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밤의 해변에서 혼자,等一个人的心湾(港),On the Beach at Night Alone

主演:金敏喜,徐永嬅,郑在泳,文成根,权海骁,宋宣美,安宰弘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7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剧照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剧照 NO.1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剧照 NO.2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剧照 NO.3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剧照 NO.4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剧照 NO.5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剧照 NO.6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剧照 NO.13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剧照 NO.14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剧照 NO.15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剧照 NO.16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剧照 NO.17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剧照 NO.18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剧照 NO.19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剧照 NO.20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剧情介绍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某外国城市,来自韩国的女演员英熙,正因为和国内一个已婚男子的恋情而备受压力,她放弃了一切,甘受千夫所指以此表明心迹。他说会去找他,但她并不相信。在熟识的朋友家吃过饭,她去了海边。她认为朋友不会理解这段感情,但还是问道:“他会像我思念他一样思念我吗” 韩国江陵。几个老朋友的聚会。起初气氛有点尴尬,喝了些酒之后,英熙想吓吓他们。她表现得冷漠又不近人情,但他们反而喜欢这样。酒终人散,英熙独自去了海滩,发泄重重心事似雾般消散。她想知道,爱在生命中到底有多重要?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神枪少女第2季难为女儿红超完美夺分好日子蚁王杀机宕机警察第一季玉响OVA乘着马车高歌战争程序员白濑缉毒警知情者微笑的人女人,有时是男人很想很想你异世界迷宫黑心企业这条路天下太平放学后的病例簿TVer原创故事佣兵传奇异形庇护所第三季铁人料理:巴西篇公主代理人续篇:第一章星门深渊薙刀社青春日记妈祖摸骨大师圣诞前夕的骑士贞子不可思议但千真万确我家娘子惹不起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长篇影评

 1 ) 金敏喜

因为喜欢上已婚的导演情绪一直被压抑的状态。

我可是炸弹啊,我有破坏性的一面,折磨周围所有人然后毁掉他们。

因为内心受到煎熬,好像从内心深处产生了什么东西一样。

就算死也要美丽的死去。

我怕我会变成,只喜欢男人,不在乎其他东西的那种奇怪的女人,像怪物一样。

爱情在哪里,根本看不到,要看得到爱情才能去找不是吗。

我好像做过了所有能做的事,充分做完了,到了该死的时候,我就想死去,那些没有价值的东西,我完全不想去考虑,就只是觉得,什么时候死去都可以,就只是希望,能美丽的凋零,我觉得这会强一百倍。

前辈也是因为无法去爱,才会执着于活着不是吗。

因为不能真正的去爱,所以至少想活着。

但是无法去爱不是吗?

因为没有爱的资格,不是,是没有被爱的资格,但是却会玩爱情游戏。

你真的见过有资格被爱的人吗?

都没有资格,都卑鄙,都满足于谎言,都做着龌龊的事情,还说那是好的,都是这样生活的,都没有被爱的资格。

 2 ) 这个春天终于迎来了洪尚秀

在这个让人成天昏昏欲睡的春天的尾巴,我们终又迎来了苦苦等待的文艺老司机洪尚秀,新片《独自在夜晚的海边》自去年斩获柏林电影节最佳女主角以来,一直不乏追捧,有了洪尚秀与女主角的出轨绯闻,更是吊足了影迷胃口。

事实证明,洪大师依然是那个生活哲学家,那些日常产生的碎片式对白依然拥有强大的冲击力与感染力,喝着小酒聊着人生,俨然复制你我的生存状态。

第一场酒局,女人用强势的气场撑住了局面,发表着自己对爱情的感悟和看法,有人附和有人反对,这样的局面是让人舒心的。

第二场酒局,女人与导演座落长桌中心,互相说着只有对方能听懂的语言,直接无视身边角色,光环戴在头顶,却异常心酸。

导演把一段优美而伤感的文字献给她,悲伤,哭泣,无法回应。

“在美丽的景色里,会让人更加寂寞啊。

”“我想要的,不过是可以活得像我自己,不会动摇。

”“爱情在哪里,根本看不见。

”“都卑鄙,都满足于谎言,都做龌龊的事,都没有被爱的资格。

望着你海边的背影,只获无力之感。

 3 ) 笔记

好想学钢琴,一家小书店一家钢琴一把没有靠背的椅子垫一个坐垫,再加上冬天蓬蓬的衣服,太美好了。

但想到学羽毛球付出的那些时间精力就放弃了那个书店老板弹的自己写的曲子像是不断重复前两段的怪异版平均律镜头四平八稳的拉近和平摇好像韦斯安德森email,苹果,电脑等现代元素,导演是完全不care,都可以放进影片里。

但有的人就不愿意。

草叶集里那个苹果甚至有点像广告“死前把想做的都做一遍啊,别虚度年华”“你命真好”爱情 v 优雅的死去“人不是因为想要活下去的想法才活着的”“没有被爱的资格,我们却在这歌颂爱”,会饮现场酒桌上三人对谈,金敏喜以人身上的低处,即兽性去否定人(“你们整天活在谎言之中却在这里谈爱,你们都没有爱与被爱的资格”)。

老板娘骂金敏喜是因为她就在爱着咖啡店老板,“想爱就去爱,哪需要什么资格”,如果谁都像金敏喜一样当老法官或哲学神或哲学系男生,那人都别活了,因为没人能剥离自己身上的兽性,没人能走到城邦之外当神。

咖啡店老板被老板娘爱着却浑然不知或充满了钝感(“我们只是朋友”),所以觉得“人不是因为想要活下去的想法才活着的”,人是先活着然后才有想法,爱同理。

他太傻,对于爱和死太过于懵懂,不解其中意,语文考试估计阅读理解要拿0分。

“虽然我没有资格爱你,但我还是会爱你的”“不是的,姐姐可以去爱”,姐姐先爱了一切人,姐姐拯救了世界。

如果这个世界上每位女性都是infp,都愿意试着走出异性恋的习俗,那大概异性恋就不存在了,只会有女同。

(“所有女生天生都是同性恋”)第一幕开头兀自上前问时间的人和第一幕结尾在海边劫走金敏喜的人和第二幕在酒店里擦玻璃的人,应该是同一人,是另一个金敏喜,心底的自己(类似假面里的女病人之于女护士)。

金敏喜在不同的场合都看向他,似乎在犹豫要不要跟着他逃走。

第一幕结尾她被心底的自己带走了,逃离了这个只会攻击背德的她而不愿意去理解她的爱的世界。

第二幕她总算没有逃走,因为出现了一个愿意“和她做一辈子朋友”、kisskiss的姐姐(与第一幕那个不愿意留自己住下、比起亲妹妹反倒与外国人更熟的姐姐形成对比)。

第三幕是她的梦,在梦里她梦到那个男人终于借着写书对她说“不应当以一个具体行为的好坏去判定,而应该以更为『高尚』的东西,问问自己当初为什么,如果问不到答案,那你就应该明白,一切都结束了”。

梦用『高尚』治愈她对人之低劣的怨恨,告诉她爱里的琐碎的磨损、细微之处生出的怨恨虽然折磨,但依然可以试着去忍耐,前提是你还对得起开始这段关系之时的你。

如果再去问当时的那个你,你已经听不到回答,听不到继续的理由,那就体面的结束,让人生翻页。

独自一人的海滩,一次她逃走,这次她终于留下。

觉得海滩是个很妙的空间,这里一面是陆地,是角色的所来之处,另一面是无尽的海面,是角色的死路,不能再逃。

海滩是一个是逃无可逃之处,是终点,“天涯海角”。

本片的金敏喜逃到这里,四百击的小男主不停地奔跑跑到这里,肖申克的救赎的两个男主逃出监狱在这里相见。

金敏喜这个角色跟在草叶集里也没有很大区别,“ur misery and hate will kill us all”。

倒是开始觉得有一点像尼采的大众印象了。

不觉得这片子是导演在拍自己跟金敏喜的事以及为他们的爱情辩护,他只是把自己生活的经历当做素材放进电影里,但拍出来的东西其实完全与己无关,是为真正的喜剧。

不懂电影制作的细节,这样的话剧式的片子,导演能发挥什么呢?

更多的是创作剧本吧。

可那又是编剧而非导演了。

送给洪常秀镜头下的金敏喜一句词儿:你笑着说我所拥有的一切/也都是虚伪/你笑着说我所有的谎言/活不过明天洪常秀把古典乐用出了一种在真实与虚幻之间走钢索的摇摆慌乱,以及一种很现代性的包含爱欲、怨恨、争吵的神经衰弱的恐慌。

对比绿光或伯格曼的话,那些片儿是角色哭的太突然,这片儿是金敏喜发作的太突然。

不过倒是能感受到这种导演操作的极简所塑造的片子的宁静的风格(就像名字独自在海边的夜晚,就像海报那种感觉)。

但也太简了,跟现代艺术画一个方块说这是作品有的一比。

边看边骂导演的大师病的时候慢慢意识到自己写的东西可能也一样。

还需要再想一想。

那些元创作的村上式的意识流的段落,如何就被观众看成是无病呻吟和矫情。

或者还是说不用那么在意观众。

这是对的,但真正的问题是,那些段落如何对于创作者自己来说是无病呻吟和矫情。

不如走一步看一步吧,三十岁再烧诗也不迟。

 4 ) 导演对于演员来说,他是唯一的,但是演员对导演来说不是唯一。

韩国据说备受争议的电影,据说影片探讨了爱情、孤独和自我成长的交流。

一个女演员爱上了导演60多岁的导演,别人不理解,实际上这很正常呀,是因为他们之间有视差,就跟饭店的服务员会被厨师拿捏一样,这种视察会导致他们这种关系的发生。

导演对于演员来说,他是唯一的,但是演员对导演来说不是唯一。

这才是女演员痛苦挣扎的点,幻想与他美好的一切。

其实当女主醒来的时候,只是她独自睡在了海边的沙滩上,这一切都是她自己的想象或者说她自己的梦吧。

 5 ) 环绕不可接近的中心

被陌生人问时间、去餐馆却发现不营业、在长椅上想起对方、买书、和外国友人吃饭、在海边想起对方、和经营咖啡馆的朋友下午聊天晚上吃饭、在酒桌上想起对方、和朋友在酒店房间吃东西、独自去海边、终于见到对方、发现只是个梦(在最接近中心之际再次偏离出去),这是一种有规律的节奏。

每次与中心的偏离,和对不直接相关者的表达,步步强化这种节奏的节制性。

如果说恋情是故事中心,这节奏是一种在中心周边环绕的运动。

(中心与非中心只是就故事创作而言,不是说英熙把她生活中的什么看作中心又把什么看作非中心,因为她显然并没在买书、和外国友人吃饭等这些事情里也沉浸在自我情绪中。

)除却两次酒桌上的宣泄,整个故事并不寻求对中心的精确表达、或对中心非常强烈的暗示和投射,只寻求一种微弱的相关,环绕中心而已。

把现实某物化为可欣赏的艺术,就在于进行这种在中心周边环绕的运动。

因为在把情爱作为故事中心的时候,这个中心包含了情爱本身的苦涩、粗砺、空虚,就像两次酒桌宣泄已经揭示这个中心里有什么:不配、欺骗、后悔、卑微,不过如此。

所以整个故事没有完全埋在这个中心里,很取巧。

 6 ) 爱情与道德:安东尼奥尼、侯麦与洪尚秀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On the Beach at Night Alone》的片名,以及金敏喜饰演的英熙几次独自一人躺卧在海边的场景,至少让我们想起了费里尼的名作《大路/La Starada》。

在《大路》的最后,流浪到异乡小镇的藏巴诺通过传来的乐曲得知了杰索米娜客死他乡的消息,因而不能自己。

在夜深的海边,他独自躺在沙滩上,陷入了无尽的悔恨和悲痛中。

这是一部关于“孤独”的电影,关于一个男人如何不懂得一个女人对他的爱,待至他醒悟过来,往事已逝。

英熙独自躺在夜晚的海边,是否也指向了这种爱不能(/被)理解的困境。

在这里,男女两性间的主导权获得了置换。

如果说杰索米娜的悲剧是由藏巴诺的无知与鲁莽酿成,单纯的杰索米娜相信着爱情,却对此没有进行过任何深入地思考,那么对于英熙来说,她所陷入的困难接连引发了她对爱情的思索,并从中获得感悟。

虽然电影一开始她也因为婚外情遭致的道德指责逃跑到了国外,但这给予了她进一步思考的机会:对于这样一位具有自我意识的女性来说,她要找到的正是“确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以及“找到自己”。

爱情与道德的矛盾,这正是侯麦电影的主题之一。

在直接以“六个道德故事”命名的电影中,侯麦就探讨了各种关诸道德的反常恋爱行为(不忠、出轨、洛丽塔之爱等)。

在侯麦的电影中,道德之所以并没有沉重地束缚爱情,是因为侯麦将游戏的形式纳入了两性关系中,同时借助于人物对自我心理的评析,来消解这份批判意识。

因而影片并不显得沉重,反而幽默又意蕴盎然。

相似的是,《独自在夜晚的海边》的英熙同样具有思考与分析的能力,她指责别人“没有被爱的资格”,不能算“真正去爱”,只能是活着,他们做的都是龌蹉的事,“满足于谎言”,“会玩爱情游戏”;而对于她自己来说,是想“真正地爱与活着”,“只想享受人生”“死,也要美丽地死去”。

可是这种“真正”的生命状态却需要建立在一段千夫所指的婚外情的基础上。

而这正是她所困惑的。

但洪尚秀用来消解道德沉置于爱情之上的方式,却又与侯麦电影中介入游戏的成分不同,是与现实产生的互文,是自我的嘲讽。

即便洪尚秀声明了《独自在夜晚的海边》不是他的自传,但女演员与男导演的婚外情如果不是指向他自身,还能是什么呢?

这个被闹得沸沸扬扬的丑闻一定在某种程度上触动了洪尚秀的艺术神经,并将其转换成了一部电影。

虽然比起其他影片,这部电影显得粗糙、简陋,就像是一副快速完成的自画像。

但于其中,我们还是能看到洪尚秀自己解嘲的态度。

当英熙在酒桌上放出豪言“所有男人都一个样”,指责导演“拍自己所爱的人干什么”“是为了解恨吗”……其中满是对男性懦弱的指责。

安东尼奥尼看待“爱情与道德”的态度是迥异的。

在安东尼奥尼的“现代爱情”三部曲中,已经发现了道德与科学发展的不同步导致的人类精神困境。

现代人类所携带的道德束缚仍然是久远之前的东西,未发生根本变化,而科技的发展却让我们能够体验到更丰富的生活状态,这两者间便产生了矛盾。

在一个任何一次相遇都可能产生性冲动的时代,我们只能通过压抑来让自己看起来正常。

英熙的困境难道不正是如此?

电影最后与导演在酒桌上的对谈已经完全是一种梦境了。

因为社会的不允许,英熙所能获得的真正的爱情实则已经消失。

在电影最后,导演痛哭流涕地说着“爱让他变得不正常了”,“自己变成了怪物”,“不能再挣脱出来”,“让他窒息”……这看似是洪尚秀对自己的忏悔,实则是对其他男人的挖苦。

我们都知道,现实中的洪尚秀放弃了自己的家庭,勇敢地拥抱了金敏喜,他正是英熙口中的“真正地爱与活着”的人。

因而当洪尚秀说自己不会拍自传,也是确实的。

他确实没有拍自己,而是借由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对普天下的男性发出通缉,并对勇敢的女性进行了赞颂。

 7 ) 影片的孤独,观众的孤独:我们都在那擦不透的玻璃后

如果在当代绘画领域寻找《独自在夜晚的海边》(以下简称《海边》)的类比,Agnes Martin是个不错的选择,两者都只运用最基础的艺术表达手法,营造出来的世界温柔、简单,生活化,与此同时也有陌生感。

每件艺术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力,从完成那一刻起,便脱离了创作者、如独立人格一般地存在,所以将《海边》与导演洪尚秀和演员金敏喜的不伦恋联系起来是不明智的理解方式,如此的解读就如将梵高的绘画与他爱的妓女绑在一起、或给毕加索的人物画硬按上他情妇的名字一样,只会把我们带入死胡同。

作为业余电影爱好者,电影于我而言,大多两个功效,感官愉悦感,和对生活的启示。

这两者在《海边》中我都得不到太多。

因为影片的闭合度很高,即影片很难被延伸到真实生活中。

观众有观看权、思考权,但没有参与权。

那些闭合度很低的电影,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阿甘正传》,它们宣扬一种很容易被带入真人真事的普世观,是依存于观众而存在的 。

艺术圈有个经典的问题:是否观众不存在了,艺术也就不存在了?

《阿甘正传》是肯定,《海边》是否定。

《海边》只在讲导演内心的一个故事,私密又个人,不接受被观众任意挪用到自己身上,也从中挤不出什么大道理。

全程我都觉得自己像那个戴帽子的男子,拼命地想擦干窗户,看清楚电影角色们到底在做什么,但一切都只是徒劳,窗户在那,我永远都不可能进入他们的世界。

戴帽男子擦完窗户后,在阳台上悠悠地抽了支烟,多么像我这样绞尽脑汁要写出一篇高深影评的作者啊,总想要从镜子内的景象中获得些感悟。

导演把这一切都预想在先,然后嘲弄一番。

这是一个关于孤独的故事。

导演的孤独,女主角英熙的孤独,也折射出关于我作为观影者的孤独。

孤独是个闭合的圈,没人进入的了,成为影片本身的闭合度。

影片最让我震撼的情节是当英熙向友人喊出她对爱情的理解时。

她指责别人“没有被爱的资格”,不能算“真正去爱”,只能是活着,因为他们都只 “满足于谎言”,玩弄着爱情游戏。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坦率很少见,因为如此谩骂友人为虚伪者,只能换来被友人泼水,或友人转身离去,从此关系终结。

因此电影情节是超现实的(surreal),影片中的友人们,都反常地平静,也不知是否有把英熙的话听进去。

不禁让我思考,导演这样安排剧情是为何?

英熙话语的真实听众又是谁?

洪尚秀在接受采访时,访问者有说这样一段话:“影评人让·米歇尔·傅东曾说过,您的电影最杰出之处在于‘诚实感’。

与自我告白式的坦率完全不同,您的电影坦率得令人惊讶。

明知无可奈何却等了又等,但又并非如此,英熙对虚伪者大声叫喊,像是为了看到人的本来模样而作出殊死尝试。

”我极喜欢这位采访者对这段情节的解读,因为英熙的话喊到了我的心里。

虚伪者只怕不只是影片中极平静的友人,也是荧幕前的观众。

英熙的喊话在我心中激起了斑驳的涟漪,让我追溯自己本来的模样。

曾经的我也是一句假话都不说的啊。

感谢洪尚秀这段有女权色彩的描绘,原来坦率的女人也是可以如此堂堂正正、充满自信地面对他人。

且说说那些友人反常的平静。

整部影片中除了英熙和英熙梦中的导演,所有配角都像一面打不破的墙。

配角的情绪值一直很稳定,并且全程都很“善良”。

作为业余电影爱好者,我总是期待一些传统电影的故事情节,如英熙的男前辈对她发出性邀请,女前辈讽刺她的不伦恋。

结果这一切都不存在,这些友人,熟悉或陌生,全都无条件地支持英熙, 包容她的小脾气,“真诚”地夸赞她。

我看到他们部分的观点,他们部分的生活方式,但我看不到他们全部真实的样子。

换句话说,他们都有很多埋在后面的故事,像英熙一样,但导演拒绝让我看到他们的背后。

比如与英熙接吻的女前辈,我不知道她是因为自己经济拮据,想回首尔,才说想当英熙的经纪人, 还是因为真正赏识英熙的才华,想帮她走出困境?

再比如不原意承认女友的男前辈,他是否曾经与英熙有过爱情关系,他是否还尝试与英熙开启暧昧关系所以不承认现女友,或者他只是单纯地不愿承认现有的恋爱关系?

从影片有限的线索来看,这些可能性都是成立的。

这些不可看透的友人,再次突显了英熙的孤独。

尽管表面上获得了那么多爱与包容,但却走不进别人的内心(或者英熙也不想走进)。

英熙与友人的关系,也折射出我的社交关系。

在我的世界里走过的人,我相信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诚的。

真诚,却蒙着窗户纸,不可捅破。

有时我多么希望他们也能像英熙一样情感爆发一次,让我看看窗户纸后面到底是什么。

但叫喊出的就一定真实吗?

“真实”不是个非黑即白的概念,而是以深浅而层递的。

友人对英熙真诚的陪伴也不能疗愈她的孤独,如影片所示,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很好从表面上、浅层次上建立,但深入内心还是如孤岛一般。

看似英熙是孤独的受害者,极需救赎,但人与人相聚,又是谁填充了谁无聊的时间,谁抚慰了谁的孤独呢。

爱情对英熙而言真的是最重要的吗?

看似每分每秒都在想着那个男人,但英熙的梦境却给予了我们更真实的回答。

梦里出现了多位后辈,他们对英熙赞不绝口。

看似英熙辞去工作,想好好理清爱情的脉络,实际上事业与爱情却是绑在一起的。

潜意识里英熙不仅想得到爱人,还想成为成功的演员,帅气的前辈。

对爱情的焦虑即是对事业、对未来的期许与惶恐。

这也是对爱情单纯性的发问,人心不单纯,爱情又怎能在纯氧的环境下存在,它是混杂在人心各种欲望下的执念。

洪尚秀是后现代主义的拥护者,真理不存在,只存在观点。

英熙梦境中的导演读了一段契诃夫的《关于爱情》。

有段话没被读出来,但却是洪尚秀的拍摄主旨:“到目前为止关于爱情,只有一句话可以算得上是无可辩驳的真理:‘这是个极大的秘密’,至于此外人们关于爱情所写和所说的话,那都不成其为答案,只是把至今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罢了。

某种解释看来似乎适合某一种情况,然而却不适合另外十种情况,依我看来,最好是对每一种情况分别加以解释,不要一概而论。

”如契诃夫所言,洪尚秀不传递普世观,整部影片只是他的自说自话,喜欢就听,不喜欢就走,如此再次回到影片闭合度的问题上。

《海边》也不能成为除洪尚秀以外任何人爱情、孤独的解答,但好在它提出问题,等待有共鸣者的思考。

以上影评只是我零碎的感悟,如影片碎片化的情节一样。

《海边》的可能性其实更大,它可以是学术餐桌上可口的一道主菜,不论它的反线性叙述、 后现代主义框架、还是对电影与现实边界的质疑,都可以令学者高谈阔论一番,这会是电影史上的一笔。

至于从个人层面上来说,它让我看到被玻璃包裹住的自己。

 8 ) 他们拍了一部电影来捍卫自己的奸情

太不要脸了!

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韩国导演洪常秀和演员金敏喜这对儿奸夫淫妇再一次公然手拉手出现在红地毯上。

而比公然秀恩爱更狠的,是他们居然拍了一部电影,来阐述出轨的心路历程,捍卫自己的爱情,蔑视那些诅咒他们的人。

而这部《独自在夜晚的海边》还给金敏喜带来了柏林影后,啪啪打脸啊。

如果不考虑现实背景,单纯看这部电影,它在洪常秀的作品里并不算优秀。

在对男女微妙感情的把握上,它不如两人的定情之作《这时对那时错》,在结构的巧妙构思上,它不如《自由之丘》,而即便是同样描写现实与梦境的交织,我还是更喜欢《不是一个人的女儿的海媛》。

但你要是把现实中两个人的恋情作为背景,这电影立马就绚烂了。

说几个我印象深刻的情节,比如金敏喜在德国的那个女伴,和丈夫过着毫无激情可言的无性婚姻。

比如金敏喜跟女伴说,过去自己结交过很多英俊男士,但那些感情都不成熟。

还有郑在咏扮演的那个开咖啡馆的人,一个曾经的文艺青年堕落成摘豆子的居家男人,整天面对着一个俗不可耐的女友,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

最后还有那个老导演的痛苦表白,不惜用契科夫的爱情宣言直抒胸臆。

我们当然可以说这不过是电影,不必穿凿附会地勾连现实,大约洪常秀自己也不会承认这些情节与现实有关。

但相比于我们过分解读鲁迅作品的牵强,洪常秀这部电影简直是在勾搭你展开遐想,已经到了却之不恭的地步了。

在洪常秀以前的作品里,最吸引人的就是他对自身生活的嘲讽,他把男人的道貌岸然、自私、懦弱和娱乐圈的肮脏混乱表达得淋漓尽致,男观众看他的电影往往都是越看越汗颜。

不过在这部电影里,他一改常态,努力地控诉平庸婚姻带给艺术家的伤害,表达男人们想爱又不敢爱的压抑和绝望。

洪导过去作品中的各种讽刺和挖苦就都不见了,事到临头宽以待己,洪导还是很爱自己的。

当然,洪导最爱的还是金敏喜。

实事求是地讲,如果只看平面硬照,金敏喜长得并不漂亮,然而一旦加上她内在的灵魂,马上就蜕变成了妖精。

金敏喜是那种对男人有着致命吸引力的女人,古代的人们怀着恐惧和赞美的心情称这样的女人为红颜祸水。

在洪常秀的电影里,金敏喜展现出了多棱镜般的魅力,热烈、优雅、清冷、慵懒、自在……让观众难以把视线从她的身上移开。

不过说实话,金敏喜能够成为柏林影后,还真不是因为她展现了可以和全度妍媲美的演技。

如果你看她的戏多了就会发现,她不是那种演什么像什么的方法派,无论拍什么戏,她其实都在扮演自己。

而这一次之所以能够得奖,恐怕就是因为她扮演的角色就是她自己。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要走进人物,那还有什么比走进自己更加容易呢?

所有的情绪和感觉都是最准确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戏不分。

戏里戏外,洪常秀和金敏喜做出了最强势的爱情宣言,甚至感觉风向都要被他们扭过来了,洪常秀的妻子看上去更像是一场伟大爱情的绊脚石,是雪姨和容嬷嬷那样的存在。

我想琼瑶阿姨必定是最理解金敏喜的人吧。

平心而论,小三上位、婚内通奸这种事当然是不道德的,可道德又是什么呢?

是人们捍卫自身利益、降低社会成本而约定俗成出来的行为规范。

比如说婚姻,婚姻制度的诞生就是对财产和继承权的保障,男人通过婚姻保障继承人是自己的后代,女人通过婚姻保障自己和子女的生活资源。

破坏婚姻就是对这些保障的破坏,这是主流社会所不能容忍的。

它并不因为你们的奸情真挚就网开一面。

也许有一天,婚姻消亡了,也就无所谓出不出轨了,但在婚姻消亡之前,外遇始终是不道德的。

当然,这是庸常人的看法,在那些先锋的艺术家和思想家的眼里,道德礼法都是枷锁,压抑人性,阻断激情。

如果说文明在不断向越来越自由推进,那么这些人就是急先锋。

他们不仅身体力行地突破道德束缚,而且还通过自己所掌握的话语权把现实的不满控诉出来。

说实话洪常秀拍一部电影拐弯抹角地表达这都算小打小闹,比他更有革命精神的大有人在。

比如说著名思想家约翰·密尔,就是严复翻译的《群己权界论》的作者。

在密尔25岁的时候,他认识了23岁的泰勒夫人,两个人的心灵一触即合。

密尔在自传中说,她不仅是一位优雅的女士,而且聪慧过人(金敏喜也同样拥有对于知识分子来说具有致命诱惑的品质)两人相恋20年,在泰勒先生去世后才结婚。

然而在密尔生活的维多利亚时代,这样的婚外情惊世骇俗,也许是因为受了刺激,两个人成为了女权运动的先驱。

也许因为自己的恋爱经历遭人非议,密尔对于道德舆论深恶痛绝,而且把这些怨恨写进了《群己权界论》里:“这种社会暴虐比许多种类的政治压迫还可怕,因为它虽不常以极端性的刑罚为后盾,却使人们有更少的逃避办法,这是由于它透入生活细节更深得多,由于它奴役到灵魂本身。

”怨念真深啊。

这就是先锋思想家和艺术家们的特权吧,他们从来也不会被道德束缚,得了便宜还要卖乖,把自己的离经叛道包装成思想和艺术,跟庸众玩一个“立此存照”的把戏。

而作为一个道貌岸然又内心怯懦的庸人,我也只有暗自羡慕。

所以我对于两个人的婚外情没什么态度,倒是为洪导因为受了刺激而变得高产感到高兴,不幸的婚姻显然给洪导提供了创作灵感。

至于金敏喜,我还能说什么呢?

我爱她啊。

 9 ) 好喜欢她

金敏喜太美了太美了。

第一次看她是《小姐》的海报,当时只觉得这个女主角一点都不好看呀,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夸她美呢。

后来看她柏林电影节的照片,才觉得,哇,她真的好美。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上片节奏很慢(其实整片都很慢),讲了英熙在国外时散步、吃饭、拜访人家、去海边等等的日常生活,几乎没有剧情。

我就只沉浸在英熙的美貌里,她长长的黑发,她小小的耳环,她弯弯略上挑的眉毛,她亮亮的眼睛,她笑起来时的卧蚕,她短而上翘的鼻子,她温柔的声音,她的毛衣大衣白色的裤子 。

印象最深的是她吃意面的一段,吃得好香,像小孩子一样,哇,太可爱了吧。

几乎是素颜,明明是很女人的长相,却有这样的神态,真的好生动。

下片个人认为最精彩的一段是在咖啡馆里,英熙问明洙他和咖啡馆女主人的关系,明洙很小声地说就只是朋友,被女主人听见,生气地质问他我们就只是朋友吗,然后又叫他干活,明洙头痛了起来。

真的好精彩,又尴尬又好笑又难过。

最喜欢的两个片段:英熙在咖啡馆外抽烟,一边小声地唱歌,“风吹来了 在天黑的时候 想念你的样子的时候 风吹来了 在孤单的时候 想念美丽的你 过得好吗 生活得好吗 看得到我的心意吗 知道我为什么会抱着这种心情生活吗 ”;还有一个就是英熙蹲着嗅咖啡馆外的菜花。

我老是在想在德国时的最后一段,英熙说我真的玩了很久呢,欧尼说我也很想玩一次,英熙说那就去啊,在生命结束之前。

不知道之后的我会怎么想。

 10 ) 碎碎念

姐妹二人在世界上最幸福的城市永熙却在煎熬的等待 等待那个心中的有妇之夫 职业是导演的有妇之夫在跪拜 在祈祷 在下决心“再好的地方也是一样 一个人过久了就会寂寞”在告诉自己要活的像自己 不要动摇遇见一个询问时间的奇怪路人遇见罹患癌症为孩子创作钢琴曲的店主在等他 白天说爱来不来 傍晚说我好想他在海边 说趁年轻勇敢做 然后就被扛走了2多年后归故土 只身一人 遇见以前的伙伴说自己该做的都做了 只想在合适的时候美丽的死去说看不到爱情 说友人的爱情不过是没资格的人凑合友人说大家都是失败的作品 在大城市呆不下去只能回来 说本不想追求成功 最后也走上了这条路说真正想要的是沉迷于某些事物 而不是陷在碌碌中友人们也很同情她被舆论摧残爱而不得 希望她留下来 并帮她一把她躺在冬天的海滩睡觉 遇见了导演的取景团队遇见了导演 一起吃饭一起喝酒质问导演为什么拍导演自己爱的人 导演夸她美丽 诉说自己的爱自己的狠自己的后悔自己的痛 诉说世事的不公 诉说世俗的逼迫 诉说爱情的美好 诉说心中凄凉的痛梦醒了 依然躺在海边 沿着海边走远 依然一个人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短评

其中一星是给金敏喜的,实在喜欢她的气质;电影一星不是因为它有多差,而是像对陈凯歌冯小刚他们一样,我没心情陪洪尚秀做他的这种梦

4分钟前
  • 提戈
  • 较差

关于孤独,是否可能拥有纯粹的不妥协的爱情,以及谁有爱的权利

7分钟前
  • 苗儿
  • 还行

依旧很洪氏风格,一次次的饭局,吃饭喝酒抽烟聊天,和一些无关或有关的人,说着些看似无意义的对白,宣泄着内心的痛苦,事实上,真正的苦闷并没获得释放,依旧闷在心底,即便借助于现实与梦境的混淆。影片大约是为了塑造女主而存在的,女主形象饱满,心思细腻,情感充沛,其他人则宛如必要时出现的符号

12分钟前
  • 芷宁
  • 还行

文青真好骗,韩语真难听,“拍自己爱的人干什么?”,“当然是让全世界影迷一起来看我的生活和我的精神意淫啦”……

17分钟前
  • 瓜里
  • 很差

没有一丝烟火气的金敏喜谁不爱?更别说是天天做春梦的洪大叔了。

19分钟前
  • 齐柏林马车
  • 推荐

无所事事,似乎也可以说暗藏玄机,特别是结合洪尚秀的现实,对爱情的态度,似乎就像片中的金敏喜,走到了一种充分自我的状态(像一颗美丽的炸弹),这种自我与他人隔绝,却又在他人的注视中充分地存续着,吃喝、散步、做梦,唯一的异物感来自黑衣男。在这种氛围里,舒伯特D956的慢板也变得模糊了。

21分钟前
  • censored dump
  • 还行

坐下来发现旁边是荻上直子。

24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还行

还是属于自我表达作品,与侯麦式欲望观察作品很不同。

28分钟前
  • 三童
  • 推荐

大型的爱情宣言,而且把金敏喜拍的太好看了,尤其是抽烟唱歌那段。若不是与现实之间的映射,片子还真是失望。

31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还行

即使固定的镜头使我昏昏欲睡,但我很喜欢这个画面的风格和它带给我奇特的感觉,冷静、寡淡且疏离;爱可以很世俗,也可以超越世俗,影片更多着眼于波澜之后,情绪在漫长的时间流逝过程中的发展与塑形,日常化的内容令人动容,幻境和现实交织,老友聚会那一段最为精彩,忽然之间的情绪外溢,孤独是核心,也是常态。结局的背影使人思考人物如何回归平静的日常

34分钟前
  • 疯狂の小丑们
  • 推荐

看的是“煮好了”版

36分钟前
  • 魏晓波
  • 推荐

洪导电影不尴尬的时候令人尴尬

38分钟前
  • 于小狮
  • 还行

看完就好像闷的不得了。我下楼去喝了一瓶酒 抽了几根烟 很应景 很孤独

41分钟前
  • 焦小宝
  • 推荐

导演的自命不凡 和对观众社会的自以为是的阴阳怪气… 什么别人不懂爱 不配爱 啧啧

42分钟前
  • oranges
  • 还行

感觉是可以学习韩语的教程。男神唯一公开过的女友,还是没有感受到她的魅力,不过她这次是翻了个大浪。

47分钟前
  • 很差

从前的导演一脸坏笑无爱可诉,如今满腔深情无处安放。罕见的心疼视角。

52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私人洪片最佳,当然1才是真masterpiece,2是masterpiece的注解

55分钟前
  • TWY
  • 力荐

现在烦透了这种调调

58分钟前
  • 张老实
  • 还行

文艺中年的矫情让人想拍砖

1小时前
  • 陈裸
  • 较差

不是道德不道德的问题,单纯的不喜欢。//看到影评说洪常秀与滨口龙介两人的叙事背景相近,不过——洪有意建构属于日常的情境,但并不追求真正属于日常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在滨口的电影里存在。

1小时前
  • 豆友201820335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