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联手的组合,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所以有空的时候还是会瞄两眼的。
战争题材的片子,苦难的兄弟情,由来都是男人喜欢的情谊。
顺溜身上仍然有“许三多”的“不抛弃,不放弃精神。
”还多了与荷花的朦胧之恋。
结局是悲剧式的。
顺溜牺牲了。
把他的笑和泪埋在了石岗下。
《士兵突击》之后,“强强”都没有再遇到那么好的角色了。
无论是《我的团长我的团》,还是《顺溜》。
都再也不能让我像当初那样天天追着看侠骨柔肠的老七和身上有激励我们韧劲的三多的那种迷恋和感动了。
这是一部什么片子?
要表达一个什么含义?
看完以后完全不明白。
顺流是一名新四军战士,在抗日的硝烟战火中成长,为了抗日牺牲了自己的家人。
但是,他又是那么重感情,所以定要为家人报仇。
然而,在最后关头,看到司令后,他为了军队,为了党放下了个人恩怨,不过为了小小的惩戒,还是打掉了人家的旗,打破了人家的骨灰盒。
因为这样被无情的国民党军队炸死了。
所以,这片子演了这么多,就是要告诉我们国民党军队有多坏?
这个结局太让人匪夷所思了,和前面的基调一点也不一样,完全象是另一个人写的。
这部剧最让我动心的地方是演员的演技。
主角不说,配角的表现也很出彩,顺溜的姐姐,松井联队的可爱小参谋,甚至祖坟上都是罗汉竹的老爷子都表现的很到位。
不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吴雄飞这个人物,他的表现,更贴近于伪军“汉奸”这一个形象。
往往银幕上的“汉奸”不是奸恶小人面目可憎型的就是懦弱无奈心理变态型的,但吴雄飞不属于其中。
他不是一个好人,精明,怕死,圆滑,深谙在乱世中在复杂的形势下保全自己的门道。
他无信仰,内心里完全瞧不上他所效命的日本人,也瞧不上共产党国民党。
这种人,除了死没什么可以牵制他,不仅每次在困境中能瞬间找到保命方法,而且总会给自己留下后路,以确保万无一失。
他在被日本人关起来的时候还能大口大口吃的进肉不是他不怕死了,而是知道自己对于日本人还有可利用价值,死不了。
中国抗战,死了不计其数的人,八年才结束,你觉得有多少汉奸?
很多中国人深谙圆滑的处事哲学,他们可以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明哲保身却不愿意现在正义的一方,只有智力值没有德育分,可憎,可恶,可恨,可悲。
吴雄飞,吴大疤拉,聪明又怎么样,还是软骨头。
//顺溜的升华从天生的神枪手,到营长的训练,大雷的训练到革命主义/思想上的提升,到姐姐提醒的不能忘本---从陈二雷改回原名顺溜到文书的能把铁条说的掉眼泪,...顺溜从最出的打枪准的新兵蛋子,到最后一刻克制内心澎湃恪守军人准则-顺溜的升华之路让我想起《士兵突击》里的一段台词“(许三多)每作一件事情,就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那 样。
突然有一天,我(高连长)发现他抱柱的是一棵令人仰慕不已的参天大树”http://hi.baidu.com/grape06/blog/item/2c3b6b627a06844eebf8f805.html草民记起剧中连长高城在钢七连改编后对团长说了一段感悟“(许三多)每作一件事情,就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那 样。
突然有一天,我(高连长)发现他抱柱的是一棵令人仰慕不已的参天大树”,如果说许三多的“稻草”有马班长的厚道、有史今班长的厚爱、有伍班副的苛刻、 甚至有李梦、薛林们善意的嘲弄的话,那么,为此剧流泪的人们,何尝不是在拼命地抓住“那一根”稻草,心灵的稻草,之所以需要拼命抓住,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 的缺失甚至绝迹//顺溜的爱情至真至诚,若是长相厮守,那是何等美眷,荷花那绝对是顺溜眼中无比纯洁美好如清晨露珠般的唯一,自是珍视,//和《士兵突击》比较和《士兵突击》里的傻根一样,都是一股子宁折不弯的土里土气的执拗劲,但却生命力顽强,从一颗破土而出的种子长大,取得了一番让人艳羡不已的成就...//剧情感觉挺拖沓的,进展太慢,让人着急,在网上看的,耐不下性子,有的地方就拖着看//感受只能想到一个词--纵情/尽情,能和这个词联系起来的就是生命--纵情生命,活得至情至性/洒脱,尽情/纵情的释放/燃烧自己,不太好描述那种感觉,有点像燃烧的火,点燃/激发/燃烧/释放/灰烬--燃烧的火一般的生命,生命放歌...
最后,顺溜红了眼。
被顺溜捆起来的翰林如是劝他:顺溜你不能去啊,你去了司令员要受处分的。
十几年前,克拉玛依剧场大火,几百小学生被困在内。
混乱中一声嘶喊震颤心扉:都别动,让领导先走。
这些喊声是表里不一还是发自肺腑,不得而知。
但在这些时候,诚实比虚伪更令人心寒。
《我的兄弟叫顺溜》,中国版本的兵临城下。
战争电影硝烟里传达而出的不仅是历史再现与重塑,更是意识形态压倒性的说服。
顺溜的技惊四座、横空出世、兵戎生活、屡立战功、情感历程、死里逃生,整个故事的发展都一如传统的单纯正面,直到顺溜去执行点杀石原的任务,故事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丁字路口。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组织纪律和个人情感。
两条路,一条是争议不断地灰色小径,真实情感直白诉求;一条的思想正确的康庄大道,组织纪律义正词严。
最终,电视剧里顺溜在一系列的关键时刻都做出了类似标准答案的正确选择。
当顺溜的尸体被长长的新四军部队抬走厚葬,个人英雄主义转化成为死亡崇拜,流寇残余与政治纪律在生死之间成功交接,矛盾杀戮压迫追求的命运结束。
顺溜的实体不再,留下任人解构的事迹,变成单纯的谈资、复杂的观念。
电视的开篇虽然没有提及本故事纯属虚构等声明,但是二十六集下来,很容易分辨在电视剧里,除了历史背景,顺溜的创作性比许三多不差多少。
于是在电视剧的后半段假想似的出现了顺溜狙杀石原,这令阿部规秀的亡灵汗颜的片段。
顺溜伏击石原,伏击点距离其姐姐家只有百余米,当顺溜姐姐在他们父母的坟前讲述顺溜的光荣事迹时,顺溜隐蔽在伏击点里默默看着姐姐。
背景里顺溜质朴真情的旁白:姐姐顺溜在给你站岗呢。
一天后,情况出现了,日本军官坂田发现了顺溜姐姐,贪色残暴的坂田强暴了顺溜姐姐,砍杀了顺溜的姐夫,而这一切,发生在顺溜的眼皮底下,发生在这个声情并茂的自言为姐姐站岗的弟弟眼皮底下,发生在这个狙击能力超强的新四军战斗英雄眼皮底下。
顺溜在这一刹那进行了激励的思想挣扎,眼前真真的唯一亲人被蹂躏残杀,脑海里司令员陈大雷上纲上线的谆谆教诲。
抉择后,顺溜放弃了亲人,服从了纪律。
电视剧用第三人称的方法婉约却强大的赞美了顺溜如此选择。
幸运的是,顺溜最后点杀了石原,按照纪律顺溜本应开枪就走,但是顺溜破坏了纪律,愤怒的他冲出伏击点,追杀慌忙避退的日本鬼子。
此时,由于任务完成,纪律具有了灵活性。
然而顺溜的亲人已经被残害完毕。
写故事的人为了追求形式上的慰藉,让顺溜不顾纪律的爆发。
以至于最后顺溜展现出了尽管落后敌人若干分钟,还能徒步追赶机动车狙杀日本兵的超人本领。
最后一集,为实现善有善报的审美倾向,又为了保证价值取向的正确,诸多客观事实外的导向力量决定了坂田必死,且不能是顺溜击毙坂田的结局。
于是在最后,顺溜在完全可以杀掉仇人的情况下,又一次巧妙地服从了命令。
他射落了日本国旗,射穿了石原的骨灰盒,间接的逼死坂田。
这翻借刀杀人令人瞠目。
顺溜被发现后,尽管国民党军队枪林弹雨,顺溜仍可以几乎不做隐蔽的狙击。
存活概率匪夷所思;国军枪法叹为观止。
因为要被歌颂,于是顺溜的政治性必然高于人性,思想觉悟非俗人等闲所能比肩。
于是顺溜不攻击放下武器的敌军,而是攻击放下武器的敌军的骨灰。
炮台被炸毁的一刻,顺溜英雄的使命终于结束。
从始至终的重大抉择,他都在文字上得遵守规矩,剧终的刹那,不知道审查者是否满意。
回头想想,编剧何必要虚构顺溜狙杀石原的诸多情节。
结果,顺溜没做成长人肉人心的血性汉子,反倒成了嗲嗲正气的太监们意淫中的榜样。
把肖申克的救赎灌了水就是越狱第一部,万人捧臭脚;把兵临城下灌了水,外加点团长的边角余料,就是顺溜。
顺溜顺溜,真是沾了三点水的福,就是个水王。
本来是10集就能搞定的剧情,就这样被淹没在汪洋口水中,陈大雷和三营长这类的搞笑人物说两句也就算了,偏偏王宝强还没事翻着大白眼仁,露出满嘴锋利的大白牙出来呱噪。
其中还夹杂着各种仿佛是讯飞出来的日普,真是折磨人啊。
说说问题吧:1.编剧朱苏进完全没了《醉太平》中的肆意和张扬,只剩了点让人无法理解的高傲,连王宝强这么木讷忠厚的孩子也玩起高傲,谁也瞧不上了,我还能说什么?
另外,此剧的大量桥段都承袭了兵临城下和团长,毫无新意。
2.陈大雷的指挥才能很值得怀疑。
他当司令员之前,六分区尚有一个还算齐整的营。
第一次在小黄庄,本来人就没有多少,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按照我军一贯的打法,就应该打个伏击,大部队转移就完了。
陈大雷非得迎头痛击,被围了也不组织突围、派人出去寻找援兵,自己挺着硬抗,真把新四军当远征军用了?
3.陈大雷和国军联合作战,自己明明没什么家底,非跟人吹牛自己有五个团。
深入敌后200多里作战,不做预案,不向大司令请示让别的军分区援助,就领着那么几号人冲过去。
别说国军不可靠,就是可靠,您那百八十人够鬼子一个联队啃么?
恐怕国军救援没来,自己就先挂了。
4.日军一个联队4000多人,敢追着国军一个师的屁股猛打,你陈大雷两个连,满员了才200多人,除了守住阵地还能发起反冲锋,跟鬼子磕了一昼夜。
我们的战士真是强啊,比美军还强,光靠三八大盖手榴弹,外加几挺捷克式一挺马克沁,就敢跟一个联队的叫板,凭这个打法,抗战估计打个两三年就完事大吉了。
5.最让人难以忍受的,不是以上的问题,毕竟我们的抗战片一直以来就不把鬼子的战斗力当回事,随便挑个八路战士就是抄着大刀横扫一片的主,已经见怪不怪了。
最主要的问题是,编剧把现在某些军人的习气带到了电视剧中。
我们的指挥官痞一点没什么,但是三营长那种见了司令就拍马的嘴脸很让我作呕。
另外顺溜春风得意混了个小排长,就开始指使战士又是擦枪又是洗衣服铺床的,还因为一双干部鞋洋洋得意。
很难想像如果我军都是这种干部,是怎么打败腐败的国军,没等打国军,搞不好自己就先烂了。
其他若干弱智的细节,请大家挖出来,大家一起分享 :)
都知道李欢和“中国兄弟连”里的林副官是同一个人演的,是吧?
还有他演过新三国里的吕蒙,是吧?
巧合的事极多,于是忍不住技术控恶搞。
=============================庆功访谈庆功是因为师座李欢在片尾收了淮阴城,大功一件。
国民革命军花花日报社特地来采访。
记者:师座好,最近在忙什么?
李欢:收编,抢地盘,打顺溜。
(新四军司令陈大雷:抢我的台词?
我才是收编,抢地盘,打顺溜呢!
)(记者:两边都在打谁?
)(顺溜:我!
我是顺溜….)记者(星星眼):师座气色不错啊。
当初师座第一次出现在新四军司令部时,遍山红叶给您做背景,笑得真是温暖坦诚….很多女观众当场倒戈投向我国民zheng府….(录音师干咳一声)记(正色):听说师座早在抗战第一年就与新四军合作?
李:怎么会?
记:当时您在一支叫做中国兄弟连的队伍里跟日本人打过游击,忘了么?
李:没有的事。
记:您对林云副官这个名字难道没有任何印象?
李:没有。
记:奇怪。
您跟他长得非常象。
而且年龄也符合:37年26岁,到现在就是34岁,正好啊。
李(突然很尴尬):你怎么知道我的年纪?
我还担心自己长得太嫩,担待不起少将的军衔呢。
记:哪里。
欧洲那边少将梅耶41年上尉,44年就成了34岁的少将师长呢。
您37年就挂少校衔,一点不夸张。
记:而且当年的林副官也是警卫连出身。
您说过,您手下的55师一直是委座的卫戍部队?
李:是。
但是林副官后来做了情报参谋吧。
记:另外有传说,说您的原名是李仲辛,黄埔军校6期毕业,和林副官是同学?
李:军校毕业的学生太多了,想不起来了。
记:看李仲辛的材料,您在总司令部也作过参谋?李:必经之路么。
记:甚至作战地区都是淞沪战场?
李:战场很大呀,保不齐有几个来历相似的。
记:这么相似的履历,您还不承认吗?
李:流言。
记:那么当时的兄弟连的国军和你的55师怎么都是德式装备?
委座手下只有3个地道德械师!
李(投降):那是道具太懒了….记:好吧。
我们听说除了道具以外,您周围的人似乎也挺熊包的。
李:这从何说起?
记:您的参谋长在第一次大规模战斗中,说‘师座,这南阳镇是在西北方向,而炮声是从正南方向传来的。
”他说西北的时候,指他的正左边。
谁都知道,看地图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如果正南方在他的正前面,那么他的左边应该是东面,怎么可能是西北呢?
李:别管他。
那个参谋长是顾长官的小舅子,我不会当真用他,顶多叫他陪吃饭而已。
记:那么新四军司令陈大雷来的时候,你就派参谋长去陪吃咯?
李:那倒没有。
我亲自作陪的。
记:师座似乎不胜酒力?
李:很少喝。
那瓶红酒都是陈大雷干掉的。
记:果然。
喝了一点儿的师座的脸上见喜色,很可爱啊....(又被录音师干咳)….师座不近烟酒,真是偶们年轻人的榜样。
李:我不是在抽烟么?
记:抽烟的人都是通过肺,从鼻孔喷烟。
师座陪陈大雷的时候,一直是从嘴里喷,难道您在装样子?
李(尴尬):这都被你看出来了?
记:您知道陈大雷来吃饭之前,说了句很穿越的话么?
李:他说什么?
记:他说,关羽还赴鸿门宴还只带了个周仓呢...李:他若是关羽,我就是吕蒙。
记(突然很兴奋):那么这是您为什么NG了好几次和刘强对话的原因咯?
李:刘强?
记:就是那个新四军的一战区司令,以前又叫做鲁肃的那个。
李:啊,想起来了,他很面熟。
奇怪,不知道为什么,他来找我吵架的时候,我总忍不住叫他大都督。
记:不过对方好像认不出你来了。
李:我也不确认是否以前见过他。
那家伙土得掉渣...记:大概他长得像葛优吧。
记:言归正传,听说师座是淞沪战场这一带数一数二的颜?
李:什么意思?
记:就是帅哥―――新四军里面有一个三营长,但一嘴怪异湖北腔,连个名字都没有。
日军里倒是有两个长得顺眼的,但其中一个还是个混血?
李:你怎么看得这么仔细?
记:本职工作。
那个混血帅哥来历不明,一不打高官,二不打兵,一共才打死了二个老百姓,一个三营长,一个打酱油的排长,一个陈大雷的老婆(数手指头)...他曾经用狙击步枪瞄准过您,您知道吗?
李:不知道(好险)记:但他看了半天没开枪,这是为什么呢?
李:你说呢?
记:我猜是帅哥惺惺相惜...李:什么乱七八糟的。
我很忙,不奉陪了。
记: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李:讲。
记:最后日本人上船的时候,您说:鬼子上船了,就算淹死在太平洋也不管我们什么事?
请问从连云港坐船到日本要经过太平洋吗?
李:当然不。
记:那么为何说这话呢?
李:我把参谋长那份印颠倒的地图给他们了。
记(黑线)...
"我真是信了你的邪呀,枪都不会拿,讲起射击来一套一套的”“老子真是信了你的邪,排长向文书报道,还跑步”“对对对,光荣的死球了!
”“你一个马屁能拍两次,两次都还不一样!
”“这是东洋马的马粪,乡下那些土马,绝对拉不出这么精神的粪……”“晴空一声霹雳响,老娘生下陈营长。
”“顺溜啊,顺溜啊,那要是在水波梁山,那就是小李广花容啊,张弓搭箭,那就是百步穿杨啊。
”“不要出声,不要动,动一动你小命送”“天上一个大雷,地上一个二雷。
晴空一声霹雳响,轰轰烈烈搞一场”“傲得像飞机,犟得像头驴”“你家族上好歹也是教皇帝的,虽然教着教着把人家的江山给教丢了”“翰林真厉害,连地球是圆的都知道……地球在哪儿呢,我咋看不见呢?
”“兄弟,你知道吗,我要写检讨书了,是书面的,这我必须得穿上军装啊。
这写检讨就是学文化,学文化我不能光个膀子吧,光膀子太没文化了。
”“标题:检讨。
我参军大半年了,但是思想觉悟没跟上,组织纪律涣散,我有个人英雄主义、流寇残余,如果不思想悔改,必将成为新四军的败类,被革命队伍所抛弃。
钦此。
”这段话一定要看动态的,一脸兴奋和荣耀的顺溜天真得让人忍俊不禁,“钦此”一词暴露了他完全处于混沌的真实状态。
“就是天崩地裂、生死存亡,你也得服从命令、完成任务。
”“这是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当然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我生是新四军的人,死是新四军的鬼。
”“这是司令发给我的枪,他命令过我,人在枪在,人亡枪也不能亡。
”“鬼子杀了我们那么多人,现在打败了,枪一扔不打了,回家。
连畜生也要回家,他们凭什么不打。
鬼子都可以回家,可我的家呢?
”“你们的战争结束了,我的战争没有结束”“这枪是从你心窝子里长出来的,枪瞄准的时候,天塌下来你感觉不到,地陷下去也不关你的事。
你的呼吸,你的眼睛,你的心肝,你的性命,统统都长在这枪杆上。
”
为什么是半烂片,首先拍的很烂,走光情节那是相当的多,再来,情节描写烂,该长的不长,该短的还是长,简直就是垃圾片中的垃圾,那为什么只是半烂片,因为那段历史对于中国人没有烂片。
所以半烂片对于这部已经是太侮辱那段历史了。
可能导演太相信王宝强的号召力,可怜的王宝强可能就被这部垃圾片毁了,日本人讲标准普通话就算了,打仗还没几个人跑来跑去,算一算都不只20几个人被爆头,打完一报,就牺牲10几个,看来爆头不一定挂啊再来就是一个团就几个人排在那,比曹操几十万号称百万还牛啊最后那日语夹杂着普通话的松井。。。
你日语说不定比我还烂了。。。
其实国内这种片很少会拍的这么烂的,毕竟好题材就在那,随便怎么拍都不会是烂片,但这部片就是太想要表达那种顺溜就是神的感慨,结果就成了烂片了,而且不是一般的烂,垃圾中的垃圾。
支撑了13集终于看不下去了请导演们高抬贵镜。
你们侮辱金庸我没意见,毕竟我可以看原著,后代人可以看原著,但请你们不要侮辱这段历史,后代没地方去看这代历史的原著,拜托了
好久不在豆瓣上敲键盘了,倒不是因为懒,主要原因是上周单位组织体检了,作为为数不多的未婚青年,我不幸的被三个医生提醒,称体重的地方说我太胖了,应该减肥了,其实这我早知道了,看着自己日渐隆起的小腹,我完全没有孕妇的那种雀跃,这不光是因为我还没结婚,更重要的是我TMD是个男人。
到了量血压的地方,医生给我的忠告是已经到了临界点了要注意控制饮食的睡眠,否则就高血压了,这我是始料未及的20多岁就高血压,我还活不活了我,还梦想着在青春的尾巴上在挥霍一把,在放肆一下,在风流一段的我吓的说不出话,这就好比一肤白貌美的姑娘在你面前慢慢的褪除防备,你却惊讶的发现自己硬不起来。
到了第三个医生那,我彻底崩溃了,有脂肪肝的征兆,所以,好吧,我终于下决心开始减肥了。
于是吃饭少了,以前一顿的饭现在吃一天,以前吃完就开电脑,现在就出去散步,慢跑,运动后发现全身疲惫的不想动,于是就只能开电视,于是就看了《我的兄弟叫顺口溜》,哦不对,是叫顺溜。
这年头,抗战类型的题材连续剧太多了,虽然我几乎不看电视,但也多多少少了解到好多,之前也看过亮剑啊什么的,说实在的顺溜这片不咋的,至少我觉得讲的不顺溜。
都说好的作品要来源于现实又要超越现实,但这片子给我的感觉是脱离现实又想回到现实,这就好比做上热气球的人,等自己上天的时候才后悔,想回到地上可是已经晚了片子的问题大家都已经说了很多了,比如三八大盖的子弹和狙击枪子弹一样,比如顺溜比狼牙山五壮士还厉害的成了三道弯一壮士,比如新四军报会在头版登两张普通战士的照片,比如顺溜的那顶钢冒可以随便送给姐夫,还有好多,我就不说了,反正就一直觉得这片子讲的不顺溜。
还有一点让我有些想法的是,既然是六分区,为什么只有一个营长,既然只有一个营长,有为什么要叫三营长不叫一营长 还有就是三道湾那次,陈大雷说他说下的干部都死光了,为什么那个侦查排长没死,好吧还有很多,我不说了,该睡觉了,不然血压又高了,娘的,提前老龄化了,我竟然连个老伴都没有
前半部分还算是有点意思,但是越往后越没劲,漏洞太多,也许是得要看了之后才能知道,这部片子原来是不怎么值得一看的。
虽然穿帮一处接一处音视频又粗造地无可救药,但因为它十分符合“即严谨又俏皮”的指导思想,便令姑娘我心从口从。张国强真可爱。
纯粹胡来
在家每天晚上陪爸妈看滴……
纯粹的王宝强,比士兵突击还倔
张国强开头和结尾都演得太用劲了些,要是能沉下来更好些。剧情还是有点狗血,好几个重要的地方都太牵强了。
兵临城下加拯救大兵瑞恩
我觉得太搞笑了 好看
为毛我要看这个?因为电视上放,而我是无聊的人儿
从《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看到了人性,虽然前者简单阳光后者复杂阴霾;《潜伏》里看谋略;《人间正道是沧桑》里看历史,而从《顺溜》里我看到了一个拙劣的编得不甚圆的故事而已,当然还是王宝强这个轴人
故事好 编导好 演员好
整体看过之后,感觉还是有些可取之处的,尤其是最后的无奈。
张国强演的不错,个人认为。
虽然有些中文日文制作实在不讲究,但确实是个好本子。虽然说王宝强不会演戏,但他的本色有时候就是能打动人,张国强或许有些做作,但看着却不会过。总的来说,还不错,至少,比团长好。。。。
很少看中国剧...不过觉得还蛮好笑的..
好看
小人物王宝强拿捏的真不错。
陈二雷,这样的战士,这样的兄弟,像虎,像狼。
司令 三营长都挺好玩。 顺溜有点太执拗了,成功因为这一点,死也因为这一点。 劝人放下仇恨容易,然而当仇恨发生在至亲身上 发生在眼前,你能放下? 最后的结局更多的是无奈和惋惜吧。
挺喜欢那个营长的,形象看上去就像搞笑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