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北京展览馆演出的时候看了现场,觉得一般般吧。
感觉是时代感非常强的作品,如今有点过时了。
仿佛我们曾经一度风靡的蝙蝠衫和健美裤。
不知是人们喜欢在兴奋的时候手舞足蹈,引吭高歌,还是音符的飞扬和身体的摇摆能令人精神亢奋,但总之歌舞和快乐总是联系在一起的。
从第一首Nikki Blonsky的"Good Morning Baltimore"开始就让我深深的被旋律所吸引。
干什么吆喝什么,既然是歌舞片就把歌舞做好。
励志类的剧情轻松诙谐,无甚杀伤力,也没有太多演砸的危险,这就更好的为歌舞预留出发挥空间。
也许是歌舞剧和单纯的音乐有所区别,抑或是放入剧情的旋律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几乎片中所有歌曲都能引起我心中或多或少的涟漪。
且不说电影是否出色,但就音乐而言,的确值得一听再听。
我几乎看了大半的电影还在想John Travolta到底什么时候出来,可没想到……。
虽然第一眼就看出Edna Turnblad是男扮女装,但实在难以想象一直酷酷有型的John Travolta会反串一个大腹便便的主妇,而且还反串的这么丑。
Nikki Blonsky的歌喉不错,舞蹈也有不错的爆发了,从小爱好唱歌跳舞果然效果明显,虽然一身赘肉和仅1米47的身高有些寒酸,但有自信的女孩最美丽。
在满把80后的电影中,最美丽的居然是个近50高龄的妇人,Michelle Pfeiffer即使饰演反派也丝毫无法掩盖她的美丽,成熟女人有种味道是小姑娘没有的。
Tracy的死党Penny常常围绕在她周围,因此被衬托得异常诱人,那张原本颇具喜感的脸,看上去是那么的美丽动人。
Brittany Snow看上去就是一副小巧玲珑的样子,再加上轻松喜剧电影中的反派通常是笨蛋,傻傻的样子就更是招人喜欢。
2007年9月20日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一個小鎮Jena(耶拿),有二萬名示威者遊行示威,抗議種族歧視。
差不多同時候在紐約和華盛頓,亦分別有數百民眾響應耶拿的這次反歧視運動。
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的黑人大規模示威遊行景象,原來在今天亦會重現。
美國歌舞電影《Dreamgirls》(夢幻女郎)(2006)和《Hairspray》(戀愛大爆髮)(2007)照顧黑人觀點、為黑人說話,原來很配合美國社會現實環境。
大概26年前,我在美國看過《Dreamgirls》的舞台演出,當年的製作以豪華歌舞為賣點,那裡會提到黑人被白人剝削的情形。
想不到2006年的電影版,竟然將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娛樂界,白人欺壓黑人的狀況化作劇情衝突場面。
我看電影《Dreamgirls》的時候,已感覺美國電影改變了,之後,看電影《Hairspray》見劇中有黑人示威、抗議的場面,深深感覺這是承接今天美國歌舞電影緊貼社會形勢的潮流。
當然,一切歌舞作品內容都是輕飄飄的,就算是黑人大規模示威遊行場面,亦只是另一場歌舞而已。
不過,有這樣一場示威遊行歌舞也是具備社會意義、增加劇情內容的份量。
另一方面,大量年青黑人男女在本片裡有相當多演出機會,例如說,劇中有多場學生留堂戲,都讓那些黑人學生表現歌舞;不只如此,故事劇情還不時提到黑人有歌舞才華,值得電視台特別安排一個Negro Day(黑人歌舞日)出來。
本片作者以如此心態拍戲,明顯是吸引新一批觀眾。
《Hairspray》是部以中學生為主角的歌舞劇,那是美國歌舞劇的強項,以前的名作可以數《油脂》,今天也有一部來勢洶洶的《High School Musical》。
英國歌舞劇甚少有這類作品,所以美國中學生的精采歌舞,特別值得欣賞。
果然,今回這部美國歌舞製作又一次凱旋,片中那位可愛肥妹Nikki Blonsky扮那個角色,活靈活現,簡直演得入木三分,相信她可以在歌舞作品中留名。
光是看這位肥妹的歌舞演出和趣緻表情,便知道幕後人花了無數心血。
片中的青春男演員是當今少女偶像Zac Efron,他演電視《High School Musical》走紅,今回他演電影亦稱職,比過去同類型的脂粉小生好。
其他著名演員(Michelle Pfeiffer和Christopher Walken)亦稱職,只是John Travolta反串演肥媽,沒有甚麼歌舞演出,是遺憾,他的反串變成商業噱頭而不是演出效果的需要。
導演Adam Shankman是編舞出身,由舞蹈人來拍攝舞蹈戲,當然比較集中舞蹈本身,像電視鏡頭紀錄舞蹈演出而已,至於鏡頭和畫面結構、組織,則沒有突破性安排,只是平平穩穩而已。
這部電影中的歌和舞沒有《Dreamgirls》的精采,但仍然好看和值得看。
(完)
首先非常遗憾的说,我好像没有看到约翰·特拉沃尔塔的身影。
难道是男扮女装扮演·女主角的妈妈?
但愿是重名吧。
克里斯托弗.沃尔肯则扮演女主角的父亲,一个善良甚至懦弱的男人。
克里斯托弗.沃尔肯是谁?
他年轻时可是一个标准的金发帅哥啊,甚至帅气中带有一点邪性。
他最著名的角色就是1985年007系列《雷霆杀机》中的大反派索林。
据说当年他曾经一度成为邦德的候选人,只是过于帅气或略微带一点邪气才惜败于蒂莫西·道尔顿。
不过,他还是得到了出演007系列的机会,只不过扮演的是邦德的头号大反派。
好莱坞的老美女米歇尔·菲佛尔饰演本片的反面角色,虽然美丽,但是自私又邪恶。
特蕾西是个“沈殿霞”式的女孩,恐怕有一点点超重,但是绝对的可爱。
这部电影我们能然我们兴奋,能让我们受到鼓舞,不仅仅是因为那些盛大的歌舞场面,更多的是它想表达的那种平等、自由和乐观积极的精神。
种族、性别、地位、外形……它们都不是让我们不同关键,只要愿意,我们可以同任何快乐善良的人们成为亲密的朋友。
这年代什么最疯狂?
平民选秀!
什么最有诱惑力?
一夜成名!
打着想干什麽就干什麽、释放本性的时代大旗,管它选秀是不是黑幕重重、啼笑皆非、煽情过度,总有那么多挤破头的选手排着长队要去潇洒一把。
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横跨任何一个时代,今天依然不例外,这就是浪漫和真性情的故事。
03年席卷托尼奖8项大奖的百老汇名作其实在19年前就有了电影端倪。
当年的《发胶》一时间轰动效应众手难敌。
如今,选秀节目风风火火,曾风靡万千的《发胶》自然不甘寂寞。
有了《芝加哥》制片人、《我的野蛮网友》的导演、《肥妈先生》编剧和百老汇版《发胶》词曲作者的共同携手,一个银幕选秀的胖女孩故事,又从百老汇跳回好莱坞大道。
这部音乐剧激情四射,充满活力,谁能安心坐在那里静静的看下去,你难道不想跳一跳?
总是有人说:“长得丑不是你的错,出去吓人就是你不对了。
”每次听到,心里总觉得有些奇怪。
这其实根本是狗屁。
回敬一句:“你自私你可以藏在心里,这么晾出来真是有伤风化!
”丑人就活该只能呆屋里了?
胖人就该藏着了噎着了?
黑人就该被歧视吗?
社会diversity才会有活力,才能成就一个包容性的社会。
可以丑,可以胖,可以难看……但是,不要忘了秀,大胆的秀出自己。
当然不是芙蓉姐姐那种恶搞。
我爱这种精神,我赞美这种精神,同时,也深刻鄙视那种想让人藏着噎着的心理。
结尾的时候,听到那位胖妈妈唱I Like the way I am...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接受自己展现自己。
————PS:我爱那个坏女人的妈妈的颜。
高贵,冷艳。
国外小帅哥比率果真高啊- -
Little Miss Sunshine 真是黑马故事啊,一下激发了好莱坞平民路线的创作激情,好莱坞的超级英雄,巨大怪兽,警匪对抗,可能已经让老百姓们产生免疫力了。
Hairspray (发胶)是部60年代背景的歌舞喜剧,片名由来是一个类似"Miss Sunshine"的奖项"Miss Teenage Hairspray"(青少年发胶小姐奖)有点Prom Queen毕业舞会评选的意思,获得这个青少年发胶小姐的酷痹殊荣是胖女孩Tracy Turnblad的梦想,为此作为胖女孩的她,要不停的唱啊跳啊,还有每天坚持关注当时巴尔迪摩最潮的派队电视剧集 "The Corny Collins Show"。
最终她的努力向评委和观众证明她的才艺与外表无关,并且感动了评委使其进入大赛,在比赛中她交到了饰演迪士尼原创剧 High School Musical的小帅哥Zac Efron aka Link Larkin 这个舞伴和好朋友,当然也引起了小帅哥女友 Von Tussel 和其邪恶母亲 Velma 的嫉妒。
冲突在所难免,不仅如此,心底善良的Tracy还为同班的黑人学生Seaweed J. Stubbs和他妈Queen Latifah扮演的Maybelle受到的种族歧视进行抗辩。。。
值得一提的是 John Travolta 竟然扮演一个女人婆Edna,她丈夫是 Christopher Walken扮演,SNL范儿的搞笑情节在所难免,另外还有 what i like about you 和 she's the man 的小笑星 Amanda 也有加盟哦。
全力推荐
前几天想看歌舞片,发现本片在烂番茄上新鲜度91%,便排出四刀大钱,在油管上租了影片,期待颇高。
电影中反派是落后的,保守的,代表大资产阶级的邪恶白人,他们外表华丽,有钱有势,但自私自利,寡廉鲜耻;与之相对的是代表下层阶级的黑人先锋队,以及温良恭俭让的普通美国老百姓孕育出的少年先锋队,他们爱憎分明,义薄云天,并且能歌善舞,足智多谋。
电影中的歌舞部分分量很足,质量也不错,文森特·维嘉贡献了很多精彩表演。
但本片更像是一个录制的音乐剧,而不是电影化的歌舞剧。
舞蹈的形式也比较相似,连续的出现观众很容易就审美疲劳了。
结果是,从头到尾几乎没有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
看完之后,我又去查了IMDB上的评分。
一看6.6。
这个评分更接近于我对电影的感觉,我觉得56分之间吧:“没什么特别理由就别看了”的那种类型。
据说,IMDB主要反映普通电影观众的看法,而烂番茄主要是影评人。
这样看来,美国老百姓的政治觉悟还是比我这个第三世界的来客要高上一筹呀;至于专业的影评人,在政治正确的顶峰践行民主世界的言论自由,这种“高处不胜寒”的感受,我等在山脚下要是也能理解岂不是笑话了。
看这部戏多半是因为贝蒂的侄子,神采飞扬的在地铁上一个人唱跳并作的演完了整部。
看完就知道为什么,真是太适合他,适合所有被孤立的小众群体。
不论你是少数民族,同性恋者,还是胖或丑,大概都应该看看这片子。
我有点怀疑导演怎么能让所有的演员都保持那么的精神奕奕,从头到尾很少有场景不励志不激昂。
真是看了以后心情会莫名受到鼓舞的片子。
非常中意音乐啊不过一点都不中意林克,所谓的白马王子其实就是油头粉面的小白脸嘛,明明还不如那个黑人孩子。
女主角的笑容真是讨人喜欢,所谓的元气型?
虽然我很怀疑otaku们对她体型的接受能力……话说the 70’s show也不过过了十来年,讨论的话题就完全不一样了嘛,也没觉得有黑人歧视的部分。
所以大家不要担心,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关,虽然可能不能根除,可是会慢慢变好的咳,竟然连我这个悲观主义者都一度乐观起来了……
I don't get this film.Seriously.
0717# 還喜歡Zac Efron的時候一直很想看。
闹哄哄的...呼...
轻松诙谐积极向上的一部消遣片儿 回成都前一天和丑鬼看滴 Zac的发型让格格都没认出来他呀...haha
Back to 60s!
看不下去。。。歌舞片。。。
实在太丑了..所有的人..
还不错,歌舞片嘛够嗨就好,屈伏塔叔也真能豁得出去啊。
有点儿做作和刻意了我觉得……
果然都是在电影频道看的吧
没想象中的那么差
没深度无脑音乐剧
心情不美丽!不高兴!不想搬寝室!打包行李累死了!
跳跳舞谈谈情
发大善可陈
质量相当上乘的歌舞片,音乐好造型佳,以及冲出荧幕直摄人心的积极乐观,这是一曲欢歌,也是一抹亮色。对主角无感,配角我都好喜欢,演反串的John Travolta(绝对亮点),演反角的Michelle Pfeiffer
歌舞剧还是挺好的 歌很好听
还真是搞个毛
热热闹闹轻轻松松的精彩
歌还不错,颇有点拖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