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太差了,虽然有些事情的处理无可奈何,但人物的塑造实在是太过于失败了,看了十几集,这天看到的就是哭啊,喊啊,不是幺婶受了委屈,就是谁又误解了幺婶,一家人没有任何时候是好好说话的。
幺婶一天到晚往老刘那里跑,不顾流言蜚语处处维护老刘,大家都知道老刘想要什么,而幺婶作为一个女人,也不避嫌,也不解释,还不许家人了解实情,俨然一朵白莲花。
还有那个婆婆,简直了,非要处处挤兑自己的儿媳妇,这是影视剧标配吗?
一定要有一个闹残一样的婆婆才能体现出儿媳妇的任劳任怨,贤良淑德?
其实我看到老幺离婚那段到没什么太大的情绪,倒是感觉可以接受,幺婶天天对自己的丈夫板着个臭脸,一句好话都没有,离婚确实对老幺是个解脱,在老幺旁敲侧击的对幺婶说离婚这事的时候,幺婶还是对老幺阴阳怪气,爱搭不理。
老大铁窝囊废,老二神经病,老三替大哥坐牢,老四就会闯祸,老五这个性格……,但是,作为母亲的幺婶又何时听过孩子的想法呢?
看似伟大的,做出很大牺牲的母亲,其实就是一个独裁者,什么事情不分青红皂白,根本不会对家里人温柔。
“我和老刘真的什么事都没有”这是别人问幺婶和老刘的关系时幺婶说的话,她就真的只能靠这句话,这句苍白的话解释了,就幺婶做的那些事,那一点可以看出幺婶和老刘没事的,其实老刘和幺婶真的有一腿吧。
真的,离婚了,幺婶可以和老刘幸福的生活,幺叔也不用整天受这窝囊气,简直皆大欢喜。
幺婶这个角色是真的不近人情,我没看到她对老幺有半点感情,我看到的只是嫌弃和鄙视。
表面上付出了很多的幺婶,其实就是一个嫉妒自私而且双标的人。
(个人见解,可能偏激,意见不合,请勿喷。
)
垃圾,剧中母亲做着各种反人类,三观不正的行为,颠倒黑白,到老公的工厂里闹,逼迫厂长妥协,不愿承担犯错的责任,撒泼耍无赖;不允许一直努力读书,考上大学的老大上大学,理由是要求老大养活这个家、同样当老大杀人时,又让从小有警察梦的老三顶罪坐牢,又毁了老三;对其他孩子的家庭教育也极其失败,不拿孩子当人,好像是属于她的物品,随意调配,完全是为了满足她在邻居朋友中的尊严。
却每次决定时都表现的很痛苦,仿佛自己是在做好事,自己为了家做很大牺牲;家里人看的时候跟着看了两天,各种毁三观,傻逼剧,傻逼编剧,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报了已经
周末回家打开电视机,也没什么可看,一直就是那几个片好像怎么也播放不完。
无意中看到了这个剧,有点吸引就看了起来。
然后我又上网把剧情介绍看完了。
1.老七坐汽车去城里买蛋糕遇到坏人之后回家就被母亲的一句话给回了。
这是想说明什么问题。
2.大刚喜欢能吃的女孩喜欢看女孩吃饭的样儿,这爱好弄吧,不过他看女孩的眼睛的确很有力,那种眼巴巴的看着,那样渴望的劲儿。
很真实。
老五一句你给我吃的我让你亲一下。
够实在的,包括之后去深圳的事。
3.老4感觉有点像李小龙的感觉好身手,一跃跳到卡车上。
老3也是监狱里的他也很迷人。
觉得母亲不应该让其他孩子替老大去坐牢。
这对老大也好其他孩子也好都不公平的。
难道只要人活的坦荡荡可以不在乎风言风语吗?
那个年代人应该还是很在乎这个吧!
看到这么多人在骂,我就放心了,里边的人,全都是自私自利,这样的电视拍出来干什么,怎么过审的。
除了车祸,什么狗血剧情都有了,唯一的意义,就是,告诉我们,穷,就不要生那么多孩子,生的越多,毁的越多,千万别找个喝酒的老公,是要告诉我们,女人就得忍,就得累吗?
什么都得原谅?
,,,,,,,,,,,,,,,,,
不带快进的看完了,就是日常消遣的刷剧其实这个家庭的教育方式在现实生活当中很真实,对孩子呼来喝去,再道德绑架,强行母爱…不过剧里有几个片段我还是哭了的,尤其老大不能上大学那里,他说“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梦想”,我醍醐灌顶啊,还真是啊,无所谓梦想的大小,有了梦想,人生才会有意义…当妈妈对老大说你要扛起对这个家的责任,把压力都压到了他的身上,那一刻我真的觉得生孩子是最自私的一件事情,生孩子就是为了自己以后的保障,有人养老,养儿防老,其实现在很多父母的观念也是如此…呵呵……老三在进监狱那里对着许所长说:我以后还能当警察吗?
眼泪真是立马就控制不住了……小时候的老五,那么恨她妈,非常的理解,长大后的去深圳再到后来强行母女和解让我有点尴尬……老四和许渊洁的故事,本来以为嫁人出国后就结束了,还想着这段单独做一个故事也是非常好的一个剧情,没想到后面居然还狗血的出现了又团圆了…老二这个演员我总是很眼熟,看了很久才想起来原来是遇见王沥川的女二没想到成年的老六老七是万茜演的,惊喜!
虽说这部剧剧情狗血,三观给我很大冲击,但是演员都是演技派!
当妈的,自己老公和婆婆拿钱跑了和老公初恋结婚,然后被骗发现原配的好,又回来了,还被原谅了…底线在哪里…老二偷衣服,害老大杀了人让老三老四抓阄替罪,老四偷换害老三去坐牢,八年…然后老四在这八年里把了老三喜欢的女孩👧,这尼🐴还是亲兄弟吗?
老二最贱的,嫁个完美老公,有钱有地位对她百依百顺,结果转头和渣男初恋出轨??
看完也不知道她出轨的理由!
可能天生过不惯好日子!
老四是恶心,陷害亲哥哥,还把了哥哥喜欢的女孩!
虽然那女孩也不是啥好货!
说老四不和她结婚是老三害的,老四害老三没有错…最后还勾引老三睡一觉,说帮老四还债,抱歉你不是仙女…然后一切都回不去了,本来等老三气消就能解决了!
然后十年后,老四抛弃了真心爱他的未婚妻去当当了妓女的女孩👧舔狗!
老五就是作,其实她离开那个家是对的,不过看人眼光不行!
老六骨子里嫌贫爱富,不过有个傻子土大款愿意被坑,赌一包辣条,最后老六用土大款的钱出国读博,没几年绝对和土大款分手!
纵观全剧,七个孩子里过的最好的竟然是,从一开始就被弄丢的老七……被人收养在国外活的美滋滋……
有人说,通过这部剧能看出时代的悲伤。
…………… 放屁!!!
从哪儿看出来的时代悲伤?
哪儿看出来的?
我就只能看出一个宛如变态的妈妈,把自己的七个孩子一个一个毁掉的过程!
然而,这个妈妈居然毫无愧疚心?!
早些年的电视台是什么都敢给播呀,这种三观有毒的剧情都敢拿出来,他是怎么好意思封那么多优秀电视剧的?
绝了。
看了十集目前记住的两个瞬间:1.不让老大上大学,老大在开学前去了趟火车站没走,他妈找到他俩人回家后老大跟他妈说放心吧,我的心已经死了。
他妈一脸心疼的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能帮妈撑起家了”。
2.年夜饭前老二拿买肉的十块钱买了束花,她妈说她自私不顾家里人,她说家里没艺术气息,跟她妈发生争吵后跑到画家家,突然下雨了老二跟画家冲进雨里背海燕找灵感?
涉及剧透,非喜勿进。
在广电总局的河蟹领导下,有一部劝善向良的牌坊剧,结果成功反杀河蟹,顺利反讽,导演用心良苦!
在一贯圣母剧的套路下,主角要战胜种种天灾和万恶的旧社会造成的人祸(好像这个锅甩得也不太对,都是解放后了,为什么还有妓女流氓恶霸,周总理都说了中国的妓女在台湾的,这不是红果果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污蔑和泼脏水么,就算是个别剧情发生,怎么部部苦情戏都有这些坏蛋,搞得好像一屏幕和那个年代都乌烟瘴气一样?
)不过还好这部新剧跳出了寡妇小媳妇儿熊猫血的凡俗窠臼,相对来说有些新意,总的来说创意满满,会不断刷新社会主义道德下限。
其实讴歌女性独立坚强的戏国外还是蛮多的,尽管有些部分靡靡之音,但是正能量还是蛮多的,相对来说国内这些戏因为河蟹所限,取材立意各方面都被很多条条框框套住,加上大有超英赶美直追抗日神剧的趋势,所以难免审美疲劳,题材情节抄袭借鉴,难出好剧。
每年有那么多剧作,能在各平台播放,自然还是有其过人之处。
看得多了,还是能看出这些个导演监制编剧的各种用心良苦,各有各的点睛之处,下面我们就简单说下本剧超出一般巨作的地方。
顺便吐槽下剧情可能与认知及经验有所出入的地方。
1,部分网友对于老大上大学的剧情有所诟病,我的理解是导演为了突出故事及整个家庭的悲剧性,刻画了一个非常凄苦的剧情,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外部条件构筑不到位,又所缺陷,为网友指出当年大学生公费,对于构成整个悲剧的因素条件不太合理,我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艰难,体会不到,不过恰好长辈有段经历极其相似,说出来可以供大家参考。
我们家也是四川地级县市,现在属重庆,与剧中所说当时重庆,应该也算想当贴近了。
我外婆家,外公在解放后就仙逝了,留下外婆和未成年的舅舅,母亲(老六),幺姨(老七),其中有4个孩子在四几年五几年解放初夭折了(我理论上的舅舅姨妈们)。
外公外婆都没有正式工作,都是卖小菜为生。
母亲说大舅回忆五几年家里都是晚上十点吃了第二天晚上才有钱买东西吃第二顿,母亲甚至被送到亲戚家,直到六几年才回到外婆身边,为此母亲和幺姨的身体都很羸弱,现在身体也不是很好。
大舅非常争气,在文革前就考上了大学,但是也是很为难,毕竟穷困人家嘛,不是说没钱上学(那个时候大学应该都是公费吧),而是上学没钱吃饭,后来是社区里关照,段上(以前的底层社区组织)打了证明是贫困家庭,学校解决了吃饭问题,才去上大学的。
外婆就带着母亲和幺姨卖菜为生,也算挺过了六七十年代。
我想,除了不幸夭折的几个长辈,那么我们家是不是可以媲美这些苦情戏了呢?
甚至我大舅的努力和社区的关怀是不是比本剧更有正能量和鼓励性呢?
2,本剧相对其他苦情戏来说,比较出位的是林家的子女,没有一个是正能量的善茬,有人说了这才是真实的人,那么请问广电总局是如何过的审,为什么要提倡鼓励这些东西,难道长久以来提倡的道德正义集体主义都能让位与个人的生存欲望么,如果可以又何必作为正剧来播放,这不是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么?
那么我们这些真善忍的老百姓又置于何处呢?
老大林繁,典型的四川耙耳朵代表,是窝囊了点,但是这种男人不要说在当时,在现在也比比皆是,反过来,他要是强势了,怎么衬托剧中母亲的自强不息霸道雄起呢?
导演编剧不能以强衬强,退而求其次,以弱衬强也是反衬的常规手段。
林繁他们不是时代的是失败者,他们是社会的背锅者,这些都不能说他带了负能量,主要是他也管不住鸟,给别人带了绿帽,最终给自己一个到剧终都没有严明正身的“儿子”,还为此早就了束缚了他大半生的的悲剧(“儿子”不喊爸-除了搅黄新婚那天发聋振聩的认亲),如果说没能上大学是因为外部因素早就,那么这枚苦果自己吞下,又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呢?
自己造的孽,含泪也要吞下,不是么?
一个怂男,一个孬种也要去给别人戴绿帽,我们真是太低估了导演编剧的决心了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在这一刻附体了。
按照现在女权的呼声,渣男不值得同情,那么为什么要逆流而行呢?
七八十年代有个非婚生子,还搅黄了婚礼,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联想一下社会环境。
友情提示,这是一部正能量“巨作”。
老二林荣,一心爱慕虚荣,这没错,哪个孩子那个家庭不爱慕?中间还有些小偷小摸,但是环境如此,谁生来就有一颗平常心?
她是坏在普通人最不能接受的事情上:贱货!
长得漂亮嫁了个不嫌弃自己有精神病史或者潜在犯病风险的丈夫,最后却由此派生的情愫最终主动给丈夫戴绿帽。
但凡一个知道进退的普通人,都不会做出这种事来,这也值得一部正能量“巨作”讴歌?
我甚至怀疑,如果本剧要再扯二十集,按照他们家人的一贯尿性,最后林繁儿子高生完全可以和林荣“女儿”(记不清是儿子还是女儿了)结婚,因为说不定到最后他们没有血缘关系,段誉都笑开了花。
老三林昌,一心想当警察的正义小伙子,因为“万恶的旧社会”正义不显,想维护正义,正能量满满,可能算是7个子女中相对比较干净的了,但是出狱后心态炸了,折腾全家人不说了,正常操作,竟然还强暴了自己的心中女神,闹得义父唯一的女儿去做了鸡头,尽管后来悔过自新,最后胃癌领盒饭,勉强善始善终,不然后面还要作出什么幺蛾子来晚节不保,这也是正能量励志剧?
老四林盛,可能是这部剧的剧胆了!
大家注意,这是一个优质潜力股!
社会发展要提速,就靠老四这种人!
敢想敢干,敢拼敢闯!
管他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偷东西也是为了活命,可以原谅!
老四和老三一对哼哈二将,好兄弟讲义气,亲兄弟还要亲上加亲结拜(这不是说明了亲兄弟姐妹之间有问题,反倒不如再次结拜……呵呵呵,编剧你确定不是高级黑么?
尽管现实中亲兄弟姐妹不明算账翻脸的多的是)就这样还能把亲三哥-结义大哥卖了,不愧一个义字!
这也是导致后来老三心态炸了,铸成人生大错,尽管追根溯源是因为外部原因是小流氓(万恶的旧社会啊!
警察从来都不管这类欺男霸女的事情,造就了无数苦情戏的悲剧开端)调戏老二,老大过失杀人(都不算他的原罪与恶了,尽管和现在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有违,整个事件都甩锅给万恶的旧社会吧)全家人抽签顶罪,一个小孩子不能愿赌服输,耍耍赖我们也就认为算了,这就是小孩子的童真了。
后面趁虚而入追到了三哥的青梅竹马也算常规操作,再后因为自己良心忏悔不能抵挡住愧疚感,说出真相,造成老三心态崩盘,折磨全家,其后迫于老三压力拒婚,导致女友寒心,认为其没有担当,最后老三炸裂出逆天大祸,女友远走他乡,接造成女友后来十年的悲剧,最终以上位姿态救人于水火。
原来小孩子做的错,长大后也没有担当的勇气,只图自己痛快轻松,妄图取得谅解,卸重娶妻,便宜事都想占,打得一手好算盘,不粘锅啊!
后来为了拯救前女友,生意不顾,扔下合作伙伴,对现同居未婚妻翻脸不认,拔吊无情,不计前嫌不嫌弃前女友是失足妇女,紧追不舍,救人脱离苦海,一个痴情种子!!!
等等……按照前文所说女权主义价值判断,好像又成了渣男了,……好吧你们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啦!
反正长得帅最大了!
老五林静,一个有心气的女孩子!
能忍住不食周黍!
大义也!
有志气!
能够不喊妈!
够无情!
敢于对自己下刀!
有魄力!
懂的用自己的身体交换一个逃出牢笼的机会!
有心计!
有勇有谋有志,活脱脱母亲翻版!
怪就怪大刚自己怂,愿意当万年备胎!
能怪老五么?
不能怪吧!
可是老五你明明都傍了大款了(尽管不是主动),重新选择了人生,实现了人生的再次投胎,你回来说对法律上的现任丈夫说你没有做对不起丈夫的事,你没有给他戴绿帽,就如同以前一样是个纯洁的人,你在开玩笑么?
女权可不赞同这种精神出轨不叫出轨的精神,莫非你是想告诉我为共产主义献身的妓女都是纯洁的,你更是纯洁的?
编剧导演总算在最后没有让大刚回来接盘,这点要点赞啊,不能无限黑是不是,该表扬还是要表扬。
老六林雨虹,其实最惨的就是她,明明是那么优秀的人,却无人关注,连被骂作沐猴而冠的项羽都知道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别人不知道就算了,没人陪考试就算了,连父母兄弟姐妹都不知道她这么优秀,换成谁也受不了啊!
话说回来,就算再不管事的父母,忙的不行的是吃喝嫖赌的,特别是乡里长短的地方,木秀于林的孩子都不能让父母知道,这是要什么样的家庭啊?
这是在国外苦大钱的?
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写信打电话都要顶住几句好好学习,春节回家都要看看成绩吧?
好了,这不关她的事,她可以算是她们家为数不多没有额外婚外情的女性了(有网友说女主母亲利用了供销社老刘对她的好感,不过尺度把控的好,也是生活所迫;嫂子小翠就更不用说了,能够直截了当给前夫戴绿帽的敢爱敢恨女汉子,高生是不是林繁亲生都能打问号的)。
感情戏就是在两个男人之间选择,一个共苦,一个有能力获得更好的资源。
其实也没什么,在帝都生活,连白居易当年初入京城都被调侃,白居不易,有相貌有学历有知识,资源优化配置,选择一个资源更好的钱人有什么错么,何况人家长得也帅,为人处世也有情商,这不正是郎才女貌么?
难道因为前未婚夫有个前字?
这和商业合同一样,交了定金不一定要签合同一样。
什么,人和资源不一样?感情不一样?结婚和合同不一样?
导演你那么高屋建瓴的,别跟我说不知道普通人就是电脑上的一个数字而已,一秒钟几百万上下的。
其实主要是反感本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非要说的好像是林雨虹不顾先来后到,嫌贫爱富,如果是个男人,肯定要被刷成弃结发于不顾了,冥冥之中好像女权又再次彰显了神威。
剧终的时候,导演还不忘给了一个意味深长的镜头,深夜赶路中,妻子坐在丈夫车里的副驾驶位置上,看到被超过的前未婚夫在寒夜中卖力的蹬着自行车---导演,你就不怕是某个市长在践行绿色交通么?
^_^开个玩笑 老七……老七好像这没什么事,前面出的假老七和最后出场被网友吐槽的讲番文的真老七,其实都对本剧的影响不大了,假老七不过是为圆了多年遗憾,满足这种正能量正剧的圆满,真实的旧社会万恶满满,哪里来那么多大团圆,倪萍还用主持《我在这里等着你》?
给讲番文的真老七一个镜头,是为了以后能拍续集留下一个套路,给遗憾一个念想,按照国产剧的尿性,有几部能结得上的续集,莫要当真了,我们这里毕竟不是商业电视台自己为了收视度排剧。
这是一部讴歌了新时代女性敢做敢为排除周围环境造成的苦难,含辛茹苦养育一家人的正能量剧(苦情戏的一贯通病,都怪万恶的旧社会,殊不知都是解放后,导演你们这么黑共和国,就不怕秋后算账么?
),面对屡出幺蛾子的一家子女(含丈夫),女主人克服千辛万苦,最终获得了幸福与美满。
这家人的多灾多难更多是源于自己的选择,这一点要大加赞赏,不想其他剧作一贯甩锅给社会,点背不能怪社会,在这个大是大非上,此举跳出了苦情戏的烂船,歌唱出了新社会的风气!
反过来比较我们的长辈那两代人,父亲家祖辈父辈十口人,母亲家祖辈父辈九口人,都只知道老老实实卖菜捡垃圾捡碳花卖力气为生,每家饿病死四五个,真是太没用了,实在要甩锅,也只能怪三年自然灾害了,全然不懂男盗女娼这些生存手段,人都没了,悲什么剧啊!
你看人家这家多好,打死我也要活下去,反正我活下来了,你管我偷鸡摸狗,男盗女娼?
只有活着的人才有资格补刀,只有活着才有资格说悲剧!
感谢河蟹盛世,我们今天才有资格坐在这里拍剧播剧看剧评剧,人心一杆秤,各有各的公道,一千个莎士比亚,一千个汉姆雷同,谢谢观摩。
幺婶作为一家之主,永远做出决定,以爱之名。
不许老大上学去上班,让老三替大哥顶罪入狱,老三的青春埋没在狱中,出狱后心理缺乏疏导,不断折磨家人,欺辱青梅竹马的女孩,拆散四弟的婚姻。
老二受刺激,闭门不出,叛逆的老五只身来到深圳,留下痴情的大刚在家独守空城,而这一切一切在发生,幺婶呢?
面对不成器的丈夫(幺叔),被武断的婆婆压榨当供销社老刘不怀好意的勾搭,当小叔子建设默默帮助她时,只要符合她的利益时,她永远是默许的,精致的利已主义。
全是执念。看着难受。
七十年代的时候怎么还有这么困难的家庭啊!女主太难了!
作为一个母亲。真的挺不容易的。
!!!
陪着妈妈一起看,上年纪的人比较喜欢看年代剧。看了很多评论,幺婶一个人撑起一个家,太不易。
虽然故事内容我不喜欢看,但是不否认演员演得不错,让人看着牙疼、让人揪心。
人物的表演还算不错,可以让很多人剧迷生气。
这不比朱颜血看着更扭曲?
其实幺婶很疼自己的孩子,只是她不会表达,刀子嘴豆腐心,太霸道了。如果她用心跟孩子们沟通,孩子们的命运也会好很多
真得扯淡,就算这个母亲再坏,用抽签让老三顶罪,也是无语了
偶然刷到了片段,三观极其扭曲,难看难看真难看
畸形的年代造就一批畸形的人,还在输出着畸形的价值观,影响着畸形的社会
戾气冲天、道德绑架、三观感人,打着爱你的名义毁你。
神剧……
看过一些,那些片段与冲突总是令人震惊。然后这种汇合不正是一种真实吗?剧烈变化的年代和剧烈变化的人们!
只能说是那个年代非常非常真实的剧了
一个自以为自己为了家奉献一切的控制狂母亲,一群孩子里没几个正常的。
我小时候的噩梦来源
一家人狗屁倒灶的事真的多,一堆孩子没一个争气的也是乐了,白生七个
全局演员,演技都超赞,就是编剧想一出整一出,心疼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