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让我们来说园子温。
首先我们应该庆幸这个时代允许园子温在电影里发泄,否则他可能会是个连环变态杀人狂魔。
《冰冷热带鱼》是园子温的代表作品,但《爱的曝光》和《纪子的餐桌》也非常不错。
4个小时的《爱的曝光》2个半小时的《纪子的餐桌》体现了浓浓的cult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就算是4个小时也能一口气很轻松地看下来看cult片的人常常看的是感官上的刺激园子温的电影并不缺乏日式血腥、暴力、色情的镜头不过我认为情怀其实是大于视觉上的刺激的而园子温式的情怀充斥着邪教、信仰、暴力、荒诞、扭曲的爱情观与畸形的亲情。
当这些因素不断扩展到极致,那就是园子温。
也许一开始你会觉得这很难以接受,没关系,长长的进度条会让你慢慢被园子温俘虏。
所以到最后你被信服,开始回味,并发觉出其中的奥妙。
曾经有朋友问我什么是好电影我说看完会让人想些什么的电影就是好电影《爱的曝光》让我回味了一年多。
我更愿意叫它纯爱片,本是因为满岛光和安藤樱这强大的卡司看的,结果却被西岛隆弘的演技折服。
4小时的时长渐渐会被园先生洗脑,仿佛置身在电影之中,随着情节发展感受主人公那扭曲的纯爱并附上眼泪与欢笑。
变态中带着“纯爱”让你又爱又恨。
为什么我愿意为看下很久的《爱的曝光》动笔。
还是因为《纪子的餐桌》再一次震撼到了我。
同样出自园子温,这次与亲情有关。
纪子与优香是彻三和妙子的女儿。
生活在日本的一个不起眼的小镇,丰田。
因为缺少与家人的沟通又向往大城市。
纪子趁着家中的一次停电离家出走,去找在网络上认识的久美子,久美子是“出身在储物柜里的婴儿”在开一家家人出租公司,纪子便跟随久美子进入公司并化身光子。
光子是纪子最爱的昵称。
随着纪子的离开,新宿出现了54名上学的少女集体卧轨的离奇案件,没多久,纪子的妹妹优香便步了纪子的后尘,加入了家人出租公司。
但优香见到纪子时,纪子已经变成了光子,眼中再无光芒。
优香也变成了优子,优子是优香最爱的昵称。
两个女儿的相继离开使得彻三和妙子慌乱了起来,在努力寻找女儿下落的同时,妙子因为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而自杀。
彻三没有放弃,坚持一人寻找,坚信女儿与新宿54人集体自杀的团队有关,并称之为“自杀俱乐部”。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艰难的摸索,彻三终于见到自己女儿被洗脑工作的公司社长久美子。
为了不暴露自己又能见到纪子和优香,彻三拜托自己的朋友来向久美子的公司发出订单。
最后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女儿时。
纪子和优香却只称呼彻三叔叔。
悲痛的彻三没有压住心中的悲痛杀了久美子的公司保镖,没有完全被洗脑的优香提出延长订单多陪伴彻三一晚,这一晚过去之后优香又一次选择了出走,这次她不是优香也不是优子,而是无名氏。
而纪子放弃了光子的身份,回到了纪子。
久美子和彻三这晚之后的去向导演并没有交代,未来本来就是未知的,我们都被融进了电影里,谁对未来也没说法。
中出现了两次纪子的同学橘子,一次出现在纪子还在丰田时,看到同学橘子做妓女,仿佛橘子在正在主导着自己的人生做着真正的自己,于是去东京找真正的自己的纪子经历了这么多后在影片的的最后一章节出现幻觉时又看到了橘子,发觉其实一直以来纪子才是真正的自我,光子并不是。
人类都想做狮子,没有人想要做兔子,都想要做香槟,没有人想要做酒杯,都想要做花朵,没有人想要做花瓶。
所以生命的圆从来不完整,而久美子的家人出租公司正是出租可以当兔子的人,出租愿意忘记自己的回忆心甘情愿扮演他人的人,即使这其中需要死也没有怨言,久美子让纪子现场观看了54人卧轨自杀的场景,希望纪子能够担此重任。
牺牲者的血液喷到纪子与久美子的身上,但是纪子终究没能“摆脱”过去。
所以世界上没有“自杀俱乐部”,不管怎样,试想下,太阳女神出生在储物柜里,文明的倒塌从储物柜开始,所以,你是谁,你连上自己了吗?
于是我们开始在电影中找自己。
这就是园子温,阴暗又变态,温暖又纯情。
关注【瘾态电影】获取更多资讯
这部电影的爹makesme有点应激,擅自期望擅自想象,觉得这是个美好完满的家庭觉得这个家的人很幸福孩子很快乐,实际上自己什么都没做,女儿能够模拟出他的行动,他却无法预测女儿的行为,因为他的目光从来没有落在真正的这个人身上而是永远落在自己的想象里。
什么都没有做却强加控制欲,一旦不顺他意就恼羞成怒涨红脸发疯。
我真的好害怕,好像那天晚上。
爹不会自杀,因为爹没有感受过那种潜移默化的……。
告诉你忍耐,你不对,你不要去做,你不能去做。
爹只会打人,发疯。
或许已经不是沟通或者人之间的理解造成的家庭悲剧,不如说这个原因还挺阳间,因为仍有转圜余地。
而是没有沟通这个前提。
因为在大部分的东亚家庭里,爹和其他人隔着一层厚厚的墙壁,是他自己造的,上面画着自己喜欢的漂亮幸福美满的风景。
墙壁后面大家自杀的自杀发疯的发疯,如果让他窥见一斑,他还会责怪你为什么破坏了自己的美好家庭。
有一点拖沓,最后到结尾都有点坚持不下去。
"我介绍我的人生只需要三十秒" 每个人都要扮演好属于自己的特定角色,如果没搞清楚自己的角色那你就要犯错。
多数时候我觉得费解,那个才是我?
是在熟人面前活泼开朗的我,还是独自一人又丧又悲观的我,还是在陌生人面前害羞寡言的我?
感觉哪一个都不是我,什么都不扮演的我才是真正的我。
突然想起来双重人格这部电影,原本的人格会未来适应社会而形成另一个人格。
怎么样才能时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不犯错呢,这是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只有真看完电影再去翻影评,才能发现都是一群装深沉,什么也没看懂,只会用毫无信息含量,也没有情感共鸣的文字堆砌评论的人。
记录下我自己的理解。
1.狮子和兔子。
狮子是那些想追求幸福的人,也可以更通俗地理解为攻击性,最根本的攻击,甚至不是伤害他人,贪婪地追求幸福也是攻击。
那么家庭出租的成员愿意做被众人的攻击掠夺的人,甚至是被夺去性命的人。
只有狮子和兔子,杀和被杀在一起才可以组成完满的圆。
2.纪子望着院落里下雪的独白。
她的幻觉里出现了橘子,那个她认为活出自己的女人,她认为自己也终于成为了活得成功的女人。
然而就像最后发现倒地的只有彻三的男性朋友一样,这种自以为“连上自己”只是幻觉。
(前面有一段优香发现卖东西的不是橘子了,新员工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其实是橘子也没有找到自己,所以拿她作为幻想/榜样的纪子也不会找到自己)佐证一:面对久美子要彻三杀了“全家”,说出光子其实是纪子时,她疯狂否定,表示自己是光子,实际上依旧抓着一个自我赋予的身份欺骗自己已经找到自己,她不肯扮演纪子满足父亲的幸福,实则也是为了追求自己成为光子的幸福,还是狮子。
3.优香为什么说光子、妈妈(久美子)都是狮子。
因为她们都在做追寻幸福的狮子,光子见上述佐证一。
久美子不再演妻子,而是突然让彻三杀了全家,这并不是彻三主动的要求,对久美子而言,被杀是她那刻追求的幸福,而非扮演被他人杀戮,成全他人的兔子。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把血和尸体清理了之后,大家又坐在一起吃饭时,叫的是优香,久美子也演妻子,她们此刻成为了兔子。
4.结尾:最简单的是父亲,唯一一个没有醒的,依旧要靠他人成为兔子,来满足自己作为狮子想要获得的幸福。
纪子:我不觉得纪子最后是找到了自己,而是放弃了。
她抛开了光子的身份,重新做回纪子不是和解,而是在承认原本身份之后,更没有约束地可以扮演任何角色了。
类似于光子是1(是纪子的一层面具),后面跟上无数角色,而做回纪子,就是0,再有面具就意味着更彻底的扮演。
纪子睁开眼睛说再见优香,她知道妹妹也要继续寻找,能够比她这个姐姐往前走。
同时,她说“心是个小杯子,承载了太多感情,眼睛就会流泪”,所以她不会再负载真情了,而是走向表演。
最终会走向久美子带纪子看女生自杀时的预言“她会超越寻找幸福的。
”变得和其他女生(长颈、废柴5号等)一样自杀。
久美子:(我觉得电影里自杀分两种,一种是具体客户要求的,一种是卧轨的,后者有点抽象地满足世上有人想杀人,那我们就这么多人通过自杀而被杀,不是前者一对一满足客户幸福。
)我感觉纪子后来在扮演中要求死亡,或卧轨都有可能,但久美子更大可能是不会卧轨的,如前所述,死是她的幸福,所以她不能自己主动卧轨,那种抽象的扮演让他人幸福的自杀会被自己利用,变成追求幸福。
(不一定对,我只是这样可以解释之前为什么久美子不卧轨,而是看着家庭出租的成员卧轨)优香:和她们结局都不同,因为她最后说既不是优香,也不是优子。
很明显的是她要继续探寻,除了台词说要继续走,还有扯下来的线头也意味和过去决裂。
但是是走向没有任何束缚、符号的沙漠,或者说空无,还是说走出不一样的选择就是开放性结局了。
个人想法,感觉不是都对。
《纪子的餐桌》特别棒……0.每个人物都有完整的行动线,只有父亲的略显单薄,只刻画了如何悔过。
1.自杀俱乐部其实是一个心理小组,人和人之间的情感欲望本就是你死我活的争斗,而心理小组的目的就是希望这世界也有人甘愿做被狮子吃的羊。
甘愿接受痛苦,感觉做一只羊,即是自杀。
而在自杀之后,接近了死亡而感受到存在的价值,我们才复活,成为真正的自己。
2.人物粗糙的演技、粗糙纪实的影像风格=最真实的幸福幻象3.象征性,世界就是狮子和羊,或鲜花和花瓶,人和人之间的权利斗争是很难停下来的,他总是想让她按照他的方式活着,即是痛苦很难停下来。
4.久美子故事线。
因为迷失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而扮演角色,不原谅自己的父母,加入自杀俱乐部,看到许多逃避痛苦的人(54个少女为代表)而自杀。
让纪子目睹54少女自杀而让她体会到人在逃避痛苦,应该面对痛苦接纳痛苦,面对父亲和自己,连接自己。
5.电影结尾,镜头平静,人物线到达这个故事的终点。
少女们连接上自己了。
6.混合54人的血液喷溅出来,好爽的,人的痛苦。
“橘子”不像影片里的那个女孩橘子,能无所畏惧和顾忌地活出自己,这个年代的我,和影片那个年代的日本人们,可能只能像被彻三剥开的那个水果橘子一样,承受着社会、生活带来的痛苦,永远假扮着某个形象。
所谓“haikyo废墟”和“自杀俱乐部”,其实是给了我们一个毁灭然后重生的机会,一如被压扁的橘子皮慢慢复原成原本的形状。
“自杀俱乐部”毁灭自己十分容易,无非是将自己的过去锁在上野站54号储物柜里,也许未来某刻别人偶然问起“你过去是什么样的呀”你从储物柜里随便捡起一个物件,胡诌一段故事,也就成了别人耳中过去某个的你,无所屌谓。
至于如何(作为家庭出租公司的客户)连上真正的自己,就像片中那个蘑菇头说的“公然躺下并追寻无知,感受沙漠,体验孤独,用心体会”即可。
说着很容易,可是现实中能这样做的勇气和机会都少得可怜。
说回我自己,也许我真的该谢谢yi情,如果不是20年头我被困在英国十几平的小ensuite里长达几个月,彻彻底底地与世界隔绝,那么我就不会好好思考自己到底要干什么,自然也绝对没有动机和勇气从计算机转到纪录片专业,以至于现在能在ucl读电影,学着怎样我都不会觉得厌烦的内容。
在那片寒冷的沙漠,我连上了部分真正的自己,确切地说,事业上的那部分。
至于亲情、爱情上的真正的自己,我还没能连上。
“家庭出租公司”决坏、久美子、纪子等人表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扮成兔子为客户狮子服务,可能也是尝试找自己的另一种方式(作为公司的员工,一名体验派演员)?
“纪子”最终找到了正确的角色回归了家庭,代表“拥有过去,也杀死了过去,并且找到了新生的人”,比如园子温导演本人。
“优香”还未找到正确的角色,所以代表“拥有过去,扯断了过去,正在寻找自己的,暂时无名无姓的人”,即我们这批看完影片之后开始思考自己何去何从的观众。
“久美子”作为兔子,可能永远也找不到正确的角色?
因为她“没有过去,对未来也没有期望,对自己本身毫不关心,一直在牺牲自己满足别人”,可以说是最惨的那批人,怎样的生活他们都愿意接受,毕竟全都是施舍。
(不确定能否这样理解?
)总之,我觉得不论是《自杀俱乐部》还是《纪子的餐桌》,园子温导演都讲了同一件事,即如果你觉得现在的生活不舒服,不确定自己在社会和家庭里正确的位置,那么不妨试试重启自己。
目前的理解暂时就这样吧,把它写下来主要是为了给未来的我回忆现在留点线索,当然也是为了抛砖引玉,期待更深刻的解析。
(要是我懂日语就好了😭真希望所有懂外语的人都能像翻译书籍一样认真地翻译电影字幕)p.s. 久美子和优香可真好看啊🥵
【3星】1、这两个女主刷完牙睡在一起的时候,感觉既有青春感,又有很油的感觉。
说的话是文艺的,但又觉得道理不强2、日本人的家庭观念比我们更强,这又是一个不顾家的丈夫带来的悲剧的故事,两个女儿离家出走,妻子自杀,他自己就是一个小镇上的记者,天天报道小镇上的一些小事、看起来温馨的破事3、①纪子,又叫光子,穿着很土、戴着椭圆形塑料外框眼镜的姐姐。
②彻三:那个失败的丈夫,小镇记者。
③优子,优香,纪子的妹妹,也去了或许是邪教的自杀小圈子,或许不是?
因为毕竟纪子没自杀、没死④妙子,久美子:带领着纪子和优子揽业务的女头头,从小被母亲抛弃在54号储物柜,才生下来3天4、“我们只是想要避免痛苦😣”。
日本人活得很痛苦吗?
家庭在一起互相摩擦,血脉让他们太紧,只能互相伤害5、“我想重新开始。
”这父亲说了几次,男人都喜欢重置重启吗?
划过的痕迹永远都在,不会消失6、唉,整体来说就是节奏太慢了,有一点文艺和诡异的感觉,2h40min太长了,两倍速都无聊,而且这气氛还催眠,然后剧情也没啥很大吸引力,两个女主虽然不错,但是这种丧丧的,随时都可能自杀的感觉比较压抑,还有日本人表面上的太过客气
这部片子我是当做恐怖片来下的,可是看的过程中并没有觉得一丝的恐惧,反而是思索占据了大部分脑海。
总觉得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充斥着整部片子。
成长,青春,发展时期男人对家庭的忽略,亲情丧失后的渴望,我们是谁,......等等的这些全部都有迹可循。
纪子在网站上认识久美子。
网站上的纪子叫光子。
她加入久美子成立的公司,售卖着亲情和演技。
真实的家庭中总有着吵不完的架和种种难以释怀的不满,但是演绎的家庭却始终如自己所愿那样完满和和睦。
这样任谁都会沉溺其中的吧。
于是纪子变成光子,在一个个家庭之中笑得那样灿烂,以至于当真正的父亲出现时都不想去面对。
这样逃避着。
我叫光子,所以我不再是纪子。
纪子大衣上的那根线就是我的脐带。
我是从纪子身上挣脱出的真实而叛逆的灵魂。
我改了名字。
我敢说出纪子从来只敢藏在心里的真实感受。
这样自我催眠着。
于是纪子就真的可以变成一个新的人——没有家人,却可以跟所有人都是家人的光子。
纪子的父亲调查自杀俱乐部的时候得到这样的回答:“不是每个人都会自杀,只有当角色和情节需要的时候她们才会死。
”那么她们究竟是活在谁的剧情里。
谁是导演。
谁是编剧。
谁又是演员。
最终的我们,到底是活在谁导演的情节中,我们的名字是否真的可以决定我们在这场生命中扮演的角色。
我们到底是谁。
本对这片没什么期待,却没想到一口气就看完了。
内容很跳跃,好几个出其不意的转折,但是放在日本高度紧张的社会中,却不令人惊讶。
影片中父亲的饰演者表现得很出彩,他一向情愿一直以自我为中心的感觉另人眼前一亮。
而其他角色几乎都为女性。
或许这是导演想表达社会中男女权力失衡的一面吧。
不论两个女儿还是妻子又或者54的反抗看似极端,但却又那么惨白无力。
她们也不过是自我表达最后变成自我虐待罢了。
不论多凄惨的事,最后都能被轻描淡写地说出,甚至忘却。
最后一家人又回到最原本的地方,即使不是乡下,也没有什么差。
一切照旧,不是吗?
即使妻子的角色已经变了,但是无所谓,也能过。
妹妹再最后出走,一如当年姐姐的离开,不过是个类似的循环。
感觉发生了很多事,也只是回到原点,谁也没变。
社会标上标签,像自动贩卖机,红茶还是绿茶,都能止渴。
一如村上说的高墙,即使爬过去,墙也还是在那,你只不过换了一个方向而已。
鸡蛋再硬,砸上去,液体干了后却加固了墙,就是这样徒劳。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最吸引人的是旁白,不平不伏让我有一种治愈系的感觉。
可以这么说,因为声音,我看完了影像。
片中各种元素太多,杂糅混杂,却也是一锅好菜。
只可惜从父女再见开始有些急,其实整片也都有些急,两个半小时有些不够用。
如果影片再慢一点,再慢一点,该会更炖出些味道。
无所谓这些种种,吸引眼球的内容也有些唐突。
所以,<纪子,出租中>是一部好的娱乐电影。
另,日本人真心不适合拍血腥暴力的,我怎么看片中的女演员搞这个都觉得像A片。
短评放不下了遂:前身是自杀俱乐部,是个人风格趋于完善、要素齐全的园子温式电影了,处女女高,坏女孩女高,传统家庭里受困的妻子,对社会秩序的蔑视和纵情破坏,大段哲学式独白,章节叙事,等等。
只不过这部还真的相当地不暴力,几乎没有什么大尺度画面(仅有的一些都是直接从自杀俱乐部里截出来的),而只是安静地诉说着人们的空虚,迷茫,家庭里遭遇的忽视,没有倾听的心脏,我们只是想要避免痛苦而已。
(不过这部在叙事上的人物视角、时间穿插、幻想非幻想的现实,构成上是蛮混乱的,有种随心所欲不在乎观众的美,不知道是不是园子温放纵惯了有意为之。
)很多时候园子温让人感动,这部还真使人伤心。
哪怕看过他那么多影片,这部中对于家庭的解构与诠释依然厉害得要命,家庭扮演为工作的圈子这个概念就很了不起,园子温还能叫父亲坐在柜子里观看女儿们扮演陌生男人的孩子,偷窥她们用粗糙的演技与他人构成完满的家庭,以此触摸自己的痛苦与幸福,以此去真正理解自我、女儿,自己的那个家庭。
令人感触的是本片最弱势的小女儿哭着提出建议,你们都是狮子,让我们做一回兔子。
为什么非要这样争斗不休呢,她还真的是在追求俗世家庭的幸福,对家人们的心的认识敏感且敏锐,可也偏偏是被给予了最少理解的孩子。
会不会这个弱势的孩子与她简单而核心的愿望是代表了园子温内心最脆弱一面并也真正承载了他心里理想家庭、社会的模样,是能带给人日常的幸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女儿伤心地大喊我们只是想要避免痛苦地活下去,类似的父女对峙画面(并且父亲都持刀)出现在几年后的冰冷热带鱼里,后者的父亲举刀刺伤女儿,自刎并对同样的问题回应道——活着本身就是痛苦,活着就是痛苦。
导演本身也一直在思考着同样的问题并寻找自己的答案而已。
如果园子温茫然,他就在电影里呈现茫然,如果他有了理解,他就在电影里呈现他的理解。
真是随心所欲,从未停下的导演,因此常常会觉得一部电影是另一部电影的注解,彼此间经常能找到一些联系。
不过他后几年是不是有点厌倦这样兜兜转转绕圈圈找答案了,尤其中期经常是捧着角色的脑袋一通尖叫和输出,越来越暴力越来越疯狂...女儿不理解这个家,以前你去自杀俱乐部大家一起一通哭,成为自己不成为自己的,最终还是只有面对才能解决问题,父亲哪怕举着刀也已经被引导杀死大家重生的念头了也没真的下手,后面电影里都直接撒光一家人毫无余地地让人好好认清现实...
《自杀俱乐部》的补充,园子温直接照搬了齐泽克的“实在界荒漠”,久美子的组织是对象征化的抵抗,扯掉线头即放弃身份,宣告“纪子”在象征界的死亡,而这线头随后变为了“光子”出生的脐带。可怕的集体自杀正和911事件一样,是实在界的冲击。在这个意义上,“自杀俱乐部”就像是共济会、蜥蜴人这些阴谋论中操控世界的组织,人们需要这种幻想的安慰来暂时缓解“真实”造成的创伤。对于彻三,如果承认“不存在自杀俱乐部”,则必须承认自己作为父亲、丈夫的失格。另一方面,姐妹俩的离家出走是对网络人格架构的一次模拟,二人的消失一如黑泽清《回路》中的消失,在虚拟的世界,反而更接近真实。但这种逃避终不能长久,于是在结局处,导演给出了两种归宿,要么把扯下的线头丢弃,彻底进入实在的荒漠,要么像纪子一样,重回象征秩序的怀抱。
这么好的一个内核,拍得这么拖沓,我恨不得马上找金基德来翻拍。还有,恐怖在哪里!恐怖在哪里!
期待父亲举起刀就这么砍下去,结果什么也没有,克制的一部电影
日本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家,又能拍纯爱,又能拍这种
园子温小时候是不是受过刺激啊。。。
久美子还是死了好!
不知所云
家庭
20120924 Android Pad in Myanmar (finished on the bus from Bagan to Inle Lake)
为了地铁集体自杀而看,也就那震撼了一下。
everybody needs love
老太太的裹脚布//又想用点写实的手法 又想用多线叙事 结果没讲出个什么所以然 要说意识流 镜头画面又没那么美 不管男的女的纪子这子那子的就是絮絮叨叨絮絮叨叨絮絮叨叨 二倍速看完都难受。
对《自杀循环》里的一些元素的再创作,a despairing coming-of-age
李布丁推荐,胆小者勿进。。。好片
真心看不进去,空洞,絮絮叨叨,园子温老湿您走错教研组了明显的
集体自杀
若你莫名诞生在这世界,你知道你是谁吗?人类存在的意义是扮演不同角色,人人都自私地渴望幸福,却给他人带来痛苦,如果我的身份是受害者,我愿意将我的生命献祭给这个世界。到陌生的地方,去面对死亡,这一切的都是为了寻找真正的自己。你连上自己了吗?(ps:好想和园子温做朋友啊……
这就是园子温电影
納得できへんから三ツ星。
这结局真虐 O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