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拒绝胡萝卜,如需转载可微信或豆油联系。
推荐《羞羞的铁拳》本来想用一个更惊悚的标题,比如“这电影要是不好笑,我就直播铁锅炖自己”,后来被小伙伴说太惊悚了就作罢。
但实在太喜欢正片里“直播铁锅炖自己”这个梗了马丽姐把自己炖的特别美。
《羞羞的铁拳》是开心麻花正式制作的第三部电影,前作《夏洛特烦恼》和《驴得水》都多少剑走偏锋,许多人都指其“三观不太正”,而这一次,开心麻花走的是励志喜剧的正路。
而更关键的是,《羞羞的铁拳》是真的很好笑。
跳过《驴得水》,《羞羞的铁拳》更像是《夏洛特烦恼》的延续。
因为演员都基本一样,沈腾、马丽,艾伦都还在,只是换了一下顺序。
还有很多演员只要你拿着《夏洛特烦恼》对着数都能找到他们。
马丽从这次从马冬梅变成了大记者马小(谐音麻辣小龙虾哈哈),和15年的马冬梅比起来,马小换了个“飒利”的短发,人看着精干许多,也“man”了许多。
在《夏洛特烦恼》里演班主任的田雨演在《羞羞的铁拳》里演马小的爸爸马东。
对,就是马冬梅那个“没了”的老爸马东。
艾伦也从《夏洛特烦恼》里的大傻变成这一部的励志拳王,为了拍拳击戏和练肌肉,瘦了十几斤。
而沈腾这次也甘居配角,从绝对男主“夏洛”变成了隐居山林的师叔,卷帘门副掌门,两年的变化看,沈腾着实是胖了不少。
当然也少不了一些惊喜客串,比如《夏洛特烦恼》尹正和王智这次也有出演,而且少不了的还有他俩自带的背景音乐《一剪梅》。
从演员配置上,只要你喜欢《夏洛特烦恼》,你大致就应该会喜欢《羞羞的铁拳》。
但从故事上,《羞羞的铁拳》要比《夏洛特烦恼》正直许多,也更容易被更多人接受。
《夏洛特烦恼》那时候,身边的姑娘们都不太看得上这部电影,大意都说这片子充斥了“恶心的中年直男的意淫”,现在豆瓣随便一截热评,都还能看到类似的批评。
《羞羞的铁拳》看完,身边就没么多讨论三观的人了,纯粹只是说这片子好笑还是不好笑。
所以我是特别想安利那些当年因为“三观”拒绝了开心麻花的人抛弃成见,单纯的来看个喜剧片。
看电影聊太多电影之外的事情伤身啊。
《羞羞的铁拳》的核心故事是讲述马丽和艾伦因为意外两个人交换了身体,马丽变成了拳击手“艾迪生”,艾伦变成“撒娇”的马小。
男女交换身体的故事不新鲜,就近的就有《你的名字。
》。
而男生变女生往往都很幸福,女生变男生往往都很难过。
对比看马丽变身后实在太奔放,进女澡堂什么的不知道实现了多少男性的梦想。
《羞羞的铁拳》也多少继承了《夏洛特烦恼》“接地气”的风格。
俗段子该有还是有的,只是尺度还不错,好笑而不low。
(我最喜欢“铁锅炖自己”哈哈)
对音乐的运用依旧是开心麻花的特色,许多有时代特色的音乐曾经让《夏洛特烦恼》引起一批怀旧潮,《羞羞的铁拳》则拿出《好运来》这样洗脑的民歌,光听歌都觉得电影带着“笑点”。
中国有嘻哈的冠军之一Gai和祖海合作的新版《好运来》更生生的把电影打造出了一种进入春节档的喜庆,嘻哈加民歌,高配版的“凤凰传奇”就此诞生。
而《羞羞的铁拳》还是一个惩恶扬善,“打击造假”的故事。
艾伦的拳击手,马丽的记者,两个绝对不能造假的职业。
而这部电影说的却偏偏就是拳手打假拳,记者写错报道的事情。
《羞羞的铁拳》比前两部开心麻花的作品都更有电影感了,拳击的部分一招一式都很有架势,高潮的部分大银幕看非常有代入感。
有人说开心麻花这次电影居然出了IMAX版,着实骗钱,不过作为看过IMAX版的人也说句真话,大银幕看拳击那感受真的不一样。
而且男二薛皓文的肌肉你们隔着手机先感受一下,动起来那也是非常赞的。
小人物的成长在任何时代都是绝对的正能量,而开心麻花又把自己最擅长的喜剧套路包裹在外,让观众在看电影时真的可以一边笑一边为主人公鼓掌加油。
曾经的喜剧人们爱看周星驰,但近些年星爷的片子都隐隐的透着些残忍(比如《美人鱼》;后来人们爱看徐峥王宝强和黄渤,但铁三角最近都各自做导演,讲起自己的故事。
而开心麻花,手上握着中国最有价值的喜剧剧本,每一部喜剧都经历过几百场观众现场反应的检验,现在,他们要站出来,告诉中国观众,他们才是最懂得什么能让观众笑,如何让观众笑的人。
认为开心麻花的电影都是加长版的小品,已经是非常“没眼光的”偏见了。
从2003年创立开始,开心麻花做的就是舞台剧,是和电影有着同源的艺术形式,一套舞台剧需要演员有很强的表现力,同时长度上也相当于一部电影,故事的起承转合可以最大程度的进行复用。
(舞台剧版《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目前在国庆档的排片里稳坐票房第一和排片第一,15年时《夏洛特烦恼》还是黑马,今年已经没人可以忽略他们的存在了。
电影的预告片里沈腾有个彩蛋,说他教给马丽和艾伦一个武功绝招,狮吼功+一阳指的结合。
但其实绝招只有一句话
只看预告时着实被沈腾的好笑冷到了……但如果你去看了全片,看最后在大银幕喊出的那一句,你就会懂得为什么这么多人会爱开心麻花,为什么《羞羞的铁拳》值得全场观众一边笑一边为他们鼓掌。
我相信这是喜剧电影最高的赞美,比任何文字都来的有力量。
-END-
欢迎关注拒绝胡萝卜
真真懒的一个人,看完电影超超超级难的写影评最多评个分。
第一次想要写长评的欲望献给羞羞的铁拳。
去电影院看了这本电影我是震惊的,冲着开心麻花这个剧组去的,之前那本夏洛特烦恼很棒啊,还有驴得水也拍的很好啊,看了半个小时真的看不下去退场了,出来刷个影评一片叫好,我真的不能理解,到底好在哪里?
是我的笑点跟大家不一样吗?
想哭 一个人玩久了真的脱离大众了吗 太惨了真的没有人觉得电影刚出来就很尴尬吗。
现在想看了的半个小时的具体剧情记不起啥了,就记得尴尬了 😂 艾伦不是一个拳击手吗,为什么不练一下身材?
好吧,这是电影。
马丽演的不知道为什么各种让我出戏,整部电影就是让我各种出戏。
想记一下演了啥去微博搜了一下 满屏好评 笑到流泪笑到肚子痛呜呜呜 更郁闷了就当做树洞吧 随便来吐槽一下 我真的觉得这本电影不好看,不要来参考我的影评。
大家都觉得挺好看的,我觉得我妈应该会挺喜欢的,该看的还是要看啊,但我还是想再说一遍我个人觉得不好看,倔强!
哈哈哈哈哈 然后瞎jb吐槽了那么多心情还是没有好一点 一个悲伤的故事 顺便说一句记录片的排片太惨了
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北回归线(NonthStory )上一次去电影院看《夏洛特烦恼》和《驴得水》,结束的时候全场鼓掌,《羞羞的铁拳》同样如此。
这一次,开心麻花带着观众,一起上了山,下了河,进了竹林,拜了师。
用一个个密集而精彩的笑点与包袱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而且,更可贵的是,开心麻花的每一部作品在搞笑之余,似乎都保留那么一份初心。
从最初的寂寂无名,一场话剧台下寥寥几人观看却依然坚持演出,到而今声名远扬,票房过十几亿,却始终没有在几位主创的身上看到浮躁气。
开心麻花的喜剧抖笑料包袱当然驾轻就熟,每五分钟一个笑点抖的既不落俗套又相当叫人回味,近几年的电影市场似乎渐渐走入正轨,经历了前几年资本侵入时的圈钱之作,能沉淀下来的都是好作品。
观众也越来越挑剔,浮于表层的喜剧很难让绝大多数观众买账。
而好的喜剧不仅对于“喜”的部分有着高要求,对于多层次的转换,亦同样标准甚高。
《羞羞的铁拳》里,艾伦饰演的艾迪生和马丽饰演的马小跌入泳池互换了身体,在最初的各自排斥和厌恶中,抖了不少笑话,比如艾迪生为了气马小,直播表演“铁锅炖自己”,在游泳比赛直播,扒掉参赛男选手的泳裤;比如沈腾饰演的“副掌门”,一副大师派头的腾空而起最后尴尬落地失误跪下的出场方式更是滑稽有趣,令人忍俊不禁。
“互换身体”在很多电影题材中其实也都有表达,但是《羞羞的铁拳》仍然玩出了自己的花样。
马丽和艾伦话剧演员出身,也都多次演绎电影的话剧版,更是将互换性别后的每一个动作和神情都表演得非常传神。
马丽甚至说,因为这个角色,自己彷佛重新活了一遍。
艾伦也似乎真的将一个女生装进了自己的身体里,表演很“娘”,也就超级贴近角色。
而我最钟爱的沈腾,虽然在《羞羞的铁拳》里不是男一号,但是他的每一个出场都太惊艳了,每一个出场都让人笑到喷饭,这大概也正是沈腾的天赋所在。
笑点太多,笑到腹痛。
而每一次看开心麻花的作品,都能感受到团队的用心,还有进步。
从《夏洛特烦恼》到《驴得水》,再到这部《羞羞的铁拳》,开心麻花的电影早已成为“麻花出品必属精品”的品牌。
而这些精心打磨的作品,正因为每一部的题材和立意都不同,才更棱角分明,无论何时回想起来,都会记忆尤深。
而撇开这些笑点外的《羞羞的铁拳》,也相当有看点。
如果说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以及对成功的统一标准常常让人焦虑和无所适从,《羞羞的铁拳》则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这种现状的反思。
当得知影片中的大反派吴良才是操纵黑幕的最大黑手,马小和艾迪生开始了他们的“揭发计划”。
赢得比赛才能让吴良的赌局扑空,马小和艾迪生上山拜师学习技法,在正式比赛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场,马小和艾迪生的身体意外互换了回来,在观众都以为并未接受训练的艾迪生必败无疑时,导演则巧妙地安排了一场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拳法,最终用智慧打败了昔日的拳王吴良。
情节的设置巧具匠心,方寸不乱。
开心麻花的作品每部都追,团队不大,却从戏剧到小品到电影每年保持高产的输出,红了好多年之后的开心麻花,在原本坚持的风格上愈加打磨,每部都期待,每部都不失望。
段子不重复已属难得,更难得的是,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常常加入反思。
如果说处处顺利的喜剧太过单一,那最初经历挫折、困惑甚至痛苦的开心麻花,则在此后的每一部喜剧中,都加入了多层次的元素和张力,跌宕起伏,余音绕梁。
最后一段吧,本来以为卷莲门众人被艾迪生的气度震撼,表情凝重的盯着电视机看直播,最后直播结束了以后,原来是卷莲门众人盯了一晚上雪花,再加上沈腾说了一句,能看上重播就是特么烧了高香之后就开始乐的收不住了,这个真的搞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最难忘的是换身后的艾迪生,变成女人之后,洗澡时给人开门仍然习惯性的只用浴巾裹着下身。
想想那场景都好笑。
一个长期骚扰女同事而遭到拒绝的男人,突然看到女同事就这么光着身子给自己开门,怕是要流鼻血了吧!
还有换身以后与女主爸爸一起喝酒的那些台词对白也很巧妙。
后半段比较沉重了,只有卖房广告有点笑意,地铁沿线,层高五米,不提我名不打折啊!
刚看过,是因为第一部夏洛特烦恼太精彩搞笑了。
但这部拳击的片子笑点少,尿点多。
演员很卖力,但隔靴搔痒,抓不住笑点。
沈腾胖了,马丽发福了,尹正和校花出场虽然是小惊喜,算是致敬第一部,但有消费观众之嫌。
就像第一部,票房好不是靠水军。
这一部,靠水军也不可能挽回颓势。
好好打磨剧本吧,少参加些综艺活动和真人秀,不然大家审美疲劳了。
这么好的团队,如果不再出几部精品,可惜了。
给两星是因为爱之深责之切,因为夏洛特我看了十遍,影院里笑到腮痛肚子痛。
这部后三十分钟我有退场的冲动。
补充与回应:有些朋友说我笑点高,我觉得全场笑点真不多。
首先男女互换身体这个梗太旧了,艾伦学娘娘腔和马丽扮女汉子,都是各自能胜任的角色,不算惊喜吧,然后性别互换后的一系列事故也都在可预期的范围。
和沈腾学艺那段,感觉几个徒弟很多余,戏过了,熬鹰的本领很牵强。
比较而言,虽然夏洛特穿越的梗也不新鲜,但是容易引起八零后的共鸣,细节和历史还原很到位,群演都很给力。
这一部定位拳击题材,与观众的距离感大。
全场我认为就那个救护车上做俯卧撑的桥段够得上麻花笑的级别。
根据同名话剧改编,主要讲述了一个搏击选手艾迪生和一个体育女记者马小丽,因为一场意外的电击灵魂互换的搞笑爱情故事。
多年前一场比赛中被打断一只手后,便一直堕落至今的拳手艾迪生依靠打假拳为生。
而当初报道艾迪生打假拳而毁了艾迪生拳手生涯的,正是当年那场比赛中打断艾迪生手臂的,吴良的未婚妻——体育记者马小。
本来不会有什么交集的两个人,却因为马小无意间听到并录下马东(马小的爸爸)和艾迪生接下来假拳工作计划的录音而发生转变。
艾迪生和马小鬼使神差的被雷劈后互换了身体,从此艾迪生是马小,马小是艾迪生。
为了能够换回身体,他们尝试了各种方法,却始终无法做回自己。
最终,他们只能接受现实,暂时以对方的身体身体生活着。
往往没想到的是,艾迪生与马小的这一系列斗气行为,打乱了原先计划好的几场假拳比赛,损害到了一些人的利益,而这些人恰恰就是马小的未婚夫吴良父子。
吴良对艾迪生(马小)展开了追杀,也因此揭开了吴良的真面目。
养情人、打假拳、诬陷艾迪生,简直就是一个人渣。
他和马小在一起,只是为了利用马小在体育媒体界的影响力。
知道真相后的艾迪生、马小,决定要在比赛上战胜吴良。
于是他们踏上了拜师学艺之路。
不料卷莲门的掌门不在,于是由卷莲门的副掌门传授他们武功。
在经过“高速路发传单”把门徒撞死、、“熬鹰”把鹰熬死、“红鲤鱼绿鲤鱼与鱼”抓鱼害马小她爹掉河里失踪,一系列无厘头的特训后,马小和艾迪生终于发现了这个地方的不靠谱,而此时比赛已经迫在眉睫,艾迪生只能每天对马小进行特训,两人也在一来二往中暗生了情愫。
这所有的一系列不靠谱的训练都是为了锻炼艾迪生的耐力,而艾迪生也不负众望,经受住了所有的考验,学成下山。
该来的终究要来的,马小用着艾迪生的身体一路杀入了决赛,与吴良的一战终于来了,而却在关键时刻,因为一个吻,马小与艾迪生的身体换回来了,马小又是马小了,艾迪生又是艾迪生了。
是时候到了对当年的事情进行一个了结了,艾迪生再次与吴良站在赛场上,没有假拳交易,没有栽赃陷害,堂堂正正的来一场比赛。
结局自然不用说了,艾迪生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并且收获了一份爱情。
而吴良父子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得天优势的麻花效应,吸取前两部的经验,刷出热点,『铁拳』带来超高的人气和票房,情节不用再评价什么了,因为没啥情节,也没有内涵(内涵上和『驴得水』相差甚远),其实就是看这帮人胡扯,看似星派无厘头的表演过于用力,笑点尴尬很容易变成出洋相,为了制造笑点而制造笑点,我依然在自责自己不是笑点高,是缺少笑细胞。
如果说我只给一星,会让更多人产生非议,笑点全部在换性别的梗的基础上,俗套剧情,制作粗糙,前半部分好于后半部分,男人婆和娘炮再怎么扯也有个疲劳。
叙事的流畅是坚持看完的动力,当然我很多时候在玩手机。
男人婆表演中规中矩,娘娘腔也没太多出位片段,好在全片没有太闹腾。
再有要理解幽默和搞笑的区别在于,幽默是被动的策略,是原本令人难堪的情节,通过新的读解,让人得到愉悦和轻松,比如黑,讽刺等,而搞笑是主动的故意的,可以无所不用的,让人发笑。
周星驰的无厘头高在包容了幽默和搞笑的独特方式,无厘头就成了经典。
票房截止5日已突破10亿,中国电影是票房电影不是用心电影。
必须承认它是好笑的,且笑点并不集中于下三路。
虽然“小毛蛋”这种无脑调侃确实很无聊,但总体来说,救护车上的好运来和卷帘门的设定,都是很有趣的。
看沈腾高空飞下跪在众人面前、看救护车上猥琐主任做俯卧撑,《羞羞的铁拳》让人产生的快乐是段子的快乐,搞笑片段的快乐,是种即得的快乐,完全不用多一步的思考。
另一方面,你无法发自肺腑地为艾迪生打赢吴德开心,也无法从艾迪生马小的亲吻中对两人的感情感同身受。
因为在观影的过程中观众能冷静的意识到,那些都是剧情,这些人物本身没有值得人多探究一层的点,他们不过是让你快乐的NPC。
我看的开心麻花的这两部电影,全都是非悬浮,发生在普通人生活中的故事,但观众却不会对电影情节产生代入感。
观影的过程中,每个场景和角色都明确地传达一个信息——你是观众,不要试图了解我。
演员卖力地搞笑和快节奏的动作,为观众带来的不是沉浸而是疏离感。
这大概因为开心麻花的角色如果深入去看,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悲剧,他们看上去也许很闪耀,但也都很卑微。
本着“笑一笑就行了”的观众不需要深情,因此电影也不需要。
它的不深情体现在拒绝深挖每一个角色,包括艾迪生在内,所有角色的驱动都在对话中完成,绝不做过多的闪回和分析。
马小在什么心理驱使下举报了父亲,艾迪生打假拳有没有一点不甘,马东为什么会离开“卷帘门”,卷帘门掌门到底给了谁……这些问题散落在电影中却不需要解答,像是bug也像是被电影制作者放弃的片段。
甚至在镜头上,《羞羞的铁拳》也在尽可能的疏离。
马小和艾迪生的情感暧昧极了,镜头却绝少定格在两个人的脸上,更不要说捕捉他们细微的动作和眼神。
“我家的床又大又舒服”是电影直接抛洒的狗粮,这个梗貌似也来自《破坏之王》。
唯一的一段take两人脸部特写的是醉酒的镜头,那一段也是难得的两个都有盔甲的人卸下面具面对自己,他们说了好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说,是电影难得的“真情”片段。
但有趣的是这段镜头在电影中的呈现,是通过手机自拍视频完成的。
观众和演员隔着手机屏幕,又一种疏离。
所以这注定这是一场“阅后即焚”的观影体验,看了,笑了,结束了,整个过程简单粗暴,作为国庆档的欢乐电影没有什么值得抱怨的。
《羞羞的铁拳》不是让你产生沉浸感的,它是让你快乐的。
像开包即食的薯片一样,你手握包装那一刻就应该明白,永远不能期待它给你更多,它也无法提供更多。
看起来是男女换身,实际讲的是自我和解文/林间的猴子 如果仅仅是简单地扫一眼故事梗概,《羞羞的铁拳》可能并不会给观众带来太高的期待。
一个职业打假拳的混混,加上一个视打假为人生己任,有着中学教导主任气质的女体育记者,这俩冤家对头居然互换了身体,性别身份全部反转。
这样的剧情设置并不算罕见,毕竟,这种不打不相识的故事,早就成了无论电影、电视剧还是小说都常用的设定。
然而,千万别因为换身的设定不新颖就直接否定《羞羞的铁拳》,想一想,马克吐温《康州美国佬在亚瑟王朝》的背景就是穿越,照样经典。
更何况,麻花出品,必属精品。
《羞羞的铁拳》不但是开心麻花在剧场反复磨合过多年的年度大戏,里面的演员也几乎都是《夏洛特烦恼》的原班阵容。
所以,电影的质量根本无须担心,只要厨师合适、用料考究,宫保鸡丁一样能炒出米其林的水准。
而“男女换身”的设定,开心麻花也一定能玩出自己的花样。
作为一部喜剧,《羞羞的铁拳》的最佳调料当然非笑点莫属。
而《羞羞的铁拳》中男女主人公身体互换后所引出的各个包袱更是令人笑到喷饭。
尤其是当双方还琢磨着把身体换回来而顶着冤家对头的皮囊,做出的各个荒唐之事,真的令人忍俊不禁。
而换身之后产生的性别错乱更是笑点多多,比如附身到女记者身上的小混混虽是直男,却不得不面对女记者的追求者与男朋友,甚至是同时面对两个男人……各种情节的碰撞犹如满天的烟花,绚丽的同时让观众完全目不暇接。
当然,如果一部喜剧永远只停留在“闹腾”的层面上哗众取宠,那它就无论如何都谈不上是一部“作品”,好在,开心麻花的风格从来都不是这样的。
即便是在电影院全场毫无间隙的爆笑中,观众依然能找到剧本的内核所在:身份变了,看待世界的角度就会不同。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的身份、地位与他们的所需和所得息息相关,当地位突然变化,当他们顶着另一个人的身份,知道了很多原本不可能为从前的自己所知的事情时,所有的一切也会随之改变。
而女记者当年的那句“我从不出错”,最终也只不过被证明是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笑话。
每个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自己,乃是因为环境的不同、际遇的相异,以及他所走过的每一条路,和遇到的每一个人。
而身份的改变所指向的全新的人生之路,既不同于身体的前主人的过往,也与灵魂的前主人的前半生相区别。
走上这条路,即便仍能实现身体的再度互换,未来的人生却也无法折返。
站在他者的立场上回头检视,两个原本的死对头才真正地理解了对方,或是说是理解了自己,理解了曾经的那个自己的执念,以及现在的自己真实的内心。
而与自身和解,才是男女主人公的真正结局。
而在演员的表现上来说,无论是薛皓文饰演大反派吴良,还是沈腾饰演的一心想做掌门的世外高人——“卷莲门”派副掌门张茱萸,还是门派中的几个戏份儿不多笑点多的弟子,甚至赛场上的解说员,《羞羞的铁拳》中的每个演员的表现都不俗。
当然,最让我佩服的还是男主角艾伦和女主角马丽,由于剧本的要求,他们不得不抛弃原本的性格,而是要通过一颦一笑,甚至是一个细微的动作、一个眼神表现出换身之后男人的娇羞和女人的糙汉子气这其实难度很高,但他们却表演却惟妙惟肖,令人惊喜。
可以预计的是,这个小长假,因为有了《羞羞的铁拳》,所以不会缺笑料了。
不觉得搞笑,只觉得无聊……
演拳击手的男演员 能不能提前个一年半载的练练真正的胸腹肌肉 满屏大白肉看着尴尬死~
笑点还是有,但是感觉套路还是有点俗,故事还是满励志的,给三星
开心麻花回归纯粹的喜剧路线,马丽出场一开口就忍不住笑了…变身后进入女浴室的狂欢,达到全片最高潮,“好运来”莫名的喜庆,吴良太帅!2017版《你的名字》+《摔跤吧爸爸》+《激战》。“是不是有种恍然大明白的感觉?”哈哈哈…
很多拙劣的笑点,不过观众们确实用脚投了票,这电影一定会火,但我再也不会多看一遍
剧情狗血、段子烂俗、笑点肉麻、全片无聊乏味尴尬至极,与《夏洛特烦恼》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看到了港片无厘头的影子,网易云的段子都比这高级。
还蛮好笑的耶
很一般啊···········除了沈腾,其他人一点都不好笑!!!导演零分。编剧零分。不合格的煽情体育励志片,主演的身材也没什么诚意。
2星半 与《驴得水》的讽刺幽默不同,作为开心麻花的第3部作品,基本回归“夏洛”那种普通喜剧的模式,但与“夏洛”那南柯一梦相比,“铁拳”在各方面都实在太模式化了,剧情甚至不用猜的,而且笑料方面也不及前者多,甚至许多笑料已经挺旧的了,大多都是旧时港片玩过的,沈腾那一跪倒很好笑,就是戏少
没有生硬的堆砌网络段子,没有尴尬的零演技小花鲜肉,没有像群英会一样请大牌演员客串......也许开心麻花没有做的特别优秀,但是犯的错误比同行少,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吧。长评: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835503/
对男主的初认识还是在夏洛特的烦恼中的那个傻大个。男女灵魂对换,确实挺稀奇。小什么蛋的那段差点笑惨了。沈腾还是沈腾,确实厉害
套路用得好,照样拍得出好片,规规矩矩,野心不大,乐呵乐呵,针对那些拍得不好的是态度问题。
喜剧版《激战》。除了对白有趣,整体无比粗糙,俨如经过一轮锻炼后的艾迪生腹肌一般不靠谱。
笑场次数太多了,大家很欢乐
真的不觉得这部电影值10亿票房 不好笑也不娱乐
马小演男人还真的九分神似了,故事本身不那么搞笑,但配上马小的表演就非常搞笑了,就象是同一个笑话,让本身没笑点的人来讲,可能就不好笑了,这剧演员是关键。
好运来那节我可以笑到过年。
结尾或许恰到好处但是觉得不够夏洛特烦恼那么拔高,沈腾戏份太少减一星。
合家欢,居然很好看。人设甜笑点足节奏棒。估计票房2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