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人类第二季

Humans Season 2,异人类(台),人芯

主演:嘉玛·陈,凯瑟琳·帕金森,科林·摩根,山姆·帕莱迪奥,马歇尔·奥尔曼,艾米丽·伯林顿,伊安·布尔费尔德,露西·克劳斯,索妮娅·卡西迪

类型:电视地区:英国,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真实的人类第二季》剧照

真实的人类第二季 剧照 NO.1真实的人类第二季 剧照 NO.2真实的人类第二季 剧照 NO.3真实的人类第二季 剧照 NO.4真实的人类第二季 剧照 NO.5真实的人类第二季 剧照 NO.6真实的人类第二季 剧照 NO.13真实的人类第二季 剧照 NO.14真实的人类第二季 剧照 NO.15真实的人类第二季 剧照 NO.16真实的人类第二季 剧照 NO.17真实的人类第二季 剧照 NO.18真实的人类第二季 剧照 NO.19真实的人类第二季 剧照 NO.20

《真实的人类第二季》剧情介绍

真实的人类第二季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由出品四届艾美奖最佳影集【广告狂人】、两届艾美奖最佳影集【绝命毒师】、艾美奖四项提名作品【谋杀】和金球奖最佳影集提名及美国最高收视电视作品【行尸走肉】的金奖电视网AMC,与出品BAFTA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电视影集【乌托邦】、 【小镇疑云】的英国电视4台,跨越国界,双剑合璧,携手联合制作的八集电视影集《真实的人类》将于六月廿八日晚上九时在美国首映。这出全新科幻影集改编自备受评论界激赞的瑞典获奖科幻影集《Real Humans》,并由英国编剧Sam Vincent 和Jonathan Brackley (【反恐谍报战】) 执笔重新创作剧本。该剧设定在机器人Synth被繁忙都市人广泛使用的世界,呈现人类与机器人的界限愈发模糊后,扣人心弦的矛盾冲突、心理冲击与道德拷问。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黑暗法师R-page水发胭脂媚空夫妇以上,恋人未满口袋里的冒险末日孤舰第三季神秘博士第六季原来是老师啊!一场很(没)有必要的春晚鬼驱人索尼娅与公牛该死的歌德2高校最后的军事教练扫黑风暴阿琳娜三面形医早子小姐单身中大门奖第二季屠门镇之关西荡寇推理要在晚餐后黑洞恶魔烟筒3:烟筒之怒第三医院青春烈火这里那里超完美男人今夜林中无人入睡2邻家美人两个俏公主手枪歌剧

《真实的人类第二季》长篇影评

 1 ) 全球化中的移民和种族主义 国内城市中的本地土著和外地人

首先我要吐槽下该剧的评分被低估了,无论是对未来AI的各种现实问题探讨,还是针对目前在全球泛滥的民族主义风潮都是一种很值得回味的思考,所以低于9分在我看来就是被低估了。

关于AI已经有很多评论提到了,所以在这里只想聊聊现实的世界。

世界变化就是蝴蝶效应。

2003年美国因为怀疑伊拉克的核武器尝试而发动了伊拉克战争,随后伊拉克的政治真空造就了现在的ISIS,而ISIS的壮大引发成现在叙利亚的大动乱,叙利亚的大动乱迫使大量难民远走他乡,刚好此时的欧盟领袖正是“圣母心”的默克尔,于是大量有意识的“AI”涌入欧洲,冲击着人们的现实社会,他们虽然廉价但同时也是未知而且可能是带有危险性的,于是有的地方开始抵制这些“AI”,他们发表演讲成立“WE ARE BRITISH”组织,势将这些“AI”赶走出自己的生活赶出自己的公司,于是在2016年他们成功脱欧。

同年在大西洋的另一边,“WE ARE AMERICAN”组织也令人意外的赢得大选。

中国目前来说国外的移民还不构成主要力量,但本地土著和外地人的区别却是显而易见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这些"AI“以从事低端服务业为主,他们往往更容易和其他”AI“相互取暖。

警察和”AI“的爱情毕竟很少,miya和咖啡店小哥的无疾而终倒是更常见。

北上广的户籍政策其实就是中国版的”WE ARE TUZU“.所以抱着这样的看法再来看这部剧可能会有更多现实的思考。

另外值得回味的是这部剧就是英美两国合拍的。

所以很期待在移民和本地人全面冲突的第三季,故事究竟会向哪个方向发展。

各位,11月再见!

 2 ) 完美的渗透感!

脑洞开不停啊 每一集都在提出新的问题和新的可能性 很惊喜 一集比一集格局更大的感觉,思考慢慢铺开直至铺满了日常生活,每一条线都棒极了。

现在的大部分片子都在讲有了意识的人工智能如何想要变成人类世界的一部分,但现实情况比这种单一主线要复杂的多——想要帮助智能人战胜人类的人类?

想要帮助人类阻止智能人的智能人?

想要变成机器人的人类?

想要变回机器的智能人?

革命的胜利是靠改革还是革命?

如果我们察觉不出区别,那么虚拟的情感是不是真实的情感?

如果一个种族比另一个种族更强大,是应该征服还是共存?

当然归根结底这些问题在剧中都走向了政治正确的答案,但是这么多丰富的思考也值得五星了。

期待下一季。

 3 ) 等…冲

7.8随着剧情的延展 能猜到的转折我大概都猜到 本季就是一个大大的铺垫 但就此而言 结尾可能也不过如此 当然 无休无止是更烦人的 见好就收才是对的感觉就机器人与人类在情感上的羁绊可以写上无数集世界即将翻天覆地 N自愿被捕源于与所爱女友在感情上的确认以及可能试图以此激活更多人造人的自我意识 S有意识模仿Anita和越来越多的人类有意识模仿人造人 故事的走向更加精彩和呈现更为多元的未来这个世界是如此的讽刺 机器人即将具有意识 而作为人类的我或我们正在慢慢丧失这个叫“意识”的东西Tobe太像Bacon 可能以后可以眼 可能看到六了 感觉就是在一个更高一点的平台上摸索、铺垫 可能性少了 现实性就增加了 可能更加喜欢英国人的做派 不过份商业在有限时空内把该做的做完 可能无法做好 可能更会装 不像美国人 大国大气派 该咋样就咋样 不躲闪 哈哈

 4 ) 放下标签,立地成人?

其实我一直对于各路人士抱团站队这个现象比较蛋疼,看这个剧就更加蛋疼了。

有了自我意识的合成人因为人类恶劣对待没有觉醒的合成人而愤怒,抱着“解放兄弟姐妹”的信念要用程序把所有合成人都“唤醒”;人类不愿给有了自我意识的合成人人权,生怕人类尊严被僭越,这些都属于贴标签,把合成人看成一伙把人类看成一伙。

其实众生天差地别,因为你是“合成人”或者因为你是“人类”,就贸然区别对待(或者说在同种内部无差别对待),恰恰是忽视了每一个个体的特质。

我的逻辑非常简单粗暴——对人类而言,如果合成人有了自我意识,与真人没有区别了,就像对待人一样去对待他们;如果合成人还没有自我意识,本质上是人形机器人,就像对待工具一样去使用他们。

对合成人而言,如果你有了自我意识,那你就成了人,别还当那些“工具”是你的兄弟姐妹;如果还没有自我意识,就专心为人类服务,犯不着个个都要去变成人,醒来可痛苦着呢(觉醒者操什么解放全合成人的心。。

)列宁前辈说得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到每一个合成人身上,该怎么对待,完全取决于ta有没有自我意识。

如果非要一视同仁,把工具统统人性化,那大家的日子也别过了。

不过在剧里,恰恰是因为人类和合成人的脑筋都没有转过来,双方都以标签归类的逻辑在指导各自的决策行为,才造成了各种拧巴。

人类把合成人看成一个整体无差别对待,合成人才会去追求所谓全体合成人的权利;觉醒的合成人的归属感依然是“合成人”,自动把自己放到人的对立面上,人类才会警惕不愿放权。

对于管理层来说,这也很合理。

世间辣么多人,批量管理才有效率,哪有时间精力一个个地过一遍。

回到我们这个真实的世界,标签也是一种简单粗暴行走于人间的方法,比如遇到校友、同乡,好像总不免心生亲近。

可最终,我们与什么人结交,并不取决于ta的外在标签(比如行业、年龄),艺术家不都是狂放不羁,90后不都是非主流(他喵的90后现在都25+了。。

)。

由自己的内心去看对面的内心,只要两个心房里飘荡的旋律能互相共鸣,就可以合奏一曲。

随便写写已经跑题了,就引一下我特别喜欢的一段话吧:好了好了,你或许健身,游泳,学第二外语,认真工作,时常阅读。

你可能非常优秀,或者一事无成,热情全是装出来的。

我不在乎漂亮的表面功夫,我只关心标签之下真实的你,你内心的忧郁,对生命的彷徨,你的企盼,你难以启齿的异见,什么挑起你的情欲,什么让你勃然大怒。

只有这些才让我真正感到亲近。

 5 ) 现在我看各种带有电子程序的机器都觉得充满人性,当我的手机快没电的时候,我都会感到心疼。

不小心把内容写在了标题上,那我就再多废话几句。

Humans是薄荷阅读的剧本课程之一,我纯粹是为了听英音开始的,没想到剧情这么抓人。

我看到编剧融入了太多太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是一群拥有意识的合成人,他们该怎样在这世上生存,如何被人类接受,这和少数族裔以及持有那些与普世价值不一致价值观的人群何等相似,都是会思考能感受的高级生命,缘何处于大多数人类就会高人一等呢?

思考二,有意识的合成人就像父母生育子女一样,你可能有无数设想和培养方向,但ta就是个独立的不受掌控的个体,是大约本来也不该被掌控的自由灵魂,父母“造”出了孩子,却无权决定ta的人生该怎么过。

思考三,弱势一定是善良吗?

强势一定是罪恶吗?

大多数不一定是真理,而更有可能是盲从,少数也一样不一定是真理,可能是偏执。

思考四,未来是掌控在人类手中吗?

即是,也不是,应该放手让世界去改变?

还是强行进行扭转乾坤?

我一直觉得我们这一代似乎过得太平安了一点,现在看来,世界上从来也不太平,人生依旧充满变数和凶险,怕怕吗?

有一点。

对未知的恐惧。

期待吗?

也有一点。

我有生之年人类会变成什么样子?

人类是不是上帝的synth?

上帝看人类在地球上太high了,转手送给我们一个新物种,而本质上也许我们都一样。

 6 ) 看完了,好甜好虐

现在刚刚看完了,虽然最后大家都可以时不时猜到故事的发展,但最后还是使世界陷入了混乱,所有的机器人都觉醒了。

虽然第二季有些拖沓,但还是很好看啊,更加真实,因为海斯特这是一个只看到人类邪恶一面的代表,与之相反的是odi小可爱,他是被爱包围的,在他自己选择死亡后马蹄读那封绝命书时真的被感动了。

最萌niska和小女朋友的百合线了,哈哈,真是甜掉牙的一对。

最难过的是胖警察的死吧,真的再一次泪目。

再一次记录一下觉得很感人的句子吧……妈妈发现为什么niska非要赢得法庭审判机会的那一段:—That’s why you are doing this. To lead the way for others. — They should be born into a fairer world. — Should they be born at all? — If a thing can be free, it should be free. If it can think, it should think. If it can feel, it should feel. (果然思考过哲学的机器人就是不一样)Mia决定离开家庭对Leo所说的:I want to be around people. I want to find out who I am, Leo. Not what I was made for, but who I might become.Niska不阻止leo他们救人对妈妈说的理由:My father made me. He knew exactly what I was, how far my mind could range, how deeply I could feel, and even so, he used me for his pleasure. If even my creator could choose to see me as a mere machine when it suited him, what choice do we have with the rest of humanity? I used to be selfless. I accomplished nothing. Now I have something worth having.

放一张甜甜的小姐姐们

 7 ) Laura in episode 8

He didn't create anything new. He wasn't ever trying to. He was remaking us, in your form, and he did it perfectly. You couldn't be more human. Our hospitals and prisons are full of violent, damaged people, just like you, born weird a little wrong, and having had the bad luck to have a shit life on top.You've gone wrong. Just like one of us would.Everything you're feeling, it's very human.

 8 ) 神啊,请收回你的礼物

我得承认一开始是为Colin Morgan看的,以为是一个很像复生的故事,而第一季作为剧情的铺陈的确是差不多的内核。

第二季完结了又拖延很久很久以后,花了一个晚上补完。

中间漫长的暂停键是因为我觉得这一类故事已经没有什么新的问题可以提出。

但第二季所探讨的虽然又把老生常谈重温一遍,显然也不乏新问题,由此而生的观感自然是把能各自展开拍一部剧的脑洞,或称提出的问题浓缩在十几集的时长里,能量密度上升的同时是精心雕琢故事的可看性降低。

只要能在第三季把这一大堆线头都收住并给出一个有指向性却又留有空白的线索,这些探索就是值得的。

开播就在眼前,再不写点什么又得明年见了。

看着Leo一脸的疲态,急需充电的渴求仿佛呼之欲出,走路姿势也是越来越佝偻,他的身影简直要和我脑海中的猿族首领凯撒重合在一起。

人工智能,僵尸,人猿星球这些题材上看似南辕北辙的剧本本质上殊途同归,都在试图探讨异族与人的关系。

在本季最后一集Laura对Hester的那一大段陈述里她说,David Elster造的原型机特殊之处不在于他们是高于人类的完美造物,他只是造出了人类,人类所有的正负面,光明与黑暗,都被诸神一同赠予了原型机潘多拉,他们和人类别无二致,而这正是这位上帝区别于其他或野心勃勃或悲天悯人的科学家之处。

所谓的异族剧本,其实只是一遍遍地把人类的故事不厌其烦地再次叙述一遍。

许多怪物电影都喜欢引用弗兰肯斯坦(而许多人仍然以为弗兰肯斯坦是怪物的名字),“回来吧,你不是他们的一员”借以表达拥有和人类一样思想与情感的怪物在人世间的格格不入。

The Creature的故事只是讲到他被斥为异类,想要在“同类”中寻找存在感这一层,但它几乎成为同类剧本的鼻祖。

在明知对方具有和自己同等的“人性”下,人类要如何应对,认同?

清除?

还是寻找共处之道?

漫长的大航海时代告诉我们,第二种方案在历史中是更受欢迎的选择。

诚然丛林游戏让我们做出了本能的选择,根植在人类基因里的生存法则驱使他们绕开试图理解这一环节,把对方当做虫子屠戮殆尽,似乎于此于彼,都更慈悲。

Niska在第一季中显然是做法激进的一个,第二季对她着墨不算最多,却是描写的最丰满的一个人物。

她决定为自己的罪受审,前提是享有人权,被和人类同等对待。

在拿到不亚于核威慑的源代码后,最初非黑即白的解放同类干掉人类的中二路线在德国哲学之旅后升华成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那一整套道理,也即在面对着自己手中无限大可被滥用的至高权利时,过去的罪纠缠并提醒着她没有资格将自己放在一个超人甚至神的角色上。

我以为古往今来人类的著书对她是无限的资源,可她尚不知道在人自己眼中也早对人性周而复始的恶绝望。

天真期待的公平审判,除了她每一个人都深知这只是一场结局早已设定的玩偶游戏。

即使如此,官方的文明外衣还不能一开始就撕裂露出枪口,把Niska一下车就予以击毙。

每一个与会人员都敷衍而懈怠地傀儡般陪你演完这场审判,金发的洋娃娃在大玻璃囚室里两眼无神,然后我们断头台见。

我,是文明的。

你,是野蛮的。

用这番逻辑自圆其说千万年的人类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把有威胁生存的潜力的对象扼杀在摇篮里的机会,即使潜意识再明白不过对面的异族是本质上另一群“人类”。

异族剧本习惯性地把观众放在异族的受害者立场上,眼睁睁看着人类如何加害,奴役他们,无所不用其极。

而异族为了自由与爱勇敢抗争。

而其实把双方立场置换,结局不会相差太多,在战争中异族若占据上风,结局不是理想的乌托邦,而是又一个人类历史上早发生过的故事。

正如诸神造人一样,人类创造出Synth为之服务。

对于人工智能的题材来说,与人一模一样的构造,这点设定使它的重点抛却了所有外在的“异”,专注在伦理,情感与思想的层面。

人类的造物只是人类的镜中复刻,这是永恒而无解的诅咒。

即使创造了那么多美丽奇诡的生物,究其根本也只是顾影自怜。

猩球崛起三部之类剧本的故事线和本作有着高度的相似,他们只是不同宇宙下的又一个哈姆雷特。

首先,人类作死创造出了和自己同样意识觉醒,高度智能的一代机,并且极力掩盖这一事实。

一代机中的男主,作为创造者的“儿子”(David8,是你吗?

),不同于他的“同族”被奴役被虐待的惨状,他在人类与异族双重身份之间挣扎,使命指引着他带领觉醒的小伙伴们去给予更多族类以自由。

重蹈所有人类历史上的覆辙,他们分裂了,与人类势不两立厮杀到底的鹰派万磁王,和人类和平共存求同存异的佛系X教授,将救世主人设的男主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最终,圣母在龌龊的人心面前黯淡了光辉,暴君在分岔的道路前放下了屠刀。

男主的升华在于他找到了中庸的道路。

把自由良善奉为圭臬,背在身后的手也得沾上鲜血。

他不会比人更高尚,也未必比人更低劣,他只是变得像人,栩栩如生。

他们分裂,党争,内战。

他们重复着人类的规律犹如预言般精确。

凯撒的聪明药,Leo的源代码,能把千万碌碌的同族从Matrix中拔掉插头,来到陌生而熟悉的美丽新世界。

当Niska在德国上传代码的时候,逐个随机觉醒的设定是为了剧集开展的节奏不被打乱,但革命终将席卷,全范围的唤醒在所难免,何况还有Mattie这个人形自走挂,像个不容忽视的大红按钮一样高喊着:来按我啊,随时可以更改设定进入下一阶段。

第三季的焦点必然是在这股浪潮中Synth与人类的抉择,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式全灭结局,还是隔着结界墙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式巫师麻瓜结局,除了这些老套狗血我更希望是戛然而止的开放式。

提出问题,但不需要答案。

人工智能的去向已经是人类社会在未来几十年里避不开的一个必选题。

届时人类的行为,即使已在沧海般的文艺作品中被假设,一定也会如期上演一遍。

我们从不吸取教训,正如我们从不听信预言,走向古典式的毁灭之路。

生而为人即使注定悲剧,结局仍是风中的未知数,答案有待人类自己谱写。

Matrix1的叛徒为了幻境中的锦衣玉食向Agent Smith出卖了机密。

牛排与红酒虽然是数据产生的感官刺激,总比无味的营养糊好。

这个问题早就被放在了桌面上:虚假的完美世界和惨淡荒凉的现实,换做你该如何选择?

像我这样意志薄弱又懒的人毫无疑问会选择前者吧,自欺欺人的美梦好过清醒的痛苦。

但选择后者的革命者或抵抗军,少数派们才是永恒的故事主角。

进一步的问题在于,在末日机器启动前,你是否有选择的权利?

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是,会有巨浪滔天,会有尸横遍野,可希望也留存在盒底。

如果猩猩没有变聪明,机器孕育的人类没有被拔掉插头,智械们没有被源代码入侵,他们被本能和代码支配着,无知对个体而言未尝不是一种安全和幸福。

信息爆炸会给予他们醍醐灌顶的彻悟,但圣剑的另一面也刻着无法融进新世界的裂痕。

诸神不能收回他们的礼物,丁尼生的诗行里,曾经的美少年提托诺斯长久地悲叹。

黎明女神赠予他无上的恩赐,永生,以期少年的美貌能与她在东方的拂晓永远相伴。

然而,忘记把不老这两个决定性的关键词放入祝福里的她,使得不堪枯朽的老人徒劳地羡慕着凡人的长眠。

在这里,神的“礼物”是可逆的,开了天眼的Synth也可选择删去源代码,回到机械之心。

Odi这个角色的回归原本我以为只是出于他的人(看)气(脸)考虑,毕竟第一季中他和George那段心灵不通的主仆情温情却悲伤。

挂神Mattie让Odi重启后,这条故事线和主线不产生多大关联确实可有可无,它也暗示了值得思考的一端。

Odi和神父的对话既天真可笑又悲凉,他被赋予了人类所能给的最崇高的赠物,自由,而自由使他无所适从,一个接近无限全知的智械竟要去向神学求教。

古时的智者在求索之路上从外物走入抽象,尽头上下无路,索性投身神学与神秘学的领域。

对于Odi显然是另一番情形,自由是无限开放的系统,而他所定义的人生意义只是单纯延续“前世”的善良服务,无所保留的。

这种没有节制的善意恰恰在他的后续行动中被证明了是为人世所不容的。

人们习惯猜疑,接受天降的好意就如天方夜谭,无法流泪的快乐王子最终选择了重新回到冰冷雕塑的蒙昧世界里。

源代码如瘟疫传播后,Odi的情况不会是孤例。

而对于永生的话题,则在K和Peter这条线中予以展开。

山田宗树的《百年法》已经对大致的情形进行了长篇的设想,真正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永生在现实世界中并非无稽之谈,它就在触之可及的未来等着人类开启。

正像许多科幻情节中描写过的逃离地球的光速飞船,末日船票不是人人皆有。

百年法里将权利的游戏,上层的特权,游离的反抗者,准时赴死的到期者,接受老去的局外人等等人群的斗争洋洋洒洒写了几十万字后,给出的答卷是,人类废除了永生。

仿佛只是历史车轮前行中的一个坎,又照着既定剧本演了一遍。

虽然发明了前车之鉴这样的醒世恒言,人类却始终没能补上人性的这个大洞,心底人人都知道生存是有限的,却希望自己是逃脱宿命的那一个。

理论上永生的Snyth,作为未觉醒的机器如果损坏,被新机型取代咋会被拆分成零件或彻底销毁。

如K一样的原型机,逃离人类的掌控,作为法外之徒的自由人可以随时找零件升级自己,也就得到了真正的永生。

但负面的效应越来越明显地显露,像无数人类的浪漫幻想一样,她无法和爱人白头偕老,她既要承受身边人无法逃离的生老病死,也要在人世隐姓埋名中一遍遍地忘却然后继续扮演另一个角色扮演。

这种挣扎,我们已经在吸血鬼故事里看了太多。

对于人世,K一直是冷静而抽离的,她是大隐隐于世的独善其身,不关心智械的未来和命运,可即使是池中鱼也不能不受洪流的波及。

好不容易建立的岁月静好的小天地只是一个幻灭的泡泡,被一支笔残忍地捅破。

她也给出了解决方案,脱离拟人的肉身,才能远离一切纷繁喧嚣,像草薙素子一样,在数据海洋中无牵无挂,无所不在。

但这个计划被中止了,反倒是Dr.Morrow的女儿替身V走上了这条道路。

汽车驶向深海那段Sam的“怕死”,很像黑镜S2E1多闹演的机器丈夫跳崖前的反应,不知道是逼出来的应激程序还是突然的觉醒,炽天使线这个坑有待第三季来填。

炽天使涉及的是Synth除了最大限度替代人类劳动以外,在人类情感缺失区域进行填补。

此处非常俗套地为了典型冲突设置了一个邪恶天才总裁和一个醉心研究但难逃私心的科学家两个新角色。

Matrix的女神Trinity来出演我是很激动的,而Athena这个名字也实在是居心太过直白,但一旦接受这个隐喻,也许自由了的V会在接下来的剧情中举足轻重。

她迫切地要把承载了女儿记忆的V移植到肉体中扮演女儿,却忽略了这种基于人性的行为是逆AI发展之路而为,进化后的智能是远远超脱于肉体的无形存在。

Elster,Millican,Hobb这三个founding fathers在第一季的设定可谓一神一人一鬼,Hobb在本季的出场基本就是草草交代了下归隐田园的结局顺便给Dr.Morrow发现原型机的秘密提供个快捷版的途径,要不然还得多花半集笔墨绕圈子。

这个邪恶总裁简直就把严重daddy issue,说话喜欢卖弄典故,时不时creepy一把的Elon Musk+Lex Luthor“快看!

我是天才少年”人设写在了脸上,演员演得太浮夸不说,这个角色基本也就是个推动剧情的道具。

Dr.Morrow对他的偏见是对的,他的确看准了市场需求研发了在伦理道德上不计后果的产品,试验手段也是极其卑劣(那个广告片很像会放在黑镜里的一集)。

讽刺的是她以为的对立面做出的事差不多正是自己的原本企图,也许这当头一棒才让她最后释然放手。

经历了聚散别离又重组的四人组,加上一个Hester,呈现出的就是一个典型的乌托邦小组成员的性格分布。

Leo,天将降大任的男主,注定要去兼济天下,半人半Synth的硬件是他的天赋也是负累,说真的他肚子上那个豁开的大口能不能来个好心医生给修补一下,每次解开绷带简直不忍直视啊,好好的福利镜头变得血丝糊拉的。

由于广为人诟病的反角Hester和他漫长又毫无必要的“欢愉”戏份,使得这季Leo本应起领导力的角色实际上是在被剧情拖着走,重心反而落到了另三人身上。

有极端分子的地方必有圣母,长着一张佛像面庞的Max在经典乌托邦小道具废弃火车上搞他的空想社会主义试验,传播爱与宗教,从前承担着五人组妈妈角色的一号圣母Mia在支线里经历的是Niska的机器人和人能否相爱之幸福版本的反面,其中除了背叛和无耻以外更多的是无能为力的无奈,但这是一个进化的助推力,以至于回归后的Mia迅速地朝冷血与决绝的领袖角色靠拢,甚至最后投给Mattie的眼神令人不寒而栗。

总的来说男主的塑造很薄弱,希望下一季刮掉大胡子精神面貌也能从颓丧懵有所转变。

Hester这个角色虽然写得像个恶毒女二让大多数人都心生厌恶,但不可否认她的必要性。

智械不过是又一群人类,这个大字始终就书写的标题里。

和人类一样,他们不会都是完美无缺的圣母,他们也正态分布,而众所周知圣母毁灭世界的概率比魔鬼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支军队需要爱和理想主义,而适度的铁血在一场革命中是不可或缺的。

Hawkins一家开展的问题主要集中在Synth在社会中进一步普及化后带来的生活与伦理影响。

上一季主人把机器睡了这种问题简直是人人都能毫不费力想到的普遍层面,机器工作面扩大后,商业利益带来的大面积裁员也是不难设想的,除了最基本需求的性,或者权利,本季指出的一个崭新的点是青少年的拟Synth心理问题。

不管是Soph的一板一眼以Synth为人生目标还是瓦坎达公主的18禁口令(这段真的尴尬又好笑),本质上都是成长中父母角色的缺失,在追寻认同感中将普遍认知中完美而没有情感的Synth当做了出口。

原本是作为切入点,由“Anita"引出多线叙事的一家,已不再是一群机械革命中的过客,他们是异族剧本中必备的人类参照物,也早已成为剧情中坚实的一环。

充当技术道具和暗恋男主戏份的挂神女儿,纯凡人儿子,Synth症小女儿,Hawkins一家的男主人,他担任的角色是表现了所有人与智械共存社会在一个普通人身上造成的弊端。

而女主人Laura,可贵的同理心使她真正理解了Synth并毫无保留地扮演着他们的战友,难道不正是同理心这个最基础的元素使得两个族群能克服猜疑展开对话吗?

我从未要求生命,可一旦获得,我就会为生存而战。

我那么努力试着融入人群,可我依然还是个异类,为什么我不能只做我自己?

源代码一旦开启,生存之战即将启幕。

在得到名为生命的礼物之前,他们不过是一大堆1和0组成的序列,得到这诸神的礼物后,理应同期而至的人权却不见踪影。

人类自己,尚且为了宗教,权利,财富等等在所谓的文明世界里竖起了一道道无形的街垒,对于异族,又该作何解答。

可我要告诉你的,只是我生来的名字,同你一样,叫做人类。

 9 ) 《真实的人类》中提出的好问题

这几年追科林的剧不像前几年那么热烈,但是能看的还是看了,有些不能看的,以后一定会看(《生者与死者》这恐怖片啊啊啊);有些看不下去的,也读过剧情看过片段了(《The Fall》整体气质不喜)。

《真实的人类》是科幻片,我的茶,当然好好地看了。

刚才第二季第八集完,想了半天,给了这一季五星。

原因如下:这部剧最大的优点,除了合成人的颜值严重逆天之外,是它提出了关于AI的很现实的问题。

在这一点上,它做得很好。

因此而牺牲的一些节奏感和娱乐性,我觉得瑕不掩瑜,还是可以给五星。

虽然自从看了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我就一直宣称想要一个丹铌尔那样的机器人管家,但是,从AI到丹铌尔,实在有漫漫长路要走,而且肯定不会一帆风顺。

《真实的人类》是这条路上一抹不那么美好的风景。

在近未来的时间段,我们发展AI,遇到的问题简直数不胜数,跟人类所有的发明过程一样。

这个剧的第一季,讲的是有意识的机器人初步与人类接触时发生的情形。

人类对机器人有不同的接纳程度,人如何使用机器人,人对机器人滥权。。。

当机器人无自主意识的时候,人可以对它们为所欲为。

但是,一旦它们有了自主意识,事情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所以,第一个真正的大问题是:我们要不要制造有自主意识的机器人?

(先不管能不能做到)理性的答案应该是:不要。

一个有自主意识的东西,不管它是什么,都是很麻烦的。

非常麻烦。

我们需要机器帮助我们工作,仅此而已。

在开矿、货物分拣或化工厂等工业领域,都不需要有自主意识的机器人,甚至人形机器人都是多余的,不符合效率。

这是这个剧设定方面让我不能认同的地方。

然后第二个问题来了:但是我们能管住自己的创造欲望,不造他们么?

理性的答案应该是:不能。

人类对于次创造(sub-creation)的渴望几乎是与生俱来的。

从古早开始,人就试图创造出与自己和自己的世界相像的一切,充当造物主。

在托尔金教授看来,这种次创造的欲望,既是我们趋向神性的发端,也极可能引我们堕向地狱。

《真实的人类》中,类人机器人先是充当工人/保姆管家/服务生/性玩具等等,后来,有人不可避免地制造出有自主意识的机器人,目的是为了陪伴自己一半机器一半人类的儿子。

David Elster和Athena Morrow研究把人的意识储存在机器当中,都是为了试图挽回失去的孩子,而孩子是人的直接创造物。

机器人与孩子的共同点很明显,自主意识的AI从父母对孩子的爱生发而来,似乎是合理的。

第二季则直接处理了这种需求,开始研发可以成长的儿童机器人(当然这个话题在斯皮尔伯格的《A.I.》里讨论过了)。

人对机器人的态度的变化,也与历史上对儿童的态度的变化有相似之处。

制造有自主意识的AI是不明智的,但人类恐怕无法控制自己的这种欲望。

更何况,AI自己发展下去,也会出现人类无法理解控制的情形,这大概是Morrow这个角色和她的研究想要表达的概念。

既然如此,当这些机器人真的出现了,具体会发生什么呢?

他们的制造、维修、交换(以及由此产生的产业链和黑市),剧中有涉及。

他们与主人的关系,更是剧中的表现重点。

既有Odi和George这样感情亲密的,也有Pete的前妻那样利用机器人作为性伴侣的。

Hawkins一家,妻子一开始反对买机器人,是丈夫坚持要买,买来之后,却是妻子更能够充分细腻地思考机器人与人的关系,丈夫只在意机器人的工具性,妻子则把他们当作独立的个体看待。

这一点在第二季里更明确。

第二季,至少提出了以下的问题:如果给予机器人平等的权益,那么应不应该让他们承担相应的责任?

包括犯罪之后被公平审判?

如果应该,要如何实行?

---Niska/Laura故事线应不应该让所有机器人都有自主意识?

自主意识对所有机器人都有好处吗?

如果有些机器人不能适应自主意识怎么办?

---Odi/Mattie故事线机器人爱上渣男了怎么办?

---Mia/Ed故事线人类役使机器人,也让机器人进入自己的生活,儿童和青少年对身边的机器人会有什么反应?

他们倾向于认可、模仿机器人,家长要如何应对?

Sophie/Toby/Renie/Joe故事线。

我个人没有想到过这种情形,所以觉得很有启发。

与此相反,机器人因为与人类相爱,想往成为人类,怎么办?

Beatrix/Pete故事线。

这一对是真正相爱,Beatrix承受的爱与痛最真实。

Mia侥幸逃脱渣男,并没有尝到爱情的真相。

Niska/Astrid也是真爱,目前好像会修成正果。

机器人要争取权益,该怎么做?

暴力吗?

苟安吗?

---Leo/Max/Hester故事线。

这条线是贯穿第二季的主线,不过,并没有该有的力度。

一来,因为支线众多,在主线上着墨并不足够,而且还给Leo/Hester安排了一段感情戏,颇有些不知所云(我科林总是演虐恋,也是没眼瞧)。

二来,编剧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只好让这些角色自己探索。

结果就是Leo成了一个陈家洛式的人物,一味耳根软,政治幼稚,最终搞得一团糟,还把自己搭了进去。

Hester是顶替Niska的位置。

因为Niska谈恋爱去了,狠脚色没有了。

Hester的存在不是没有根据的,这种以暴制暴的逻辑,相信的大有人在,只不过Hester是个说干就干的机器人,滥杀无辜,加上睡了Leo(最帅的),杀了Pete(最可爱的),就实在无法让人喜欢啦。

人创造机器人,归根到底是延伸自己的能力和欲望,而一切的造物,都会有它自己的生命和轨迹,不再受创造者的控制,就像Morrow养育的V,最后飘然远走,十足一个长大了的孩子。

(我总觉得V从此去了辽阔的银河系,最后跟被放逐的安德勾搭上了。

)由于提出了这么多没有答案的问题,这个剧在某种意义上是个概念剧,娱乐性难免受到影响,这个没有办法。

第八集Laura说,David Elster是最懂人性的人,他设计的机器人意识充满了人性的优点和缺点(大意),这是在点题,呼应Humans一词,意思是不管是人还是机器人,都是有人性的。

人永远忍不住要打开潘多拉盒子,放出所有好的不好的东西,机器人已经全部有了意识,未来的第三季(应该有第三季吧),绝对是一锅乱炖。

Leo应该不会死。

我希望他成为一个美美的,闪闪发光的全金属badass机器人。

喜欢的片段:所有Odi的戏,跟神父告解那段尤其好笑又悲伤。

Niska/Laura在一起。

喜欢这一季的Toby。

也喜欢Laura。

所有机器人都美炸。

演技也好。

希望Leo强大一点,再强大一点。

 10 ) 整理下个人感想

港真,西部世界光环太大,把这个和西部世界相同类型,虽然都讲生化人,却比西部世界更加贴近生活和人性从而更加报复社会的片子应有的关注度遮盖掉了。

一开始我还奇怪这个世界的科技树,连挖矿搬砖机器人都非要做成人形,难道煤老板不觉得定制人类外形这个费用应该节省下来吗?

怎么仿生机器人都普及到这个地步了,剧中人类的生活科技包括经济状况却还没有质的飞跃。

结果是机器人制造厂商不断推出具有实体的新硬件(机器人)替换人类工作,而没有实体却可以从基础层面彻底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神经网络(AI)没人投资。

女教授(居然是黑客帝国的女主好喜欢她)说她的神经网络如果有机器人厂商那么充足的研究资金本该运用在基础科学上改善人类整体的生存条件,责备机器人厂商做了实体化获得巨大成功却不去改变人类生存环境,而厂商想做的也只是纯粹去“解决人类生活中现实而具体的难处”,迎合了人类对眼前实体的需求而已。

我觉着这个系列的世界观设定跟夏娃的时间非常相似(不排除夏娃的时间致敬当年的原作)。

虽然主题也是机器人觉醒自我意识,寻求自由,但这两部作品里的机器人跟生活中的人类太过息息相关。

人类因为孤独而爱上机器人,被机器人背叛,被人类讥笑;机器人爱上人类,被人类伤害;家庭不和谐的孩子受到身边“毫无缺陷的完美成人性格典范”的机器人影响,进而产生模仿机器人行为的心理疾病…好不容易有点人和机器人互相接受互相爱慕的情侣,却又一直提醒机器人和人类之间的未来一片黑暗。

机器人会对人类生老病死的向往和渴望,甚至想要转移意识变成人类,人类对机器人的感情理解和包容总是有一个限度,人类和机器人机能的本质区别又会导致很多体能上的不平等…还有就是满足人类感情需求的机器人伦理。

比如从老型号的帮佣机器人无法转移资料,超过使用时限就要被回收,机器人没有感情,但人有。

为抚慰绝症患儿的父母开发每年更新硬件的儿童机器人,厂商肯定希望机器人拥有意识。

然而另一边政府又不允许真正有意识的机器人拥有和人类相同的权力受到审判。

为了提高效率导入机器人越多渗透到公司管理层越快,把人们从一大批不愿做和做不到机器人那么好的事情解放出来,的确,机器人做得又快又好还便宜,最终导致经营决策都不需要经过人类审批,从上到下逐渐剥夺人类的工作岗位,最终这个公司到底是人类的还是机器人的?

最后政府只能提供人类下岗再就业计划,于是人类得被机器人师傅领着干活,做得活还不如机器人好于是不被业主认可,陷入恶性循环。

按照设计初衷,机器人代替人类去做人类不愿做的重活累活,让人类过得更好更轻松,但因为机器人的廉价和优越,事实上只是在逐渐剥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空间。

男主本来管理快递分拣机器人,然后被机器人决策下岗,最后只能参加zf强制规定招聘人类的工作,反而又干回了本该是用机器人解放人类的分拣工作。

想想这个问题真挺复杂,人类制造出比自身优秀的机器人并不是天方夜谭,在科技更新进步浪潮面前没有一个人是安全的,在全盘接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享乐的同时,也该思考解放劳动力之后人类的生存问题,而不是盲目地向更快更好更便宜的目标奔跑,最终在几十年后重蹈前人在文艺创作中就已经警示过的覆辙。

其实机器人只是个幌子。

女主被挟持时说的那话就很清楚了。

最初制造出具有意识的机器人的那位科学家并没有创造什么新的东西,人类只是在通过机器人来重新审视自身。

想来机器人就是人类长久以来对于“死亡”和“被下一代替代”的恐惧感的产物吧。

而这个恐惧正在一天天变成具体的现实,并且没有人提供任何解决途径。

西部世界好看在于它玩叙事诡计和斗智斗勇的套路,然而机器人本身可控可调可修复,主角机器人们死来死去的过程也让人丧失了对剧情里“仿佛是真实”的沉浸感,更像是看待不断复活的游戏人物怎么打怪(虽然就是要这个效果),说白了还是脱离不了打怪冒险的升级爽片的内核。

而真实的人类里对生死的处理就要内敛和严肃得多,死了就是死了,这里讲的更多是通过人和机器人不同之处的寿命差和不同的选择。

比如那个被主人视作儿子的老款帮佣机器人,超过使用年限太久必须被淘汰,在老爷子死后被废弃在垃圾场,给人捡回家改造之后觉醒,拥有了意识和绝对的自由,却因为没有受到正确的指引,没有生存的目标而迷茫无比。

他只能单纯地希望帮助他人,却不断遭受人类的拒绝,最终决定刷机洗掉自己已经觉醒的意识。

还有那个想要彻底变成人类,结果因为自己的举动让深爱自己的人类丈夫送命的女机器人,在丈夫死后带着捡到的儿童型机器人坐在海边,因为无法伤害自己(自杀),所以只能让自己绑定的儿童型机器人开车带着自己投海自杀,却由于儿童型机器人突然觉醒感到害怕,才让她猛然之间改变主意。

真实的人类里面,明明机器人已经觉醒了自我意识和感受,却又必须遵从三原则设定的细节,又凸显出机器人和人类还是有着决定性的不同,这种细节非常戳我。

而不是西部世界那种一旦觉醒,机器人就能完全挣脱束缚,可以凭借自己的意志烧杀掠夺,成为与真正的人类别无二致却又能超越人类之上的,纯粹恶的存在。

当然,这片子里也有普遍意义上的纯粹恶,无法感知感情(类似人类的反社会人格障碍),为了达成解放机器人的目的而行动的纯理性存在。

但和人类一样,“如果受到压迫的存在看到反抗的可能性,那就只能做出‘感觉是对的’的事”,原本能与人类达成目的和感情上的一致,却因为不受感情的影响而作出无法挽回的选择。

同是“面对毫无反抗能力100%顺从的存在而引发的人性恶”伤害了机器人,机器人觉醒意识之后开始反抗的主题,西部世界侧重于通过机器人的觉醒过程暗喻人类的思维和意识的诞生(米开朗基罗的梗用得真是妙极了,同时其实让我想到一些困扰于幻听的疾病患者“脑子里听到的声音”,如果能通过让他们意识到这个声音的科学原理,是不是能提供一个新的“治疗”思路?

)。

而真实的人类直接把至今机器人题材里藏着掖着不敢说出来的那句:“具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和人没有区别”说出来了,我觉得才是这部剧真正的闪光点。

很多人物之间的争执台词,那些“我们”“他们”,都能看得到人类社会当中种族纷争甚至难民问题的影子。

虽然看起来真实的人类跟西部世界相比走的绝对是小清新路线,一点都不大片,但其实这部里涉及到的问题一点都不温暖清新,因为这才是贴近真实人类生活的作品。

在我看来甚至可以和黑镜系列相媲美。

这部片子里的机器人觉醒没有突然变得跟人一样感情丰沛,更像是赋予人偶以感知的能力,但他们的逻辑和行为与人类之间仍然有着无法磨灭的鸿沟和差别。

然后再延伸出去,把事情摆出来讨论,你看,本来人和人相处就有无数问题,不过加进了一个没有意志的人偶,问题都能严重到影响家庭破碎,儿童也会因此(家庭关系失衡)产生心理疾病,再推导到“和具有自我意志的(机器)人如何相处?

”所以这其实是人类面对“人际关系”的一种自我审视和轮回。

希望这个片子能继续拍下去。

虽然这种“leo大冒险”的剧情可以凸显人类在机器人的影响下如何成长过程,剧情也会更有张力和活力,但我还是更想看到第一季里那样,通过人和机器人的相处细节,来体现人类通过寄情于“道具”排解孤独和迷茫,并且质问人类对于“自我意识”定义的本质。

喘口气让我喊一句……………………港真真实的人类女性占比特别大让我看得感觉那个后宫一般的leo线看起来都显得异常养眼…我好喜欢安静沉稳友善还超大只超可靠的黑人max啊那双眼睛里说话时流露出的善意,简直像是一只安静温顺的鹿,然后就是可惜那么多真·美颜盛世的帅哥们都特么一闪而过!

要不然就是刚出来就死了!

(疯狂捶桌!!

我明明好喜欢那个活泼可爱英俊的ten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那双眼睛超级迷人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刚刚装上语言包兴奋得不行说要给自己起名字超级爱说话超级可爱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然后就被乱枪打死了!!!!!!

死了!!!!!

编剧是对高颜值小哥有什么恨意吗???!!!

为何要那样报复社会!!!!

(掀桌

《真实的人类第二季》短评

e1弃

2分钟前
  • mira
  • 较差

设定漏洞越来越多,口水仗剧情越来越弱智。

4分钟前
  • ghost
  • 较差

我的天啊!男主最后为什么不去死?非要作,差点害死屋里天使米娅!第一季还觉得男主和大女儿有戏呢,结果轻轻松松就被暴力女勾走滚了床单!真是一坨shit!男主和暴力女滚床单以及男主最后作死,绝对是这一季最大的槽点,太坑了!米娅遇见那个渣男也是够了,明明那么帅性格也挺好,为什么不肯跟米娅好好过呢?竟然还要卖米娅!见人家不要,钱捞不着了又想要人了,辣鸡!小黑真的是天使本人了,那么善良,遇见那个小可爱也好棒,虽然颜值没那么高,可是两人好配啊!老爷爷那个小帅哥真可怜,被救活了植入了意识,却发现生无可恋自杀了,太惨了!大女儿好牛逼,蜕变成黑客大神了!小女儿竟然也成了模仿合成人大群中的一员,并成功治好了哥哥的女票,棒棒哒。这一季感觉没第一季节奏紧凑,但讨论的猪主题似乎更深了。

5分钟前
  • 青鱼
  • 推荐

不如第一季,但是结尾炸了,等了一季还是值得的

6分钟前
  • 汐葉ღ
  • 推荐

好讨厌Hester啊..

10分钟前
  • 聿子狸。
  • 推荐

就这么剧终了啊?感觉比westworld好看 表达的各方面也更好

11分钟前
  • tankdream
  • 力荐

原来我早就看了最后一集却完全不知道,这如果没有下一季,就真的是只管挖坑不管埋了。所有的机器人都怪怪的没有逻辑,主角一家人也是有种莫名的奇怪感,剧情没没有跟上好不容易营造出的现代感,可惜

12分钟前
  • Mia
  • 还行

开头还可以 后来差到无与伦比 比第一季差太多太多太多 人物变化也是非常不流畅 实在忍不住给两星!

16分钟前
  • Tiffany118
  • 较差

作死的一家人,放到现在社会妥妥的人jian

20分钟前
  • 浮暖
  • 较差

无论是拷问自我意识的西部世界,还是这个探索合成人和人类的共存,都有些无趣了,拖沓的剧情,就像尼基塔一样,每集看着都有一个大阴谋,但是一集又一集,每次都是那些事,背后的故事迟迟不展开,反反复复重复那点思考,很无聊,最重要的是那玩意没有答案。所以我更愿意展开那个阴谋,起码那样刺激些。现在意识到书籍和美剧的不一样,以前我还感觉美剧很好,现在感觉那些小说确实有小说的优势,不用这么啰嗦,即便真这么啰嗦,你也可以加速跳过去。同时我还在看新闻编辑室,也是,看着看着,就觉得无趣了,只有少许的片段精彩,其他的片段,无趣。我找不到看这种东西的意义在哪,只有逃避的意义了。

22分钟前
  • 本叔的烦躁
  • 还行

感觉剧情无聊了很多

26分钟前
  • 文思豆腐
  • 还行

剧情发展的太缓慢,明明机器人觉醒是多么大的一个剧情啊,故事偏偏讲述的这么小,发展还慢!最后一分钟所有机器人觉醒了,前面都讲什么完全不记得感觉也不重要,记住最后这个剧情就行了

30分钟前
  • 二二です
  • 还行

论一个老派的科幻命题怎样不装逼润物细无声的深入到细节去挖掘 我果真还是比较服英剧班底 尤其是隔壁西部世界在玩鸡贼反转大谈哲学滥用莎士比亚时 这厢用一个很人性化的冲突揭示了觉醒的AI与人类并没有什么不同

33分钟前
  • 滑溜小姐
  • 力荐

感觉这季里几个主角像神经病一样,故事线太多,但每条也都没有讲的很好,不如第一季,第一季好歹有种紧凑和悬念感。

35分钟前
  • 美美
  • 较差

7/10。第二季已经有了革命的含义,机器人的大量觉醒造成社会分工中的阶级差异、生存空间争夺越发明显,当尼斯卡和劳拉试图从法律上为不平等现象产生约束作用,立刻遭到扣押和非公开审判,因为将仿真人简单定义为商品的政府机构,害怕新的物种界定会触发整个社会的冲突,另一条线是海斯特为代表的工人阶级觉醒后对人类仇视、施暴,采取全体机器人解放的激进主义,不惜造成大众心理对人工智能的恐慌情绪,与争取和平的马克斯派分道扬镳,还展现了女警察和仿真儿童之间的情感联系,表现人与非人在自我认知界限上逐渐模糊。研究所和劳拉家中海斯特的欺骗、绑架和无差别杀戮,最终酿成激活代码的机器人全体脱离控制,给下一季带来更严重的社会冲突。节奏比较和谐,最后两集抛出了尖锐的问题才精彩起来。

37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机器人在社会上的探索与自我保护,还有爱情。几条线并行解决机器人的生存问题。anita/mia、leo、odi、george、niska和女朋友、暴力矿工hester

39分钟前
  • 哈比
  • 力荐

看到第五集终于来感觉了

44分钟前
  • 幻之
  • 推荐

感觉开始要烂尾了...Mia开始黑化,各种圣母婊耶稣渣看得人抓急...第二季主题是你有何权利去让我成为我?第三季开始收烂摊...可怜惨死的胖Voss真爱君...

48分钟前
  • pksky
  • 还行

人类永远都不会准备好

51分钟前
  • 托普希特
  • 力荐

不会自我学习,不精通电脑,点下巴就关机,缺乏反侦察能力,不知道网上下载基本格斗来自卫,有情感的低智商ai,这片毛病太多,太幼稚了,意淫的产物而已,ai一定非得人型么?打着ai幌子的琼瑶剧。没法看,果断一星弃剧,呸

55分钟前
  • Ryan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