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有些地方会觉得“啊中枪了!
”比如说自己一个人总是没有勇气进咖啡店、商场、内衣店等等和朋友去的话会很羡慕朋友能完全融入环境 而自己却格格不入最喜欢的还是去图书馆 见到陌生男生搭话 会内心很雀跃 反映到表面的就是完全的手足无措和脸红假期永远是自己一个人过 但是相比女主 自己的情况更趋向于“就算朋友来找我玩也懒得出去”其实就是个阿宅而已 而且是个不思进取的阿宅看着看着觉得 相比女主 自己显然更单纯一些 没有想到那么多JK必须要做的XXXXXX 盒盒盒盒盒算是优越感么死宅这就是所谓社交恐惧症吧 但是发生这种事情 怪我咯?
整体评价的话 这部番还是略显无聊的日常向 女主最后的选择和自己本身的轻微强迫症是我看到最后一话的动力OP碉堡 尤其是B站上的空耳君简直了ED喜欢!
看完真的太心疼小丧了T﹏T可以看出她有偏执、社恐、妄想等很多严重的心理障碍,这导致了她不能融入集体,越是不能融入集体,她的心理障碍越严重,这是个没法全靠自己走出来的恶性循环。
小丧活的太矛盾了。
和大老师,师傅,节能主义奉太郎这些校霸们不同,小丧一边骂现充朋友是婊子一边又渴望现充的生活。
她一个人的时候可以沉浸在二次元当中,可回归现实生活以后,她又陷入了矛盾与痛苦当中。
她对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方式充满了否定,但为了不让自己崩溃,又需要通过否定别人来麻痹自己。
每次鼓足勇气尝试前进一点点,受到一点打击就后退地更远,这就是她无论做什么努力都失败的原因。
一个人的流星雨补充一点正能量吧,就是这样衰的女主,总是干一些让人尴尬地胃疼的事情,她也是我们的女主!
不管路人是多好看的彩虹色,而我们的女主多么空气长得多么路人脸,她都是妥妥的女主!
我们这些看客,在弹幕上指指点点,对她的人生发出各种各样嘈杂的声音,有的只会哈哈哈哈地看笑话,有的像圣人一样指责小丧不会反省自己,有的咒她去死,有的表示尴尬,有的为她开脱,有的期待着她的改变……也许一个丧女的内心世界很无聊,也许在别的校园番里,小丧这种人都不会出现,可是在属于她的故事和人生里,她就是主角。
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不管有多衰,我们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其他的人,不过是参与进来的配角罢了。
其实小丧的世界也不乏温暖的存在,她有一个永远也不会离开的帅欧豆豆,一个温柔的朋友小优,一个善解人意的表妹,还有一个穿着大熊的今江学姐,会给她抱抱,还有来自陌生人的温暖……可是这些都不足以构成能救赎她的力量,她总是面向这些光明中的人们,自己却站在黑暗里。
学姐的拥抱最后小丧说,都无所谓了,真的可以无所谓吗?
真的能接纳自己或者好好改变自己了吗?
我不知道,只愿世界对她温柔一点,再温柔一点吧。
P.S. 多重Ed真好听,这是我目前唯一不跳ed的番了。
七月新番中最喜欢的一部。
女主和《我青错》的大老师一样都是寂寞到无敌的人。
不过与大老师看上去朋友很少,实在妹纸基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同的是,智子是真的存在感趋近于零!
即使每集全程吐槽,但骚女的内心是很腐很荡漾的!
再说她不过是内向胆小些罢了,我想借助片中的台词说:“对于萝莉控来说得分很高!
”虽然是搞笑题材,几处情节还是很虐人的!
没有看过原作漫画;总之,坐等智子逆袭不过希望不要有什么狗血的神棍展开。。
看这部时让我联想起同样宅题材的《欢迎来到N.H.K》。
也是部非商业化的杰作,比《丧女》要严肃深刻一些,当然了也是故事的侧重点不一样。
男主脱宅的过程中,反应了不少社会问题。
推荐一下。
最后咆哮一句 这年头找一部不卖肉不搞基的良心作不容易啊!
挺喜欢小丧的。
想起自己初中时也有一年半处在相似的状态,直到朋友出现将我搭救。
唉,那日子可真难捱呀。
看完后一直在思考反复折磨着我和小丧的究竟是什么。
受友邻的启发,有了两个想法,一个关于价值,一个关于两性。
假设价值是指一切人之所欲者,其中似乎又可再分成两类,一种是相对价值,一种是绝对价值。
相对价值基于人和人之间的比较,绝对价值来自于人与自然的协调。
相对价值常见的类型有权力、金钱、知识、魅力;绝对价值则有健康、敏捷的思维等。
一种区分相对价值和绝对价值的方法,是设想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幸存的人类,此时某一事物如果还对自己有意义,那就是绝对价值,反之即为相对价值。
显然,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权力、金钱、魅力都变得毫无价值,而健康的身体依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存活。
知识的情况有些特殊,是指和生活常识相对的,如相对论、量子力学那一类我们所崇拜的知识。
知识的价值,很大程度来自于其被极少数人掌握的相对性。
另一方面,人尽皆知的常识就没有相对价值,只有绝对价值。
如果我们把这一方法扩展一些,除了个体,也可以适用于二元关系。
对两个人而言,设想我们是世界仅存的两个人类,不难看出,所谓般配、郎才女貌、门当户对之类的都是相对价值,而两人间的信任和默契则属于绝对价值。
相对价值和绝对价值,很难说孰优孰劣。
相对价值衡量我们从他人那里获得资源的能力,绝对价值代表我们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
二者对于我们的生活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
不幸的是,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严重失衡的社会,追逐相对价值,忽视绝对价值,使大多数人都活得很压抑。
每一个人都变成了相对价值的狂热囤积癖,试图保有远超自己生活所需的相对价值。
而相对价值,由于其基于人和人的比较,别人的相对价值上升,就意味着自己的相对价值下降。
这恐怕就是我们被动态的来源。
除了动画中被别人定义、被别人评价之外,还有我们兜里的100元钱,即便我们什么也没有做,当馒头从1元涨到2元的时候,其价值也会被动地下降一半之多。
对相对价值的追逐已然演变成一场失控的军备竞赛,将我们所有人都裹挟其中。
在这样的社会中,内心阴暗扭曲的只有小丧吗?
相对价值,其本身的特性决定了极端富有和匮乏的都是少数,中间的占大多数。
小丧的自怨自艾是病,中产的谨小慎微、患得患失,富人的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又何尝不是病呢。
就好像动画中,小优第一次和小丧出去玩时坦承,和小丧在一起才感到比较放松,可以聊一些宅女喜欢的动漫话题,在自己的高中都不敢聊这些。
小丧和小优的区别,仅仅在小丧得的是罕见病,小优得的是常见病罢了,但常见病它也是病呀。
有趣的是,片头曲中有一句“看我的心灵有多美”。
我想,小丧并不真的那么在乎相对价值,向往成为一个所谓的bitch,她需要的仅仅只是一个懂她的朋友啊。
另一个想法是关于两性的。
小丧表现出对男性的极度渴望,却并不让人觉得里面有任何爱的成分。
渐渐理解了就像男性物化女性一样,女性也在以自己的方式物化男性。
在小丧那里,男性如同勋章,不过是自身魅力的证明。
进一步想,这个世界上的男人和女人,很多时候正是彼此痛苦的来源。
男人恨女人,女人也恨男人。
女人被男人剥夺了所有资产,被迫依附男人生活;而男人终生处于对交配权和资产无休止的争斗中。
按《凯列班与女巫》一书所描绘的,历史有点像是,男人首先把女人推下了悬崖,女人则在最后一刻抓住了男人的脚踝。
男人开启了这个仇恨的循环,而历史在经过许多世代后早已面目模糊,社会变成了一个冤冤相报的死结。
你把我当工具,我就把你当资产;你把我当精虫,我就把你当便器。
真正爱男人的女人恐怕很少(不是那种爱上某个“优秀”的男人)。
古怪的是,当遇到女生对男生说“给我坐着尿”的时候,我依稀感到了一种女性对男性的爱……细究起来,其原因可能是:女生愿意和男生共用一个厕所女生会对男生说出她的真实想法把男生当成一个有大脑的人,可以共情、反思并改变自己的行为希望我也能做一个爱女人的男人。
总得来说,智子只是个希望有人能陪伴的女孩,虽然心里不平衡时会有些阴暗的想法,但是她从来就没伤害过谁,而对于别人展示出来的善意,她比谁都更珍惜,或许方式并没有那么完美,但并不能因此来否定她。
学姐最后说智子是个为了什么一直努力没放弃的孩子,可以说,智子虽然还是没交到新朋友,但未来也是有希望的。
同时,评论里有些说恶心或者更甚的,这么一个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坚持,也不伤害任何人的孩子,那样评价真的无愧于心吗?
历史上为了装疯卖傻去吃(翔)的人最后都得到了尊重,所以说,对于这么一个角色,真心觉得应该给一个公正的评价。
这样的主题上限太低,频繁使用抽象派画风缺乏新意,整体制作水平也堪忧,但不免是个好的想法。
tv动画最大众的观众就是宅,这样的作品给宅男宅女看或许是种不错的选择。
本作放大了丧女的丑陋一面,没有展现女主智子的萌点,也没有逆袭,甚至遭人唾弃,就是把女主的恶心之处展现给你看,见到和自己类似的尴尬经历为何不去改?
如果女主正面形象多了,哪会达到这种令人厌恶的效果,不揭开伤疤,又怎能让看本作的观众去反省呢?
相比之后动画化的小埋,这部作品显然在表达侧重点的层面要好太多,当然我也不想踩小埋,但是宅们就看见萌萌哒小埋,哪里会有人反思自己对亲人的态度啊,掀桌!
(╯‵皿′)╯︵┻━┻所以,如果你像智子一样不能和身边的人正常交流,心里却希望能够和人交往,那么当你看到智子尴尬的表现,就做出选择吧,是寻找习惯孤独的生活方式或是勇敢地向别人表达自己,让自己努力地更能与这个排挤“不受欢迎的人”的冷酷社会和解。
即使对这部作品毫不留情地把丧女形象的丑陋放大去展现,但还是留下了余地:无论你受到多少伤痛,这个世界终会与你温柔相待
11集
有人说,这是对有社恐症的人的讽刺之作。
我不置可否。。。
我觉得我看到的,是现实的悲伤,是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的无奈。。。
看吧,在现实与动漫里,都是一样的,一个沉迷了游戏封闭了自我,难以与人交流的人,满怀对这个社会的点点不满,宁可欺骗自己也不愿意承认是自己的选择才造成了自己不受欢迎。
她其实是个脆弱的孩子,但是为了得到渴望的来自现实的关心与爱,就算是作践自己,也要去获得关注,可是她毛病多多,又没有毅力,想改也改不了,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当她在烟火大会的晚上独自坐在长椅上时,她终于疲惫的卸下了自己的伪装,放任忧伤,放任迷茫。。。
可终究还是未能改变,她还是不敢与人交流,还是自闭,她不是选择孤独一人,她很想融入那充满玫瑰色的校园生活中,可是已经被边缘化的她,总是无法踏出那一步。
她费尽心力哪怕是出丑也好只希望别人关注自己一下,可是最可怕的,最让人绝望的,不是别人的嘲讽,真的,这部动漫只是陈述事实,不是嘲讽,因为最可怕的,是别人根本就无视了她。。。
这难道不是这个冷漠社会的现实么?
也许是现实太残酷了,所以作为动漫,它加入了一个场景,一位可爱的“熊”,给了她一个气球,给了她一个拥抱,给了她一刹那的她一直渴求的温暖。。。
于是,身处这个并非二次元的三次元世界的我们,身为自我封闭又渴望关心的徘徊在这冰冷现实的人,被感动了,哪怕知道这只是虚幻的,也不愿清醒。
看到评论里的人说着名人的话证实着自己选择一个人清静的过多么多么合理。
我真的想告诉他们,那不是自己选择,那也不是自己愿意一个人孤独,因为这个动漫诉说的是一个被忽视的孩子渴望被温暖的故事,不是圣人不是隐士那样的选择一个人孤独的过也挺好那种事,这是一个想要回归社会的人的故事,不是我行我素那么独立有个性的东西。
说到底呐,这个动漫,多还是有相同境况的人才能看下去的,这可怜又可恨的辛酸,现充的人,永远体会不到。
所以多少名人的高端言论,在这里行不通。
看完了这部动漫,希望它有第二季,我一直觉得动漫是圆梦的东西,所以在现实里挣扎的我们,很想看到丧女,得到温暖的那一幕。。。
丧女的定义,归根到底就是指不受欢迎不合群的丑八怪。
智子看到这段放下心来,“反正自己不是。
”为了证明这一点,她还举出了自己初中时被男生“搭讪”六次的“事实”来自我安慰。
这一点和后来小优提到的,她梦想当武器商人这个中二病症状放在一起看,足够说明主角的自我意识过剩。
上了高中后,只是延续之前的道路,导向理所当然的结局。
一点也不奇怪。
上一秒还觉得那种结成小团队的女人尽说些无聊的话题,满脑子只想着男人。
和那种bitch在一起的男人,一定也都是渣。
有什么了不起的。
与其这样还不如一个人呢,哦不,自己是在享受孤独。
酸葡萄心理总在摇摆。
下一秒又渴望成为和她们一样的人。
“他们”就是这样一群人。
在身边却够不到。
只是自己,不断地在心中给他们泼冷水,卑微地独自意淫着他们的不堪。
时不时嘲笑着他们“今天在电车里碰到色狼了”这种话题只是一种显摆炫耀。
第二集里,我回家时发现公用伞架里找不到自己的伞。
便暗暗咒骂起他们来。
但后来又在角落里找到。
丝毫涌不起对他们的歉意。
他们没有自己意淫的那般恶劣,但这本身无所谓。
“我”只有通过贬低他们才能获取生存的食粮。
都是他们的错。
但残酷的是“我”的暗中不屑,他们都不知道甚至全无理会,依然高高在上、闪闪发光。
三无少女这种角色,就算不说话也会左右逢源。
或者说正是沉默才构成萌点。
但它的前提条件是你本身得要受欢迎才行。
在第二节课上吃便当,营造吃货形象来装可爱也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想要二次元的那些场景在现实中再现,除非你可爱如天仙,否则看起来只会像个中二病或者饭桶而已。
上了高中后再会的初中同学小优,对方正好也情绪低落。
本以为小优和自己是同一战线,而大放鸡血话。
没想到对方早就有男朋友了,正在为交往中拌嘴而不开心呢。
原来过去的盟友早就跑远了,只留了一个闪闪发光的背影。
第一集里有个细节是小智玩到乙女游戏的高潮时把DS狠狠地摔了出去。
也许是游戏中的场景和现实中的不堪相去甚远。
也许是现实中不如意的自己躲在这种游戏里渴求排解和安慰的姿态显得太狼狈。
“你老姐最近在想,上了高中后人生难易度突然提高了。
但现在也就算是困难模式的话,接下来上大学出社会的话一定会变成噩梦模式吧。
不如干脆现在就来个了结。
”但是剧情并没有往那种校园深夜剧那种套路发展,一路温情一路治愈,满满的正能量。
若放到校园深夜剧里,智子这种扭曲性格早就被“异己灭”千百回了。
但是周围人却那么牙撒西,既没有欺负也没有歧视。
若放到校园深夜剧里,现实和想象差距那么大,这种折磨足够让主角拒绝上学家里蹲了。
好在这些都没有发生。
智子还是会在不顺心的时候,出气般地提起脚来朝那堆叠起来的桌椅狠狠踹去。
但是当那些桌椅真要倒下来的时候,仍然会慌慌张张地本能地去扶稳。
如此重复。
尽管这是一部因为主角日子太无聊了就要放大悲咒作背景音乐来渲染的剧。
它只是把我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的一个部分放大了一点点而已。
实际上明明没有任何客观改变,却总觉得接下来会不一样,明天才是新的开始,到那时人生会突然“啪”地一下来个360度转变。
据说金鱼因为只有7秒钟的记忆,所以尽管呆在狭小的鱼缸里,却犹如在海洋中,因为下一秒钟世界又是崭新的了,自由自在仿佛永远游不到尽头。
所以智子那股莫名其妙毫无根据,却如同野草般野火烧不尽的自信,显得如此可爱。
本番は明日だ。
这世界只属于那些活泼开朗的现充们。
而你只是个普通设定。
无论如何都没法接受这点搅尽心思想着如何比他们更加夺人眼球,而犯着中二的你,结果连个普通人都没够到。
最后的一幕,智子拼了老命地奔跑。
不知道她是因为看见了委员长的内裤而羞愧地无地自容赶忙跑进自己的壳里躲起来,还是为了追赶那只学院祭上不知道是谁扮演的大熊递给自己的那只气球而一路狂奔。
我不算一个动漫迷只是喜欢看喜剧今天在YouTube 上搜索anime comedy在某个十大排行榜上找到了这个动漫 。
很多人都说喜剧往往都是有一个悲的内核。
确实,因为喜剧一般都是描写生活中很琐碎的细节 ,通过揭示生活中的荒谬来制造笑点。
以我的理解这也是幽默的一种原理。
举个例子来说,射门的时候一个足球踢到门框上然后反弹到球员的脸上,那就成了一个很搞笑的视频。
那这个视频有什么意义呢?
没什么意义,就是荒谬,结局与观众的期待造成一种反差,然后就产生笑点。
我看喜剧的时候也在想它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呢 ,然而喜剧在很多时候都是在表达人生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就很丧。
这也就是现实啊,因为现实就是这么丧。
喜剧就是这个样子的,把很悲惨的事情用一种搞笑的形式表现出来。
一个俗套的故事比如热血类动漫一般它的情节就是主人公追求他的梦想,冲突都是外在的,包括友情啊爱情啊,都在围绕得到与得不到之间展开。
显然丧女不是这样,所有的冲突都是主人公内在的冲突。
如果主人公追求的目标最后得到了,那么也就不丧了,那这样也就俗套了,这也正是我喜欢它的地方。
喜剧的作者往往都是对生活观察很细致的人,有了一些灵感马上就要记下来,整天都要思考,不断的剖析自己,所以喜剧其实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喜剧作者也有很多得抑郁症的。
我看这部动漫我觉得作者的心思一定也是很细腻很敏感的,否则抓不住这个点。
Ellen degeneres在粉丝来信环节说到关于孤独的问题,是我听过最励志最不矫情的。
如果你花更多的时间独处你会更明白你是谁,你想要的是什么,最终你会比别人更擅长沟通。
如果我回答说"我也很孤独啊,每个人都很孤独啊"或者说"都是这个世界的错!
甚至"你得改变一下你的性格"那有个卵用。
是宅人就去宅人圈混嘛,以后也可能会很受欢迎呢。
所以说不管怎么丧,总是有一些温暖的小细节,希望总是有的吧。
莫名的沉默、焦虑、惶恐,与人对视时来自内心深处的颤栗和紧张,说话细声细气,讲上两句话就仿佛过了一个世纪一般,感到自己被人孤立,没有存在感,几乎没有朋友,整日和漫画BL游戏在一起,偶尔骚扰一下自己高帅富般的弟弟和上了高中后咸鱼翻身的闺蜜,茫然的试图改变自己的处境。
这是关于黑木智子的高中故事,也是一个类自闭症患者的故事。
说她是类自闭症患者是因为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自闭疾病,而是社交焦虑综合征,也和她莫名而沉重的自卑感有关,这种种压力交替在一起才造成智子当下的处境。
事实上智子很多时候她所面临的窘境都是自己亲手造成的,但智子并没有理智的去分析其中的症结,而是单纯的将问题推给别人,造成满世界都充满了恶意的错觉,以至于自己身上出现具象化的黑色空间领域,旁人不得寸进。
自卑是智子痛苦的根源,而自负是智子徘徊在痛苦之中不得寸进永世不能翻身的祸首。
这是适用于很多人,但很多人不愿承认的东西。
智子所面对的悲惨的人生境况其实很多人都碰到过,只是程度和频率不同而已。
所以很多人看到这部作品总是怀着一颗悲悯的心看到智子被虐的欲仙欲死抬起鼠标想关视频的时候总是又放了下来情不自禁的还想继续看下去。
智子的痛苦带给人很多欢乐,但也让很多人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影子,动画也是故事,故事总会反映到人的身上。
智子所映射出的是很多人身上都曾出现过的东西,让人不愿去面对的一些东西。
比如自卑,比如自负。
说道这里,其实这个短文已经和这个动画关系不大了。
其实我写这篇短文也是因为我看到这个作品的时候能够感同身受的缘故,因为我以前高中的时候曾经有那么一年的时间所体会到的跟智子很类似。
唯一不同的是当时我并不知道宅是什么,也不怎么打游戏,当时只是比较中二,又单纯又傻的文学青年而已。
(就是现在贬义的那个文青,天天抱着书看,闷头写东西 非常二 我开窍晚 )当时我碰到一些事情,心理状态非常糟,在学校接近一年的时间没有说话。
因为大家从不同的地方来上学,彼此都不认识,直接被排挤成怪人、性格扭曲之流,只不过我不在学校吃饭也不住校,个子高身板壮学习也不差,所以在学校里也没什么人过来找我麻烦。
一年之后才从那种状态中走出来,人也开朗了许多,但还是因为这些事情被周围的人定下了标签,整个高中下来没交到什么朋友,直到进入大学头一年才彻底学会怎么和一群陌生人迅速交际。
虽然我并不支持其他不适应群体社交的人强迫自己学习强制性社交,但我自己是这么做的,我认为这种社交方式必须迅速掌握,因为当时我被父亲拉去谈话,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可能很多人觉得我听到的那些话很做作或者老生常谈,但我认为这些理念是很有道理的,有时候人脉比知识更重要,至少在中国是这样。
我一直觉得人经历的越多,成熟的越快。
很多时候回首看自己初中高中的那段时间,都觉得很羞耻,二的不行,尤其是当时的自己还写下什么日记小说之类,更是巴不得直接烧掉,但真拿到手里又有些舍不得,人都有这么一个状态。
我一直认为智子的这个故事其实是作者本身一方面的写照,我也相信智子总有一天会从这种尴尬无比的境态中走出来,把自己收拾干净,穿上好看的衣服挺胸抬头的走到服务员面前面带微笑的说出:“给我一个中杯拿铁,不要糖。
”那些唯唯诺诺阴暗潮湿的心理状态终究会消失,因为我在看这部作品的时候,已经隐隐看到那个作者面对智子时那张满怀恶意,不虐个千百遍绝不罢手的笑容。
(这个作者就是在虐以前的自己。。。
这个混蛋!
让智子打扮一下带个眼镜会死?
(╯°口°)╯(┴—┴)
6/13 漫画都看了 动画攒的太多了 不敢食用那么多负能量 不补了。
各种中枪……
…[明显烂尾- -]
其实我觉得如果妹子不脑补到奇怪的地方去的话 她也会受欢迎的啦w 十一话结尾超治愈!学姐真心小天使இдஇ 总之在很多地方都有共鸣(泣 悠一悠一悠一www 话说班主任的声音也很好听啊!妹子说每句台词都颤抖的语气真是好厉害!大沼心又开始神烦www
实在不喜欢女主。。。。。无法爱起来
內什麽,不好評論啊...
负能量真尼玛多……
好虐心!但是好棒啊 13年唯一看的下去的新番 在我心里已经超越了进击的巨人。请一定要出第二季
不懂萌点,女主快去吃药
好生猛的自我对抗
作为一个现充宅婊示小丧的一切遭遇都是自找的 看这片有一种凌虐的快感
千疮百孔 虐到死……动画很一般
剧本烂到极致,所有角色的性格全部都是单面的,反应得社会现象也被夸张得脱离现实…若没有代入感自然会觉得讨厌,若有代入感的话看这片子如此看笑话似地嘲讽自己的人生岂不是更应该感到愤怒和厌恶?另有诸如“不经过就不会懂”的神论,黑木有此下场完全是由于自身性格的内因,何有不经过就不会懂之理?
呃 ...
有些地方有点搞笑,但是整体感觉没有什么意思。
如果不能与别人好好交流,就问问自己为什么非得和别人交流不可——人首先应该学会的是,与自我交流。丧女的空虚与其说来自社交恐惧症,更重要的,我认为是来自自己内心的空虚。不自信,不自爱,不自知,缺乏主体性,怎么去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看完了就是觉得上学日子真是没好好珍惜啊,后悔莫及啊!!!!还有最后连火星异种都恶搞,笑死我了
和大老师相比简直不在一个档次上
没错,我是丧女,怎么样啊!!
从凉宫入宅,从小丧脱宅。希望她们在各自的世界里一直都那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