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2017

Branded,莫斯科不相信谎言,Moscow 2017,Mad Dog

主演:埃德·斯托帕德,莉莉·索博斯基,杰弗里·塔伯,马克斯·冯·叙多夫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俄罗斯语言:英语年份:2012

《莫斯科2017》剧照

莫斯科2017 剧照 NO.1莫斯科2017 剧照 NO.2莫斯科2017 剧照 NO.3莫斯科2017 剧照 NO.4莫斯科2017 剧照 NO.5莫斯科2017 剧照 NO.6莫斯科2017 剧照 NO.13莫斯科2017 剧照 NO.14莫斯科2017 剧照 NO.15莫斯科2017 剧照 NO.16莫斯科2017 剧照 NO.17莫斯科2017 剧照 NO.18莫斯科2017 剧照 NO.19莫斯科2017 剧照 NO.20

《莫斯科2017》剧情介绍

莫斯科2017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旧体制垮台,庞大的苏联成为若日黄花。在时代变革的大潮下,历史学系毕业生米沙·盖尔金(爱德·斯托帕德 Ed Stoppard 饰)在工作中发现了自己的广告创意才能,他涉足这一全新领域,经美国人鲍勃·吉本斯(杰弗里·塔伯 Jeffrey Tambor 饰)的拉拢进入美俄广告公司。经过近20年的打拼,他逐渐成为业内响当当的人物,虽然始终不能正式成为公司的合伙人,但他与鲍勃美丽的侄女艾比(莉莉·索伯斯基 Leelee Sobieski 饰) 陷入爱河,不能自拔。在一次失败的广告策划之后,米沙的事业和爱情双双跌入谷底。曾经风光的他,从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他人营销策略的棋子,也深刻意识到曾引以为傲的营销才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多么大的危害。 六年后的2017年,世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而隐居荒野的米沙注定无法平凡了却此生……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她的人生没有错阳光灿烂周三强深海逃生两只兔子浪女大厨第一季何处是巧克力山暴动木匠奇事双盲症旧伤罪恶之城双面宠妃闯关记大汉十三将2烽火边城网约车司机选拔屋:猎头的做派芒果和红色轮椅痴情马杀鸡寻觅之境摩耳摩蓝狐杰瑟普湖肚假情真封神降魔新生人生别气馁铁锅传奇绿叶对根的情意心灵想要大声呼喊郭明义月牙儿与阳光

《莫斯科2017》长篇影评

 1 ) 一部反商业的商业片

如果冲着Russian科幻片而观看此片的观众,估计要扫兴而会。

略显幼稚的特效,突兀的剧情,都让观众索然无味。

可能唯一让观众感觉眼前一亮,是那充满高加索美女特点的女主角。

圆润脸庞,高挺鼻梁,丰腴的身体。

电影讲述了Fast Food行 业巨头,为了实现自已行业的持续发展,在一个市场营销专家的操控下,通过各种合法和违法的手段,操控社会舆论,对消费者进行一种洗脑式的营销。

通过重塑社 会的审美观(以胖为美),最终实现其商业目的。

男主角在此过程中,作为一个不知情的营销专家,在整个局内,丧失了事业和爱情。

当然为了体现这是一部科幻 片,于是主角通过一次“红牛祭祀”,获得超级力,并最终识破了整个事件背后的真相。

男主角开展利用自己的营销专长,在素食行业的支持下,以已之长,还施彼 身,最导致整个Fast Food行业在Russian的全面溃败。

当然抛开电影艺术本身来说,这部电影对于现今被各种商业利益集团操作的拜物质社会还是很具有批判性。

电影中一句“以前的社会是消费者的需求创造品牌,现在 的社会是品牌创造消费者的需求“道出了现在整个资本主义商业营销的真谛。

为了实现消费者的持续消费,各种商业组织,一方面在挖掘客户的传统做法,还通过洗 脑式营销,不断创造消费需求(也许消费者本身并不需要的)。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今社会中看到的各类营销手段:各种商业品牌的植入、宗教式品牌营 销、病毒营销、事件营销、利用媒体、专家权威甚至是政府来操控舆论。

这些手段有些是合法的,有些是灰色甚至是违法的。

电影结局,随着街道上一块块电子广告牌的消失,主角与妻儿重享天伦,在Fast Food营销中被昏迷的女性重新复苏,这些画面预示着导演理想中的去商业化的一个全新的社会。

 2 ) 《莫斯科2017》

本片前半段平铺直叙且并不出彩的剧情让我错以为是商战片!

差点就放弃了!

但就像经典的文学总会有一两处让人难以理解的段落一样,该片后半段剧情突变,以一个祭祀为切入点,用奇幻的视角痛斥人类的欲壑难填!

片尾俄总统号召146国为了人类的和平共同抵制广告!

这是导演想告诉观者:只有克制了自身欲望,人类的路才能走得更远!

 3 ) 其实片子从头完整看完还是不错的~

电影 前面感觉一般化从主角获得 超能力开始 才是高潮导演用 自己独特的手法和想象 表现了 广告营销对 消费者购买欲的操控。。

导演的意思 是一旦某个商品成为品牌 名牌,那么 它就会对消费者 造成 操控。。。

比如说 现在的苹果手机 已经是品牌 那么它随便出个手机 就算再贵 做工再差 世界范围内还会有很多去买 因为他原先有品牌效应 消费者短期内 不会失去 被苹果的操控或者 说 微软 。。。

他随便出个系统 假设是 微软“金太阳” 。。。

估计都会有很多人去尝试。。。。

类似的有很多。。。

这就是品牌的可怕。。。

而导演反思的是,为什么一个商品成为品牌后,就能够获得消费者的购买欲加成。。。

而类似的 同样 质量 功能的 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

相对的选择的人就会变少,本来 是我们去买这些东西,而到头来 我们却被动了 变成了被品牌吸引去买。

这就是这部片子 导演所表达的东西。。。

但话说回来,这毕竟是导演对自己思想的艺术化夸张表示,其实现实中的商业竞争更加复杂,而且商品之所以成为品牌也是有自己的贡献和努力。

 4 ) 创意很好,结局瞎了

电影里的汉堡只是广告营销的一个代表,一个象征性的事物,还包括别的品牌和物品,比如服装、汽车等等(电影后面会有呈现,1小时29分处,苹果、微软、可口可乐等等纷纷躺枪,虽然很严肃,但有种莫名的喜感)。

而我们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许可以把品牌营销理解成别的意思,用一些别的事物来代表。

比如,一种主义、一种思想、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任何一种能对你产生影响的事物,自我们有能力独立思考之后,这些事物对我们的影响就无处不在了,能打败影响的只有更大的影响,而更大的影响形成只在于更大的宣传,宣传的广度、深度和力度。

我们生活在一个人言的世界中,不是自广告出现才如此,影片最后消费者貌似“觉醒”因而拒绝广告,各种方法,包括暴力!

这个暴力肯定是群情沸腾的结果,但这个结果中又包括了多少宣传?

抗议活动在电视中播出难道不是一种变相的广告和宣传吗?

令人讽刺!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影片中居然真的成功促使政府禁播广告,所有商标都被消除,展现了一下没有品牌和广告的美好世界。

打个比方,你的车只能通过从车型来看“曾经”属于哪个品牌,难道俄国人还没放弃共产主义?

是打入资本主义世界的卧底?

其实他们还是我们的阶级兄弟?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只要我们还在这个社会上生活就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也许我们能做的是多接触不同渠道、不同理念、不同方向的声音,然后随自己喜欢而判断,或者,多去问问你的朋友!

 5 ) 此片还是有深刻内涵的!

单从电影拍摄的角度来讲此片不好,而且可能还要面对全中国唯一一套中英夹杂的字幕很不爽。

但片中所描绘的营销方式却真的令人拍案叫绝!!

这还没完:影片还深刻剖析出品牌消灭品牌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获胜的品牌在改变消费者观念(也可以直接说是忽悠)的过程!

消费者就像一头牛一样被牵着鼻子到处走,同时还付出了过多却得到了过少。

影片提倡应该消灭品牌、消灭广告,让商品的销售者是通过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后才能获胜才能成功,而不是通过高明的营销手段来获得成功!

 6 ) 因为人们对物欲的迷恋导致了这部片的评分很低。。。

这部片子单从表演上看也就7分,也许还得低点,从主题表达看估计只能给5分,剧本逻辑,叙事等等就更没法说了,但是,我认为单纯制作者们的这一点点甚至还很模糊的思想,就该给9分。

为什么它的评分现在这么低?

恰恰就因为片中揭示的现实,在这里打分的豆粉们,乃至所有观众们,迷恋那些控制住他们欲望甚至价值观的东西。

这片子也不是什么大制作,也没什么大腕,炒作的也不够,在国内听说过的人都没几个,人们忽略它根本都不需要做出选择,原因很简单,它不属于潮流。

这部片子的立意强烈的引起了我的共鸣,正是我经常强调的问题,就是我们大家,太缺乏独立思考了!

没错,人终归是动物,欲求是根本,但是我们就可以因此满足于这种浅薄么?

就像时下流行的事情,你可以不负任何责任的随便打一句“美利坚,人类的希望!

”,你可以点两下鼠标就把头像换成“南方周末”,好像很潮,好像这样就可以给自己戴上“民主斗士”的标签了,可是你真的懂这些东西么,你真的思考过其中的意义么?

你的不满,你的欲望真的就这么强烈么?

还是仅仅因为,有人这么一喊就出尽了风头,赚足了面子,如果我不喊一下,就“out”了。

因为无知而对金钱,物质的追求还不算可怕,但是因为无知导致独立思考的终结才是致命的,当我们嘲笑过去,嘲笑别人的时候,为什么不做更多的思考呢?

人类社会不是简单的“是”和“否”,只是擦干净鼻涕可不代表你的感冒就好了!

最后,真的扯的有些远了,但是希望所有看了本片的朋友能够有些思考,既然要做,何不多做一点?

 7 ) 有思考力的人值得一看

需要辟谣。

这部影片需要有一定思维能力的人才能看懂它所表达的意思,它不是科幻片,剧情中出现的怪东西是那个销售鬼才的灵觉,你很难理解,除非想象力极为丰富的人。

并且,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东西是主角——销售鬼才Misha的商业预知能力的具现化(具体现实化),其目的在于根据主角灵感的来临和其在搜索引擎上搜索一段小神话故事而更加容易让人接受这种鬼才眼里的世界,毕竟没有人能理解鬼才的灵感是哪来的,就像约翰纳什。

故事的纲要就像《云图》那样隐晦但却无处不在,或者像《午夜之前》、《黎明之前》、《黄昏之前》那样——重要的是其要表达并且让观众得出结果的内容(或者说剧情)。

其主角在影片中的定义就像《约翰纳什》一样,是只有高层次的思维才能欣赏的。

它不一定是十七八岁的人所喜欢的,它也不是为了给这类人看的(当然,我也没任何有其它意思)。

这是给世界消费者看的,并不是与好莱坞电影比什么;能不能读懂就要看观众的思维能力了。

所谓读懂,就是得出结果。

电影和电视剧是不可能只写结果的,小说也是。

比如我只写有一个女人,它成了人类救星,这么个结果你不可能知道是什么影片什么剧情,你可以想象是《异形》,也可以想象是《生化危机》……另重申,不喜欢思维的人考虑考虑吧

 8 ) 结构不错,细节略显粗糙

电影驳斥了近年来广告业发达的今天,很多人已经迷失在品牌的效应中,很多人买东西都会有这种感觉,听过品牌的产品也许更好,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的确为了是产品销售得更好,很多商家作虚假广告,愚弄大众,甚至有多年品牌效应的产品也没能好好坚守自己的产品,国内外都是如此,我就不举例子了。。

但是也真的有靠质量一步一步走下来的品牌,他们是很贵,但同时也是质量的保证,到底该不该一刀切,如何整治广告业和品牌效应,是这部片子带给人们的反思。

 9 ) 这是远远不够的,诸位

"为了能走出困境,你们情愿做出什么样的事来?

", "什么事都愿干,只要不违法“,“这是远远不够的,诸位”,"违法的也行"。

这几句是印象最深刻的片段,而且出现过2次。

虽然有些片段无喱头,如营销大师的雷击变成一楼空气和醒过来的手术女生,这些都没有影响主线内容。

从商家通过各种广告,包括有违法的营销手段,来达到改变消费者对胖即是美的观念,然而主角能通过一个巫师的方法,能看到从他人内心中萌生的一种泡沫欲望怪物,当满足消费者的欲望后泡沫欲望怪物从寄生人身上脱离,并归属到专有牌子的母体怪物,这种母体怪物成长到成熟后也会从店里脱离出来成功独立具有攻击性的一个科幻怪物(名人效应,当名誉越大,那么影响力和攻击力也越大?

)这片是否说明了营销的手段,或者讽刺商家如政府?

 10 ) 一部商业反思的好片

电影前半段,完全是一种商业的氛围,广告的作用,市场如何营销,苏联解体后的商业蓬勃发展,影片发展到中间段,主人公突然祭奠了一头红牛(感觉也是在做广告),突然有了特异功能,肉眼能看到凡人体内流露出来的品牌标志,这种标志是用怪物的方式来表现,体现每个人的欲望,主人公用直观的方式,让你感觉到商业广告对人影响之深所带来的恶果,然后,被影响的人类毫无感觉。

当他引导的活动,让人们发现快餐商业的恶果时,发现这些并非人真正需要的东西 ,人类社会到处充斥着广告,每个广告的背后都是一种让你陷入其中的欲望,他的作用就是勾起你的欲望,从而到达赚取利润的目的,甚至不惜输出错误的价值观。

影片接近尾声,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开始认识到欲望与人本身的需求的区别,开始清楚掉大街小巷的巨幅广告招牌,穿着白色衬衣的女子走在其中,有一种独特的美感,视觉污染没有了,回到了朴素简单的时代,这样的城市看的真的很舒服。

这应该是本片带给我们的观点。

但客观评论这种观点,应该是从正面和反面分析,正面看,城市整洁干净了,人们认清了自己的欲望,确实有种洁净的美感,本人非常赞同这种观点。

但现代社会正在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必然要求商业的繁荣,以及追随于商业而产生的各种生产活动,包括营销/广告等等,如果不是这样,可以比较一下现在的朝鲜,两者外观看上去很像,这就是最好的吗,也未必。

所以本人认为,减少欲望,真正认清自己的欲望,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最重要。

而外在的形式,也不必千篇一律,广告的存在,某种程度也象征了社会的繁荣,看看美国时代广场就知道了,为什么很多国家在那里打广告表达诉求。

在该有的地方让它存在,在不该有的地方,让它消失。

人的内心如果找到了自己,一切都不是问题。

《莫斯科2017》短评

俄罗斯的叙述方式 对话一会蹦一句的 真不是容易明白的 前前后后 在身边睡倒一位之后 坚持的好不容易终于看完了 总算是前后故事对应上了 就是一个商业奇才 改变了恶性的幕后垄断 做出似乎健康经营模式的故事 男猪脚有点想‘暮色’的吸血鬼男 之后么有那么白 皮肤在挫一点 么有啦

9分钟前
  • Sophia
  • 较差

被华丽的预告片欺骗感情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10分钟前
  • ghostraider
  • 还行

男主帅,女主美,车震赛高!

12分钟前
  • 一四
  • 推荐

广告狂人最终疯狂的故事……天才总让人不了理解~

16分钟前
  • jesse
  • 较差

或许要讲的道理是对的,但拍得实在很烂。烂到要不断地用画外音来讲述背景和情节。

17分钟前
  • CD
  • 很差

这部电影看50分钟,依然不会让你觉得这跟奇幻科幻片有何关系,甚至电影要讲什么也不是很清楚,但面对这样一部被埋没的好电影,导演是有自己的精神意志在里面的,因为他讲了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并且用一种更抽象的方式去叙述,是对消费社会的反思,市场营销可能从诞生的那一日起,就开始教唆人们的欲望。

19分钟前
  • 海洋小饼干🍪
  • 力荐

感觉不够明晰

20分钟前
  • Dofi
  • 推荐

这个……真的不是法国人的片子吗,一股法式奇幻即视感……点子不错,但是这个故事真的……不咋地!如果只是想讲哲学思辨为啥不去写小说呢……

21分钟前
  • 死咗
  • 还行

好奇怪的电影 好奇怪 好奇怪 女主美

26分钟前
  • 2课课长
  • 还行

奇奇怪怪

30分钟前
  • 较差

我居然看完了,就为了证实它是部科幻片,科幻个屁。为了体现商战如战场,加了许多莫名的内容。

34分钟前
  • 双鱼泡泡
  • 较差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普通老百姓就是被政府和媒体愚弄的对象。多希望能有全面禁播广告的那一天。动画的特效做得太一般了,堪比国内的动画片。外国的汉堡才是汉堡好嘛!国内的麦当劳和肯德基的汉堡越来越小,我一个女的得吃两。

38分钟前
  • 十个斗的眼窝浅
  • 较差

应该拍成个更复杂更有深度的电影,甚至电视剧,前半段还可以,后面出现怪物以后就有点快了,节奏和深度都变了,看完后我就一个想法.....中国啥时候能全面禁止那些垃圾和忽悠消费者的广告!!!!!!

39分钟前
  • Dahai
  • 还行

冲着“莫斯科”三个字去看,结果,不知所云,连标签都不知道怎么加了

40分钟前
  • Stc
  • 较差

讲些什么玩意啊,一开始我以为是人物传记片之类,后来我才发现是魔幻非主流片。★☆

41分钟前
  • 坍塌
  • 较差

我觉得这片子好像是讽刺工业化大生产的,把几家著名大企业具象化,怪兽化。创造一个新体制势必要推翻旧的,推翻就意味着血腥的革命——这里没有好人

43分钟前
  • verygodort
  • 较差

莫名地我就是很喜欢这样一部电影。一个寓言么?或者它本身就是一种营销!

45分钟前
  • 无殇
  • 推荐

男主说世界上最初的广告是列宁1918年发明的,向人们推荐了苏维埃,这就是营销,暗示人们被列宁洗脑了?说说我看懂的故事,快餐行业低迷,老板们找来营销专家,专家说要先改变人们以廋为美的思想,就让男主搞整容减肥的真人秀,再安排个事故让人们觉得其实胖子也挺好的,然后借势营销快餐店。男主因失败就去草原放了六年的牛,复出后帮素食公司营销,让他们生产牛肉检测器,俄国农业食品部长突然死亡,素食餐厅开始大兴。然后男主觉得要营销电脑就得让人们改变对手机的看法,再后来干掉很多品牌,最后人们抵制广告,总统下令取消广告,不知道电影的主题是暗示现在广告界太乱了还是什么的。不懂的部分就是男主被雷劈杀牛烧牛是干嘛老头被雷劈那些意识形态的东西了。还有农业部长咋死的?整容女是咋昏迷的?

46分钟前
  • Zack Zhao
  • 还行

電影名翻譯得不好。brand作名詞指品牌,作動詞是否暗指商家通過廣告把消費者當牲畜一樣打上自己品牌的烙印?用特效將企業間的競爭視覺化是畫蛇添足。結尾廣告從被禁,新時代開始太幼稚了。這並不是問題的解決方法。除非導演是想藉此諷刺🇷🇺非此即彼的極端做法。另外不喜歡的一點就是對市場、廣告、操縱這些非常複雜的概念的庸俗化。米沙的祭祀挺可笑的,一場驚天巨變不是他個人就能搞定的。總之,電影的主題是好的,但無論表現手法還是劇本都太流於表面以至於沒有進一步挖掘到這個主題本應有的更深層的東西。這把影片變成了一部商業爽片。

48分钟前
  • 不高興
  • 还行

搞不好就是神棍片

51分钟前
  • Shrshrlife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