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很新颖,客户委托Dele Life事务所,在本人去世后删除电子设备上的指定文件。
我们总是追求储存容量越来越大的电子产品,怕文件不见、怕照片没有保存,但似乎还没开始考虑里面哪些东西是我们不想被身边人看到的。
谢谢这部剧的提醒。
1.“偷窥”事务所?
在真柴祐太郎到来之前,事务所只有圭一个人。
他是一个冷冷的程序员,按照工作流程办事——警报响起:客户的电子设备长时间没有更新、确认客户死亡、删除文件。
圭需要坐轮椅,祐太郎来后,由他负责实地考察,确认客户是否死亡。
祐太郎是一个很容易共情别人的人。
每次实地考察后,他总是不愿意删除文件,觉得客户的故事有隐情。
为了帮他们完成未竟心愿或伸冤,祐太郎总是“逼”圭查看文件,了解客户更多。
如一些弹幕所言,人生删除事务所,摇身一变,成了“偷窥”事务所。
那些等待删除的文件,是委托人人性的阴暗面,会对其“人设”造成毁灭性打击?
还是委托人很想鼓起勇气向身边人坦白、但害怕他们无法承受的面向?
例如性取向或隐藏的职业。
这些文件若不小心被看到,去世的人已再无机会解释、获得谅解。
祐太郎和圭的“偷窥,拼凑了委托人更真实、多面的人生。
第3集,一名花甲老人在委托完后,跳海自杀。
老人阳光下的职业是开照相馆多年的老板。
委托删除的文件揭示了他另一个隐藏身份——一名被雇佣的情报人员,28年来他一直在监视一名恐怖分子的前女友。
花甲老人和女子所在的地区,人口减少、日渐凋敝,商业街十分冷清,剩他们寥寥数家商铺仍在坚持。
两人均是独身,在寂寞的日子里,老人监听着女子与客人们扯家常的聊天,好像也获得了慰藉。
除开恐怖分子前女友的身份,她更立体的形象是一名关心着街坊邻居、默默等待客人前来的理发店老板。
老人早已发现了女子每年与恐怖分子见面一次的规律,女子也早就知道老人在监视她。
但两人都没有说穿。
任务撤销后,老人失去生活的主心骨,关掉照相馆,跳海自杀。
女子随后也关掉理发店,报警逮捕前男友。
这一集的画面和运镜,美得像电影,是日本委婉美学的体现。
老人对女子多年的情感,都凝缩在委托圭和祐太郎送她的一束红玫瑰里。
2.“偷窥”要有面对人性阴暗面的觉悟委托删除的文件背后,有委婉深沉的故事,也同样有人性的阴暗。
祐太郎似乎总是看到人性善良的一面,他能面对人性的不堪吗?
第一集中,记者委托删除的文件里,有针对警察厅洗钱的证据。
祐太郎和圭用这些救下了警视厅的财务,为记者的儿子留下了一个伸张正义的父亲形象。
圭没有让祐太郎看到的,是记者设局陷害明星、获取劲爆新闻的文件,他怕祐太郎哭出来。
的确有人接受不了这一些,如第6集里的初中生。
父母对她的期望是成为一名单纯美好的女性。
受居心叵测的黑客引导,她在看到父母及同学不堪入目的电子记录后,认为这个世界坏透了,在纯白的雪地里自杀。
祐太郎有他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他说:“这不是肮脏,只是软弱而已。
因为软弱,有时会被恶意侵袭,所以才犯错。
”这是整部剧里我印象最深的台词。
看起来人畜无害的祐太郎不是过于天真,他知道人性有阴暗的一面,但接纳它们。
父亲与情人的聊天、妈妈出轨班主任、好友跟自己的前男友在一起而且背地里说自己的坏话,这些事件,不要说是人格尚未定型的初中生,即使对于成年人也是很大的冲击。
祐太郎的“软弱”解读,温柔而又力量,让我们暂时放下对当事人的成见。
我们可以后退一步,试着去猜想当事人为何会这样做。
所以圭说,如果你在她身边,她就不会自杀了。
祐太郎真的是一个神奇的人,他为了阻止另一名学生自杀,贸然去到别人家,邀请别人出外散步。
面对这奇怪的陌生人,学生考虑了一下,居然答应了。
圭的姐姐有一双慧眼,她说祐太郎的善意,多少能激发别人的善意。
两个人之间的能量场是会相互影响的。
这让我更理解整合心理学的课上老师跟我们说的话,咨询师的状态会影响来访。
当咨询师很焦灼不安,对面的来访也难以静下心来;当咨询师安稳平缓,即使来访带着不安的心情前来,也会受感染而变得平和。
姐姐之所以把祐太郎带到事务所,是意识到面对委托人不愿被人看到的阴暗面,需要一个带着善意理解、接纳他们的人吧,而不是带着恶意去解读。
3.转身面对阴影无法面对阴暗面的似乎是圭,他清楚人性有这一面,但拒绝为此烦恼,直接删除文件。
看似成熟世故,实际上他有自己的心结。
爸爸去世后,圭在他的电子设备看到不为人知的秘密。
身为律师的爸爸曾经为政治权势服务,颠倒黑白。
圭为了保护姐姐和妈妈,擅自删除了文件。
他要保留爸爸充满正义感的律师形象。
姐姐犀利地问圭,“到底是谁接受不了真正的父亲?
”没想到他保留的这些证据,在剧集的最后成了饱受冤屈的祐太郎一家反击政治家的有力武器。
而祐太郎知道如果公布这些证据,圭的父亲、家庭将会承受社会的谩骂和指责,他拒绝使用。
自己的妹妹因为服用实验药品而死,却被医院和律师硬说成服用的是安慰剂。
不仅如此,一家还被抹黑成企图讹诈医院和政府的人。
家庭因此分崩离析。
因为这段冤屈的过去,祐太郎曾怨恨父亲无用、怨恨妹妹的离世搅乱了自己的人生。
他不想圭也恨自己的父亲。
想帮助好友,圭做好心理准备承受这些了吗?
我想起厄休拉·勒奎恩的奇幻小说《地海传奇》,巫师格德为了逞一时之快,召唤出了恶灵,恶灵紧追他不放。
不论是逃回家乡还是逃到天涯海角,恶灵总能追上他。
师父说,你为什么不转身面对它呢?
这句话点醒了格德,他用尽了所有的力气来逃避恶灵,何时能休?
当他转身面对恶灵,发现恶灵并没有那么可怕。
恶灵是人性阴暗面的象征。
否认、逃避所耗费的力气,也许比我们面对、接纳它的力气要多。
圭选择卸下这个沉重的包袱。
他跟姐姐说,要给你添麻烦了(姐姐的律所也许有一段事件接不到新案子啦)。
姐姐似乎早有准备,微笑着地说了一句,我知道了。
这两姐弟太帅了!
他们有面对冲击的觉悟,也有重建生活的能力,已经不再是需要理想的父亲形象保护自己的孩子。
结语这部剧的角色设置很巧妙,一个理智的程序员,一个温柔的跑腿。
理智和情感没有高下之分,是互相守护的。
整合两者后,奇妙的心理学反应出现,1+1>2。
电视剧的最后,人生删除事务所开始尝试“业务转型”。
电子产品里有不想被人看到的东西,也会有还没来得及与亲密的人分享的心情或美好。
阅尽千帆后,可以选择保留美好。
不管怎样,逝者可以就此别过。
接受与不接受,都是生者的功课。
前面几集日剧特有的调调很明显,尤其是第四集(?
)讲述能通灵看到失踪者的男孩的故事的,最后选择抹除掉所有可能给那个从失去母亲的痛苦中走出来的家庭带来二次伤害的数据,放弃给予过失杀妻的丈夫惩罚换取女儿继续幸福生活,这种徘徊在法律理性和人性情感灰色地带的手法很典中典了。
这一季(当然我也不知道有没有下一季)虽然是8集单元剧,但是总的主题基本都围绕着原生家庭问题,理性与感性的抉择以及人的多面性展开。
有人形容,日剧有一种能力就是让人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想要热爱生活,隐藏在细微之处又无处不在的热烈情感随时随地等待着爆发、绽放。
自然想要热爱的原因,或许就是这些充斥阴暗可怖但依旧有无数小却美好得如此具体的存在。
世界上纵然有无数个在键盘背后煽动怂恿你走向深渊的恶魔,有无数双把你推向楼顶角落的手,无数个有能力生却没能力养的家庭,人生中就是有无数种鲜血淋漓似乎一秒都活不下去的理由。
但,同样的,生活里或许就是有像祐太郎这样满脸可爱的小雀斑成日蹦蹦跳跳引起人们善意的男生,有刀子嘴豆腐心永远珍藏善良和原则在心里的阿圭,有宁可毁掉自己前途把秘密烂在肚子里也不愿意破坏一家人幸福的天才少年……还有明媚的阳光,甜甜圈,猫猫……前面几集日剧特有的调调很明显,尤其是第四集(?
)讲述能通灵看到失踪者的男孩的故事的,最后选择抹除掉所有可能给那个从失去母亲的痛苦中走出来的家庭带来二次伤害的数据,放弃给予过失杀妻的丈夫惩罚换取女儿继续幸福生活,这种徘徊在法律理性和人性情感灰色地带的手法很典中典了。
这一季(当然我也不知道有没有下一季)虽然是8集单元剧,但是总的主题基本都围绕着原生家庭问题,理性与感性的抉择以及人的多面性展开。
有人形容,日剧有一种能力就是让人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想要热爱生活,隐藏在细微之处又无处不在的热烈情感随时随地等待着爆发、绽放。
自然想要热爱的原因,或许就是这些充斥阴暗可怖但依旧有无数小却美好得如此具体的存在。
世界上纵然有无数个在键盘背后煽动怂恿你走向深渊的恶魔,有无数双把你推向楼顶角落的手,无数个有能力生却没能力养的家庭,人生中就是有无数种鲜血淋漓似乎一秒都活不下去的理由。
但,同样的,生活里或许就是有像祐太郎这样满脸可爱的小雀斑成日蹦蹦跳跳引起人们善意的男生,有刀子嘴豆腐心永远珍藏善良和原则在心里的阿圭,有宁可毁掉自己前途把秘密烂在肚子里也不愿意破坏一家人幸福的天才少年……还有明媚的阳光,甜甜圈,猫猫…… 还有,最后两集真是高光,浓缩的都是精华啊!
从想要通过删除一些东西选择其中最想保留下来的自己,变成无论如何也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什么东西、传达某些话语,其实就是这部剧从始至终在贯彻的主旨。
找到真相,获得真相,把似乎总是空缺一片的心填补起来,然后快乐的生活,不带任何疑虑与不甘单纯的想念一个人。
这样也很不错。
死后帮人删除数据,挺新的创意第一集:娱乐狗仔记者安冈春雄通过大学研讨社会员片山薰了解到警署巧立名目贪污,准备曝光,安冈春雄被暗杀,片山薰也面临危险。
删除事务所通过保护片山薰拿到了存在警署的办公室的犯罪证据,最终曝光城南警署第二集:委托人宫内诗织临死前留言不要删除委托删除的东西,通过调查发现宫内诗织是一个被父亲压迫学音乐的人,她离家出走,认识的爱音乐的好朋友给她办了生前葬礼,她要删除的就是这份葬礼视频第三集:委托人浦田是一名卧底监督人,监督理发店女老板江角幸子28年,为了抓捕幸子的过激派前男友五藤卓,浦田其实早就发现了幸子和五藤卓私下见面,他没报告上级,大概是喜欢幸子了吧,后来公安下令无需继续监视幸子,浦田失去情感寄托选择了自杀,幸子后来也举报了五藤卓。
第四集:日暮先生是一个有通过人照片画出人的位置超能力的人,他为了隐瞒小女嘉宾的母亲被父亲杀死抛尸,最终选择不曝光女孩母亲的地址,最终臭名昭著,郁郁而终第五集:聪史和百合互相喜欢,但都没有勇气跟对方说,后来百合跟人订婚,聪史决定表白被车撞,最终聪史醒来,有情人最终在一起。
坂上弟弟穿衬衫跟认识多年没敢表白的女同学见面第六集:纯子被人诱导发现了身边所有人坏恶的一面。
选择自杀死在最洁净的地方——家附近小河边的雪堆里第七集:笹本隆是箐酸杀人犯笹本清一的儿子,社区的五人都是凶手,但他们把罪推给了笹本清一第八集:真柴的妹妹被医院用新药治死,但却被判为因病自然死亡,后面涉及到利益群体,没有律师敢为真柴家辩护,多年后委托人祐太郎死亡,委托删除的东西就是与政府官员涉黑恶的证据
1⃣️ 日本人真的都是声优吧,苏大的音色好多变,再说一次戏路真宽,逆着光的时候好好看。
404队长好美。
音乐很好听。
结尾好温柔,给空手道小子买了望远镜。
埋下伏笔,期待suda的多面。
山田隐瞒其他隐私为了不让suda哭姐姐kdl哈哈。
2⃣️以为又要用善意的谎言让诗织的父母欣慰。
开头的苏打好可爱啊,好白啊,像小孩子。
山田说听到the mints的音乐高兴地站不起来了,哦不,是要站起来了,笑死了哈哈哈,反差萌的闷骚。
最后说是复仇,他的经历是什么呢,不自觉地好奇。
开头的沉浸音乐和姐姐一样真的太搞笑了。
我也想在生前办自己的葬礼,这样就能放自己喜欢的歌了。
3⃣️母亲的死因是没有想到的。
4⃣️人会死两次,第一次是肉体死亡,第二次是被世人遗忘。
音乐很像德州巴黎。
5⃣️ 没有想到聪史和宫田的关系。
我们不是删除爱的证据的事务所,不是吗。
第一次恢复数据。
喜欢两人打篮球时的场景,快乐,清新,日系,夏天。
6⃣️ 第一次get到了山田孝之的帅。
叔叔们会救你的。
哥哥们会救你的。
哥哥。
黑进食梦兽的电脑,dele end出现后,真好,真爽。
7⃣️ 这个街区怎么了。
不只是这个街区,整个世界都是这样的。
人们带着面具,只展现出希望别人看到的那面。
法院只想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
无力,愤怒。
8⃣️ 存在网盘里很久了,今天看完了。
苏的演技不愿再夸,声音随着情绪变化讲出来的台词太赞了。
你不久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
嗯,我很开心。
圭笑了,第一次。
你稍微变得温柔些了。
圭又笑了。
with a little luck响起,苏打买着甜甜圈来了。
完结撒花。
人生删除事务所(❎)人生偷窥事务所(✅)刚看到剧的标题时,就想到了那个笑话,大概就是在濒死的时候,一个人挣扎着向自己的同伴爬去“你还有什么事?
”“请。。。
请把我硬盘中的影片全删了。
”哈哈哈哈。
你死去前,有什么想删去的东西吗?
每个人总是留下想让别人看见的一面,而删除不想被看见的一面,哪怕被删除的才能代表自己。
剧本的话,很经典的单元剧,前面剧情中埋下的伏笔在最后处理的没有多么精彩,但也还算不错了,尤其最后两集剧情写的是真好,让我在看倒数第二集的时候根本遏制不住打破自己一天只看一集的戒律的冲动。
两位主演对角色的演绎也十分精彩。
说实话,有点像那种套着其他的皮然后实质为侦探剧的剧,但是这也是一种常见到不能再常见的做法了,甚至说正常到如果揪着这点批判的话都多少有点无聊了。
而且,人生删除事务所删除的不正是那些不想被看见的秘密吗,去探险这些秘密,似乎也没什么问题吧。
喂,这个人怎么在这自顾自的跟自己在脑海中随意划过的一个念头争论这么久啊,好无趣啊。
(笑)回头说说这部剧吧,很温情,很日系。
虽然说不会查看客户的隐私,但是每次都会看是吗,哈哈哈。
那么,该如何面对那个被自己藏起来的,想要删除它的,虽然不想承认但很有可能是真实的自己呢?
真让人头大啊,我明明都把它藏起来了,还要把它揪出来看吗?
那我把它藏起来的意义何在啊。
直面淋漓的鲜血和惨淡的人生是真正的勇士的事情,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啊!
活在虚假但美好的幻想中,不也是无比开心的一件事吗?
哈哈,好像有点偏题了,啊,但这也能说明这部剧能带给人一些思考,不是吗?
所以啊,不如就像剧中最后一样,把想要送出却总是送不出的东西送出去吧,就让我们假设自己是个温暖的人的死去吧。
嗯,感谢,以上。
小冒坚持原创的875篇胸肌腹肌臀大肌都没有,但是心软软。
失眠的周末,是《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都无法填满的时间。
在最近来自原始男色的冲击视觉之下,近期的剧都显得乏善可陈。
比如《封神》的胸肌腹肌,许光汉的臀大肌,谁要看各种不足中都找不到闪光点,演技尤其不行的人?
这年头,甚至一整部剧里的演员们,都很难凑齐,颜值,身高,演技,台词,气质,哪个演员如果现在能集齐,那绝对杀疯了。
到底有多么的剧荒呢?
我不仅在看扒拉新日剧,还在看2018年的日剧。
也是那一年的高分日剧,豆瓣8.9万人给出8.6分——《人生删除事务所》
如果有一天突然离世,甚至是匆匆忙忙,毫无准备,你有想删除的电子档案吗?
那些藏在手机,pad,电脑里的各种。
这家事务所,是不同于遗物整理师的另一种整理——在约定好几天没有登录使用记录后,会有专人去确认是否已经离世,然后会按照委托内容,处理这些电子资料。
一键删除的人生痕迹。
只有8集,日剧正常时长,意料之中,短小精悍,一口气刷完不费劲。
01 剧本扎实虽然时长短,但是剧本功底很好。
角色塑造都很到位。
每集一个委托人的故事,切入点放在现在都不觉得乏味套路,2018年看到的话,会更加耳目一新。
因为太普通的故事哪里有这么多戏剧冲突,普通人的电子数据也不需要如此纠结,借助外力删除。
所以这部剧最戳中我的,是故事本身。
每一个故事,都不普通。
本来只是事不关己的按下删除程序即可,但这可能是那个非常普通的人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经历。
有人会为了探究这些,不惜像侦探破案一般,不惜心力去了解已经不能表达自己意愿的委托人真实的心声,那种被人重视,人生最后也被温柔以待的感觉,真的很暖心。
这大概也是我很喜欢这个题材的原因。
日剧也没有韩剧那样煽情催泪,就是非常贴近生活的舒适感。
比起其他作品,这一部还融入了日式悬疑推理的小套路,简单但是快乐。
站在一个也想自己创作故事的人的角度,看编剧的功底,都觉得值得花费这几小时的时间去追完。
02 角色的魅力因为这份职业的设定,只要有工作,就意味着有人要面对生离死别。
甚至他们本可以不去探究作为活生生的人的委托人,只要面对电脑就好。
让这部剧变得温暖的,也恰恰是这些本该冷静的人。
两位男主的人设性格天差地别,但是都能戳中不同喜好的观众的心。
不良于行的IT技术大牛,冷漠话少,实则拥有着很多人做不到的正义感和温柔共情力。
坐在轮椅上,依然战斗力爆棚,正直勇敢,正气满满,那一刹那,平时的冰山面瘫脸都变得无比帅气。
实话说,坐在轮椅上和面无表情的设定,想要让人心生好感,坐着就把戏演了,真的是很厉害的业务能力。
以下是我最喜欢的他的片段。
“祐太郎知道吗?
”“才不给他看,你觉不觉得看到这些他真的会哭出来?
”共情力满满的祐太郎,和默默爱护着他的善良的冷面大哥。
剧里这样简单的台词对话很多,Heart 一次又一次软软的。
看起来晃晃悠悠,快乐没烦恼也没头脑的宽松世代,实则背负着那么多心痛回忆,依然还会热爱这个世界,对外散发温暖。
非常机灵聪明,随机应变的能力太过于流畅,甚至有几分日剧的行骗天下的氛围,他总是能让陌生人卸下防备,套出信息,观众也不会觉得这个设定离谱,菅田将暉的表演能让人有这种代入感。
经历过阴暗的人,也不一定就会一直笼罩在阴影中,更加不一定就会成为给人带来伤痛和阴影的人。
不是人本善良,而是人心始终向善,选择去做一个善良的人,不作恶。
包括戏份没有那么多,但是存在感很强的律师姐姐, 都让人觉得这个世界,这个魔幻的世界,还是有人间值得的时刻。
美丽大方,幽默性格好,干练洒脱,内外兼修的温柔女强人,多好。
03 演技又一次Get了菅田将暉的演技,甚至这一次,我愈发觉得他真的有表演天赋。
他外表确实不算出众,身高颜值都不占优势,但胜在毫无表演痕迹,这部剧里甚至会觉得他本人就是角色的样子。
自然观众缘很好。
不管是天赋还是后天努力,至少我看到了一个松弛流畅,自然大方的年轻男演员。
相对于我之前看的他后期的作品,我这次感受到他的灵气,老天爷赏饭。
04 珍惜每一个无所事事的平静因为是临终系列的题材,总会有种遗憾萦绕在每个故事里,不一定是遗憾美。
越是长大,越能明白,平凡和寻常也是宝贵。
因为一旦有事,大概率不是好的方面。
人就要不停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在一地鸡毛中努力让自己不要太狼狈,然后,就是一生。
所以,快乐阈值越来越高的我,更加珍惜,还能让我感受到快乐的一切。
世俗的快乐,越少,越是珍贵。
作者:小冒,年读120+本书,两大视频网站入驻作者。
用刻意练习写出多平台50w+,用爱发电。
立志通过写作改变人生,坚持工作、娱乐、阅读、写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误。
愿意写深度思考剧评+书评的娱乐生活杂博。
百家号/头条/腾讯新闻读书账号@芸淡风倾爱读书,影视剧评账号@芸淡风倾。
公众号/豆瓣@芸淡风倾,微博@芸淡风倾_紫薰。
小冒坚持原创的875篇胸肌腹肌臀大肌都没有,但是心软软。
失眠的周末,是《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都无法填满的时间。
在最近来自原始男色的冲击视觉之下,近期的剧都显得乏善可陈。
比如《封神》的胸肌腹肌,许光汉的臀大肌,谁要看各种不足中都找不到闪光点,演技尤其不行的人?
这年头,甚至一整部剧里的演员们,都很难凑齐,颜值,身高,演技,台词,气质,哪个演员如果现在能集齐,那绝对杀疯了。
到底有多么的剧荒呢?
我不仅在看扒拉新日剧,还在看2018年的日剧。
也是那一年的高分日剧,豆瓣8.9万人给出8.6分——《人生删除事务所》
如果有一天突然离世,甚至是匆匆忙忙,毫无准备,你有想删除的电子档案吗?
那些藏在手机,pad,电脑里的各种。
这家事务所,是不同于遗物整理师的另一种整理——在约定好几天没有登录使用记录后,会有专人去确认是否已经离世,然后会按照委托内容,处理这些电子资料。
一键删除的人生痕迹。
只有8集,日剧正常时长,意料之中,短小精悍,一口气刷完不费劲。
01 剧本扎实虽然时长短,但是剧本功底很好。
角色塑造都很到位。
每集一个委托人的故事,切入点放在现在都不觉得乏味套路,2018年看到的话,会更加耳目一新。
因为太普通的故事哪里有这么多戏剧冲突,普通人的电子数据也不需要如此纠结,借助外力删除。
所以这部剧最戳中我的,是故事本身。
每一个故事,都不普通。
本来只是事不关己的按下删除程序即可,但这可能是那个非常普通的人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经历。
有人会为了探究这些,不惜像侦探破案一般,不惜心力去了解已经不能表达自己意愿的委托人真实的心声,那种被人重视,人生最后也被温柔以待的感觉,真的很暖心。
这大概也是我很喜欢这个题材的原因。
日剧也没有韩剧那样煽情催泪,就是非常贴近生活的舒适感。
比起其他作品,这一部还融入了日式悬疑推理的小套路,简单但是快乐。
站在一个也想自己创作故事的人的角度,看编剧的功底,都觉得值得花费这几小时的时间去追完。
02 角色的魅力因为这份职业的设定,只要有工作,就意味着有人要面对生离死别。
甚至他们本可以不去探究作为活生生的人的委托人,只要面对电脑就好。
让这部剧变得温暖的,也恰恰是这些本该冷静的人。
两位男主的人设性格天差地别,但是都能戳中不同喜好的观众的心。
不良于行的IT技术大牛,冷漠话少,实则拥有着很多人做不到的正义感和温柔共情力。
坐在轮椅上,依然战斗力爆棚,正直勇敢,正气满满,那一刹那,平时的冰山面瘫脸都变得无比帅气。
实话说,坐在轮椅上和面无表情的设定,想要让人心生好感,坐着就把戏演了,真的是很厉害的业务能力。
以下是我最喜欢的他的片段。
“祐太郎知道吗?
”“才不给他看,你觉不觉得看到这些他真的会哭出来?
”共情力满满的祐太郎,和默默爱护着他的善良的冷面大哥。
剧里这样简单的台词对话很多,Heart 一次又一次软软的。
看起来晃晃悠悠,快乐没烦恼也没头脑的宽松世代,实则背负着那么多心痛回忆,依然还会热爱这个世界,对外散发温暖。
非常机灵聪明,随机应变的能力太过于流畅,甚至有几分日剧的行骗天下的氛围,他总是能让陌生人卸下防备,套出信息,观众也不会觉得这个设定离谱,菅田将暉的表演能让人有这种代入感。
经历过阴暗的人,也不一定就会一直笼罩在阴影中,更加不一定就会成为给人带来伤痛和阴影的人。
不是人本善良,而是人心始终向善,选择去做一个善良的人,不作恶。
包括戏份没有那么多,但是存在感很强的律师姐姐, 都让人觉得这个世界,这个魔幻的世界,还是有人间值得的时刻。
美丽大方,幽默性格好,干练洒脱,内外兼修的温柔女强人,多好。
03 演技又一次Get了菅田将暉的演技,甚至这一次,我愈发觉得他真的有表演天赋。
他外表确实不算出众,身高颜值都不占优势,但胜在毫无表演痕迹,这部剧里甚至会觉得他本人就是角色的样子。
自然观众缘很好。
不管是天赋还是后天努力,至少我看到了一个松弛流畅,自然大方的年轻男演员。
相对于我之前看的他后期的作品,我这次感受到他的灵气,老天爷赏饭。
04 珍惜每一个无所事事的平静因为是临终系列的题材,总会有种遗憾萦绕在每个故事里,不一定是遗憾美。
越是长大,越能明白,平凡和寻常也是宝贵。
因为一旦有事,大概率不是好的方面。
人就要不停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在一地鸡毛中努力让自己不要太狼狈,然后,就是一生。
所以,快乐阈值越来越高的我,更加珍惜,还能让我感受到快乐的一切。
世俗的快乐,越少,越是珍贵。
作者:小冒,年读120+本书,两大视频网站入驻作者。
用刻意练习写出多平台50w+,用爱发电。
立志通过写作改变人生,坚持工作、娱乐、阅读、写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误。
愿意写深度思考剧评+书评的娱乐生活杂博。
百家号/头条/腾讯新闻读书账号@芸淡风倾爱读书,影视剧评账号@芸淡风倾。
公众号/豆瓣@芸淡风倾,微博@芸淡风倾_紫薰。
所闻不为实,所见亦为虚。
前述 作为一部8集的犯罪剧情系日剧,dele相对其他同类别的剧来说显得较为简短,除去引入第1集的前半和第8集结局,它实际上是属于各个独立小故事编织起来的剧集。
这样的剧集好处在于各个故事独立,只要主角团有着鲜明的特质,它可以以各种巧妙的方式介入各个故事的环境和人员中,通过小角色的联系逐步构建主角团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劣势在于各个故事之间很难通过直接的方式进行串联,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世界,处理得不好会使人产生疲倦感。
dele的主角团共3人,分别是圭司(幕后/冷静/善后)、祐太郎(台前/冲动/引发)和舞(第三方/中立/调停)。
可以说是教科书般的独立小故事主角团模式。
选角上选取了山田孝之、菅田将晖和麻生久美子,不算山田孝之被索尼买下后的形象崩坏(变成搞笑角色),3位演员对3名角色的演绎相当出色,圭司和祐太郎有常见的“一冷一热”CP感,舞又能及时地作为调停者介入两人之间将剧情还原到正轨的时间点上。
遗憾的是可能由于剧集过短的原因,对3位主角的背景刻画地不够深入,第8集结局时有稍稍的仓促感,不可避免地形成了老套的定式结局,使得这个结局与前面各个小故事的切入点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反差。
但单论1-7集,它是一部优秀的小故事集,切入点也与常见简单的爱恨情仇不同,它立足于某个社会面的刻板印象,并通过“一冷一热”两位主角的视角去对这个印象进行两方面的评价,但不给出一个确定的结果。
它如同从上帝视角去审视其他人的人生,而得到的答案却只是薛定谔的猫。
在这之中,第7集《像是怪物的人们》演绎得较为晦涩却最为出彩,就当挖了个坟,简单评述下这一集的演绎。
谜团的延伸 事件起源于某人的临终删除委托中的一段视频,涉嫌到了揭示8年投毒案的事件,由此引发了一个谜团:谁是真凶?
根据主角团的推进,大致可以将几次延伸列成下面几条:怀疑对象①:笹本清一(替罪羊)。
他是最早的怀疑对象,怀疑点来源于他的前科犯罪。
他的动机强度较弱,他和各被害者之间没有显著的联系。
他儿子的提供的视频引出了怀疑对象②。
怀疑对象②:宫川新次郎(议员)。
他是一个两面派的政治家,怀疑点来源于开端的视频,视频显示他曾向冰桶中投入了某种粉末物质。
相对的,他洗除怀疑的证明是,投入之前闻了闻,说明这个粉末大概率不是氰化物。
他的动机强度一般,来源于他收取了其中一个受害人的贿赂,并有被告发的风险,他仇恨的是某个特定的对象。
这可能是一个利益杀人。
他女儿供述的出轨事实引出了怀疑对象③。
怀疑对象③:上野兼人(厨师)。
他是一个表面温和背地里充满仇恨的丈夫,怀疑点来源于圭司发现开端视频中他曾出现在案发地并进行了可疑的隐藏。
他的动机强度一般,他的主要仇恨对象是议员和自己的妻子。
如果他是凶手,事件就变成了大规模的栽赃杀人事件。
他女儿是被害者之一,由于同样失去亲人的共鸣引发了圭司和祐太郎的争吵,进而引出了怀疑对象④。
怀疑对象④:笹本隆(儿子)。
他是被当作怪物排挤的不幸者,怀疑点来源于他的朋友提供的视频中显示他曾被整个街区的人欺凌,并且他持有疑似氰化物的药瓶。
他的动机强度较高,他和各被害者之间是显著的敌对关系。
他留下的视频继续引出了接下来剩余的怀疑对象。
怀疑对象⑤:宫川茜(议员女儿)。
她是一个瘾君子,怀疑点来源于笹本隆留下的视频,她曾与被害者之中的江波雄三(毒贩)起过争执,并且在案发时曾在现场出没。
她的动机强度一般,她和②、③一样,仇恨的是某个特定的对象。
怀疑对象⑥:和田保(小卖部老板)。
他是一个暴力狂,怀疑点来源于笹本隆留下的视频,他在案发时曾出没在现场,并且有意向他人隐瞒自己在场的事实,他厌恶自己生病的母亲,经常对她大打出手,而他的母亲是被害者之一,她的死去会给自己减轻很多负担。
他的动机强度一般,他和②、③、⑤一样,仇恨的是某个特定的对象。
怀疑对象⑦、⑧、⑨......:街区的住民。
笹本隆的视频并未完全呈现在观众的眼前,但是影片暗示了这些视频显示这个街区的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自私、刻薄和冷血的成分。
他们可能和②、③、⑤、⑥一样,存在着对这个街区某个特定对象的杀意。
这些视频让“谁是真凶”这个谜团不断延伸,主角团始终不能接近准确的真相,直至它以一个不完美的结局——笹本清一被执行死刑而结束。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在故事的最后,影片呈现了街区时隔八年第2次义卖会的景况,其中一个小女孩提到“8年前曾被一个人提醒不要喝果汁,喝了就会死”,而这个人自称“是别的地方来的人”,令人玩味的是,听到这个说法的欧巴桑第一反应是回头先望向上述怀疑对象中街区的人们,然后是用力地掐紧女孩的手,要求她“不要再谈论此事”。
这似乎给观众暗示了一个模糊的真相:当年的真凶可能另有其人。
注意,小女孩的说法是“有人告诉她喝了会死”,假使这个信息为真,充其量也只能说明当年在场的人有人看到了投毒这个信息,不能够充分说明犯罪者是来自于其他地区的人。
其次,和小女孩对话的欧巴桑第一反应不是惊讶和紧张,而是回头看向这个街区包括先前怀疑对象内的其他人,这或许说明,从她的视角看来,这整个街区的人做出投毒或是被投毒的事一点也不令她意外,甚至可以假设她自己对这些人也充满了仇恨和厌恶。
她最后以掐紧要挟来使女孩封口,这或许是在暗示,这个街区的人虽然背地里充满了冷漠、刻薄和仇恨,但是表面却不得不戴上另一幅面具,维持这个街区的“祥和”,就像祐太郎最后说的一样:这个街区令人感到恶心。
到这里,真凶是谁其实已经无关紧要了,只要还生活在这个街区,这个街区的负面迟早会将这之中的吞噬。
就像笹本隆,他虽是自杀,但是究其原因还是这个街区对他的排斥和恶意。
其余的议员、厨师、小卖部老板甚至是那个疯疯癫癫的老奶奶(她在视频里参与了对笹本隆的排挤和辱骂)等等,对于他们来说,从恶意到生出杀戮,缺乏的只是一个契机罢了。
笹本清一最后说的话也许就是在暗示真正的真凶:真正的真凶还在这个街区里。
这不是特定的某一个人,而是这之中的每一个人。
冰山一角的转瞬一瞥这一集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观众始终跟随主角团随着线索在发掘线索,试图找出一开始设置悬念的谜底,但最终却不是一个确切的结果。
似乎从一开始大家就站在了上帝视角,试图去窥测全貌。
祐太郎认为自己对他人感情的共鸣是真实,圭司认为自己不带感情的审视是真实,舞认为证据呈现的是真实。
这似乎和观众们的想法是始终一致的:在祐太郎和这个街区的人前期接触时,能感受到这个街区的人的温度,后期接触时,又会觉得这个街区的人肮脏不堪,从祐太郎的视角,这个街区的人形象是从白到黑的瞬间转换;圭司认为人都有两面性,隐藏和隐藏脱离正轨的一面才能保持人的一致性,从圭司的视角,人们从一开始就是不可信任的,不去介入和理解才是正确之道;舞认为自己从两者间找到一个平衡,她一方面相信客观的证据,认为视频是指向笹本隆的关键,另一方面又从人性角度出发,主观地判断笹本清一是在庇护自己的儿子。
但最终从结果来看,三位主角都遭到了他们想法的“背叛”,而观众们自以为开了上帝视角,最终获得的是编剧狡猾地戏耍。
从一开始,这一切都是对冰山一角的转瞬一瞥。
大家一直在真相附近徘徊,但始终不能接近它,又遗憾地自以为看到了全貌。
有想删除的,也有想留下的 这是大结局第8集的标题,其实套在第7集中也很合适。
圭司主张不去接触就删除是最稳妥的方式,因为“删除不一致的才是人生”;祐太郎则是试图发掘每个委托背后的故事,去帮助他们弥补这些遗憾,因为“尽可能地消除遗憾才是人生”。
这其实也是每一集中两人争执的核心原因,从第1集到第7集,除去第7集,来给两个人的观点投票的话,祐太郎应该是6:0领先,而第7集恰恰刚好相反,也许一开始不去接触才是对的。
但反过来说,第1到第6集的发展,也使得圭司重新审视自己先前的想法,并在第7集和祐太郎对两人认知的矛盾点进行了直接交流。
这一切促使最后第8集大结局的发生:圭司选择站到台前帮助祐太郎,而祐太郎也没有选择最感性化的方式终结自己的仇恨。
从立意上来说,dele无疑是一部无可挑剔的好剧,它的全篇讲述的主题在于“选择”和“交流”,对于人生的看法,总有人想删除也总有人想留下,遗憾贯穿人生的始终,但最幸福的一刻往往在于脱离不幸之时。
圭司和祐太郎这对有趣的CP演绎了一场精彩的黑色默剧,语言交杂的背后是上帝视角的无言交流。
至少对于我来说,这部剧属于死掉之后不会从意识中“dele”的有趣回忆。
用固定主线串起来的小故事,目前看到了第四集,作为单元剧,情节安排上有一些刻意,每集都笼罩在一种日剧预料中的温暖中,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需要的那种温暖,所以也没有什么多说的第三集的故事很美,有一种旧日的温暖气息第四集有点特摄片的感觉,甚至可以想象成迪迦奥特曼中的一集(差个怪兽吧,大概),但是中途的转场和迷幻的音乐有一种很美的年代感其余的这几天继续看,,,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第五集,一袭红裙的桥本爱令人印象深刻,角色也有自己的性格,很贴近现实,是在现实中会喜欢的聪明女孩。
因为喜欢一个人,而让自己与其他人交往,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很执着,很悲凉。
强烈谴责b站封建家长般的删减行为,那么多擦边的内容不管,牵个手都能删,就这么崆峒吗?
这一点比较影响观感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2023 1.16第六集,比较不能引起共鸣的校园故事。
内容冗杂,剧情的推动太刻意。
总的来说,质量有所下降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2023 1.17第七集,全员恶人的故事。
随着调查的进展,有嫌疑的人反而越来越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头绪越多,到最后反而没有头绪主线进行的同时,男一男二的身世线逐渐在展开最后想要吐槽一下,你们剧的男主都是这么说话吗?!
见面就摊牌?!
不怕打击报复吗?
还有,某些操作,真的合法吗?
《人生删除事务所》「死后,你不想示人的数据由我们来删除。
」——人生删除事务所人生删除事务所的工作就是在委托人死后,代为删除他们不愿示人的“数字遗产”。
你的“数字遗产”你想如何处理?
你的手机、电脑、社交账号你愿意别人看到吗?
还是不愿意被人看到?
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些不仅是数据,更是活过的痕迹,如果删除了可能就真是完全成这个世界消失了,那么什么样的人会想要把这些删除呢?
又有什么原因一定要删除呢?
坂上圭司和真柴祐太郎的搭档我可太喜欢了,一个是固执,自尊心强,领地意识强的男人,一个是天真无邪,和蔼可亲,特别受大家欢迎的人,不同性格的两人,相互影响着对方,特别有意思。
而两人在执行委托的过程中,通常因真柴祐太郎开始,最后坂上圭司受影响,然后不断被卷入各种事件中,最终陷入不得不探查委托人的人生以及隐藏于水面下的真相的局面。
一共八集,八个案件,每集都有一个相当不错的推理故事,每一个案件在伏笔铺陈、情节推进等方面都可圈可点。
可以说目前第一集并不值得这个分数啊,,苏打表现是很抢眼,不过这个剧啊本来是想干啥没什么好挖的,苏打的过去???后续观望吧。
每一集都喜欢,故事各有特点和深度,节奏很快,强推ep2,4,5,7,真的贼棒!!
普普通通,苏打好看。因为有一集没让杀妻的丈夫得到惩罚让我无法接受,故扣一星。
第四集好垃圾啊,竟然包庇了杀人犯惹。。。。。。。。。。第五集为啥非得搞对同出来,太煞风景了第七集没有答案啊。三星半
“从今往后,我只会单纯地想念你,比以往更加想念你。”
看似缜密的推理,其实也暴露出不少的纰漏,像是二楼摔下的记者是被追查,既然数据是在另外一个人手中,有必要牵扯这个人的死亡吗?另外一个是第一个故事导演死亡,最不想牵扯的对象就是债主,那么也有可能是家属为了躲避债务谎报导演死亡,报纸随便透露给报社说是导演死亡,再而电话一概以人已故就行。就一通电话就能证明该导演死亡了吗?最后一点则是并不算那么严谨,既然警局会计经常会有贿赂往来,那么一个警局走廊乃至会计室都没有监控吗?大半夜有人潜入监控没有,走廊安装监控时,天花板也没有,是该说脚本编成还是不够严谨,随便安排一个人的死亡牵扯出一段警署的黑幕往来。
典型的日剧套路,但不太能激起水花了。
四星预定,愈看愈看不下去。题材好——委托人在一定时间内没有使用手机或电脑,事务司就会在确认其死亡后删除ta死后不想留下来的信息。这些信息自然很有料:有金融犯罪的证据(E1高开,之后低走);有自己和自己结婚的录像(日式追逐自我);有警方指派的跟踪专员的监听文件(E3是凄美爱情故事);有超能力者的画作(找出失踪女性的尸地);有出柜信息(惋惜又无奈,心疼单元集女主);有女学生的日记和相册(犯罪分子利用社会的恶,唆使纯真女学生自杀);有细思极恐的“下毒证据”,愈调查发现嫌疑人愈多;有律师隐瞒医疗事故的记录(男主的妹妹死因水落石出)。事务司的两个角色性格鲜明,一个温柔仁爱,一个臭屁但被治愈,很老套。既然有死后不想被别人看到的东西,当然也有死后想让别人知道的东西,这个概念很赞。但依旧希望不要出续集
被分数骗了
非我杯茶
1集小惊喜 2集弃
一般般吧,还是流于温情向了。
创意极佳,适合假日一口气看完,解决了人死后QQ、微信、邮箱等社交媒体账号交给谁管理等长期被国内网民讨论的问题,每一堆冰凉的大数据背后,每一个停止运作的ID,可能都是一个个深情的、不曾被了解的寂寞灵魂,每一个善良的人、每一段无人知晓的故事,在值得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第四个故事很感人,摄影、色彩都有电影质感,苏打和熊猫CP很搭,久违了麻生久美子小姐姐,一点遗憾是没上升到黑镜的高度,最后又是小格局日剧了。
这种公司以后会成为很有必要的产业吧。看了滴滴顺风车遇害女孩的微博。很难过。以后大家去世可能实体墓地不重要了,数字电子墓碑会有价值吧……
怎么说呢 看到苏打傻白甜的笑颜 可以忘记所有的不愉快(是真的
感觉已经是本季最佳了,虽然结局并没有想象中这么“大”,但整体而言故事都还挺有趣,角色的设定也很鲜明可爱,人生的无奈也并无“事事顺遂”。无差别投毒事件印象很深刻…到底谁是凶手?或者说这些人都是凶手…
好看的深夜剧!能让别人变得稍微温柔一点的祐太郎,恍眼一看疑似稚龄面善版的边远呢。delete,即为他人选择最想保留下来的自己。进去前别敲门,里面养了鸡。哈哈。麻生久美子阿姨从《时效警察》起就很喜欢了,十年了,她果然还是适合脱力戏。
霓虹金为啥这么爱看探案剧啊。。。我依然一集都看不下去。。然后看到水曜日小姐姐决定坚持了 。尽管还是没法被感动。
本来想给四星的 但是最后一集苏打制服太秒我……屈服了
除了设定,都是套路。看看客串的大牌们了丨给石桥静河实名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