來去去由頭到尾講了幾次,也許有些觀眾會覺得有些冗長(為何不cut掉重復的對白呢?
)事實是,他不這樣事無巨細紀錄片式的展示這個過程,他不這樣一次次重復這錄音的台詞,你根本就不能夠體會到,這看起來完全真實的一個情境,是多麼的荒誕、扭曲、滑稽、殘酷……而這“寫實”的真正的社會,真正的香港,則遠比這情境可怕得多。
我們同時也看到,杜琪峰刻意用寫實的方法來拍何韻詩任賢齊兩條線,而用荒誕的手法來操作劉青雲那條線,這方法本身已經很冒險(因兩種風格格格不入),但杜琪峰完全用一個主題先行的”荒誕“基調將幾者統一起來,劉青雲一條線索是”明荒誕“,而何韻詩任賢齊則是”暗荒誕“,銀行裡交易的荒誕程度不亞於劉青雲的擠眉弄眼,任賢齊突然有了個五六歲大小的妹妹,則涉及荒唐的上一輩──原來荒謬瘋狂的香港,一早已種下了因。
另外值得一提的幾點,一個是杜琪峰在聲音上的使用,這次強調音樂的反諷,在最荒誕處唱出輕快的和聲,一如洪偉良(飯店伙計)在開壽筵前敲打的優雅樂器聲(叫什麼?
),反諷意味再明顯不過,而背景聲(包括電視,電話,廣播等)則充斥著整部戲,更加詮釋了電影所需要的那種繁雜混亂的氣氛;而另外一點是,在結尾起主題音樂時,杜琪峰竟然用了定格這一法國新浪潮年代的時髦紀實技巧(當然,那定格中的女孩表情確實讓人失笑),如果沒記錯,之前似乎並未見過杜琪峰玩此類技法,確實有點驚訝,不知道是導演本人的意見還是剪輯的決定。
就戲來說,《奪命金》並非那種高潮迭起的電影,也並不像杜琪峰的過去電影一樣有那樣細致的影像氛圍值得細細品味;但值得稱贊的是這部戲本身的視角和主題,杜琪峰做出的勇敢改變,當然,最重要的是,杜琪峰仍舊對得起”香港導演“這頭銜(已有許多人名不副實),他對於這城市,仍舊保有一顆赤子之心,以致於我們沒有理由對他失望,尤其是我們說起熱愛香港電影時,可以負責任的說:還有杜琪峰。
看完《夺命金》就一个感受:人活着真没意思。
尤其是香港这种所谓高度发达的社会里的人。
不管是黑社会老大还是金融大佬,高级公务员还是普通中产阶级,摸爬滚打一辈子的苦命人还是普通市民,都围着一个钱字苟延残喘,甚至把命都丢了。
此片的创新之处在于既非浪漫化的激烈警匪片,也非天水围系列那样的纯粹家长里短,而是走中间路线,多线程戏剧化的故事,但细节都紧贴着香港的现实。
比如杜琪峰的老本行黑社会,那个江河日下,摆寿宴都吃斋,还10桌挤成6桌,黑帮老大一脸吝啬相,100块都已经是牌桌上的大码,被警察抓走还要求爷爷告奶奶凑保释金。
再比如大陆蝗虫对香港的冲击,【剧透】大家都抱怨大陆孕妇来挤医院,任贤齐有了个天上掉下来的差了几十岁大陆妹妹,应该就是拜香港人骗娶大陆妹所赐;大家都抱怨大陆人把房价炒高,任贤齐的房子危在旦夕之时,又有大陆客愿加价50万买走;大家都抱怨大陆人让香港人没了工作,何韵诗工作的银行指着大陆客户赚钱…… 再看所有人都心系股票,都想一本万利,最后炒股大亨死于非命,靠股市放高利贷的遭遇不测,小市民赔了退休金,警察总长吞枪自尽(请看DVD删节部分,有了这部分任贤齐才显得没那么高大全路人),摸爬滚打一辈子的老头子要抱着煤气罐自杀。
只有黄日华还在做实业:买卖废纸,也许他只是在照顾丐帮的生意。
到头来只有两个混的很差的小人物拿到飞来横财擦肩而过,一个吃着雪糕,一个叼着雪茄,也不知下场如何(请自觉忽略大陆版最后一个镜头和结尾字幕)。
除了人为财死,本片的英文名life without principle大致还透出了一点引申义。
片头任贤齐去办案,刚刚发生血案的隔板间内,邻里对失去的生命视而不见,已然破口大吵(其中还有《九品芝麻官》里的骂神胖老鸨);为了钱什么事都可以做,砍人也不在话下,私吞更是信手拈来。
有位同学感慨在香港的多年生活后说,这是一个规则制度非常完善的地方,但是你会看到这里的人的底线之低,凡是法律没禁止的,什么都可以做。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我在2012.2.22,在微薄上看到一个视频,是用上海话评论夺命金这部电影。
整个节目大约33分钟。
我觉得他们算是比较多角度评论了一下夺命金这部戏,还包括杜琪峰、香港电影。
因为我个人对这部戏是比较喜欢的。
我周围也有不喜欢这戏的朋友。
我觉得这个影评聊天,把我感受到的出色和没感受到的出色都讲了出来。
反正我断断续续翻译了3周,这个普通话文字版的影评就出炉了。
上海或江浙的朋友可以直接听这个音频,就不用看以下的翻译了。
在线视频链接: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_AJ73TfMF4Q/?phd=0我基本上是原汁原味的翻译了他们的。
我本人也不算是正宗上海人。
所以还是有欠缺的地方,95%的准确性吧。
希望有喜欢这戏的朋友能看看,不喜欢的也可以瞅瞅,留留言交流都好。
电影山海经之夺命金 时间:2012.2.6主持人:4 cats嘉宾:吴觉人、吴李冰、王强冬4cats:夺命金这个片子刚刚上映,但比较可惜的是它在内地是零宣传。
也没看到媒体广告之类的。
但在圈内的影迷当中,口碑非常非常的好。
他们都在第一时间去看 ,而且强调是要看粤语版。
这部电影呢,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普通话版本,一个是广东话版本,现在我们请吴觉人谈谈他在威尼斯看的广东话版本。
吴觉人:有种讲法是,内地版没删减,只是加了一个很狗血的结尾。
但是根据我记忆当中,其实还是有删减的。
我好确定的一个删减地方是(虽然讲大关系也不是很大,但也是蛮重要的一个桥段)电影里那位一直讲清楚明白的老阿姨,她要买基金。
她要进行一个基金的风险测试。
这个测试是专门去做的,为什么她只有两级不好买四级的基金。
我看版本里,就是她去了一个办公室然后有个男的帮他去做这个测试。
问了她好多问题,她的回答一直是没,或者是从未买过,不晓得。
全部是否定回答和后面的清楚明白完全不一样了。
这两段全部是重复,不停重复她讲的话。
这一段内容是被整个删掉的。
里面肯定没什么不文雅的内容,应该是制片方删掉的。
可能他们觉得这部分太冗长了,所以删掉了这段。
4cats:你讲的这段是广东话版本,就是香港版里面是有的。
但是大陆里面的版本是没有的。
吴觉人:我觉得威尼斯版本应该和港版差不多。
应该没什么区别。
还有就是杜琪峰所有的片子来到大陆都会加上一个结局。
总归所有的人会去自首的。
这个就跟我们以前看小人童话一样的,王子和公主永远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杜琪峰的片子一到大陆,拼死拼活拼出来的这些人,到了最后都拼了命的冲到派出所里面去立墙角。
杜琪峰的片子有一点老尴尬,你不可能在大陆坐在电影院里面出片尾字幕的时候,回味它前面的片子,因为它的结尾总是让你很出戏很出戏的。
吴李冰:威尼斯的观众同上海看的观众反应有什么不同?
吴觉人:威尼斯看的时候很有意思。
刚出片头字幕,刚出银河字幕的时候,后面一帮外国学生就是威尼斯大学的学生就开始“JONNIE TO, JONNIE TO”在那边拍手欢呼。
说明杜琪峰在欧洲的fans还是蛮多的。
整个片子在当时反应相当好。
杜琪峰做这个片子,做的有点极端,前面老琐碎老琐碎的,来铺陈,来立,所以对白特别多。
他前面信息量特别多。
所以有时候会看不懂。
因为字幕问题啊,或者这些那些。
但实际上,这种繁琐很重要的。
4cats:所以你看到的威尼斯版本(就是香港版本)结局就是两个人擦肩而过以后,直接就上音乐了。
而国内大陆版就是加了结局——任贤齐两个人和字幕。
那我们再来谈谈大陆上映的两个版本,就是两个语言版本。
一个是配音版,一个是广东话版本。
两位看过大陆版的人来谈谈这个语言上有什么差异哇?
王强冬:很明显的区别能看出来宋先生是个内地身份。
如果看的是普通话版本,大家都说一样的,你就不会看出来谁来自香港谁来自内地。
广东话版本就能明显看出来宋先生是个内地人,这是一个区别。
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大陆版一个比较搞笑的地方。
任贤齐去到一个煤气的地方,然后好多人围观。
有个人就拿出手机来,说“有个人死了嘛,拍张照片传到网上去。
”这句话出来国语版有的,广东话版没的。
这句普通话出来后头的人穷笑,一记头就笑场了。
吴李冰:我觉得实际上香港的片子其实中国有所谓的一代录像厅影迷,包括我也是在里面。
录像厅影迷最重要的电影实际上就是香港片。
但是香港片我们老早看的都是国语的配音的版本。
而国语的配音版本不是大陆配的,是台湾配的。
这一批观众是很大的一批观众。
这帮观众看香港片实际内心当中潜意识当中其实是很顺应国语的。
这造成一种形势呢,很多观众到电影院去,看西片的时候,可以看原版的。
但是他们看香港片的时候,还是要看国语的。
这个因素造成现在电影院里实际上可以放粤语版。
但他们不高兴放。
夺命金这部电影,一定要看粤语版,什么道理呢?
因为这部电影就是杜琪峰目前写实最强烈的一部电影。
如果你看国语版,这个写实的感觉出不来。
不光是宋先生这个,文化差异上的。
你看国语完全是另外一种感觉。
王强冬:我来补充一点。
因为在都市的环境里面,不像香港人拍古装片或者香港人拍动作片或者魔幻片,他们讲的话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对白。
如果你看台湾人配音或者大陆人配音的版本,这种就明显感觉不对了。
4cats:来谈谈这部片子的整体风格,在处理它的题材上跟杜琪峰以前的片子有什么区别?
杜琪峰在接受采访时也讲这部电影跟他以前的片子相当于风水岭的一部电影。
吴李冰:夺命金呢,银河映像前面我讲一点,现在合拍片是大势所趋,越来越严重。
去年,香港电影,我个人统计一共是40多部。
在这40多部电影里面,夺命金是唯一一部同黑帮搭界的。
香港电影现在合拍片一个是黑帮片没了,一个是赌片没了。
这个是很明显的。
银河映像老早是两个系统。
一个系统是刘德华、郑秀文这种孤男寡女啊,包括龙凤斗啊这种office浪漫爱情。
还有一共系统就是从“一个字头诞生”开始的黑帮片。
杜琪峰银河映像里面很重要的风格是什么风格呢?
拿香港当成一个舞台来表现。
这种黑帮的东西,借用香港的地理位置啊,香港的各种各种的东西来表现各种各样的角色。
非常非常风格化。
大家都知道,银河映像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摆pose!
所有银河映像片子里面都有摆pose。
夺命金里面其实有一点。
就是坤哥生日宴会,有一点摆pose的东西。
但是呢,在银河映像黑帮片里面绝对是最少的一部。
比如讲,银河映像里面枪战戏,这个电影里面完全没了。
杜琪峰明确讲了:枪战戏绝对不好拍。
还有一个夜景戏,银河映像最喜欢拍。
像ptu全部是夜景戏。
黑社会很黑的一种。
还有银河映像御用的演员林雪没了。
这个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吴觉人:电影里面不是有个电话,买基金买到天津去了吗?
我在天津。
会不会林雪跑到天津去了(笑)4cats:林雪不是天津人嘛。
(笑)吴李冰:林雪没有了。
林家栋也没了。
但林家栋本来就不是御用的。
但林雪哪怕是单身男女里面也有的。
这部就不晓得什么原因。
杜琪峰以前很喜欢拍那些慢镜头。
很慢的镜头,这次也没了。
高度高度的写实化。
4cats:大卫鲍威尔(老外个名不知道翻的对不对)讲到的网点叙事,要不你讲讲。
王强冬:网点叙事其实就是一开始重复重复,不断的重复。
就像生活每天不断的重复,就跟过日子一样的。
但是突然之间,生活突变了。
生活跟从前不一样了。
那么怎么让你感觉到生活不一样呢?
通过各种各样的网点叙事,铺垫各种各样的纵深向。
当这些纵深向粘合在一起的时候,突然之间不一样了。
他们牵涉到一起,买了只股票或者怎样,一记头就跌进去了,跌到号称这个漩涡里面去了。
那么他们怎么组合?
就是通过几个很明显的分结构的“无关”(这个词听的不是很明白)镜头。
这个“无关”镜头同那个bong bong bong曲是同时出现的,是个分结构。
这个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我是在这样理解的。
这个镜头是个横仰镜头,是从画面的左边摇到画面的右边。
而且这个镜头是个空镜头,没人的镜头,一个纵深的镜头。
当中是维多利亚河。
用最普通的比喻,时间是河流,历史是河流。
当中是条河浜,这个河浜的彼岸是林密的建筑物商埠,就像上海的金茂一样的。
河的对岸,前景的地方,是建筑工地,有轿车啊什么的。
这个地方是没人的。
就好像在讲香港始终是一个在建的香港。
或者由于历史原因,某种称得上有些在建,有些在重建的一个都市。
这个镜头就是这个样子。
4cats:包括你讲的河流实际上和音乐同这首bongbongbong的歌都很配的王强冬:为什么讲这个镜头很牛x呢?
因为这个镜头最后同十字路口联系、对应了。
这个是横摇纵深的镜头。
最后的十字路口也是个纵深的镜头。
而且很多人,很多人在这个十字路口上走。
人和人之间在纵深向的,整个芸芸众生里交汇。
但实际上是个“空”(这个词也没听太清楚)镜头。
感觉杜琪峰独坐红尘在窥探这个世界的感觉。
吴李冰:这个镜头实际上是很多拍香港比较标志性的,符号性的镜头。
要讲香港这件事的时候,经常会有这个镜头。
(4cats:特别是维港)比方说舒淇老有名的一个电影,没有太阳的日子里面最后也是这样的一个镜头。
王强冬:他很多次出现的重复的镜头是黑云压沉,香港的大远景。
感觉香港是一个没有阳光的城市。
在黑云风雨飘摇,怎样怎样。
是不见光的。
包括电影的最后结尾也是这样——深夜。
4cats:电影结尾人来人往, 相当于一个人流大潮/金融大潮,人被淹没。
最后每个人就是一个泡沫。
最后你也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是怎样的。
每个人都很被动的。
在这个时代的背景下,你实际是不可控的。
王强冬:以前杜琪峰就是那种场面调度很牛x。
一些人走过来,镜头动,人不动。
人动,镜头不动。
很牛x的那种。
这趟呢,镜头不动,人也不动。
人静止在那边,镜头也静止在那边。
但可以看到人在那边想事情。
可能在想这件事以后他怎样去做。
或者怎样去选择。
杜琪峰很喜欢黑泽明的,是个黑泽明的粉丝。
这个电影让我想起黑泽明拍过一部电影“天堂与地狱”。
里面也是反复的人与人之间交错,交错的十字路口。
但交错的刹那,人是停在那边想应该往哪边走。
杜琪峰延续了对他的偶像的一种更深刻的挖掘。
4cats:这个片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对重复的处理。
比如说最明显的就是清楚明白的一直重复。
有些观众就会觉得有没有必要,要把银行的每个条款都读的这么清楚。
读完一个再重头开始,再重新读。
那么吴觉人你来说说。
吴觉人:这个实际上就是强冬讲的重复的问题。
这部片子是这两年我看到他在结构和节奏上掌控的最好的一部。
我把它比喻成音乐里面的赋格。
他是不同的主题,不同的人是不同的主题。
非常多样性。
他不同主题当中,互相之间有着呼应,有着对列,有着重复。
甚至几个小主题拼成一个大主题,一个大的乐章。
开头三条线是很明显的。
互相不是很有交集的几个人,有警察、银行白领和古惑仔。
这三条线到最后就开始互相呼应,汇成一个大的乐章和高潮。
讲到前面小的地方,这种节奏里面有很多是一种神经质的表现。
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是一种很焦躁的心理,表现上很焦躁的。
比如说青云不停的擦眼睛,还有清楚明白,包括被删掉的“不不不”这种东西。
还有就是刘青云后面念念叨的升升跌跌。
像念经一样的念这种东西。
所有的这些东西形成了一种潜在的节奏,片子里所有的人都在这种很快的小频率里面颤动的节奏当中。
整个大乐章里面,落差很厉害的。
因为是金融危机,落差很大。
互相之间就是在这种大节奏小节奏,大乐章小乐章在之间互相穿插,形成了很丰富的像交响乐一样的这种东西。
王强冬:吴觉人讲到交响乐。
我就想讲电影的第一个镜头。
我印象很深的。
这个镜头是机位是很低很低的,一个低机位镜头。
是一种暖光黄颜色的光和冷光蓝颜色的光,包括当中阴影。
然后一点点慢慢的升上去。
第一个镜头结束以后第二个镜头是一个很高很飘的镜头。
叫任贤齐过来看房子,很高的镜头慢慢就飘上去,这就像个乐章一样,逐渐逐渐起来了。
讲的其实是社会最底层会碰到金融危机的事情,而高层也会碰到。
整个很丰富的,很立体的一个故事。
吴觉人:它的开头就很有劲的。
开头没揭示这个犯罪现场同这个金融危机有什么搭界的。
到了最后才告诉你它们实际还是搭界的。
整部电影告诉你整个香港所有的人,没有一个人能逃脱这个金融危机的影响。
因为我们看就两个人互砍,所有的人都觉得这个是个犯罪现场,没什么关联的。
但是到最后。。
4cats:杜琪峰自己也讲这些人的命运(即使这两个人看上去最后像赢家),但实际上他们的命运还是不可控还是被时代所决定了。
吴觉人:这几年金融片突然之间又起来了,因为这次的金融危机很严重,影响也很大。
这段时间的金融片实际上就是两种:一种是纯粹的金融题材的,纪录片也有很多。
比如监守自盗啊。
还有就是Margin call。
这是去年好莱坞拍的最好的金融片。
还有一个很傻的片就是华尔街2。
还有窃听风云2。
金融片实际上很多。
因为金融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灾难性的东西。
导致很多人通过心理层面(拍摄)的末日片。
杜琪峰这部片子比较有意思的,是他拿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了,一个心理层面的东西。
王强冬:我是这样理解他的末日片:他的末日片就是离奇。
生活突然一下子就没有收入了。
对有些人来说就是致命的打击。
突然金融危机来了,什么也没有了。
比如煤气的老头,突然什么都没有了。
这可能就是他的末日片。
吴觉人:末日就是有这样的一种感觉。
本来整个世界运行的很好的,金融秩序很好的,世界也很好的。
市场也是运作有序的,可能有人赢、有人输,但都是正常的。
但是突然间所有人发觉好像美好的时光有种终结的。
这部片子也是。
所有人,好像这个清楚有数的阿姨,我要赚钱。
所有人都要赚钱。
但是都有结束的时候。
杜琪峰这部片子一方面是高层的,大国会议啊,希腊金融危机啊,这些影响了香港的金融。
一方面就是所有人面对这个危机感。
两方面结合的很好的。
吴李冰:但是以前的金融片,像xxx(外国名,没听清)里面的人都是懂金融的,所有人都是金融里面的。
里面都有个主题,像greed are good,贪婪是好的。
4cats:像你们讲的,那些都是小圈子里面的。
都是专业人士或者是圈子里面的人反映金融危机。
但杜琪峰的片子就是芸芸众生像,每个人都触及到的。
吴觉人:杜琪峰这个片子并没讲到像华尔街、margin call里面的人。
所有东西都是从电视机、广播里面莫名其妙就传进来了。
4cats:它就相当于金融危机里面的幕后推手。
看不见的手。
但是每个人生活中的命运都跟它息息相关。
总是被这个看不见的手一直推着跑。
王强冬:margin call这个故事其实是发生在金融整个楼里面的最高层。
讲了为什么会发生金融危机这个事情。
而夺命金发生在整个楼的最低位、最底层。
告诉我们发生了金融危机之后,最底层的人是怎么面对的。
是一个因果联系的关系。
吴觉人:杜琪峰这个片子呢,他有个想法就是,你们怎么样,怎么想都是没有用的。
其实都是被高层控制的。
有赢有输其实不是你们自己决定的命运。
窃听风云里面的老头子说我的命运我做主。
但在这里就不是的。
没有一个人是自己做主的。
吴李冰:我刚才想到一个问题。
这部电影里面三个主角,到了最后实际上都是三个赢家。
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字叫LIFE WITHOUT PRINCIPLE.无原则的人生。
这三个人其实都有个共同的特点。
什么特点呢?
他们都遵守自己的职业伦理。
刘青云黑帮的,忠心义胆,反复强调这些话。
任贤齐呢,一讲到买楼这件事。
他就戆头戆脑的,就犹豫了。
但他执行公务的时候,就非常的果断。
何韵诗,她为了职业上的要求被迫。
吴觉人:何韵诗是个道德很强的人。
她的同事一直忽悠人不断买进买进。
但是何韵诗不是很敢欺骗别人去买。
4cats:但另外一方面,为了生活,她又在煎熬,其实是生存在矛盾当中。
吴李冰:杜琪峰是认同这种在职业伦理的。
就像许冠杰一首歌里面讲命里有时终须有。
吴觉人:杜琪峰这点还是跟以前的片子一样的,他认同的还是一个情义。
这些人都是有情有义。
王强冬:他同情的都是有情义的人,冷冰冰的人他不同情的。
吴李冰:杜琪峰用演员有个特点,大家都知道的。
他喜欢用tvb的演员。
看到你这个面孔,就知道你这个人是什么腔调的。
这部电影里面杜琪峰用演员,把这种风格发挥到最佳状态了。
因为这部电影人间万象,世态炎凉。
每个人都代表了一种东西。
Tvb演员是最明显了。
比方说:清楚明白,钟原,包括被敲死的那个,凸眼龙。
香港电影界呢,其实把电影演员和电视剧演员分的很清楚的。
正宗的香港电影界呢,他们不喜欢用这种电视剧演员。
但是杜琪峰是反其道而行之。
这点效果很好的。
吴觉人:讲到现实主义这条原则。
这部可以肯定是杜琪峰最现实主义的片子。
但他的现实主义是同这些人物搭界的。
这些人物是很典型的人物。
你一看这个人就晓得他们属于什么阶层。
古惑仔就是古惑仔。
但属于哪类的古惑仔,你也知道的,是有情有义的、混的还是打架的。
要么是白领、警察。
从这点来看,他同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是有点不一样的。
新现实主义讲的是灰色。
他们讲的是模棱两可的东西。
而杜琪峰更加接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他实际上是在盘点所有的事情。
(指定现实主义)王强冬:讲到盘点,我觉得还是有两条线。
一条线是老黑社会是讲义气的。
像刘青云这种老黑社会。
一种就是新黑社会,就是凸眼龙这种,赚钱的形式已经变了。
中间有两个不做了。
其实这段是世态炎凉。
老的没花头了,不跟老的混下去了。
还有一种就是新型黑社会,宋先生这种。
其实黑社会的变迁的一条线在这里。
还有一条线,我觉得他野心蛮大的。
像香港近代史人物的变迁一样。
自杀的老头,看的出他很早就到香港来打拼了。
从做塑料纸、做成衣什么的。
大家都知道,李嘉诚就是从做塑料起来的。
还有就是出来打劫钟原的一个小姑娘。
她买包包、买化妆品、买什么什么不要钱。
她不是用自己努力去打拼,而是靠走捷径,靠抢劫去打拼。
而且这个女演员是贾晓晨。
她是山东人。
她是03年到香港去发展的。
她讲的香港话,绝对是带有口音的,不是正宗的香港话。
不像前面的老头,混了那么多年讲的香港话。
这种只有正宗到底的香港人看的出。
还有就是宋先生已经很明显开始讲国语了。
他实际上是香港近代人物的变迁,通过这些人背后讲的话,浓缩在了里面。
我觉得这个是他野心很大的地方。
吴觉人:讲到你刚才提到的小姑娘,这是个很有劲的事。
金融是什么?
金融你不用很懂的。
钞票就能生钞票的。
这个小姑娘是这种金融体制的反衬。
那个老头子辛苦打拼一辈子。
实际上也没赚到多少钱。
这个小姑娘就觉得,我也不用努力,就为了赚快钱。
金融就是有这这种你不用很懂,但是可以赚到钱在里面。
所以这个就很奇怪的。
讲到黑社会,它在香港电影史里面是很有劲的变迁。
最主要的变迁就是以前古惑仔。
古惑仔第三集万梓良开始做老大,郑浩南开始穿西装来了。
从那时开始,黑社会再不不像以前打打杀杀。
要开始在做正规的东西。
王强冬:他们开始不做黑道生意了,我要开始做白道了。
就在维多利亚港的船上。
这是很有符号的东西。
吴觉人:这就标志香港电影里面以前郑伊健这样的黑帮再也没有了。
导致前两年陈小春和郑伊健重新拍的飞砂风中转,没办法再重复了,只好走到搞笑和结构这条路。
窃听风云里面的地主会,将老实话就是这种黑社会形式发展过来的。
现在不是说你以前混过就是黑社会了。
而是你有了钞票你好变成黑社会。
夺命金里面的刘青云还是属于以前老式的黑社会。
最典型就是凸眼龙跟他讲过去的交情的东西,都成为历史了。
4cats:以前讲的是兄弟义气。
吴觉人:过去是讲打拼。
靠自己,靠人去搏的。
要人自己去劳动的。
砍人也是劳动,要自己去做的。
现在纯粹就是金融上的。
王强冬:这个片子最牛x的地方就是它真的就像历史的镜像一样的。
4cats:像宋先生这个人,就是尹子维演的这个大陆人。
也是很特别的身份。
吴李冰:实际上我觉得这个人就是香港电影当中,中国内地的中国人的形象的转变。
像以前最早的大圈仔,省港旗兵里面的那种没文化没知识的很傻的人。
到了香港来做那种流氓啊。
慢慢的慢慢的变化。
到杜琪峰黑社会里面有些权利的形象。
到了这部片子更明显了。
讲国语的,很嚣张的。
但给你的印象是只手遮天。
王强冬;有一个细节就是宋先生还未出现的时候,马路外面停了一部车子叫兰博基尼。
这种车子在香港就是大陆人开的,是那种很牛x很牛x的人。
吴李冰:这和中国崛起后的形象是非常吻合的。
这部电影刘青云给我什么感觉呢?
就像以前天若有情里面吴孟达的那种表演方式。
比较颠的表演方式。
人总是跑来跑去。
我觉得这种表演方式是近年来香港电影里面比较少的一种表演方式。
王强冬:这部电影里面其他角色比较正的,就像平常生活中的人那样的。
但是刘青云这个人物比较漫画一样的。
比较卡通漫画、比较滑稽,很荒诞的。
通过他的遭遇更加强化这个片子的荒诞性。
就好像电影编剧黄建辉讲的我拍的这个片子的主题就是现实的卡夫卡世界。
换句话这个可能就是现实的刘青云世界(刘青云这个角色的世界),是很荒诞的。
4cats:包括刘青云出场,他的打扮也是很特别的。
跟其他黑社会的打扮不一样,穿着个花裤子啊。
背着个包啊,跑来跑去。
吴觉人:我觉得这部戏刘青云是个例外。
他同所有其他人都不一样。
其他人,包括银行女、任贤齐夫妻之间都很冷的。
不是夫妻,也是couple之间都很冷的。
银行女心里面很纠结的。
实际上都是这种冷漠啊,纠结啊,折磨。
但是刘青云是好热心热肠的一个人。
他是里面唯一一个打破冷漠的一个人。
他是电影里很特别的一个人。
他是这个这个片子里面唯一一个好称得上英雄的一个人。
王强冬:所以这是个冷暖交汇的世界,但是很多东西你自己是不觉得的。
吴李冰:我觉得何韵诗这部戏演的蛮好的。
她不像刘青云、任贤齐很夸张,很多场景变换。
她只是在一个小办公室,只能通过自己的脸部表情啊眼神啊来反映自己内心的变化。
我觉得这个真的演的蛮好的。
何韵诗应该是能拿到奖的。
吴觉人:杜琪峰把她拍的也很好的。
杜琪峰在这个小格里面,把何韵诗的所有目光都拍出来了。
她看什么东西,这些直接就把她内心的给捅破。
吴李冰:这是杜琪峰以前的电影里面女性角色没有这么(xx)。
吴觉人:前面漏讲了,有些人对这部片子的负面评价就是前面太冗长太闷。
我觉得可以讨论讨论。
为什么前面会有这样的一种效果。
但我觉得这个效果蛮重要的。
因为杜琪峰在前面放了很多很多跟这个情节不搭界的东西。
他以前的片子没有的。
主线故事放那么多外面的东西。
比如换零钱,要加收10%的手续费。
他其实把银行也放到了这个主角里面。
这段主要是讲银行整个系统。
他把里面各种荒谬的地方都点出来。
王强冬:银行是老百姓跟金融搭界的一个中转站一样的。
吴李冰:其实“没有没有”删掉是很戆的。
吴觉人:这段为什么重要,一方面是跟后面清楚明白对立,另外一方面银行所有问的问题就是银行推卸责任的。
它确保我是没问题的。
我肯定可以赚钱的。
输了钱是归你的问题。
这样的一个过程。
还有很多其他细节。
4cats:还比如说有人到银行去,一个笑嘻嘻的人一记头跑上来就问我有什么好帮你的吗?
你一看就知道这是很虚假的环境。
杜琪峰自己在接受采访时,他也讲到他就是要营造银行很恐怖的氛围。
吃人的银行环境。
吴觉人:最后它点的很清楚,最后所有的荒谬性都是它弄出来的。
卡夫卡世界、变形的世界。
吴李冰:实际上都是有道理的。
不是冗长的。
吴觉人:是有道理的。
所以我一直觉得前面一点也不冗长。
它的重复,正是由于它的单调展示了它的荒谬性。
4cats:最后我们聊聊,它的英文名叫LIFE WITHOUT PRINCIPLE.那我们每个人聊聊对PRINCIPLE的理解。
吴李冰:我前面讲过刘青云、任贤齐、何韵诗他们的principle就是他们的职业伦理里。
遵守这个职业伦理命运会给你好报的。
我觉得这个是杜琪峰最重要的一个看法。
在这部电影里面带出来的。
吴觉人:我对这个英文片名的理解重点是在这个WITHOUT上面。
这个principle是在你生命的外头的,生活外面的。
升啊跌跟你根本是不搭界的。
五国开会、希腊金融危机,都是这些很大的事件。
但是它们却会影响到你,所以这种规则的东西你根本无法去掌控的。
4cats:它讲到真正的游戏规则是幕后的真正的大老板来订的。
小人物你以为你遵循了这个规则就能收获些什么,但实际上不是的。
有可能一念之间,这个规则变了,你所有的东西就没有了。
吴觉人:这里面的主角生活进程的都是遵循了自己的一个principle。
但是最后没有用。
王强冬:就像吴觉人讲的这个principle是很无力的,是without的。
但我觉得杜琪峰还是肯定了你们自己内心的那种价值。
内心有价值观的人,还是给他好结局的。
虽然还是通过这种不正当的方法。
刘青云不开户给人家一百万,最后还是炒赢了。
其实上还是不符合规矩。
但他内心还是为了朋友。
吴觉人:他的规矩就是人内心的规矩。
是自己个人体现的规矩。
而不是社会官僚体制里面的个规矩。
最后一分钟就是几个人吹捧这部电影了。
就不翻了。
《夺命金》借三个背景各异的角色:银行职员Teresa(何韵诗饰)、黑帮中人三脚豹(刘青云饰)及警队督察张正方(任贤齐饰),因一宗离奇劫桉而串连起来。
到底处身泡沫时代,冲击不绝,人在金钱与原则之间应如何自处?
一场股灾,一袋现金,引发这时代的终极矛盾。
Teresa被逼由银行柜位员转为投资顾问,其大客锺原(卢海鹏饰)刚巧欲提取千万现金,令Teresa心生贪念。
另一边厢,身为黑帮中人的三脚豹,对股票一无所知,刚开 始苦心鑽研即遇股灾,经营黑市期指的凸眼龙(姜皓文饰)亦输掉巨款,二人决定向锺原假意借款,实则抢劫。
而负责此桉的正直警队督察张正方(任贤齐饰),亦因面对着生活巨变,令一向坚守原则的他也开始动摇,一笔巨款,被身份各异的人虎视眈眈,上演一幕又一幕金钱与道德挣扎的人性阴暗面,到底最后各人能否抵抗贪念,坚守道德底线?
a. 任贤齐线:处理老翁砍伤事件➡️陪胡杏儿看房b.何韵诗线:业绩不好➡️招揽客户(高利贷钟原,谨慎郑小娟,胡杏儿贷款买房)➡️钟原提钱(500万与凸眼龙通话/500万留何韵诗处)➡️钟原被袭c.刘青云线:办坤哥寿宴➡️给拜山华筹钱担保➡️找凸眼龙➡️入股研究股票涨跌➡️凸眼龙出事d.重叠线:凸眼龙找钟原➡️刘青云趁机抢走500万(钟原与口罩男对打致死)➡️胡杏儿找何韵诗➡️凸眼龙被宋先生刺伤➡️任贤齐调查何韵诗,受困于电梯➡️刘青云买即日期指(赚)➡️遇任贤齐胡杏儿说说最后拿到钱的两个人:a.刘青云:没有被发现出现在命案现场➡️利用500万以及自己预估稳赚➡️没有上前查看凸眼龙b.何韵诗:没有填入帐单拿走500万➡️辞职c.重叠线:刘青云何韵诗相遇十字路口三个受股票涨跌影响的人:a.刘青云:翻赚b.胡杏儿:差点买不到房c.郑小娟:保守派损失至少30万
三条相互交织的线,构成了这样一个写实的故事,底层的小人物,在社会中为了生存拼命挣扎,利益泯灭了亲情和人性,利益让人犹豫和踯躅,利益让人疯狂甚至失去性命,可是却总有那么些人,可以抛开利益,去守护情与义,为了兄弟两肋插刀,这样的人不是没有,只是在现在生活中已真的不多了,电影中的三脚豹(刘青云 饰)就是一个这样的人物,刘青云可以说是把这个角色演得活灵活现,让人看到了所谓的纯正兄弟情义,不过这样的情义在现实中似乎还是太少太少了。
序篇部分,提到某廉价出租屋中,一个老头打了另一个老头,然后张警官前去处理,结果又接到别的报案,故事有三条线,一条是张警官,他接到了一个案子,一个老头儿被人杀死在停车场的车中,张警官很快赶到现场进行调查,老头身边有一个伤者,很明显是袭击老头,被老头反伤的人 ,可是老头从银行取出的一千万却不见了,画面一转,故事讲到张警官用妻子的邀请去看一处房子,因为不想着只是住宿舍,所以妻子在不断地看房,然后考虑,张警官也想买房,而且这个房子确实也不错,不过考虑钱的问题,张警官还是说再等等,卖房的人跟张警官的妻子关系不错,她表示这房子很抢手,妻子也在心中决定不再等下去了。
那么把故事切到另一条线,陈银行职员,因为工作业绩不达标的问题,在公司的会议上,受到上司的指责,陈银行职员表示一定会完成指标 ,然后就开始加班打电话,可是宣传工作做的不好,那也没人会买你推销的基金啊,陈银行职员打了一通又一通的电话,不过对面要么就是表示有事,要么就是表示根本没兴趣,反正没人买她推荐的基金,要说这有些有生财之路的人吧,自然都懂得基金炒作的技巧,也不会要银行帮忙的,一直来找陈银行职员办理资金存款和取出业务的钟老头就是,这个老头儿,自己很熟悉基金操纵的模式,所以只来银行办理基础的资金存款和取出业务,而且还总是借机调戏陈银行职员,这一天,老头儿又来了,陈银行职员本来想让老头买基金的,老头却反过来用自己熟练的对基金的掌握技巧,让陈银行职员哑口无言。
眼看任务完不成,就在这个时候,一直在陈银行职员这里办理存取款业务的娟姐来找陈银行职员,娟姐向陈银行职员诉苦,表示她就那点钱,又没什么别的收入,仅靠利息的话根本不够啊,现在物价长得可比利息增的快多了,把钱存在银行就是贬值,陈银行职员表示,可以玩股票啊,娟姐表示风险太大,纯银行职员说那可以投资基金,然后就向娟姐推荐了自己现在需要向顾客抛售的“金砖四国基金”,要说这个银行职员也是不厚道,向一位手上只有那么一点点可怜钱的、对基金什么都不懂的中年女性,推荐有风险的基金,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业绩,或许在利益面前,每个人都是恶毒的 。
虽然娟姐对于投资基金一窍不通,甚至还有很多问题,可是在以陈银行职员的花言巧语下,两个人进行了录音记录,陈银行职员跟娟姐说什么,娟姐都说“清楚明白”,反过来思考,一个对基金什么都不懂的中年妇女,为什么要去投资基金呢,不还是被生活和物价所迫吗,小人物为了利益疯狂,赢家想赢得更多,输者想把输掉的赢回来,结果就是更多底层人民的资金被投到基金或者股票中,然后血本无归,到头来还是上面的资本家得利益,即使娟姐对手续费或者风险等这些问题都不明白或者一窍不通,但是在陈银行职员的花言巧语下,她仍然办理了“金砖四国”基金。
再切换一次视角,黑帮小混混三脚豹,在帮老大举办寿宴,来的人不少,每个人给了份子钱,回头三脚豹把这些份子钱都收好了,然后到餐厅对面的另一家餐厅去给等在那儿的老大 ,老大感慨,现在是一年不如一年,以前都办六十几桌的,现在就只有十几桌了,三脚豹还跟老大说,今年来点不一样的,我们吃斋,或许也是没钱再办那么盛大了,老大把份子钱都抽了出来,本来想给三脚豹一份,但是三脚豹执意不收,来者给的红包中的钱也是有多有少 ,有人甚至就给了100,老大让妻子把红包中那些金条什么的融了,还是把办寿宴的钱给了三脚豹,然后三脚豹带着老大去了寿宴现场,在宴会开始之前还出了个问题,饭店的老板因为他的桌子数量不够,确要他付十桌的钱,三脚豹差点跟经理吵了起来,最后是另一个好兄弟拜山华,出面跟经理交涉,最终解决了问题,还把钱付了,在宴会要开始的时候,张警官带着人过来了,张警官表示,拜山华在之前有过犯罪行为,要带他回去,次日,三脚豹带着拜山华的两个小弟,开着车,去找之前道上的兄弟筹钱 。
三脚豹先是去了拜山华伯伯开的餐厅,伯伯在隔壁躲了一天不见三脚豹,最后晚上还是没忍住出来了,甩了1万块,让三脚豹永远不要再来,第二日,三脚豹又带着拜山华的两个小弟,去了一个在收废纸的道上兄弟那,本来兄弟一分钱不打算给,不过看到三脚豹这么讲义气,帮他弄吊了一捆纸箱,还帮他弄上去,还是在情义之下,帮三脚豹凑了要保释拜山华的剩下两万块,但是拜山华的一个小弟已经因为生气而离开,结果拜山华刚被保释出来,又被另一个警察署因为犯事的罪名给逮走了,这一下剩的那个小弟也不干了,把车踢给了三脚豹,然后离开,这一下,三脚豹去找当时最好的朋友四眼龙,四眼龙开了个公司,做的挺大的,看三脚豹来了,问清来意,二话不说打电话让人去保释拜山华,然后还给三脚豹看了自己做的生意,原来四眼龙是在涉及股票市场,雇了些人帮自己操盘,还爽快地给了三脚豹两万元,让他随便玩。
结果到晚上股市大跌,四眼龙连夜跑回公司,甚至想要修改幕后庄家的电脑数据,结果进不去了,这下,四眼龙知道自己完蛋了,他得罪了宋先生,如果不想嗝屁掉,就只能想办法筹钱了,而张警官那边,他父亲在外面跟大陆女生的私生女,也已经出现,张警官的妻子是铁了心的要买房子,她找到了陈银行职员,甚至表示可以抵押股票,张警官这边,还要面对一个抱着煤气罐想要自杀的老头,钟老头也不会想到,因为太信任陈银行职员,没看着对方把钱入账,有了让对方吞自己钱的机会,而且,他还没想到的是,会有两伙人,在银行停车场预谋要打劫他,其中一伙,是他公司的一个女职员和其男朋友,而另一伙,是三脚豹和四眼龙。
(未完待续)
*报告广大影迷,我要举手发言,本片的结尾肯定被光锭棕桔河蟹了,证据如下:-本片广告词是:人生赌局,用命扑火;本片的英语名Life Without Principle 直译过来是:没有原则的生活,可结果拿着500万未入账款辞职回家的小银行职员、不开户赌对期货拿到三千万意外之财黑社会小头目居然都主动伏法了,你信吗,反正我是”信”了。
所以,我相信看到本片结尾银幕上打出那个文字结局,大多数观众都会觉得结局太突兀了!
怎么是这个结局?
无法自圆其说的光锭棕桔,生活中有点黑色幽默不好吗?-以老杜在以往"暗战""枪火"“放逐”的习惯,结局明显不是丫的个性。
2012年刚开始,后续电影百花待放,凭什么给老杜的这部新作戴个帽子是“2012最写实香港众生版“*因为一:三个主角和众多配角真实可信-如果你是一个长在新文明世界下,生活落寞,把义字当头为朋友两肋插刀当作生命原则的黑社会小头目的话,你去看看刘青云演的阿豹吧!
-如果你是身为公务员,待遇尚可能够得着银行按揭贷款,工作幸苦,可还是买不起房,家里老小都要照顾,多年女友整天要买房子的,你去看下任贤齐的张警官吧!
-如果你是个银行客户经理为生活打拼,生性善良不愿用骗来提高业绩,眼见就要被辞,却静悄悄有笔无人知的巨款放在你的柜子了,你去看下何韵诗演的小职员吧!
-如果你人到中年,精于世故和各种理财,开着家小的公司放高利贷,由于希腊危机到处缺钱机会来了,你的客户拿着房契找你借债的,看下原叔吧!
-如果你表面做物流实业微粒运营,实际上自认洞察股市,专为富人私募炒股的,遇到希腊危机几乎破产,只要赌一把估跌期指,盼翻本救命的,去看下龙哥吧!
-年级一大把,有一定养老存款,想多赚点的老大妈,被你深信的银行经理误导买了高风险的股票基金......*因为二、多个细节好出彩:-废品收购老板-傻郭靖黄日华面冷心热,只留了几张生活费,把钱包全给了朋友凑钱去保释的大方。
-小富豪在会所,修理炒股失败还更改记录的凸眼龙时,多次提醒不要被打断话的文明嚣张。
-打劫老板的女小职员面对审讯,镇定自若说发飙就发,对法律条款精通彻底,说的警察哑口无言。
个人小民体会结论-戒赌戒除股才能平安生活-人多地少高楼林立的都市人亚,买房须谨慎,按揭生活鸭梨山大。
很认同并分享一个网友的原话:[对我而言,此片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是香港人的电影,里面有他们的喜怒哀乐,好多个细节貌似随意,但是看着却是莫名触动。
900万元的房子却有着如此狭小的厨 房,繁华的城市中那么多人蜗居在如此拥挤的合租房内,闹哄哄的银行大厅里面交织着平民的生活斗争,银行经理的压力与内心的挣扎,虽然没落却坚持排场的黑帮 人群,认真工作的公务员加入房贷一族。
有人觉得影片一开始的40分钟很平淡无知所云,想来导演只是想通过貌似平淡的镜头描述这个被金钱和欲望绑架了的城 市。
一遍一遍的重复着清楚明白的老阿姨,一次又一次不断录音的银行人员。
我觉得这不是欺诈,却是迷失。
印象最深的是刘青云和他那兄弟对股指升涨的表情,黑 色幽默。
迷失的城市还有什么值得珍惜,我想导演给出的答案应该是亲人家人,是任贤齐和胡杏儿的最后拥抱。
]*本片几个优缺点综评优点-大巧不工、不露痕迹拍的一部超写实真实的看后让人有所思戒股思考人生的片。
缺点:-部分情节的倒序、插叙有点乱,要缕一缕才能看的懂(疑刚才这个高利贷原叔不是死了吗)-特效、动作全没有,情节前松后略,给普通影迷感觉是潭死水,缺乏激情陪歌:李宗盛 凡人歌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 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 你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 道义放两旁,把利字摆中间。
…...
单从片名上,就已经预感和杜琪峰以往的片子有些不一样的地方。
看过之后,果真如此。
但算转型吗?
也说不上,内核还是老杜独特的风格。
开篇任贤齐去处理的案件有些让我摸不着头脑,何韵诗的拉客户投资也有点沉闷,直到后面刘青云出场之后,几条线慢慢交织在一起。
这种打乱时间的叙述节奏在老杜之前的作品里很是少见。
既有层次感,又引人入胜。
就主线剧情来说,银行、股市两条线非常精彩,任贤齐卖楼那条线则笔墨略少,不够深入,略感遗憾。
如果能刻画得更多一些,让三条线齐平,火花会更甚。
再看演员表演,刘青云何韵诗二人性格鲜明,演绎得张力十足,这两条线上的各个配角也非常到位,很好的展现了每个人为金钱忙碌奔波的执着和无奈,把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物形态描述的简单有力。
任贤齐那条线由于不够深入,演员表现也表现平平没有亮点可言。
对于黑帮的没落,影片的表现也非常到位,这对于一个之前以黑帮片闻名的导演来说十分难得。
文/牧云单纯的看《夺命金》的剧情非常简单,甚至感觉故事发生的时间线和人物网显得太过单薄。
然而高技巧的剪辑却让看似成色不足的单片增加了不少看点。
银河映像出品的这部《夺命金》深入演绎了现实感超强的金钱风暴,编剧显然即狠又损,把艺术编的太过现实了,以至于暴露出成片的底色太过灰暗,现实感超强让观影之时都感觉窒息不已。
当然,这对于制片方来说便是一种成功,至少他们所追求的效果达到了,但对于个人观影感受着实觉得太过于把电影艺术制作成布满现实感的胶卷社会。
故事编排线路简单明了,剧本的高手笔之处便是用一条简单的主题思路线串起了几乎毫不相干的各个人物网。
金钱风暴势头之下,各路豪杰平民争相涌入各个钱袋,有投有捞。
都说捞钱靠脑子,但影片却用一种极端的反讽嘲笑了这样一种现实说法,讽刺的同时贯穿了诸多人性解剖。
以刘青云,任贤齐和何韵诗为主的三个人物便是最好的例子,于是我们从片中看到处在金钱风暴的人们手中的各种五花八门的白纸就像一张人民币只剩三角一样着实难以出手,能出手的便是赢家,出不了手的便是输家。
真可谓奇招损更损。
刘青云在片中饰演的豹哥大智若愚,一心只为义气的单细胞男人却着实利用这样一个角色讽刺了现实金钱社会,深刻利用了傻子一样的角色来嘲讽了在金钱风暴里碰壁无数的人们。
同时也没违背正确的人性点,抢钱有错也最终给了说法是户法。
而何韵诗饰演的银行工作人员迫于工作的压力不得已的说服客服走进金钱黑洞,最后获得不义之财在人性规矩下正法。
而任贤齐饰演的高级督察正气凌然但却也无法逃脱出金钱风暴设下的诸多圈套。
影片从不同角度揭露背负现实金钱交易压迫的人们苦闷的命运。
不管是处在生活中任何角度的角色都无法挣脱那张以“谁不想多赚点”为主的网。
而杜琪峰便是用一种新颖的拍摄手法来传达一种极其写实的悲剧感。
较为犀利的对白、夸张的镜头特写、讽刺幽默韵味的剧情过度桥段,这些都极端的说明了制作成片的高水准。
不过就像开篇所说,对于个人也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观影过程可能会被这种极端化的拉近现实感影响心理。
成片虽然在剧情中插入了很多较有味道的黑色幽默点,但无法蒙上整片主题的布满悲剧,所以,个人感觉,除编剧损之外,导演杜琪峰的拍片想法也连出损招。
成片剧情冲击观众心理多少有些残忍。
影片中段的一千万附体分开以及结尾出现一千万附体相交而过是这部电影最为闪光之处,这般的剧情设计显得极为圆滑与特别,同时以这两处镜头很容易看到贯穿整个剧情中人物网无法挣脱的金钱枷锁。
而对于揭示金钱风暴的无情以及传达现实人们的无奈,早在2010年彭浩翔导演的《维多利亚一号》就早已着重突出了,但杜琪峰以精湛的导演技术还是从类似的电影题材中运用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觉。
比较失望,故事最终没有连起来。更烦的就是光腚最后加了那个结尾,明明是天衣无缝的天上掉馅饼,真TM恶心。
莫名其妙的配乐,不知所云的镜头,乱七八糟的剧情,一个故事讲的既不悬疑又不深刻也不煽情,同样是试图揭露金钱与人性的可怖,窃听风云做的比这个片子好一万倍好不好!!!真是难以置信是杜琪峰拍的!!!
共产丫的!杀土豪,分田地!
这TM就是一坨屎!刘青云啊刘青云……唉。
看了第一次看不下去 第二次看完了 额 有小高潮
金融简直莫名其妙啊
变态的社会 变态的人心
很精致的商业片,很大气的结构。
我心目中比较接近完美的电影,编剧有创新意识又不失电影语言上的老道,整部电影都是在做人物反应和状态,而且做得极精准,逻辑性很强。但从中可以看出《黑社会》的风格痕迹和趣味追求,只是较之缺少了点锐气,如不顾及内地市场,应该可以更黑些。
以杜琪峰为首的银河映像这帮家伙真是把多线电影玩的炉火纯青了,在这部片里俺仍然能看到巧妙构思的剧情和老道娴熟的演技。刘青云又一次突破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风格,要赞他一下!但是大陆版的雷人结局,实在是让俺笑掉大牙,不晓得港版的结局会不会有所不同?
刘青云演的很好。多刺激大陆人的心啊,那些甩着香港个税多低福利多好的工资单的人们,你们还会意淫下去吗
有刘青云的港片还是不错的。
挺烂的
原来最后的自首是内地特色啊
一定不要看大陆蛇足版啊!
杜琪峰转型了,竟然也玩环形叙事好牛逼啊!看了半小时刘青云才出场,真是演得太好了。而这片子的真实感真是谁入市谁知道吧。。(豆瓣评分过低五星鼓励
看了这片就一个感想:人活着真没意思
再看港片戳瞎眼
刘青云的演技就体现在眼皮上了。。。
真的不觉得好看,为咩分数这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