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看到点开看了两集,感觉很不错,画面美轮美奂,剧情没有都市剧的俗套,展示了少数民族的甜美纯真,可以说是西双版纳爱情故事。
剧中很多实力派演员,男女主角颜值担当,女主很眼熟,好像在索玛花开中演于晓光他妹妹。
定义为大型生态电视剧,也很符合当前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导向,有政治高度,值得一看。
在这个快消费的时代,主流电视剧不是在打着职业剧的幌子讲爱情,就是在上演霸道总裁爱上我菜鸟变成活凤凰,要么就是婆婆妈妈的家庭伦理,要么就是明争暗斗的后宫剧。
还有数不清的根本不可能出现在你我青春里的青春片。
却有这样一部剧洗尽铅华,没走前人走的老路,在国产剧中打出了一副治愈系小清新的新牌。
笔者刚好去年去了一次版纳。
看见剧里的一些景色和习俗觉得十分亲切。
今天我必须来吹一吹这部剧。
确实前期编剧为推动剧情,让男女主角的感情发展快如过山车一般,缺少铺垫,莫名其妙。
而且这发展十分套路化,让人觉得尴尬。
但总体来说瑕不掩瑜。
毕竟这部剧真正想让我们看到的并不是这样流于表面的爱情故事,它真正想呈现的是更加深层的超脱淡然的观念,是傣家的文化,傣族人对自然的敬畏及彼此的和谐,时代变迁对原始生活的冲击,以及版纳少数民族在南传佛教的影响下充满禅意的人生哲学。
然而这些却被一些人恶评为不现实,没办法,这部剧对于那些浮躁之人来说确实是get不到的。
傣族的各种仪式和节日都精细的还原,感觉片中很多讨论的小话题点像是从现实对话里扒下来的,看的时候就在想主创团队里一定有人在那里生活过【后来在微博上看见,果不其然】一些情节真的反套路,若是在其他的剧里玉儿香的设定一定是要利用玉波去复仇的,岩龙是一定会与浩宁反目成仇暗中算计他的,美嘉一定是要生抢回浩宁,抢不回来就死钻牛犄角怎么也走不出来也绝对不会爱上另一个人的,美嘉对哥哥一定是大义灭亲的,都比被告白一定是毫不犹豫异常坚定回绝的,可以上这些剧里却都没有。
编剧一栏里有好几个人的名字,除了写主角感情线的其他都可以吹起来,尤其是写玉儿香和都比台词的,不信佛也是活成神仙了【虽然都不知道是哪位】剧中最让我动容的感情线是美嘉和都比。
这种感情是逐渐发展起来的。
都比为人解惑渐渐救赎了美嘉。
美嘉受到影响打开心门的同时又暗生情愫。
起初满怀敬畏之心,又为了打开心结大胆表白,后来难以实现选择放下,而在最后却又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禁想说一句,这才应该是主角的感情线正确打开方式吧。
浩宁在玉波的陪伴下也有所成长,不仅学会了与自然相处,学会理解傣族的文化,心态也更为平和。
甚至在几次受挫之后女主教会他的不是苦中作乐,而是不以为苦反以为乐。
其中也不乏因城里人不适应乡村生活而惹出的笑话【有谁算过没,邱泽在这部剧里总共摔倒过几回呀2333】此剧最没争议的当然是画面。
版纳和朗布拉邦的景色加上那里不需要人工打光的自然的阳光,演员晒得泛黑的皮肤,自然的妆面,甚至在一些室内戏份的构图和景别设置上都能看出幕后人员绝妙的审美【布鲁飘去找依单结果被分手那段画面构图有种油画感,后面还切了一个依单向前一步高跟鞋的特写镜头,你们真的不是在拍电影么?
】片头曲中如画的风景配上悠扬的歌声仿佛能带走你这一天的疲惫与焦虑,配合钢琴高音出现的片名简直妙绝,字体设计也很好看【为什么官博不换头像orz】片尾曲将老歌新编【去年我在去版纳的望天树景区路上导游为我们唱过,要不是这部剧这歌都要消失在我记忆的长河里了233】这部剧就是由这首同名的歌曲为灵感改编的。
虽然并不是第一次听就很入耳的歌,但是听上几次以后却也很上瘾了,尤其是其中傣语部分的和声真的很有特色。
片尾字幕里有好几个打上方框的名字,好像很仔细的做了后期统计,大概也能看出幕后的用心吧。
另外,两位主角的原声我都听过,其实真的没必要配音,邱泽的台腔真的没那么出戏。
其他让我出戏的也就只剩一些略有漏洞的小细节和傣族角色的选角吧,岩龙和他妈一看就是北方人,村民们都是一点口音都没有的流利普通话,只有那位兽医大哥贴近一点。
而且我见过的那些傣族人身材比较娇小,不过这点我受眼界所限,就不那么肯定了。
最后我要吐槽一句,央*视怎么 凉成 这样 了,如此与众不同的剧竟然一点热度都没有,虽然同期有都挺好碾压,但也不至于这样吧。
还有评分功能真的没必要关闭,只要是用心的作品就别怕别人给差评,拿出点自信来吧......
看电视剧《让我听懂你的语言》,感受唯美而又纯净的西双版纳,让人如痴如醉的画面,仿佛置身于令人心旷神怡的天然氧吧。
两代上海男人和两代西双版纳傣女的爱情故事在这里上演,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博弈中,年轻人最终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属,深入了解淳朴民风,融入傣家人生活,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更能感受到这一世爱恋的神奇。
带着观众一起感受西双版纳的天然和慢节奏,没有压力,连时间都忘了。
这部剧拍的相当唯美和纯净,漂亮的画面随便截图都可以当屏保,真是纯天然无污染。
无论是远眺山峦叠嶂,还是近看稻田的飘香,无论是那橡胶林的风采,还是碧水蓝天的世外村寨,都能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柔和清风,这种最天然的美景,是西双版纳的印象,更是通过镜头的语言,全方位的展现出最生态的田园风光。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独木成林的霸气存在。
同样,也可以通过铁刀木来了解当地人所信奉的爱情,傣族人专门把这种树砍下来烧火做饭,因为长的快,所以看天吃饭,才最懂得感恩。
只是,这种树流下来的树汁是黑色的,所以也叫黑心树,或是挨千刀。
如果有男人背叛了爱情,往往会被比喻成这种树。
大自然真是神奇,总能给人以启迪,让人感受到万物都有灵性,才感受到这唯美和纯净中,也有人们最美好的期盼。
这部剧除了用镜头的语言来呈现唯美与纯净,也用传承和坚守来讲述傣家人最质朴的人性。
贝叶经就是傣家人的宝贝,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就是靠的每年的赕坦供养才传下来的,他们之所以如此信奉,就是坚持是一种力量,相信佛会保佑一切。
也正是这种美好的向往,才让人觉得人性的光辉在西双版纳被放大。
傣家人一年还要过三次苏玛,所以更加理解了宽容和善良,与世无争,因为你们时时刻刻都在反省自己,懂得道歉,也懂得原谅。
这才是高速发展的大都市最稀缺的灵魂,若是这里的发展速度也是那么快,也就没有了那么美的水,也就没有了树木和稻田。
这里有慢节奏的生活,所以才让人觉得,生活态度决定了一切,简单而舒适的生活节奏,让这里变得更加唯美与纯净。
跟着剧情的发展,我们明白了,在这里,能吃到版纳十三个民族的的美食,听到十三个民族的音乐。
细数起来,有傣族的喃咪,香茅草烤鱼,有哈尼族的蟹肉蒸圆子,竹筒鸡。
正如插曲里唱的那样,西双版纳总有忘归的感觉。
大多数人,来到这里,都想轰轰烈烈的爱一场,只是,激情过后,又觉得太慵懒。
而剧里的男主角徐浩宁,则用真心实意去走进傣家人的生活,把女主角玉波变成自己的行动力,不仅把投资变成一种生活,同样也把爱情恋出了自己的模样。
比起上一代人面对现实的无奈,年轻人更明白了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找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我爱你,在唯美纯净的西双版纳,用天然氧吧的气势,让人爱上了就无怨无悔。
远山又着墨,树影空交错。
云从掌畔过,送与谁人拓。
《让我听懂你的语言》有种让人回到了小时候的感觉,让我们看到了西双版纳的风情,淳朴的傣医治病不收钱,《湄公河见证》这首歌曲美歌美人美。
这里面除了一句话就可以等一辈子的傣家人,当然还有上海大都市前一秒还在当众海誓山盟,下一秒就分手让我们长见识的都市男女。
关键是在人得不到安宁的时候,还有小寺庙的师父为您作开示。
《让我听懂你的语言》是由孙艳华执导,邱泽、陆怡璇、王刚领衔主演青春情感剧。
该剧以两代上海男人和两代西双版纳傣女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了一个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故事。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最思念的是小时候的生活,最想吃的永远是妈妈做的饭。
所以看了最初抢兄弟女朋友邱泽饰演的徐浩宁,还老是喝醉酒,都恨不得弃剧了,但后面他去了趟老挝,看到那边的人跟版纳的人是一样生活的,但版纳环境被破坏的七七八八。
他说,有很多人来到版纳,就像男人爱女人,有的人会爱一阵子,有的人会爱一辈子。
但为了挣钱,破坏掉的环境,做开发的人拍拍屁股走人,可寨子里的人还要在这里生活,所以他宁可赔了8000多万被父亲骂,也要终止项目,因为这些真是被感动到了。
该剧更多诠释的是,让人放手放开所有回到初心的历程。
其实徐浩宁能从最初的为了追女朋友搞开发到为了保护环境而停工终止合同,这些都离不开都比温罕这位僧人的开示。
每个寨子都会有自己的小寺庙,徐浩宁的好友岩龙自小也是出家人,跟都比温罕都是师兄弟,后来其他人都还俗了,只有他坚持到了最后成为小寺庙的负责人。
寨子家家户户的大事小情都会来找都比,包括教孩子们经文跟傣文。
大家还记得刘德华版《新少林寺》吗,侯杰在失去女儿之后遁入空门,从最初高头大马出行的戎马生涯到在寺院里发包子给大众,他经历了妻离子散,开始在寺院的日子里,是一边吃面条,一边抹眼泪,所有的过往都是和着眼泪往肚子里吞。
跟着寺院的师兄们读经习武,到最后为了放下仇恨用自己的命救了背叛了自己的属下,最后一幕从高处落在了佛陀的手中去的安然自在。
缘起性空,得失如何?
万缘放下,烦恼尽空。
都比温罕是个很听话的徒弟,师父叫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连步骤都不会错。
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刻经,徐浩宁问他不会枯燥吗?
他说,人最怕的就是没有事情做,不会枯燥。
徐浩宁被合伙人骗了,不敢跟父亲说,都比温罕对他说,那你不是帮助别人,一起骗你爸爸吗?
都比温罕开示被情所困的岩龙跟徐浩宁,因爱生忧,因爱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真是被都比温罕的配音给征服了,听到声音立马儿让人有静下来的感觉。
还有里面做佛事的唱诵太好听了。
其实邱泽哪怕是没有得到都比的开示,只要是听到他声音应该就会智慧而生了。
让我们期待剧中的更多精彩吧!
“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
”开篇徐浩宁和玉波的一见钟情就已经给这部剧描绘出了温馨美好的画面。
但这部剧让我一见钟情的不仅仅是人的美丽,更迷人的是西双版纳的风景与风土人情。
这部剧以西双版纳的傣族风光为背景,同时聚焦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虽然还没更新完,但这部剧已经吸引了不少观众。
这部剧与其他普通电视剧不一样的是,里面夹杂了很多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到过的关于那些少数民族的独特魅力,无论是人,是风景,还是民俗,都把人深深吸引着。
“走着走着,有些人就走近了。
走着走着,有些人就走远了。
从相遇到相恋,从相恋到相守,每一步都需要真诚的付出。
”随着时代变化,人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其实,这部剧更让我喜欢的细节,就是通过汉族城市男孩徐浩宁和傣家女孩玉波之间的种种差异,让人进行自我反思。
在这个时代变换给现代人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现代人又失去了多少。
是没有了最原始的纯朴和善良,还是没有了做事的踏实和执着,又或者是内心的平静被功利心所替换……剧里很多角色性格的塑造和细节台词,可见都是下了不少的功夫。
就拿张美嘉和张泽尚来说,妹妹从小被哥哥贴心守护着,但在知道哥哥做了不该做的事情的时候,她不遗余力一次又一次的让哥哥改邪归正,以至于最后用极端的方式逼他。
若在她们来版纳之前,她会这样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即将做什么或者应该做什么吗?
我想,她是不会的。
都比的引导让她在内心埋下种子,一颗正义善良宽厚仁慈的种子。
又或者拿徐浩宁被诬陷进警察局,村长和其他村民们都很乐意徐浩宁妈妈来村里治病的事情来说,这些村民又何尝不是现代人应该虚心学习的。
人们常说,父债子偿,子债父偿。
在曼掌村,即使是破坏了他们内心的神灵,但他们依旧可以分清中间的界线。
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不要用有色眼镜看人,这好像谁都懂的一句道理,然而能做到的人未必能有多少。
剧中,一个个小小的村子里,无论是个人的品质,还是对自然的敬畏,每一个小细节,都是值得让人揣摩和反思的。
也许更多的人看到的是这部剧所呈现出来的版纳美丽风景,然后就准备去旅游。
其实我想说的是,版纳的确随便一眼都是一幅迷人的画,但如果你真的看懂了这部剧,你依旧会想去版纳,但不仅仅是旅游,你更想的,是去了解自然,了解世界,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都不知道的另一个自己。
期待这部剧的结局,也感谢这部剧让那么多人重新认识西双版纳这个地方,了解傣族人的独特的美丽,爱上傣族语言和傣族的文化,读解傣家智慧。
同时,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自己更真实的内心世界。
这部剧主要还是讲西双版纳旅游比较多,讲景色,习俗,传统,以及一些仪式,我没看完,只是看了一半,觉得有些看不下去,俩人永远是在分手和好,分手和好,不是你哄我就是我哄你,根本没解决实质问题,我觉得这部剧不是特别现实,先说男主身价过亿富二代,独生子,唯一继承人,上海本地人,医科大学毕业高材生,又高又帅,典型高富帅,而且美国留学回来的,男主人设很高,而女主呢,就是西双版纳里一个小寨子的小导游,父母双亡,和姨妈相依为命,没上过几天学,长相比较淳朴,也算村子里比较好看的,人比较善良,个人感觉有点黑,可能是那边阳光充足,晒得,这是男主和女主人设,这部剧没有把俩人落差放大,两个世界的人,仅仅因为男主旅游散心一见钟情而为了女主家也不要,上海也不回,有点勉强,从这部剧来看,男主过于任性,一方面想让自己父亲看得起他,一方面又做不出什么成绩,就会无事生非,闯祸,仅仅喜欢一个人,就要投下过亿的项目,,这部剧我大概看了下结局,最后男主和他父亲都成了曼掌村村民,玉儿香不在了,我觉得男主父亲留在曼掌村无可厚非,为了弥补自己做的错事,也为了玉儿香,但是我觉得男主跟女主根本不适合在一起,女主适应不了上海生活,做不到为了男主留在上海,对男主不信任,男主从小娇生惯养,怎么会一直留在曼掌村呢,他一时新鲜,时间长了呢,还有他父母辛苦挣下的家业,就白白不要吗,如果大家说他们只是加入曼掌村,并没说不回上海,那大家想想女主会跟他们走吗?也许他父亲会留下来留在版纳,男主呢,所以我说,尽早分手,男主乖乖回上海,继承家业,找个适合自己的人,女主也在村子里找寻适合自己的人,这才是真实结局,才是现实,这部剧煽情太多,脱离现实,只是美好期望,所以看剧,看个意思好了。
只是个人见解,欢迎提意见,不喜勿喷。
这部电视剧就要播放完了,终于敢写剧评了,俗话说:“没有了解就不能妄下定论” 。
这电视以富二代徐浩宁为逃避父母的责骂而去西双版纳散心,和傣族少女一见钟情,随后发生的事为主线展开的,徐浩宁本来是一个吊儿郎当的人,有着所有富二代的通病:爱炫富、浮夸、爱面子,而且还胆小,但他是真心的喜欢玉波,无论两人生活的环境差别很大,看起来很难融入到对方的生活圈,但浩宁还是勇敢的追求幸福,和玉波在版纳的日子里,他接触到了傣族的文化,看到了傣族人的待人接物,深深的爱上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喜欢上了版纳,傣族人敬畏自然,感恩一切,对人宽厚,容易谅解,虽然他们和都市的快节奏格格不入,做什么都是慢吞吞,但正因为节奏慢,不到处开发,才能保存下来那些大自然赐予的美景,因为感恩,敬畏,所以人们才会那么淳朴,本质善良的浩宁被傣族的文化深深感动,为版纳的发展做了很多好事,从而也逐渐改掉毛病,渐渐变成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这部电视剧,契合了习主席提倡的“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教人不要为了名利而浮躁,只看见当前的利益,却祸害了子孙后代是不可取的,而且,只有大家对自然、对一切事有敬畏、感恩之心,相信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加美好。
这真的是一部让人平静的电视,是一部具有现实教育意义的电视
文:田金双斯如剧中姨妈玉儿香说过的那句经典台词:“人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走着走着有些人就走近了,走着走着有些人就走远了。
”男女之情,世间之爱,均是如此。
平心而论,这部由孙艳华执导,邱泽、陆怡璇主演的《让我听懂你的语言》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几十年前那部叶辛创作、黄蜀芹执导的《孽债》。
只不过,相比《孽债》,这部青春情感剧多了几分唯美纯情的特质和爱的反思。
同为以上海和西双版纳为背景的爱情故事,《孽债》一剧中的伦理反思较沉重,《让我听懂你的语言》中的爱情告白则纯美得多。
不得不说,相比前者,这部作品画面美仑美奂,剧情没有都市剧的狗血和俗套,反倒多了些温馨之感。
毫不掩饰地说,我心中的西双版纳式爱情,便是如此。
纵深对比,如果说《让我听懂你的语言》中都市公子徐浩宁和傣族女孩玉波的爱情是美丽邂逅和诗意浪漫的话,玉波姨妈玉儿香和徐远达的爱情则悲伤且刻骨铭心得多。
生性不拘的徐浩宁从未想到自己会在遥远的西双版纳爱上一个可爱的傣女玉波,更没想到相爱的过程竟如此艰难。
更让徐浩宁崩溃的是,把玉波带大的姨妈玉儿香竟是当年做知青的父亲徐远达30年前抛弃的恋人……陡然之间,这一切都变得复杂起来。
该剧中,徐远达看到儿子徐浩宁的项目方案,亦了解玉儿香的现状。
来到西又版纳的他在满地烛光中跪倒在地,向玉儿香表达自己的歉意。
玉儿香质问徐远达之么多年来为什么不给她一句话,让自己苦苦等了30年。
这时,一旁的陈筱云倒出实情:当年是自己奉婆婆之命扣下了他们俩来往的信件。
徐远达如五雷轰顶,颤抖着质问: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一声?
彼此,得知因果的玉儿香却开始释怀:人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走着走着有些人就走近了,走着走着有些人就走远了。
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像玉儿香这样为爱守候30年,却能在一夕之间放下,做到内心释然的人其实并不多。
这和傣家人不嗔不怨、与他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生存哲学有关,和玉儿香的信仰有关。
剧中有一段特别经典的台词,玉儿香对徐浩宁说:“我这是在等吗?
我这是在修行,你爸爸是来度我的人……”在玉儿香精神世界里,爱情不仅仅是彼此陪伴,更是一件尘世间的修行和度化。
玉儿香此语,瞬间道破爱的全部意义。
你知道吗?
所谓缘分,就是明明非常默契般配的两人,渐行渐远。
明明互相嫌弃想远离的人,却渐渐走过了一生。
所以,历经爱的阵痛和精神洗礼之后,得知因果的玉儿香放下成见,内心释然。
她希望徐远达一家人好好过日子,不要再为以前的事烦恼,浩宁和玉波他们相爱,是聚是散,由他们自己决定。
纵观玉儿香和徐远达之恋,如果说当年玉儿香为爱苦等30年是爱的守候的话,几十年后,玉儿香得悉事情真相之后,内心放下则是爱的释然。
也就是从这一刻起,过去的一切都已结束,内心已然抵达爱的彼岸。
这也意味着,彼时,玉儿香已然洞悉爱的所有意义。
剧中有两个桥段,耐人寻味:其一,浩宁带着玉波回到徐家别墅,陈筱云明着很热情,暗里却处处让玉波难堪,玉波感觉到自己不能融入这个环境,电话里,玉儿香感觉到了异样,鼓励她心无旁骛地去爱。
另一个桥段则是:玉波和玉儿香聊起往事,玉儿香告诉她要跟着自己的心走,这也让玉波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爱情。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玉波和徐浩宁的爱,本就是玉儿香和徐远达当年之爱的精神延续。
先人未竟的事业,在后人的身上得以实现。
这也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不是吗?
在爱情至上主义者眼里,爱情本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事情,只不过,行走在爱的路上,历经激情和忧伤之后,历经反省和反思之后,我们更多学会理解、宽容和释怀。
在该剧中,无论是玉儿香、徐远达当年的爱情,抑或玉波和徐浩宁的纯美之恋,均是如此。
玉儿香为爱一诺,等待30年!
真的值得吗?
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
也许,没有答案,本就不应该有答案。
其实,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为爱等待都是一种稀缺的字眼儿。
但事实证明,耐得住时间沉淀的爱才穷且益艰,弥足珍贵。
古今中外,大都如此。
“人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走着走着有些人就走近了,走着走着有些人就走远了。
”仔细想想,爱情何尝不是一种度化和修行。
希望红尘中奔波的我们,都能遇到那个能够陪我们修行度化我们的那个人。
“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 之前看预告片就记住这句傣族民谣了。
伴着有些洗脑的主题曲, 开始了追剧模式。
不否认我是冲着邱泽去看的剧, 谁让他是去年的金马遗珠呢,加上他的长相对我来说太致命导致我格外关注他。
剧情明快,一个富二代来到版纳,遇到了本土的小导游,恋爱了。
快到好多人都不懂女主是怎么爱上男主角的;男主角又是怎么爱上女主角的。
没关系,导演大概似乎也许是想让他们“先结婚再恋爱”的意思。
看到二十集,才发现导演想表达的主题思想——带领观众认识美丽的西双版纳和认知人类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 这部电视剧也取名叫《让我听懂你的语言》,再通过各种大小矛盾冲突,就是要让“外面的人”懂得傣家族的人生信仰、生态理念、民族情怀!
【之所以被冠以“生态电视剧”,显然不仅指涉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环境状态,不只停留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层面。
我对“生态”的理解是,本来如此、就该这样的原生状态,是不同地域和人群的固有常识、常态、常规和常理。
】 ——此段摘自 《我读》张宇丹 。
徐浩宁对美嘉说,我们有钱有闲有知识,有一大帮朋友,但那些快乐都建立在用钱消磨时间上的。
而玉波什么都没有,她不做作,不自暴自弃,愿意让自己好,愿意让周围的人好,能轻易找到幸福感。
玉波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姑娘,不噌不躁。
好像在城市中生活的我们正缺乏的这些东西,总是因为一些小事去怨天尤人。
邱泽在接受采访时也说道“物质上的富有其实并不是真的富有,心灵上的平静,每分每秒活在当下的幸福感,那才是徐浩宁觉得的富有!
”我很羡慕男主角徐浩宁能走进西双版纳,吃傣味,住傣寨,爱傣女,交老庚,这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一种人生体验,傣寨人的纯朴、纯真、热情、友善、与动物之间的情感让我为之动容。
也感谢导演能把西双版纳这么漂亮的美景拍出来给我们欣赏。
好了不多说了,我感觉今年的版纳之旅要安排上了!
再夸一下以张小磊、邱泽为首的一众演员的演技,这部戏选角真不错。
今晚继续追剧中……
这剧当风景片看还可以。
当剧情片看我毫无兴趣。
3分给风景。
1分给剧情。
片中都是实景。
剧情有的太让人无语。
关于玉儿香那个人我理解不了。
能为了一个人等一辈子。
如果是我的话(大概只能等2年。
)然后就是那个男的太渣,邱泽的演技还是比较好的。
还有就是女主我不喜欢。
作为风景片比舞乐传奇要差。
后面都是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看完电视剧觉得西双版纳好美,有时间一定去旅游
故事简单但人情味十足,山美水美人更美,徐浩宁和玉波之间的那种唯美爱情展现的淋漓尽致,女孩温柔贤淑、善解人意,男主帅气十足风趣幽默,诙谐和感动穿插其中,让人时而感动时而搞笑,尤其是…邱泽啊啊啊啊…那双眼睛让人着迷😍,不愧是台湾最帅的男人~找到了人世间至真至纯爱情,怦然心动一见钟情💘的幸福,抛弃人世间的浮躁与世俗,尽情享受大自然带来快乐,佛学的教育与大度,教会人学会放下不偏激不强求,原谅与宽容。另要为黄绮珊唱的片头曲《莲说》和片尾…米线的《让我听懂你的语言》这两首歌曲打call 真的太好听了今年去西双版纳的计划因为疫情搁浅 明年一定要亲自走走那片静美而迷人的土地。
国产剧中稀有的小清新治愈系,大概是开了先河的存在,有对人生的思辨,自然的敬畏,请问那些说尴尬、不现实就打一星的,那些霸道总裁上我的剧就现实了吗,这剧起码有反思
信仰。返璞归真。学会放下…好爱这部剧…
一个炎热的夏天在宿舍看的,这个题材我是没见过,西双版纳满漂亮的,女主角也漂亮,傣族姑娘的爱情挺浪漫的
西双版纳很美,女主单纯很漂亮
最难以平静的一部电视剧
主题曲可以单曲循环了,西双版纳太美了。喜欢男女主的感情在两种文化中的碰撞和周折。女主在感情上很有主见,感觉很多应该男主说的情话都让女主说了。玉香儿代表的就是西双版纳的文化本身,女主作为新时代的少数民族也在寻找着自己的定位。他们信奉树神谷神很多神灵,我过去认为人类信神只是对自然现象的不理解,现在发现我缺的是对一切事物的敬畏之情和对自我的认可不迷失。
风景真美,电视剧也不错。
风景挺美,故事一般,结局可惜
没有热带感,宁愿看本土土著黄瘦坚毅的脸也不想看一堆啥子玩意,为了播放热度?笑死人了这种剧会有多少人看,做的不精不烂最尴尬最平庸
其实挺喜欢邱泽的
看了个开头,画面非常美,异常想念在版纳旅行的日子,等更新完了在追哈
垃圾剧,真的,我想杀了编剧,什么狗屁情节,男二太油腻了
陪外婆看的^ - ^
辣鸡死了,就风景还行
人活一世,想透比看透更重要,跟随自己内心。
挑你🐴呢
很久没完整看完一部电视剧了,这部里淳朴的民风,秀丽的风景,让我神往,高考完以后去过大理和丽江,没有去版纳,希望今后有机会能去一次,感受少数民族风情。
故事还是二十年前的故事,富二代爱上贫穷美少女,只是背景搬到了云南版纳,再加上4k高清拍摄,拍成了旅游片里夹带爱情肥皂剧,景色还是很美的,再加上演员选的不错,就当版纳宣传片来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