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完《My Week with Marilyn》,這樣的女人是任何男人女人都不會拒絕的吧,即使她“自私,沒有耐心,缺乏安全感,還會常常做錯事,經常失控”,但大家仍然愛她,她的一個眼神,一個眨眼,就可以迷倒所有人!
在舞臺上,在生活里,人人都愛她,簇擁著她。
正是因為這樣,她才會更孤獨,更需要愛吧!
她需要陷入愛里,才能投入到角色里;她需要陷入愛里,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她需要陷入愛里,才能發揮她與生俱來的天賦!
她需要簡單的家庭生活,但又丟不掉眾人矚目的光芒,她已經無法自拔,她害怕所有的人都一个一个離她而去。
她失落时,需要关怀和慰藉的时候,仿佛每一个男人都在为她准备着给她爱,随时被她召唤。
她太感性,她需要藥物才能克制情緒,她的離去也算是給她的自我矛盾畫上了句號吧!
“看着Michelle成为Marilyn是我职业生涯至今为止最棒的经历。
”——导演Simon Curtis在《和玛丽莲的一周》开场前五分钟,你看到仅仅是Michelle Williams试图扮演的玛丽莲梦露,你可能要为这个拍独立片起家的年轻女演员捏一把汗。
但五分钟过去后,你忘了一切,你变作为每个镁光灯,变作为Collin的眼睛,再也离不开这个叫Marilyn的女人身上,毫不怀疑眼前就是那个有史以来最著名又最神秘的女明星。
看完电影之后,一切又重新关乎这个名叫米歇尔-威廉姆斯的演员,她成功了。
首先,除了共同拥有一头金发外,Williams和梦露在外型上几乎称不上是到非她来演不可的地步。
如果说Williams演绎那个舞台上叱咤风云让所有男人拜在其石榴裙下的梦露还有些力不足——那是因为要是谁都能做到,那世界上就没有这个独一无二的梦露了——那么之后那个细腻脆弱,幸福时又像只自由的小鹿的女人,被Michelle Williams在半个世纪后鲜活还原。
如果你硬是要说谁又熟悉真实的梦露呢?
那么至少可以说,Williams成功还原的,是梦露在我们脑中的模样。
梦露之所以不可一世,是因为她是个十足的矛盾体:她被誉为“终极性感女王”,但又是天真无邪的;她在丈夫身边小鸟依人,却又能像操纵木偶一样操纵男人;她神经脆弱有抑郁症必须靠药物支撑,同时也是个展示狂似乎天生为镜头而生。
她看起来胸大无脑,却巧言连连,智慧过人。
如此一个承载着所有特征及其对立面的怪异的女人,恰恰满足所有男人的幻想。
Michelle Williams可并没有那么传奇。
很小就出道,在出演一系列鲜有名气的电视剧、电影之后,Williams通过《断背山》拉开了她的“名导配角之旅”:在李安之后,她出现在不止一位“金牌”导演的作品中:托德-海恩斯的《我不在哪儿》、查理-考夫曼的《纽约提喻法》、马丁-斯科塞斯的《禁闭岛》⋯⋯虽然如此,但她的知名度更多地仍然是作为Heath Ledger的前女友。
真正能看出《和玛丽莲的一周》中其表现之底蕴的,在于另两部她独挑大梁但并不那么那么名声显赫的电影。
在制作和节奏都很“独立”的《温蒂和露茜》中,Williams扮演一个开车前往阿拉斯加却因车坏困在半路的少女,因偷狗被逮捕并丢失了爱犬,全片大部分时间几乎就是米歇尔在找狗,一部纯粹的“独角戏”。
而在《蓝色情人节》中,虽然有对手戏了,却也并没有多起伏的情节,只是两个人之间情感的压抑和表达,讲完了一个另人心碎的简单的爱情故事。
对情感的高敏度拿捏和诠释是Williams在《和玛丽莲的一周》之前就已经有目共睹了。
所以这次的出演并不能算是“惊艳”,而是巩固,但还是不能避免其演技在几乎在每一篇影评中被称赞。
Williams之所以能够驾驭,是因为这部电影并不是拍一个舞台女王,而是拍一个女人。
梦露有一个女人的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感受和思绪:恐惧、心碎、胆颤、不安、欣慰、甜蜜、自由、癫狂、狡黠、黯然、忐忑、自恋、自卑、爱的专注、被爱的狂喜、失宠的悲哀⋯⋯而这些只是我们从Williams无数个传神眼神中辨认出的若干。
可能有人还是不能明白为什么一个图有外表(电影中也特地描写了这点:梦露听到达芬奇的名字时说:“哦,就是画了那个笑得很奇怪的女士的那个?
”)的好莱坞女星可以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我开始也不理解,但看来事实就是如此,我不得不被说服,被历史和Williams的表演说服。
那英格兰的明净山水、肃穆古堡,都不及这个美国来客一颦一笑。
女人是个谜,那梦露就是这个谜最极致的形式。
Michelle Williams拥有的不仅仅是运气和天赋。
Williams为这部电影准备了超过半年,在一个采访中,她说:“我不做学生已经很久了,但是为了这部电影,我做足功课:看书,看她的电影,天天沉浸在她的世界里,早上和梦露一起起床,晚上和她一起入眠⋯⋯”“我希望开拍的时候自然进入角色,而不是生硬地去‘演’什么。
”有人在Youtube上将梦露版和Williams版的《王子与舞女》中舞女回答王子母亲的那句话并列同步播放,相似度不可思议地高。
而在书房里翩翩起舞的那一段,你甚至可以说,Williams比梦露要更加地风情种种,更加地玛丽莲梦露。
我想在那个时刻,没有多少人再会看着荧幕上这个女人而脑中出现谁谁前女友的印象。
《和玛丽莲的一周》流畅、有趣,但电影本身并未出俗套,电影明星的后台故事被拍了一千遍,历史名人不为人知的浪漫轶事被拍了一千遍,因为童年缺少爱之后为爱疯狂的故事被拍了一千遍。
但有些东西就是看一千遍都不厌,比如玛丽莲梦露,比如米歇尔威廉姆斯扮演的玛丽莲梦露。
(故事梗概:本片关于玛丽莲梦露去英国拍摄《王子与舞女》的后台故事。
这部《王子与舞女》原本的希冀是英美强强联手,请到了世界上最好的演员Sir Lawrence Olivier和世界上最红的明星玛丽莲梦露,不幸的是,这部电影因男女主角完全擦不出火花而闻名电影史。
但本片是从《王子与舞女》的第三副导演(确切说是个跑腿的)的Colin Clark的角度来拍,关于他一段“奇迹”般的经历。
)
故事背景发生在1956年劳伦斯·奥利弗 Laurence Olivier、玛丽莲·梦露 Marilyn Monroe的电影
一个“初生牛犊”的青涩小伙与当红女艺人的一段“私密恋情”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诺丁山》,可与之大不相同的是玛丽莲·梦露的影响力与Colin日记的真实性让这段“恋情”大受关注。
影片以Colin坐在电影院里和所有仰慕梦露的男人一起对她的红唇白齿和那撩人的一颦一笑赞叹不已开场,那个时候的梦露于他而言就和世界上所有痴迷于梦露电影的男人一样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他想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他也不曾想过幸运地他第一次当导演助理竟有机会和玛丽莲·梦露这个活在银屏世界里的女神一起工作,就连THE DOG&DUCK的老板听说后也不以为然地说:“Hope you don't mind,you'll be sharing with Grace Kelly.”一个满脸雀斑的住旅馆的年轻小伙和梦露一起工作?
想都别想。
之后就是Colin对服装助理Lucy的一见倾心,助理导演&服装助理,顺其自然的,合理的搭配,他们年龄相仿,同处一个工作环境,拥有相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最关键的是,他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
可就像当初Colin远远地看着梦露夫妇被媒体簇拥拍照的时候,Vivian说起丈夫Larry在纽约疯狂追求过梦露时对Colin说的:“I thought you were a man of the world”(我以为你和世界上所有男人一样,会为她倾倒。
),面对拍戏时落落大方的玛丽莲·梦露,面对受挫时脆弱失控的玛丽莲·梦露,面对赤身裸体也毫不害羞掩饰的玛丽莲·梦露,Colin对她早已不是远远地仰慕了。
再一次顺其自然地,被心目中的女神邀请家中小憩,聊天说笑,温莎城堡一日游,在夕阳西下时湖中裸泳...从Lucy到Monroe按照Lucy对Colin的话说就是,该把眼光放高点了。
Colin与梦露一周的“恋情”除了亲吻、拥抱,最多就是躺在一张床上了,根据Colin Clark的日记:I ended up sharing a bed with the troubled Hollywood star。
他仅仅在梦露吞了镇静药后从背后抱住她,用自己的体温温暖着一个临近崩溃的情绪,他只能待在她身后,一个大他7岁,星光璀璨的“梦”的身后。
这个时候梦露也只轻声说了句:“It's nice.It's like spoons.I used to do this with Johnny."(这个叫Johnny Hyde的男人远不止是梦露的老经纪人,她曾在他的葬礼上痛哭失声,于她而言,他就是她的爸爸、是人生导师、是发掘者、也是”不可爱上的情人“。
当问起Johnny Hyde时梦露也曾说过:"He not only knew me, he knew Norma Jeane too. He knew all the pain and all the desperate things in me. When he put his arms around me and said he loved me, I knew it was true. Nobody had ever loved me like that. I wished with all my heart that I could love him back...it was like being with a whole family and belonging to a full set of relatives."清醒时,面对这个满脸雀斑的英国小伙,梦露自然地问:“Do you love me,colin?""Yes.you're like some greek goddess to me""I'm not a goddess,I just wanna be loved like a regular girl""Why do the people I love always leave me?"(这里应该也指代Johnny Hyde吧)"I will never leave you""all people ever see is marilyn monroe.As soon as they realize I'm not her,they run.You're different.You're not like that.You should date that wardrabe girl.She's so pretty""But I don't want to.I love you."好重的一句"I love you."好轻的一句“You're different.”那一刻带给梦露的是一种司空见惯又惺惺相惜的满足感,她心里清楚与Colin一周的”恋情“无非是她”情史“里并不浓墨重彩的一笔,提及"that waedrabe girl"也是顺势让Colin明白不要把他的爱用错了人。
而对于Colin来说印在唇上的吻却永远刻在了心上。
对他而言梦露是女神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就连Lucy也说过:“Marilyn Monroe fancying you?Come on."(玛莉莲 梦露会喜欢你?
少做梦了。
)当这个梦有一天就这么毫无征兆地变为眼前的爱人时,谁又愿意醒过来呢?
似乎梦露和工作人员的绯闻在剧组里也并不新鲜了,Colin的这段恋情也并没有在剧组掀起轩然大波,反而被曾经也和梦露有染的Milton好心提醒:'She picked me up,she put me down,that's what she does.She breakds hearts.She will break yours."(她拿得起放得下,她就是这样的人,她伤别人的心,她也会伤你的心)"My advice to you is quit before you get burned""我给你的建议是在受伤之前赶快退出吧",呵呵,年轻气盛的Colin又怎能轻易接受这个好心的建议呢,就像每对处于热恋中的恋人认为他们总是和别人与众不同一样,梦露的话他也一直无法忘怀"You're different.You're not like that."真实的Colin Clark也在他的日记中写道:"I’ve met all sorts of famous people, but Marilyn is different. Her aura is incredibly strong and in the flesh is almost more than one can take. When I am with her my eyes don’t want to leave her. ""DIFFERENT",说出了这个词就意味着与“UNIQUE”联系到了一起,意味着独一无二,意味着与“别人的俗套恋爱经历”无缘,也能让当事人自信满满地沉浸其中。
也像Lucy得知Colin绯闻时说的一样:“I thought you were different."潜台词自然回到了一开始Vivian说的:“I thought you were a man of the world”在Marilyn Monroe的石榴裙下还有不一样么?
Colin也像所有“jerk”一样回了一句:“I really like you,we have fun,right?",看吧这就是like和love的区别,前者是在一起have fun玩乐就好后者是不离不弃的永远在一起。
他觉得梦露的内心世界单纯如孩童一般,毕竟他也亲眼目睹她在他面前的无拘无束,她挽着他走在他母校时的稚气可爱,他甚至认为梦露能为了他放弃镁光灯下的生活与他隐居田园无忧到老,可是他错了,孩子气的不是那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女神,而是他自己。
当然,每个人,无论男女,都会痴迷于梦露娇憨的外表,包括影片结尾梦露走进THE DOG&DUCK与Colin道别时每个在场的客人看她时的贪婪惊异的眼神。
道别时梦露说:"Don't forget me""As if i could' "Everbody else on the picture wishese they could.""They don't understand you"看吧到最后Colin都认为自己是最特殊的,特殊到能懂玛丽莲·梦露。
对梦露而言,Colin只是她每个消沉阶段的调味品罢了,就像她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不是“I'll remember you"不是"I love you",也不是"U mean a lot to me",只是淡淡的"Thanks for being my side",谢谢你在我被老公冷落被自己的演技失去信心空虚寂寞的时候出现,谢谢你填补了一个星期的空白,仅此而已。
保镖George对Colin说的一句话很有意思:”looking a couple of iches taller than when i first saw you”(你好像比以前又长高了几公分),与梦露的一周对这个英国小伙来说不仅是一个寻爱旅程,更是一段珍贵的人生经历,有句话说的好“Experience can recommend a man(经历会改变一个人)”,每一段经历都让人的一生变得饱满充实,这里也通过George的话生动地展现出来了。
是不是也印证了那句经典的“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呢?
影片的结尾同样以Colin观看梦露影片收场,一个人坐在剪辑室,这个时候他不是一个爱慕女色的观众,而是一个眼里流露出真情的变得“不同”的造梦者。
Colin独白:Here's what I remember most:her embrace,her belief in me.And the joy she gave that was her gift.When I think of her now,I think of that time when a dream came true.And my only talent was not to close my eyes。
每当我想起她,总会想起那一段梦想成真的时光。
而我唯一的天赋就是绝不放弃。
说起梦露,人们脑海总是会不自觉浮现这样一个婀娜多姿的身影,她唇红齿白,眉目如画,娉婷袅娜,摇曳生姿。
她是海中女妖,如出水芙蓉勾魂摄魄;她是狐精妲己,“桃花难写温柔态,芍药堪如窈窕妍”。
她的美丽,让文字也黯然失色。
作为上世纪的性感女神,梦露可谓深谙驭男之术,言笑晏晏,举手投足都那么有杀伤力,似乎她只需朱唇轻启,莞尔一笑,男人们便会纷纷中枪,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她的经典形象,应属《七年之痒》中的一幕,那一袭白裙被风撩起,透露着无限的春光和性感。
可就是这么一位尤物,却身世坎坷,英年早逝。
电影《与玛丽莲的一周》取材于梦露的第三段婚姻期间(1956-1958年),那个时候梦露已经声名大噪,家喻户晓。
她远赴英国拍摄电影《王子与舞女》,对戏的Laurence Olivier不仅在当时也是英国的一代名角,更是该电影的导演和制片人。
电影切入点很巧,不像东爷要讲胡佛的爱情和一生,也不像梅姨要演铁娘子的叱咤和孤寂,电影只讲述梦露当年在英国拍一部电影的短短时光,让观众觉得仿佛自己就是那个雀斑男孩,幸运地和梦露谈一场甜蜜的恋爱,疼惜她作为大明星的苦楚和作为小女人的率真。
只可惜梦露在电影拍摄前后两度怀孕流产,她与自己的第三任丈夫也最终在1958年分道扬镳,即便梦露十分珍惜这段婚姻,可她对毒品、酒精的依赖却导致了婚姻的结束。
不得不说电影中的一干演员都十分出色,众星捧月,将梦露的一周演绎得令人目眩神迷:新人Eddie Redmayne的启用无疑是一个很聪明的选择。
他年轻稚气,却单纯善良,投射出多少个大银幕前观看电影的曾经的自己,脸上的雀斑难掩青涩的爱恋,明知是飞蛾扑火却仍要试过才会死心。
Emma Watson真是美人胚子,虽然戏份不多,却也可以预见她将来必定会更加漂亮,星途坦荡。
Judi Dench演得角色分外慈祥,算是相对龙套的角色,却仍然诠释到位。
而最后不得不说Kenneth Branagh的表演,真是演活了Sir Laurence Olivier的神态,那表演已入化境,和Michelle Williams相辅相成,恰到好处。
不仅如此,导演的功力也让人赞叹,从布景、台词到摄影,电影可以说都可圈可点,尤其是摄影的色彩,饱满艳丽,颇有复古的感觉,仿佛屏幕上的烈焰红唇金发尤物,刹那间就要走出来,摄影师功不可没。
电影中的Michelle Williams的表演无疑是很精彩的,从《断背山》里走出来的她,现在已成为新生代演技派的中流砥柱。
她演活了梦露作为小女人的柔弱一面,那镁光灯后的凄凉苦楚,那对于平凡生活的求而不得,小米拿捏得恰到好处,观影的时候,一缕忧伤的气氛仿佛一直萦绕在她的笑容中,倏尔显现,随即又湮没在梦露那习惯性的明媚和性感中,让人想抓住,却又匆匆而逝。
这一分的悲伤恰好符合梦露复杂的人生经历,也展现了电影中梦露对于自己的第三段婚姻的勉强挽留的无力感,许是这样,奥斯卡才再次垂青小米,给了她一个提名,而至于获奖,则还是需要看公关的力量。
然而可惜的是,虽然小米对于梦露的神态气质捕捉还是相对到位的,可她却不及梦露那般妩媚撩人,想要诠释那一分如风荡漾,需要的是骨子里的媚气。
小米毕竟是一位平凡的妻子和母亲,她没有梦露的美貌,更没有梦露在《花花公子》里赤裸的风骚,她能做到的,已经是她的最佳诠释。
于是我们看到她裙摆摇曳,顾盼生姿;看到她面对媒体和焦点的坦然和自信,看到她眉目含情、婀娜轻佻,轻易地勾魂摄魄,这般风情,已然不易。
回首对比那个在金球奖上发表获奖感言的短发的小女人,真是天壤之别,她和亡夫希斯莱杰一样,都是伟大的演员。
当玛丽莲在镜头前蹁跹起舞,一袭白裙漾起涟漪,Sir Laurence Olivier也不由得赞叹marvelous,隔阂于两人之间的冰山轰然倒塌。
这就是梦露,轻而易举摄人心魄。
她是《危险的年代》里一道《夏日闪电》,她是穿越《柏油丛林》的《彗星美人》。
她出挑于《歌舞团的女人们》之中,却不谙《如何嫁给一个百万富翁》,所幸《绅士爱金发女郎》,万人追捧之下,她对体育明星大呼《让我们堂堂正正地结婚吧》,可没享受多久《爱巢》中的《灵药春宵》,她的结局就落得《我们没有结婚》般下场。
《大江东去》,时光终未给梦露这个《干劲十足的人》《幸福的爱情》,多少人也只能在《夜阑人未静》时,《无需敲门》却妄图窥视其《七年之痒》。
《轻歌曼舞好营生》,她的《豆蔻年华》都留给了银幕前的我们,却英年早逝,毁于药物酒精之手,究竟是《罪有应得》,还是天妒英才,我们已经遥未可知了。
说虽如此,可梦露仍只属于一个时代的声色犬马,活在那个时代的画阑屏中。
她是性感符号,折射出多少纸醉金迷。
现时的我们,怎可猜度她盈盈笑靥中的亦真亦幻?
于是任凭多少光影流岚的描摹,都无法还原那时候人们眼中的她的万千光彩,仅可留以后来演员的灵光乍现,模仿诠释她的倏忽一瞬,供我们遥遥长忆其彼时风华。
也叹息这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怕是再也出不了梦露这样的女子了。
as you know you can never find a right angle through which you can see your marilyn monroe as someone ordinary, without glory that burns your eyes and then burns your heart, you know every effort you make is to waste. you know the fire is ruining your world, but you never try to escape; you are trying to be the little flame that glows too. the ashes.why it must be michelle williams... not even close.
玛丽莲梦露,她的美丽、性感还有她毫不掺杂诡计、完全任凭直觉的表演天赋,她的伟大,让所有人为之动容,众人眼中完美女神的背后是她的不自信、没有安全感和缺乏耐心,她的那句“你不能应付我最差的一面,那么你也不值得拥有我最好的一面”,诠释了另一个需要抚慰的梦露,颠沛流离的童年给她留下了无尽的阴影,没有人能十全十美,但让我们铭记最美好的那个她。
不得不承认,she is so perfect and great!!!
也许米歇尔不够美,但是其演技让人完全忘了她长的不像梦露的事实,总之,我被她深深吸引...
也许每个男孩生命中都会出现一位符号一样的女人,她会比你成熟,聪明,他很神秘,你猜不到她在想什么。
她很吸引人,让人遐想联翩,她会对你暧昧的笑,她会对你说她心里的话,时而成熟稳重,时而千姿百媚,她会占据你整个头脑甚至身体,为她如痴如醉。。。
但最终她只会是生命中的过客,她想要的你永远也不知道。。。
她就像是一杯烈酒,让人沉醉不已,醒后却头痛欲裂。
在感叹那份幼稚和青春不在的时候,再次想起那个人的时候,就像一袭柔软的天鹅绒,扑在心里。。。
不得不说第一次见到影片中的梦露时,确实是有些失望的,但渐渐的,就被镜头中那张脆弱妩媚的脸迷住了,说实话,这部电影看不到传记电影的影子,而是把重点放在梦露短短的一周中,这让人不得不联想到《保镖》瑞雪的影子。
看过《游龙戏凤》确实对本片的理解有帮助,比如梦露把男主角比作剧中的小国王,还有一些拍摄引起的争执,劳伦斯·奥利弗气急败坏的骂这么个轻喜剧还要这么穷折腾等等。
几个场景人物的对比也有点意思,是不是有点难以分辨?
【对比图见 http://www.saoyuying.com/2012/10/my-week-with-marilyn/】不过本片要展现的是玛丽莲·梦露,而非舞女艾尔西。
可以看到戏里戏外的梦露差别是非常大的,现实中的梦露承受很大的精神压力,滥用药物,脾气也非常不稳定。
这在制片厂时代的好莱坞非常普遍,朱迪·加兰是被从天才玉女被压榨成疯子的更可悲例子。
除了行为冲突,梦露和劳伦斯·奥利弗的一大分歧是表演方面,莎剧出身的奥利弗不喜欢梦露奉从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方法派(简单地说就是努力进入角色把自己当成角色本人,但是需要次文本与潜意识培养),认为这打乱了他的拍摄计划。
米歇尔·威廉姆斯在外貌上和梦露差别还是很明显的,化妆后纯卖弄风情造成的杀伤力也不能相提并论,因此只能从内心世界来让观众找到梦露的影子了。
因此有意思的是,米歇尔演梦露,恰恰用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方法派。
在这方面她表现的很不错,剧中的梦露成为一个让人同情的痛苦的孤独的人,她的脾气和作风来自内心的痛苦,而非耍大牌般的任性。
米歇尔因此拿到了第二个奥斯卡影后提名。
当然米歇尔·梦露的出彩离不开绿叶的衬托。
同为莎剧大牌出身的肯尼思·布拉纳出演劳伦斯·奥利弗,想必他自己也觉得过瘾,无论戏里戏外。
甚至咒骂梦露的话也都来自《奥赛罗》,带着迷人的腔调。
他果然没放过《游龙戏凤》里奥利弗咆哮的那一句,甚至还给自己垫了个奥利弗式凹下巴,总之毫不逊色。
可惜的是本片中奥利弗与梦露在表演方法上的分歧表现太少,奥利弗对梦露又爱又恨的感情也刻画不足,戏份都留给科林了。
戏中戏王太后的扮演者朱迪·丹奇也是和莎剧颇有渊源的老演员,曾在《莎翁情史》中凭仅出场8分钟的伊丽莎白一世拿到奥斯卡最佳女配角。
本片的线索人物科林也演得很不错,青涩、精瘦、勤快的年轻人,偶得女神眷顾,不仅义无反顾的陷进去,随时愿为之付出一切,而且愿意去了解她的内心分担她的痛苦。
那段英格兰乡间+温莎堡+伊顿公学的爱情故事,可以看做本片中的另一段戏中戏,拍得相当自然浪漫,正如梦露说的“你就像戏中的小国王,如此的innocent”。
还有艾玛·沃特森充当炮灰,这姑娘越来越可人了。
另一个杯具费雯丽也有出场,据说历史上本片之后奥利弗就离开了她,不过本片演的不太入味,估计是怕抢了梦露的风头。
这样的回忆真是美好而不可多得。
如果我生命中也有梦露这样的女神的一周,该会是什么样?
40年后再去回顾这样一段记忆,该会是什么样?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梦露,如梦似露。
这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性感佳人是一个高高浮在弯月之上的梦,亦真亦幻,遥不可及。
所幸【和玛丽莲的一周】并不曾试图摘下这个梦,只是为这个华美幻梦褪去了光鲜的外衣,流露出悲伤的内核。
悲伤,听上去似乎与梦露无关。
大银幕中的她总是红唇微启,双眸迷蒙,以一粒香痣演绎欲说还休的万种风情。
那些想要看奢靡美人的观众恐怕要失望而归了。
本片的女主角米歇尔•威廉姆斯在外型上有公认的硬伤——她那张过于温婉纯良的脸,更适合隐忍的妻子角色,又如何还原女神的风姿呢。
剧本和米歇尔的演技极巧妙的避开了这一点,更着重于浮华背后梦露不为人知的痛楚。
抛开光环,本片塑造的玛丽莲只是个拥有女人外表的女孩。
通过男主角炙热的视线,呈现出她轻咬嘴唇,俏皮的眨眼,一根纤纤玉指点在唇角,楚楚婀娜。
这些充满童真的小动作与梦露本身的少妇韵味完美的融合了。
一身白裙跳跳唱唱的她,像一只装了弹簧的果冻,对自身的无穷魅力浑然不觉。
不仅是外表,梦露身处名利场,内心却未曾沾染世故,始终充满了不确定与自卑。
劳伦斯•奥利佛以为和玛丽莲合作能让他重返青春,费雯丽妒忌她的美,演技指导和经纪人坚持宣称她就是伟大的演员。
她抱着剧本坐在楼梯上无助的哭泣,像个迷路的孩子,换来的只是丈夫的冷言冷语。
他们都把梦露塑造成自己心中的芳华神话,却没有人让梦露做她自己。
不禁让人想起梦露那句著名的无泪控诉:“做玛丽莲•梦露有什么好?
为什么我不能做一个普通女人?
一个拥有家庭,拥有自己的宝宝的女人。
”此时的梦露会选择亲近男主角这个无名小卒,已经是显而易见了。
只要能让她毫无顾忌的放肆开怀,这个人是谁其实并不重要。
她躲开经纪人同爱慕自己的小助理偷偷溜出去,在铺满日光的午后尽情嬉戏,这里是他们的临时天堂,玛丽莲能够忘记麻烦频出的片场,相敬如冰的丈夫。
对于梦露为什么会这样,影片并没有给出正面答案,只是在图书馆戏中,用过梦露对书籍的景仰和家庭的绮想,折射出童年的残缺让梦露长期处于患得患失的境界。
另一方面,她因自己文化底蕴不高,面对各位老戏骨的自卑心态,以致于依靠有人时刻辅导自己拍戏。
曾有人嘲讽同梦露的胸部相比,她的智力只处于胚胎状态,梦露无奈又酸楚的说,我必须要去字典查一查胚胎这个词。
米歇尔•威廉姆斯的表演无疑是极其精妙的,言笑晏晏间倾倒众生,她哭你跟着她哭,她笑你就希望她笑得更久一点,人戏合一,大抵如此。
除了梦露,剧中大大小小零零杂杂众多的角色(除了灾难般的费雯丽),塑造的也是颇为贴切的。
其中最最拔尖儿的莫过于饰演奥利佛的肯尼斯•布拉纳,完美的还原了这位影帝的生前风采。
两位年轻演员埃迪•雷德梅尼和艾玛•沃特森,较之他们之前演出经历,也有了不一般的进步。
那个少年与梦露,短短的一周,已值得用余生朝圣了。
Mad Men里有句台词说,当今世界上只有两个女人:一个是杰奎琳•肯尼迪,另一个就是玛丽莲•梦露,而剩下的其他,不过是对她们其中一个的拙劣模仿罢了。
Jackie聪明,Marilyn娇憨;Jackie端庄,Marilyn性感;Jackie在和两个成功的男人度过了两段不算失败的婚姻之后安度天年,Marilyn在服用过多巴比妥之后死在家里。
而这两个传奇女子的人生,多少是她们的性格使然。
而这部My Week with Marilyn, 其精妙之处就在于,只细细刻画了Colin Clark与梦露的一周,却令人对梦露将来的悲剧性结局多少产生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一开始,电影铺垫了各种梦露的“大众形象”:在银幕上风姿绰约收放自如,抵达伦敦之时人气如日中天,面对记者的各种采访时应对自如不卑不亢且不失机智,与丈夫Arthur Miller甜蜜美满,进剧组的时候更是成为了所有人目光的焦点,连风华绝代的Vivien Leigh也开始忧心自己红颜老去——但这一切都是为了接下来的转折做的准备。
终于开始工作,跟Sir Laurence Olivier对台词的时候,梦露就呈现出了些许的不适。
而梦露的艺术指导Paula Strasberg的存在多少令Olivier不悦。
这里产生的冲突按说在电影拍摄过程中是相当正常的,但是梦露却动摇了——而这种动摇带来的“不专业表现”,比如频繁的迟到,请假,也引发了Olivier为首的英国剧组对她的质疑,反过来又恶化了她的动摇。
而梦露对付这种动摇的手段无非两个:安慰,以及药物。
与其从Paula那里得到源源不断的甚至廉价的安慰和鼓励,梦露更希望得到她更在乎的人的垂青。
事实上,在这一周的开始,梦露最想得到的鼓励,其实是想从Laurence Olivier那里而来,却未想到其实他们两人都陷入了羡慕对方的困境,而梦露的第一次振作也多少是因为Colin Clark向她多少披露了Olivier的真实想法。
在这种寻求碰壁之后,梦露转向了Arthur Miller,却深受打击——而在这种情况下阴差阳错被顶上前线的Colin Clark,其实不过是个替代品,用来安慰梦露渴求爱的心灵。
结果Colin Clark做的远远比一个替补来的要好。
他给梦露带来了很多她不曾见过不曾想过的东西,包括温莎城堡,伊顿和英国人的那种内在文化上的自信;他也给了梦露很多她渴求的东西,比如理解,比如尊重,比如快乐,比如爱情。
且不论事实如何,就电影来说,我当时真正被说服了:如果Marilyn Monroe抛弃她在好莱坞的那些累赘,跟Colin Clark隐退英国乡间,她是可以幸福快乐的。
“我自私,没有耐心,缺乏安全感,我还会常常做错事,经常失控,但如果你不能应付我最差的一面,你也不值得得到我最好的一面。
”梦露无疑是了解自己的,她也知道她真正想要什么,但却不够确信是否要为之付出牺牲那些已有的累赘。
她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演员,一个艺术家;她想要证实自己,证实她不止是人们心中的那个性偶像Marilyn Monroe;同时她想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普通女人,有自己的家庭和宝宝。
有的时候梦想之间是不兼容的,如果舍不得抛弃其中的一部分,带来的必然是分裂。
梦露期待奥利弗的期许,但她却又不会真正去相信他的话;梦露背负了世界上最多的崇拜,但却无法克服她漂白金发和脂粉红唇下的浓浓自卑;梦露憎恶人们把她当作一个性符号来看待,却至死都在这条道路上走着。
在英国的这一周,她有过向着真正的演员迈出一步的机会,也有过向着普通女人迈出一步的机会,但她都放弃了;Laurence Olivier知道她不快乐,Colin Clark知道她不快乐,所有人都知道她不快乐,她自己也知道她自己不快乐,但除了大量服药以外她却无能为力。
这一周向我们展示了太多,悲剧的帷幕早已揭开——之后梦露陷入与JFK的婚外情,简直可以说是一场自暴自弃般的毫无胜算的战争,因为在任何男人的心目中,妻子的位置永远留给Jacqueline Kennedy,而Marilyn Monroe,永远都只是情人。
那时的梦露,早已远远偏离了她的梦想;而看到七年前的这一周的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去感叹,原来有那么多机会,梦露本可以拯救自己,可最终最终,我们得到的不过是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带着血管里过量的药物,在自己的床上孤独地停止了呼吸。
故事勉强三星,加上演员就只剩2星了
大闷片
2012-02-25 开篇毫无吸引力,梦露被塑造成惊恐不安的幼童,之后的文艺桥段稍微丰满了梦露的形象,全篇对梦露发掘不够(故事一方面浅薄一方面又过度想象),结尾毫无力度。唯一有印象的是女主角的表演,剧本糟糕形象不符,但是仍然撑到最后。
镁光灯下的梦露耀眼绚丽,而现实里她也只是个需要受人保护的小女孩而已,脆弱、敏感、矛盾、率真,透过威廉姆斯的表演,似乎可以窥视到梦露的灵魂,她的苦楚只有自己明白,那是我们无法从荧幕上领略到的一面,却依旧迷人。威廉姆斯献出了完美的表演,希望奥斯卡爆冷!
你有见过那么丑的玛丽莲梦露吗????
不太喜欢这个“梦露”,让我无法穿越。
电影倒是普通,但是Michelle倒真能抓住梦露六七分的神髓,已经是不得了。她知道梦露那天真得不知自己性感的状态,而且声音模仿很像,娇滴滴上气不接下气的。
表示对文艺的都不怎么感冒
演地球情人鸭梨好大啊……米歇尔演得太用力,又畏首畏尾生怕走错一厘米要挨骂。其实要说都这份上了不如放开了造呗,反正怎样都是骂,还不如有点个性呢
有點無聊...都在看Michelle Williams的表演(還有美麗的Emma Watson)
不喜欢看到这样的梦露,风情万种但实在不讨人喜欢,《热情似火》中的真梦露是那么的让人难忘,还是让那个形象永恒吧。片子是我不喜欢的调调,缓慢而无点
本片的主要意图是要诋毁Laurence Olivier吧,选了那么个大方脸。这种关于电影本身的段子还是留在纸上好些,一找真人演,谁演谁傻逼。
无法买账,虽然michelle很卖力的在演但是也仅仅是在演而已,梦露的神韵丝毫不能精准或者是巧妙的体现在她的身上。虽然我不是梦露的脑残粉,但是也不是这么好糊弄的,美貌、神韵、气质、声音全部都模仿不到位~极度失望!而且断点的剧情给人的感觉是梦露是孩子气不成熟毫无演技的花瓶,实则相差
比我以前看过的两部梦露的传记电影要好看太多了,但是米歇尔还是没有梦露的美丽,应该说差得远,但是还是演出了梦露的可爱,单纯,愚蠢,人见人爱的感觉,故事本身真的是太梦幻,美妙了,感觉科林和梦露之间什么也没发生又好像发生了很多,喜欢
虽不如梦露精致 但却演出了梦露的感觉
“如果你不能接受我最坏的一面,也不配拥有我最好的一面”。
Michelle很努力了,但是仍然难以满意。梦露的多层次多侧面,影片着力选择的点比较讨巧而且似乎也对这个角度充满自信。可是梦露的表演不够,男主的存在位置很尴尬,担不起叙述着的身份,劳伦斯也过于单薄,情感和叙事都有断裂。
低级土豪与女神过的一礼拜
玛丽莲·梦露的故事令人惋惜,演梦露的演员远不及梦露迷人,性感。。。
哈哈哈,微胖是最好的身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