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动漫的美术已然达到了一个新高峰,《伞少女》的画面甚至超越了《大鱼海棠》的惊艳,足以让人眼前一亮目瞪口呆,不止在人物之灵动、画面之精细,其对念物阁文物的勾勒也很精美。
看得出来,经费几乎全往美术上堆了,产品是华丽的。
但可惜,华而不实。
某曰,答辩包装得再精美,本质上还是答辩。
《伞少女》的故事给我的观感跟《云边》一样打雷,当然这说过头了,《伞少女》还不至于像《云边》这么地动山摇,但这场雷也足以吓哭邻家小宝宝。
同《云边》一样,本片走的也是散装文学的路子,主角走一步算一步,走到哪就有一段故事。
而故事之间几无关联(这又和《神偷奶爸4》类似),破碎情节下,人物塑造也约为零。
再加上这可怕做作的台词,整部下来观感如同噩梦,若在影院看,和坐牢也没太大区别。
学学隔壁《落凡尘》请个好编剧吧。
伞少女 (2024)6.32024 / 中国大陆 / 动画 奇幻 古装 / 沈杰 / 聂曦映 谷江山
画面非常精美,有一种在电影院看原画集的美感。
故事怎么说呢,我完全不了解原作,有一种把单元剧的体量压缩成一部电影的仓促感,起承转合都很突然,最终BOSS甚至有一种从哪儿冒出来的突兀,因为没有铺垫动机目的全凭嘴炮,但也没办法,要完成叙事这种最高效。
不过最尴尬的还是伞和剑决裂那段雨戏,突然响起的OST和激烈的面部表情尬得我手脚蜷缩。
而且两位主要角色的外型设置是不是有点刻板印象了,剑是御姐,伞是萌妹,还是光脚萌妹,衣服那么齐整,为啥就不穿鞋呢,不理解。
不过吐槽归吐槽,全程我看得蛮投入,最后还哭了一下。
片中的越剧桥段是我看过的国动里,最优美好看不突兀尴尬的,比那谁......记不住追光还是谁的动画里看似精美实则难听的戏曲段落好的多的多。
而且,爱磕西皮的有福了,感觉里面各种类型西皮大乱炖。
最后,基于我个人的动漫观看经历,不时一些奇妙的既视感:小剪子我总想到《人形电脑天使心》;最后大决战时想到《美少女战士》老版动画第一部的结局,还有《龙珠》的元气弹;剑御姐让我想到林莹的漫画《铳月》,至今我都觉觉得这部只有一本的漫画里,剑灵和狄青真是配一脸啊;总之,有点喜欢,推荐。
电影《伞少女》如一幅精美的国风画卷,引领我们踏上了一场治愈心灵的旅程。
它以其独特的国风背景、鲜明的人物性格和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韵味。
为我们带来了一份独有的心灵慰藉,它就像是一股清新的春风,轻轻吹拂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忙碌和压力之余,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
画面宛如古典之丹青妙笔,每一帧皆透出古风之美。
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清静的森林,皆以细腻的格调、丰富的色彩描绘得栩栩如生,犹如置身于古时的水墨画卷之中。
其中那把青罗伞更是成为了画面的点睛之笔,纱幔轻舞于青罗伞上,宛若仙境之景,令人心旷神怡,尽显极致之东方浪漫美学,深入我心。
剧情设计巧妙,层层递进,引人入胜。
主线故事是一位少女在成长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从最初的迷茫和不确定,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坚定地选择了传承。
在剧情的推进中,可以感受到青黛从迷茫到坚定、从孤独到温暖的心路历程。
她的成长故事激励着我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也展现了人生的起伏和成长的不易。
之友情,墨阳与青黛二人,同行于世间,彼此为伴,共历风雨。
墨阳之鼓励,使青黛勇往直前,敢于真我;双向奔赴,真挚而动人。
同时,电影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鼓励观众勇敢面对人生,寻找自己的星辰。
电影中物灵与念物阁等概念,宛如打开了一扇扇通往奇幻世界的窗户,物灵与主人,灵犀相通;物灵与物灵,和谐共生,情谊深厚。
每一次的展现都让人惊艳不已,仿佛被这些创意独特的元素深深吸引,不断刷新着对电影的认知与期待,更在电影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无尽的魅力和深度。
电影中的台词犹如一剂良药,治愈了我的内心。
青黛在面对众多选择时,最终坚守自己的喜好,选择了那颗她钟爱的琉璃珠。
这一幕不仅展现了她的勇气,也激励我们要勇于与内心的纠结和解,坚定地为自己所爱、所信做出选择。
正如她所说:“可能不搭,但我喜欢。
”这是一种对自我真实感受的尊重,是一种听从内心声音、无畏外界眼光的勇气。
愿我们都能像青黛一样,勇敢追寻自己的梦想,无畏前行。
电影中的非遗绒花、越剧唱腔、古典舞等元素都让观众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无论是大到每个人物、小到每个物灵、每件器物,都展现出用心和精湛技艺。
这些元素的融入不仅让电影更具观赏性,也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更加了解和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
《伞少女》无疑是一部二维国风动画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重新定义了国产二维国风动画的标杆。
用细腻的画笔和精湛的技艺,将传统文化的韵味与现代审美完美融合,让我们领略到了国风动画的无限可能。
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慰藉。
《伞少女》不仅是一部动画电影,更是一部有深度、有情感、有温度的作品。
为观众呈现一个充满想象力和文化底蕴的奇幻世界。
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在成长的旅途中,我们要时刻铭记自我关爱的重要性,用自己的力量为自己撑起一片天空,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那么我强烈推荐你去看看,相信你一定会被它所打动!
我不明白,底下有个说娇妻文学落后200年明显找骂的都给过审。
我甚至一句贬低的都没有,怎么这都不过?
哪里有问题啊?
优缺点都有分析,画面精美,剧情有改进空间,我依旧很喜欢这部电影,有问题吗?
相比一些差评,和我以前的一些差评,这篇温柔多了。
这都不给过审?
哥,我刚看完电影是影评兴致最高的时候,别审了我花了有十几二十分钟写的。
一句都没骂呢。
伴着夏日的晚风,闲来无事,突然心血来潮,买了午夜场的《伞少女》看。
伞少女 (2024)6.32024 / 中国大陆 / 动画 奇幻 古装 / 沈杰 / 聂曦映 谷江山在电影开篇,我一下子就被这部动画中的许多可爱形象给吸引住了,发现影片中出现的每一个小“物灵”,即该部作品中的设定是,万物有灵,物能化形,而人类喜爱的对应的器具,会幻化出一种叫“物灵”的存在,他们非人非妖,并且一般人类是无法看到他们的模样的,真的都好可爱!
而说实话,我个人对美型人物的动画毫无抵抗力,而这部动画所有出现的每一个人物形象,是真的都长在了我的审美点上!
除了人物设定的形象外,我觉得影片中还有其他几点也是值得好好聊聊的。
首先,这部电影在剧情上融入了很多以我国许多珍惜文物,抑或是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品,比如绒花,还有传统戏曲越剧等无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都集中在这部动画之中呈现出来的时候,有很多情节,看得人还是特别的震撼和感动的。
其次,电影中的一些画面真的都美爆了!
用网上惯用的一句话说就是,电影中很多画面直接暂停截图,都能拿来当作屏保壁纸!
该片也确实在整体的美学设计上是非常唯美和好看的。
另外,电影中女主青黛和墨阳一路上一起经历的几个和“物灵”有关的小故事,真的都还蛮戳人泪点的。
这里不过多剧透影片情节,一句话说就是,故事整体的调性有点《夏目友人帐》+《百妖谱》的感觉,是我蛮喜欢的风格。
不过,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唯二觉得有些差强人意的地方在于:一、影片整体配乐的风格与国风动漫的调性不太搭,在观影过程中,一些特别“欢脱”的背景乐,会让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无法沉浸到剧情之中,多少会有些出戏之感。
总有种,一些地方换成更有国风特点的配乐能好很多。
二、个别配角的对白以及情绪反馈,夸张的度没有掌握的很好,有些地方的反应会让我感到有些用力过猛的即视感。
然而,瑕不掩瑜,电影整体还是挺好看的,尤其是在大银幕看到这么美的国风动画,真的是一种很特别的享受~本片已于6日全国上映,感兴趣的小伙伴不要错过,一定要去影院好好感受一下这部唯美国风的国产动画吧!
国产动漫现在做的相当不错,《伞少女》的画面精致唯美,立体感和现实感交互。
就是总觉得有日本动漫的影子随之不去,虽然动画中的国宝精粹都是国风的显示。
动漫的画面超美但也掩盖不了内容的空虚,牵强附会的故事和虚构的人物很难让人理解,虚化的物灵又有更深层的意义和目的,务虚是做到了。
就动画而言,制作可以。
👍
剧情稀碎啊,稀碎,逻辑不通,好多地方都连不上,推进生硬,前面拖沓,最后剧情推进真的好突然,感觉只适合10岁以下,可能他们会觉得好看吧?
唉,能不能来点好编剧了。
有一种当时看杨戬的感觉,但人家杨戬视效至少很好啊。
然后这个剧有一种硬凑CP的感觉吧,那个将军和吹笛子的少年,御姐和甜美。。。
目的不要太明显了。
唉确实是愿意支持中国动画的,但是要是都这个质量,我真是支持不起了。
现在忽然又觉得深海的剧情真的很好了。
嗯😐,最后点子死一下,就抢走了女主角的高光成为救世主;点子死一下就赋予了女主角生命,还要让青黛把修补的技艺传承下去,青黛走上了探索世界的旅程却还要写一本墨阳手札,可明明青黛具备更加强大的修补物灵的力量,修梨花簪子明明是青黛给予了点子提示,结果却只有点子享受了成果,牠所谓的做搭档不就是让青黛被活活当血包吗?
女性在隐形的位置做着最有价值的工作,笛子是青黛复原的,忘归是青黛说服的,镜子里的物灵们是青黛唤醒的,点子不过是死了一下而已,之后青黛的所有作为是否都要打上点子的印记?
不得不说点子谋夺女性的功绩和创生力方面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
大量的女性物灵只能是依附主人的存在,她们生命的意义由主人赋予,她们赤脚,内八,做着首饰架子,萌物口口声声喊主人的恶趣味,她们是被物化的作为观赏性的存在;而创造和修补物灵的却都是是男人的工作,好不容易有个女老板,还要被男的抢了生意,被她的物灵背叛,而各个男主人的物灵都是坚贞不屈,忠贞不二,忘归更是为了个点子执念不消,明明就是这个点子先背叛了忘归,牠明明可以用别的剑自杀还非得玷污和忘归的约定,怎么不能说是诡计多端呢。
青黛寻找忘归的道路上出现的路人大都是男人,在看得见的地方男人占据了大部分的工作位置,柳老板的表演台下坐着的观众全是男人,可见即便是女人也只是作为边缘化的观赏物件的存在。
说起男的就是家国才情,回忆公主就只有表演寿宴。
这些都无不是在暗示着电影的世界——包括外面的这个世界男人作为创造者和主人的存在,牠们妄图以创造物灵的方式声称自己的创生力。
青黛的成长之旅总是依靠着男人的帮助和启示,无论画风还是个性塑造都还不如一个点子丰满,最后还要靠点子赋予生命…….只能说在失权的境地下,即便是以女性作为主角的故事女性也依旧是作为客体存在,她们所体现的不过是画面外那个创作者眼中的客体形象,就像影片里被创造出来的这些女性物灵,都为了捧高点子的可悲存在。
本来都说不看了,但影院里找一个女性主角的电影这么困难,女性的处境在电影内外可谓真是如出一辙,贯彻始终啊。
六月真可谓是百家争鸣,上映了好几部各种类型的动画电影。
转眼来到了七月初,我期待已久的国产2D动画电影《伞少女》终于上映了,好久都没看过这种物拟人类型的动画了,这部由漫画改编的电影在还没上映时就已经有很高的讨论度了。
影片围绕着“万物有灵,物能化形,所化之物,即为物灵”这一核心展开,讲述了一段属于我们自己的奇幻故事。
首先,物灵这一概念出自《北邙》,故事里的青黛与忘归作为物灵,他们这种物灵是与主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物灵之所以存在依靠的是主人的意念,而人们总是因为物灵的存在而有活下去的动力与希望。
而影片还描绘了另一些物灵,即使主人做不好的事,他们也无奈的只能听从主人的命令,看到这一段我不禁反思,难道物灵就因为依靠物主存在就必须顺从他们吗?
其次,就什么样的国产动画才算我眼中的好动画,我有以下两个观点:第一,我觉得作为一部好的国产动画电影,首先是要讲好故事,如果故事不够吸引人就很难让人在电影院坐下来完整看完。
合理的利用了文化结合我觉得是本片的一大特点,无论是从片中出现过的巧夺天工的鬼工球和世界上最早的雨伞油纸伞等等,这部动画电影将中国传统思想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完美的结合起来,沈杰导演让这些非遗技艺在影片里的各个场景之中得以展现,使这些非遗技艺不仅仅存在于文字记录中,数字化的呈现可以吸引更多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年轻人来了解文化发扬文化,使我们的文化活起来。
第二,该选用什么样的画风才能使这个故事得以更好的展现,作为电影改编的原漫画伞少女梦谈的忠实粉丝,我是很喜欢这个画风的,因为国产动画里的人物立绘并不需要复杂的线条勾勒以及鲜艳夺目的色彩填充,尤其是本片的女主青黛,作为伞灵,应该像她的本体油纸伞一样具有江南素雅风格的穿着。
在传统水墨画画风场景到现代动画画风场景的切换时比较唯美顺滑,色彩调的都比较柔和,十分养眼,在现在3d动画满天飞的时代能有2d动画能做到这种程度真的很不易了,我认为这就是东方美学的体现。
暑期临近,可以带着孩子去影院感受这段东方文化故事所带来的一场视听盛宴,不仅仅是小孩子,成年人也能在这部影片中找到些许的共鸣。
《伞少女》在我看来,是一部叙事技巧并不精妙,但内核却出奇深奥的电影。
拨开略显稚嫩的诗化美术风格,这部电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外表麻木、内心压抑着愤怒、受伤的自尊不断膨胀、处于内心煎熬中的少女,通过疗愈他人来疗愈自己,并不断追赶遥远的理想中的自己。
这样的少女形象,在我们的社会里是很常见的:她往往有着重男轻女的父母,或许还有一个弟弟;她的父母只关注她的学习,甚至可能不关注她的学习;她在青春期被规训不许恋爱,刚一成年又被催着相亲配种;她是有灵魂(器灵)的人类,但却被视作单纯的器物。
时代毕竟是进步了,娜拉出走以后,不必堕落也不必回来。
她可以去工作,她可以去创作,她可以去疗愈别人,她可以成长,有新的人生。
从社会的角度看,这是时代进步给了她土壤;从她个人的角度看,这是她用自己的勇敢创造了奇迹。
作者在无意识中,用了一个很精妙的技巧:这部电影中的角色,是人和人看不见的器灵,在这个隐喻中,人是相对真实的,器灵是相对虚幻的。
然而,器灵其实是作者真实的自己,人是作者对外部世界的看法。
作者长期处于心灵的封闭中,这正是故事里,器灵长期被锁在念物阁里的原因。
但也因此,作者的创作产生了瑕疵。
电影中的器灵,性格相对生动、真实而活泼。
但电影中的人,却是空洞、面具化、符号化的。
这源于作者并不了解他人,尤其是不了解男性。
电影中的所有男性,都是中性化的,甚至是偏女性化的,这似乎表现了作者对男性气质的戒备和恐惧。
作为男主人公的墨阳,是作者想象出来的保护者。
在作者的潜意识中,似乎只有男性有足够的力量保护自己。
但作者又不信任男性,所以墨阳除了中性化的声音,浑身上下不带有一丝男性特质,包括他脑后那日本古典贵族女性常用的发型。
而墨阳的死亡,并不是简单的女性主义电影必死男主,而是象征了青黛自我成长后,成功学会了保护自己,不再需要一个想象出来的男性保护。
电影中,伞少女离开念物阁,是源于剑少女的叛离。
剑少女是压抑的愤怒,这似乎表明了,愤怒和仇恨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能驱动人。
电影对古镜这个角色的塑造,是最令我惊叹的。
古镜象征着自尊,剑少女被古镜迷惑,更象征了受损的自尊扭曲了愤怒,使愤怒变得邪恶。
罗伊·F·鲍迈斯特尔的《恶》提出,恶有四种根本来源:对物质的单纯追求、受伤的自尊、理想主义、追求银疟狂式的快乐。
而剑少女的扭曲,其实就根源于理想主义(公主)和扭曲的自尊(古镜),这与书中的理论是契合的。
而剑少女最后被封印,等待合适的时机重启,代表着作者放下了愤怒,但仍将愤怒保留在心中,如果时机合适,就再释放出来,作为动力源。
我想作者应该并不太了解心理学,但是她却能创造出这么有心理学深层意义的作品。
这似乎也说明,作家根本不需要懂文学理论。
这个电影仿佛就像一股带薄荷味的凉爽的风,在这个夏天吹拂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压力和烦躁之余努力的去治愈自己,认识自己
还行吧,要画风有画风,要剧情有画风
低配版虫师,编剧给美术磕个头吧,槽点太多给我看笑了,还以为在看古偶
画风非常棒,剧情一言难尽
电影的硬伤是没有交代好背景。从战争到将军自刎献城,保全当地安居乐业,是一个类似于“纳土归宋“的故事。在这个背景下,才能了解到忘归复仇的执念不合时宜。但电影没有交代,会感觉目前的故事就比较碎片。
美啊美啊美啊,故事不存在的,太难编了,不过各种少女挺好看的,如果男主也是少女就好了~
这么好的美术就只能做这种作品也是挺令人可惜的……
画风很美,但是故事一般般,没能引起我的兴趣,还好当时没去电影院看。。。
电影里面的一些画面真的是美爆了,用网上惯用的一句话就是说,电影里面的很多画面都可以直接截图来当背景
在剧情高潮看睡着了……
故事和画风都非常唯美治愈。物灵的故事设定也很有意思,物灵们更是萌出边际。结局很凄美,值得回味。最惊喜的是在动画里植入中国文物的科普知识,让我差点以为这是一部教育题材动画。背景音乐可能是最大的瑕疵,虽然好听但意境不对,过于现代的旋律与古风故事格格不入,多次让我出戏。
女主清代成功让柳小婵从梦中回忆起母亲并非有意遗弃她,并且成功接受了梨花簪本来的样子,这点改动就比较合家欢,而且非常适合作为一颗虽虐但微甜的糖
编剧居然还是《云边有个小卖部》开篇糟糕动画的制片人,难怪故事一样灾难。但前者是廉价的低幼,后者是不菲的低幼,但凡有点追求,或者说能耐,都不愿意这些尚好的画工、设置会套上这样一个故事。为什么有人怀着所谓好意,要做出一把出鞘就有战乱的剑,而且为什么有的物灵是真人等身,绝大部分都被拿来卖萌呀?
一般
这是一个集BG、BL和GL于一体的一连串BE😂其实故事本身还可以,编剧能把女主写得不讨厌也不错,但是就是故事推动、转折、升华每个环节都写得一塌糊涂,让人看得隔靴搔痒。
那个修复簪花梨的故事非常的感动,修复和还原其实正是见证着时间情感的过程,母女分别放下芥蒂的种种具象化的体验
万物有灵,附心寄情。画风精致美丽,不借神话传说IP,又有保护传承工艺物品的立意,剧本能再多加雕琢就更好。
想做成慢节奏恋爱公路片就把剑灵删了,想做成带上剑灵的就让人家早点正面登场把慢节奏删了,想做成又带剑灵又暗黑还有点走心的就加快前面的节奏别把剑灵搞成女二应该搞成双女主,不然女二的时长配置让故事根本像是突然少了半小时到一个钟一样让人看的莫名其妙
念物阁是一个挺高概念的设定,我们身边那么多物件儿他们也有自己独立意识吗?他们承载了我们的一些忧思和情丝吗?电影做出了自己的解读,我个人是感触很深的。基于各种身份(就好像是物灵都有自己的主人一样,片中提到的自由自在的大侠除外),我们都会有各自的责任和担当(物灵要完成主任心愿,否则自己就身陨形灭),但我们仍然可以去疗愈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在难以预测的人生天气中,准备一把伞,随时变出自己的晴天,掌控自己的人生!
剧情配不上美工系列,但画面是真的美啊,又美又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