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看的一部片子。
光是看到封面两人淡淡的表情就想看看。
当然还有对松山健一的期待和喜爱。
有人认为女主角有点过于成熟,但我觉得“神童”的孤独也许就是这样。
整个影片的基调都很舒服,最后结尾的时候稍微令我楞了一下,因为没想到是同样,甚至更加平淡的结尾。
但这个结尾在仔细回味过后,有种小小的满足感,像结尾男女主角的微笑,满满的很舒服。
女主角到底怎样已经不重要,只要听到结尾两人共同的旋律就很好。
编:剧情松散 毫无逻辑感 牵强 导:日本电影有两类代表风格,一个是超级乱搞型,全部演员都在冒傻气。
一个是极端闷骚型,集体假单纯装正经。
本片倾向于后者。
受不了这种着不着就空镜头、默不做声的窒息气氛。
台湾电影那一套都跟小日本学的。
演:璃子好好清纯啊 正!
不过花絮中的本人要差很多 只好赞一下化妆师了 而男主角装傻充愣的做派有点个人风格 总觉得下一个镜头他马上又变成重金属狂人出来 镜:璃子照镜子 镜子里面的她忽然转身离开 惊悚 马上想起《鬼镜》乐:莫扎特们谁敢评价啊叹: 又是一部畅销漫画改编的电影 为什么我们只有大脸猫蓝皮鼠喜羊羊大灰狼和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这类成双成对的弱智脑残缺心眼呢# # #(最近都是3星啊)
前期剧情进展快进迷惑还有点傻,男女主看上去似乎都好像有些毛病(毒舌性格差劲上头还上手•女主+为爱扇人巴掌后还想进人家家•男主),以及日影传统艺能清新忧郁里塞胃疼三角和霸凌(本作两败犬,唱歌的女大学生和傻兮兮的小学生...)但喜欢中后期淡淡的味道,就像是门德尔松的春之歌,就像是晚冬后的初春,有些湿润,却又清爽。
很喜欢第一次在秘密基地,成濑弹完后和音慢慢慢慢弹奏旋律的感觉,月光清纯又暧昧,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种影片气质。
比如学习着演奏呼吸的和音伴奏时和女学生的眼神接触,比如清晨偷亲好几下还在睡觉的和音时听见他发出哼唧声时一下笑出来的成濑......这种纯真的暧昧真是好喜欢(都在喜欢些什么)。
在家里翻来滚去的成濑无聊地倒水,却被放下的水杯与桌面碰撞的声音吸引,被落在地上的苹果发出的咕噜声吸引,被好奇地用指节敲击果实的声音所惊喜。
第一口咬下沙沙的声音,咀嚼着轻微的声音,这时心中不由自主涌现的感情,不由自主想到的人,暗示的是那样自然。
喜欢一些台词的处理,像是和音面对拒绝过自己的女孩,像是成濑被表白时天真的问话,像是“和音差劲的演奏,听着反而很安心”,像是“耳朵里有蝉在叫”(和后面“知了在叫了”还有点呼应...)。
还有断掉的琴弦和钢琴的坟墓的意象。
最喜欢结尾成濑犹豫着不去触碰琴键时,背后的门打开,在光影里走过来的和音按下她期待的旋律,问她,“听见了吗?
”就是朴素且俗气地喜欢一些四手联弹的浪漫。
音乐的部分做的挺用心。
呼吸的有或无,和音从开始糟糕的滚音到超常发挥时的激情,成濑放松自然的演奏,从耳朵上就能听出风格。
还听到了最喜欢的肖邦的冬风。
和音考试那段太能共情了,尤其是在桌上弹奏,虽然是以第一名入学还能一下听出底音......配乐都偏轻快,还挺好听。
突然想起来,在演奏会上弹的是莫扎特,这个音乐史上最闪耀的天才之一,此刻仿佛同沉浸在演奏中的成濑一起化作了音乐。
演员都很好。
女主好美好美特别是眼睛,男主有的角度认不出是松山健一的水平,但侧脸完美,笑起来温柔又苏感,特别能get到用手撑脸和站在阶梯上看成濑演奏那两个镜头。
虽然贤人只有几十秒出镜还是被狠狠帅住,明明没什么笑点还是莫名想笑。
这段对话特别喜欢,有点紧张又很随意的感觉,另外“剑道部的清水贤道”也很适合呀这两个元素。
记得后来的采访谈到这部出道参演时,说当时什么都不懂,导演也非常严格,拿杯子的镜头都拍了十几次。
这回终于看到这个传说中的拿杯子镜头了www总之是高糊像素也挡不住的俊男美女系列。
有着热情却天赋有限的和音,有着天赋却理解不到热情的成濑,怀着彼此无法触摸的烦恼,因音乐而结缘。
神童附身在玩偶身上的灵魂,最后是否化作了音乐本身呢?
也许并非在找寻什么意义,只是期待着一个回去的地方,能够听见夏天的知了声,能够一起在阳光下笑着弹奏钢琴,只是单纯地。
伊始难免会觉得太过平淡了一点,大概会觉得叙事重心不稳,有些迷茫难以跟从的感觉。
并不如同片名那样言简意赅,或许也并不是想要叙述一个神童光耀周遭世界的故事,人物之间的感情和关联,与其说点到即止,倒不如视作缓慢的摇荡和滴落——如同水流寂然流淌,有朝一日,你听见,便听见。
人物的个性和命运,不完美,不暧昧,不神秘,比他人天然多拥有一点什么的人们,呈现而非掌控着自然的复杂,就这样而已。
看到后来愈发沉浸的是日式一贯那种本白沉实的调子,时时透着素净的光亮,温暖,迷惑,痛楚,始终不是些可以如同音符戛然而止的存在,音乐可以开始,可以结束,但绝不会死亡。
如果这般猜测命运的流向,那么已经可以安心。
沿着铁轨行走很美。
歌,和音,名字很美。
终了响起原田郁子的歌声,很美。
到后来,发现这样的叙事节奏,刚刚好,就像每一天无意回头,眼中映照的天气。
从表现结构来看,与《交响情人梦》非常的雷同,一个天才与正常人的“交往”,共同的纽带是古典音乐,特别是结尾部份,与野田惠的经历如出一辙,甚至取得成功后的失落环节也一样。
当然此片中的天才不是和音,而是成濑歌而已。
但深入看却不是如此,应该是歌与和音两个人在音乐道路上互相激励的故事,两人之间的情感应该还不算真正的恋情,应该是恋人未满夹杂着兄妹之间依恋之情。
一个13岁的天才少女和一个听力出众但技艺时好时坏的大学生之间的经历。
两人之间互相安慰互相激励,这反映在和音考大学时以及歌的首次公演,音乐很不错。
成海璃子。
松山研一。
古典钢琴。
成为了喜欢这部片子的不完全的理由。
有一天蚂蚁看见蜈蚣。
便问,你有那么多脚,要如何来走路呢。
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的蜈蚣愣了很久,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然后想着想着,它便不会走路了。
小歌的爸爸常常讲的故事。
冷场,而意味深长。
或者,有时候真的不用想那么。
一直,勇敢的前行么。
莫扎特的红色琴谱。
她蹲在厕所里面仔细阅读。
钢琴上的小刚。
守护着她和他。
没有关系,因为她是音乐。
女演员琉子(不管是琉子还是璃子啦= =)偶像实力派男演员....出演过死亡笔记L的松山剧情其实还是比较好的 应该说是比较紧凑的但是只可惜没有拍好污渍的摄像头 拍出的画面偶尔会像斑斓的霓虹灯糟糕的选曲以及过于忠实剧本的设定 让琉子饰演的小歌既不神也不童想象一下 一个很像十七八岁的少女(更正 本色出演...西梨子同学指正出来了=v=) 出演十三岁的神童在一群孩子中简直就是鹤立鸡群一点和谐感都没有特别是最后小歌的那场演出 选的什么破烂协奏曲她的神根本没有体现出来这里我就不再叙述中途出现的一个莫名其妙的女人(貌似是音乐大学美声系的某女)一直没有弄清楚 她的存在起到了什么作用...总体来说 想要表达的东西是好的 就是没有拍好还是值得去看的
电影是假的,不同于生活。
很多的事情并不是想就可以,就能得到,不想就不做。
更多的是无奈,还有无助。。
小歌拥有上天给予的财富,上天给的,不能放弃;也不能逃避。
一切就是这样,想要的却得不到,直到你屈服。。
生活会继续,而人会改变!
一直觉得自己有乐器控,于是闲着就上网找乐器相关的电影,终于下下来了这部,看完已经是深夜了,还是上来说几句首先说天才显然这个小姑娘是个天才,尽管风格既不是海上钢琴师也不像是莫扎特,但对于她的天才能力,仿佛成了一个道具,呼之即来,挥之不去。
导演似乎压根懒得回答如此这般的一个天才是否可能,也根本不关心我们熟不熟悉这个姑娘有多天才,只要大家能知道这个叫做歌的就是天才。
片子里连她练琴的机会都很少,练了几次要么是化解楼下的暴力事件,要么被老师听到特意邀请到老师家喝茶,甚至更离谱,直接被老外听到,老外说,OK,我的音乐会你来弹吧……钢琴段位之高。。。
真信手拈花,亦可伤人啊,这些情节只是想说她天才这件事,而影片表现的完全不是这些我想导演更多想表现的全然不是她的钢琴天分,甚至导演根本就不关心你服不服这个小姑娘是天才,否则怎么说也会在她推到小男孩后来一段很震撼的斗琴吧,至少来点激情对不对,就像《海上钢琴师》,就像《不能说的秘密》,就像《四分钟》但导演根本就不信这一套,仿佛她的天分已经尽人皆知,根本无需再叙,这显然会使很多来看热闹的观众很失望,但后面我们会看到她的天分并不是重点。
歌 有句话很打动我,她对那个傻乎乎的男孩笑了一下说:我就是音乐。
你看这就是天才的感觉,这份自信让我着迷,人家就是音乐,没必要再跟谁一比高下这样我们也知道了,钢琴天分只是一个道具然后就可以看剧情了故事的主角只是个面对重重压力难以释怀的小姑娘,喜欢一个正在考音乐学院的男孩子,剧情就这么多,我们完全不用期待比如这姑娘被那个老外看重带到欧洲深造,也不用关心后来他俩关系发展成了什么样子,以及这姑娘终究有没有失聪导演想表现的也就是这个小姑娘的一段人生历程,这样的电影往往很淡,就像一杯水,这个片子淡的甚至连煽情都没有。
她有自己的苦恼:比如要很变态的保护手指,很想念自己的父亲,很喜欢这个男孩子又好像无从说起以及听力总越来越差,这些都使她烦躁不安,怎么会有心情弹钢琴呢,所以她不弹,拒绝的理直气壮。
关于演奏我们不要讨论她在电影里弹的究竟怎样,只要像相信祝无双厨艺天下一绝一样相信她弹的很好就行了。
我们可以看到她在音乐会上的时候真的弹的很好,至少演奏的时候,心情是合适的,她母亲不同意的理由有些牵强,她看了一遍就和乐队一起演奏的情节有点夸张,毕竟天才是自己的事,又不是一个天才乐队,这次演奏是全世界认识了这个钢琴师,随后姑娘重重的跌倒在舞台上,完全没有演奏时的那份从容与潇洒,她真的就是音乐,放佛也就只能活在音乐里,面对台下观众的欢呼,她无所适从,看到自己喜欢的男孩子,尽管不是第一次在他面前演奏,她紧张,她羞涩,突如其来的无助差点让她忘记了呼吸,更忘记了刚刚演奏的是莫扎特的曲子,也可以微笑着结束的演奏结束,在她看来完全没必要庆祝刚才的胜利,还是那句话,人家是天才,没啥说的。
姑娘茫然的走着,她去找她父亲的钢琴,事实上,这是才是高潮,整部电影这时才开始走入主旋律,直到琴房里传出两人弹奏的声音才是全剧的高潮,纯美的琴声让我们很容易感受到这时的姑娘是快乐的从忧郁到快乐,是这个姑娘的成长,这份快乐不再是一个冷笑话后抽搐般的的哈哈一乐,而是一份温暖,让人坚强让人自信,风雨过后,果然漫天彩虹影片见好就收,让所有人忘记了她家里的麻烦,她的耳朵,其实演奏会上就在担心她突然啥都听不到了,无论如何吧,我们祝愿她能触底反弹还想说一点的是突然想起来她不自己把琴凳拧高是因为怕伤了手指,仅因氺凉,碗都不让她刷,更何况拧琴凳……姑娘眉毛很长,有几个角度很像仓木麻衣
《神童》Shindo片子是上个星期下的,抱着对类似《海上钢琴师》的期许开头有点闷,加上这星期考试,都是一小段一小段的看发现主角长得都不怎么样,男主角很面熟的觉得是《死亡笔记》的L,可是会弹钢琴??
于是否决掉(看完网上一搜,果然是他,花了5个月的时间练了贝多芬的曲子,并且有模有样)不得不说是因为我本人喜欢这样压抑的片子,虽然有点小搞笑,但让我想到《关于LILY周的一切》中间唤起自己的很多童年小事那时候和ZAN一起学琴,从电子琴到钢琴老实说我小时候不喜欢钢琴,纯粹是妈妈逼迫的(等到渐渐爱上的时候,却因为面临升学而放弃)老师说我的手指短,手掌小,手的跨度不够大,但我弹起钢琴来却比其他孩子灵敏每次学完新的曲子,回家练习的时候都偷懒,常常都是等到老师要来的当天下午匆忙的赶着练习,因为弹不好会被老师骂(可爱的老老师,我还记着你)每次还总是让我顺利得完成任务这算是小天分么可惜没把握住那时候很羡慕ZAN和其他孩子一样有长长的手指(起码比我长- -!
)是不是真正喜欢钢琴的小孩子脾气都会有点怪。
我喜欢成濑歌的怪脾气从看到成濑第一次耳朵听到蝉鸣的时候,我就一直担心她会死。
并且认为她会被安排死去直到她在演奏会上弹奏。
每个镜头我都观察入微,总是预感她会突然倒下演奏的部分对我来说是整部戏最精彩的了。
虽然感觉上不如《海上钢琴师》里头乐曲的高难度。
但是..以情动人吧,至少我被打动了。
并且在“众人在鸦雀无声几秒后全场鼓掌”这么煽情的戏码上留下眼泪但心始终没有放下,纠结。
我怕她会死最终她跟和音在“钢琴坟墓”的合奏很温柔的打动人心我想跟我妹妹分享这部片。
就像看完海上钢琴师一样。
我们两个会激动的上网搜索电影里的曲子然后艰难的学习弹奏我的钢琴梦是破灭了。
还有很多小孩子的钢琴梦在继续坚持吧坚持这种优雅的生活
原来研一不是神童,有点闷。
觉得女孩儿的爸爸一定是个很棒很棒的男人
演员不错,节奏不太喜欢.
有点不太明确
音乐致胜
寂寞的天才
沒辦法不討厭這樣的天才,可以弹的时候不好好珍惜,到真的不能弹琴的时候才知道当初的美好,要知道天份这种东西不是谁都能得到的上帝的礼物。
最後是代表會恢復聽力嗎
整个剧情如钢琴声一般完美流畅,一点也不拖泥带水~~给最爱的钢琴四星…尽管压根都不知道··成海璃子很可爱,最后那个坐在墙角的小朋友还真是孤独……:(
【3星半】用钢琴键联弹出青春的一段旋律,像一杯稀释了的糖水。
偶尔看这种电影不错, 很淡很淡
这个翻译是不是不对啊,神童怎么看都像留级生··偶像剧不偶像剧,文艺片不文艺片,也不太理解想表达什么,除了人好看点,古典音乐好听,确实没找到什么打动人的地方
反正弹钢琴的都不正常就对了…通篇门德尔松和肖邦给莫扎特做了铺垫,肖练有被冒犯到…
成海璃子首次主演的电影 也为她带来了演艺生涯首个奖项——最佳女演员奖 这片子的名字就如同是在形容着她 9岁的她就出道演戏 主演该片时她才15岁 可此时的她已经有着相当丰富的演出经验了 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电影都能驾轻就熟 这个片子陪伴我度过了08年 是人生的一个节点 非常的难忘
神童是个文艺片
标准东方式抒情。
冲着松山健一看的 女主角的感觉好像我小学的好朋友啊
3.5
日影的慢节奏第一次不觉得很慢,也许因为有钢琴
璃子很有感觉