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重温了一遍,孙红雷的演技绝了,气场十足!对任务人物内心的刻画极为到位,虽然刘华强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十足的坏人,黑社会老大,看剧时却怎么也恨不起来,甚至觉得他有点可惜可怜。
对仇人的狠绝,对自己哥哥的亲情、对自己女人的维护,都是这个人物立体而丰满。
相反,石兆琪演的徐国庆就只是一个嫉恶如仇的刑警队长形象,不管对谁说话,都是一副正义凛然,甚至是有些凶狠的样子,全剧下来,没见他笑过,连对他同事,路人都是一样的语气,明显的用力过度。
所以显的人物有点单薄了。
其他不谈了,单从这两位主演上,孙红雷我给五星,石兆琪最多3星。
据说是影响东北一代年轻人的剧,现在才看完。
抛开其流传至今翻红的几大名梗名场面,这六张截图借刘华强之口说出的话堪称全剧核心,打破第四堵墙,直击一个时代。
刘华强的处世哲学1-680年代的严打,之前的社会发生了什么;90年代末00年代初的扫黄打非,之前的社会发生了什么。
历史就在那里,无需赘言。
每当有社会恶性事件发生时,总是有人性恶之论调在飞。
那么什么是人性?
人之初,到底性本善性本恶?
我想是性本混沌的。
一个人来到世上,白纸一张,尽情书写,他所最终成为的那个人,归根结底来自于他所亲身经历的环境,和学习、生产、劳动、实践所接触到的全部所有人,毕竟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那么在阶级社会中,其形成的具体而非抽象的人性,就必然带有着阶级性,绝不会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
我们绝大多数都是无产阶级,我们所主张的就必然是无产阶级的人性、人民大众的人性,而剥削阶级则必然主张剥削阶级的人性,不过他们会把这种认识伪装,包装成一种好似普世的、唯一的人性。
那些依附于剥削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鼓吹的人性——很典型莫过于不分一切场合呼唤爱与自由,反对一切暴力和乌合之众——其实质不过是为剥削阶级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张目,是以牺牲人民大众的利益而成就的剥削阶级的自由。
故而在他们眼中,无产阶级的人性就不合于人性,某种程度上是恶的,是要被开除人籍。
难道被欺负就要忍气吞声?
撞南墙就一定要回头?
不。
是要让他再也不敢欺负你。
是要把阻挡我的墙推倒,除非你打死我,否则我必须去。
这个社会也并不是非黑即白。
那些从一个混沌的婴儿最终走向人民的对立面,是什么造成他们这样的,是他们生下来就要被掐死吗?
杀人如麻的刘华强可能至死都不知道,布下这个局害他走向仇恨不归路的正是其怎么也想不到的人上人李丽。
有一种暴力是小喽啰火拼直接见红,而有一种暴力只需轻轻一个电话。
那些衣着光鲜的人上人,那些游走在上层社会推杯换盏亦正亦邪的剥削阶级,真的怕你放下武器,诉诸法律吗?
未必。
他们更怕你放下法律,拿起武器。
80年代打开了影响至今的潘多拉魔盒,但也并不意味着80以前就是绝对理想的。
过去不必留恋,永远望向未来。
扫黑与反腐辩证统一,扫黑是表,反腐才是根。
只有根除人上人们权力寻租的土壤,及其连带的一切,整个社会才更健康,人民大众才更幸福,李丽和刘华强们才会真正地不存在。
[旁白:有一个人前来买瓜……][配乐:摩托车声+车辆喇叭声](华强:刹车)“生异形啊,你们哥俩。
”(华强:走过去)“哥们,你这瓜多少钱一斤呐?
”“两块钱一斤。
”“What's up。
这瓜皮是金子做的还是瓜粒子是金子做的?
”[大象语]“你瞧瞧现在哪有瓜呀,这都是大鹏的瓜,你嫌贵我还嫌贵呢。
”(摊主:抽烟)“给我挑一个。
”“彳亍。
”[拍瓜声]“这个怎么样?
”“这瓜保熟吗?
”(摊主:不屑地笑)“我开水果摊的,能卖你生瓜蛋子?
”(摊主:低头)“我问你这瓜保熟吗?
”(摊主使用 一惊一乍)“你是故意找猹是不是?
你要不要吧!
”(华强使用 嬉皮笑脸)“你这瓜要熟我肯定要啊。
(华强:移动到摊主旁边并坐下)那它要是不熟怎么办?
”“哎,要是不熟,我自己吃了它,满意了吧?
”(摊主:称瓜)“十五斤,三十块。
”[车笛声]“你这哪够十五斤,你这称有问题呀。
”(摊主:愤怒)“你是故意找猹是不是?
你要不要吧!
”[摔瓜声](摊主:甩手)“你要不要!
”(华强:翻称)(摊主小弟章鱼哥移位)(华强:指向秤)“吸铁石。
另外,你自己说的,这瓜要是生的,你自己吞进去 啊。
”(华强:举刀劈瓜)“你TM劈我瓜是吧?!
”(摊主:冲过去)(华强:插……捅进去)“哎,哦……”(小弟站了出来)“萨日朗!
萨日朗!
”(华强:丢刀)“郝哥!
萨日朗!
”“萨日朗!
萨日朗!
”(华强:骑车并驶向远方)[摩托车发动机远去的声音](一家三口上线)“华强!
哎!
华强!
”(华强:回眸一笑)[旁白:在现场,有个叫田二喜的……][完]
很久以前看过几集,今天怀旧,把它全部看完了。
感觉最该死的就是刘华文,天然纯煞笔一个,没本事,喜欢张牙舞爪。
所有的事都是他惹出来的,李丽想知道梅子的下落,和刘华文达成协议,2万就说出梅子的下落,结果说话不算话,做事太不道义。
而且耍了李丽,后来李丽报复刘华文,让疯子找人砍刘华文,你说要砍就砍死吧,偏偏狗命大,半死不活的,在医院今天开个刀,明天割个脾的。
让刘华强差点几次险些被抓,刘华强一直不肯走,非要替弟弟永除后患再走,他是怕他一走又有人砍他弟弟,所以尽管风声很紧,刘华强还是没走,而且还到处找仇人杀,走后栽了。。
刘华文害了所有人啊,害了刘华强还有刘华强的一群手下,还害了梅子,汪素娟。。。
最后大家都挂了刘华文还在医院睡懒觉呢。。
跟我刘华强你有这个实力么?
-那段时间我下了在寝室了放,搞了全班男生都来看,台词大家都能背出来,搞疯彪那段实在太经典。
这部剧怎么样不必多说。
但是这部剧毫无疑问把有些人的行事风格给强行洗白了。
首先,有些人在审讯基本确定关系的人时,不会一再说官话,而是直接上手,因为只要基本确定关系了,那么就可以给自己找千百种打人理由,打了也是白打,这点经历过的都知道。
然后有些人办事时不会为了周边群众着想,没有问题固然好,而真有了问题他们也不在乎,把责任直接推给捉拿对象,然后软硬兼施赔点钱再威胁家属闭嘴,这种事没有普通百姓敢捅出来,媒体也不敢报道。
最后就是有些人想凭自己能力破获大案是不可能的,他们必须借用专业的人员帮助,而这些专业人员,都不是简单附属于有些人。
所以本片毫无疑问是把有些人给进行了洗白,让百姓觉得有些人靠得住,但是百姓都应该明白,靠得住的是部队,是人民解放军,有些人和解放军不是划等号的,他们是靠不住的。
还记得那个段子“我的朋友说我像是饭桶,但朋友间不能这么称呼,让我自己找个饭桶的近义词,我想了很久,突然很开心,原来我是XX”。
剧中刘华强始终躲在一个个小小的出租房里,终日不敢露面,为自己去医院看了一趟被警察监视的刘华文就暗自庆幸,面对托运站被抢走的无奈,最后把身边人全折进去,刘华文也带不走了,归案死刑。
十几二十年后的今天,2017年,还有如此低端的黑老大吗,应该都进化为黑心或者风光商人了吧,真正的黑老大已经走过了只靠打打杀杀过日子那种,化身为一个个房地产商老总,工程包工头,拆迁公司头,跟政府无比亲密,因为跟政府对着干的后果就是刘华强一伙的后果,只有给权力跪着你才有汤喝。
强如李丽,狠如刘华强都乖乖跪倒在权力下面,我等p民又算得了什么,在居中连个被刘华强误杀的卖盗版光盘的都不如吧,十几年后的今天我们甚至难以再在电视上看到如此尺度的警匪片,甚至难以看到电视剧里抽烟的镜头,我不知道社会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真正的黑社会是能动用公权力随意或者“合法”控制你,毁灭你的组织,你能看到的黑社会,只是呵呵罢了,而我们是连呵呵都算不上的。
谁把谁征服了?电视剧围绕着征服来讲 刘华强这辈子是值了李丽无疑是一个祸害精 李梅是一个好女人 只是生在了错家庭刘华强不是一个好人 因为他犯了法 他杀了人 破坏了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理应受到制裁 但是他又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他不错杀无辜,对给自己递上热水的出租车司机真切的表示感谢,坐车给钱,杀的人都是他的仇人,在他的意识形态下,那当然是应该的.但是法律不允许啊,最后,现实把他征服了,尽管他把他的仇人们给征服.就象他自己说的.我们穷人家的孩子,要想不被别人欺负,能靠什么呢?恨,拳头.就象他对金宝说的.我也就是一念之差当上了这个大哥就象他对封飚说的 给我跪下 叫爷 不然我一枪打死你就象他对自己女儿说的 妈妈不来了 爸爸给你过生日 生日蛋糕不吃了 给你李阿姨先走就象他对李丽说的,咱都是出来混的,你说这话不嫌丢人吗就象他经常对别人说的,你们都给我听好了,我叫刘华强.在大环境衬托下 刘华强当然被绳之以法了,但是,其中,看到了一个小人物锐变成社会大哥其中的辛酸,挣扎,无奈,残忍,智慧,柔情,以及侠气.很多人倒是敬佩这个法律意义上的杀人犯.为什么?因为他智慧 他意气 对他的兄弟 对他的女人这个错综复杂的社会 说谁到底把谁征服恐怕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自己的结局
今天我带大家盘点一下影视剧里那些出彩的黑老大。
街头混混里的头头,是黑老大;铜锣湾的扛把子陈浩南,也是黑老大;叱咤上海滩的杜月笙,还是黑老大。
可见同样是黑老大,是分个三六九等的。
那么在影视剧里,不同的演员也就会演出不同的层次感。
人靠衣装正所谓“人靠衣装”,当一个落魄屌丝想成为黑老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头发输成大人模样,换上一身帅气西装”比如最近热映的电影《第八个嫌疑人》里的大鹏。
大鹏那张脸最大的特点就是怂,演坏人气场不够,只能演《受益人》里的唯唯诺诺的骗保人,或者《铤而走险》里被逼上梁山的车行小老板。
他要演黑老大,只能靠化妆。
于是当大鹏梳着90年代流行的三七分头,穿着略显宽大不太合身的西装,拿着翻盖电话出场时。
有人说他像高亚麟,有人说他像许冠文,甭管像谁,港片里那种黑老大的味儿就出来了。
同样是化妆,还需要前后对比,才能突出层次感。
影片中,大鹏至少换了三个装扮。
一个是作案前利欲熏心的黑老大。
一个是作案后逃到东南亚当难民的瘦子,为了外形上的转变,大鹏43天减了30斤。
一个是案发21年后,隐居边境小城的中年老实人,他以这个形象第一次出场时,很多人被惊艳到了,那个发型像被人拿砍刀砍过一般,像极了一个失意的中年人。
大鹏能取长补短,在演技还不醇熟的情况下,光靠这三个装扮就唬住了观众。
后面他拿石头砸人,也成为继张东升爬山后,犯罪片里又一大名场面。
当然,这样的黑老大,注定无法做大做强,影片中大鹏饰演的黑老大没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力,只能愣头愣脑地只能去抢银行,然后带着表弟浪迹天涯,最后东躲西藏几十年还是落入法网。
脸上着相当一个黑老大想要在进阶一步,除了穿得人模狗样,还要脸上着相。
用大白话说,你得够狠,还得让别人看出你够狠。
代表人物就是《征服》里刘华强。
上世纪90年代,国内治安不好,街头抢劫,黑社会欺男霸女屡见不鲜,甚至连环杀人案都时有发生,这其中必然涌现出一大帮狠人,也为影视剧提供了现成的素材。
孙红雷饰演的刘华强,就是混迹街头的一大狠人。
纹身、金链子、寸头、黑西服,刘华强就是一代人心中“黑老大初恋”闭上眼睛,你立刻就能浮现他拿着骑着摩托,拿着砍刀出现在街头的嚣张形象。
但,这还不是刘华强最狠的地方。
他最可怕之处在于可以用丰富的表情和动作,来准确传递这股狠劲。
比如面对仇人,放狠话时,脑袋战术性一歪,手指一指,恨不能一指头戳死对方。
还有拿着砍刀恐吓对方时,咧着嘴,露出轻蔑的笑,明明是快糊掉的画质,观众却能感受到4K级别的震撼。
这种表情很废五官,孙红雷演完这部剧都留下了表演后遗症,他以后再演狠人时,经常是一类演法:盯着对方笑一下,然后把表情凝固住,当对面吓傻后,他有咧嘴大笑,轻松拿捏全场。
这种着相的表演方式,或许谈不上高级,但对20年前的电视观众来说却特别好使,以至于孙红雷后来录制综艺,碰到热心观众还会说一句“你当年的流氓演得不错”当然,这类黑老大只有狠,没有城府,注定干不成大事儿,剧中刘华强耍完狠,还要东躲西藏沦为亡命之徒,而观众给他们的定位也是流氓一个。
气质癫狂黑老大在往上爬,就要走气质路线了。
港片在巅峰时期被称为“尽皆过火,尽皆癫狂”,这种气质刚好为黑老大提供了温床。
港片里,也有那些着相的狠人。
比如掀桌子,踩关公像的乌鸦哥;叫嚣着“食屎啦你”的乌蝇哥。
这些只会耍狠的人,注定只能当小弟,一般都活不到最后。
而背后做大哥的,无一不拥有癫狂气质。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枪火》里的吴镇宇,这部电影是仓促之作,没有剧本,拍摄周期只有19天,而且几乎是一遍过。
影片讲述了五个黑帮兄弟自相残杀的故事,吴镇宇只是五大恶人之一,严格来说都谈不上黑老大。
但是他就是凭借20%的戏份,征服了金马奖评委,拿到了金马奖影帝。
获奖词揭晓了答案:“虽只是五分之一,但眼神让他一下子跳了出来”你看看,想成为港片里的老大,光耍狠是不够的,关键是那种癫狂的气质,而吴镇宇站在那里,光那个亦正亦邪的眼神,就是黑老大的标配。
几年后,他终于等来了绽放,在《无间道2》里,成功饰演了倪永孝,有人说他演出了香港版的教父,但我却觉得原版教父少了那种癫狂的气质。
倪永孝外表斯文却用眼神吓人,不声不响拿下了父亲手下的旧部,机关算尽反误了家族命运,临死前才发现连身边的弟弟也是敌人。
吴镇宇躺在余文乐怀里的那场戏堪称经典,一个狂人眼神里最后一丝火焰熄灭让人不禁唏嘘。
倪永孝也成为黑老大的模板,很多晚辈演黑老大都模仿吴镇宇,其中就包括饰演高启强的张颂文。
《狂飙》热播时,有人就问,如果吴镇宇来演高启强,会演出什么味道?
吴镇宇怎么演不知道,但绝对会多一分癫狂。
可惜的是,这类黑老大因为神经刀的属性,戏剧性拉满,还带有一种肆意而为的浪漫情怀,但因为胸中城府不够,他们常常以悲剧收场,倪永孝就是最好的例证。
精神洗脑如果想再往前走一步,那么黑老大就不只是脸厚心黑,更要学会洗脑术,这个比大砍刀的威力打多了。
其中典型代表就是《黑洞》和《黑冰》。
《黑洞》里的聂明宇,因为年轻时跳水救同伴,得了哮喘和性无能,性格开始扭曲,滋生出发社会人格。
聂明宇是个务实的坏蛋,他对手下的小弟进行精神洗脑,然后自己躲在幕后笑看风云。
他的装扮同刘华强相比也有了升级,同样是黑色系,但他穿着黑制服、黑手套、带着黑框眼镜,在文艺大叔和变态大佬之间来回切换,让人捉摸不定。
到了聂明宇这个级别,他已经不必亲自下场去干脏活累活了。
编剧给他设置了一个当市长的父亲,聂明宇从小活在父亲的高压之下。
于是后期他黑化,除了满足变态心理外,还多了一分对抗父权争取自由的意味,是不是立马高大上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张艺谋的《坚如磐石》就是根据《黑洞》改编的,原来的名字也叫《黑洞》,看来老谋子也对这部剧情有独钟。
而《黑冰》又是《黑洞》的升级版。
王志文饰演的郭小鹏,和聂明宇成长经历、黑化过程如出一辙。
但他更往前走了一步,他已经不是简单的洗脑,而成为了一个精神导师,有一套自己的出事逻辑,并且对此深信不疑。
用一句大白话说就是,忽悠别人,忽悠到连自己都信了。
这样的人是不屑于外表装扮的,于是我们看到最后郭小鹏最后被抓,穿着囚服,梳着光头,但依旧侃侃而谈,用11分钟的独白戏阐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用毒品控制人类。
明明是胡说八道,但在他磁性的嗓音下,连观众都被沦陷,这就是台词之神王志文的魅力。
当然,到了聂明宇、郭小鹏这个阶段,已经有点“多智近妖”了,他们只能是影视剧里存在的人物,并不接地气。
想要接地气,完成洗白,还得到最后一个阶段。
重剑无锋前面几个阶段的大佬,无论如何嚣张,最后无一例外,都会走向覆灭。
只有这个阶段的大佬,能成功上岸,成为平易近人,人人艳羡的成功人士。
《狂飙》里的高启强就是这样的人。
这部剧里的高启强一共分成三个阶段。
前13集,是高启强的堕落过程,一个卖鱼贩在命运的阴差阳错下踏上了一条不归路,这个阶段的高启强做事都基于三个字“不得已”,本质上说他还是个好人。
中间13集,是高启强黑化的过程,他从好人变成了一个坏人。
这个过程他当然靠衣装。
当卖鱼贩穿上了得体的白色西装,当卖鱼贩傍上了曾经的大嫂,一个新晋的黑老大诞生了,尽管他浮夸违和,但小人乍富的嘴脸满足了多少人的幻想。
紧接着,高启强也着过相。
面对泰叔时的谄媚,面对小虎时的义气,面对老默时的奸诈,面对大嫂时的贴心,面对安欣时的故作镇定。
这个阶段的高启强逐渐撕掉了真诚的外衣,变成了一个行走的表情包,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然后,高启强除掉异己,真正成为了黑老大,那股子大佬气质也就呼之欲出了。
如果说过去他面对安欣时还做贼心虚,那么完成进阶后的他,已经深信自己就是对的那一方。
全剧第26集结尾就是一个绝妙的隐喻,代表正义的安欣站在十字路口智慧交通,自己却迷失了方向。
坐车经过的高启强已经摇下车窗,目送曾经的对手落败。
后13集,是高启强陨落之路,这时候的他已经之手这天,也进化到了黑老大的最高境界——重剑无锋。
我们发现,这个老头完全没有了当年的戾气,说话慢条斯理,待人十分和善。
他不开豪车,骑个破电动车出没;他没有架子,和机车少年打成一片;他作风简朴,每年还回九宅吃忆苦饭;他悬壶济世,开始搞起了慈善,还常常去敬老院做义工。
这就是黑老大的终极版,他们摸爬滚打后发现,行走江湖,最硬的不是拳头,而是人心,他们明白,人上有人,官上还有官。
自己再嚣张也不过是别人的棋子,与其献丑,不如藏拙。
于是他们彻底磨平了刀刃,或者拿着木剑示人,再后来干脆手无寸铁,看似人畜无害,其实一个电话就能让当地百姓抖三抖。
如果在现实里,《狂飙》演到26集就可以完结了,高启强会成功洗白,他会著书立说,过去的黑历史摇身一变成为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史,现实中不乏这样的厉害人物,他们已经成了人上人。
可惜这是电视剧,高启强必须倒下,于是,编剧强行让高启强降智,一个修炼满级的黑老大最后草草收场。
但这样的潦草处理无法掩盖高启强这个角色的光芒,观众还是被他的魅力吸引,明知他坏事做尽,依然希望能继续跟着他爽下去。
以上就是影视剧里黑老大进阶之路的五个阶段。
如果生在乱世,这些人很可能成为一代枭雄。
可惜生在和平年代,他们注定只能沦为混混流寇。
就像宋江带着兄弟们替天行道快意恩仇后,依然逃不过被招安的命运;黑老大们终其一生,不过是为了洗掉一个“黑”字,这是他们的悲哀。
话说那天晚上刘华强带着韩跃平和胡大海去富源大酒店找封飚等人算账,其实就是要灭了封飚在江湖上的威风。
刘华强给封飚“机会”让他一枪打死自己,封飚不敢杀人,没有扣动扳机。
后被刘华强用枪指着,刘华强数到“二”,封飚认怂,给刘跪下喊了爷。
整个事件行云流水,看似公平合理,封飚自己没把握住机会,当着自己小弟的面栽了这么大一个跟头,以后在江湖上估计是没法混了。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相当重要的细节:刘华强给封飚用来指着自己的枪是从胡大海手里拿过去的,等他用枪指着封飚的时候用的枪却是找韩跃平拿的。
其实这根本不是一次公平的换命博弈,胡大海拿的枪里根本没有子弹,而韩跃平的枪里应该有子弹。
也就是说封飚当时如果扣动扳机刘华强也会毫发无伤。
刘华强粗中有细,他断准了封飚不敢杀人,再在这个事上加一个保险就是带一把不装子弹的枪。
用这样一个方式从心理上彻底灭掉江湖上封飚这个对头。
#刘华强#这个角色就是为#孙红雷#量身打造的,剧中不管是主角和配角,就连跑龙套的演员,都显得那么恰如气氛,不得不佩服#高群书#的眼光,而且他所营造出来的那种电视剧气氛是近年来很少有的。
全剧唯一的看点就是孙红雷塑造的刘华强的形象和演技,所谓的正面就是为了保住饭碗不断的诱导攻心出卖自己的朋友亲人,就这办案能力如屎一样。而刘华强的死让观众们扼腕叹息。不是一星给刘华强,而是一颗星给孙红雷的刘华强。
两分全是演技 其他是真的烂
这节奏,这演技,这剧本,真的是经典!侦破过程抽丝剥茧,没有故弄玄虚,看得真是过瘾!另外,看这剧费烟,剧里面的人烟瘾真大!
絮絮叨叨 那种慢节奏受不了
现在这个年代看,动不动拿枪指着出租车司机不怕被报警? 李莉更是脑子不清晰,被刘华文骗了2万,又给了封彪20万砍刘华文,人傻钱多?
6.5,一个简单的警察追捕罪犯的故事,一个有情有义、有勇有谋却被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逼上黑道的热血汉子,希望他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但这一次希望不要再混黑道了。最后,吐槽一下警察的无能,线索那么明确,很快就收敛到强哥头上了,出动了那么多人,还搞了三个多月才抓到人。
刘华强也就是个犯罪分子。抠鼻。翻白眼儿。其实就是一个曾经的女公安引起的黑道集体火拼。最后实现了安定祥和。囧。孙红雷这是本色出演么。还是像雾像雨又像风里的阿来更得吾心意
略聪明的警察和一群精神病的故事,因为这部剧喜欢孙红雷、觉得刘华强男人的全是脑残。
太拖剧情了,没看下去!
孙红雷哪里不屌了
儿时的记忆……
黑龙江电视台15集版本,孙红雷应该是国产电视剧里演黑老大最好的一位
警察抓人,都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而且一点也不客气查案的时候。警察一顿猜,估计,就可以抓人。这部剧这么高评分,都是因为孙红雷吧。
大部分撞了南墙选择的是回头,而我选择的是把墙推倒,除非你打死我,否则我必须去,我爱你,但在道义和爱情之间我选择道义。重情重义,心狠手辣,有勇有谋,孙红雷饰演的刘华强成为后来同类影视无法超越的标杆。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干嘛不出去躲躲再回来杀一场,毕竟自己也感觉危险将至,最后一场戏不太符合匪徒性格,完全是主动投降。
2003 E01
大鹏对嫂子说"警察抓不到强哥,警察连我都抓不住 。""
孙红雷把刘华强演活了,这里面的最出彩的就是他还有李梅。李梅挺漂亮的,演技也好,刘华强够重情重义,金宝也是很讲义气,把黑社会一伙搞的和正面人物似的,反而正派的徐国庆更像坏人。里面的名场面看一回笑一回,如华强买瓜,教训封飙,拒绝老虎,砸游戏厅那几场等
真是一部十分优秀的警匪剧,不愧为同类型作品中的翘楚,配乐压抑又诡异,整部剧到最后一刻都保持着急促感和窒息感,结局有BUG但瑕不掩瑜,孙红雷是真的帅(真没想到有一天我也会夸他帅)
花了很长时间看完的,颜王演绎的刘华强这个黑帮老大是个复仇恶魔,可仔细想想,是什么造就了他的狰狞面目?“弱肉强食,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我们这些没权没势的,只能靠拳头和刀”,正是那些社会上的暴发户以及贪官污吏,促使他用暴力作出了这惊天动地的反抗!整体来说是部尺度很大的电视剧,中间的倒叙插叙很有趣,孙红雷的黑老大角色已经很难让人超越,值得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