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几户所有的hiphop题材的电影,除了娱乐向、自传向的一些“hiphop”电影之外,这部是最好的一部。
个人认为比《八英里》好,特伦西·霍华德是最好的黑人演员。
电影音乐制作都是“荷枪实弹”以至于电影结束后不光输出了一部好影片,还输出了那么多首好音乐,影片中白人制作人搬出“MPC2000XL”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沸腾了。
剧情跌宕起伏,主角从“迷失”到“追求”,表现的淋漓尽致。
包括女主角从把“命运交给别人”到“自己掌握命运”。
看完电影记住一句话“talk to talk n walk to walk”。
加班跨过十二点,才意识到自己居然加班过了六一儿童节,这年头,想过儿童节的大人比小孩多。
六一,意味着两件事:一是我们离儿童又远了一年;二是一年又即将过去一半了。
年复一年的时间流走,我们依旧一事无成,尽管我们成天夸夸而谈什么理想,什么创意,什么年轻无畏,可是到最后,我们一个人,独自在一个房间里的时候,留下的却是孤独和挫败感。
正好加班后看了《川流熙攘》这部电影,激动得我半夜睡不着觉,一部好电影要么让你感动,要么让你激动,感动的电影多,激动的电影少。
人越长大就越容易感动,因为长大使人变得越来越脆弱、敏感、彷徨、无助……人越长大就越不容易激动,因为长大后要学着像个大人一样不动声色,因为社会生存要中庸之道,因为我们越来越麻木……都说现在的90后早熟,我却开始担心我们80后中年危机提前到来,因为身在传媒行业,认识了各行各业的80后,突然我就发现这些所谓的小白领们、社会工作者们、城市边缘人物们等等包括我自己,丝毫感觉不到一点成就感,成天琢磨着该做点什么,到真做点什么的时候还就觉得怎么都不顺手,上面70年的开始醒悟开始资本主义压迫,下面90后开始疯狂毕业疯狂就业,我们不老不少得拿个一两三千的工资,上混不成企业中层干部,下不愿和刚毕业大学生拿一样工资条,成天没事窝一堆谈车谈房谈美女看着彩票售票点画饼充饥。
虽然没和《川流熙攘》电影里美国黑人那样干点法律边缘的事,可是也是麻木的可耻。
做点什么!
去做点什么!
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
这个社会两种人,一种有梦想的,一直追寻;一种也有梦想,长大后放弃。
这两种人会互相串,一直追寻的人最后被逼放弃;长大放弃梦想踏实生活的人有一天会突然醒来想做点什么,而这种欲望会越来越强烈。
电影中迪杰在听闻一个说唱歌手的曾经和自己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下,由此想起了自己曾经也玩过说唱,成天拉皮条忽悠妓女和嫖客的生活,没完没了的账单和房租,让他的生活抑郁一下强烈反弹,遇见儿时朋友,在教堂听圣歌演唱听得醍醐灌顶热泪盈眶豁然开朗,回家拿个卡西欧玩具电子琴就开始了创作之旅,几个朋友的加盟,一群社会底层人物的梦想之旅就此展开……影片无时不透露出一点现实生活的冷酷与黑暗,影片的主人公迪杰绝非是个好人,这个在社会底层打滚的混混,他可一怒之下将一个妓女母亲和儿子扫地出门,为了自己的梦想他也可以让依附于他的妓女牺牲一下肉体。
这个看起来颇有些无耻的家伙,用着各种方法来达到自己的梦想,唯一能打动人的是他那种对梦想坚持不懈的执着。
另一方面,影片又透露着人性的光辉:妓女也会为迪杰为了两个麦克风而叫自己去卖肉而伤心愤怒,妓女也想要有自己的价值观,我一直认为那只是一种现实生存方式,而不是一种该为人往死里批判的生活态度。
另外一名怀孕妓女shug为他们的简陋录音室带回一个彩灯,这一幕也让我很感动,就这一幕让我觉得这事由一个人的疯想变成一群人的梦想。
编剧出身的克雷格·布鲁尔以导演和编剧的双重身份在这部影片中展示他的黑色幽默与漫不经意的温情,通往梦想的道路总是曲折的,或许不是导演编剧刻意安排曲折,而是现实生活教育我们美好的东西它总是曲折的,总没有那么简单去得到,导演安排了迪杰和梦想中的歌手史金尼见面,希望得到他的帮助而让自己的音乐得以被传播,但是大人物总是爱弄你一下才让你自己这社会不是那么和谐,扔在马桶里的DAMO带和锒铛入狱和最后妓女的帮助音乐得以传播并得到世人的认同,这一曲折剧情虽然可以推理猜测而出,但是确实是有必要这么去折腾下,我们才会明白梦想总是要反复,努力不一定能成功,坚持努力或许有可能成功。
影片最后几个点我觉得还是很精彩:一个是怀孕妓女shug与迪杰的爱情,一个是迪杰和史金尼的相遇,一个是迪杰成功后在监狱里碰到玩音乐的狱警,和他之前所做的一样,给他一个damo带,希望得到他的推荐。
导演并没有说结尾,并没有说迪杰出名出狱后怎么大富大贵改善生活,而是用了一个出一个门进一个门的镜头来掩饰一种轮回,或许迪杰之后成了史金尼那样沉迷在名望成就中的人,或许他开始成就别人的梦想……或许而已,生活总在继续,而梦想,也该继续。
一部让人激动的电影,就是告诉你,这么做,其实也行!
告诉你该做点什么,去做点什么!
无论是什么,做点让你找到你想的那种状态。
我们是该没事在网路哭诉念叨倒垃圾吐口水,之后在第二天闹钟响时乖乖朝九晚五,还是该找点事情做?
找点我们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做。
走吧,去做点什么,既然六一儿童节越来越遥远,我们总要做点什么来呐喊一下我们的青春。
朋友们,六一节快乐!
作者:马立玄 来源:80关注网
最下层的皮条客 有着最下层的妓女 过着最下层的生活 在单调无趣的生活中 却没有放弃心中的梦想 偶然的刺激 梦想变开始疯长 虽然经过了太多的困难 甚至坐了牢 但最终 梦实现了 结局虽然美好 但让人看着心酸 有许多地方会让你不禁动容 追求梦想很难 底层的人追求梦想更难
前几天看了部电影,,一个19男孩极力推荐的电影Hustle And Flow,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影片讲述一个皮条客进军嘻哈乐界的“传奇”故事,却令人回味与深思。
不是他们所作的hip hop音乐的问题,而是这位中年皮条客D仔的生活态度,人到中年的一事无成,某一天却突然反省想成为一名说唱乐手,他骨子里的嘻哈细胞终于在生活的折磨中不断的膨胀,直到有一天注定要爆发。
看完后我这种神经麻木的人也被触动,人家中年老男人都会为他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为什么我们注定平庸而碌碌而死呢。
就像D仔说的一样,每个人都要有梦想。
你想过没有,你的梦想是什么呢。
实现梦想需要去奋斗打拼,可是现实的残酷会使你放弃,难道你就甘心这样下去嘛?
重要的不是现实客观因素,而是你的主观想法罢了。
有时候我有点唯心,但是乐观积极的态度,为梦想实现而做的梦,难道有什么错?
面对现实生活,竖起中指,fuck them all.特别偏爱黑人电影,而与 8 miles不同的是在battle中高呼过的艾米消失在夜色的街道里,而第二天他还要去工厂上班,面对现实的真实感让人落寞的无法呼吸。
而同年的梦想不断的被击碎,曾经年少时的迷失与迷茫,而现在也只是让自己学会变的冷酷,被现实的枷锁牢牢的勒住的脆弱的喉咙,想要大声的呼喊却又觉得无力。
每个人都有觉得无力和脆弱的时候,你呢,你会在深夜时不睡觉却又不知道在思考些什么吗,你知道你还得起床,还得工作还得生存,that's what u have to do,baby.皮条客的D是幸运的,善良的导演最终选择了让他获得成功,他内心的呼喊得到了释放,面对每月不拉的账单,不同阶层都必须生存,而大家概念里最最底层的皮条客和妓女也有自己坚守的梦想,还有可怜的诺拉也哭泣着说想要自己的生活,is she just worth 20bucks front 40bucks back and enjoy the airconditioner?为了昂贵的麦克风献出的她确流出了眼泪,而也找到了自己的内心,she is priceless.棱角终被磨平,敏感终变麻木,Hustle and flow接着8 miles的背影接着呐喊,我的爱只因有你。
Damn, we're whore, all of us!
It's hard out here for a pimp。
一个皮条客如何出人头地?
川流熙攘将无数从地下走到地上的皮条客的生涯作了一个浓缩总结,那就是:去做音乐。
影片名:Hustle and flow有双重含义,一个是指妓女,一个就是指努力。
DJ同样也是双重身份,在其老爸死后,无一技之长的DJ只好跟随其叔叔,当起皮条客这一很没有前途的职业。
但这是一个有追求的皮条客,一个在教堂听黑人灵歌会流泪的皮条客,影片开头就有一段DJ的独白,DJ一本正经的向自己手下的妓女滔滔不绝,说明人与狗是如何的不同,这段独白很开宗明义,清清楚楚地讲述了本片的主题是什么。
之后剧情的发展一如意料之中,DJ终于使得自己的歌曲得以在电台播出,尽管他还在服刑中。
标准的励志片模式,令人感觉和痞子阿姆的8 milles很相像,只不过8 milles是半自传式电影,川流熙攘是虚构的人物,但其实很多黑人音乐家都是走这一条路出来,例如大名鼎鼎的布鲁斯歌手B·B·KING,以及数不胜数的rap歌手,无不是来自街头地下。
因此也难怪rap歌曲中充斥的都是性、暴力、毒品以及愤怒。
这些rap歌手都是直接将自己最熟悉的生活用歌曲表达出来,毫不掩饰的表达处于社会最低层的他们的心理感受,也因此这些歌曲引起了很多处于他们成名前状况的人的共鸣,rap的走红也就毫不奇怪了。
强烈节奏下隐藏着人对自己梦想的不懈追求,以及为追求梦想的不顾一切,尽管有些手段有点无耻,并非如表面风光一般。
这就是本片要表达的一切。
另外有点花絮,男主角特伦斯·霍华德其实一点都不喜欢rap音乐,在银幕下的他其实弹吉它还有几手,但出演本片他不得不努力学习演唱rap,成绩居然还不错。
甚至无法回忆起是在哪个网站上down来了这部电影,因为名字就是“all”,引不起我的丝毫关注热情,它就这样在D盘里面静静等候我多日。
终于在我百无聊赖的时候,它主动跳出来,一种惊艳的感觉。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皮条客D.Jay也一样,他是个黑人,在美国属于跟咱们一样受到不同程度歧视的有色人种;工作为了房租和生计周旋,活得也不轻松。
D.Jay和三个女人相依为命,三个女人靠出卖自己廉价的肉体来供养这个临时的生计组合体,其中两名黑人女性(其中一个怀上他的孩子变成孕妇,无法继续接客)、一名白人女性。
一天夜里,D.Jay在停车场内遇到了一个小偷,小偷大力鼓吹自己手中偷来的破电子琴,D.Jay跟对方一阵讨价还价后,购置了这一家用电器。
在手指触摸到那个卡西欧的玩意儿时,他感觉有些异样,一种从未有过的奇妙感受从脑后飞过。
上帝有时候也不会消极怠工,他一旦关注起一个人,说不定就会在短期内给他安排无数的生命契机。
D.Jay就是这样,他邂逅了在教堂担任音响师的高中同学凯。
这个黑胖子带着他和他手下的白人妓女,一起到教堂聆听了一次唱诗班的现场演唱,台上的女人浑厚沧桑的嗓子唱至高潮时,D.Jay坐在台下已是泪流满面。
他想,自己将来的人生只有靠音乐才能改变,否则将来会变成一个身上长满脓疮的老皮条客,一事无成,像条流浪狗一样的死去。
但是,一个生活窘迫受人白眼的皮条客,会在音乐的道路上走多远呢?
带着他的家庭成员们,D.Jay敲开了凯的家门,邀请他跟自己一起做黑人饶舌音乐。
胖子同学觉得D.Jay脑子有毛病,让他滚蛋,因为自己都是一名靠老婆供养的闲置人员,还提什么做音乐?
D.Jay在厨房拿出了自己那台超级不专业的破电子琴,开始按照自己的节奏说唱,几分钟后凯被彻底折服——D.Jay说唱词里面写满了无奈和沧桑,那些最底层人们的生活,那些最能让同样的人群产生共鸣的节奏,让人无法拒绝执着的皮条客D.Jay。。。。。。。
白人混音师谢尔带着他的录音设备加入了这个团队,于是,一切按照上帝眷顾的宠儿一样开始继续:D.Jay的灵感像泉水一样飞泻、录音设备从简陋的几样散物变成了DIY的录音棚、歌曲不再散乱随意开始有了反复有了和声有了节奏变得紧凑变得丰满变得让人震撼。
打听到D.Jay的偶像黑人饶舌乐巨星凯尼·布莱克将会来不远的地方进行表演,D.Jay兴奋不已,准备将几个人心血打造的demo献给偶像,让他当一回伯乐。
经过黑人朋友的引见,心怀忐忑的D.Jay穿着自己生平最好的衣服,梳着自己认为最酷的发型坐在了凯尼·布莱克的对面,可对方对他不屑一顾,要知道无数个黑人少年都在做着自己的饶舌巨星梦,更何况是一个微不足道已近中年的皮条客?
“20美元一次的妓女我都能成功推销出去,我也能靠这种能力说服凯尼。
”D.Jay说。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他把握住了机会,与凯尼相见恨晚彻夜长谈,对酒当歌好不快乐。
D.Jay拿出了自己收藏多年的凯尼最初在地下演出中的demo,凯尼视D.Jay为知音,感动不已。
顺便,他也送上了自己凝聚着自己心血的demo——属于他的音乐。
两人都喝得大醉,酒吧人已稀疏。
凯尼去了洗手间解决腹部负担,而D.Jay坐在椅子上,开始憧憬自己未来的大好人生,因为只有他知道,自己的音乐多么棒。
D.Jay在洗手间里碰到了醉倒在马桶边的凯尼,扶他起来后,他不经意地扫了一眼马桶,酒意被愤怒扫得一干二净——马桶里飘着自己的demo。
为了弄个明白,他抓起醉猫凯尼,自负的醉猫仍然对他能做出好音乐表示不屑。
这样的状态下,拳头最能解决问题,D.Jay用自己的拳头砸向对方的头,几乎要哭出来。
凯尼的酒精被拳头挤出了好多,开始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正在遭受一次袭击,他拔出了手枪。
正在打得起劲的D.Jay手脚自然麻利许多,他没费多大的力就夺过了手枪,继续发泄自己的郁闷。
凯尼的保镖进了洗手间,看到主子血琳琳地躺在拿着手枪的D.Jay身下,便很有职业道德地掏枪,D.Jay的子弹终止了他的行为。
上帝总喜欢在关键的时候跟那些充满梦想的人开一个小小的玩笑,一场人生的转折从对波峰的向往,变成了向波谷的跌落。
接下来的D.Jay没走向梦想中的饶舌舞台,倒是被蛮横的警察殴打后进了监狱。
临走时,他给自己手下的白人妓女说:这里现在是你作主了。
等我出来的那天,我要在自家的院子里听到广播里传出我的音乐。
通过伯乐走向舞台的美梦变成了恶梦,D.Jay却从另外一条道路走到了成功的大门口。
白人妓女用她天赋的沟通能力说服了几乎所有的电台DJ在节目里播放D.Jay的demo,很短一段时间里,在饶舌乐的排行榜上,D.Jay 的单曲超过了自己的偶像凯尼成为榜首热歌。
还在狱中的D.Jay成为了真正的明星,几个黑人狱警找到了,同样送给他一盘自己灌录的demo磁带,希望能让D.Jay当伯乐。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D.Jay微笑着收下——“每个人都有一个梦”,他最了解个中真意。
看完影片,除了电影中的主题音乐萦绕耳际外,对于那份执着的触动,也是久久挥之不去。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在命运漩涡里面挣扎的小蚂蚁也不例外,他们会哭会笑会梦想会徘徊,也会倒下会重新站起来会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
以前看过的类似影片有几部,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八英里》,讲述一个白人少年慢慢成为自己梦想的饶舌歌手的故事。
与《川流不息》相比,我更喜欢后者,可能是影片中触手可及的底层痛感、太过真实的磨难更能打动我吧。
男人四十,除了顾影自怜和患得患失,还有没有更为强悍的应对?
本片中的皮条客倒是给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答案。
教堂的圣歌唤起了Terrence Howard灵魂深处的本真,虽身处卑微和肮脏的社会底层,却决定拥抱奢侈的梦想,用热泪和创伤唱出最为震撼人心的嘻哈歌声。
在传统的励志元素之外,导演并不回避追求理想过程中不择手段的原罪。
因为毕竟音乐对于像皮条客般的小人物来说绝不仅仅是聊以自慰的心灵鸡汤,饶舌歌成为他脱胎换骨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与他相对照的是Ludacris扮演的成名歌手,一味的在梦想中自慰和腐烂, 最终被梦想所吞噬。
这会不会也就是Terrence Howard的明天?
并没有人知道。
相比于《Ray》,本片似乎和《8 Mile》更接近些,是后者的中年励志版,影像方面的水准则更胜一筹。
Terrence Howard在影片中展现了全面的表演才华,凭借近几年来他在一系列影片中的出色表现,有理由相信他会成为和Jamie Foxx同重量级的中生代黑人当家影星。
川流熙攘的街道每个人都在奔波忙碌着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到底如此忙碌是为了什么就快到月底了快发工资了该交房租了上次看中的那件衣服这下子可以去买了忙碌中我们忽略了什么忽略了刚刚走出校门时的雄心壮志淡忘了自己曾经的狂妄更多的是认清了自己所处的环境自身所在的位置现实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工作就无法生存如果我们不工作就不会有人愿意嫁给你如果我们不工作我们就失去了做人最起码的尊严梦想固然很重要但是只有肚子吃饱了才能睡得着觉才会美美地做梦
十四岁,我刚开始接触说唱,那时候我听的是热狗、杀手和阴三儿他们的早期作品,我认为的说唱就是破口大骂和吼叫,说着别的流行歌没有的话题,感觉很刺激,他对于我来说只是一个消遣的东西,我每次都会在打穿越火线运输船的时候放。
十五岁,我开始慢慢的了解说唱,在无聊的时候我也拿起笔在纸上乱写一通,我知道了百度贴吧,在里面有很多跟我一样的人,于是我开始看帖发帖提问,认识了很多朋友和前辈,他们帮助我了解学习这个文化,在不断开阔视野的时候,我爱上了battle比赛的现场,开始幻想自己也有一天能在台上激情四射大喊举起你们的手用巧妙的梗和押韵把对手呛爆,让所有人跟着我的flow摇头,让台下性感潮流的美女为我尖叫,我买了人生中第一顶棒球帽,我把它当成一个title,我觉得当饶舌歌手是一件很酷的事。
十六岁,我慢慢的进步了,我终于写了自己认为拿得出手的作品,我给他取名叫长大,里面写满了我成长过程中的不安和愠怒,记录了自己的如今的感悟和想法,我把他当做千金不换的宝贝,也就是在这时候开始,我做起了虚幻缥缈的饶舌梦,但终归只是一个梦而已,这个年纪里我变得很敏感,我感受到了贫穷和富有之间阶级的差距,在跟别人的鞋子、球拍对比上,我知道了我的家庭并不富裕,我的父母已经把他们能给的最好的给了我,我开始关心周围的人,开始关心这社会上多少人跟我一样有着相同的想法,我开始思考,我也想试着用我的话去影响别人,我觉得饶舌歌手应该做的是传递精神。
十七岁,一年的时间真快啊,这段日子里我写了好多好多歌,在私下里练了无数遍,我的听众是一只小花猫,身边没有人知道我的创作,我把自己沉淀,我觉得自己还没做好准备,也没人洞察到我内心复杂的想法和理念,我时常感觉到有些孤单,就像一个没人赏识的画家一般,知己总难求,我也想过把他们录出来,把他们上传到网站平台上,让更多人听到我的声音和我的故事,我好想好想,可现实是我买不起专业录音的设备,请不起专业的后期制作人,没有学习音乐制作技术的渠道,我对乐理一窍不通,我不是科班出身,我没有办法为了梦想孤注一掷,我不想伸手朝我辛苦工作回家的老爸要这么多的钱,我爱我的家人,我的爸妈已经够辛苦了,我不能那样自私,为了自己的一个执念让他们替我埋单。
我也不想随便用手机录一些半成品去糊弄听众,我宁愿他们被深埋在我心里,也不愿把他们做的敷衍,我对自己的作品负责,我尊重自己的梦,我仍然不自称是饶舌歌手,因为饶舌歌手不是在网络上下载一些伴奏,填几个歌词的业余选手,但是我打心底,已经爱上了她,就像情窦初开的少年遇见了初恋一般,她是那样美好,那样令人迷恋和不可自拔,我想做出点成绩回报她带给我的感动和力量,也想要在这条大路上留下一步自己的脚印。
后来,我对我的搭档明杰说,我们得走起来,我们需要做出一点成绩,他说好,今晚就开始通宵写吧。。。。。
但是过了很久很久,这些话我们似乎心知肚明似的不再提起,变成了口号和回忆,“走起来吧,走起来吧,瓷!
”,之后,他开始忙于生活的奔波,而我则被学业囚禁在小房间里,我们就像笼中的鸟儿,想飞,想飞,想飞,却怎么也飞不出这个笼子,我时常向他他抱怨,如果我们的家境能有那些富二代的一半,不用生下来就为生计而奔波,老子们不比他们做的更像样子?
我们是那样快乐!
许多年前在餐馆的门口freestyle,面对路人打量疯子的眼神的时候,我们一笑而过,好不洒脱!
他不用去考虑跟女朋友结婚的问题,不用考虑吃喝穿的问题,我也不用考虑他妈的那些令人作呕的教育体制的各种科目的问题,我们饶舌的时候就像两个孩子一样,我们都是我们这样年龄的早已成熟的人,这时候却又那么单纯纯真!
单——纯!
纯——真!
他对我说钱真的好难搞,我说我晓得,我说我羡慕那些发光发亮的人,他说我也晓得。
我们都晓得,都晓得这个梦想距离我们这样的人如此的遥远和不切实际,如此的荒诞离奇却又充满意义!
如果你有梦想,我希望你努力接近它触碰它,同时尊重它,别让你的人生留下太多遗憾,在你现在还年轻还没有被套上过多枷锁的时候去做,尽量去做!
别等你老了,很多的借口和麻烦就会变成顺理成章的东西扣在你头上,让你无法前进无法动弹,人什么时候最幸福,最自由的时候,把握它!
哪怕最后粉身碎骨,哪怕狼狈不堪,但起码你做过,你来过,你看到过,那些别人不曾看到过的风景,最后也无悔一生这样走过。
小妞和黑人的音乐很给劲
嘻哈帝国里的大佬
谈不到太好,中规中矩,不出错而已,还可以,但谈不上特别好,最后结局是开放式的,循环再启还是打断循环,在你的逻辑里都可以
真的不感冒,无论从演员演技还是剧情什么的都没吸引到我。音乐也不怎么样。
骂那只鸡!骂那只鸡!就这样!
for another song
走出监狱的Djay眼神坚定得让人害怕。
hustle hard
说唱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神经。
real~
就好像一開始玩一場好玩的遊戲,玩著玩著到了現在,每天只是賺錢交房租。如果這裡現在什麽都沒有了,連美國也灰飛煙滅了,你現在做的一切還有tmd啥用。我不過是想讓他們聽到我唱的,就別無所求了。
乱
每个人都必须梦想
婊子与皮条客的饶舌梦想
川流不息。
非常感人。
尼玛这才是正能量!
u know its hard out here 4 a pimp
与我的想像差距太大,本来以为是一场歌舞盛宴呢,却像一首歌在电台播出的记录过程,除了两首歌外,其它只能叫太一般了,实在有点受不了黑人说话的fuck,shit等,对对白完全不感冒
小人物也有出头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