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人军团
Zero Day
导演:Ben Coccio
主演:凯尔·罗伯特森,Andre Keuck,Serataren Adragna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3
简介:本片荣获2003年亚特兰大及佛罗里达影展双料最佳影片。"安德鲁"与"卡尔"两人是高中好友,自称"双人军团",他们的反社会情绪导致产生用枪枝血洗高中校园的念头,他们用V8摄影机自拍纪录了两人完成最后"任务"的始末,影带在两人身后被发现拨云见日,内容包括了令人不寒而栗的日常生活,观众竟然不由自主的被他们的聪慧、幽默、..详细 >
太真实了导致后半段看得整个人都是紧绷的,困惑茫然的观后感。没有什么原因,这种想法就只是自然地出现了,让我想起《绝叫》。没有原因是真的吗?试图理解的一瞬间好像面对着一个黑洞一样…
极端少年的相遇,他们变成了一座喷发的火山,他们很清楚岩浆可以吞噬一切
Violent和Cruel有关还是无关?对A来说是游戏过程,对C来说是死亡的绽放。最喜欢的一段是C对Victims说,hey you’re still alive. 他很清楚他替上帝做了Natrual Selection,所以当他的十字架燃烧起来时我哭了。
伪纪录,犯罪恐怖片,改编自科伦拜恩校园枪击案
uncomfortable
非常不适,看两个反社会人格的青少年如何实施杀人后自杀的所谓零日计划,以伪纪录片和监控录像带的形式增加真实感,晃动眩晕,不知所谓,视人命如草芥,不尊重他人更不尊重自己,反社会反类型。
大部分是有些平淡的记录 但是想到他们最终干的事情再看心里又有些奇妙的感受 明明在镜头前是那样的活跃 真诚 幼稚 自负 就像每个普通的青少年一样 我会想 两位处在边缘的小孩 在动手之前的每个夜晚心里都在想些什么呢...
“You can’t cure somebody who has nothing wrong with them.”
表面的动机是校园霸凌,可此二人犯罪的很大的一部分动机来源于男性ego,软弱、无能、无法抗争真实的世界,膨胀的ego和自卑无能互相对抗,于是以对抗世界为借口作为开端,不安看似被掩盖,代价是犯罪之路的开启。选择旧时的高中是为了满足一种掌控欲,也是一种对旧时自己的弥偿,而需要在一些微小的地方满足自己掌控欲的人通常是无法对基础生活产生掌握感的人,渴望拥有掌握他者生命的能力(成为上帝)的欲望也表现出了这一点。杀人?一种极端的逃避手段罢了。这样的动机太常见也太无聊,于是编剧以第一人称叙述的视角让观众更容易地从这两个男的的视野来理解他们。这部作品是极度主观且带有诱导性的,事实是所有的创伤都被掩盖,所有举动都被美化,没有什么真正得到了改善,22年后,新一代人仍然拥护着这样猖狂且无逻辑的暴力,这是一种倒退。
忘了在自己的长篇影评中说了,这是我第1000条观影记录,很荣幸这部影片能够占据这么一个似乎很有纪念意义的位置。This film deserves it.
我只能说无感
也许你躲过青春的溃烂和黑暗平淡地死去了,但我们没有。十分喜欢Andre和Cal的角色反差,其实前面一直隐隐地铺垫,Cal才是真正的主导者,惹Andre生气后却很轻松地哄他闭眼开车逗他开心、尽管Andre反对但还是说服他按自己的意思留了字条,大部分时间摄影机都是拿在Cal手中的,因为他要见证和记录自己的杰作。但是直到最后一刻,Cal温柔地哄劝犹豫的Andre跟他一起自杀,才终于显出这个安静腼腆漂亮,有着十分复杂的诗人头脑的男孩到底有多疯,这种隐而不露的掌控太色情了….结尾震撼,让我们死后也被绑在十字架上,永远地一起燃烧吧。
在车上他们进行的是自己的loading,在屠杀里他们达成了自洽,倒数才是他们真正的shot fired。而他们的形象真正是在他们的十字架被烧毁后,树立的靶面才真正回到了本体的一部分,形象和故事才完整了。这仿佛才是受难的真正终结。包括洋妞说的,在屠杀前cal犹豫了,在自杀前Andre犹豫了。很多地方真的好像clb,bulling,性格是d&e的混合再分配。cal简直就是我人格的一部分
好有dogma95的感觉我喜欢👁️👁️
好青春啊!
无聊的左翼、可怖的左翼、悲哀的左翼
枪 校园 反社会 少年 自杀
不被世人所理解,舍弃对死亡的恐惧
最后两个十字架燃烧的时候从远处看就像两个冒着熊熊烈火的人手牵着手一样。
燃烧的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