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再也没有谁像我一样深切能体会到Navorski的心境,因为我曾经有过跟他相同的经历。
那是2009年的秋天,我准备去美国读书。
从未出过国的我,第一次一个人踏上了从北京飞往洛杉矶的国航CA983班机。
是话说,我当时内心充斥的不安和喜悦,一种很复杂的情绪伴随着我来到了洛杉矶LAX机场。
由于我之前拿到visa的时间较早,因为准备英语而延迟了出国的时间,我的I-20表过期了,我自己事先并没有意识到。
当我在洛杉矶海关审问处时,海关人员无法让我通过,而是把我带到了旁边的一个待审问室。
我不能想其他人一样,通过海关审查后就提取行李转机。
当时,我坐了10几个小时闲得很疲惫加慌张。
那个二次审问室的办公人员效率相当低,我内心的不安越来越加重了,因为我在担心转机的时间,当时还没人告诉我,我被拒的原因是I-20过期。
我当时的英语口语很差,想打个电话可是机场海关处的信号被屏蔽,不能打电话。
我被限制不允许出审问室一步。
就这样,在里面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叫道我后,我无法理解审问人问我的事情。
他们只得请来国航的女翻译员。
她告诉我说我不能入美国境,我现在必须做下一般飞回北京的航班离开。
我被带到二次审问处的一个小屋子里,两个警察检查我的书包里东西,摸了我身上看有无危险物品。
出来后他们要我交出信用卡,他们帮我买机票返回北京。
我当时真的不知所措,坐了10多个小时的飞机,脑袋木得不行。
我把我的信用卡交给了那个国航的女翻译,我事后特别后悔自己这么做,但是我当时真不知道该怎么做。
我想了所有办法没有一个行得通的,打电话给美国学校,晚上他们下班了。
后来托人电话联系到了国内的父母,他们立马联系中介,中介及时通知学校更新I-20系统信息。
可是当时一切都晚了,我已经踏上了回程的飞机。
从飞机降落洛杉矶机场到做同一航班飞回北京,我在机场呆了7个多小时。
在这7个多小时里,我整个人的身体都快垮掉了,这就是我所经历的第一次US之旅,竟然这么悲惨。
当我买完回程机票后,我被两个警察带出二次审问处,走出航站楼,他们把我带进了一个押送犯人的面包车去另一个Terminal。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车后面是两排相对的座位,全铁皮的内饰,我下意识地害怕了起来。
车开到另一个航站楼后,他们把我带到一个比较大的办公室,后来我知道那是移民局,他们要录我口供,指控我为非法移民。
这些都是我后来才明白,当时感觉自己被吓坏了,什么都不知道。
他们为我找来了一个中国翻译,一个态度非常不好的警官负责我的案子。
他请翻译问了我很多问题,我大脑也不清晰,回复错了好多不是事实的问题,然后他把这些问题全部打印后,确认了我非法移民的罪名。
我自己当时完全没意识到。
那个女翻译还跟我说,看在我态度好的份上,他们警察没给我戴上手铐,就可想事情有多严重吧.... 后来他们又把我送到起飞的航站楼,我一个人在那又等了数个小时上飞机回北京。
我被国航的机长刻意带进飞机,给我安排坐在第一排,可以说是专门为遣返人坐的...到达首都机场后,也是被安排特殊通道,然后带到审问室接受中国这边海关的审问。
看到我父亲接我非常失望的眼神,我自己很是内疚和无奈。
作为一个英语不怎么好的外来人第一次来到美国,一切都是那么陌生。
完全不知道美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也不知道该与人如何交流。
机场航站楼是我初次接触的地方,也是让我为之愤恨的地方。
美国是一个讲究人权的国家,并且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国家。
他们应该尊重每个国外来的人,特别是第一次来的人的利益。
我承认,是有很多外来人来美国的目的纯粹是为了移民,不管通过合法或非法的手段。
但是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你们难道看不出来么?
你们难道不会等第二天给我学校打电话确认后再做决定么?
我只能说这事洛杉矶机场移民局的问题,他们没有为人考虑。
他们不知道他们的草率决定对我的经济利益的影响有多大,他们不知道他们的草率决定对我的身心影响有多大,我会产生多大的挫败感以及永远无法磨灭的心理阴影。
作者:王小叶儿关于信仰,关于坚持,关于生活与生命态度的电影。
当悲剧骤然侵袭,他没有悲伤失望,而是选择乐观地生活。
当诱惑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竟然没有丝毫犹豫。
于是我才明白,只有动摇过的人才会有所谓选择,他从来都没有过思考和选择,他只认那一个理,他要回自己的国家。
他热爱自己的国家,不是用嘴,而是用行动。
他也有过爱情,尽管是昙花一现,但是对他们彼此而言,这都并不是一个没有意义的邂逅,他们注定将在彼此的生活中留下印记。
文_谢长留看这部影片之前,我刚刚大哭一场,我哭不是因为我害怕,是我觉得自己真的好失败!
看完这部影片,我不哭了,不是因为我忘了自己的失败,而是我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失败!
我有个姐姐,机缘巧合下认识的非血缘关系姐姐。
出生于黑龙江大庆,生性豪爽,小时候看北京申奥成功,立下志向:2008年要在北京以记者的身份进入奥运第一线。
7年后,她以“北青”优秀记者的身份成功跻身仅有两个名额的奥运记者行列中。
当时她刚刚从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毕业两年,加入北青报社一年,但是她的理想一直没有变过,她以一名职业记者的身份,完美实现了了7年前的誓言。
今天她加入北青三年多了,突然说要辞职,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她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遥远了。
她立志做一名有良知有职业道德的记者,不管世道如何,人际关系如何,她从当初立志做记者的一刻起就发誓要做一名负责任的记者,不是为了赚取稿费,阅读量点击率或者广告单就可以出卖灵魂肆意编撰的记者,如果她不能再坚持这个理想了,那她宁可不做记者。
这三年里,她带着这种执着和激情努力奋斗,更自学新闻摄影,不怕辛苦也不怕危险,她以自己是一名记者而自豪。
这三年里,她无数次和同事争论,和主编抗衡,坚持己见,不为所动,坚持如实报道,绝不偷工减料剽窃摘抄。
很多同事背地里对她嗤之以鼻,觉得她太过张扬,工资过高,甚至认为主编对她有偏袒之嫌……她也曾背地里向我哭诉甚至动摇过继续留下去的决心,不知道自己的坚持是不是值得。
但最终她都坚持下来,因为那是她的理想,不是什么为了赚钱随便的差事,她为这个理想一直坚持了十年。
如今却要选择离开。
她的理想没有变过,但是却来了一个和她理想背道而驰的领导。
新来的领导在第一次开大会的时候,对所有采编人员说:“记者是没有意义的,编辑也没有意义!
如果你想继续留在这里,你就要出去赚钱!
我不在乎赚钱的手段和过程,可能会有潜规则,没关系,只要你能为报社赚到钱,你就是功臣,因为没有钱,报社就无法经营,不能经营的报社,还要记者和编辑做什么!
另外,所有编辑记者每天都要更新微博,不及时更新者罚款两百!
”可能还有更多苛刻的条件,姐姐终于下了离开的决心,她办理了去美国游学的手续,提交了辞呈。
让她意想不到的是,电视剧电影里才会有的剧情在她的身边逐一展开:报社16名记者编辑联名上书高层,执意挽留姐姐,更不间断的发送50多条短信,诚挚的劝留她,平日里的好姐妹更是哭起来。
她完全被眼前的情景震惊了,直到高层再次找她谈话,挽留她,并允诺她可以继续游学3个月,报社会为她保留职位直到回来的那一刻,她也都惊讶的目瞪口呆。
这不是什么信口捏造的心灵鸡汤,这是活生生原滋原味发生在我身边的通俗桥段。
就在我和同事大吵一架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和她之间的差距原来有那么大那么无法逾越!
我哭不是因为我害怕那位同事,甚至失去这个工作,我哭是因为我曾那么多次为了生计而放弃了理想。
成功和失败对于维克多来说只有那短短的10cm距离,一扇门,打开就通向纽约,关闭就回到家乡。
但是他用9个月的时间来争取这一攻一守的10cm,电影说,生命就是一场等待,我觉得生命就是一场博弈,坚持到底的人才能赢得最后的尊重。
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理想来到这个世上的,不管你的理想多卑微,都要坚持下去!
可能我们会因为这些理想被别人耻笑,甚至厉声指责,可是对我们自己来说,却是活下去的理由和意义。
因为人越长大越有野心,生活不是单纯的美好,大家互相斗智斗勇,不是你踩在我头顶就是我推你入地狱,为了职位工资福利,尔虞我诈。
为了过上不需要野心的日子,把自己变成一个被野心占领的人。
理想在哪里?
理想已经被我们抛弃。
成功和失败,只有一念之差,但却需要我们为了这一念狠狠坚持。
我们今天变得如此冷漠无情,难道不是因为我们正在失去的执着吗?
没有了理想和自我,不再真心的关心别人,丧失了和恶势力抗争到底的信念。
世上的任何一个人都不止一次食言,不管善意恶意的欺骗,甚至背叛他人,但我们怎么能连自己都欺骗背叛!
维克多坚持了理想,也赢得了尊重。
这就是姐姐在我身边做出的最真实的表率,她为自己赢得了做一个有良知有道德的职业记者的尊重。
<幸福終點站> 2008-7-28"Do you, at this time, have any fear of returning to your own country?”"Is home.I am not afraid from my home.”"Life is waiting"是這部電影的TagLine,從影片開始直到Viktor和Amelia在空蕩蕩的機場對話的時候,我才感悟到Waiting這個單詞的存在.我是一個對戲劇電影感悟特別遲鈍的人,盡管我并不覺得一個人因為祖國戰亂而失去國籍,滯留在機場,而他的Destination--NewYork就在機場出口的那端這樣的際遇是喜劇的.我喜歡在一個窄小的空間里上演的是人生的一幕幕,在肯尼迪機場里,Viktor這個沒有國籍沒有身份的人滯留了九個月,他從語言不通到最后能順利地聽懂英語并做較為流暢的交流,從沒有食物到自己推著機場的小車賺到一些夠買食物的錢,從他不斷被機場boss排擠到最后幫boss忙,他在Gate67里安置了自己,得到了一份工作,工資甚至高于Boss,他幫人成全了一份美好的姻緣,他甚至得到了自己的短暫愛情,他在一個陌生的機場里面找到了一個安定自如的空間,那里形形色色的人到最后因為某種來自Viktor的力量和凝聚在一起.這一切都發生在一個機場里面.機場里,空間的壓迫里,時間的延展性得到充分的對比,人們來來去去,只有Viktor在機場里逗留,他不能出去,卻一直在他的目的地后面,僅僅一小段距離他卻無法跨越.他在等待,等待他身份的確認,等待國家政權的穩定,等待他可以踏出那個機場,走向那道門,走向紐約,為了他父親的夙愿,得到57個人的團體中的最后一個人的簽名.看完電影上網查閱才知道
无法理解桥段:1.男主爸是个追星狂魔,为了签名等40年!
我觉得这样的精神放在研发导弹上面估计都有所成就了,但是他选择在等待上面。
我觉得这个爸爸有点失败,还交代儿子继承追星遗愿,我很难理解了,你喜欢这个爵士舞是你的事,关你儿子啥事?
你儿子非得来!?
当然男主不承诺他爸,这个故事没法开始,但是这个开始就很莫名其妙。
2.为什么非要留在飞机场,可以看到几个背景和疑惑点:①他是一个人,没老婆没儿女,没老爸老妈,所以毫无牵挂!
可是!!
你没朋友吗?
没亲人吗?
兄弟姐妹呢????
国家突然没有了?
难道出国前没有相关新闻?
国家出现了问题,不该选择吗?
要么回去参加帮忙,要么选择庇护,告诉别人你想离开自己的国家!
②这个电影把机场头头搞的像坏人,然后男主像英雄!!
我就很无语了!!
明明是男主占用公共资源!
没看到镜头吗?
他一个人霸占一个卫生间,别人都掉头就走!
为什么?
因为一个人占用社会资源,作为机场直接负责人不该头疼吗?
而且他给男主出了主意,你可以选择放弃国家,或者回去。
男主办傻,他听的懂英文了,他只是想自私的两全其美,又不放弃国籍又想去纽约。
③最后面都帮助他偷渡是怎么回事?
真的?
这难道有人相信这个逻辑吗?
因为他反抗了机场头头,所以,他是英雄??
他完全没做什么有用的贡献好吧。
不是占用厕所洗漱,就是把在建设中的地方当自己的家,还做了表白墙?
喂!!
这是公共场所。
然后他最轰动的事,就是帮自己邻国的人偷渡药品。
这都是扰乱公共秩序的事情。
有什么好表扬的??
而且机场头子也没说不给他药,就是要开证明,证明他爸真的需要这个药,我觉得这条制度完全是救他爸的命,总有人喜欢乱买药,然后乱吃。
可!
男主帮他躲过检查。
为什么要当做一件好事???
当然最后头头生气要打他确实有点不对!!!
可以任何一个人坐在那个人的位置都非常烦躁好吧!
你试想来了一个人,然后这个人可以成为难民得到庇护,但是不能送回去,也不能放进来。
所以只剩下,让他待在你的地盘,或者他申请庇护,你所有的事都准备好,给他了餐券,让他想一下,他没想,然后你要求他选择庇护,他没选,反正他就赖着你的地盘,占用厕所,占用装修地,随便扯坏你得电路设备,然后还在装修地安置了新家,然后还在你的地盘找到了工作,然后工资比你还高!!
最重要你请他帮忙,谈好条件,他只要翻译,你就给他解决他要出入境的问题,你的目的是给领导看个好秩序。
结果!!
翻译帮人,改了说法,是鬼都看得出来这药不是给动物吃的,结果这个人不承认,翻译也不承认,你还被领导看到凶神恶煞的一面!
请问,是你!
你不觉得这个人讨厌??!
此片唯一欣赏的就是男主的厚脸皮和小强精神,真的,他的精神放在正经事上,不是追星。
不是扰乱飞机场秩序。
我觉得他会大有所为!
我也很难理解女主,一个明知道对方有老婆的小三,而且把自己说成慈母,还说:我竟然还为他们着想。
拜托,是你拆散的!
你这种行为不叫为人,而是绿茶!!
你不还是想让对方来陪你!!
然后!!
你撑着那个渣男没空,你不和男主也蛮开心!!
最后为了拿到签名还真是委屈又回到渣男身边,拜托,你忘记开始想让对方陪的表情了吗?
你也是喜欢的好吧说的好像为了男主一样!
可你最后和渣男走在一起也没感觉你多么不舍得男主呀!!!
厚脸皮公共设施毁灭者配千年圣母老绿茶!
真心绝对的配!!!!
两星认可演技+小强精神。
On The TerminalOne day, a strange man turned up on one of American airport. His name was Viktor Navorski, just came from East Europe. When he passed the ticket examiner, the officer found his passport was passed off. Because his country was in the time of civil war. All the managers did not know how to do with him, for there were no regulations for this kind of occasion. America closed the door from him. He waited and waited, but never gave up searching the way to resolve problems. Other people though his struggle was in vain, but actually from these he made a great improvement. First, he feed himself very well in such a strange environment. Second, his English became better and better. Third, he made friends with lots of people. The last, he used his ability to help others and gain fame from them.At last, the war passed, his country became normal, so he can go home. Before left, he struggled for the right to go to New York City to fetch a scratch of pen from a famous Jazz star who was his father’s favorite. Although boss of the mangers of airport want to stop him, with the help of his friends, he finished his father’s wish and lots of friend eventually. Our hero was this kind of man with patient and intellect. All problems can be resolved by himself from hard work and wait. At last, he reached his terminal. The most classical words from the film is that Viktor said firmly to monitor “I wait”. On our life, we always wait, wait for love, wait for test, wait for satisfy; and also wait for died, wait for sad, wait for disappoint. Some guys afraid of wait, and they never wait, so they do the things at the fault time. Eventually, they found the results were so bad that hard to endure, that is because they do not know one should wait the proper time. Some others afraid of waiting for bad, so they do nothing during wait time. Also, as a result, they got nothing benefit from wait, because they do not know wait is not “sit down to wait” but “wait with endeavor”. In my opinion, waiting in silence endeavor is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s in my life, I wait for the amazing thing of my life but never give up struggling.大家都给挑下错啊是我的英文作业
小资的真假,不是取决于血统,而是来源于下意识的生活习惯。
北京胡同里的八旗子弟,流落西方的白俄贵族后裔,这些人,如果没有一个在逆境中还喋喋不休耳提面命着正统礼仪教育的好母亲,那么他或者她,跟街头市井小混混一般无二,窝囊,贪小,穷凶极恶。
由此推之,家庭教育十分之重要。
Keep the change。
不用找零了。
贫困的老男人拿三块钱买二块五的汉堡,姑娘找零钱给他,老男人慢慢推回去那枚黄色硬币。
看到这里多少中国人会笑话他啊,真矫情这么潦倒了还要装小资。
惟有我这有崇洋情结和媚外骨气的人,始终相信,这样的绅士是存在的。
船往下沉的时候,穿黑色燕尾服的男人大开一脚,把老人踹下水里,这,也是习惯使然。
《猫鼠游戏》的编剧,当然是有功力的,俗套归俗套,细节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
就象豆瓣上一位朋友说的,“爆米花就爆米花,至少人家是认真炸的。
”对这部电影弹的赞的都有人说,好话坏话都已言尽,资源影评人草根观影者通通举手发言,轮不到我来说话。
在豆瓣上瞄了一眼,没有人提到这个给小费的细节,心下遗憾。
上个礼拜在家看电视,中央十套的《第十放映室》,“城市.机场”特辑,剪了这部电影三分钟片段放出来,三分钟,导演心目中的精华章节,居然就是这个找小费的细节,我很欣慰!
高山哇。。。
流水哇。。。
遇知音哇。。。
趣味相投,何其难也。
一部电影看下来,一堆没搔到痒处的评论看下来,让人恹恹地,只想扛着锄头去后花园葬花玩儿,忽然发现有人跟你一样,被其中一些细微的地方撩起了春心,就象黄蓉帮主身上花朵一样的小补丁,都被惹出了几分欢喜,几分快意,是否应该共同举箸,以之下酒。
咳咳,这第十放映室的导演有人认识吗?
找个有他在的饭局带我同去啊。。。。
拜托了。。。
我很喜欢小资,让人如沐春风的一类人,甚至有时候与“文化”“财富”可以脱节的。
我很怕伪小资,害人不浅,尤其是网络上伪装小资资太容易了。
冯唐对此有专述:“我见过几个以写青春美文出名的东北糙汉,经常在《希望》、《女友》之类的时尚杂志上发文章。
听说冬天三个星期洗一次澡,夏天两个星期洗一次澡,腋臭扑鼻,鼻毛浓重。
他们张口就是:“紫色的天空上下着玫瑰色的小雨,我从单杠上摔了下来,先看见了星星,然后就看见了你。
” ”顺便说下题外话,我发现一现象,北京的同志们总拿东北人说事儿,王朔的剧本《梦想照进现实》里面,徐静蕾的台词:“我也很崩溃有一次,碰见一男的在嘉里中心非说我是东北人。
”瞧瞧,怎么说话呢这是,我认识的几乎所有的东北人,都还蛮不错的呀。
最后,还要说一下题内话。
《幸福终点站》开篇,一堆中国旅客鸡飞狗跳地被美国人追赶,那个大反派chief正经八百地推理呢,他说,你见过中国人逛迪斯尼不带照相机的吗?
这不是正经八百地扯淡吗?
都用数码相机了,相机都揣包里了,谁还挂个大圆疙瘩在脖子上,下次我去美国如果不挂相机在脖子上,难道就是偷渡客了吗。
扯淡扯淡,放P放P。。。
太坏了。。。
影片讲述主角前往美国途中家乡发生政变,政府被推翻,所持证件不被美国入境当局承认,被拒绝入境却又不能回国,被迫滞留肯尼迪国际机场期间的故事。
在机场滞留的日子里,主角维克多一直在忍受着机场官员弗兰克·迪克逊的折磨,迪克逊把维克多视为晦气的象征,认为他是一个大麻烦,难以控制又想拼命解决。
但这并未给维克多制造太多的烦恼,这位老兄自得其乐地在这样一个狭小的浓缩的物理空间里发现了一个巨大的丰富的人生世界,发现这里每天经过形形色色的人与他们各自的人生悲喜,发现这里充满了慷慨与野心,荒唐与惊奇,身份与地位,循规蹈矩与意外奇遇。
并且他还在这里与空姐阿米莉产生了一段浪漫的爱情。
最终,维克多在这个机场邂逅了美国的一切,也邂逅了属于他的幸福。
片中诸多极具戏剧性甚至有着童话色彩的偶然巧合,是导演斯皮尔伯格一贯浪漫温情的作风,也是导演对孩童般纯真至善人性的肯定。
在这部关于“等待”的《幸福终点站》中,每个人都有所等待,东欧旅客维克托在等待国内战乱结束、机场长官弗兰克等待升职、空姐艾米丽等待有妇之夫的安家婚姻、餐饮服务生等待海关公务小姐的爱情、清洁工老头等待不看“小心路面滑”警告牌而滑倒、出洋相的旅客……等待通常都是漫长而痛苦的,不过当你心中充满希望、满怀乐观,“等待”也会成为一件幸福的事。
凌晨五点半看完这部电影,窗外天已经蒙蒙亮。
《幸福终点站》,斯皮尔伯格导演,汤姆汉克斯主演,等一下,这不是《拯救大兵瑞恩》的阵容吗……片名是有够口水的,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我一直忽略掉这部片的,另一个译名叫做是《爱你无国界》,靠,主演必须是twins、谢霆锋之流才配得起这片名吧虽然每天都在给别人放电影,自己却是几乎快半年没静下心看过一部完整的片子了,每天就追着看康熙来了国光帮帮忙这种我只要负责傻笑就好的综艺节目逗自己玩。
今晚是康熙都来完了睡意还没来,就想随便在迅雷上找一部电影催催一下睡意,无聊沉闷无所谓正好当枕边片儿。
结果一看就看到了天亮……汤哥是来自一个不知道是不是杜撰出来的小国家的旅美游客,趁着他躺在飞往美国的航班中打盹的时候,祖国遭遇军事叛变主权易手,小汤哥一下飞机就成了无国籍人士,在纽约飞机场被及时的拒签了。
小汤哥当时的状况和他之前在《孤岛余生》里一样尴尬,出不了飞机场,也回不了国。
小汤哥使出他在《孤岛余生》中鲁宾逊般的创造力和小强般的生命力,在机场里用你十辈子也想不出来的办法存活了9个月(是9个月吧……赶快写完睡觉去了,就不去查证啦),非但如此,还成了机场里的雷锋、情圣和赌神,拥有一座废登机口改装成的豪宅,一份很有前途的装修工作,一座金碧辉煌的喷不了水的喷泉和一众死忠的fans团等,如果再给他半年的时间,我绝对相信他可以在纽约机场里为他的祖国复辟。
说实在的,这部片能让我一直看下去,其中一个原因大概是因为它和台湾的综艺节目很像,“梗”(大陆叫包袱)超多超好笑,而它没有成为经典的原因大概也正是因为落入这种了大众喜剧片的套路。
但套路是套路,好笑还是非常好笑的。
不然综艺节目怎么那么多人看啊。
看完片子后我马上就上豆瓣找了影评来看,清一色都在说片子阐述的是“等待”,人生就是等待,一票人的等待之类的……好吧,我承认,我对这个主题并不感冒。
感动到我的是小汤哥成为机场地勤之王的阳光历程。
如果你突然间没了国籍被困在异国他乡的一个机场里,语言不通,进退两难,你会怎么办?
如果你被炒了鱿鱼,银行账户清零,手机卡里连个打电话叫家里支援的费用都没有,你会怎么办?
当你连一个新疆大饼都吃不起的时候,你如何设法邀请心仪的辣妹陪你一起共进意大利红酒晚餐?
如果你是一个每天为了能不能上班准时打卡而烦恼的白领,突然把你扔到了青藏高原那样的驴友圣地,你是会从容的跳舞哼歌还是玩命的在稀薄的空气中搜寻手机信号给老总打电话请假?
……小汤哥的人生随着祖国主权的沦丧而得以开启另一块堪称诡异的舞台,你我的人生又得需要怎样的理由才能让它崭新如初?
是的,崭新如初,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疲惫与狼狈,逐渐老态又不见起色,日复一日千篇一律,无聊与无奈仿佛已成定局。
然而即便人生有多不如意,有多沉闷,也没有多少人有勇气去打破这个闷局——这样的麻木和弱小似乎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小汤哥让我看到了重新来过一遍的人生并不是没有可能:只要你肯去为了一个汉堡包在机场里打杂赚钱,只要你肯为了与心爱的她共进晚餐而去做装修工人,只要你肯为了实现父亲的夙愿在机场里睡9个月的候机椅……只要你是为了你心底真正想要真正热爱的东西去生活,脱掉白领的西装银行家的领带,你过得会比现在更加快乐。
有多少人生,可以重来。
——关于这个主题,这篇文章只是一个引子,看到这里的你,我们会让你看到更多的意想不到:)
1.我一直在等一通电话,等了七年……我知道快了,维克多,所以我才无法斩断情丝,所以我住在宾馆里,行李整理好,随时准备离开,以免他周末想要见我。
没错,我一直等了一辈子,就是不明白究竟为什么。
2.Everybody is waiting.每个人都在等待着什么。
3.你知道拿破仑给了约瑟芬什么结婚礼物吗?是一个金匣子,他在里面刻了字“命运”。
4.她简直是我的梦中情人,弗兰克,她简直让我魂牵梦绕。
5.我指名要你来接替我的位子,从现在开始,你将是这个机场的首席人物,就等华盛顿那边的任务书了。
not my cup of tea
温馨美好的小品
这么高的豆瓣评分 我这么喜欢的大导演 结果看了略失望 怎么俄罗斯附近的人刚开始英语连数字都不太会 九个月以后就操着流利的英文了 就因为救了一个人整个机场都把他尊为偶像 挂他照片 走的时候一堆人送他礼物 什么时候认识的啊 = = 想表达的东西表达清楚了 只是觉得生硬了一点教条了一点 或许非我杯茶
“Viktor终于明白,这个世界不是按他自己的方式前进的;身处其中,只有为自己挣个好生活。”
这一点都不像主创本来的风格,他们在一个机场站里按着既定的规则最大化的尽自己的努力,最后煽情的很拙劣,这样的阵容这样的质量太不应该了
将等待这个概念发挥到极致的片子。
越往后越虚假无聊,还那么长,爆米花得吃三包吧
当年看完阿甘后看的此片,纯是为了再看tom hanks的
飞机场作为统一的封闭的故事空间同时承担着连接美国和外部世界并且困住主人公的现实功能和主题上美国社会的指代,因此在主人公神话色彩被完整建构之前的表意都足够精炼准确。斯皮尔伯格和伊斯特伍德同样以电影传达对社会形态的观点(虽然立场相反),前者相较之下始终不愿弃绝经典电影的情节滥套,他既想借理想化人物塑造反衬环境,又要以人物为中心展开世俗神话。不过加上普世价值的宣扬也令他的电影更为大众所接受。平心而论,越来越讨厌汤姆汉克斯扮演的这类角色出现在电影里,我更喜欢《老爷车》里的东木。
斯皮尔伯格与汉克斯绝对是最佳拍档,他们的电影部部放心,只可惜不能理解男主角父亲的想法。4月22日凌晨2点看完这部电影,在看人物介绍的时候才知道斯皮尔伯格19日就去世了,怎么之前一点儿消息都没有?太奇怪了啊,百度百科竟然比新闻快?感觉是假消息吧,百度百科也太不靠谱了,随便改啊!
【D】斯皮尔伯格怎么拍了一部这么平庸乃至庸俗的商业片,除了开头的机场奇遇记有点意思毫无看点,灯塔国主旋律味道也让人作呕。Hanks能不能别拿这种傻子剧本了,演到后面又演成阿甘,而且等待这一核心概念上的表现也太弱了,也就只有小品的情感力度。
那么容易爆发政变的东欧小国居然在美国落地签!JFK里连个保加利亚语翻译都没有!在机场一待将近一年Viktor你不担心那位爵士乐手在你出机场之前就挂了吗?语言不通不代表智商打折啊!编剧导演你们TMD在逗我?
2008年元旦2008年的第一部
一点也不好看啊。。。。。把真实的故事改的没有人会相信这是真的
典型的好莱坞电影,典型到居然都没有什么值得讲的……嗯,life is waiting.
看完不知道电影说什么,就是觉得很治愈,斯导大打温情牌,让世界充满爱啊!就一直等一直等一直等
据说本片有真人原型,那哥们困在巴黎机场,不过被催的是困了15年,而且没有凯瑟琳泽塔琼斯这样的美女赏识。
亲爱的,有时候幸福需要等一等。
为了凑齐喜剧片勋章看的(就差这最后一部)。过于童话,斯皮尔伯格的大美国主义也过于招摇,甚至有点美帝资本主义狂妄的腐朽味。扮演略有性瘾痴女的泽塔琼斯虽然很假,但是还挺惊艳的(可以确定后来确实是隆胸了)。印度老头的戏太假严重扣分,居然龙套是大毒枭菲利斯,哈哈哈。
这故事太假了。。。而且一点都没显得等得时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