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只觉得诗句优美,一直不了解其中深意。
看了本剧又去看了原著才了解男女主之间在一起是多么难得,女主和男主每次只相处不到一年就要承受十年分别相思之苦,男主依然苦苦等待,而且男主没有因为女主选择还俗反而在佛法的传播上发挥力量,既没有辜负佛祖也没有丢弃感情,不惧怕流言蜚语,不care别人的看法,真的很坚强很有责任心,他们的感情真的是宿命。
这部剧开播时就点开过,但是当时因为女主颜值劝退了,最近又打开了,发现女主没有海报上那么老(宣传组出来挨打),而且全员演技在线,大小罗什都很有出家人超尘之感,对于女主的欣赏 爱慕 感激和知己的复杂感情表达得特别到位。
而且男主真的好温柔好好啊,身份尊贵地位超然不狂妄自大,学识过人却求知若渴,对待人都是彬彬有礼,身处战乱时期不漠视生命,对待伤害过自己的强盗都会选择原谅,会一次次度化他们。
而且男女主之间的羁绊和情感很深刻,女主爱上他的过程很到位,在了解中产生倾慕,男女主感情很好磕,尤其是男主虽然不舍得女主离去,但是从来都是尊重女主是选择。
希望一定要有第二季啊。
自惭多情污梵行,入山又恐误倾城;世间可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当年看原著时,本来从无宗教信仰的我,竟然对书中长篇大论的佛教史与佛理经文读得津津有味,无他,实在很想知道在作者笔下,一个佛法高深的高僧为何会在命运推动下爱上一个学历史的现实派女子。
近日才发现小说曾被改编成剧集,原作者小春还为此写了新版小说,于是看完剧又去看了新版小说,最后发现还是比较喜欢原版小说的情节背景。
先来说说两版小说:原版全书一直以科学去解释与时空有关的一切原理、情节与悖论,艾晴学历史出身,首次参加穿越实验本是跨界操作,却意外成为唯一成功穿越时空的实验者;再度穿越是应专家组请求,亦是艾晴心中所愿;三度穿越,却是为罗什三十五岁命中破戒一劫,艾晴借助科学欲与爱人共此患难;至于最后二人儿子小什穿越时空一番操作,顺利将父亲带到现代,那更是科学所赐。
到了新版小说,作者更偏重于佛家转世轮回、因果报应之说。
比如沮渠蒙逊转世成张熙,比如聂征远与章怡是弗沙提婆与晓萱的转世之身,比如罗什之师卑摩罗叉与他收留的、前世恶人转生为牲畜的猫狗,再比如最后大Boss——一手促成艾晴初次穿越的季师母,那居然是罗什之母、龟兹公主耆婆,她甚至还附赠贴着季教授名号的鸠摩罗炎大礼包……如此鼓吹迷信,想要过审拍成剧版?作梦比较容易。
最后是最终出来的剧版,编剧倒是把道拉回到科学上,然而有两点令人摸不着头脑:第一,原版小说最打动我的一段,其实是吕光破龟兹后对罗什”强妻以龟兹王女” 、后又将罗什艾晴夫妻带到姑臧城被困十七年,而剧版却完全将这段抹杀了。
要知道鸠摩罗什出身王族本宗小乘,是后来有感百姓受苦欲渡众生,于是才改宗大乘,而大乘派系在当时的西域诸国,是属于偏门歪道。
罗什与艾晴在姑臧城以夫妻身份生活,寄人篱下却还能在饥荒之中以一己之力救下二百多名灾民。
这本来就是罗什改宗大乘后的重要体现,剧版却只字未提,反给早早私奔出逃的阿素耶末帝公主、国破被杀的龟兹王白纯父女加戏了,可惜。
第二,关于艾晴一再穿越的肇因经过,剧版是不断穿插22世纪与现代的片段,不但稍显混乱,还从未解释清楚。
季教授与章怡总表现出一副”我藏了伟大秘密我却不告诉你”的样子,如果这就是解释,恕我无法理解;如果是要埋下伏笔,那强行将艾晴拉回22世纪又算哪回事?经常闪现的现代片段也还没解释吧?这是要拍续集却胎死腹中了?在下本来对小说改编剧集没有默认反感,毕竟文字表述与影像编辑不是一回事,文字可以天马行空,影像就算借助特效,也还是有很多文字上的感受与情节背景类描述拍不出来。
只要基本的故事大框架不崩、人设与情节能合理地起承转合,我对角色颜值场景细致都没有太高要求。
然而这个剧版的不负,我真的失望了。
两颗星星,一颗星给埋藏在西域诸国风沙中的”不负如来不负卿”,一颗星给男主可称隐忍的感情表达。
起初我对女主颜值有一定的介意,但她用演技折服了我。
长大后的罗坻我起初介意,但后期发现他有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我很喜欢剧本的佛法辩论,对佛教我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我喜欢故事里发乎情止乎礼的这种克制,喜欢他们所相处的种种细节。
以颜值来评判一部剧是我之前肤浅了,我很希望下次能再见女主演戏。
为此我去看来原著小说,我发现电视剧里的女主性格让我更能理解与罗坻的情感,小说里洒脱的艾晴或许并不能让我觉得合理。
感谢电视剧赋予的生命,我喜欢这种感情留白,谢谢主创人员的努力。
1.电视剧因为没拍出女主完整线,在看剧的时候我一直很迷惑女主需要穿越,遇到罗坻的理由是什么。
直到看到罗坻问她:你是为我而来的吗?
我才反应过来,原来女主的任务就是要遇到罗坻。
2.男女主分别的时间远远大于相聚的时间,但是在短短的相处中,男女主精神高度契合让人看的神清气爽。
两次隔空对话让我印象深刻。
也许是条暗线,但是看的时候觉得特别美好。
也有很多篇幅给了群像,然而只有公主夫妇的线拍完整了,并且对男女主有着教育意义。
人生并不只有爱欲,还有责任和义务。
3.罗坻承认自己动情我还蛮能get到,年少时一见面就是在经历生死,后来旅途中讨论善恶发现彼此心意相通,十年后重逢虽然只有10天,但是她在10年前就已经在罗坻心里投下了影子,并且随着她的离开影子在心里越来越深刻。
4.希望早日看到剧版的真相。
先是在b站无意中刷到,觉得好看,然后去刷了完整的电视剧。
刷剧习惯性开弹幕,但是弹幕实在看不下去了,全都是吐槽,影响刷剧观感直接就关了。
用了整整一天终于刷完,真的好看!
由于我没有先看小说,所以对于剧情改编没有先入为主。
整体看下来,演员演技在线,虽然女主刚开始可能看着有点年龄差距但是好在整体演技在线(但是前面救那几个盗贼的时候我觉得有点不能理解😅),弥补了一点不足,而且越看就越顺眼了。
大小男主都很好,演技也都在线。
而且都是实地拍摄,非常难得。
男女主之间的克制与隐忍,表现的也非常好。
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真的就能感受到两个人之间爱而不能的纠结。
有点莫名其妙的是现代剧情部分,没有看懂,而且感觉处理的不是很好,尤其最后一集,就????
看完一脸懵逼。
后来又去看了小说,感觉小说有的地方文笔好像一般般,但是对比一下确实剧情改了很多。
应该是为了过审吧,毕竟如果按照小说来拍,大家应该看不到了。
看完小说觉得第二部应该是不可能了😂,毕竟睡觉的戏份有点子多啊,哈哈哈。
反正,总体来说,演技在线,剧情流畅,实地拍摄,也有瑕疵,但是瑕不掩瑜,值得一看。
如果看过小说实在接受不了改编,可以当做一部新的电视剧来看,也还可以。
好了,我要去二刷电视剧了。
4.25 很多人说原著写得更好,刚好电视剧看完了,我就找了原著看。
说实话,到目前为止,我更喜欢电视剧的处理方式,就是非常含蓄,还没有什么实质的言情剧的感觉。
而且非常符合僧人好吗?
要的不就是这种无欲无求,逼死自己,为了爱世人牺牲自我吗?
那滴泪简直了,加上错过的画面。
原著我看到四十几章,中间有几章,又变成了那种很一般的网络口水言情小说,女主也变得很一般很白痴。
可能是对僧人的习惯性看法stereotype,总感觉不太能接受滚。
床。
单。
虽然历史上确实有,而且现在也有僧人是这样,但是还是感觉有信念的人不会轻易动摇,他们都是世界的旁观者,他们不是没有感情,他们只是大爱,他们不会对特别的一个人过多投入,所以他们连接着万人的精神,何德何能这个女主可以动摇他呢?
就是当家教?
然后参透历史?
男主爸爸被动摇,可是人家的妻子是公主啊,而且还是被迫,虽然也是真有爱,关键是爸爸还俗了,而男主角还没有还俗啊。
小说后面写得蛮露骨的,看见这些情节的时候,感觉到尴尬…就是无法接受吧,感觉幻象破灭,感觉男主从一代哲学大师就变成只是一个翻译家了。
明明你是爱世人,为什么你还有一个特别的爱?
还放纵自己这样?
名利兼收,还有身外之物,还有俗世的感情,老天对你不薄。
当然如果把自己带入女主角这个角色,那还是很能yy的,毕竟这么牛逼万人敬仰的人,居然单单给我留了不一样的爱…真实的历史事件就不说了,因为没人知道这个僧人的那两次破戒到底是真的被强迫的还是其实也是接受的。
但是翻译家这个称号是肯定的。
小说对很多人的描述很单薄,电视剧相对人物丰满一些,但是电视剧对男主弟弟刻画太浅了。
顺便再说一次,电视剧小时候的男主,选演员选的太好了。
—————————————————早就听过小说一直没有看过,偶然翻到了这部电视剧。
一口气看到了7集,小罗坻真的演得很好啊,形象也很符合小和尚,脸部棱角不锋利,不凶,看起来很温和,很善良。
居然2004年的,好想粉啊,吴磊也是弟弟型,但是是那种小精灵,清新帅气,但是这位弟弟,真是看起来温润斯文,不要残啊……什么叫想触碰却又收回手,这部剧做到了,演得很好啊,一口气16集,我真的相信男女主之间是纯洁高尚的那种敬爱,那种欣赏,那种动情…16集开头,男主说因为我也动情了,然后就默默流了一滴眼泪,真的好戳。
我果然还是个俗人,爱就想占有,就不舍得放手。
男主果然不一样啊,居然能把私有的爱,化为大爱和敬爱,居然不受诱惑,一直以女主为动力,给世人带去大爱,果然是有慧根啊一口气看完了居然,熬了一个通宵。
故事没有讲完,应该是有第二季,听说这本书写完了,好像剧情不太一样。
第一次看这种题材的电视剧,上一次印象深刻的和尚还是仙剑三。
男主角长大后一开始看不惯,感觉面相比如小时候圆润,后来居然也看习惯了。
这个世界还是情感最难以控制,为什么中国的出家人不允许有爱情,不允许有家庭,可是日本的和尚可以结婚。
我觉得我要去科普一下。
可是我还是觉得应该要先入世,先在苦海中,才能出世,不是吗。
发现自己现在看电视剧,不是看演员了,他们都还不太出名,我也能看下去,大概剧情比较重要吧。
艾晴和罗坻真的很有宿命感,一眼神交戳中人心。
我说她是过客,是贵人,是无法言说的感情,是伸出又收回的手。
求佛是真的,爱你也是真的。
敬爱我的爱人,如同敬爱神佛。
如果没有遇见你,你还是你,而我却不是我。
正因为你与我的信仰一道,这暗生的情愫才这样的深沉克制、难以忘怀,或许早在见到你的第一眼就已经注定,或许你本就是为我而来。
不负如来不负卿,就让我的等待和想念也成为我的功课,和我一起去见我的佛,去渡天地间的众生。
可惜没有第二部了,虽然小网剧,但是整个画面台词的氛围感和演员的演技让整个剧呈现出的质感很好,真的有努力在讲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内核,而且很合理。
未来世界的篇幅有点多,而且有点枯燥单调,虽然感受到制作团队想在这里埋线,但观感上还是有点杂了,如果能精简一些,再收束结局做个收尾,二十多集的篇幅应该也很精品。
冲这个选题和质感,五星我先冲一下。
说女主颜值的,这个无法辩驳,不过原著里的艾晴也不是大美女,至少剧版艾晴演技在线,重点说说少年罗什,我是看过三遍原著的,剧版的少年罗什简直就是我心目中的罗什啊,把罗什的聪慧机灵和超出年龄的稳重演绎得活灵活现,很难想象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能把一个稳重的天才少年理解得如此透彻。
因为剧版只拍了不到一半的内容,原著里是艾晴对少年罗什的引导,剧版被改了,导致感情有点突兀,不过我个人还是很期待导演能把这部剧拍完。
我是先看了小说再看的电视剧,虽然没有什么大咖,看得出该剧投资也不大,有些剧情跟小说相比改编比较大,但整部剧还是能看下去的。
可惜故事没有拍完,看了一半就截然而止,让人观感体验不好,是扣分项。
剧组搭建的古代西域场景看着还是挺不错的,部分演员对角色的演绎也挺到位。
就是不知道后面的故事还拍不拍了,要拍的话,还是会看一下的。
这五星是给主创们的演技、场景布置的,真的很用心,看完感觉久久不能平复。
小罗什和艾晴的生死患难为长大后两人的隐忍克制的感情做了很好的铺垫,以至于让人可以相信他们之间即使不用太多言语太多接触也是刻骨铭心的。
很多场景也是实景拍摄,听说石窟还是剧组自己搭建的,真的太用心了,经费有限但都花在了刀刃上,所以剧中特效、现代科幻等粗糙的元素不能成为否定它价值的主因。
我愿称这部剧为一部大作,因为它大爱的立意,因为它细腻的刻画,瑕不掩瑜。
很多人说无法拍第二部很可惜,但我恰恰认为,这就是最好的结局,本就是一场如梦之旅,醒来之后,一场尘封于心的记忆不是更让人动容吗,也更符合实际逻辑。
我认为剧改编的是更为成功的,两个人彼此懂得、彼此欣赏、彼此成就,并不是非要占有,灵魂共振才是最重要的,也是看完之后认为其想要传达的,罗什与艾晴爱的超凡脱俗,他们对彼此早已超出普通的男女之爱,是人间大爱,他们确实做到了不负如来不负卿,这种格局已超出小说带给我的震撼。
无依之地,寻笼之鸟……演员很美、惊悚配乐、摄影很塔
充满能量,或许导演也在躁动。
很难不睡着啊,这片子看着就觉得冷、不想说话。
7.0/北影节第五部 清冷 肃杀 叛逆 逃离 移动长镜头组成了全部内容 配乐很紧迫惊悚 无睡点但无共情处
#BJIFF7好看,摄影很美,但不懂
电影是好的,但不能在蹦完迪的第二天看。
【C+】一脉相承的俄罗斯电影,这里有空落的地貌观察与萧瑟的寒意,有沉稳的全景镜头与推进节奏,也有在特写中近乎一言不发而渗透出的情感,像是新导演对大师衣钵的承继,虽不能称得上十分的“言之有物”,但依然饱含引而不发的“冲动”。
3.5
慢节奏
很美的摄影。旁边的姐姐打呼噜了
荒芜之地上失去母亲的青春期少女 面对的困境与成长 全片对女孩困境的描写非常隐忍克制 以此呼应着她无处抒发的隐秘的内心状态 只在不经意间的几处笔墨交代了情况 发现来月经的不知所措 独自去商场选择内衣犹豫不决最终放弃 面对身体发育和母亲角色的缺失 无法同麻木独断的父亲敞开心扉 也无法摆脱终日在逼仄车内的二人生活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巨大的扇叶将阴影遮蔽在女孩身上 占据着画面 向远处排开 孤独没有尽头的生活绑架着这个青春期女孩 压抑和对父亲的仇恨日益升温 导演通过大篇幅的流浪生活和土地环境描写用平缓的长镜头 将这股绝望压抑的气氛向观众释放出来 最终女孩砸车出走 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青春期的冲动与成长
壮阔,苍凉,颓败。很contemplatif的影片,摄影加分,但不适合困的时候看。
每一次摇移和zoom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落点,未免太功利。
#BJIFF2024#听沙丹忽悠 有点冲动的选了这个片子 大家都在不明所以的刷豆瓣
我的冲动被扔到无人之地了
太多固定长镜头了,能懂导演为什么这么拍,但是完全有不像学生作业手法的更优解……
文艺少女和她爹的流浪之旅俄罗斯滤镜八米,我已经开始看个老毛子就觉得帅了
#2024北京 亚洲首映3.5
#BJIFF 公路片中的安哲,流淌着塔可夫斯基的风声,只是这份旅途没有终点,绵延的情绪也不知因何生发,风霜雨雪在北回归线以北的荒原上无所依从,父女的隔膜更无从着落…… 我总感觉胶片的质感增添了影片“大师之风”的气质,作为电影最本初的物质本体,它似乎总怀有某种原始的神秘和母性,令我安眠。
14thBJIFF丨十分克制的叙事,十分不克制的视听。在寒冷的北地寻找一片海,风车巨大的风叶挡住太阳吞噬阳光,萧瑟与肃杀的环境中默然的人物,孤独的个体离群索居,缓慢的移动长镜骤变为疾速的林间掠影,转折由此诞生。露天放映的巡回影院不失为一种元电影的小小嵌入。俄罗斯电影真是自成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