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映的这部『微光城市』,在金融危机席卷西方世界的惨烈当下,的确是极富象征意义的注脚。
在黑暗的地下避难世界里,苟延残喘的灯光将尽、末日将临,人们迫切地需要来自上方的哪怕是只有一点点的微弱光明——尽管,这部电影遭遇了票房上的惨败。
抛开市场的因素,我以为『微光城市』还是值得一看的。
改编自相关小说原著的『微光城市』在故事上显得相对小众,但如果细细品味,还是别有一番味道。
男女主人公的演出都很出色,尽管本片并未提供任何宏大的场面和炫目的VFX(视觉特效)——所以说,尽管值得一看,但值不值得再拍续集,倒成了一个悬念(本片之选取了原著小说中的一部分进行演出)。
http://www.leeforce.com
1、小学时我在旧书摊上买过一本英国科幻小说《威尔历险记》,另一个以孩子为主角的科幻小说.小说描述了一个未来世界,在那个世界人类重归蒙昧,而地球的主人是一群三脚机器人(严重怀疑世界大战抄袭),每个孩子成年前就要由三脚机器人完成加冠礼---加装控制大脑的零件.最终孩子们反抗并逃出村庄,看到了人类文明,最终击败了恐怖外星人.2、阿西莫夫的一篇小说,名字不记得了(低能儿研究所?
)未来背景下科技有巨大发展,人类可以直接被灌输知识(先作评估以选择适合其的工作),来做相应工种。
一个孩子被诊断认为是不适宜接受这种方式,被认为是低能儿。
接着仍然是反抗,他在低能儿研究所中逃出来。
这个故事的结果是什么?
各位可以猜一下。
好了,答案是:每个人都可以被轻易地学会全部知识,那么新的知识是从哪儿来的呢?
必须有人做创造性工作。
事实上,那小孩智力超群创新能力强,所以他被分配的最牛逼的工作。
低能儿研究所事实上就是挑选这类人员的最后一关,能反抗并逃出来的即通过测试。
是的,这类故事总有一个离奇且合理的结局,主角们打破现实铁幕,颠覆固有观念,他们总是无畏地探寻真相。
这类作品的创作者需要有很强的想象力和严谨的逻辑,在不可思议的同时要有合理性(架空背景下的合理)。
与上述两个故事相比,微光城市结局不够离奇,故事背景不够强大,缺乏交待和呼应,细节处理也稍差--对一个地底城市特别的生活细节描述不够。
情节上也存在硬伤。
但这不妨碍它成为科幻迷喜爱的好电影。
最后说说科幻电影个人认为科幻电影分为两类,一类是故事弱智,但情节很激烈的,这类电影票房一般都很好(跟太空有关的电影多属于此类)另一类更有想象力,但没有第一种激烈,普通观众看起来不是很过瘾(四十以上的人群更没劲),所以褒贬不一
给三颗星是因为场景,男女主角很SB,VFX做的很假,不过很喜欢这座城市。
有时候一直生活在这样一座灰烬(我更喜欢把ember翻译成灰烬)城市里,不免会迷失在这安逸的生活里,没有太多欲望,没有远大理想。
但是人这一辈子总是想着要有丰功伟业,会不会累了自己呢?
爱这种简单的生活。
当结尾Lina和Doon发现外面的世界也是这般的空寂黑暗,没有希望的时候。
夕阳的一片余光漫射进这个世界,一点点揭开阴霾。
那一束阳光从石壁上向下倾倒的分镜头让我有种流泪的冲动,不经意间满满的俘获了我的心。
有种重生的力量。
扮演Doon爸爸的演员,Tim Robbins,看过肖申克救赎的人应该早就被他精湛的演技所折服了吧结尾Tim Robbins仰头看着你的时候,我想他是想救赎我们的。
在08年这个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当下,在这个表面光鲜的世界里,背后却是余晖将尽的残景;在这个愚民社会中,希望能找到更多的自己。
尽管,这部电影遭遇了票房上的惨败,不过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还是能够发人深思的。
前段时间偶然看到这部电影的名称海报,仔细一看才发现是某国产电影“借用”的,然后突然想回味这部已经看过2,3遍的电影。
完后来看看影评,为什么那么多认为是儿童片呢?
难道童话故事就一定是儿童片么?
我就觉得这是一部不输国家宝藏的冒险良片!
开头并不拖泥带水,直接进入主题,所以不能把它和指环王,珍珠港之类的辉煌大制作相比,简明又有悬念感的故事背景交代,到盒子失传,然后尘封到200年的最后期限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默默的打开,从而引出故事,优秀的“1个半小时电影”的开头元素我觉得都有,影片里动作镜头配合优秀的配乐,秘密房间充斥着的食物和贪婪,古老文件配合建筑设计的秘密机关,虽然各种镜头表现都不多,但不会显得突兀和跳跃,让人很有看下去的冲动,虽然结局不出预料,但这种结局不正是童话故事的完美结局吗?
最近各种捉妖,煎饼的豆瓣分都能比这电影高出1分以上,实在难以理解,这到底是同情分,还是实力分!
微茫的希望——《微光城市》观后感从这两年的电影作品开拓的人类未来来看,似乎我们已经没有什么骄傲可言,其实从《黑客帝国》开始,银幕上的未来人类的生存处境就已经令银幕下的我们堪忧,人工智能机器已经将人类变成了供给能源的“电池”,让每一个连接到“母体”的人类生死在一场幻梦之中。
这种“未来乌托邦”的谱系开始在影视作品内发扬光大,值得讽刺的是,无论从那个角度来勾画人类的未来,人类前途是一片灰暗,就从我看过的电影举例:《doomsday》(生化武器夺取世界大部分的领土和人口,幸存者只能躲在高墙后了断残生)、《地球停转日》(最近翻拍的,人类对地球生态资源的破坏甚至惹恼了外星人,需要一场未来的“大洪水”终结人类的谱系)、《巴比伦纪年》(克隆技术和茹毛饮血的时代合谋)、《盲流感》(致盲流感袭击全球,所有人,除了盲人,都成了盲人,仅剩下一人还奇迹般保有视力)……总之,无论如何,人类似乎是在劫难逃,就算没有那些天灾,人类自己也要自掘坟墓,这一点,已经由好莱坞的电影工作者达成共识。
就像我刚刚看完的《微光城市》一样,也是一部“未来乌托邦”电影。
电影提供的故事背景依然是未来,导演没有重蹈类似电影的覆辙,作品独辟蹊径直接省略了那些幻想和罗嗦,电影开始时一群科学家模样的人将一张纸和钥匙卡以及对200年后劫后重生的人类的期许锁进一只密码箱,并交给了“微光城市”第一任市长,与此同时,人类进入不见天日的地底“微光城市”,开始了漫长的黑暗生活。
似乎在导演看来,已经无需在“为什么要进入地底”多费笔墨,一来观众已经有了不少参考作品可以发挥想象;另一方面,也许是电影和观众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无论我们做什么,未来人类都会走到这一步,也许还会更糟呢!
密码箱的计时器从200年开始倒数,辗转在一双双男人、女人的手掌里,直到它从一双手中落下,然后被人放置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密码箱无人问津,但是计时器依然忠实地倒数,直到归零的那一天,箱子悄然开启。
此时的“微光城”迎来了“分配日”的大日子,虽然这座依靠巨型“发电机”来维持运转的人文城市,最近的频繁的电力故障似乎在预示着什么,但是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还是期待着“分配日”的到来。
在“分配日”仪式上,这些年龄参次不齐的青少年将像成年人一样加入到维护“微光城”远转的行列中去。
男主人公是典型的热血青年,希望能够加入“发电机”工作组,他预感到停电的不祥,决心找出城市的病灶;女主人公是个孤儿,和奶奶、妹妹生活在一起,父母亲当年留下的电话答录磁带成为了她唯一的记忆。
虽然两人在“分配日”上铩羽而归,不过两人掉换了工作,男青年成为了“管子工”(超级玛丽?
),女青年成为了梦寐以求的“信差”为人们传送口信。
“微光城”的不安和疑惑不仅来自越来越长的停电时间,男青年在无力回天的破旧管道间发现了秘密房间;女青年则在自家的储物间找出了那只密码箱,并且开始复原如拼图般破碎的纸片。
在市民带着对“城市建造者”虔诚的宗教情怀准备盛大节日的同时,有人企图离开“微光城”,却终究无法逃出升天,成为市长的阶下囚。
男女青年无意间发现了市长正在为“发电机”停转后的日子寻找退路,管道间的秘密房间就是市长最后的伊甸园。
女青年准备揭发市长,当然这种努力无异于与虎谋皮,借着黑暗和混乱,女青年夺下市长的那块钥匙卡逃离;而男青年也发现了,自己的发明家父亲当年正是和女青年的父母亲合力挖隧道逃离“微光城”的其中之一,而女青年的父母就是牺牲在挖掘隧道的工程里。
“微光城”开始搜捕男女青年,而两人借着发明家父亲的发明逃出重围,两人带着女青年的小妹妹按照密码箱中残破的说明书,跌跌撞撞走向光明,终于,离开“微光城”,人类在告别阳光200年后,终于在一个晴朗的黎明,迎来了新生。
电影的大意如此(讲故事这方面我不太擅长),值得玩味的倒有几处,比如,“微光城”似乎未见学校上课之类的事情,人们大多识字不多,工作几乎属于师傅带徒弟的口耳相传。
唯一的印刷品是男青年家的书籍和最后通缉他的通缉令。
似乎当年留下密码箱的科学家们已经料到人类已经言语道断,因此密码箱中的说明书也是简单明了,图文并茂;在“微光城”的出口,也是用大量的图示结合少量文字,为造访者提供引导。
不过,所幸的是,“微光城”还没有退化成结绳记事的地步,人们虽然识字不多,但还不是文盲,这残存的知识,也为最后的出走提供了必要条件。
还有,就是这类“未来乌托邦”电影中的反面角色,在“微光城”中就是——市长了。
就像你能想象的一样,大凡这种角色都是一个样,道貌岸然、满口大词,私下里则是以权谋私,置百姓的生死于不顾。
自然“微光城”的市长做派和下场也没让我失望,他最后在密室中被“异形”吞噬。
还有,看起来糊里糊涂的老管道工苏尔,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离开“微光城”的机关排除了障碍,终于使得男女青年顺流而下孤舟远征。
电影看完后,我在想,究竟是什么挽救了人类的命运,是那只携带着200年前秘密的箱子?
还是男女青年?
如果箱子始终没有被人发现的话,是否人类就会在黑暗中默默消亡?
我也看到,像发明家、女青年的父母,还有许多未出场、也不知姓名的人,在不知道箱子存在的情况下,决心打通“微光城”与外界的联系吗?
这些人的努力也许才是真正支持人类返回地上,沐浴在阳光下的动力吧。
就像电影中的市长,我们看到人性中与生俱来的贪婪和自私,但是那些平凡的人们,那些为了保有人性中光明一面的人们的坚持和奋斗(发明家父亲、苏尔、花房大妈),不是正高扬着人类的精神,对生命做出自我的证明吗?
影片的最后,男女青年从地上俯瞰“微光城”并投下写有消息的石头,在广漠的黑暗中,“微光城”那如豆的灯光,却正是200年来人类悉心呵护的光明之火。
我一个凡人不知道人类的命运将去向何方,是否会像电影中那样黯淡渺茫,但是,就像电影的名字一样,希望,就如同微光一样柔弱微茫,握紧它,保护它,不要让希望在我们手中熄灭,这,也许是人类应该,且必须去做的事情。
2009-2-24 夜
时间:2008年10月14日19:00地点:AMC影院事件:City of Ember第一周上画虽然没有纳尼亚那样的恢宏气势,但却有着哈利波特式的神秘感,City of Ember算是一部迷人的童话;该投诉一下Bill Murray了,这位仁兄最近老是演一些没什么难度的配角;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女主角,跟dakota fanning同龄的Saoirse Ronan,近期又一令人瞩目的童星,而且算是不靠脸蛋吃饭的类型。
她的下一部电影将与PJ合作,相信她的路会越走越宽。
片子整体故事前情交代很不清楚 很多疑问 为什么他们要住在地下 明明上面十分安静和平(在影片结尾的地上世界来看) 为什么在第七任市长的时候传承中断了 为什么盒子成为第七任市长家族的私有物 为什么那只鼹鼠那么大还丑还吃人 主演中规中矩 没什么精彩的角色 男主角一般 女主角感觉有点切斯底里 总是做错误的时间做错误的事情 最后一问 为什么女主角想到了带妹妹一起出去 而男主角没有想到他爸爸
看完这部电影,有一股淡淡的忧伤,终有一天,我们会不会像故事中一样,被迫搬离的地下去生活,不过这样也好,没有了网络,没有了尔虞我诈,没有了贫富悬殊。
像<蜜蜂故事>里一样,每个孩子成年后都被安排抽签分配工作,关学历,没有海归,没有歧视,为这个城市出力,领一份平淡的薪水,无多好,多好。
很喜欢这本电影所构筑的微光城市,一个高度计划的社会制度下勉力维持但却终将走向灭亡的文明火苗,里面生活着充满虔诚的祈祷者,充满理想的思想者,单纯的孩子,勾心斗角的政客,狡猾的偷盗者,勤劳的工人,如果没有那个充满漏洞的“方舟计划”,越来越长的停电,食物的逐渐紧缺,谣言、信念和真实,伴随着人间百态,最终走向永远的黑暗
200年前的前辈为了后人的幸福,决定为了躲避某个灾难而住在地下……又担心后人的心理问题决定不告诉后人地面上的信息。
(←到这里我都非常喜欢,类似的基础设定感觉也会很感人!
但接下来的就……)只是将出去的方法和一半钥匙放在一个盒子里倒计时200年。
但却将盒子和另一半钥匙交给了都交给了市长管理……倒计时到头了,盒子打开了,但很多年前管理盒子的市长却没能顺利的交接……结果地下城市快过不下去了,男孩和女孩开始了冒险……说真的如果给我这个基础设定让我自己脑补,我都能给自己感动到!
结果这片子看的我却直翻白眼……很简单的事却又是因为熊孩子搞的一波三折……女主发现丑闻却去找亲信报告去送人头……明明只是出去的路却非要设计成激流勇进……就不怕堵了?
我还是回味一下序幕,通过脑补感动自己吧……
不知所云,还来说什么奇幻,简直是糟蹋
今年看得最烂的片子
情节有许多地方不合理的,拍摄时也有许多细节没注意,导演想拍续集,可能还想影射一些现实问题,只是想表达的太多反而累赘。不过当成一个童话来看充满想象力,男女主角还有小女孩选择的都不错,整体还是很吸引人的。
1.19
最美妙的冒险是有人陪你一起上路。
Harry Treadaway!勇敢少年的华丽励志故事,不过画面造型整体流畅度都太弱了Orz
戆片...
2009.1.19.21:02...
前段刚看过2012,这部好像是个小型2012的后续版,更好像是Wall-E的地下版,环境破坏后人们躲进地下,并设定一个时间盒子设定200年后开启指引人们如何走出地下城。
一个地下城市。只是觉得挺好玩的。很喜欢里面女孩的红斗篷还是红披风。
这种题材类型的电影一般都拍不出什么新意的了...算好的了
挺好的儿童电影,尤其喜欢蒂姆罗宾斯的表演,把一个慵懒,丑陋,自私的官僚演的入木三分啊。
结尾特效太假了吧……
刚才在看雨果,突然就让我想起了这么部电影。忘记名字,忘记大多数情节。直记得和雨果一样,有很多的机械情节。翻来覆去,想起了名字才肯继续把雨果看下去。
设定比较喜欢,但故事没什么意思。
115 三星半。很好看的科幻片,很有创意,很童话。影片很好的描绘了一个地下城市的样貌,成功的建立了独特的世界观。但是,影片后半部有些沦为简单的寻宝片的样子,剧情型不强了。还有电影里始终没有讲为什么人类要躲在地下。。希望出第二部。。。
标准儿童冒险片,场面规模都比较小,所幸细节还算有趣,还有不少大牌过来客串
作为奇幻儿童电影来说挺平常的一部片,感觉上大起大落不够,看完后才发现以前早就看过了,看来对剧情真是木有印象啊
我不管原著怎么样,这片子拍的是太一般了。。
我认为是不错的儿童片,勇气、想象、冒险、团结。剧情对成人来说可能不够严谨和曲折,但是对孩子,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