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不会有太多的人看过这部电影,或是因为“动画”这个标签,或是因为“日本”这个标签。
虽然我不算喜欢日本,但是也打小儿就没有抵触的意思,家里最爱的电器全是日货,爱看日本动画,偶尔听听日本歌曲,再来就是游戏机——一水的日本货,包括现在上班路上必备的小P。
有点走远,因为有很多人有盲目的爱国主义精神(我身边就有),一天到晚把日本骂来骂去,烦死了,而且号称绝对不和日本的东西沾上边……我倒!
想想会错过多少好的东西啊!
就如本片,以我个人的观点,不看或者是还没有看过是很可惜的,首先从画面上,虽说是现在流行的卡通渲染的风格,但是丝毫不会让你觉得假到哪去,衣服的飘动,人物的表情,机器的金属感,还有壮观的“洪蛇”,无一不刺激着观众的眼球。
其次是音乐音效,虽然算不上超一流,但是日本在乐器上的造诣也早就从他们发达的动画水平上领略到了,这部电影依然保证了较高的水准,如果说开篇的歌曲风格不喜欢,没关系,那么结尾的就应该能习惯了,不过本人最喜欢的还是中间的插曲,虽然没有人演唱,但是在不同的情节下却发挥了不可小看的作用,尤其是快到最后反抗组织突入大和重钢时的音乐,很激情,和画面情节配合的很好。
最后当然是剧情啦,其实以前的《苹果核战记》就和本片一样,有画面,也有不错的故事情节,至少比起同样靠CG技术的《贝奥武甫》要强了不知多少。
故事发生在2077年,那时的日本处于各项领先的时代,无论是机器、电器还是武器,都很牛(我们就在这里打个哈欠,当作没看见),但是呢,日本政府实际上什么用也没有,全被巨头公司“大和重钢”所垄断,并实行了长达10年的锁国政策,即日本在这10年间没有一个人出入过日本境内,上空笼罩着电磁云,即使雷达也无法侦测(让我想起了红警中的高科),船只都需要经过N多红外线的侦测才可以入境,很强很可怕。
镜头来到美国洛杉矶,有个组织叫做:“SWORD”,他们发现日本最近貌似有些行动,已经锁国十年的日本如今是一种什么面貌,没有人知道,是进步?
是落后?
也没有人知道。
但是通过一次追捕行动猜测到了日本已经采用了一种高级的技术,即将机器与人组合,美其名曰——进化。
“SWORD”派出一队秘密小组潜入日本,打算搞清楚他们在搞什么鬼。
(很符合美国的风格)女主角的名字叫维克希尔(VEXILLE),在法语中是军旗的意思,据说是导演根据圣女贞德高举旗帜的形象为主人公起了这么一个名字。
很有意思,本片的片名也由此得来。
介绍的只是个电影的开头,后面想看的就自己去看吧,反正画面和音乐确实很赞!
但是标题为什么要叫“在画面中反思”呢?
并不是我要反思,而是导演们,日本人们,他们在反思,总归来说和《终结者外传》有异曲同工之处,一个拥有思维大脑却身体脆弱乃至死亡的人总是希望自己的思想可以延续下去,希望不死(秦始皇那会就在想这个),但是上帝只给了我们平凡的血肉之躯,要想不死,就只能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终》不同,日本人采用的是更加高级的金属生物技术,但是说来说去还是将有生命的人类变成一个冷冰冰的机器,只不过拥有自主思维罢了。
不幸的是“大和重钢”不但实现了这个技术,并且让整个日本的公民都“享受”了这种待遇,并且在本国试验体不够的情况下打算将触手伸向美国,很疯狂的想法,但是谁又能肯定这种事情就永远不会发生呢?
最可笑的是当所有人都被蒙在鼓里成为试验体的同时,作为疯狂人士的开发部长,自己却没有注射药剂,成为日本境内唯一一个正常人,当自己最得力的助手知道这个事实后,很自然的要解决掉这个疯狂的科学家,将世人蒙在鼓里,大言不惭的讲着永生,自己却不以身作则——我想这也是科学家比较讨人厌的一方面吧。
当然,如果说本片的卖点,当然还是日本人引以为傲的动画水平,无论情节、配乐、画面乃至声优,可以说是一部非常不错的作品,其中后半段突入“大和重钢”的那段十分出彩,壮观的洪蛇群还有高速的改装飞车,加以激情的背景音乐……一切都是那么享受。
本片的阵容也是不错,著名的《苹果核战记》与本片同属一个导演,也难怪风格很像,声优的阵容也是十分强大,不仅有演艺界的明星助阵,更有朴璐美(《钢之炼金术师》中的爱德华,《死神》中的十番队长冬狮郎,《大剑》中的特雷萨)这样的高手参与配音(貌似朴璐美配男性小孩的声音有一套),值得一听。
我想没有一个民族,会跟日本一样严重到极端的末日情节了。
这剧情也想得出的,我真是服了。
边看边感觉妈的,他们还真是拍得出这种片子啊……电影各方面可说是优秀,07年拍出来的3D动画,已经算是完美,人物表情、局部动作都OK。
情节紧张、不拖沓,作为SF片逻辑没有硬伤。
人物描述丰满,虽然男猪脚跟个打酱油的,玛利亚救男主那段我真以为她要去kiss睡美人了。
背景音乐强到让人喷泪,插入曲和电影情节神同步,电影院里的话音效肯定没得说。
一部像极好莱坞大片的主流感动画,按照电影本来的基调和节奏,要是能改编成真人版,绝对会红。
记得哪里看到过一句话,想象力是一切的开始,片子里描述的未来的世界很是令人向往,很是佩服小鬼子的想象力,当年凡尔纳写海底两万里的时候,发明潜艇的法国人还不知道在那里转筋呢,可现在,海底都居住已经不是神话了,科技最终结果都是服务于人类,可是看看国内,每年那么多科技的立项,研究出的成果就为了得奖然后就像太监一样没了,大部分东西,被老外琢磨用在别的地方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可以这样啊,唉,不过,废话多了,很喜欢主角儿上班路上的那首歌Close Your Eyes ,很惬意
昨天晚上和朋友们一起看了《2077日本锁国》,这部片子的起因是 一个科学家对人类的进化不满意,想通过人工的方法让人类达到 他概念中的 永生。
他想出一种办法,就是给人注射一种病毒,在这种病毒作用下,人体内部结构会被完全机械化,如此人就不需要吃喝也不需要休息,最后可以永远不死,但同时,人将会变成没有思想的机械。
为了能够研制出真正想要的病毒,这个科学家说服了有名的公司和政府相关人员,把日本国民作为了首批实验对象;随着研究的进行,日本国民中已无再可供试验的,所以他把矛头指向了美国。
面对这样一种情况,一些人站起来反抗这种实验。
这些人包括 已经被机械化的日本国民玛利亚和她的同伴,还没有被机械化的美国SWORD部队。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整个试验最终被制止了。
这部片子打动我或者说启发我思考的有几个地方:一个是关于 机械化 和 生命记得慧思和萨达对话中有一段,萨达对着很多的高楼大厦说,其实现在大家都是对着机器和电脑说话;当慧思来到东京,看到很多"人"努力的生活的时候,她说,这里好有生气(其实慧思不知道,那些人在检测中,已经不能再称为人),她很怀念。
到底什么是机械化呢?
片子中说的机械化是指人的身体真正变成机械,但是我想,如果我们也是只是对着机器对着电脑说指令,或者人和人的交往也都是"程序"式的,没有感情,那么我们离机械化又有多远呢?
片子中,在发起冲锋的时候,玛利亚说,只要我们还活的有尊严,那么我们就是人。
这句话给我很多的震动,只要活的有尊严。
这句话很难,去看的话,多少是活出人本来的样子呢?
看着各样的生活,人到底是被什么主宰呢?
钱?
名誉?
还是其他各种欲望呢?
只要活的有尊严,就是人。
反过来说,如果失去了人的尊严,那又是什么呢?
结束的时候,发出感叹,一定要活的像真正的人的样子。
第二个是关于 为什么而战慧思说过一句话,玛利亚他们战斗,是为了保护那还没有被夺取的土地。
是的,他们选择战斗到底,一方面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尊严,还有是为了保护那还没有被夺取的土地。
其实去看,我们的人生虽然没有那奇怪的病毒,可是不也是再过几十年就会死亡的吗?
又有人说,人生就像战场,那么我们到底为着什么而战呢?
玛利亚他们为了保护那还米有被夺取的土地战斗,我们呢?
对我们来说,那还没有被夺取的土地是什么?
我们再为这个而战斗吗?
第三个是 关于 永生片子中的科学家和慧思都有自己对永生的理解,永生到底是什么呢?
为什么人虽然知道自己会死,可是总是想着永远呢?
(http://mercy-wwjd.spaces.live.com/)
这部片子真的把看科幻的人当傻瓜么?
以为有外骨骼、机器人就可以糊弄剧情么。
从人物到情节真是一塌糊涂……索性如好莱坞那般改编大师名作,至少剧情还不会过于白痴。
那么多雨果奖星云奖作品,随便挑一部就成。
投了那么多钱下去,结果还是整出个不伦不类的东西,真是对不起科幻这两个字。
好多科幻小说场面过大,拍摄真人电影耗资巨大,CG电影倒是不错的选择,来个《拉玛》或者《海伯利安》都行……唉……顺便想到《苹果核战记》,原作漫画多么有内涵,星云奖得主,改成动画还是不伦不类……看看同样是士郎正宗的原作,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就对得起原作。
唉,日本人搞科幻就是不行,也只能搞搞女仆之类的了……
关于日本,或者说关于日本人,相信大多数人跟我一样没有什么直接的接触。
不过,相信很多人也都听说过《菊与刀》这本书,也知道岛国人士忧天下的危机意识十分著名。
加之曾经发生过的那场惨无人道的战争,残忍、极端这样的形容词也会毫不吝啬地送给我们称之为“小鬼子”的家伙。
对于和我年纪差不多的人来说,接触日本的途径大约是以下几个,从sony得知它的高科技,从漫画得知它的想象力,从AV得知它的BT……不过,这次的《维克希尔》能一次性地让你感受到日本人的某些特质,那就是有组织地极端。
我们常说,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理智的,即使是极端,也是少数人的个例,如果当某一个民族或者国家集体陷入一种极端状态,那会是一种什么情况?
这部片子告诉你,日本人为了坚持自己的极端,甚至利用他们的高科技将自己与外部世界隔绝开来——是那种彻底的隔绝,没有一只苍蝇能飞进日本,甚至连间谍卫星也不能穿透那个神奇的干扰波。
我们常用闭门造车这个成语讽刺别人,但是日本闭门却造出了奇迹——生物金属人(通过某种技术让人体所有细胞金属机械化),并且企图通过这个技术控制全世界。
电影的画面风格很像前几年那部著名的《苹果核战记》,同样的3D渲染技术,但是更多地使用了过曝的光线,对头发和织物也没有像《贝奥武夫》那样追求极致,不过这并没有影响美感。
对机械,尤其是金属的处理则要用心的多,尤其是金属洪蛇的出现,数以万计的金属碎屑在阳光下不同角度的反射出的光线非常丰富。
对于不少类似我这样的狭隘民族主义者来说,电影最大的乐趣可能就在于结尾,整个日本变成荒原,所有日本人全部死掉。
更关键的是,这些都是日本人自己干的。
日本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国家,或者说是一个拥有强烈危机感的国家。
日本的《圣斗士》、《奥特曼》等许多影视作品都说明了这一点。
同时,这些影视作品也都有着强烈的励志精神在掺入其中。
影片故事的根源是生化技术的发展。
日本在生化技术的发展上,领先于世界。
但由于生化技术没有成熟,所以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都大力谴责。
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或者是受大和重工的影响,日本政府在2067年退出了联合国,断绝了与其他国家的来往,切断了一些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任何卫星在日本上空都探测不到一点信息。
为了了解日本的真实情况,美国人SWORD部队潜入日本。
而此时,日本已经锁国10年了,日本这个民族已经不复存在,日本人已被机械化。
我们在推动科技的发展,科技也为我们带来了繁荣,但在这背后,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什么:科技,伦理,人性;我们发展科技的目的是什么,当科技的发展不能为人类服务、不能为人类所控制,甚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科技还是人类所需要的科技吗?
科技是把双刃剑,任何利益的背后都需要付出代价,有多高的利益就意味着有多高的代价,核武器、转基因食品,无不是如此。
现代文明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建立了非常完善的社会大机器体制,而人类的个体也正逐渐被这样的机制所侵染,从而导致群体性的异化。
那么,现实中无论是政府的策略还是跨国企业的行为,是否会在某一天演化出无法驾驭的复杂性、进而导致整个大机器的运转陷入失控的深渊?
不喜欢女一女二和男主的感情线。
苍白的了~有床镜头和kiss对以往动画来讲基本上是突破~洪龙设定很强大。
回过头来看呢,其实也算有剧情的~
一口气把《2077日本锁国》看了下来,颇有重新再看一遍的愿望。
画面很精美,节奏很到位,音乐很好听,总的来说,应该称得上是佳作。
这部动画片很好,不过,故事真的很俗套。
不超过一百个字就可以描述这部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一位科学狂人主导着这个地方,他将自己的人民改造成生物机器人。
大多数人在改造过程中失去生命,并且科学狂人还将目标瞄向了其他国家。
为了拯救人类,英雄们消灭了科学狂人。
很俗的剧情,不是么?
这是科学狂人类科幻作品的典型套路,又被制作方按照“勇者斗魔王”的传统模式演绎出来。
在《2077日本锁国》的末尾,当大反派死掉后,他苦心经营的壁垒式巢穴迅速崩坏,然后沉入海底。
我不知道有多少电影、游戏、以及动画片出现过这种桥段:魔王死掉了,他的城堡轰然倒塌,英雄在晚霞的映衬下走向远方……用的次数太多之后,这种表现手法未免让人忍俊不禁。
但是这部动画片确实很好。
就像蛋炒饭,就像炒土豆,很多人都会做,但每个人做出来的味道都是不一样的。
我并不需要详细的说明《2077日本锁国》的剧情,但也许有必要介绍一下这部科幻动画片的结局:在即将给全人类带来毁灭性灾难的时刻,少数残存的日本人用自杀方式消灭了那个幻想由日本来统治世界的狂人。
一份评论文章这样写道:影片“锁国”的构想源自当今日本社会的人的“闭锁”现象。
手机、网络让人们的联系越来越便利,却荒疏了面对面的交流。
科技的突飞猛进是不是正在不知不觉间斩割人与人的连接,让我们越来越孤立?
曾利导演心中的这份不安正是本片主题的来源,而片中所虚构的封闭的日本以一种极端的形态暗示出现代社会的真实形态。
我想,《2077日本锁国》“以一种极端形态暗示”的并不仅仅是某种由高科技带来的病态现象,也许还涉及更为深刻的内容。
比如在自己的梦想中幸福生活的右翼势力?
比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等领域把手伸得越来越长的大型企业?
在最后的战斗之前,女主角之一告诉她的同志们,“一定要把这个国家还给人类。
”这是一句人性的宣言,这是一句反战的宣言,这是一句英雄的宣言。
也许,曾利先生等制片者意图交给观众的,就是这句话吧。
最近看过的动画片,除了[阿凡达],好像也没了。
昨儿在中央六看到了这电影的高潮部分,给我震惊了,迅速上网搜了个高清看。
唉,好久没看到这么华丽丽的动作片了。
情节:其实这情节还不算很小白的,比如维克希尔和玛利亚两个人生存环境的对比,一个生活在充满了活生生的人类世界里,钢筋水泥,高度的智能化,只是扎克的一语道破了天机—“每天可以交谈的人,只有身上带着这种标志的人和电脑。
”再看看自己当下的生活,果然如此。
买菜买东西喜欢去超市,拿完就走,无需砍价,绝对保证货物真实鲜美;买衣服喜欢去淘宝拍拍eBay易趣,谁还需要在大热天顶着太阳闻着人肉味出去乱逛。
再过几年,说不定每个人都成了扎克,没事感慨一下却还是这样活着。
而玛利亚的城市,由一个高科技中心返璞归真回了棚户时代。
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巨大的菜市场,亲亲热热的聊天打牌下棋,看得维克希尔们好生羡慕。
可谁知道,这只是一群类生物体营造出的假象。
他们怀念人类之间那美好的感情,于是选择在变为纯粹的机器之前重温。
悲剧的事实,依然掩盖不了对过去生活的渴望。
技术:其实我是看不懂这么高科技的东西啦。
好多年前看过最终幻想,跟这个简直就是没法比最终幻想里的人看着都好假,那质感很像机器人。
这里面,除了很讨厌维克希尔的发型之外,对每个人物都很有爱一个个的皮肤都好白好细好滑啊。
喜欢开始和结束时的大场面,眼花缭乱的嗖嗖嗖就过去了。。。
唉这需要好好回味。
音乐:去下原声带!!!
启发:打疫苗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能不打则不打。
精神统治就够了,没必要还身体控制吧。
不能在一起不是我的错,我们都是受害者。
日本人果然都是变态,美国人果然都喜欢管闲事。
--我怕多年以后,今天的一切都成为泡影。
很想拥抱你,与你牵手在一起。
艹尼妹的小日本
3d硬
对剧情已经没什么印象了……
CG大作,不错!
画功了得。尤其是对机器人+城市的表现。
结尾....唉
还行。
那虫子真好看,跟沙虫似的
和Appleseed比没有任何技术上的进化或者剧情上的突破,只有在镜头上有所震动
WOW,霓虹国对灭绝看的如此云淡风轻,我们是否该别指望中日友谊日久天长了乜……
日本这个民族呀...
贪吃蛇真好玩~就是3d看得很奇怪
日本人冷静理性啊,亡国都这么从容。
三星半。
好漂亮好漂亮啊
美式日本电影?……嘛,当好莱坞大片看也是不错的。
3d live做出来的简直不忍直视,反乌托邦的背景不错,只可惜最后还是出现了妄想成为神的研究员这种烂俗设定,不能忍。
这片子好差…
虽然说是07年的片子,但是3D效果做的也太难看了,故事也很简单,差评!
日本的动画确实是有底子撑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