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剧名叫做《风雨梵净山》,感觉蛮符合剧情的,没看完全剧前还不明白为什么要改名。
但确实改得挺妙,更能突出抗战的背景。
每个角色的个性都刻画得很鲜明,张明堂,孙如柏,大姐,没有现在套路剧的各种反转和黑化,就是实实在在的成长变化。
最后一集,特别让人感到唏嘘,就像弹幕中观众所说的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我们现在的和平安宁的生活,真的是要感激无数甘愿奉献生命的先烈们!
今儿说说哥哥2010年拍的风雨梵净山-许如柏,如柏最大的特点就是善良还带一点稚气,剧中他是不断成长和蜕变的。
他从一事无成、自私自利、依仗家庭的少爷转变成尊重他人、保护爱人的抗战英雄。
拍摄这部剧的时候,哥哥只有22岁,不知道他演的时候是怎么一种体会,不知道他是怎么样把家仇国恨的复杂情绪展现出来?
我们也永远无法体会在这种时代变更背景下被迫成长到底有艰难。
推荐大家去看。
最后,反思一下,22岁的我们都在干什么呢?
这是孙如柏成长期的一次冲突戏,对外他已经是独当一面的国军营长,受到真真假假的尊重和害怕。
对内,他依然是漫漫追妻路上的小柏柏。
表面冲突是如柏对妻子和保护和妻子对如柏的不理解,实际上暗示了联合抗日期间两党面和心不合的环境。
孙如柏心里明白两党只是维护表面和平,但他为了保护妻子不受伤害,保护孙、李两家不被政治打压,不得不带上国军酷吏的面具,变成一个别人眼中的恶魔👿然而他心里其实还是那个只想把整颗心都掏给妻子的如柏。
面对夫妻的争吵,如柏舍不得伤害妻子,又无法诉说心中苦楚,只能抱着凳子边滚边哭,“我不是恶魔,我不是恶魔”,他不仅是要告诉妻子,更是要提醒那个善良的自己,不能因为身在地狱就与魔为武。
这是孙如柏的呐喊,也是他成长的转折点,从这之后,他逐渐看清了自己和妻子,也看清了联合抗日的结局。
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一定有成长,孙如柏这个角色一直都在成长,一个不谙世事的富家少爷当上有名无实的营长,然后夺取实权与上峰斡旋,与共军对抗,一步一步被时代推着走。
不同的阶段都有鲜明的特征,是人物的眼神语气行为方式完全不一样,甚至可以认为前期和后期是不同的人。
21岁的朱一龙,对这个角色的成长把控已经很到位,对于每一阶段不同的外放型表演都能表达出角色本身的成长阶段和特征。
这是他用心研究努力演绎的结果,也为他后来演绎其他内敛的角色以及一人分饰几角的表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年的朱一龙,一步一步成就了现在的朱一龙,不可复制。
好久没看到男主和女主不是一对儿的国产剧了。
很朴实又渐入佳境的一部戏,节奏紧凑,逻辑有些地方单薄了些,但重在合理,对红军的颂扬也很自然,爱国情怀层层递进渲染得很好,完美地达成了一部抗日剧应该完成的使命。
胡海峰在《舞乐传奇》里的反派苏诀给我的印象很深,这部里的张明堂,演得稳扎稳打。
15集那个先装成老乡点头哈腰,被识破后恢复身份镇定从容的段落,演得好精彩!
但是他是一个圣父类型的角色,都被人害得灭门了,还要为童年好友考虑,太惨辽!
好多时候委委屈屈,看得我心疼。
王力可的哭戏有水平。
黄菲儿是一个相当进步的新思潮青年,每一个选择几乎都做得无可指摘。
虽然我觉得遇见孙如柏那种心智不成熟的家暴男要赶快跑吧,但是菲儿让我对于理智和温柔能够感化一个人还是抱有了一定的希望。
跟着小朱看完一部部国产剧,发现从前的小成本国产剧,原来有好多都是大面积配音啊。
稍微有一点点口型对不上的地方,也许是改了台词,但是配音演员都发挥得不错。
老戏骨们的演技都很有感觉,孙耀祖好生动噢,得知孙如柏已经跟菲儿生米煮成熟饭那一段,假意指责然后突然得意大笑说:“随我!
”那里,超好玩。
麻三刀的戏也特别有滋味,明明是一个反派,但是演得好可爱。
对昔日老婆桃花总是处处放水,被骗了之后只当做吃闷亏;最后城破,先毙了军师后吞枪自尽,不愧是你!
是我全剧最喜欢的一个角色。
第一集看到夏雪的时候,觉得这个女红军长得好奇怪。
到了最后一集,她已经变成我很佩服的人了,越看越喜欢,觉得即使他总是穿着这一身朴素的粉棉袄,也浑身闪着智慧和亲切的光。
可见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有多么重要。
中间单枪匹马去找余主任谈判那一小段里,换了一身深蓝色旗袍,配纯白网格披肩,这不就是我心目中的民国女神么!!
我是一个看电视剧也想学到点什么的人,而夏指导员/政委,就是这么一个好角色。
她能看清一个人的过去和成长,理解一个人的苦衷和难处,及时劝解或鼓励身边的每一个同志投身革命事业中,共同奔向美好的新生活。
夏指导员的讲解总是条理分明,情理兼具,言简意赅。
还记得有一次,读书会的几个年轻人在桃花寨里因为被视作文弱书生而被看不起,跟寨民起了冲突,赵山请夏雪来给大家讲讲道理,简单的一席话,我和几个人就都被说服了,并且决定理论实践两手抓,锤炼技术做贡献。
其实在这个剧里,国军的称赞、乡亲的反馈都只让我觉得红军是支好军队,但是在夏指导员一次次亲切又坚定的讲授下,我终于有些清楚地看到共产党成立的初心,我们革命的终极理想又是什么。
作为一名党员,我最大的感受:夏雪指导员的水平太高了,我还想听她讲党课!
还有,最近在职场上有一些新感悟,正好在剧里进一步加深了这个体会:余主任有张组长、麻三刀有军师、黄占山有管家、孙如柏有阿旺、黄菲儿有阿玲……每个人都有一个靠得住的手下,而他们的手下未必水平就比他们差多少。
作为合格的心腹助手,必须要懂得搜集各方信息(管家)、根据轻重缓急汇总上报、能想到领导遗漏之处(张组长)、在领导有可能走上歧途时及时指点导航、甚至在安稳太平时就为将来有可能的风险做好计划方案(军师)。
当然,感觉最重要的还是绝不能在外人面前说领导的坏话(阿旺、阿玲)。
哈哈哈哈写着写着怎么又变成全员彩虹屁了!
忍不住又在感叹:一部好剧,人物们绝不是单纯的好坏,而是立体又有连贯性 ,观众能理解所有人的动机。
烂剧让人想吐槽,好剧则是让主角用台词把观众所思所想都吐槽出来,让观众有一种想拍大腿的感觉。
剧情呢,前期埋线,后期交汇升华,结局来一个满堂彩,恰似烟花绽开时最绚烂的那几秒。
最后一集里,张明堂满脸烟尘地笑着说出:“梵净山,个个是英雄。
” 那一刻真的炸裂。
这部剧里,各方势力的交汇与碰撞、随时变幻的政治局势、身处乱世时不同的人如何选择脚下道路,描绘得蛮丰富。
吴经略和余主任,两个不同类型的伪君子,结局各有不同;而黄占山呢,地位甚为跌宕起伏,从三家中最弱的一个,慢慢的一步步当上县长,再和麻三刀合伙控制了商路,这转变让人甚为唏嘘。
摘一段网友的留言:“ 黄老头,前期有情有义,中间因为张家灭门和自家财产亏空,变得趋炎附势唯利是图,但后面又坚决不和日本人合作,有最基本的原则和底线。
我觉得这才是大部分普通人的样子!
” 孙如柏拎出来单独说一说。
看过朱一龙后来的戏,再来看这部出道不久时拍的戏,我会有一种优越感,以为可以看到一个演员的成长史。
可是我错了。
开始时,孙如柏稍显稚嫩,我曾以为那是演技的稚嫩,后来才发现那是角色的稚嫩。
所有人物几乎都是完整型,可如柏这个毛头小子,居然是个成长型。
全剧最生动的地方是听到菲儿怀孕时的激动和傻乐。
而思想转变点在于张明堂在决斗前卸下了子弹。
孙如柏这个双标憨批我早就想骂了,结果他还要因为菲儿流产去找张明堂决斗!
菲儿这次终于忍不了了要走,走得好!
对他那番话也骂得好,把他骂醒了。
在每一阶段,他脸上的气质都有些微的不同,直至最后, 幼稚和自私消失了,纯真和坚毅出现了,他确实变成了一个好人,一个英雄。
不管是一部戏,还是这十年,他一直在戏里成长。
我能看到认真和悟性在他身上的累积。
“- 怎么提升演技?
” “- 我毕业两年以后就不考虑这个问题了。
” 小朱确实是一个天赋很好的演员,他又那么细腻,那么善于共情。
这部戏、如柏这个角色,都让我有惊喜,希望以后能收到你更多的惊喜。
不就是朱一龙吗,你们昧着良心评分吗,这部戏有任何看头吗,红军不讲逻辑,红军啊,412之后,主动找地方军阀的军官搞合作,黄菲儿,上了桃花寨,一句话不说就走了,这是女性的现实写实吗,那是酒桌,不是床上,你有什么好生气的,你费劲干啥,上山干啥,朱一龙那德性,三观歪的,就不用看了,编剧愚蠢更不用看了,导演死全家
有一种疼痛,叫成长——朱一龙·孙如柏一、剧情与角色《风雨梵净山》立意很深,非常有看头,相比小电影,这部电视剧真的是良心之作。
剧情涉及爱恨纠葛、国-共关系、抗日联盟等等大主题,但我更觉得,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作品。
朱一龙饰演的孙如柏,原本只是个胆小怯懦、只会空口说爱的富家少爷,在姐姐的怂恿和安排下娶了心爱的女人菲儿,一步一步成长为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的英雄,这个过程,很复杂,很艰难,也很疼。
二、让人发笑的三个情节第一个,是如柏姐姐下药让他生米煮熟饭的时候。
美人横陈,玉体纤纤,那朝思暮想的人儿啊,就在右手边……结果呢?
他比量了半天,溜了。
溜了!
这真是想到了开始没想到结局,下药啊,这可是经典套路,下药啊!
居然溜了?
原来还有这种操作吗?
——我好喜欢他“下不了口”的小纠结啊!
-第二个,是第一次在保安队开枪的时候。
小破孩儿觉得自己开枪没问题,结果完全不会用,走火了。
“砰”的一声,吓得小家伙一跳一跳的,哈哈哈真是又笨又可爱。
——我好喜欢他外强中干的小怂样儿!
-第三个,大大的萌点,是得知菲儿怀孕的时候。
那个笑容啊,欣喜若狂不足以形容,雀跃开怀不足以表达,三月春光也描绘不出他的美,四月桃花也比拟不出他的好。
真是娇俏粉嫩,纯情动人!
就是一个深爱着妻子的少年,知道自己要做爸爸时最初的幸福。
任何人看了,都能感觉到从屏幕里透出来的那种快乐和感动。
——我好想魂穿女主去胡撸胡撸他的小脑瓜瓢儿啊!
三、让人心疼的三个情节这个剧让人心疼的情节很多,我只写其中的三个。
如柏趁菲儿不在家,终于敢放肆地躺在她床上的时候,我心疼。
深情爱着,却不敢触碰,相思入骨,只能靠触碰她的东西聊作安慰。
作为一个妈粉,我实在无法想象他当时的心情。
以前看类似的情节,我只会觉得……怪异甚至恶心,不能接受上杆子追,还自比情圣的感情,可是看到朱老师演绎这种情节,我却实实在在感受到爱而不得的忧伤。
因为,他把那种纯真和真挚演绎得淋漓尽致。
——我心疼他付出得不到回报。
-他大雨中求菲儿原谅的时候,我心疼。
又是一场大雨。
又是紧闭的大门。
又是苦苦哀求。
朱老师好像每一部戏都会淋雨,每一部戏都会被虐。
那是一场夜雨戏,一身厚实的军装,淋得透湿,他倔强地不肯离开,不肯让别人扶,不肯听姐姐的话,直到天光渐白,直到昏迷倒下。
如果这场戏,是夜里拍完,再拍早上,那势必淋两场雨。
如果,是连夜拍完,一直拍到早上,那他要穿着湿透的军装站至少几个小时。
我无法想象当时的艰难,虽然他会说“不苦”,会说“这是演员应该做的”。
可是,妈妈是难过的。
——我心疼他为演好戏付出的努力。
-菲儿流产的时候,我心疼。
前一秒得知要当爸爸的喜讯,下一秒就是骨肉分离;一秒天堂,一秒地狱。
朱老师把那一瞬间的痛苦和坚强演得很好,他难过,因为失去,但是他不能过分痛苦,连悲伤也不敢放肆,因为还有太多人等着他支撑。
要顾及那么多人,妻子母亲姐姐甚至家国天下,可是,谁关心你?
——我心疼,心疼他一直没有人心疼……-四、让人爆哭的两个情节。
1.他是爱的信徒人间八苦,求不得最苦,把你放在心尖最柔软的地方,你却毫不在乎。
-我第一次爆哭的地方,或许很多人不以为然,但老沙却觉得合情合理。
那是在如柏酒后对菲儿动怒,甚至动粗的时候。
那是他心爱的女人,是他的宝贝,是他骨子里的爱重和珍惜,为了她,他改变了太多太多,也付出了太多太多,结婚那么久,居然一直分房睡。
心爱的女人就在那扇门的后面,他却无法触碰,也不敢、不忍触碰,压抑,压抑,那一扇小小的门啊,仿佛横亘着千山万水,他卑微着,卑微着他的爱啊,连同他整个人都变得卑微。
长久的压抑因为酒精的触动终于爆发,他打了她,他撕开了她的衣服,他终于触碰到了心心念念的爱啊……却在看到她的泪时停了暴虐的手。
他看着自己失控状态下做的一切,不可置信,后悔莫及,他颤抖着跪在她的面前,流下痛苦的泪水。
他说:“对不起,对不起,你还是爱我的对不对?
你还是关心我的对不对?
”……那一瞬间,我泪流满面。
一个人的爱啊,要卑微到什么程度,才能委曲求全到这种地步?
一个人的爱啊,要深沉到什么程度,才能克制到这种地步?
这爆发不是你的错啊,如果没有酒精的诱发,是不可能发生的啊,可是你,依然选择了忍耐。
忍耐到,最后只祈求对方一个原谅,不求回响……可是对方,根本连一句关心也不曾回应你。
-如果说最初和姐姐用计,强迫菲儿和自己结婚,是他懵懂无知鲁莽行事,此时此刻的孙如柏在情感上,是长大了。
他卑微,他忍耐,他在情绪最激动的时候控制住了霸占的欲望,他已经不是一个只因为“爱你”就为所欲为的孩子,他选择用无止境的付出和等待,换对方一个回应,不,甚至不需要回应。
他是一个爱情上的信徒。
我流泪,不止因为他爱得可怜,更因为他的成长。
虽然这种成长,很疼。
-2.他是战士当一个男孩成为一个男人,不是因为他成就了伟业,而是因为有了担当。
-最后一集,我几乎是哭着看完的。
曾经少不经事的纨绔子弟,在父母的安排下进了部队,经了磨炼;曾经连枪也不会开的孩子,成了连长、营长;曾经给部下开会,还要先自己排练一遍,却连一个人也召集不来,而后孤勇洗练,杯酒揽兵权;曾经进山剿匪被属下拦着簇拥下山的糊涂营长,成了抗日战线上指挥若定的将军。
-拍这部片子的时候,朱老师只有23岁,是真正少不经事的时候,但是他不但演出了孙如柏一开始的懵懂无知懦弱无能,更很好地表现了他最后的历练和成熟,我甚至觉得,孙如柏成长的过程,就像朱老师演技渐渐进步过程的缩影。
-最后,孙如柏和他的战士们战斗到了最后一刻,所有抗日题材的作品,背水一战的场面都令人血脉贲张,让人只想痛哭。
那是英雄强大的感召力,是骨和血筑成的屏障,是民族的尊严,是生命铸就的荣光。
在民族大义面前,其他都不值一提,此时此刻,他是战士,是英雄。
这是他人生意义最光辉的时刻,对敌人,他眼里燃烧着仇恨和疯狂,但是对家国,他的眼里,是热爱和坦荡!
哪怕结局是死亡。
-我流泪,不只因为他的牺牲,更因为他的成长。
虽然这种成长,很疼。
-尾声朱老师说他不是表演的天才,只有靠踏踏实实地演戏磨炼演技,这个过程不至于说艰苦卓绝,却也称得上筚路蓝缕。
十年,有人眼里的光渐渐暗淡,有人大浪淘沙失去光华,有人从清新变得油腻,有人忘记了初心,却也有人,和朱老师一样,洗尽铅华,不改本色,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当我们看到朱老师今日荣光的时候,更应该看到他一路走来努力的付出。
那是匍匐着身子,虔诚追寻自己的信仰。
这成长,何尝不是充满了疼痛?
这样的疼痛,让人心疼,更让人尊敬。
-愿萍水相逢,刹那永恒;愿未来成长的道路上,不再有伤痛;愿你能够实现理想影史留名,而我,一辈子做你的观众……
看完《烽火燃情》(原名《风雨梵净山》),内心复杂。
这部剧中最牵动我的,是小少爷孙如柏磕磕绊绊的成长。
曾经的富家小公子,有点幼稚任性,但不失纯真。
他把喜欢的姑娘小心翼翼的捧在心上,那份纯情的深情真的很打动我。
成长总是喜悦和痛楚掺杂。
如柏从被拒绝到慢慢历练成长,从知道心上人怀了自己骨肉的狂喜,到突发意外之后的晴天霹雳,再到心上人牺牲时的撕心裂肺的疼,最后为革命献身,角色的每个阶段都牵动着我的心。
饰演孙如柏的演员朱一龙当时还很年轻,但是每个阶段都演绎的认真又动人,很有共情力。
很出色。
跳出戏外,朱一龙的成长也是有目共睹的。
一路翻看他这些年的作品,能看出每个角色都有他自己的区分处理,能感受到他对每部戏的用心演绎。
很喜欢。
希望有更多这样用心的好演员,希望演员朱一龙有更多更好的作品给我们看。
当一个男孩成为一个男人,不是因为他成就了伟业,而是因为有了担当。
最后一集,我几乎是哭着看完的。
曾经少不经事的纨绔子弟,在父母的安排下进了部队,经了磨炼;曾经连枪也不会开的孩子,成了连长、营长;曾经给部下开会,还要先自己排练- -遍,却连一个人也召集不来,而后孤勇洗练,杯酒揽兵权;曾经进山剿匪被属下拦着簇拥下山的糊涂营长,成了抗日战线上指挥若定的将军。
最后,孙如柏和他的战士们战斗到了最后一刻,所有抗日题材的作品,背水一战的场面都令人血脉贲张,让人只想痛哭。
那是英雄强大的感召力,是骨和血筑成的屏障,是民族的尊严,是生命铸就的荣光。
在民族大义面前,其他都不值一提,此时此刻,他是战士,是英雄。
这是他人生意义最光辉的时刻,对敌人,他眼里燃烧着仇恨和疯狂,但是对家国,他的眼里,是热爱和坦荡!哪怕结局是死亡。
我流泪,不只因为他的牺牲,更因为他的成,长。
后面还没看就不说了,前面看得让人感觉这剧情就是为惨而惨,编剧大概构思一堆很惨的情节串起来,然后再填剧情,导致中间的剧情莫名其妙的。
红军跟男一讨论要用难一家的船送伤员,这么敏感的对话,居然就在男二旁边旁若无人地进行,不管男二醒没醒着也不该这样吧?
甚至他逃跑了也完全不管他。
女八路完全就没想过那男二也有嫌疑,就一口咬定是男一的问题,甚至男一全家因为这事而被灭门,也不肯想想那个逃走的可疑的男二,好像他完全就不存在一样。
男一上了山寨,女主也去找他,明明才看到男一跟女寨主搭了个肩,心都碎了,整天跟男二拉拉扯扯的女主看见男一就跟人搭了个肩就觉得自己被背叛了,然后就不听解释地走了。
男主因为上面那破事就追了出去,然后就被抓住了,山寨的人表示不想因为男一就和当地武装起冲突,就没有去救他,然而这山寨前阵子才去杀了当地武装头子的爹...(当然故意找理由不救不需要逻辑) 总体来说,这开头就有种强烈的让人不想看下去的欲望,还拖拖拉拉的这为惨而惨的开头,几乎让人看不下去,然而我也没办法,我爸就最喜欢放这样的电视剧看既然那么多人因为演员给满分,那我分给低一点也没所谓
《风雨梵净山》是一部战争言情剧。
涉及抗日、国共对抗和合作、买官卖官、剿匪、卧底、男女主角的爱恨情仇等引人入胜的情节故事,但是和一般的战争剧不同,该剧不只是讲述战争,还讲述人性在命运中的抉择,男主角张明堂、朱一龙先生的孙如柏在各自的命运抉择中最终融入历史正义的潮流,为保家卫国而壮烈牺牲,该剧所表述的情感催人泪下,震撼人心。
这部剧中朱一龙饰演的孙如柏不断成长蜕变,由自私软弱的大少爷蜕变成坚强勇敢的抗日英雄。
朱一龙先生的演技完美,一步步诠释了人物的变化。
细腻,牵动观众。
非常好看,推荐大家去看。
家里人在看,跟着看,看到第七八集,张明堂和夏雪被抓来抓去的。桃花这个角色设定比女主强多了,全家审美共识——全局里演反派的姐姐最漂亮。看完了,大部分时间都是家族恩怨,最后一小部分抗日情节,前面节奏有点儿拖沓,抗日部分处理地比较仓促。编剧真舍得,结局悲壮。
虽然是十年前的剧,但是出乎意料的好看呢,朱一龙有点令我吃惊,演技真好,愣是没认出来
剧情紧凑,演员演技在线,还能看到九年前的朱一龙是个喊着“我不是恶魔”的小可怜哟
还好吧
慢慢成长,慢慢经历,满满收获
我想知道这种全员脑瘫的神剧是怎么上九分的,它跟红色、义海豪情这种剧配同分吗?
朱一龙没演技,辣眼睛
只看了朱一龙cut,不敢乱评价,但是这部剧比抗日神剧有深度
虽然也算是老片子,但比起现在的抗日神剧好看多了。朱一龙饰演的孙如柏有血有肉
这是之前的风雨梵净山,最出圈的估计就是那句“我不是恶魔”
老片子我看的津津有味!
最近看的,没想到多年前的讲战争的剧还是挺好看的,剧情很棒
哈哈哈哈虽然是老片子,但还挺好看的
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1个超怂反派 白白嫩嫩的也太可爱了
多线并进,演员在线,场景真实,以前的电视剧真的是良心制作,倾情演绎啊,
唉 他演的剧但凡长点的都少不了报仇,编剧们是怎么了
看了孙如柏cut,好多神情节,比如用强迫手段逼黄菲儿结婚;比如孙母莫名其妙认为黄菲儿是灾星,把所有仇恨记在她身上;比如黄菲儿被... 展开
填坑之路的倒数第二个坑,合影留念👌
几年前的老电视了,抛开剧情一些不太合理的地方,和现在同类型的相比,真是很不错啊。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看的重映版,有些剧情不连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